Monday, January 23, 2023

上成下德法師 2023 01 23 《修身爲本教學爲先(1)》《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



修行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佛號越來越熟。正念,這種正思維,一遇到事,都是想著從根本去解決的,這個習慣有沒有越來越熟?因爲我們不提起這個心念,我們就會著在枝末上。

我們想一想:一個人,捨本逐末,旁邊的善緣力量再大,能幫他多少?

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生病了,很嚴重的病。一接到醫生通知,下一個念頭是什麽?趕快找外在的緣:找醫生呀,什麽的。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在哪?在自己啊。自己糟蹋這個身體已經好多年了,才會出這個問題。今天假如我們的念頭:“我去找一個醫生給我扎一次針,我就萬事OK了。”請問,他這個心態不放下,醫生能幫得上他嗎?不可能。

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我們自己的心念不對的時候,別人幫我們是很有限的。

我們都有一個習慣: 只要讓我換一個單位,問題就解決了; 只要讓我找到一個傳統文化的學校,我問題就解決了; 只要讓我換另一半,我問題就解決了。

這個都是心外求法,是外道了。就好像我們都是跟師父上人學習的,大家相不相信師父所教的都能解決我們現在當下的問題?大家相不相信?大家相信。

我們把老和尚的教誨用上了,我們現在心都沒事了,應該都沒煩惱的事了,假如還有,那老和尚的經教我們沒有用出來。因爲用出來了,理得,心就安了。

我們一遇到事,會把責任推到境界上。我們遇到事就會依賴:我找一個人來,找到了,就OK了。假如找一個人問題就解決了,佛普薩同體大悲,他早就來了。佛菩薩怎麽幫我們的?講經説法。

爲什麽佛菩薩身份示現(暴露),就要走?我們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現在,我有遇到一些邪教,都是他是什麽觀世音菩薩再來的,隔天,也沒走。我直接可以跟觀世音菩薩溝通了。佛菩薩不以神通度衆生,這個有流弊的。

大家相信佛菩薩同體大悲嗎?大家相信老和尚的同體大悲嗎?我們都相信。

我們現在有煩惱,佛菩薩知不知道?他會不會加持?當然會加持!

可是我們的煩惱怎麽沒解決?

因爲我們順著自己的想法,我們沒有隨順佛菩薩、聖賢教誨,他想加持,加持不上。

這些道理得我們自己用心去體會。

萬法因緣生。佛菩薩同體大悲,對我們來講是個緣,因在我們身上。

我們隨順煩惱,不止他加持不上了,魔得其便。 魔看到可貴的弘法團體,他要破壞,他靠什麽破壞? 靠生煩惱的人。他就冥冥中,讓他的煩惱越來越强。 現在是法弱魔強。佛菩薩跟魔王在搶人!

我們現在都在弘護正法的團體裡面。我們念頭一正,諸佛如來【稱名即是遇光時】佛光,馬上就到了,【珍重此時莫空過】。

現在魔的力量很强,我們一個正念保持不了了,這些魔的力量就進來了。 它一進來,你煩惱一起來,就開始划手機了,很煩躁,划划划,一划兩個小時過去了。 情緒一不好,惡性循環就來了。 所以,這個緣是掌握在我們手上的。我們要去接受什麽緣?

你去接受手機,還是接受老和尚的經教,那是截然不同的發展了。

手機,那個抖音不能一個划過一個!

哎呦,我這麽一講抖音要來找我了。

抖音面好的,有老和尚講的,可以。

會讓我們起煩惱的,起貪瞋痴慢疑的,不能看!

連抖音也不能得罪。【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我們真的要看清楚現在的局面。一念之差,天壤之別。我們一個正念,佛菩薩一加持,我們代佛弘護正法了,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了。

我們二十多歲的時候,聼老和尚講經,老和尚說:“年輕人,要慷慨一點,不要吝嗇,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這一念真的發出來,馬上就起感應道交了,【至誠感通】。

成德也是給大家一點信心,我的中文是最差的,常常在臺上講,想一個成語想不出來,頓了好幾秒鐘。你們應該都有看出來吧。但是,雖然自己中文不好,可是老和尚沒有説:中文不好不能弘法。老和尚只教【至誠感通】。

至誠心是我們本有的,只要我肯拿出來就好了。我有一個俗家結拜的大哥,他説:“哇,你上臺像一條龍!下臺像一條蟲。”臺上的加持力很不一樣。

當然,不能臺上臺下不一樣,也不行。這就入不了不二法門了。臺上講話不離經教,【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下了台也是要一樣的。

所以,修行,修正想法看法,我們有很多想法看法,是一種習慣了。

遇到事了,我們要把它調整過來。都從根本去看待問題,都從根本去思維問題,一定能想到相應的教理跟方法,一定能好好把它解決掉,因爲任何的事離不開因緣所生法。因,主要因素是什麽?緣,次要的因素是什麽?我們都能把事情分析客觀。

我們一不從根本去思考,我們就開始慌了,就會去找依賴了、找依靠了,都是向外了。【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

我們一務本了,一從根本思考問題,佛菩薩馬上交感,來指導我們。感應不思議,佛菩薩是法界身,我們的心念對了,他不可能不用應化身來幫我們的,甚至於他不可能不派人跟因緣來幫我們的。

Saturday, January 21, 2023

*學悟法師 2022 12 27(39)《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大意 澳洲雪梨淨宗學會


 



學悟法師 2022 12 27(39)《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大意 澳洲雪梨淨宗學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的佛七已經進入在第四天。藉這個佛七的因緣,再一次來爲大家習講《三時繫念》内容主要性的開示。 我們學佛最主要的首先你要清楚,我們對於一般人能夠認識、瞭解別人是聰明,但是,你能不能看清自己,那個才是智者。看清就是說把自己看透了,自己知道本來的面目,那個才是大智慧。這個境界不容易,但是我們也要學。如果從這個境界來看,對於我們念佛的人,那就恭喜你了,爲什麽?對於我們這一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那你有把握了。什麽時候想走,都是隨心所欲的;你想要留,就留,你想要走,都是隨心所欲的。 如果從我們世間法,就是對這個世間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你那個心,不會被這些境界而所轉。什麽境界呢?逆境,順境,善緣惡緣,你不會被這些而來困擾你自己的清淨心,而且,以你的智慧,在面對眼前所遇到的,你能夠化解。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好處。 所以,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不是對著別人,都是對著你自己本身,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聼經、誦經、念佛也是如此,沒有別的,都是繞著自己那個【心】為中心。你能夠抓住這個重點,在一切處一切時都是阿彌陀佛,在一切處一切時都是智慧的,在一切處一切時,你那個心都是自在的。你不會被這個境界而所綁住,所困擾,這個就是我們講的智慧的作用。 那要如何看清自己呢?很簡單。該看破的,你要看破,不要太多放在你的心上;該放下的,你要放下,不要過於執著,你能用這種心態來看一切人,看一切處,看一切物,那恭喜你們了,今天念佛學佛成就了。這個就是今天我給大家來習講這個三時繫念,説實在的,我跟你們也是一樣,都在學習,想要進一步,希望我們將來能夠同生極樂,這個就是我們在這個地方聚會在一起念佛、修行、學習的目的。沒有別的。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有人沒有這個因緣在這個念佛堂,他只能每天要上班,但是雖然在上班,他也不離開這一句名號。不一樣的因緣而已。只是看個人怎麽樣把這個因緣抓住,成就自己。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這是一個作爲提醒。 師父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請你們多多批評,不要眼神看著我這樣,師父會害怕,因爲我跟其他的法師不一樣,師父也是剛剛在學習的,因爲師父的母語不是國語。我是出生在印度尼西亞,所以,我很羡慕那一些生在一個國家,他的母語是國語的。很羡慕。 爲什麽?因爲佛的經典無論什麽樣的語言,最好的語言就是這個國語,講得很透徹,講得很明白,所以,我們只能盡心。 所以,師父每次講經要寫稿子。講經不容易,真的,我能夠體會得到,我們師父上人真的太了不起了!真的很不容易。師父要一句一句的寫起來。一邊寫,我在想:寫字也是一種鍛煉。鍛煉什麽?鍛煉你的定功。 所以,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只要你能夠悟入,處處都是佛法。真的。 所以,多多體諒。所以,我很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在這個地方。 説實在的,師父很想靜下來在一個地方,不想有什麽活動,好好靜修,一年兩年三年,不想見人,一個人這樣靜修。 但是沒有這個福報。真的沒有這個福報。很想在山上,心靜下來三年五年,先把自己修好了,你才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自己都沒有開悟怎麽能夠幫助別人呢?所以,盡心盡力。多多鼓勵!互相鼓勵。 因爲有八關齋戒,有佛七,有一些,人家提出來的問題,跟大家先説明一下。 我們每一天都有八關齋戒。前兩天有人問我:師父,在八關齋戒有兩條,【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不坐高廣大床。】為什麽釋迦牟尼佛要制定這兩條呢? 簡單來講,八關齋戒,時間很短,一日一夜而已,減掉你睡覺的時間,一天不到二十四個小時,扣掉吃飯、睡覺、休息,剩下幾個小時?很短。 爲什麽要制定這一條呢?不可以化妝、不可以噴香水、不可以卡拉OK、不可以聼音樂、或者睡那些很大的床,又寬、又高、又大,什麽原因呢?簡單來講:浪費時間。 這麽短的時間,你還受八關齋戒,你要念佛,你還需要化妝嗎?你化妝要給誰看?給你周圍的人看?還是給我們的鄭總看?還是給阿彌陀佛看?不要浪費時間。把這個時間用在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這個意思。 從事上來講,釋迦牟尼佛制定這一條,爲什麽?因爲印度那個時候,大富貴人家很喜歡噴香水,聞那一些香味。你不相信,你在外面走一下,你看看那些人喜歡噴香水,走過去很香。 那些大富大貴睡的床又很高、又很大、又很寬,而且如果你應用這個地方會影響你的清淨心。爲什麽?你不知不覺會起了一個婬欲的心。“太好了,太舒服了!”你婬欲的心會慢慢的起來。因爲八關齋戒不可以。【不婬欲】這一條。 所以,你要從這個地方來看。不要問爲什麽,很簡單,不要再浪費時間。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說冬天:“師父,我的嘴唇因爲怕裂開,我化一下(潤唇膏)可不可以?”可以,沒關係。但是如果你化那個紅的,又紅又黑,這邊又綠、那邊又綠,那這個不要了,這個沒有用的。看你的心在用,看你的心在念。 所以,有一些該開緣的,可以開緣。有時候可以避免的,你要避免。因爲這個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很短的時間,而且功德很大,不要把這個時間浪費在這。 簡單給大家説明一下,讓你們明白,受持這個八關齋戒,能夠避開的,就避開。這個最好的。 * 昨天,已經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介紹說,我們對阿彌陀佛那種慈悲,不用懷疑。你要相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阿彌陀佛對任何一個人,哪怕是這個衆生造了五逆十惡,他的罪業很重,業障很重,就算左脚已經在無間地獄了,右脚還在澳大利亞,還在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照舊也是能夠幫助這個衆生脫離無間地獄的果報。 無論什麽樣的人,在阿彌陀佛的心裡,都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不是說:“今天,Laishen,你在雪梨淨宗學會發心了好多年,我給你一個貴賓卡!”沒有。“你在雪梨淨宗學會剛剛入門的,你要站在後面。”阿彌陀佛沒有這種的念頭。 無論什麽樣的衆生,只要他肯回頭,只要他肯懺悔,他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他相信有阿彌陀佛,縱然他罪業很重,阿彌陀佛也能夠幫助這個衆生,不會嫌棄,也不會把他放在千里之外,想盡辦法來幫助他。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 所以,我們不能自暴自棄:我自己罪業深重,造了很多這一些不善的業,我又不好,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引我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會不會來幫助我?疑神疑鬼。用這個念頭來想阿彌陀佛,這個是不對的。 昨天不是講了嗎?如果用這種的念頭、這種心態,來想阿彌陀佛,來測量阿彌陀佛,那個叫做業障加業障。不但業障加業障,這個是屬於毀謗,謗佛的果報都是無間地獄。 阿彌陀佛本身沒有這樣想,是你自己胡思亂想,把阿彌陀佛想到那樣。你說愚癡不愚癡? 我們很多學佛的人就是這樣。比如説,你疑神疑鬼:“學悟法師跟這個人見面,他有什麽目的?跟這個人吃飯,爲什麽不請我吃飯?爲什麽單獨請他吃飯?”回到家胡思亂想:“學悟師是什麽目的?”把自己的疑神疑鬼常常放在別人的身上,這個是不對的。學佛的人不可以的。 你要相信阿彌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的,你不要懷疑他。就算今天,哪怕最後一刻,你能夠回頭,阿彌陀佛就在你的面前了。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要胡思亂想,想東想西。想到最後,自己造業,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師父有時候走到一個地方,很難做人,喜歡躲在這個地方,不想人家見,等一下這個人見:“師父,他是不是給您紅包比較大?所以,您才見他?” 不是啊,不是這一個!像很多地方要請我去講經、打佛七,我沒有去,但是,他們幹部就打電話來:“師父,是不是我們這邊不好呀?是不是我們這邊接待不好?是不是我們的服務不好?爲什麽您對我們很嫌棄?”我哪有嫌棄你們啊?一個嫌棄的念頭我都沒有。 “那爲什麽不來呢?”我沒時間,你聽懂嗎?我真的沒時間。 “那請問師父:爲什麽雪梨淨宗學會每次請您打佛七,您有時間?” 有時候遇到這一些的居士,我真的好難做人。怎麽説呢?互相明白就好了。 前幾天,有一位法師,我不講他的名字,問我:“學悟法師,雪梨以前不是三時繫念(一年)只有兩次嗎?四月份跟九月份嗎?爲什麽現在變成四次了?”又懷疑我了,我有時候真的左右爲難,這個也錯,那個也錯。那該怎麽辦呢? 真的,不是我不要,真的,想起以前那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真的。不得已。我只能跟他說:“升等了嘛。Upgraded.以前兩次,現在做四次。對不對,難得嘛。”以前常常坐經濟艙的,現在可以坐商務艙。 我們不能這樣疑心,把自己這樣的毛病放在別人的身上,把自己這樣的毛病習氣,放在阿彌陀佛的身上,那個是罪過。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不會把我們放在千里之外。 你自己去看一看,今天法藏比丘發大誓願來修行,後來成佛,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請問大家,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供養給誰?給自己?還是十方一切衆生?不是給自己的。 再加上,你看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從第一願到第四十三願是爲誰而發大誓願的?為我們六道凡夫衆生而所發大願的。後面五願才為菩薩來說的。 從四十八願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得到,你還有什麽理由來懷疑他(阿彌陀佛)呢?你還有什麽理由對他評價呢?對他(分)彼此差別呢?沒有任何理由。不要説我們,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發願求生西方。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昨天給大家説明了,一定要相信,不能有懷疑,因爲懷疑這個就是你的毛病,而且這個毛病變成將來你的障礙。你要相信。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可能會聽説過。昨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阿闍世王。宋朝瑩珂法師,犯了清規。但是很有善根,爲什麽?他相信因果。犯了清規,將來會墮在無間地獄。無間地獄很苦,所以,害怕。後來遇到了同參道友,(給他)介紹了念佛法門。找到了一個方法能夠讓他解脫,不要墮在無間地獄。所以,把門關起來,三天三夜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睡覺,不吃不喝,一句阿彌陀佛。 沒想到,念了三天,阿彌陀佛來了。當阿彌陀佛來的時候,告訴瑩珂法師:“你還有十年的壽命,十年以後,我來接你,好不好?”瑩珂法師講:“不要。因爲我的習氣重,如果還要等十年,那我不知道造了多少業,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機會不是沒有了?我不要!” 將來如果你有遇到這樣:“Laishen,你的壽命還有二十年。”你要馬上跟他講:“我不要等!我馬上跟您走!” 真的,阿彌陀佛答應:“三天,我來接你。” 開了門,告訴大家,很歡喜:“阿彌陀佛來了,我看到了,我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也見到了,三天以後,我要往生西方。請大家幫我助念。” 大家不相信。“像你這樣犯清規的人,還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像你這樣的人,阿彌陀佛能夠來接引嗎?像你這樣的人,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嗎?” 大家不相信,既然你説三天,我們來看,等著看,是不是真的。沒想到,三天以後,大家來助念,不到五分鐘,瑩珂法師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再見!我要走了。”講完,真的往生了。 你説,你還有什麽理由懷疑阿彌陀佛呢?是真的。所以,中峰國師講的【豈非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道理就是在這個地方。 不僅僅是瑩珂法師,好像唐朝張善和,以殺豬為業,有一天睡覺的時候看到很多這些牛頭人,要來找他,什麽意思?就是要討債。生病害怕,哭啊。後來,因爲喊得很大聲,剛好一個法師走過,法師聽到這樣,怎麽回事?進來的時候,看到張善和是什麽相?地獄相。 所以,拿一把香,把這一把香燒好(點着),請張善和拿著這一把香。然後,趕緊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張善和聽話,當他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不到五分鐘,這些牛頭人就不見了。 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面就定下來,當心定下來這一刻,沒想到,阿彌陀佛出現了。這個是真的,不是比喻。這個是真實的一個故事來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從來不放棄我們,從來也沒有嫌棄我們,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每一刻,都是在我們的心目裡面,你要相信! * 所以,很多人説:“師父,我念佛爲什麽心很散亂?”在這個地方我給大家補充一下。今天你的念佛能不能念得好,首先你要先學什麽呢? 你要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念得好,就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所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得一心不亂。 首先我們念佛的人要先做什麽?你用什麽心態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夠得到如同在經典裡面所講的?先學【專】。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當你在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時候,你能夠心專注在這一句名號,那恭喜你們了。真的,因爲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特別在《無量壽經》,明確的告訴我們,念佛成功的秘訣【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所以,你能夠先從【專】,就是專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你那個心才能夠得定,得定了,你才能夠開慧,這個叫做【得一心不亂】。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你要念佛,你要用這種心態來念。如果三心兩意,口在念彌陀,但是心裡面胡思亂想,想東想西,明明人在這個地方,但是,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這個叫做【喊破喉嚨也枉然】。沒得道。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你要明白念佛有念佛的技巧,一心不能二用。你要【專-注】這句名號。一句接著一句,你能夠這樣的鍛煉,我告訴大家,三個月你就看到效果了。然後,你再培養,慢慢的念這句阿彌陀佛,不到三年,你可能會見佛了。 所以,《往生傳》裡面,這一些念佛往生的,他們也不是一天兩天,也是從這個地方鍛煉出來的,一定永恆、恆心,還有耐心。所以,每一天就是這樣,有空,只要有時間,我念佛。該上班的上班,該工作的工作,該處事的處事,只要有時間,提起阿彌陀佛。他們是這樣念出來的。真的,你不相信,你慢慢的去試試看。三個月就看到效果了,整個念佛的氣氛感受,感覺,那就不一樣了。 * 所以,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豈非迷悟之自殊。何有聖凡而彼此。】 當我們真正認識到了之後,你就明白了,不要因爲他是聖人,我是凡夫,來產生自己的一種差別,把自己拒之在門外。 怎麽拒之在門外呢:我認爲我是凡夫,我的業障深重,我的煩惱習氣很重,我這一生可能無法進入聖賢的領域,我可能這一生無法能夠親近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能用這樣的心態,來學佛、來念佛,因爲這樣的心態是嚴重的錯誤。我們一定要改過。 所以,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當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還要分彼此嗎?如果你還是要分彼此,中峰國師告訴我們:那就是多餘了。因爲前面中峰國師已經很清楚的爲我們說明:阿彌陀佛是我自己,阿彌陀佛是我自己的人,你還需要去分什麽彼此呢? 因此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把這個事情爲我們講透了。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家園,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心而所顯現出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淨土即此方,彌陀自我心。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的。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豈非迷悟之自殊】。聽懂嗎?聽不懂,我也沒辦法了。看個人了,看你怎麽用心。 所以,學佛,要先從哪裡學起?從你那個真誠心學起。所以,在一個學校裡面,學生有五十個,爲什麽有時候聽起來的效果,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看你那個誠心到什麽程度。 * 請合掌【乃知現前眾等。以自性阿彌陀。與大眾舌根。普同運轉根本法輪。諸仁還委悉麼。】 什麽叫做【乃知現前眾等】?就是說現在,就是當下、現在,我們在這個地方,我們大家聚在這個地方,就是在這個禮堂,就是在這個學會,我們聚在一起,要舉辦三時繫念。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僅僅一起要舉辦這個三時繫念,我們要一起來聼經、我們要一起來念佛、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我們要一起來修行。 當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當我們來參與這個三時繫念法事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態,中峰國師說:整個感覺那就不一樣了,真的。 整個感覺就不一樣,整個氣氛也不一樣,整個氣場也不一樣,而且非常的莊嚴,而且非常的法喜,而且非常的美滿。 什麽原因呢?不是說【乃知現前眾等】麽,因爲以前,我的感覺,我以爲,我認爲,來做這個三時繫念只是一個,好像辦經懺一樣。我認爲,我來做這個三時繫念只是來做個超薦亡靈而已,我的認爲是這樣,我以爲是這樣的,種種的。 但是現在,我已經不一樣了,我整個心態已經不一樣了,因爲我在這個地方,我聼到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我本來事實的真相,原來我的心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原來我本來的面目是這樣的。 當我在做這個三時繫念的時候,當我在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我以前認爲,我天天念佛是念外面的那一尊佛,所以,天天要把他念來。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叫做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我要把他念來,來加持,來保佑,希望我能夠消業障,獲得阿彌陀佛功德。沒想到,原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在外面,是在你自己本身。 所以,今天,我爲什麽天天要念佛?就是要把你的自性念醒、把自己喚醒。爲什麽要把自己喚醒?因爲我們受苦受難受得太久了,因爲我們在這個人生活得太苦,因爲我在這個人生當中,我迷得太久,睡覺睡得太久了,我在這個六道輪迴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到現在無法解脫,在流浪。 我已經不要了,我現在的心,我要好好念佛,我要覺悟,將來我要離苦得樂,我要出三界,我要親近阿彌陀佛,我什麽都不想,我要好好來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目的就是在這一個,就是要天天把你自己喚醒,因爲我們自己的毛病太多了,你不認爲嗎? 你毛病多不多?多的請舉手。恭喜你,説明你已經懺悔了。不舉手的,説明你修得不錯了,也恭喜你。真的,目的就是這一個。 所以,如果,中峰國師告訴我們:你要你用這一種的心態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是什麽樣的呢?結果我的心與阿彌陀佛就非常非常的親切,沒有隔了一層。 有人說:“師父,明明經上說: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叫做西方極樂世界,這麽遠!哪來不隔了一層呢?”這個是從事上來講。從理上來講,阿彌陀佛在我們的眼前,只是一念不覺而已,一念覺了,眼前都是阿彌陀佛,眼前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聼經很重要,真的。聼經很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開智慧。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每一天講經,就是爲了這一樁事情,把自己搞清楚。這個叫做【乃至現前眾等】意思就是這個。 * 再過幾天我們要做三時繫念,對不對?這個三天的三時繫念,我整個氣場,那個時候,我已經不一樣了。 我以前,認爲是這樣的,我現在已經不是這樣了,這個三時繫念真的是冥陽兩利了,不僅僅是一個法會,可能在這個地方你會得力,這個得力是什麽?你可能會得定,你的心可能不懷疑了。 所以,在這個三時繫念裡面爲什麽很多人喜歡?因為很多人在這個三時繫念得利益,不僅僅是我們,連外面的這一些無形的衆生,他們也得到利益的,你要相信。 怎麽能夠得到利益呢?就是因爲你那個心態不一樣了。他們所得到的利益更廣更大,如果今天,你只是:“我只是做個法會,除了(這個)之外,我什麽都不管!”可惜,那個功德就有限了。 所以,【乃知現前眾等】就是告訴你們:你的心不一樣了。就是這樣。聽懂嗎? 三時繫念,我們常做。隨文入觀,你就明白。 * 【以自性阿彌陀。與大眾舌根。】 什麽叫做【與大眾舌根】?我們今天在這個禮堂、在這個學校,能在這個地方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在我們六根當中,當我們這個口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什麽樣的根是最明顯的呢?就是你的舌根啊! 你跟人家講話,靠什麽?靠你的舌根。今天你要地鐘念佛,你靠什麽?靠你那個手,帶不起來呀。靠你那個舌根。因爲這個舌根一念出來,這個聲音你就能夠聽得到。所以,爲什麽共修要念出聲音?甚至於有時候,不僅僅要出聲音,還有用麥克風。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當你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都是在喚醒自性阿彌陀佛。從你那個自性裡面,字字句句你能夠生出阿彌陀佛來,用你那個舌根把這個阿彌陀佛念出來,用這個舌根把你那個自性一句一句的把它念醒。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以自性阿彌陀。與大眾舌根。】就是希望念出這個聲音,聽到這個聲音,一切衆生在這個法會當中,能夠得到利益。意思就是在這個地方。 如果我們今天做三時繫念不出聲,每個人就不出聲,唱《戒定真香》...那個鼓能夠敲出來嗎?木魚能夠敲出來嗎?可能互相懷疑:你唱到哪裡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 其實六根裡面,最明顯的,是我們耳根,爲什麽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就是這個道理。 【普同運轉根本法輪。諸仁還委悉麼。】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講的很好。什麽叫做普同?就是說在這個法會當中,就是在舉辦這個三時繫念當中,我們大家一起用我們的真誠心、恭敬的心,來運轉這個無比殊勝的根本法輪,意思就是這一個,【普同】麽。就是我們大家一起在這個地方,就是要把這個運轉法輪能夠普遍整個虛空法界,讓周圍的人能夠受到利益、受到好處。 那請問師父:什麽叫做根本法輪呢?有兩個意思。這兩個意思大概是這樣講的,因爲我們沒有時間,只能把一些主要性的給大家説明。什麽叫做【運轉根本法輪】? 中峰國師前面所講的,這是第一個意思,所講的這一番大道理,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一真法界,十方法界依正莊嚴,乃至十方法界虛空微塵國土,都是我們的心、都是我們的自性而所現出來的,那個不假,是真的。都是從我的心中而所現,因爲現在我們只不過你的自性已經被迷住了,已經迷失了,所以,你自己本身把這一樁事情忘記了。這個叫做根本法輪。佛法根本的問題,就是說我們這個自性,運轉這個根本法輪,這個我們要明白。 但是説老實話,中峰國師講這個境界我們一般凡夫是不大容易瞭解,因爲這一樁事情只有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才能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是無法能夠悟入的。 有人問我:“師父,您知道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多大嗎?”我沒辦法知道。你怎麽能夠知道呢?不要説我,連舍利弗也不知道,你能夠解答嗎? “師父,怎麽辦?”趕緊念佛,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把這個問題問他,他馬上跟你說得很清楚。 爲什麽?這句名號他創造的。不是這樣的道理嗎?如果你想要知道,老實念佛,趕緊到那邊,去見他老人家,你(最)終就會明白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相信,相信中峰國師所講的真的沒有騙我們;相信佛講的,沒有欺騙衆生。確實真的,我們一般沒辦法瞭解的,只是現在,讓你知道有這一樁事情。所以,你要聼中峰國師的勸誨,不會假,決定成功的。這個是第一個意思。簡單給大家說。 【根本法輪】,我們再看第二個意思是什麽呢?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直截了當告訴我們:【根本法輪】就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根本法輪。 所以,你看這個三時繫念,從第一時到第三時,中峰國師從來不離這句阿彌陀佛的。從第一遍《讚佛偈》又念佛,第二遍又念《讚佛偈》又念佛,第三遍又念《讚佛偈》又再念佛,最後補充《彌陀大願》,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好像一個大船一樣,能夠運載一切萬物,無論這個衆生有沒有...,還是造罪的衆生,只要你能夠上到這個船,你就得救了。都是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請問,師父,這個法輪要如何運轉呢?這個很深的道理。中峰國師内容的開示非常的精彩。這個輪你要拉,就像拉車一樣,你要怎麽拉?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只有一個方法,你要一遍又一遍的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句接著一句。用你那個心來念這個法輪,你要記得:該睡覺的時候,我睡覺;該上班的時候,我上班;該工作的時候,我去工作;該忙的時候,我去忙,只要有時間,我一遍又一遍,一句又一句的,從我的心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中峰國師所講的,就是這麽運轉。 而且,一定要一起轉,在這個地方叫做什麽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叫做:大轉法輪。我們不是常常講【法輪常轉】,法輪常轉意思就是,叫你一句一句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啊。你不念,這個法輪怎麽運轉呢?同樣的道理啊。而且這個法輪運轉的是最殊勝的法輪,我們一定要知道。 簡單來講,在這個地方,它的表法是什麽呢?就是告訴我們:你要做一個好樣子的念佛人,你要一個好榜樣的念佛人。讓大家明白:我今天來這個地方念佛,不是迷信的,不是來搞偶像的,你要讓大家看得出來:這一句阿彌陀佛確實能夠給我帶來很法喜的。你要讓大家能夠看得出來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讓我很快樂,不是一種壓力,不是一種負擔。你明白嗎? 很多人說:“我今天念佛要達到一萬聲!”達不到這個一萬聲怎麽辦?“哎呀,我爲什麽這樣?我爲什麽那樣?”不要,不要用這種心態來念佛。剛才已經講了,(念)佛不在多,在精。精,就是講在【專】。你要這樣念阿彌陀佛。 你能夠這樣修,你就明白,就是做出一個好樣子、好榜樣。你能做出一個好榜樣,能夠(得到)最大收穫的都是你周圍的人,至少你的先生,至少你的太太,至少你的兒女,至少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家親眷屬;或者這些無形的衆生,只要你能做出好樣子的念佛人,我告訴你們:不僅僅你自己得利益,這些人也會得到利益。將來,他可能會來學佛。這個是不是真的?真的! 怎麽説呢?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從哪裡來的?在宋朝的時候,... 時間到了,十一點了,本來要跟大家來講這個故事,舉這個例子給大家信心。因爲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我再來給大家説明一下,什麽叫做【運轉根本法輪】。這個簡單已經爲大家説明了。 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指點。因爲我們有八關齋戒,過午不食。再加上,侍者已經站在這個地方了。所以,有一點害怕。 侍者,以後你不要站在那邊,你站在那邊,我很壓力。什麽意思呢?就是要趕你出來了。“師父,到此爲止,時間到了。”所以,侍者,你不要站在那邊,讓我多講幾分(鐘)。
今天簡單講到這個地方,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我們明天再繼續給大家説明三時繫念。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Wednesday, January 11, 2023

成德法師 2023 01 11(5)《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境緣障礙不了我們的,是我們内心分別執著念才是障礙。》【這些境界讓我們本來做不到的,可以突破、可以做得到了;本來忍不了的,忍得了了;本來包容不了的,包容得了了;本來捨不出去的,能捨了。】



講到【禁於未發之謂豫】 其實,我們修行,首先要做好很多心理建設。

剛剛我們一開始已經提到了,《無量壽經》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設了:【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我們觀察李炳南老師在教導老和尚,都有用這些原理原則。【禁於未發】老和尚受了具足戒,回到慈光圖書館,要拜謝老師,你看李炳南老師厲害吧!抓住這個機會點!遠遠看到師長老人家,就跟老人說:“你要信佛啊!你要信佛啊!”

師長說,那時候自己都楞了:我都出家了,受具足戒了,怎麽老師還叫我要信佛呢?

這個機會點抓得好不好啊?很好。

諸位同修,大家有沒有做過非常Perfect的機會教育點?對呀,我們聽了,内行人看門道,我們得看懂李老在用的教學法,我們看懂了,我們才會用啊。 你看,我們的子孫,他一生當中有多少個機會教育點?很多。 犯錯那個時候你不發脾氣,那就是機會教育點。 包含他要去學校的第一天,機會教育點。他小的時候,【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媳婦剛來,機會教育點,可不是要給人家下馬威,大家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包含你的孩子要去讀大學了,是不是機會教育點? 你的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不是機會教育點? 你的孩子生了第一胎,孩子出來了,這都是機會教育點。 所以,我們聼老和尚講經,我們得用心去領悟啊。

【禁於未發預防法】。 李炳南老師給師長說,(那個時候才跟著李老學教而已)就跟師長說:“你講得不好,還好;你講的好,以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這個是不是心理建設啊?這是老人的人生閲歷智慧,先打預防針。

後來師長真的遇到沒地方住,還住過火車站,當初沒人護持啊。心裡覺得:老師都講到啦!假如老師沒有用這種預防法,可能那個落差太大,就退心了。

所以,《無量壽經》裡面很多都給我們心理建設。 包含劉素雲老師,有一次請教師父上人,就問道:(像我們四五十嵗,這一輩的,是老和尚的孫子輩的了;七十歲的,兒子輩的年齡)他們這一輩的(孫子輩的)弘法,比您老人家的難度怎麽樣啊? 師父上人馬上就説了:“比我難十倍、百倍都不止!” 這一段話我們聼到了,對我們來講也是心理建設。十倍、百倍都不止,【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 説實在的,弘法十倍百倍不止難度,修行也是啊。夏蓮居老居士説的:【末法眾生,根鈍業重】。根性比起一百年前的人,差很遠了,業比較重了。

像成德學佛,二十五歲的時候學,前面已經造了很多業了,那都有力量了。 【外魔内障,無人不具】外魔,就是外在的誘惑。我們現在什麽都先不説了,就説一個東西就好了,大家知道什麽東西?手機呀。厲害吧!那上去,有多少誘惑、染污啊? 你看,一個買東西,可能一進去兩個小時出不來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外魔啊。 現在網上,暴力、色情,那麽多,所以,孩子從小一定得學《弟子規》【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得把他的正氣立好。他正氣足了,遇到邪的東西,他自然能判斷、自然能避開。 所以,我們得更好的,把子孫的德行根基扎好。 【凡為外所勝者】,被外在的東西駕馭住了,自己做不了主,【皆内不足】。【凡為邪所奪者】,被邪惡的東西所控制了,【皆正不足】,内在的正氣不足了。 身體也是這樣。《黃帝内經》説的【正氣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外魔,我們不説多吧,比一百年前多十倍就好了;【内障】,内在的煩惱障,我們也不算多,十倍就好了。 你看師長那個時代,他自己十幾歲就在想: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麽?就在想:怎麽利益全國人民。老和尚十幾歲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

老和尚從小是要從政,因爲他所面臨的是對日抗戰,所以,他有憐憫蒼生的心,他想要為國家做出貢獻。你説我們在老人家那個年齡,像我,都被這些玩樂、欲望控制住了,做不了主了,一放假就想著玩了,跟老人家差太遠了。 所以,内在所形成的煩惱,我説十就好了。外十,内十,乘起來多少?一百倍啦。 我們分析這個,大家不要聼完之後很害怕。這不是我的用意。我們是要自知我們所處的境界。 師長也説,在這樣的時代,你能修學成就,古人都佩服你呀!因爲我們所處的環境比他們惡劣。 那當然,有佛法,就有辦法,不擔心。 那我們有自知之明了,【外魔内障,無人不具;邪多正少,退易進難;】退容易,進不容易。 【若都無苦】沒有這些逆緣惡緣,沒有這些境界的考驗,【忍從何生?】 【借彼魔惱,堅我願力;】借由這些考驗,讓我們的願力更堅定,鍛煉出百折不撓的態度。【只要將猛,不怕賊強;】我加了一個橫批,叫【放馬過來】。 我們有這種心理建設。【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要緊牙關,此生證無量壽。】也不害怕了。 而且,祖師還告訴我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其實,境緣障礙不了我們的,是我們内心分別執著念才是障礙。 修忍辱,最好的榜樣,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遇到歌利王,歌利王是暴君,要給他凌遲處死。 諸位同修,你們有沒有遇過人家割你的肉啊?沒有。那我們遇的境界都還比不上忍辱仙人,他這樣的境界也沒有障礙他,反而讓他快速提升,那叫會修了。 我們現在假如面對,感覺都快喘不過氣的境緣,不要覺得問題在境界上,要拉回來,是我的念頭。一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轉過來了。 有時候遇到比較大的境界,成德自己也會自我幽默一下:“上天很瞧得起我!”是吧?孟子說的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這些境界的目的是什麽?【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這些境界讓我們本來做不到的,可以突破、可以做得到了;本來忍不了的,忍得了了;本來包容不了的,包容得了了;本來捨不出去的,能捨了。 下次,(如果)大家遇到很大的挑戰,還可以自我幽默一下:“老天爺很瞧得起我!”這個不是我亂開玩笑的,這個是孟子講的,亞聖講的。 這個,也都是呼應黃老說的:【唯艱難困苦備嘗之矣,方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