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F 2021 10 09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非常難得 我們精進佛二 等一下 今天我們就圓滿 最後我們要一起來做一個總結 做一個大回向 希望大家念佛能夠法喜 有沒有法喜呀 都是一樣 不增不減 如果連念佛都不能法喜了 那其他法門就不用講了 這麽簡單 方便 115
以前 有人問我 什麽樣的人 在這個世上 在這個生活裡面最有幸福的 最快樂的 很多人都常常問我這個問題 我常常跟他講 能夠安分知足 節制欲望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是最幸福的 懂得知足 懂得感恩 你在這個世上最有自在的 沒有人比你更幸福的 你不會跟人家斤斤計較 無論你在什麽樣的環境 在一切處一切時 你會過得非常的自在 無論人家怎麽批評 無論人家怎麽樣的冤枉 無論人家怎麽樣的毀謗 侮辱 傷害 你會事事如意 不會被這些而來干擾 像一類的人是最幸福的 能不能做到?很難啊 師父。所以你看我在這個地方 我説實在的 我感恩大家的照顧 感恩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結個法緣 特別是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的 我們的鄭居士 還有我們的鄭太 都非常的照顧 説實在的 我們要非常感恩。今天我們雪梨淨宗學會能夠今天的這麽殊勝 也是他們兩位跟大家 無私的為大衆來服務 這個也是個非常難得 所以我們無論怎麽樣 我們一定要感恩 要知足
419還有一些人 問:什麽樣最珍貴? 什麽樣的最珍貴呢 你能夠遵守戒律 像我們佛法講的 五戒十善 你能夠遵守 就好像貧人得寶 就是貧窮的人得寶貝。黑暗得到光明 因爲戒律是一個光明 光明之路 智慧之路 所以它是最珍貴的
在這個世上 什麽樣修學佛法 最好的良方呢?什麽呢 你看我們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有講八萬四千法門 什麽樣的佛法 是最良方的 是最好的?什麽呢 佛常常告訴我們:有忍辱的人是處事最良方的。你要提升自己的境界 你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你要靠什麽呢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的 處事待人接物 無論在順境 一切的境緣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的 所以修行都要靠忍 什麽都要忍 像忍辱仙人那樣 無論怎麽樣人家對待你 你要忍。因爲在這個世上 我們不像我們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好人 我們這裡很多壞人 特別是很多這些 我們的冤親債主 念頭不善的 常常來干擾 常常來麻煩的 如果你沒有忍辱的話 你一切被這個境界而干擾 那我們修行怎麽能夠成就呢 念佛怎麽成就呢 所以在一切法當中 釋迦牟尼佛講的無量法門 歸納起來 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離不開【忍辱】這兩個字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成就 所以《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法得於忍】所以從明天開始 不要從明天了 從這個當下 從今天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今天師父説的 我要忍辱 我真的要忍 看到老公不聽話 我要忍 聽到兒女不聽話 我要忍 聽到先生、太太不聽話 我也要忍 什麽都要忍 看到一切人 讓你不順眼的 我也要忍。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你不要被這些境界而所干擾了/ 或者發脾氣 影響你的情緒 讓你整個睡也睡不好 吃也吃不飽 這個生活真的苦不堪言 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逆緣 都有順緣 都有境緣 你要忍辱。所以 以後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看到誰怎麽講話 怎麽樣 遇到什麽樣 你最不愉快的 一句阿彌陀佛 要忍 要忍 …900
最後 很多人 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的?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 剛才講的 什麽樣的最珍貴 什麽樣的良方是最好的 什麽樣的人是最幸福的 那我們今天來看 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的 長壽不一定有福報。最有福報的人 你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能夠聞到這個法門 而將來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了生死出三界 不會再受任何的苦惱 不會再受任何的煩惱 不會再受任何的生老病死 這樣的人是最有福報的 沒有比這個更有福報了 所以過去祖師大德常講一句話【一句阿彌陀佛 得一切萬法的大總持】什麽意思呢 就是説 什麽樣的圓滿的佛法 在這個虛空法界 什麽樣的法是最圓滿的 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中 全部統統具足了。所謂的 這一句名號真的是萬善同歸 在這個世上 在這個虛空法界 什麽樣的圓滿的佛法 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統統都具足了。換句話說 一句阿彌陀佛 能夠代表整個虛空法界 一切最圓滿的法寶 除了這句阿彌陀佛名號。那你想一想 你念一句阿彌陀佛 等於把虛空法界一切最圓滿的佛法 最圓滿的法寶 統統具足了 你還不珍惜 還不好好念佛 你還搞其他的 不是愚癡了嗎 所以念佛 給人家看 你這個人臉上很法喜 頭髮又整齊 臉上又歡樂 看起來 你念佛!人家看到會歡喜 接受。如果你念佛 看起來無精打采的 哎呀 什麽都沒有精神 這個念佛 人家看到很懷疑 這個念佛真的是快樂嗎 所以 今天 最後我想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因爲我們等一下要準備大回向 再有十分鐘 好我們看下面 1232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是怎麽説的呢 你看藕益大師注解《彌陀經》要解裡面 他講了一句話非常重要 這個是藕益大師講的 他説【西方淨土 五逆十惡 十念成就 帶業往生 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也】你想一想 今天你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你說你的福報有多大 真的太大了 這一句話是非常重要 爲什麽呢 因爲這個就是我們念佛法門的特色 也無比的殊勝 也説明這一部《阿彌陀經》不可思議的功用 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 在十方世界是沒有看到的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法門的特色。什麽特色呢 無論你今天造了什麽樣的業 我們佛法剛才講的 五逆十惡 只要你肯回頭 你肯懺悔 而且我們在講 五逆十惡是在世間都是造極重罪的人 造很大的罪業的人 只要你臨終的時候 你肯回頭 你肯念佛 你肯相信 阿彌陀佛照樣還是能夠來得救 在其他法門是沒有的 真的 你想一想 像這一類的人 千萬當中 難得其一 不是那麽容易的 連五逆十惡的 阿彌陀佛都能夠來幫助我們成就 那其他的 我們就不用講了 我們今天也不可能 造的這麽嚴重的罪業吧 我們不可能。什麽叫做五逆 逆 就是叛逆的意思 全違背自己的良心 換句話說 全 違背自己的自性 極大之惡 都能夠往生淨土 其他的就不用談了 連這一類的人 阿彌陀佛都不放過 都不會把他放在千里之外 以大慈大悲來救度 以大慈大悲來幫助 不要受任何的苦 不要受任何的煩惱 特別墮在無間地獄 你想一想阿彌陀佛的慈悲到極點 其他的沒有啊 你説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你説是不是遇到寶貝 真的 遇到寶貝了!那個福報之大的人 才有這樣的能力 才有這樣的善根 才有這樣的福德 才能夠遇到這樣的好的因緣1613
我們今天來講一講 什麽叫做五逆 第一出佛身血 佛的福報是非常之大 想害佛 殺佛 殺不掉的 但是如果你有惡心 讓佛能夠流一點血 這個可能。殺佛 是不可能 殺不掉的 但是能夠一個惡心來傷害到佛陀 讓佛陀流一點血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你想一想 佛是三界的導師 人天的天目 你害佛 讓一切衆生得不到佛的教化 這個害所有一切的衆生 這個罪過很重 像這一類的人 這麽嚴重的罪業 阿彌陀佛都這麽大慈悲心來幫助 我們沒有。第二個是什麽殺阿羅漢 阿羅漢是得道之人 也是好老師 住在這個世間 能夠教化衆生 縱然不教化衆生 他住在的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有福 不遭難。今天我們來殺害阿羅漢 你想一想等於殺害一切衆生帶來災難 你説你的罪過是不是很大?很大
第三是什麽呢 殺父親 第四殺母親 母親對我們養育之恩 不知報恩 還要殺害 決定墮阿鼻地獄 這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很清楚 五逆是什麽 第五就是破和合僧 破壞正法 讓這個正法不能弘揚 這一種罪都是犯了五逆之惡的 無間地獄的。你想一想像這一類的人 阿彌陀佛還是能夠用慈悲心來幫助 今天我們想一想 這個法門爲什麽叫做難信之法 太難相信了 如果沒有大善根 大福德 大因緣是不可能的。犯了這麽大的極重之罪的人 只要你相信 遇到善知識 提起正念 你懺悔 你改過自新:我真的要發願 我真的要改過 我以後不敢再造了 我真的發露懺悔。阿彌陀佛都是來幫助我們的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特別把它提出來 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大願力 真的不可思議的。今天我們如果用虔誠的心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那你説阿彌陀佛會把我們放在千里之外嗎 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要相信 所以《彌陀經》藕益大師爲什麽把這個【信】信佛 排為第一的 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 你要相信阿彌陀佛 確實真的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普度衆生。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對於五逆十惡的人 有一個信心 雖然我們今天 愚癡沒有認識佛法 愚癡造了這些 五逆十惡 今天我真的懺悔 我要來念佛 阿彌陀佛還是照樣2041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又告訴我們什麽呢 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就知道了。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而且最難得就是【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雖然你下下品往生的 犯五逆十惡的 或者一些嚴重的 一些之罪的人 到西方極樂世界 一切衆生都是統統得三不退轉 就等於得阿惟越致菩薩 你要去哪裡找 找不到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佛告訴舍利弗【舍利弗 極樂國土 衆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其數甚多 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什麽叫做阿惟越致菩薩 三不退轉菩薩 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你想一想 我們一個人凡夫 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掉 但是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智慧 你的神通 你的能力 都是跟七地菩薩一樣的 都是阿惟越致菩薩 什麽原因呢 這個就是因爲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如果沒有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威神加持是不可能的 你看 你一品無明煩惱沒斷 你只是帶業往生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身份就是七地菩薩!是阿惟越致菩薩!三不退轉的菩薩!那個功德太大了!沒辦法去形容的!就好比是什麽呢 好比是一個貧窮人 是一個貧賤的人家 一無所有 但是 你有一個很高貴 很有福報的親戚 朋友 他祈請你到他的地方去住 然後他提供給你 他所有的 一律都不少。就是說 衣食住行 跟他都是一樣的 一個人 一無所有很貧窮 貧賤的人 到了那邊 你的享受 都是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個東西是你的嗎?不是!沒有一樣是自己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個樣!就好像我們要生到這個世間 人人想要做太子 受到那一種太子 帝王之家的 那種服務 有可能嗎?除非他生在帝王之家 作爲太子 如果的話(不然的話)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人人都是太子 受到那種待遇 阿彌陀佛有的 你全部都有了!你想一想 在其他的國土是沒有的 就算下下品 你也能夠得到這樣的 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問題還沒解決 經典又告訴我們【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一生補處 是指等覺菩薩的身份 等覺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少 沒辦法去計算 太多了。所以 世尊告訴我們【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像等覺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 到處都是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文殊 普賢 彌勒菩薩 種種的 到處都是 我們今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他們都是我們的學長。你跟他們同在一起 住在一處 怎麽能夠會退轉呢 不會退轉 你永遠不會退轉 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很多爲我們提出來 提供出來 對於淨土 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對於這句名號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議 統統爲我們提供出來 今天如果我們不好好來珍惜 那真的辜負了阿彌陀佛 辜負了藕益大師了 所以今天我們學佛 念佛 最主要的 就是把你的方向 把你的目標能夠有一個鎖定 將來依這個方向跟目標 我們親近阿彌陀佛 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何樂而不為呢 那你說這一生最圓滿的就是這一個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確實真的 太大的好處 而最大的好處 就是無量壽。而無量壽決定一生成佛!沒有死亡之苦 娑婆世界 人命短促 縱然得人身 有…(隔陰之迷) 前世的事情忘得乾淨 而我們今生又再繼續修行 那什麽時候才能夠解決呢 這個就是看自己的個人的因緣 個人的本分了。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 該怎麽了 都關鍵在自己 別人是沒辦法的。諸佛菩薩只爲我們指一條路 路怎麽走 都是自己的決定 所以我常常講 一個人的性格 決定他的未來 這個性格就是講你的念頭 你的念頭是不是正念 你的念頭是不是阿彌陀佛 能夠決定你的未來 就是都在這個當下當中 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佛法好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今天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因爲所講的就是最精華 所以聼經好處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不要繞一大圈 繞一大圈 聼了好辛苦 你把那些菁華聽了 好好去應用 就算一句阿彌陀佛 那就不得了了 聽懂嗎 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之前 他告訴阿難【人能受法 能行法者 斯乃名曰供養如來也】你能夠行持 然後依教奉行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對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最大的供養了。那你要不好好學習 所以聼經的好處就是在這個地方 你看 師父爲什麽喜歡聼經 爲什麽 菁華嘛 你看老和尚《淨土大經》裡面講了一大圈 好長 但是 你把這些重要部分 把它收起來 應用在生活裡面 你就等於把整部大經裡面落實在生活了 這樣這麽好 所以多聽經 特別是我們師父上人所講的經 全部都在裡面了 最菁華 全部都在裡面了 把釋迦牟尼佛八萬四千法門 全部都在裡面了 你要好好聼 對你有很大的好處 祝大家身體健康 祝大家老實念佛 我們在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也常常來爲我們説明 什麽叫做佛歡喜日 佛最歡喜的是哪一件事 衆生能夠知道自己的錯誤 衆生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 而能夠不斷的去檢討 不斷的去改變 不斷的去改過 以前不善的念頭 我現在把它改過 以前不善的言語 我把它改過 以前不善的行爲 把它改過 這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佛最歡喜日 佛最歡喜的就是看到衆生能夠改過自新 發露懺悔 這個就是佛最歡喜的 阿彌陀佛最歡喜的 就是這一等人 今天簡單講到這個地方 等一下我們最後 來跟大家做一個回向 我們祝大家六時吉祥 以後有因緣 有這個機會再跟大家來分享 來跟大家分析 把這個佛法能夠應用在生活 謝謝大家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阿彌陀佛
73E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精進佛二 進入第二天 等一下 下午 我們要做一個總結的回向 希望我們藉這個念佛的因緣 把這個功德回向虛空法界 回向累劫冤親債主 回向我們的過往的父母 家親眷屬 能夠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希望我們祈求世界和平 澳大利亞 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也祈求這個世界疫情能夠化解 希望一切衆生能夠獲得名號的功德利益 這個就是我們這一次辦精進佛二的目的 都是以大衆而獲得利益 而辦的210所以 過去我們師父上人講經當中 常常鼓勵我們 要以大衆為利益的 不要處處想著就是自己的利益 不但不會獲得利益 只是增加自己的貪欲 增加自己的貪婪 增加自己的欲望 最後 痛苦煩惱還是自己的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這樣的鼓勵 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 我們應當要效法 應當要學習 今天我們學佛 就是以阿彌陀佛的願 阿彌陀佛的行 阿彌陀佛的心 作爲我們的行持 才能夠跟阿彌陀佛相應 331
昨天 已經爲大家介紹 如何修行的方法得生彼國 就是說 你要具備什麽樣的條件 你要具足什麽樣的條件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昨天已經爲大家說的很清楚了 佛在《彌陀經》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我們不能缺乏 缺一不可的 你必須要具足 但是很可惜 爲什麽呢 你看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不是有講了一句話嗎 他不是講 非常的感嘆 藕益大師怎麽説呢 他說:這樣殊勝的法門遇到了 卻是善根少 福德少 什麽意思呢 什麽叫做善根少 福德少 善根少的原因:就是你半信半疑 你沒有真的 真信。今天如果我們真信了 你早就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了 還在這個地方 是不是這個道理?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有兩種人 第一個是以業力而來的 隨著業力來到這個世間 第二個是使命 使命就是佛菩薩的 乘願再來的 那不一樣。大部分我們在這個世間都是業力而來的 你們也是 也不例外 我們不是乘願再來的 你是業力再來的 所以善根少 你沒有真信 你那個信 還沒達到一個標準 雖然我們在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沒有真信 因爲沒有時間爲大家分析 但是如果你自己去思維 去思考 我有沒有真信 像師父常常也做這個檢討:你信佛了嗎?你真信了嗎?如果你真信 你還會造業嗎 你還會隨著自己的習氣去處事待人接物嗎 你還不真信的。真信的人不會的 真信的人 天天 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切處一切時 不斷地都是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的 那個心 他的行爲 他的言語 他的造作 都是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的 跟諸佛菩薩在一起的 那個才是真信 而這個真信只是類似的 還不是真信的 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才是真信 所以 念佛 說容易 就容易 説難 它也是很難 756
什麽叫做福德少呢 福德少的人 原因在哪裡 不肯真修 不肯幹 就是不真幹 你老實聽話 但是不真幹。你有念佛 你真的 我聽話 我真的 但是你沒有真幹 你還有斷 今天念佛 明天不念了 今天修行 明天不修行了。你真幹的人 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切處一切時 他真幹 不斷的改善自己 精進 啓發自己的内心 這樣才是真幹嘛 所以藕益大師說的好 真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來反省一下 我們有沒有真幹 我們有沒有真信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也常講:建道場 最主要的不是以熱鬧 或者香火鼎盛為成就的 不是的 建立道場 最主要的 要如何來利益衆生 而這個利益的 最大的 第一的是什麽 就是能不能幫助衆生 往生淨土 那個才為第一的 其他的 就是助緣而已的 所以建立道場不是要搞熱鬧 或者要來搞名聞利養的 怎樣來利益衆生 這個利益最大的 幫助一切衆生能夠認識淨土 讓衆生能夠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 讓衆生能夠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讓衆生能夠相信自己:我能夠成就自己 我能夠來成就菩提道業 將來能夠往生淨土 那個才是建立道場為第一的 其他的只是隨緣 助緣 好像師父 師父在印尼道場有建立幾個團體 比方説 孤兒院的團體 老人院的團體 一方面我們幫助他們的生活 讓他安心讀書 像這些老人能夠安心的 三餐能夠不用害怕 但是最主要的 只有一個 鼓勵他念佛 讓他瞭解:人生是苦的 爲什麽受到這樣的果報 沒有別的 就是自己感召來 趕快念佛 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會再受這樣的果報。這個也是爲主 其他只是伴的 所以建立道場就是這個原因 1122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有沒有真信呢 這個問題 師父也沒辦法爲大家解答 能夠解答出來的 只有自己。如果今天你真信佛 你還會發脾氣嗎 你還會跟人家嫉妒嗎 説人家的壞話 批評人家 會不會 不會的 信佛就是相信佛的教誨 依照佛的教誨 落實在生活 處事待人接物 這個叫做真信 如果你依你自己的習性 能不能往生 那是不可能 靠不住 所以今天呢 我想跟大家藉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講一講 今天要講的題目就是《如何來成就自己》1237
這個成就自己最主要的 就是念佛往生淨土爲主 但是這個我們生活 事實上還要過生活呀 對不對 該上班 該賺錢 該去做一些雜務 處事待人接物 我們也不離開呀 而且 在這個環境 外面的誘惑 再加上内心的 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而且 在這個環境 不是每一件事能夠一帆的風順 而且 在這個地方 也不是每一件事能夠隨心所欲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 很多事情 不是我們稱心如意的。我們要用什麽心態 那個才是主要 要如何來成就呢 將來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1341
過去清朝初年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 清朝初年 我們知道康熙皇帝。康熙 他的成就 誰爲他建立的基礎呢 後來稱爲【千古一帝】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個皇帝 確實真的他很了不起。在位六十一年 把整個清朝改變 帶動經濟 種種的 可以説在這個時侯 那個時候中國經濟最繁榮的 就是在那個時候 不得了!但是他的基礎的成就 誰來爲他(打)基礎的呢 就是孝莊太后 順治皇帝的母親 孝莊太后
所以在旁邊有一個老師 比什麽更重要 你看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成就這麽快 因爲你天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天天跟觀世音菩薩 跟這些好人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而且每一天都去參訪十方諸佛 你看 哪來不成就的道理呢 我們在這個環境 你看 你沒有老師在旁邊 真的 有時候自己走偏了 自己走錯了 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
你看 康熙有一次 犯了一些很大的過失 差一點 改朝換代 就是説 差一點亡國了。所以 經不起這種的壓力 所以祈求孝莊太后 令選其他的皇子 來繼任這個皇帝國位 但是孝莊太后怎麽說的呢 那個下面很重要的
孝莊太后怎麽講 她說:“你想要打敗別人 你不要往外面去看 你想要成就自己的事業 你首先你要先打敗你自己呀。” 我們 你想一想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很多人 一直想要追求 像有一些居士 剛剛結婚的 常常打電話給師父:“師父 我想要追求 過那種幸福快樂美滿的生活 幸福美滿快樂的人生 我要從哪裡開始?” 很多人往往都是往外面的去追求 外面的追求的快樂是不可能得到的 因爲外面都是假相的 它不是真的 你真正想要追求你的幸福 只有從你的内心而追求 你才能夠得到 外面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止境的 而這個欲望會帶來煩惱的 所以我常常最近在觀察 人最大的毛病 爲什麽會失敗 比方説我們爲什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學佛不能得到大自在 什麽原因 那個内心最大的毛病是什麽 缺點 弱點 是什麽 就是他自己的貪望 欲望 貪婪 造成了現在的情形 害多少人 自己的貪婪 自己的貪欲 搞到自己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害的這些民不聊生 很多人就是因爲這樣1844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你沒有克服你自己的貪婪 自己的貪欲與欲望 你怎麽能夠成就呢 所以你看我們爲什麽衆生無量劫以來 沒辦法脫離六道輪迴 因爲波旬魔王知道你的弱點 明白你的弱點 用這種的方法來誘惑你 因爲他最擔心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大家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波旬魔王很害怕 很恐懼。在他的統治下 又少了幾個人 所以想盡辦法來誘惑你 來干擾你 讓你 好好在這個六道輪迴享受 受苦受難 不要讓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想盡辦法來誘惑你的 找你的麻煩 找你的弱點 從這個弱點來下手 來打敗你 《孫子兵法》不是講嘛 《孫子兵法》講的很清楚:你想要打敗敵人 用什麽呀 用敵人的弱點去誘惑他 讓他心亂 沒有主角(見) 你就把他打敗了 你會一定贏的。今天我們要成就自己 先把自己怎麽樣來克服 所以很多人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常常告訴一些同修 我們内心的魔障 全是 不是從外面來的 而從自己的妄心 從自己的分別心 而從自己的執著心 全部而現出來的。跟外面是沒有關係的 絲毫關係沒有的。別人怎麽誘惑 外面的怎麽樣的干擾 只要你那個内心清清楚楚的 你不會被動搖的 六祖慧能大師講得好【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你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 你怎麽會被這些外面的誘惑 而干擾呢 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爲什麽被干擾 爲什麽我們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爲什麽我們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爲我們的内心 天天 分分秒秒的 都是被外面的 而所干擾 而被外面的 而所誘惑 頂不住啊!所以隨著業力 到現在還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就是在這個地方 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辦 所以我們常常講 叫做【降魔就是降伏其心】2211
你要怎麽樣降魔 你的内心的魔障 什麽叫做魔障 你的魔障是什麽 最大的?你的脾氣 你的嫉妒 你的瞋恨 種種的 這個就是你的魔障 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什麽障礙都沒有 那爲什麽現在障礙這麽多 因爲你心裡只有魔障 沒有阿彌陀佛2246
所以很多事情 有時候 想來想去 真的 講經講的好 還不如説的好 説的好 還不如做的好 真的 所以你要怎麽樣來降伏其心 降你的魔障 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這句阿彌陀佛啊 而且這句阿彌陀佛是一切法的總持 什麽樣的法 最簡單容易快速 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去明白 念佛最主要的就是告訴我們 就是提起我們的正念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 在一切處在一切時 在一切的境緣 順緣也好 逆境也罷 你能夠捨捨不念 除此之外 只有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你的心 你的願 你的行 你的言語 將來你會有很大的成就。就算今生我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將來也不會墮在三途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這確實真的不可思議的 你念念不離心 這麽好!走到哪裡都是阿彌陀佛 看到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看到一切事都是阿彌陀佛 處事待人都是阿彌陀佛 念念不離 人人皆是阿彌陀佛 唯獨自己是凡夫 你那個生活比任何人更自由 更自在 更幸福 你要落實。不能凴我們的口在念阿彌陀佛,你的心也要念啊 你的口跟心要一致的 你不要有口念佛 心不念佛 喊破喉嚨也是一樣的。你不要每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遇到一些境界發脾氣了 口在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遇到一些境界 受不了 斤斤計較 那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夠成就 所以真的 修行 真的 說容易 真的容易 說難也不難 關鍵都是在自己 你看那個鍋漏匠 多好 你看鍋漏匠的行持 累了 睡覺 起來了 就去念佛 念佛 念累了 睡覺 天天就是這樣的。像黃打鐵 黃打鐵也是一樣 他一天不上班 一天不工作 怎麽生活 沒辦法生活 家裡又養孩子 還有家庭 所以拼命的工作 但是你看他 一邊打鐵 一邊念阿彌陀佛 也不會干擾 也不會去障礙我們的生活 障礙我們的工作 只要有空 工作的時候 去工作 沒有工作的時候 我們念阿彌陀佛 不是很簡單容易嗎 所以不要找借口:哎呀 我們工作忙啊 其實 我師父常常在想 其實 澳洲的人那個生活 比很多國家 好多了 好幾百倍 很多國家 你不上班 你老了靠誰呀 靠你自己呀 你年輕的時候 你要拼命賺錢 慢慢存下來 以後老的時候 我才有一筆錢養老 是不是這個樣子啊 真的 很多國家是這個樣的 你老的時候 政府有沒有在關心你 沒有 你看我們澳洲 這麽好 兩個星期 政府 很聼話 主動就寄給你 到你的戶口了 你也不用跟它講 也不用跟它提醒 主動就給你了 這麽好 你也不用擔心這個事情 對不對?看醫生 還有什麽 Medicare 健保卡 你看多好!什麽都有了 你在其他國家 很少 你有這麽好的因緣 你不好好用功 你對得起這個國家嗎?所以師父最近 常常在想 一定要報佛恩 不然的話 真的【施主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還】那怎麽辦呢 今天我所穿的 吃的 用的 都是十方來的 你不好好用功 來報佛恩 來報衆生恩 將來怎麽報答呢 做牛做馬來還人家 這個不是慘了 所以誰供養的一些 只要有機會盡量去布施 盡量去供養 不要去存在太多 只要有機會 我們就是這樣做的2919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好的環境裡面 你沒辦法成就自己 那真的太可惜了 要懂得應用 這個機緣 這個機會。不是每一個人有像我們這樣的 每一天拼命要賺錢 還要處理這個雜務種種的 老的時候 要上班 你看新加坡 看到那個餐廳 到機場 到一些那個工作人員 很多一些事情 都是這樣的 都是老人家在上班 所以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最主要的老實聽話 今天我就簡單跟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等一下 下午 我們要一起來大回向 大回向之前 再爲大家來分享 下午要跟大家 分享的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有一段經文 非常的重要 希望大家我們一起來研討 一起來學習 在這個地方 如果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包涵 多多批評 多多鼓勵 祝大家身體健康 祝大家老實念佛 六時吉祥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諸位大德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因爲我們這精進佛二 再加上我們 發心來受八關齋戒 藉這個因緣 因爲時間很短 時間的關係 所以我就藉這個因緣 稍微 來爲大家簡單説明一下 解釋一下 受 八關齋戒的 有一些事件 我們需要的 清楚瞭解。 因爲有一些人 認爲 “我們就念佛了麽 沒必要再發心來受八關齋戒” 其實這樣的觀念 這樣的想法是嚴重的錯誤 特別八關齋戒内容 幾乎都是講到我們的習性 你這個習性不改 你怎麽念佛 不能得生淨土的 有一些人念佛力道不夠 所以用戒來幫助 一種助緣 你仔細留意一下 這個八關齋戒的内容 你就明白了 因爲每一條 都離不開這一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一展開 都離不開這個八關齋戒 你説 它是一不是二的 306
所以今天 我就用一個短短的時間 爲大家稍微説明一下 因爲很多人有一種的想法 誤解 誤會 比方説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是怎麽來的 釋迦牟尼佛一般講經説法 它都有因緣的 如果沒有因緣 特別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是不會講經説法的 除非有一種特殊 比方説《佛説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沒人問 無問自説 自己就説出來 這種特殊 爲什麽呢 因爲能夠瞭解彌陀名號的功德 只有佛與佛方能究竟的 連等覺菩薩 觀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都沒辦法入佛這種的境界。 所以 佛 爲了要幫助衆生方便 所以不得已 以這個因緣 才爲大家 來講這一部經 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 何故名為阿彌陀 舍利弗 沒辦法解答 只有聼 沒辦法為釋迦牟尼佛説明 這句名號爲什麽稱爲阿彌陀 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什麽樣的 沒辦法解答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 就沒辦法解答 何況我們呢 這個一定要爲大家説明一下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設立這一法 什麽原因 什麽因緣 這個需要來爲大家説明532
第二件事 比方説 八關齋戒要如何來受 要如何受八關齋戒 而受了之後 有一些我們該怎麽樣的去行持 這個很重要的 因爲有一些人受了八關齋戒 沒有依佛陀的戒條 所以 自由放任 那你受八關齋戒沒什麽意義
第三的 比方説 我受了八關齋戒 我想要捨戒 比方說我要捨戒 或者我犯了一些八關齋戒裡面的戒條 我該怎麽處理 這個也爲大家説明 然後 在八關齋戒這一個爲什麽這個戒 叫做【關】呢 我們不是講 八-關-齋-戒 爲什麽這個戒裡面稱爲叫【關】呢 這個我也要爲大家簡單來説明
戒 最主要的是什麽 特別釋迦牟尼佛在《大涅槃經》最後 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講經説法 特別有提出來【以戒爲師】爲什麽要以戒爲師 對於我們現在末法時代 有沒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對我們念佛的人 特別對我們這一生 那種心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那個心態 這個戒有沒有能夠幫助
然後 最後來爲大家説明 就是說 我們受八關齋戒 是以哪一天為中心 哪一天是最好的 最適合的。 這個也爲大家簡單來説明
首先 先跟大家講一講釋迦牟尼佛爲什麽 為大家設立這個八關齋戒 這個由來。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 建立一個大僧團 這個大僧團裡面 常隨弟子有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 常常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的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這個一千兩百五十五人都會跟著到哪裡 就是一個很大的規模。在這個地方 很多在家居士 很多 非常之多 很羡慕 羡慕釋迦牟尼佛的僧團。特別的羡慕 不是因爲很大的一個規模 他們的羡慕就是一個 大家一定要記得 他們的羡慕只有一個 就是【過清淨的生活】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就是著重在這個地方 每一個弟子 那個生活非常的自在 清淨 無挂無礙的 過得非常的幸福。所以很多居士 看到這一個方面 很羡慕。但是因爲俗事未了 要看孩子 家裡有事業 又要打工 又工作 又先生 還要處理一些事情 種種的。那怎麽辦呢 心裡面一直向往要過那種的生活 但是一方面俗事未了 俗緣未了 又不能住在常住裡面 這個僧團裡面的長的時間 我們該怎麽辦呢 所以 這一些居士就到這個僧團裡面 請問佛陀 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一法讓我們在家居士 能夠過得清淨的生活 能夠像那個出家人 在世的時候 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 那一種的自在 而這短短的時間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所以請問釋迦牟尼佛 有沒有一法 就是因爲這個因緣 釋迦牟尼佛才爲大家設立這個八關齋戒 說:“有!一日一夜 受八關齋戒!”所以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是這個樣的 我們一定要清楚 不是釋迦牟尼佛方便… 不是 1113
所以大慈大悲 爲大家設立一個八關齋戒 而且八關齋戒時間很短 一日一夜而已 所以容易持 而且時間又很短 但是 最大的就是它的功德 那真的不可思議的 你看八關齋戒裡面不是講了麽 一日一夜你能夠清淨受八關齋戒 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 一天!從這個角度來看 那這個真的太大了 不單是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 你能夠把這個八關齋戒受持好 你也能夠證得阿羅漢果 不但能夠證阿羅漢果 你也能夠滅無量無邊的罪業 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這個《金剛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你要如何滅無量無邊的罪業《金剛經》講的【清淨心】。所以這個八關齋戒非常之大《無量壽經》我們大家都很熟 三十七品 頭一條就告訴我們 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你看你的功德 超過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你在這一天修行 你的功德超過一百年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功德太大了 但是關鍵在哪裡呢 關鍵在你心有沒有清淨 這個 清淨法 怎麽説法 我們看下面的 1317
所以 第二方面 這個就是剛才爲大家説明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開這一個方便法 而且這個方便法 能夠幫助我們 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中下品往生的 那個品位很高。我們來瞭解一下 爲大家説明 要如何來受八關齋戒 受八關齋戒之後 我們要如何來行持 受八關齋戒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 就是方圓四十里内 如果沒有法師 你可以自誓受戒 自 自己 誓 發誓 來接受 這個八關齋戒。就是你自己來發願 發心。 因爲有一些 比方説 他住的家好遠 在北雪梨 比方説 好遠好遠 或者一些地方 下雪了 或者我們有一些身體不方便 或者我們的身體有一些不方便出來 或者身體不好 家裡附近又沒有道場 而且是正法的道場 我們該怎麽辦 沒關係 自己能夠去發心 叫做自誓受戒 這個是第一種方式
第二種 大家可以請 法師 比丘 在一個僧團裡面 來爲大家 來傳 來受八關齋戒。比方説今天我們 經過網路 我爲大家來傳受八關齋戒 有兩種的方式。 所以我們近代的 跟過去佛陀在世 受八關齋戒 那是不同。 佛陀在世傳三皈依 五戒 八關齋戒 幾分鐘就結束了。像我們今天早上讀的 而且他們是一對一的 一對一的 佛陀在世這個事情可以做 爲什麽 因爲 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太大了 很大的僧團。所以一對一 來爲大家傳八關齋戒 很多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來受八關齋戒。但是現在我們 近代的 比方説我們雪梨 今天如果一百個來受八關齋戒的 你要一百個法師 去哪裡找 對不對呢 去哪裡找一百個法師 或者一個一個來 到什麽時候結束?你們結束了 共修都已經完了。 所以用一次性的 來爲大家 來做一個傳授八關齋戒 能夠省事省時間 然後把這個時間應用在用功 念佛 讀誦經文 大乘經典 這樣。 所以這樣也可以說如理如法的 沒關係 但是受了八關齋戒之後 我要該怎麽樣來行持1724
這個很重要 有一些人 受了八關齋戒 跟一般的生活沒什麽兩樣 該做生意的 做生意 該賺錢的 賺錢 該看手機的 看手機 該聊天的 聊天 看電視的 (看)電視 聼音樂 卡拉OK 跳舞 還有一堆。 這個我就比較反對 既然我們要受八關齋戒 那我們要受佛陀的戒條。除非 除非有一些急性中的 急性的 沒辦法 那就沒關係。如果今天你受了八關齋戒 你要這樣的去受持 爲什麽呢 因爲 剛才前面講了 清淨的生活 因爲時間太短了麽 一天 一日一夜而已 而且獲得功德太大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你要獲得這樣的 大的功德 將來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付出你的代價 你的代價就是用你的虔誠心 你的恭敬心 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這個我們一定很重要的 所以 如果不是很急性的 重要性的 比方説 突然間父母生病了 我要帶父母去醫院 我沒辦法 或者種種的情況 我需要去處理 沒關係。 如果沒有的話 我們要保持那個清淨的生活 非常難得麽。從一個星期裡面 一天到禮拜天 我們每天都忙著工作忙著賺錢 要去上班 要做一些雜務 種種的 有時候心要定下來 沒有這個機會。今天我們禮拜六禮拜天 周末 難得這個八關齋戒 我們好好來受持。所以受八關齋戒 平常我們在佛七當中 一般在一個道場 有一些人挂單 挂單之後會傳八關齋戒是最好的 最理想的。在打佛七 你看我們在佛堂裡面 打佛七 受八關齋戒 那個最理想的 爲什麽 你看 你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堂裡面念佛 哪有時間去做那一些不該做的事。但是我們今天在家裡 我們應該怎麽樣保持2014
但是 在這個地方我要提醒大家 佛法是心法 記得:一切法都是以心為標準 以心為中心 不要斤斤計較 我受了八關齋戒 不可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有一些人說:師父 有人批評說 “八關齋戒不能唱歌 也不能跳舞 不能吃好料 也不能怎麽樣 不可以這個 不可以那個 這個不行 那個也不行 還有累了 應該要睡大床 又不能睡大床 又不能看電視 又不能跳舞 種種的 這個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有人這樣的批評 這個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 人家監獄裡面都還可以看電視 跳舞唱歌!你看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很多事情 就批評的。其實 關鍵不是在這個地方 關鍵是在:你的心 我要過那種清淨 難得麽 一日一夜。 這個就是我們要如何行持 受八關齋戒之後 大家一定要用功念佛。把你的精神 把你的心 放在八關齋戒 放在這句名號當中 然後把一切萬緣放下 該處理的 處理,處理好了趕快念佛。事情處理好了 該講的 講好了 趕快回來念佛。像師父 常常看到 受八關齋戒 每天看手機 什麽意義呀 沒什麽意思了。盡量不要看 手機很麻煩 太多了 影響我們的情緒 清淨心沒有了。所以最主要的 八關齋戒是修什麽 修你的清淨心 因爲清淨心 才能夠往生淨土 因爲清淨心才能夠滅無量罪。所以滅無量罪是從這邊來的 心不清淨 心浮氣躁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能滅無量罪嗎 不一定。所以關鍵在這個地方 慈雲灌頂大師不是説過了麽:沒有什麽樣的經懺能夠消除業障 只有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 靠的是什麽 清淨心2259
這個是第二點來爲大家説明 第三 我們今天受了八關齋戒 突然間有了急事 比方説:我的兒女突然間發高燒 或者一些事情很重要的 所以我需要送醫院 或者要處理一些事情 我今天早上受了八關齋戒 我能不能捨戒? 可以!你可以捨戒 比方説你遇到一個法師你認識 “師父 我今天我要捨戒了 我沒辦法 隨緣” “好!” 或者你認識一個人 頭腦清楚的:“我今天跟你說 我剛才受了 我現在不受八關齋戒” “好!”你可捨戒了
再比方説 有人說 在受八關齋戒當中 突然間 不小心犯了一條 師父 該怎麽辦呢 有人説 這個會下地獄的 哪這樣的事情?話不能亂聼!聼太多給自己麻煩 記得:我們是在學習當中 釋迦牟尼佛沒有說:等一下犯戒 下無間地獄 下阿鼻地獄。 沒有這樣的 阿彌陀佛都發心 要把那些人 要墮在無間地獄都能夠就出來 何況呢?如果我們不小心犯了這些 那沒關係 你在佛前 跟佛陀講一個懺悔 不小心 懺悔。 這樣解決了 沒關係。我們改 今天犯了 沒關係 我們今天改。明天又再來堅持 又犯了 沒關係。 我們只要好好去改過 慢慢 慢慢來。 不要説 你今天受八關齋戒 犯了一條 等一下會墮無間地獄 沒有這樁事情。最主要 我們的心虔誠 恭敬心。我今天真的來修行 人非聖賢嘛 我們凡夫 哪來不犯過失的事?所以呢沒關係 只要你能夠懺悔 改過。 我來改善一下 這個是簡單的説法2450
我們來爲大家説明爲什麽這個戒叫做【關】呢? 你看我們衆生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 跟衆生結了一個不善的惡緣 是什麽原因 就是因爲我們不善的念頭 不善的言語 不善的口業 不善的行爲感召來種種的災難。無量無邊的冤親債主 無量無邊的罪業 都是從我們的身口意 而感召下來的。所以【關】最主要是關閉 關閉我們不善的念頭 關閉我們不善的口業 關閉我們不善的行爲 或者讓我們 不要讓這些不善的習性而去造一些不該造的業 去犯一些不該犯的過失 就是關閉 用什麽方法來關閉 用這八條戒 而這八條戒裡面 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2648
所以在八關齋戒行持裡面 我們以這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代表【不殺生】阿彌陀佛代表【不妄語】種種的 所以不要讓我們去做一些壞事。 做壞事 因果跑不了。 每個人都有因果存在 你今天造了什麽樣的 你就會受什麽樣的果報 這個是跑不掉的。 所以 關閉 不要讓我們的身口意 影響我們的清淨心 影響我們念佛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用意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今天你念阿彌陀佛 我不能傷害衆生 我今天念阿彌陀佛 不要用我的語言去傷害衆生 因爲最容易得罪的就是我們的口業 最容易得罪的就是我們言語。所以言語我們一定要小心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多念一句佛 少説一句話。話有沒有少説 我不知道 佛 有沒有多念 我也不知道 看大家。這個就是簡單來爲大家(説明)爲什麽 這個戒 叫做【關】呢 2815
我們來講戒 爲什麽很重要 因爲戒 是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也就是我們法身慧命的護身符 它是我們的護身符 保護我們。因爲你的生命 我們所講的 法身慧命 將來會成佛的 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要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將來要化解一切的衆生 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 你沒有把戒為基礎 你是沒辦法的。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不能小看 特別是我們在家居士 五戒 特別一定要著重 連藕益大師 是一位對於律宗 通宗通教的 他自己都稱爲他是沙彌 你看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一下 五戒在裡面非常重要 所以這個戒非常重要2930
我們什麽時候最好來受八關齋戒 一般在佛教團體裡面 是以六齋日爲主 六齋日 在六齋日裡面你可以選擇哪一天 你可以去受持八關齋戒。但是 因爲現代的生活 有慢慢的變化。有一些人 每天要工作 那我怎麽辦 六齋日 剛好禮拜四 那我該怎麽辦。所以像一些我們工作人員 他一個星期有兩天休息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一定要活潑的。比方説你這一個星期裡面 你選擇哪一天 像師父 每個星期選擇禮拜四 我禮拜四 那一天我受八關齋戒 我那一天 我就好好來受八關齋戒 來讀經 來念佛 什麽都不做 我好好去受持八關齋戒 選擇一天 比方説我們禮拜六有時間 沒有上班 我選擇禮拜六 或者禮拜天 我選擇禮拜天 我一整天 我來受八關齋戒 一個星期你選擇一天也可以 現代嘛 慢慢的變化的生活 所以沒有固定的 所以 以六齋日為中心 但是我們也可以 以我們的方便為中心 比方説你那一天方便 你就受持八關齋戒 你那一天好好來受持 因爲時間太短了 獲得功德無量無邊 你就選擇那一天 你好好來修行 來念佛 誦經 不該做的事 不重要的 我們就不處理 好好跟家裡人溝通“今天我要受持八關齋戒 我要好好來誦經 我要來好好回向 我好好來修行 這一天裡面我受八關齋戒 我不能發脾氣 我不可以講別人的壞話 也不能看別人的缺點 我這一天裡面 我要好好來改善 來檢討 來改變自己 來改過自己 讓自己會更美好!” 一個星期就是這樣的。像猶太人就是這樣 猶太 他們選擇禮拜一 一般都是禮拜一的 他們禮拜一就是猶太人的齋日 就是那一天不聚會 不重要的 不打電話 不做一些雜務 就是一天裡面受戒 持齋 就是這樣的做法。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因爲時間太短了 沒辦法爲大家全部來爲大家説明 但是 一些重點 我已經爲大家説明了。所以最重要的 佛法是心法 要記得:佛法是心法 不要看到 受了八關齋戒 看人家 這個不可以 那個不可以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 不能的 斤斤計較這個不行 而且我們譬如説 也不要把八關齋戒當作壓力 哎呀 很壓力 很難 那個八關齋戒太難了 怎麽樣怎麽樣 找一大堆的藉口 其實 你要把它當作什麽 當作你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行持 自己的修行 當作它來幫助你 做一個修正自己的行爲 修正自己的念頭 修正自己的言語 用這種的方法 想法 不要把它當作一種壓力“八關齋戒邦手綁脚的 這個不方便 那個不方便”不能這樣想 你要想“我要修行 難得一天 我要好好修行 我要好好來受持八關齋戒” 再加上 用彌陀名號來行持 那今天你的功德 那不可思議了。你的功德真的超過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了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我們等一下要開始來念佛了 開始來爲大家 講講話 鼓勵 今天這個八關齋戒 簡單稍微來爲大家説明 謝謝大家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非常難得跟大家見個面 雖然我們很懷念 我們的82號的道場 特別在我們的學校 能夠舉辦這個佛七講經 雖然我們經過這個網路的共修 但是最重要的我們能夠聚會一處 藉這個因緣簡單來做跟大家一個分享(簡單來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這段時間住在雪梨 將近要兩年了 不知不覺 所以這一段時間 常常來做一個檢討 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這個淨土 特別這個念佛法門 等於給自己一個好機會 我認識了我們師父上人 也經過他的教誨 也有這個機會遇到這個 聽到他老人家對我們講很多關係到淨土 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的這個因緣 就是等於給自己一個好機會 哪怕是這個機會 有小小的機會 我們不要輕易把它放過 你要把握 你要珍惜 所謂 俗話講的【過了這個村 沒有那個店了】那什麽機會呢 這個機會就是告訴我們能夠脫離六道十法界的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六道 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圓滿 一生直至成佛 這個機會你不能錯過。 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不是每一次我們有這個機會的 有這樣的因緣。 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珍惜 沒有好好把握 要等到來世 再來學佛 再來念佛 再來發願 不是每一次有這樣的幸運 遇到這樣的好的因緣。你看 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在祇樹給孤獨園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有因緣的 比方説在弟子當中遇到一些困擾 大家提供出來 來問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才為大家講經説法 或者釋迦牟尼佛遇到一些因緣 才爲大家來講經説法的 但是在祇樹給孤獨園 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説 來爲我們開這個方便法門 就是來爲我們講這一部經 因爲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會已經來了 衆生能夠相信 衆生能夠發願 將來能夠成就 而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樣的殊勝 今天如果沒有跟大家來宣講 來告訴大家 釋迦牟尼佛真的對不起大衆了 所以 抓這個機會 趁這個機會 來宣布這一部經 來宣講這個法門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這樣做 因爲這個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因爲九法界的衆生是沒辦法瞭解的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是沒辦法的。 只要你達到妙覺的果位 你才能夠明白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 連等覺菩薩都沒辦法瞭解的 537
所以今天我們有這個機會 你不好好念佛 那不是很可惜了嗎 你看那個社會上 一些大人物 在這個社會裡面創造一些大事業 他們的成就 什麽樣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 因爲他懂得怎麽應用 哪怕是有一絲毫的(利益)社會 他不會放過的 那我們今天念佛也是如此 你看那一些世間的 那一些大人物 就是因爲這個因素
所以我們念佛的人最怕的一件事是什麽呢 我們念佛的一生的功夫 最後付之東流啊 都浪費了 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那不是很可惜 這不自作自受嗎 所以祖師大德過去常講【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該怎麽六道 靠自己啊 別人管不了 只有自己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最近我常常在檢討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念佛遇到這個淨土 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了 那這一次機會 要好好抓住 好好把握 好好珍惜 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修呢 剛才我不是已經講過了麽 念佛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的心裡真的有佛 那個才是關鍵 口中斷不斷 那個不要緊 最主要 你的心 你那個心有阿彌陀佛 念念不捨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除此之外 都是放下隨緣 那個心很向往 想親近阿彌陀佛 那個心 就算你的口沒有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的心裡面都是阿彌陀佛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如果我們心裡有佛 什麽障礙都沒有 如果你的心裡面沒有佛 只口在念阿彌陀佛 心裡面都是搞這些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貪瞋痴慢疑 五欲六塵 財色名食睡 就算你怎麽念佛 你也不會 往生西方淨土的 而且顯出來都是你自己的魔障 你沒辦法的 所以爲什麽人家 會很法喜 有一些人念佛 感覺很累 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嗎 哎呀 好累!今天念佛我真的好累 哎呀 腰酸背痛 明天不參加了 今天夠了 明天不參加念佛了 休息一天 爲什麽呢 心沒有在念阿彌陀佛 口在念彌陀 心胡思亂想 但是沒辦法 所以你那個心 像什麽呢 像祖師大德 祖師大德以前 常常用一個比喻 用什麽比喻 那種孝子 孝子常常想著母親 母子相連嘛 那種心態來念佛 但是現代我們用這種的比喻不恰當 爲什麽 因爲現在這個社會上 要找到一個孝子 很少了 比喻不恰當 但是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 比方説 現在這個社會 每一天很多時間花在哪裡 看手機 你看我們 每一天幾乎都時間花在哪裡 看手機呀 早上起來看手機 晚上睡覺之前看手機 吃飯看手機 洗澡也看手機 什麽都看手機 你有沒有去注意這一點 你用這種心態來念佛 我相信 保證 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你不相信 你看現在這個社會上 沒有手機很辛苦的 不管你是長輩晚輩的 男女老少的 你看一天不離開手機的 你把那個心放在阿彌陀佛 用這種的心態 精神來念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 一下子就得救了 但是 沒辦法呀 你把這個位置能夠調換過來 像一些老菩薩 他念佛念得不錯 但是心裡面常常想念他的孫子 怎麽辦呢 你把這個調換過來 把那個孫子當作阿彌陀佛來念 你會成就的 像以前 師父有一個護法 每一天一定要煮東西給師父吃的 女兒 結婚生了一個孩子 以前天天都念佛 天天都會送過來 等了三天 奇怪 把師父的飯菜 中午都是她供養的 三天都沒消息的 後來問了他們的時候 沒想到她的女兒生孩子 抱孫子了 所以 本來每一天都是念佛的 因爲孫子生出來 每一天都是看著這個孫子 你看 境界一來全部都忘光光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心放在 把這句阿彌陀佛放在心裡面 只要你心有佛 無論你在哪裡 在一切處一切時 那你會成就的1253
師父認識一位居士 我非常讚歎的這位居士的 我常常告訴她 你已經把釋迦牟尼佛的菁華的佛法已經聽到了 她喜歡做慈善 特別只要有人要建孤兒院 要建老人院 她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她會盡量去護持的 出錢出力 她一定去幫忙 她喜歡做慈善 有一次他們夫妻請我去吃個飯 我帶了幾位幹部 那幾個幹部 問他的太太 他説:你不得了 你能夠出錢出力 為大衆服務 功德無量 將來得人天福報 不得了 她是怎麽説的呢 互相鼓勵了 我非常讚歎 金錢是身外之物了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能夠想盡辦法 盡心盡力去做 但是我不求人天福報 人天福報是不究竟的 因爲她也是一個念佛的 把所有的功德 統統回向虛空法界 回向西方極樂世界 只有一個願望 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才是關鍵 你看我們這個人間 最大的福報 生在帝王之家 做皇帝 最有福報的 但是你想一想 過去唐朝李世民 他做過皇帝 最後呢 他的果報 墮在哪裡 都在地獄 如果不是因爲這個《四庫全書》的因緣 他到現在還在地獄 因爲這個因緣他今天才脫離這個地獄之苦 1731
我們來看一下 四禪天的人 四禪天的福報很大 但是爲什麽到最後 臨終的時候壽命到了 都是往哪裡走的 三途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講的很清楚 爲什麽會墮在三途 業力 業力先牽 哪一個業力強 他先受哪個果報 因爲什麽 業力沒辦法化解 沒辦法消失 爲什麽沒辦法消失 因爲都在阿賴耶識裡面藏住了 當他的福報現前 壽命現前了 隨著業力去走 幾乎都是往三途的 所以你説人天福報好不好?好!但是不究竟 最究竟的就是什麽 不要去享受 把這個福報供養一切衆生 將來統統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才是真正的享受你的福報 而且你能夠做得了主 在六道裡面 你生哪一道 你都沒辦法做得了主 沒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唯獨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才能夠主宰自己 自己能夠做得了主 1917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有這麽好的因緣 你説如果我們沒有好好來珍惜 你還要搞六道輪迴 這個真的愚癡呀 真的是愚癡了 這個就是我這一段時間 這兩年住在雪梨做了一個很大的思考 檢討。 如果這一生不好好來用功 好好來珍惜這麽無比殊勝的因緣 那真的很可惜了 真的很可惜 你看 張善和 唐朝的張善和 以屠牛爲業 造了五逆十惡 本來果報是墮在地獄的 臨終的時候看到這一些牛頭人要來跟他討債 而且這些牛頭人跟張善和講 這個牛頭人 跟張善和講 它說:你傷害我 爲了你自己的事業 你傷害了多少人 我們現在要跟你討債 討債還債 討命還命 看到這樣的 你想一想 心裡會不會恐懼 恐慌 但是他沒想到 你看 他自己本身 請他的太太:能不能請一個法師來到家裡 來爲我讀誦 為我助念 我真的太害怕了。 沒想到 他有這個福報 把法師請到家裡 法師看到這樣的情形 就告訴他 他說什麽【若有衆生 作不善業 應墮惡道 自心具足十念 稱念阿彌陀佛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你趕快念阿彌陀佛 只要你念十聲 只要你肯相信有阿彌陀佛 你要好好念 左手拿著香 …拼命的念阿彌陀佛 沒想到 才念三聲 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 我現在要跟著阿彌陀佛去了。 機會麽 今天如果他沒有遇到這個法門 沒有機會遇到這個因緣 他只有兩條路 一個墮在無間地獄 第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有善根 他選擇 老實聽話 沒想到脫離五逆十惡之果報 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種非常難得 所以早上跟大家講過 無論什麽樣我們必須要知道 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臨終懺悔 就算念十念佛號 你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十念裡面你必須要符合三個條件 如果這三個條件 你沒有符合的話 你就沒辦法往生 就算你念了多少念佛 你也沒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個條件是什麽呢 你的頭腦清楚 不迷惑 不顛倒 很多臨終的時候 頭腦不清楚的 真的 臨終的時候業力做主 你看我們做大回向不是 常常在唱麽【願我臨終無障礙】你看現在我們念佛 好像感覺不錯 只是因爲我們的業障還沒現前 業障現前 有時候敵不過
第二個是什麽呢 有善知識來提醒你 提起這個正念 我們看到現在這個疫情 你看 一個人臨終了 需要人家來助念 沒辦法 靠念佛機 靠他家屬 如果家屬念佛的 如果家屬有學佛 如果家屬沒有學佛怎麽辦 所以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去培養的 不要等到臨終的時候 我們才來培養 來不及了
第三個的 就是信心堅定 絲毫懷疑(沒有) 願意念佛求生極樂 你就能夠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除了這一個我們是沒辦法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像張善和這樣的例子 千萬人中 難得其一 真的難得其一 像張善和這樣的例子 一萬人中 非常難得能夠得到 有像一個人這樣的(有一個人像這樣的) 一萬當中 所以真的 念佛是在生活裡面去培養的 不是在臨終培養 在臨終培養的 那個如果善根福德因緣都不足具了 那真的沒辦法 所以《無量壽經》最後告訴我們 2531
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所以【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非常的重要 那我們今天有沒有發菩提心 有沒有 有 但是 不是很明確 我們這個心已經發了 但是 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真正發菩提心是不退的 他不會退的 無論多苦 無論多難 一句阿彌陀佛 從來不放棄的 我們有時候 有退有進 所以在這個地方修行真的很難 退的多 進的少 不但進的少 有時候甚至於 連進都沒有 天天墮落 天天退步 所以自己沒有給自己的一個定下來的功課 那容易退轉 隨著自己的習氣 將來那怎麽辦 所以我們念佛不是消極的 像張善和那樣 所以在這個地方 做一個提醒大家 真的 遇到淨土等於給自己這個機會 你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你明白嗎 非常難得 所以最近 常常跟我們印尼的那一些同修們 一些法師 講講話 要記得 我們的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的初發心是什麽 初發心就是要了生死的 是要超越六道的 這是我們的初發心【不忘初心】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常常提醒自己 你做任何什麽樣的事情 哪怕是你為大衆服務 為一切衆生來服務 就算你今天在哪個地方 來為一切事 一切人 一切物 用你的生命你的時間 來貢獻給一切衆生 但是你的初發心不能忘 不忘你的初發心 那這個才是比什麽更重要2817
所以今天跟大家有這個機會 因緣念佛 來互相的提醒 非常難得。 我們的生命只是短暫而已 現在所有的萬物 只是暫時借給我們用的 時間到了 該走的 你該走 什麽都帶不走。 所以記得 不要把這些 把它看的太認真 海賢老和尚常講【啥都是假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隨緣就好了 隨緣而遇 隨喜功德 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最重要的 放在你的心上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除此之外 什麽都沒有 只有這句阿彌陀佛 那你就是我們講的 世界上最有福報的人就是你 爲什麽 因爲我們不是要搞六道 我們要超越六道輪迴的 親近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重要 不是迷信 也不是消極 但是這個是我們的夢想 我們的願望 不要在這個六道輪迴再受苦了 剛才已經講了 人天福報 不是究竟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希望我們將來能夠同生極樂國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我們的總幹事 還有我們的老蔡 還有我們的這些同修 多多批評 最主要的 我們希望能夠這一生當中有這個機會 好好用功 將來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祝大家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今天我藉這個精進佛二的因緣 來跟大家講講話 非常難得 雖然我們經過網路的共修 舉辦這個精進佛二 也是最難得 非常珍貴的就是能夠 受持八關齋戒 最主要的 我們能夠在這個念佛當中 得一心不亂 將來才能夠正念分明 往生淨土 所以如果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的批評 154
首先我們一定要先瞭解 我們念佛目的是在什麽地方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的 今天我們念佛的目的 就是藉這個念佛的因緣 在這個末法時代 魔強法弱的這個時代 就是要來成就自己 這個最大的成就 就是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常勸導我們的就是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你要如何經過這個念佛 這種的方法能夠得到大自在 特別對於生死的自在 了無挂礙 然後最後能夠得究竟樂 離究竟苦 這個就是我們 佛法學習 念佛最終的成就 就是能夠得大自在 這個原因
所以 我們看看前近幾年海賢老和尚 一百一十二嵗 他念佛真的太自在了 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你看他一生 他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老法師 一生沒有讀過半部經 出家之後老師只交代一句話 一句阿彌陀佛永遠不改變 幾十年下來 從來不動搖 一句阿彌陀佛 老實聽話 除了之外 白天就是幹活 種地 做一些粗工 砍柴 挑水 種種的一些 他每一天不斷的都在上班 跟我們都是一樣的 我們每一天也是要幹活 上班 賺錢 但是甚至於海賢老和尚的生活的那個時代 比我們辛苦多了 我們在這個地方 特別住在澳洲的 尤其那些退休的 你也不要擔心 今天有沒有吃 今天能不能生活過得好一點 在海賢那個時代 一天不上班 一天不工作 那是沒辦法生活的 但是他老人家 你想一想 念佛比任何人自在 所以我們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
生死自在的人一定是在日常生活自在的人 這個意思的意思我們一定要弄清楚 弄明白 如果連活著不自在 死的自在 那才奇怪 那是不可能的 那我們今天念佛 在日常生活裡面 雖然我們都在念佛 那個心態有沒有自在 有 但是不多 爲什麽呢 牽挂的太多了 所以念佛的那一種心態 念不出來 走到哪裡 無論你在哪個地方 在一切處 一切時 你就沒辦法 所以爲什麽很多人臨終的時候 爲什麽這麽辛苦 放不下麽 牽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無論你怎麽念佛 也無法能夠得到念佛的功德利益 你想一想 你天天有沒有在念佛 有哇 牽挂的有沒有減少 沒有 反而更多 一邊念佛一邊執著 一邊念佛一邊的牽挂 牽挂這一個 牽挂那一個 到最後一樣東西也帶不走 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關鍵不在於 多還是少 關鍵在你能不能真正念佛 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 你瞭解之後 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的心就靜來了 那種心浮氣躁 你慢慢的就減少820
所以有一些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要懂得怎麽去念阿彌陀佛 你能夠真正懂得去念這句名號 那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對你很大的幫助 特別在生活裡面 能夠應用這個生活 得到大自在 爲什麽呢 你明白這個道理麽 所謂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有什麽好牽挂的呢 所以很多事情 我們必須要徹底的去瞭解 真的 念佛不著重在你念多少聲 所以很多人問師父 師父 要如何念佛才能夠得生淨土呢 因爲這一生非常難得 在這個環境裡面 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然後再 聚會一處 然後稱念這一句名號 那我們要如何來修持 要修什麽樣 才能夠具備將來能夠得生淨土 那怎麽修呢 這個就是對於特別 一些衆生 這一生就是要發願往生淨土 想要超越六道輪迴 離苦得樂 而且一生能夠圓滿直至成佛的人 我們要該怎麽樣來培養 這個我們必須要瞭解的 如果你沒有把這樁事情做好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修一點福報 你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的 怎麽修法呢 我們看下面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說的1052
我們好好來看 這一段經文 我們大家對於讀誦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非常的熟悉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段經文告訴舍利弗也是告訴所有在祇樹給孤獨園 參與這個法會的 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了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是告訴我們 他說: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 因緣 得生彼國 如何修善根 什麽叫做善根 什麽叫做福德 什麽叫做因緣 你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你沒有具備這三個條件 你是沒辦法的 釋迦牟尼佛講的非常的明確的 你必須 一定要的 沒有討價還價的 而且在於這個法會當中 這些諸菩薩眾來代表 文殊 彌勒 常精進菩薩 以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 以舍利弗來代表 從人天 以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來代表 他告訴我們 明確的告訴我們 真正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沒辦法缺少這三個 只要你缺乏 你就沒辦法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善根福德因緣是什麽意思呢 我們來看下面的意思1303
善根最重要的是講我們對這個法門 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那個才是重要的 你有沒有一絲毫的懷疑 而你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聽到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你聽到《無量壽經》淨土五經一論 而你能夠歡喜的接受 老實聽話真幹 這個就是善根 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深信 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而所教誨的 從來不動搖的 你有沒有 這個深信是非常的重要 這個深信能夠做到圓滿 等覺菩薩還不知道圓滿的 只有妙果覺才能夠圓滿的 你對這個法門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我相信我這一生 畢生往生淨土 我從來不動搖 像海賢老和尚那樣 幾十年下來從來不動搖的 一句阿彌陀佛 從來不會對大家講過一部經 從來也沒有讀到半部經 他老人家爲什麽有這麽大的成就 而念佛 念得那麽大的自在 爲什麽我們的區別跟他不一樣 對佛沒有信心 半信半疑 今天如果你對佛有信心 那今天你的生活真的是不一樣 你看我們這個時代 這個地球居住的人 將近大概已經七十多億了 在這個世界上信仰最多的就是基督教 我們從我們佛教角度來看 大概將近八億 這八億 一層一層把他淘掉 真正能夠相信淨土的 而這一生能夠對於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求生淨土的 你一層一層把他淘掉 剩下多少 不多 我們今天能夠聚會一處來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説明你過去生在三寶裡面種了不少的善根 只是因爲過去生可能 迷惑了 又這一生得人身 又遇到這個法門 這個説明我們的善根 過去生所種下來的 那個非常的深厚 不然的話 我們今天爲什麽這麽能夠歡喜 接受這個法門 歡喜來念這句名號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 把這個善根排在最頭一條的原因 就是告訴你們 你要堅定的信心 你要相信 只要你能夠深信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真的有阿彌陀佛 我這一生堅定的 從來不動搖 那你的善根真的非常的圓滿 接下來就是看我們自己的本分了 要如何把這個善根能夠做的圓滿呢 我們看下面的你就知道了1736
福德 福德就是講什麽呢 最重要講你的願心 這一生只有一個願望 就是親近阿彌陀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願意老實念佛 你願意聼佛的教誨 能行 能證。海賢老和尚就是這樣的性格 聼老師 聼了一句話 從來不改變 老師告訴他:你要好好念佛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從來不動搖過的 一百一十二嵗 很長壽 但是我們看看我們的周圍 在臨終的時候 他有沒有真正把他的這個心 這個目標 這個方向 生在親近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有時候很多 到最後就被動搖了 就是很可惜 非常難得 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告訴我們:人生真的很苦的 你去思維一下 你去觀察一下哪一件事呢 你看看我們的人生 哪一件事不苦的 都是很苦的 所以苦口婆心把這個法門 介紹給我們 沒有別的 希望我們能夠 將來能夠真正離苦得樂 而得到究竟的樂 離究竟的苦 那你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那你這一生你真的願意 我真的很愿意 我什麽都不希求 我只是要求:將來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沒有別的。我這一生能夠跟諸佛在一起 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將來能夠在西方極樂世界成就 將來能夠來幫助一切衆生 特別對於 我們的家親眷屬 對我們過往的父母 來照顧他們 來幫助他們 不要再受無量無邊的 這些六道輪迴之苦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 爲什麽在讀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很多人沒有把這一段經文去留意 疏忽把它讀過了 你有沒有這個願心 就看各人了2046
有些人說 師父 這個世間還不錯 對呀 不錯 只是還未到而已啊 到了時候 你才知道這個世界真的苦不堪言 真的。像前幾天 有一位居士 住在新加坡 她本身是印尼人 嫁到新加坡去 每一天 每一天常常跟她的先生 常常吵架 打電話:師父 我該怎麽做 你看 剛開始的時候感覺生活很幸福 很美滿 又生了一個孩子 你看 經過了十年了 還是慢慢出來了 問我什麽方法 沒有什麽方法的 所以很多事情 真的 我們能夠願意在這個環境裡面 在這個末法時代裡面 你能夠把你的心 把你的方向 把你的目標放遠一點 把你們這一生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而這個功德利益就是能夠 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那你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你要這樣的建立 從你的信心對淨土 從你的信心對阿彌陀佛 從你的信心對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然後你把你的方向與目標 放在更圓滿的一層來看 那你這一生真的 就圓滿了 這個就是第二 我們釋迦牟尼佛在《佛説阿彌陀經》特別對於那一些 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而來做一個提醒 善根福德 2314
第三個 是講什麽 因緣 這個因緣 我們是最好的 我們今天遇到了一個好好的 真正的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你能信能解能行 那這個因緣就非常的殊勝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彌陀經》爲我們講的非常的清楚 只要你能夠具足了這三個條件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了 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 2408
念佛 要念多久呢 有人問。 我們今天具足了這三個條件有善根 有福德 有因緣 我們要念佛 念多久才能夠往生西方淨土呢 釋迦牟尼佛也爲我們說的很清楚 其實關鍵不在於你念多少 剛才已經講 只要你具足這三個條件 要念多長的時間 我們才能夠成就呢 我們看下面 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說的2454
一切衆生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緣 念佛要念多久 才可以成就呢【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你看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啊 一日乃至七日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今天念佛念了幾年了 七年了 十年了 也是一樣 沒什麽改變 你看《阿彌陀經》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若一日 若二日 乃至七日 不是給我們講的很清楚 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都念了幾十年 還是一樣 所以這個就是 我們很多念佛的人區別很大 其實在《彌陀經》是佛爲我們講這個問題 但是在《無量壽經》又不一樣《無量壽經》佛是怎麽說呢 我們看下面 你看如果依照《無量壽經》的説法 稱念彌陀得生淨土要多久 一念到十念都能夠成就 你看 不是一天 不是七天 一念十念 都能夠成就 所以爲什麽我們 一般我們淨宗的道場 每一年在特別的祭日 清明 或者這些中元 冬至 會舉辦佛七 佛七的起源 就是因爲這一部經而來的 爲什麽要辦佛七 就是因爲結七修證 定期專修 我們一般在日常生活裡面 隨緣念佛 沒辦法達到專心 更何況能夠達到一心 那更難 用這個定的時間來幫助我們 成就自己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但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 我們佛七辦了幾次了 很多 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沒有看到一個 你看過去美國華府的 周廣大老先生 大家都知道 周廣大老先生 他是開麵包店的 得了癌症 苦不堪言 很痛苦 天天看醫生 那個真的很痛苦 所以很多人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現在百分之六十幾乎很多都得癌症 很多 周廣大老先生你想一想 他得癌症 那個熬得很辛苦 太太看到這個樣子 你想一想 心裡難受嗎 很難受啊 他很有福報 遇到了一個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 然後來鼓勵他念佛 沒想到 一聼到這句阿彌陀佛 一發心就念佛了 沒想到一念佛 這個病苦 慢慢就沒有了 而且告訴他的太太 告訴他的全家 告訴他的兒女 你們全家要爲我統統來念佛 三天而已 你看 一生從來沒有接觸佛教的 只是在病重 苦的時候 遇到了這些善知識 鼓勵他 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給他講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勸他 你要深信 你要念佛 你要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相信真的有阿彌陀佛 你要趕快發願 他沒想到 念三天 告訴大家 我要走了 而且有一些居士看到:佛在屋頂 而且又聞到一些異香 三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證明了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所講的:若一日 若二日 乃至七日得生淨土 所以有一些人 常常問我 師父 爲什麽我們不像《彌陀經》所講的 沒關係 他要慢慢來 阿彌陀佛也慢慢來呀 對不對 你要輕鬆的念佛 阿彌陀佛也輕鬆 對不對 你要等下一輩子再來念 阿彌陀佛也會等你的 阿彌陀佛真的很慈悲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不容易 所以很多 遇到一些 像周廣大這種的情形 他才能夠認真去念佛 不然的話 有空再念 沒有空 等下次再念 我們常常用這種的心態 僥幸的心態來念佛 生死是無常的 隨時都會來的 現在師父每天都在想:這個時間不能這樣白費過 因爲明天不一定能夠跟大家一起讀經 明天能不能跟大家一起念佛也不一定 所以把握在當下 好好念佛 把這個根基建立好 將來無常到了 我們趕快走 隨時隨地的 自由自在 你想要留 就留 你想要離開就離開 多自在!真的每天都在想這個問題 所以印光大師這個方法好 把這個 死 字貼在門口 但是 我沒有把它貼在門口 這個就是因爲提醒自己 真的提醒自己 沒辦法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 我們一定要瞭解《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非常的清楚 不僅僅一日乃至七日 一念十念 只要你能夠 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了 對於相信西方極樂世界 對於有阿彌陀佛 無論你一念十念 你就能夠得生淨土 這個就説明什麽 你那個心的懇切 從來不動搖 那一種了生死的心 那種心 非常的懇切 想要離苦得樂 那種心態 非常的堅定。 所以那個心就算他念了十念 他就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要建立這種的心態 所以我們今天念佛 最大的目標就是要得到能夠生死的自在 而在日常生活裡面 而了無挂礙 這個比什麽更幸福 比什麽更快樂 比什麽更重要 比什麽更珍貴 你要相信 不然的話 你看我們念佛念了一輩子 念了幾十年 有沒有得到大自在 沒有 什麽原因 放不下 牽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要學習 克服 我們種種的 這種的欲望 因爲欲望只有苦 沒有樂 這個今天早上簡單來爲大家鼓勵 我們念佛目的首先要建立在哪裡 就是要成就自己 而這個成就自己沒有別的 就是生死的自在 了無挂礙。 走到哪裡 無論你在什麽樣的地方的環境 在一切處一切時 你能夠自由自在 而獲得解脫 那個比什麽樣的生活更重要的 那個心法喜充滿 那個心非常的幸福 比任何人更幸福 這個就是我們學佛 念佛的區別 我們一定要好好來行持 好好來修行 因爲能不能了生死 關鍵不在於別人 關鍵不在於這一句名號 關鍵在你自己你的方向 你的目標。 我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是什麽的任務 我的使命是什麽 那個才是關鍵。 如果今天我們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對於種種的這些的 佛也沒辦法呀 隨喜功德 這個就是因爲釋迦牟尼佛 出現在這個環境 在這個大時代沒有別的路 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樁事情 念佛求生西方 今天簡單跟大家來説明 等一下 下午再爲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好好念佛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謝謝 阿彌陀佛
20180708 八關齋戒功德利益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又再跟大家聚會一處 最重要的 要怎麽樣把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最特色的就是 爲我們介紹淨土 而勸導我們 要信願持名 老實念佛 這個法門非常難得 今天我們發願來修行 來修持八關齋戒 證明說我們 末法期間的衆生 善根福德因緣都非常之好 所以我常常在說 我們這個生命 很短促的《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都是無常的 所以末學常常把我們師父上人的教誨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他老人家勸導我們 出家人要學習【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這樣我們生活 才能夠活得自在 這一句話其實很簡單 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到 能夠活著一切隨緣的 一萬當中的人 找不到一兩個 爲什麽呢 他沒有悟出《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夢幻泡影】都在變化的 總有一天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所以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所以今天我們遇到淨土 聞到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應該大家要深信 不疑 然後發願 堅持來修行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道場就是以這個爲本 不求多 只是求大家要怎麽樣把佛法應用在世間 去生活 那個才是重要的。 我們也不是搞熱鬧的 不是來拉信徒的 我常常原則上 常常對我們 不管在哪一個道場 對於幹部裡面 會提醒:我們今天建立這個道場 最重要的 要以什麽樣的 讓大家來到這個道場 有一些東西能夠帶回家 就是以佛法 經過以佛法的學習 我們才能夠懂得什麽叫做【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如果道場以搞熱鬧爲主 什麽樣的人都有 所以很多老同修 來問我們法師:現在的年輕人 一結婚 本來好好的 一結了婚 兩個人每一天幾乎都在吵架 那很正常的事情嘛 凡夫麽 有什麽好痛苦的 當作看戲一樣 對不對 想問大家 兩個做夫妻的 沒有吵架過的請舉手 沒有 每天都有 所以道場什麽樣的人都有 兩個人住在一起都會吵架 何況裡面有一百個人 那就很難避免 怎麽樣克服呢 大家一定要以佛法 什麽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最重要 是要怎麽樣為大衆 為一切衆生來服務 這個才是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 我們在這邊坐著念佛誦經 不是的 菩提心是怎麽樣落實在生活 對一切事 對一切物 對一切人 處事待人接物 你們的心態 是以什麽樣的心態 如果今天 你是自私自利的 那不是菩提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看一切人是好人 唯獨自己的就是凡夫 所以一切的境界都是好的 沒有壞的
這個修行的根本 就是在這裡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我們今天受八關齋戒的 最重要的 不在形式 最重要 要怎麽樣把佛陀爲我們把這個八關齋戒 對於在家居士的修持 那個才是重要 八關齋戒 爲什麽我們要發願 因爲我們的習氣太重了 這個八關齋戒内容就是講我們的習性 爲什麽現在我們的習性這麽難克服呢 因爲這個習氣 無量劫以來 生生世世 到現在我們還很難以克服 釋迦牟尼佛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讓我們在家居士有因緣 有這個機會 來學習。把這個八關齋戒作爲我們日常生活裡面 處事待人接物 記得【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能夠帶的走的 我們要分秒必爭 帶不走的 一切隨緣就好了 盡心盡力 為大眾 為自己 一切隨緣 我們能夠活得自在 今天 人怎麽樣對待我們 我們在社會 在工作上 遇到種種的逆境 能夠隨緣就好了 孔老夫子説的【三人行 必有吾師】世界上都是好人 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 怎麽樣當作老師呢 那個才是看我們自己的功夫了 希望大家好好藉這個因緣 好好認真來學習 記得【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能夠帶的走的 我們要分秒必爭 好好認真學習 將來才有一個很大的成就 十年後 二十年後 我們將來希望自己有很大的成就 就如同中峰國師爲我們説了一句話【便就今朝成佛去 樂邦化主已嫌遲 那堪更欲之乎者 管取輪迴沒了時】我們現在 在這個娑婆世界 已經輪流了很久了 該回家了 回哪裡呢 回我們的老家 我們的老家在哪裡 在極樂淨土 那個才是真正我們的老家 所以在這裡記得 剛才師父講的【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 這樣才能夠活得自在 因爲在這個世間 將來都帶不走的
1345
這個八關齋戒 我也簡單跟大家來重複 也不耽誤大家的時間 因爲等一下要跟大家來學習 講《地藏菩薩本願經》
這個八關齋戒最重要的就是我們 佛為我們説出來了 因爲人的習性是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帶到現在 要怎麽樣來克服呢 用持戒 所以 過去有人問我們師父上人:師父 每一天 您持哪一條戒 出家人 比丘 共有兩百五十條 那我們每一天持哪一條戒呢 你看我們淨公老和尚 師父上人 非常有智慧:我的戒只有一條 哪一條【信願持名 老實念佛】就是以這一句名號 作爲所有的戒律 當作我們修行的爲主 但是這一句話不是那麽容易懂 有人問你 你今天持什麽樣的戒 我持阿彌陀佛 人家問你 怎麽説呢 反正學悟法師講的 我只有一條戒 只有阿彌陀佛 那學悟法師從哪裡來的 從印尼 在哪裡講經 在雪梨淨宗學會 你不要害我 我只是跟你們分享 這個是有人問 老師父 您持哪一條戒 我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如果你以事實上我們來看 這一條戒的話 你就明白 他老人家的道理 這八條戒 只是一種總結 其實這裡面的内容 講的就是無量 我們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歸納起來 剩下的就是三條 把身 口 意 三業 整個身體的内容 我們講的這八條裡面 幾乎都是講我們的習氣 所以這個習氣 就是我們講的習性 跟我們本來的本性 像六祖慧能大師所講的「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本來都沒有的 心本來是清淨的 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呢 因爲環境的問題 現在環境的污染非常的嚴重 再加上 末法期間的衆生不信因果這個理念 所以什麽事情 你想一想 一個人不相信因果 古人講【肆無忌憚】什麽事情都敢做出來 所以這八條裡面 最重要的告訴我們就是能夠【過午不食】這個它的…能夠過午不食是最好的 因爲它的具體就是在這裡 那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說過午不食 作爲一個具體呢 這個有很深的道理 你們想一想 我們每一天日常生活裡面 我們的心爲什麽不清淨呢 跟這個過午不食有關係嗎 非常有關係 這個過午不食 就是提醒我們的欲望 人的欲望越降低 煩惱越少 欲望越低 煩惱越輕 智慧越開 所以從這一條裡面 它有很深的道理 不是簡單我們說:我今天受八關齋戒 我過午不食 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精神 爲什麽我要過午不食 就是要把我們欲望 我們這個欲望 如果不克服 古人講得好 所以如果這一條 如果我們說不方便 生病 或者有一些障礙的 怎麽辦 沒關係 可以開緣 只要不是因爲我們 爲了自己的欲望 但是因爲身體的障礙 需要吃藥 需要一點食物 那個沒關係 開緣2034
然後最重要的還有一條 就是【不婬欲】這一條其實我們如果雪梨淨宗學會有自己的道場 大家住在一起 那是最好的 爲什麽 在道場心比較清淨 回到家裡 事情就多了 雜事也多了 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聼到的 看待一切人 有時候會影響我們的修養 其實 如果有這個道場 能夠跟大家聚會一處 那是最好的 但是偏偏現在我們道場沒有 租這個學校 對面有個小房子 我們希望回去做一個功課 什麽功課呢 回向給雪梨淨宗學會 剛快把這個道場建起來 總有一天 我們能夠聚會一處 不要等一下住在這邊 明天在李家 後天在張家 如果有一個地方的固定 多好 對不對 我們大家同參道友 一起來學習住在一起 好好來持戒 只有這一句名號 除了這一句名號 其他的事情 都不幹我的事 多好!但是現在事實就是在眼前 沒有啊 我也等很多年了 我來這邊已經至少已經八九年了吧 到現在都還沒建起來 你看我們墨爾本都建好了 大家都已經在用功了 但是沒關係 慢有慢的好 對不對 快有快的不好 因爲什麽 道場一建起來 沒有好好規劃 本來是菩薩 變成羅刹 一羅刹了 那就很麻煩
所以我們的眼睛到一個道場 記得:不要眼睛看人家 那一個人不好 這個人不好 每一天來到道場 看著這個幹部不好 那個總幹事不好 不要這樣的 真的好麻煩 這個眼睛不看也不行 但是你把他看得不好 就是不好了 所以一個磁場 最重要的 就是我們的心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爲我們在《彌陀經》告訴我們嗎【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那我們是不是屬於善人呢 這個看自己了 所以常常遇到這個佛堂裡面一些事情 很複雜 就是因爲我們看待一切人就是 一切人就是比我們不好 我們是最好的 。其實 你把它反過來 一切衆生 他是菩薩 唯獨我自己是一個凡夫 事情就解決了2430
所以這一條【不婬欲】釋迦牟尼佛 爲什麽要制定這一條 因爲這一條跟五戒裡面的内容是不一樣的 五戒是不邪婬 這個不婬欲 連夫妻的正婬 都不可以的 那個是以事上來説 以理上來講的呢 連動一個念頭 都不可以了 所以你看我們出家人 要修持 持戒 非常難 爲什麽 每天就是要跟大家聚會
所以我現在 在我自己的道場 有一個規矩 這個規矩就是對於女生 來到我們的道場 穿衣服 不可以亂來 因爲我們的道場很多大學生 有時候這些 穿的衣服 很不禮貌 所以制定這一條就是要克服 預防 因爲現在環境誘惑太嚴重 如果沒有小心謹慎 一墮落 那就很難了 所以戒律很重要 你有戒律 就等於保護別人 也保護自己 所以這一條 最重要如果我們想要受持這一條八關齋戒 家裡有太太 有老公 該怎麽辦呢 這個要用我們的智慧了 用我們的智慧 怎麽樣去解決 如果今天我們的先生 不學佛 該怎麽辦 那個用你的智慧了 這個事情我無法講太多 你們的智慧怎麽解決 依你們的智慧去處理 我在這邊也不要講太多 最重要的 夫妻的關係 這一條 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這些是簡單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制定要一條呢 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欲望 我們這個欲望隨著我們這個環境會影響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留戀 無能(法)的放下 你看現在世間多少人 因爲自己的欲望 產生多少造的罪業 所以這一條不但教我們有一些世間化妝品 有一些…等等的 或者我們在床上睡覺的 有一些要注意的 我們一定要留意 佛法在心上 最重要的在這兩條裡面 就是告訴我們 能夠克服我們的欲望 那今天我們修行就才能夠得到自在 這八關齋戒 這八條【不殺生 不偷盜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這個已經跟大家以前 上一次已經跟大家簡單報告了 希望大家有空好好學習 堅持 對於【不殺生 不偷盜 不婬欲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那就把這八條裡面 日常生活 今天作爲我們修行的標準 如果大家能夠有(能做到)一條 就持一條 有能(做到)兩條 就持兩條 盡心盡力來修持這個八關齋戒 因爲時間關係我今天跟大家報告到這裡 希望大家 好好用功 我們要以《彌陀經》内容的 經典告訴我們【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要怎麽樣標準的善男子 善女人呢 就是以這八條 所以能夠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不可思議的 你能夠一日一夜清淨在受這個八關齋戒 你就是勝在無量壽佛國 你就是一個很大的功德 勝過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受持這個戒律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最重要的 八關齋戒不重在形式 不重在形式 今天跟大家 報告到這裡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八關齋戒的功德與利益【念佛與生活】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尊敬的諸位大善知識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時間 確實過得非常之快 壽命 越來越短 釋迦牟尼佛 在四弘誓願裡面 所謂【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在這短短的時間 尤其我們壽命 確實真的 越來越短 想要學習佛陀的一切法門 世尊講法 八萬四千法門 能學完嗎 學不完了 只能選擇一個 而且能夠選擇對於我們現代這個生活裡面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 所謂佛爲我們所講的:末法衆生的根基 只能靠念佛法門而修成就 沒有別的 在世間法也好 在出世間也好 統統要依這一句法門真的落實在生活 那就功德不可思議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諸位護法 古人講的好【莫待老來方學道 孤魂多是少年人】你們去留意 去看看 現在這個社會 白髮送黑髮的人多 還是黑髮送白髮的人多 證明什麽呢 證明這個世間的污染是個非常的嚴重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介紹給我們 讓這個末法的衆生 一定要選擇 以大的智慧 來看待我們的心態 而來選擇這個法門 將來會有一定的 很大成就 這個成就 佛法裡面講的 叫做離苦得樂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一開端 十方無盡一切諸佛 都稱讚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 現不可思議神通之力 調伏剛强衆生最後那一句話 大家去留意【知苦樂法】就是在這個末法期間 而且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時代 釋迦牟尼佛能夠示現成佛 在這個世間 是太了不起了 太偉大了 有時候經典裡面爲我們説明 有時候很多大菩薩一看到這個大時代-五濁的這個時代 而且這個五濁的地區 扭一個頭就走了 唯獨釋迦牟尼佛能在五濁惡世現示神通 不可思議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什麽叫做剛强衆生 無法無天的 不聽話的 頑固的 很糟糕的 這些衆生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願意到這裡來度化衆生 而且度衆生的方法 善巧方便 釋迦牟尼佛下面那一句話 告訴我們【知苦樂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940
今天 要先跟大家來講一講 這個八關齋戒 它的内容 我跟大家已經講很多遍 因爲時間很有限 師父來到這裡 一年只能幾次 跟大家碰 碰 面 聚會一處 就很少 但是我很清楚 在這個末法世界 修行真的很難 在這個五濁惡世 確實真的很難 你大家想一想 怎麽叫做五濁惡世呢 這個世間不是很好的嗎 這個世間不是很美的嗎 怎麽能夠稱爲五濁惡世呢 尤其在經典裡面 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大概 幾年了 兩千多年 兩千多年的衆生的心都已經污染這麽嚴重 現在你們大家都有感受到了嗎 感受到我們這個地球 我們這個環境 我們這個社會的污染 確實真的 越來越嚴重了 所以在這個【能於五濁】什麽叫做五濁呢
劫濁 講的就是我們這個環境
見濁 講的就是衆生的根性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行爲種種的 都是 不是往上的 幾乎每一天都在造業 大家你去留意一下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我們自己有沒有每一天 就如同阿彌陀佛那樣的 心與行 心與願 能夠一致的嗎 你想一想我們自己 然後你去思維 你去思考 你們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爲什麽我們要學佛 學佛的用意在哪裡 沒有別的 就是教我們怎麽樣去離苦得樂 離苦 種種的痛苦 而能夠得永恆的快樂 我們世間人所講的【能夠幸福 能夠美滿 能夠快樂的人生】那怎麽得到呢
有一些年輕人說【我要拼命賺錢 才能夠快樂】真的快樂嗎 你看現在多少年輕的人 爲了拼命賺錢 自殺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有一些企業家們說【只要我能夠達到我的目的 我就能夠幸福快樂】你想一想 現在這些大富裕人家 大富貴人家 多少人都在往家破人亡的這條路(走) 有多少呢 也不計其數 所以古人講【貴而不安 富而不樂】爲什麽 因爲他對這個世間 像昨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什麽叫做【如是我聞】如是 就是講的真如本性 什麽叫做真如本性 就是把真理找到出來而已 什麽叫做真理 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 把它找出來 然後去修持 你就明白了 什麽叫做宇宙人生的真相 1447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時間真的很有限 不但見濁的污染 還有煩惱濁 怎麽叫做煩惱濁 我們對於世間的 種種捨不得 看不破 放不下 一直挂念 都在想【這個都是真的】其實它都在變化的 是變化無窮 所以患得患失 衆生只有這個心態 有患得患失的心態 哪來快樂的道理呢 1540
不但煩惱濁的污染 又告訴我們 衆生濁 衆生的污染 人與人之間關係 人與處事待人接物 人跟宇宙的關係 都在違背倫理道德 什麽叫做倫理 處事待人接物 人與人之間關係 跟我們大自然的關係 我們有沒有道德啊 不但沒有道德 現在的人 又缺德 缺德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而且在我們的範圍 越來越嚴重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不但衆生濁 有命濁 釋迦牟尼佛當時已經爲我們説明了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人的壽命平均是一百嵗 怎麽算呢 因爲每過一百年 人的壽命減一歲 減到最低的 壽命只能剩下十歲 從十歲裡面 每過一百年 加一歲 加到最長的八萬四千嵗 從一增一減 一增(減)一減(增) 這個屬於小劫 這小劫裡面 需要多長的小劫才能夠有一個中劫呢 十二劫 十二劫裡面才有一個中劫 四個中劫裡面 才有一個大劫 所以無量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到現在 已經過了多少劫的時間 都在搞六道輪迴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 那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已經幾年 兩千五百年 從兩千五百年 減一個 從一百嵗減二十五年 那我們現在人的壽命 平均七十五嵗 如果超過七十五歲 那你是賺到的 是你有福報 那你想一想 我們現在已經幾歲了 還有幾年呢 你要拼 拼到什麽時候“反正 拼 就好 有錢賺就夠了”真的夠嗎 不夠 所以後面我會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叫做【九十九一族】很有特色 這個故事非常精彩 所以我們很明白 在這個時候真的想要修行成就自己 真的非常難
從我們的周圍 衆生濁 命濁 煩惱濁 劫濁 到我們所講的 見濁裡面 你要來真正修行 成爲一個真正的了不起的人物 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 如果沒有發大願的時候 或者如果大家沒有一個發大願 來修行 那真的好難 所以爲什麽師父這一次來跟大家研討《地藏菩薩本願經》沒有別的 就是要告訴大家:要學習地藏王菩薩這樣的 學習菩薩 不是教你們學習【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我沒有教你這個 你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自己落地獄 還怪別人 反正師父講的 眼睛睜大 告訴大家【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 自己在地獄裡面 一個人 在那裡受苦 還不想夠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受苦 還不夠) 還拉下別人 你們有沒有組團到地獄走一走 想不想 哪裡有想 所以為什麽原因就是叫要我們學地藏王菩薩那一樣的心態 所以學佛一個人 一個人的學佛能不能成就 就是在他的心態 這個心態是個非常重要 你是用什麽心態 來念佛 你是用什麽心態來學佛一個樣子 今天我用念佛 大家說這個雪梨淨宗學會的道場很了不起 念佛很殊勝 當然來參加的時候 感覺 念佛有一點慢 就不參加了 又看到別的道場也在念佛 這個念佛很好 但是慢慢而來 久而久之 開始嫌什麽 這個佛號太長 太囉嗦了 減一點就好了 心沒有定的 就像一窩蜂 看到哪個道場好 跑到那邊去 看到哪個道場好 又跑到那邊去 聽到哪一位法師 某某一位法師到這個道場來講經 這個法師又很莊嚴 又很好看 又很handsome 又很高大 又非常的…又一窩蜂 一窩蜂 又跑那邊去了 看看這個法師 有沒有莊嚴 跟法師結個緣 拿個供養 心不定 所以要在這個世間 真的要修行 確實真的很難 非常之難啊
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願 不發大願是不行的 不但對我們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因緣到了 想到我將來 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發大願也不行 你在這個世間 我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想要到這個世間 能夠將來到這個人(間),得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這個家庭非常的幸福美滿快樂 阿彌陀佛也是如此慈悲 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的心願 但是 你還是要發大願 什麽發大願呢 來斷惡修善 轉迷為悟 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呀【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你所獲得的 跟過去生都有關係的
所以今天 師父不把八關齋戒的内容不再講了 因爲明天 再過幾天我要回印尼了 跟大家聚會一處 談一談佛法 今天跟大家談什麽呢【念佛與生活】念佛對於我們生活裡面有沒有幫助 剛才不是説了嗎 經典裡面不是告訴我們嗎 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有一個方法 有一個善巧方便 從這個五濁惡世裡面 能夠得這種快樂的方法 他有一法 這一法是什麽呢 告訴大家 你能夠對於世間的貪著 對於這個身體的執著 對世間的挂念 對這個所有的財物 一切的萬物 你能夠學習捨得 釋迦牟尼佛:人的快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只要你能夠放下 只要你能夠捨得 只要你能夠對於這個世間的貪著 能夠一年一年的減少 一天一天的清淡 那你的煩惱就一年一年的減輕 煩惱減輕了 才能夠真的獲得幸福快樂 那我們在這個生活裡面 念佛是不是對我們很大的重要 很重要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看你怎麽念 因爲佛代表是:覺悟的 代表:不迷惑的 代表:很清醒的 代表是:一個人對於世間沒有去貪著 執著的一個人 所以他很快樂
那我們呢 我們現在有沒有 很少 不但這個念佛 在萬法裡面 而且對於現在這個末法期間 真的 確實真的 很容易 比方説 我們在家裡很忙 事業很多事情要做 要看孩子 要送孩子去讀書 又要煮菜 又要照顧這個家庭 老公要出去賺錢 拼命打工 我哪有時間來修行啊 確實 這一句佛號都不會去障礙我們的 只要你哪個時間有空 五分鐘也好 十分鐘也罷 只要能夠 提起正念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這個功德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心清淨 清淨了才能夠有利益 心不清淨 怎麽有利益呢
所以你看過去唐朝 黃打鐵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我很喜歡聼 我到現在已經超過了 可能已經三百遍了 黃打鐵 生活比我們更辛苦啊 我們還很不錯 我們老的時候 還有老人金可以拿的 我們老了 還有退休金可以拿的 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鼓勵師父:趕快移民到澳洲 辦澳洲的公民 將來老的時候 政府會來照顧 誰說的呢 雖然有這樣的環境 但是壽命是無常的 不要爲了要拿老人金 跑到澳洲 澳洲是一個好環境
所以昨天有人反映說 師父 我每次請師父來到這裡講經 沒有像師父昨天講的【學悟法師 什麽時候有空 哪年幾月份 什麽時候要來】沒有 你們都很好的 你們很有溫柔 很有怎麽樣 很有熱情的 來請我來到這裡講經 我也不敢説講經3003只是跟大家學習而已 沒有 你們都很好 很有禮貌【學悟法師 您什麽時候有空 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有空 能不能到澳洲來】對不對 就是這樣的態度 這樣心態 所以我喜歡來到雪梨 對不對 講一下嘛 對不對 對! 哎呀你們反應為什麽這麽慢 對!反應怎麽會這麽慢呢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 台灣會説:對呀!師父 我真的這樣的! 所以我們家裡 不是家裡 我們佛堂有一個護法 他的女兒 在墨爾本讀書 一畢業 回到印尼 本來是一個很活潑的一個人 回到印尼 什麽都慢吞吞的 洗澡也慢 吃飯也慢 睡覺起床也慢 工作也慢 什麽都慢“急死我了”她母親跟我講這個“急死我了 我每天在那邊 …吹不動的那種態度 拉 一直拉也拉不動 師父 是不是女兒長大是這樣” 誰説的 現在這個社會 領導的人 最了不起 幾乎都是女人 男人不能經事【(你們男人)以爲了不起 我們女人也是更是了不起】就是因爲這樣的心態 這個社會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古人講的好【生命的意義不在能夠超過別人 而且生命的意義能夠超過你自己】這個自己是什麽呢 不是因爲你有能力 是因爲你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 但是有多少人 聽懂這句話呢 很少 太少了 所以要多聽經 所以要多請法師過來 所以 前幾天 師父在講經當中 聼人家說"師父 聽説你有飛機嗎"我不是有飛機 你不要搞誤會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說 做人 你看【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人家已經準備這個航空的公司 我們買一個票 動一個念頭 什麽時候要走 幾點要回 什麽時候要回去 只要你打一個電話 通一個電話 自自然然送到我家 不是好麽 很好 就是現在的人真奇怪 3329
所以黃打鐵是怎麽修行的 是一個很苦的人 生活非常艱苦 一天不上班 一天就無法能夠維持這個家庭 你想一想 這種家庭在澳洲 你可以看得到 不多 一天不上班 這個家庭無法能夠維持 兒女無法能夠吃飯 所以他老人家拼命的去賺錢 身體不健康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不適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這樣的不好 也要拼命的賺錢 過去這個黃打鐵 你們想一想 打鐵有多辛苦呢
師父小的時候 我的爺爺 就是以打鐵為生的 我很清楚打鐵 這個事業不是因爲我們好賺錢 確實真的 沒人想要做的事業 好苦啊
但是他老人家很有善根 一聼到人家勸導他 告訴他:你爲什麽不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呢 黃打鐵跟他講:我哪有時間啊 所以很多衆生就是這樣 找借口 說我沒有時間 確實每一天都在浪費時間 你去留意一下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去反思一下看看 黃打鐵告訴我(他)自己:只要這樣能夠幫助 那我們來試試看。他真的落實了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從來都不障礙 從來都不會障礙他修行 從也不會障礙他在賺錢維持這個家庭 而且在這個打鐵裡面 在念佛 這句名號的功德 而自己修來無量無邊的功德 到最後 自己修行成就了 我聽了三百遍 從這一遍裡面 每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樣 人不能太浪費自己的時間 你想一想 人家是怎麽成就的 我們念佛是怎麽成就的
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不要給人家笑話 念佛 念來念去 到最後念佛還吵架的 你想一想 不要說別人的道場 說我們現在這個道場 有沒有人吵架的 内心裡面有啊 看到哪一個人不喜歡 看到這個人討厭 真的在念佛嗎 所以前幾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你能夠像阿彌陀佛這樣 不但能夠幫助別人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 將來不(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有這個能力 靠這個能力 將來生在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晚年的時候 不但 不生病 而且身體健康 兒女孝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一個人啊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 把這幾句話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一下 你回去記錄一下 從早到晚 從年頭到年尾 我想一想我的行爲 我的言語 我的造作 有沒有像阿彌陀佛 像這樣的一個人 我跟大家已經形容過了 重複再講一遍 讓大家不會忘記: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是一個喜歡存好心的 那我們有沒有存好心啊 我們不要講 阿彌陀佛的意思是什麽 無量覺 聼不懂 阿彌陀佛是什麽 無量壽 事實上有沒有無量壽 真的 但是我們念佛 我們有無量壽 很少人 我只有看到一個 海賢老和尚 海賢老和尚因爲他的壽命一百一十二嵗不是因爲他老人家自己長壽的 不是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你要記得 你要去留意 他會長壽 而且身體健康 不但身體健康 時間到了 他就告訴大家:我要走了 這種的果報是誰加持的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記得 念佛就是有這樣的殊勝功德 都是蒙阿彌陀佛加持 都在幫助我們 是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黃打鐵是怎麽修持的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在修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從八關齋戒裡面 我跟大家做一個形容 你有沒有存好心 與人之間的關係 處事待人接物 你是存的是什麽心態 如果今天對人不信用 態度貢高我慢 而貪瞋痴慢疑 那你不是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 今天我們一邊念佛 心裡面對於貪瞋痴慢疑 有沒有一年一年的減少 你想一想你自己 沒有別的 再加上 阿彌陀佛是什麽一個人 喜歡做好事的人 喜歡行好事的人 喜歡説好話 這四種的好 我們有沒有在我們的身上 如果沒有的話 連世間法(都沒有) 你怎麽能夠的利益呢 連世間法裡面(都沒做到) 你怎麽能夠有幸福呢 所以能夠把這個四件(事)裡面 在一生做到 你這一生當中是圓滿的 是幸福 是快樂的 而且災難來了 你不會遭到 這 就是功德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 念佛確實真的跟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的關係 而且適合末法衆生的根性來修行 簡單 容易 方便 走到哪裡都可以 睡到哪裡都可以 躺在哪裡都可以 吃飯也可以 走路也可以 煮菜也可以 洗碗也可以 洗菜也可以 打架不可以!
所以黃打鐵裡面 不但他自己修行成就 而且又會吟詩作對 自己作了一首詩【叮叮噹噹 打鐵成鋼 太平將盡 我往西方】自由自在啊 爲什麽他自由自在 他真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了 苦 是人製造的 樂 也是人的感應 所以你要苦 你要樂 你要永恆 你要怎麽樣的 就是在自己 在造化而已 你不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自己的造化 你想要這一生當中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的造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今天師父就藉這個因緣跟大家碰面一下 因爲我把你們當作 是(與)我是一體的 是一家人的 一家人 親切 有什麽事情 就能夠避免就好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什麽都不要搞得很大 互相關懷 互相照顧 這個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念佛的人 不要給人家看笑柄 人家看你 每天去念佛 態度是怎樣的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吵架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計較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看人家的不好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是跟人家都在針對 夫妻也不和 兒女跟父母 又不和 你想一想 你是不是一個好的念佛的好樣子呢 確實佛所説的法 不是為自己 也不是為人 偏重人的 是爲衆生怎麽樣去得樂 所以【知苦樂法】怎麽知苦樂法呢 有一法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怎麽離苦呢 具體講一下 就是叫我們 要滿足 叫我們要 不要常常缺欠 要我們要知足 然後 對於世間的 不要太於執著 太於貪著 太於捨不得 因爲我們相信:命裡有的 會有 命裡沒有 你怎麽强求 也强求不來 除非或者給你得到 你也無法去享受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 做什麽樣的事情 與人處事 與人在關係之間 盡心盡力 就好了 不要去計較 這樣念佛將來會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我想來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因爲時間沒有 真的 因爲 下一堂課我要跟大家講最後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爲這一部《地藏經》非常重要 對於我們現在五濁惡世的衆生就是我們現在的 怎麽樣從五濁惡世裡面能夠獲得 在五濁惡世裡面的功德 將來成就自己 沒有別的 一定要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然後來學《無量壽經》這兩本 所以爲什麽世間的人 有兩本書 就是兩部經 他們最不相信 有時候最排斥 毀謗 就是《地藏經》跟《無量壽佛經》爲什麽民間會對這兩部經懷疑呢 等一下跟大家來講 現在我想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4613
這個故事我常常跟小孩子 在講 你們不要誤會 我沒有把你們看待小孩子 你們都是大人 因爲師父 在印尼 我師父的學校 我常常在學校裡面 跟這些學生聚會 聚會呢 跟他們講講故事
這個故事 過去在印度 有一個國王 這個故事叫做《九九一族》族 就是種族的那個族 一 就是一二的一 這個故事怎麽講呢 這個故事 它說 以前在印度有一位國王 這位國王每一天活得很不快樂 都是悶悶不樂 每一天不知道要想做什麽 每一件事做出來都是不快樂的那種態度 你想一想 一個國王 要錢有錢 有(要)勢力有勢力 要地位有地位 生活的環境非常的富裕 要什麽樣的 有什麽樣的 就如西方極樂世界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他想要住大皇宮 有大皇宮 要想住冬天的 天氣冷的皇宮 也有 夏天的皇宮 也有 統統 四季裡面 統統都有 所以講剛才講了:現在的人【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什麽原因呢 從這故事裡的比喻 我們來看 什麽叫做【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這位國王 他每一天生活 三十多年來都是生活在痛苦當中 大家看:哇 不會吧 這麽好的一個國王 怎麽能夠有不快樂呢
所以你們不要以爲我今天做公車很痛苦 不見得 你看那些老菩薩坐公車 很開心 拿一個包包 放下來登記 一上車 又一聲【謝謝】現在開公車的人 洋人 都會聼了 聼什麽【謝謝你】【感恩你】從哪裡來的 因爲華人太多了麽 對不對 像我這個人英文也不會講 只能懂得 Thank you! Excuse me. Hello! How are you? 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位國王 每一天活得很不樂 所以他有一天 去公園走一走 走哇走哇 走到有一天 走到靠近他的厨房旁邊 在厨房旁邊 突然間有聽到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很優雅 很好聼 而且很誘惑人 所以 想近看一下 這個聲音從哪裡來的呢 後來看一看原來這個聲音是從厨房來的 在厨房有一個厨師 一邊煮菜一邊唱歌 一邊煮菜 一邊唱歌 唱得非常的好聽 讓這個皇帝感覺很優雅 而且很羡慕 而且這位厨師 一邊唱一邊很開心 所以這個皇帝很懷疑:奇怪 你看一個厨師 要爲一個國王煮菜 不是一道 兩道 或者八道 十道 是一百道的那種煮啊 一不小心 讓這個國王不開心 人家講:會砍頭的5137而且這個厨師 越煮越開心
我們呢 在義工裡面 你看看那些厨師的 很不容易 你們想不想知道 這些今天煮的 他是開心 不開心 師父教你一個方法 當你吃的時候 感覺鹹鹹的 那個鹹鹹的味道不一樣 你就明白了 那種鹹鹹的味道 我相信雪梨這邊的厨師是不會 他們都很好的 很有修養 所以你們放心盡量吃 所以你看師父吃他們的食物都不會拉肚子的 肚子不會痛的 你放心 安心的煮(吃) 但是有一些地方沒有 有一些地方 一邊煮飯 一邊抱怨 爲什麽現在雪梨淨宗學會 原本上是五十份 現在爲什麽變成一百份 越煮越抱怨 越煮越抱怨
這個厨師非常的開心 皇帝也想不到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所以把那個大臣叫過來 然後問大臣 爲什麽這個厨師 這麽開心呢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其實爲什麽我不能像他一樣呢 這個大臣就跟這個國王講:國王啊 國王 你不知道 這個厨師現在還不是【九九一族】【九九一族】是新名詞 現在可能你們很少聽到【九九一族】這個是新的名詞 皇帝也聽不懂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這個大臣就跟這個皇帝講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他說:國王啊 你看一個人擁有九十九種的東西 或者他有獲得九十九的 什麽呢 財富 但是這九十九的東西 把九十九分的這些的財物 來獲得前面 後面的一族 什麽意思呢 他說 5440我們的人生常常有時候 爲了要達到百分之百 爲了這一分當中 多少人都是在去拼命的 而且這個拼命 永遠永遠不夠的 所以他呢 現在他還不是九十九的一族人 國王 您呢 您也是如此 我呢 也是如此啊 他呢 不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明明已經有了九十九分的財物 還有九十九分的東西 還是感覺自己還不夠 爲了要得到滿分 這一分 爲了這一分 不惜代價的 人爲了這一分 去拼命 獲取 換取前面的九十九分 到最後連一百分都沒有 那現在這個厨師 他現在還沒這樣 所以皇帝聽了之後 高不高興 不高興 鎖眉頭 所以大臣就問皇帝:您是不是很不開心 對 我很不開心 那好 我有方法 讓這個厨師跟你一樣 你看 皇帝有這樣的 不但他自己痛苦 也要拉下別人 所以這個皇帝說:有什麽方法 這個大臣你看 所以現在的人 好恐怖啊 這個大臣 如果好的 這個國家 人民有福報 如果這個大臣不好 這個國家就遭殃了 這個大臣就跟皇帝講 什麽方法 他說:皇帝 我教你一個方法 你呢 叫侍者 叫你的皇宮裡面的侍者 把九十九塊金幣裝在一袋 把這一袋裡面裝九十九個金幣 裝在裡面 不能多 也不能少 就是九十九個(枚)金幣 然後送到這個厨師的家 告訴厨師家的人 說:這個是皇帝對你這一生幫助皇宮裡面 忙裡忙(外)的供養 做一個薪水的回報 然後呢 送到家裡。這個厨師 回到家的時候 聽到太太跟他講:皇宮爲了要來給你一種鼓勵 送這一袋金幣 供養多少呢 這位厨師晚上就慢慢的算 從一算到尾 九十九 他很奇怪 爲什麽沒有一百呢 所以一直在算 算到三更半夜 他還是在算 爲什麽缺一個呢 你想一想 三更半夜還是想 在算 算到最後 還是在算 算到最後他自己 無法去形容:好 這個可能皇帝給我一個表示 什麽 你還不夠認真 所以明天 我要拼命的 來去努力工作 爲了要得到這一分 他明天開始胡思亂想 我要拼命賺錢 拼命來工作 讓皇帝更開心 將來能夠送滿一百 所以從那一天開始 這個厨師又不唱歌了 又不卡拉OK了 又不卡拉OK了嘛 他爲什麽不卡拉OK 因爲他爲了要得到皇帝的鼓勵 獎金 他拼命的賺 拼命的工作 怎麽拼命 到最後 皇帝也沒辦法 給他鼓勵 給他獎金 皇帝看到這樣 這個厨師本來很開心的 歡歡喜喜的煮菜 現在不歡喜了 爲了拼命 爲了皇帝來為他鼓勵 他現在拼命 心裡面也不如同以前 皇帝聽到這樣 非常的歡喜:原來你是跟我一樣!
所以看到人 我們的心是怎麽樣 看人好心裡面不高興 障礙嫉妒 看人家比我們好 心裡就不歡喜 這個是比喻什麽 比喻這個皇帝跟這個大臣 就如同我們 就是如同我們現在世間的人 爲了一分 拼命啊 他不知道 這一分有時候帶來很大的痛苦 在這個世間 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知足的人 就是快樂的 不滿足的人 你擁有所有的財產 世間所有的財產 你可以擁有 但是心裡不滿足 快樂也得不到 從這個角度比喻來説 這一分當中告訴我們 就是講【缺欠】就是講不滿足 不知足 所以你要想幸福美滿 首先 先要感恩 感恩什麽 原來我今天 比其他的國家 其他的國家有時候要吃飯 有時候想要睡覺 想要喝點東西 都很難 現在我已經算不錯 我要活得感恩 不要再怨天尤人 埋怨別人 怪別人 所有的事情 看自己的福報 從這個比喻來講 我們可以學到一樣東西 九十九分講的就是我們衆生 心裡從來沒有知足過的 沒有知足過 怎麽辦 哪有快樂的道理呢 永遠永遠沒有知足 所以今天 我用這個簡單比喻來告訴大家 做人 是要怎麽樣做一個人 念佛 要怎麽樣念一個人的佛號 要不要像阿彌陀佛 就看大家的能力了 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 就看大家的能力 將來能不能還得人身 就是看大家的能力 但是我相信 你們的能力 將來的成就會超過我自己本身 只要你認真 將來你們會成就的 將來會成就 而且這個成就 是大成就 你一定要信心!堅定的信心:【我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這個故事 我就講到這裡 因爲時間到了 今天非常的歡喜跟大家 聚會一處 明天我們這個佛七講經就圓滿了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將來一定有一個很大的 好的前途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精進佛二等一下 我們要做一個總回向 希望我們的無量劫以來的累劫冤親債主 或者我們的過往的父母 我們的家親眷屬 這些能夠蒙阿彌陀佛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希望我們能夠化解 以這一句名號 大災化小 小災化無 所以 我們再藉這個因緣 就跟大家來講講話 今天我們珀斯 特別是我們的總幹事 大家也辛苦了 但是每一件事情 我們必須一定要有一個付出的代價 你要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你就一定要付出你的代價 你的時間 你的光陰 所以大家辛苦
我們現在 很多 在這個環境修行 特別對於我們念佛的人 我們最缺乏的是什麽呢 缺乏的就是我們的耐心 我們耐心不夠 態度 做事 講話 處事待人接物 我都有時候耐心不夠 所以《金剛經》講得好【一切法得於忍】你沒有忍辱 你就沒辦法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 你念佛也不會念得好 腰酸背痛也要忍 是不是 所以 很多事情我們必須要知道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爲我們講這一樁事情 今天比方説有人對你的傷害 或者被人家冤枉 或者人家來侮辱你 毀謗你 來傷害你 來駡你 甚至於你不會被外面的干擾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你能夠忍辱 那你的念佛三昧就得到了420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修行不是一件容易(事) 說容易 容易 説簡單 也簡單 説難 也是難 所以一切法要靠我們的耐心 如果不耐心 你是不行的 所謂的【火燒功德林】你今天辛辛苦苦念阿彌陀佛 難得把這個功德纍積下來 脾氣一來全部都沒有了 燒光光 所以以後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無論怎麽樣 你也要忍 要感恩 像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他的身體 一塊一塊割下來 歌利王問忍辱仙人 你有沒有恨我 歌利王問這個忍辱仙人 忍辱仙人告訴歌利王:不但我沒有恨你 而且我將來成佛 第一個要度的就是你 你看那個歌利王 那個忍辱仙人有這樣的程度 所以如果我們受到一些種種的障礙 逆境你想一想那個歌利王怎麽樣來虐待忍辱仙人 被歌利王一塊一塊的肉割下來 我們還比不了什麽東西的 所以歌利王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憍陳如尊者 忍辱仙人是誰呢 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 你看釋迦牟尼佛説話算話呀 他成佛第一得度是誰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講經説法的時候 這五位比丘第一個證果的是誰 就是憍陳如 憍陳如的過去就是歌利王 所以你想一想 如果以後你遇到這樣的境界的時候 想一想忍辱仙人怎麽樣被歌利王虐待 我們比不了什麽啦 所以人家以後怎麽樣對待你 記得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樣侮辱你 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樣來毀謗你 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樣來傷害你 或者你被人家冤枉 或者被人家批評 甚至於被人家打 你也要一句阿彌陀佛 像海賢老和尚 你看海賢老和尚 以前 你看記載裡面 被人家打 一巴掌打了一兩下 你看海賢老和尚一句話都沒有抱怨 你看 海賢老和尚不得了 所以 以後如果被人家打的時候 你不要把自己家裡的菜刀拿出來 你要一句阿彌陀佛 跟他講:感恩你 感謝你 來考驗我的忍辱 成就我的忍辱 如果你有這樣的程度呢 説明你這個念佛三昧成就了 如果你不相信 你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走出去 有人突然間 莫名其妙來駡你 或者用一些垃圾桶來丟你的時候 你馬上跟他講:感謝你 一句阿彌陀佛 你就成功了 我們也不希望這樣遇到了 對不對 所以不管你在順境 逆境也好 我們必須一定要忍辱 在順境的時候 你不會起了貪念 逆境的時候 你不會起了一個怨恨的心 瞋恨的心 都是一句阿彌陀佛 如果你這樣修行 我相信人人 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就的 所以忍辱代表感恩 感恩也是代表我們的真誠心 所以我們現在念佛的人就是最缺乏的就是這兩樣:耐心跟真誠心 如果能夠這個具足了 念佛就能夠成就 記得 以後我們在哪裡 無論在哪一個地方 遇到什麽樣的不愉快的事 什麽都要忍 什麽事情都要看開一點 不要太斤斤計較 斤斤計較都是地獄根 斤斤計較都是墮三惡道 要隨緣 要感謝 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會修行的人 天天都在進步 不會修行的人 哪怕是你每一天誦了多少一部經 念了多少佛 你也不會進步 所以這個就是會修跟不會修的區別 1010
今天也藉這個因緣 我想來跟大家講一下 一個故事 一個公案 在這公案裡面 最主要的 它有講到臨終十念 就是我們四十八願的最精華的 第十八願就是講十念必生 就是說臨終的時候 十念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要跟大家説明這一段呢 因爲很多人對這一段經文有非常嚴重的誤會 非常的誤會 希望大家也做一個參考 希望我們能夠在這一生當中 要如何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因爲我們修行念佛 不能用一個 一種僥幸的心態來學佛 不行 用僥幸的心態來學佛是靠不住的 用真誠心來學佛 才能靠得住的
這個故事 這個公案 是發生在唐朝 大家要好好聼 注意聼一下 因爲一整天念佛 哎呀 腰酸背痛 累啊 眼睛想要打瞌睡 沒關係 要睡就睡 沒關係 師父一個人講也無所謂 所以你們累 沒關係 像鍋漏匠一樣 累了就睡個覺 等一下 開始結束了 你就醒過來 沒關係1205
是這樣的 這個公案發生在唐朝 就是一位屠夫 就是屠牛為業的 他的名字叫做張善和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但是我可以再重複爲大家來説明一下 張善和 他是臨終懺悔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一般他都是以殺牛 就是賣牛肉的 一生都是殺牛 殺了多少呢 殺了很多 一般做這一行業的 臨終都不是很好的 像師父小的時候 我們的家鄉 我家裡的鄰居 有五六個都是屠夫 都是殺豬 殺豬爲業的 而且臨終的時候個個 每一個都是很辛苦的 爲什麽呢 因爲臨終的時候 這些被殺害的衆生 會來討債 討債還債麽 它一定要討債的 然後第二個呢 爲什麽他臨終不好 死了以後 他的果報都是在三途 而且在三途果報受盡了 將來得人身 都是貧賤的 得人身都是貧賤 而且 帶了一身債 他要還債 然後不但要還債 一生常常生病 又短命 所以 世間有三百六十五行 我們千萬不要選擇這一行 都是死的很慘的 很辛苦的
張善和 他就是選擇這一行 一天不殺牛 一天沒辦法吃飯 所以天天殺牛 你想一想 造了多少的業 但是他有福報 臨終的時候 他臨終 就是說他要往生的那一刻 他突然間看到很多這些牛頭人 繞著在他的旁邊 而且很凶的 而這些牛頭人就告訴張善和講了一句話 不但繞著在他的旁邊 而且 對他講話 它說:我就是被你傷害的 我今天來的就是跟你要算賬的 它今天告訴張善和:我今天來到這裡 要跟你討債的 要跟你算賬的 因爲他殺了很多這些牛 所以它們要來報仇了麽 所以張善和看到這樣的情形 很害怕 很恐懼 所以趕快告訴他的太太:你能不能到寺院裡面請一個法師來爲我念佛 他的太太就很快的 去請了一位法師 這位法師看到張善和這樣的情形就勸導他:你趕快念阿彌陀佛 而且告訴張善和 在佛經裡面有一句話 哪一句話呢 他說【若有衆生 作不善業 應墮惡道 至心具足十念 稱阿彌陀佛名號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就是這個法師 來爲張善和開示 只要你肯念佛 你肯懺悔 只要你真的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那你要好好念佛 張善和很聼話 而且這位法師就告訴張善和 趕快念阿彌陀佛 因爲這個地獄相已經現相了 已經現相了麽 這個地獄相已經現前了麽 所以 這位法師用左手請這個張善和拿著香 然後右手拿著…然後趕快念這句阿彌陀佛 沒想到 不到十聲 還沒念到十聲 張善和就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來了 而且阿彌陀佛 坐在一個寶座 來接引我到往西方極樂世界了 講完了 他就往生了 1744
從這個角度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像張善和這樣的人 本來要墮地獄的 而且這些牛頭人要討債的 要跟他算賬的 不僅僅因爲張善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前被(他)傷害的這些衆生也得利 你想一想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如果你真誠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過去無量劫的累劫的冤親債主 看到你這麽真誠 看到你這麽恭敬 而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本來要報仇的 它會化解什麽呢 化解 變成你的護法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累劫冤親債主啊 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冤親債主 只是因爲我們現在的氣還沒衰 如果你的氣衰落了 冤親債主就找上門了 冤親債主找上門了 那很難化解 真的很麻煩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念佛 在念佛當中 最後我們要回向 就是這個原因 1905
所以中峰國師爲什麽在三時繫念以後 最後告訴我們【臨終無障礙】或者在大回向裡面 我們不是有念一段經文嗎【願我臨終無障礙】不要在臨終的時候冤親債主找上門來 找我們麻煩 那真的很麻煩了 沒想到 張善和這一些的冤親債主 以前這些衆生被傷害的 全部得度了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想一想功德太大了 1933
那在這個地方 需要跟大家説明一下 臨終十念 這個臨終十念的意思是什麽呢 這個臨終十念 首先必須要具足三個條件 大家一定要記得 不是那麽容易 如果你沒有真正瞭解這句話 不要說十聲 一萬聲 千萬聲 你也沒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也無法能夠滅無量無邊的這些的罪業 這三個條件是什麽呢 這三個條件大家一定要記得2032
你不具備這三個條件你是沒辦法的 第一個 臨終的時候 你的頭腦要清醒 要清楚 而不迷惑 不顛倒 你的頭腦很清楚 你頭腦不清楚 不行啊 所以有一些人說:師父 老人癡呆能不能往生 能!但是千萬人中 難得其一 換句話説 在千萬人當中 找不到一兩個 頂多一兩個而已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 現在我們這個社會 十個人當中 就有六個人 很多得到這種什麽病 老人癡呆 那我們想一想如果有一天 比如説啦 比如 不是真的 這個比如了 你不要把它當作真的 如果我們有一天老的時候得了這種病怎麽辦呢 那就慘了 真的 那個靠不住 那怎麽辦呢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老和尚 九十多歲 他的頭腦記憶力很好 爲什麽 天天讀經啊
所以大家你要 有空 至少一天 至少能夠都《無量壽經》或者讀《地藏經》至少 你沒有時間你可以讀《阿彌陀經》至少一部 對你很大的幫助 所以你看西方國家的人 爲什麽他喜歡看書 就是因爲幫助將來老的時候不要得到這種病 今天我們不是看書 我們今天是讀經 這個經每一句 都有功德的 所以你要讀經 要記得!這個就是第一個條件2300
第二個條件是什麽 一定要有一個善知識提醒 讓我們天天或者在臨終的時候 你能夠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我們今天想一想 不是每一個人有這種的福報 你看阿闍世王臨終的時候 本來要墮無間地獄的 釋迦牟尼佛這個大善知識 提醒他 你趕快念阿彌陀佛 你不念阿彌陀佛來不及了 沒想到得救了 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本來要墮地獄的 但是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的福報啊 再加上現在這個疫情的關係 你看疫情 你看很多這些臨終往生 沒辦法為大家來助念(大家沒辦法為他來助念) 靠的什麽 靠的念佛機 很可憐 2400
第三個的條件是什麽呢 就是堅定的信心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 願意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說無論什麽樣 我一定要發願念佛往生西方的 只要你能夠具備這三個條件 你才能夠十念必生 你沒有這三個條件 你是沒辦法的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怎麽誦經 都沒辦法 所以張善和 他這個公案 他爲什麽能夠 還沒念十句 他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就是具備這三個條件 有人來勸導他 而且頭腦又清醒 而且對阿彌陀佛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 所以他得生淨土 所以像張善和這種的公案 千萬人當中難得其一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不能靠那個僥幸的態度來學佛 你一定要用你的真誠心 無論你在哪裡 只要你有空 只要你有這個機會 哪怕是五分鐘 十分鐘 二十分鐘 你這一天當中只要你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每一個人都能夠得救的 每一個人都能得度的 每一個人都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只要你有這個時間 就算你剩下只有五分鐘 或者我沒有很多的時間 我每天要幫忙工作 我要做一些事情 我要做種種的事情 只要你有時間 你趕快提起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2601
這個就是爲什麽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常勸導我們 把【死】這一個字 作來提醒自己 今天我的壽命只有剩下一天 那這一天我要做什麽 最關鍵的是什麽 就是老實念佛 2623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不容易啊 要勸導一個人 真正要來修行不是那麽容易的一件事 所以【師父引我們入門 但是修行在個人】怎麽生死就怎麽生死 就是看自己了 看個人 因爲能不能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關鍵不是在佛菩薩 關鍵在我們自己 這一生能不能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 也都是看自己 都是靠的自己的能力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不是每一個人有這種的機會 要好好用功 好好認真 因爲這個時間非常有限 今天能夠來念佛 明天要發生什麽事情 我們也不知道 再加上你看現在我們這個身體天天往下坡 就往下坡 人總有一天衰老的麽 要衰老了很多麻煩 趁我們的體力還好 趁我們頭腦還清醒 趁我們能夠聞到這個法門 那你要珍惜 好好去念這句阿彌陀佛 因爲修行就是在當下 在從今天 在這一刻裡面 培養的 不是在臨終的時候培養 在臨終的時候培養是來不及了 不是我們(我們不是)像張善和有這麽大的福報 不是每一個人有像他這樣的福報 沒有 所以你要培養在哪裡 就是當下培養 當下這一念當中 當下這一念 只要你有空 你要好好念佛 不要等到明天 等到下個星期 等到後天 等到下個月 等到明年 當下最重要的 這個就是簡單來為大家鼓勵 給大家提醒 因爲人生無常有生必有死 有死必有苦 所以我們一定要很大的警惕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在世的時候 常常勸導我們講四個字 哪四個字呢 就是告訴我們【快快覺悟】你只要覺悟了 什麽事情就容易辦 爲什麽叫我們覺悟呢 因爲我們生生世世爲什麽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因爲我們生生世世都在迷惑顛倒 都是迷了麽 因爲迷了才出現了六道輪迴 因爲覺悟了 才出現了極樂世界 區別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一念之間而已 你一念之間覺 你的眼前就是阿彌陀佛 你一念之間迷了 佛就是衆生了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要互相鼓勵 互相的提醒 所以今天 藉這個佛二的因緣 給大家講一講這個念佛真的 太容易了 太方便了 而獲得功德真的不可思議 我們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只要有時間 你趕快念這句阿彌陀佛 對你有好處的 而且 現在這個災難太多了 什麽樣的事情 都會發生 而且在我們的身上 有無量無邊的一些冤親債主 隨時隨地都會來找我們麻煩 你好好念佛 只要你好好念佛 你的身上都會放光 只要你念佛 就幫助你消業障 只要你能夠念佛 能夠化解無量無邊的累劫冤親債主 何樂而不爲呢
這個就是簡單爲大家 來鼓勵 互相來提醒 謝謝大家 我們將來能夠更努力 更精進 阿彌陀佛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感謝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 我們的鄭居士 還有我們的同修 給我這個機會也給我這個因緣 藉這個共修的期間 聚會一處 來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跟大家來講講話 來分享 也能夠一起來鼓勵 互相的反省 互相的檢討 如何修行將來能夠 獲得 得到很大的成就 所以今天就用這個時間跟大家來講講話 如果一些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成大事者 就是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 你才能夠會有成就啊 下個星期 我們都要辦一個佛二的活動 藉這個共修網路 我們來做一個受八關齋戒 然後最後一天來做一個總結 大回向 因爲我們很久了 都沒有來舉辦這個活動 所以蠻想念的 你看疫情來了 封城封了這麽久 有時候蠻想念的 能夠跟大家聚會 特別是我們這個道場 這個氣氛很好 希望這個快快化解 將來能夠再聚會一起 來打佛七 來跟大家講講經 然後呢 來做一個三時繫念 你看 所以 以後要好好多珍惜 能夠聚會一處的 那個是一個特別的因緣 你看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天能夠聚會一處 我們在這個地方只能經過這個網路 科技發達我們才會有這樣的 但是這個世間災難多 什麽時候能夠永遠聚會一處 也不一定 人生無常麽 有生必有死麽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祖師過去常常勸導我們 經 不可不讀 佛 不可不念 經 也不可不聼 這個很重要的 那爲什麽要這樣呢 因爲我們佛法裡面 從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 都是叫我們修什麽呢 修定 你看特別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這個環境裡面 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毛病 就是因爲心浮氣躁 特別對於那些 脾氣暴躁的 如果你的心 容易心浮氣躁 那最大的 容易得到的是什麽呢 你就會失去理智 而人一失去理智 嚴重的會帶來什麽呢 常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 我們爲什麽會容易做錯事 很多人就是因爲這個的原因 做錯的判斷而影響我們的念頭 念頭不善了 會引起我們的行爲 我們的言語 我們的造作 所以爲什麽我們衆生在這個環境裡面容易造業 而將來會墮在三途 而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的原因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所以你不能小看 人 容易心浮氣躁 很多毛病 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面 有多少人因爲心浮氣躁 或者脾氣不好的人 往往只因爲小小的一件小事 就斷了自己的好的前途 但是 我們能不能反省 能不能改過 也不一定 有時候很多事情 很多人因爲小小的一件事情 斷送了自己的前途 譬如説我們 原本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爲對事 對人 對物 斤斤的計較 不能接受 遇到這些順境逆境都無法能夠忍辱 遇到一些人家來冤枉你 侮辱你 來駡你 或者來批評你 做一些種種讓你不開心 讓你不歡喜 因爲我們這個原因沒有把它修好 所以產生障礙我們將來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原本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因爲這個原因 影響障礙我們 這麽好的因緣 你失去了 這麽好的機會 我們失去了 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能夠幫助我們一生圓滿成佛 而且將來能夠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你錯過這個機會了 所以爲什麽 我們會有這麽大的失敗 不能成就 沒有耐心麽 沉不住氣麽 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一定要去反省 去思維 我要怎麽樣來成就自己 而這個成就的關鍵在哪裡 所以你看過去忍辱仙人 被歌利王割宰身體 你想一想 一塊一塊被歌利王把他割來 但是忍辱仙人有沒有怨恨 一點怨恨都沒有 忍辱仙人有沒有計較 也沒有 而且告訴歌利王 將來我成就 我第一個要度的就是你 你想一想 忍辱到這種程度 所以釋迦牟尼佛本來是排第五位的 第四尊佛是彌勒菩薩 因爲這個因緣 這個原因把位調換了 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 釋迦牟尼佛的前世 就是忍辱仙人 而第一個得度的 在五位比丘 就是憍陳如尊者 就是過去的歌利王 那你今天我們念佛想要成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忍行嗎 不行啊 你遇到種種的逆境 遇到種種的順境 而順境裡面 你不會起了貪念 而在逆境裡面 你不會起了瞋恚怨恨 那你今天念佛成就了 隨時隨地你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 如果連這個基本我們做不了 都修不好 那怎麽成就 沒辦法的 所以 成大(事)者 怎麽成就 首先 先克服你的心浮氣躁 而心浮氣躁的關鍵在哪裡 修忍啊 你要提升自己的境界 你要從忍開始啊 所以話講出來容易 但是我們要盡心盡力 去實現 實現我們的夢想 實現我們的願望 實現我們將來獲得更有價值 更有意義的人生 不然的話 你隨著自己的習氣 隨著自己的習性 將來不但不會成就 因爲我們的習氣 將來會墮在哪裡 如果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能不能得人身 很難嘍 就算你得人身 要靠你自己的福報 所以你不修不行啊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最近就是有這樣的體會 那個心 那個心浮氣躁要克服 用什麽 用忍辱 你要心要定 不然的話 以後臨終的時候 被這個外面的干擾 你心不定隨著這個外面的干擾 那就慘了 往生不了了 那不是很可惜 1333
現在我們這個環境裡面 看起來修的不錯 是因爲你現在遇到的 只是在你的眼前 但是這些你還沒看得到的東西 隨時隨地都會來干擾的 你要小心 冤親債主隨時隨地都會來干擾的 當這個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克服 到時候要來克服來不及了 所以佛法在日常生活去培養的 念佛在日常生活去培養的 不是在臨終培養的 不是 在臨終 培養的是來不及了 而且我們人生太短暫了 再過十年 我們變成怎麽樣 不知道 再加上現在這個疫情也不穩定 什麽時候能夠停止 也不一定 十年 五年 所以在這個世上 不是每一天是能夠一帆風順 你要靠你的忍辱 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 他也不是一帆風順 他也經過很多的考驗 磨難 或者一些挫折 才會有今天 因爲忍辱的修行 才會這麽大的成就 所以我們要學習他們 以他們來做我們的榜樣 你看你們常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都是我們的榜樣 那我們的榜樣是誰 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行爲是什麽 很清楚的 所以很多人 有時候問師父:師父 這個世間爲什麽 每一件事不能稱心如意呀 隨心所欲呀 能夠一帆風順 很正常 這個世間哪有一件事能夠稱心如意的 不多 你想 你要長壽 行嗎 可以 但是長壽有限啊 你想 不想死 行嗎 又避免不了 所以很多事情在這個世上 如果能夠每一件事情能夠稱心如意 能夠隨心所欲的 那個不是叫做娑婆世界 那個叫做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就是有這樣的因緣 隨著自己的心願 隨著自己的心想 無不是隨心所欲的 都是心想事成的 這個就是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區別 所以在這個世上裡面 很多在生活環境裡面 多少人因爲這樣的因緣 這樣的原因 失去了多少的你周圍的人對你的護持 對你的愛護 對你的關懷 對你的關心 你自己不知道 所以我們學佛首先必須一定要有一個很大的改變 而這個改變不是從別人 從你自己而來改變 而能夠改變自己 等於就是成就了自己 成就了自己 將來才能夠成就別人 而成就別人 將來能夠成就更大的 這個就是因爲關鍵我們自己本身 有時候自己不知道1700
所以念佛 心浮氣躁行嗎 不行 所以學佛裡面 教我們先做什麽呢 先教你修定 而這個定要從哪裡開始呢 你要修定麽 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 教學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你看他的行持 講話 言語 種種的 都是在定中 那我們今天來觀察一下 來看一看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 一切時 一切處 無論處事待人接物 無論他走到哪裡 跟誰在一起 跟誰在講話 所看到的 你看他心都在定 而這個定是什麽原因呢 他都在放下了麽 所以定你要修定 首先你一定要一個手段 這個手段要從哪裡開始 從哪裡下手 從放下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行持 從他的表面上來看 講經四十九年 他在做什麽 都是教我們放下 而放下 最主要的關鍵是在哪裡 我們一定要瞭解 你要一層一層的去瞭解它 我問大家 放下 首先我們必須要先做什麽呢 要怎麽修持呢 因爲不是那麽容易呀 你説放下就放下嗎 有這麽容易嗎 你看看我們的行持 你在日常生活裡面 你所遇到的東西 順境也好 逆境也好 你能放下嗎 做不到 我們必定要從哪裡開始 跟師父分享一下嘛 這個就是爲什麽我們聼經 研究經典有很大的好處 釋迦牟尼佛在日常生活裡面都在教我們修什麽 而從放下開始 從放下開始關鍵在哪裡 你必須要把必須要把布施做到 而放下的關鍵 就是教你要布施啊 釋迦牟尼佛 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看他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特別是在第十品 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整個佛法裡面都是爲我們講這個布施 這兩個字 他講的很清楚 整部《地藏經》都是這樣講的 特別是在第十品 所以大乘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就是因爲教我們布施 用這種的方法來成就自己 所以你看佛在六度裡面 把布施排列為第一 是什麽原因 你要示現成佛 你要修行成就 你必須要從布施開始2141而這個布施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我們怎麽樣呢 修行提升自己的境界 最重要的就是破除我們的妄想 破除我們的分別 破除我們的執著 而這個布施就是最好的方法 而這個布施最主要的 就是教我們要怎麽樣來捨 把妄想分別執著能夠捨掉 你懂得這個道理 你就容易在這個修行當中 就容易得到成就了 修供養 所以你要放下 你首先必須要把布施落實在生活 而這個布施最主要的 不僅僅是指金銀財寶 最主要把你的煩惱 把你的愚癡 把我們的瞋恚 把我們的嫉妒的心 斤斤計較的 喜歡來破壞別人 以言語 以嫉妒 你要把這些捨掉了 捨了 你的心就清淨了 所以真的佛法裡面 說容易 真的 很容易 説難 那就很難 看你有多少 你能夠捨多少 你就得到多少的自在 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都是表法這一個 我們一定要知道 今天我們念佛 要將來求生西方淨土 也不離開這兩個字 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説明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修什麽 修大布施2353就是因爲這個因緣 才成就了今天的無盡的美好 無盡的莊嚴 無比 無勝的 殊勝的西方極樂世界 而自己不受用把這些功德供養十方世界喜歡念佛修行的人 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你説 你不修布施 你沒有把布施做到 去行持 去落實在生活裡面 你要看得破 你要放得下 那就很難 太太難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你看在《彌陀經》裡面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衆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到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樁事情 去做什麽 你看你有沒有去留意一下 在《彌陀經》裡面不是講得很清楚嗎 一切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樁事情要先做的是什麽 去布施 去供養【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你看 去供養 很多人疏忽了這一點 你在這邊修布施 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衆生每一天都在修布施 而且他們修的布施跟(比)我們殊勝多了 他們的布施的供養 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而且在供養當中 如果一尊佛講一句話 你一天裡面供十萬億 你有十萬億(句)的教誨 你怎麽能夠不成就呢 所以爲什麽你看 西方極樂世界 十方諸佛國土 都勸導我們一切衆生:你要聽話 一切衆生要老實 要發願 發願到哪裡呢 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爲什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整部《彌陀經》它的最關鍵的是在那一句話呢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這個就是《彌陀經》裡面的第一個殊勝 多少人讀這部經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如果你能夠真正明白這一段的經文 我們早就去了 還在六道輪迴 你還在這邊受苦受難 真的 你看我們在這個六道輪迴已經多久了 你自己因爲現在沒辦法知道 因爲你是凡夫 如果將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才想:哎呦 我爲什麽這麽愚癡呀 這麽長的時間 我在六道裡面受苦受難 只是因爲現在你凡夫沒辦法 沒辦法去看到這樣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因爲他成佛 他明白了 瞭解了 所以把這個事情真實 把這個事實的真相來爲我們説明 勸導我們:你要聽話呀 你要老實啊 你趕快去 爲什麽要到那邊去呢
我跟大家講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爲什麽呢 你想 那邊沒有壞人 是不是 不要說壞人 連一個惡念都沒有 而且一切衆生在西方極樂世界 住在這個地方平安 沒有恐懼 也沒有人找麻煩 你安心居住 你能夠辦道 也決定成就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樣的事情 我們在這個地方真的很不安2850
你看科學家在講 2023年我們這個地球會有很大的影響 突然間如果有一天這個網路沒辦法運用 電話也不能溝通 也沒有電 也沒有瓦斯 水也不能 你想一想 多恐怖 我們還能不能用網路共修 也不一定 再加上你看現在很多國家都在閙什麽 在閙原子彈的關係 你看我們這整個地球 在地球裡面埋了多少原子彈 這個核子彈 將近五萬枚 如果有一天這個領導 這個國家的領導起了一個神經 發瘋了 把這個鈕 按一下那不是世界大戰了 那這個第三次的世界大戰那不是毀滅了嗎 核子炸彈 你看日本被美國炸了兩顆炸彈 核子彈 你想一想整個國家差一點就滅亡了 五萬枚 很多很多事情 有時候讓我們很恐懼害怕 再加上有時候很多人來找我們麻煩 讓我們生氣 讓我們起煩惱 讓我們很不開心 讓我們有時候 不能讓我們 真的稱心如意的 種種的一些的原因3056讓我們在這個世間活得這麽苦 你還不去!講實話麽
我們在這個日常生活裡面真的 尊敬的同修大德 該放下的 你要放 該捨的 你要捨 能夠帶的走的 一定要分秒必爭 不分秒必爭 什麽樣帶的走的 這一句名號 你的業力 所以阿彌陀佛告訴我們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極樂世界是一個好環境 真的 你不會遇到一些讓你起煩惱 讓你很痛苦的 特別現在這個環境 你看前兩天 有一對夫妻打電話 他的太太 她說:很苦 被她的先生折磨 種種的 師父 我該怎麽辦呢 還好我選擇出家 不然的話 每天不是鬧得很 這個是說實在的 懂得生活的人 他會過得很幸福 互相禮讓 把這個時間過得更有意義 不要因爲一點事情 小小的事 來斤斤計較 來影響我們這個這麽好的 美好的人生 那真的很可惜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找不到 在十方世界是找不到的3234
比如説 3242我用一個比如 在極樂世界我們每天可以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聼阿彌陀佛講經 每天 而且得到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天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跟大勢至菩薩在一起 跟諸佛一起 住在一起 所以淨土法門是什麽法門 和諸佛菩薩在一起的法門 你天天能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你看我們這個環境 一尊佛會出現在這個世界 我們這個大時代有一千尊佛 釋迦牟尼佛是排第四 將來彌勒菩薩是排第五 還有多長時間 八十七億六百萬年 這麽長的時間 你才能夠等到一尊佛出現 但是如果今天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要等到八十七億 你隨時隨地可以去到兜率内院去見彌勒菩薩 而且到彌勒菩薩那邊 他看到你 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是VIP的 你是貴賓的 他會告訴你:我們的老蔡 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排在最前面的 我們的鄭總 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是排在最前面的 多好!你在這個世間 你還等到八十七億 這麽長的時間 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隨時隨地 你什麽時候要見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歡迎 而且彌勒菩薩天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教導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一些菩薩 你看 這麽好 不僅僅這樣 3501
我跟大家來分享 你看我們每一天 還可以到 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刹土去做什麽 去旅游 動一個念頭 連飛機票也不用買 多好!而且是分身 你自己的身體 還在阿彌陀佛的講堂 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你分身 不用買機票 動一個念頭 這麽好 你隨時隨地我要來到雪梨 看看我們的這些同修 念佛的怎麽樣 隨時隨地能夠回來 今天如果我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各走各路的 隨著業力去走 沒辦法 西方極樂世界永遠永遠在一起
像前幾天 印尼 我師父打電話來:聽説下個月澳洲要開放了麽 要解放了 我説:師父 不是解放 是解封 是開放 你什麽時候回來 問一些 坐飛機呀 很多條件 回到 要隔離呀 又一些打疫苗的證明 又一大堆 又恐懼害怕 你想一想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 說實在的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一個好地方 我再譬如 讓大家明白 我們在這個世間 常擔心 忽然間有一天壽命到了 有死之別 在極樂世界 你的壽命是無量壽 你看這麽大的區別 無量壽 你要做什麽事情 沒有一件事都不成就的 所以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 一生直至圓滿成佛 就是這個原因 無量壽麽 你看在這個地方爲了要保護 讓你的身體健康長壽 你要花多少時間 很辛苦 你不運動 中國不是有一句話嗎 活動 活動 你要活 你就要動 所以很多事情 很多讓我們真的很麻煩 你看現在糖尿病的人 很嚴重 心臟病種種的 腎 胃 癌症 還有種種一些 真的很麻煩 你看海賢老和尚 壽命有多長 一百一十二嵗 但是他還是要離開呀 你説呢 今天我們還有幾年可以拼的 你想一想 今天還有幾年 二十年 還有十年 我們也不一定 就算活到一百五十嵗 你能夠保證你不生病 體力好 眼睛好 吃東西 很多事情 真的 如果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 你還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真的 沒辦法去形容的 所以一定要把你的方向 把你的目標 所以你看 我早期剛剛認識淨土的時候 特別聼我們師父上人 把這個淨土講得非常的清楚 講得非常的圓滿 你的心就安了 爲什麽你有方向 你有目標 你依這個方向 依這個目標去奮鬥 去努力 去精進 將來你會達到這個方向的 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機會 只要你肯去修 只要你肯去做 你肯放下 你敢捨得 沒有一個 沒有一件事 不成就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現在你看醫院 躺在醫院的人 生病 在那邊叫苦 哀苦 種種的 西方極樂世界哪有這樣 沒有啊
所以我用這個比喻 我們在這邊擔心生病了之後 很痛苦 在極樂世界無病苦 而且金剛不壞身 哪一個人希望他一生生病的 沒有哇 真的很麻煩 現在生病看醫生 醫療費很貴 再吃一個藥 看醫生真的好貴的 但是避免不了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好的環境 我們在這邊常常聽到有【八苦焦煎】在極樂世界連苦的名字 你都聽不到 這麽好的環境 這麽好的地方 爲什麽還不去呢 所以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 十方諸佛國土 沒有一個 沒有一尊佛都不勸導的 都不鼓勵的 都是鼓勵我們 勸導我們:老蔡呀 你要老實 老蔡 你要聼話 將來 到了因緣 趕快去了 那你就功德不可思議 那你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 那就不白來了4201
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個就是做一個簡單來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爲什麽我們一生要發願求生淨土【應當發願 願生彼國】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連續的四次 不斷的勸導我們 你要發願 你真正要發願 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 才能夠解決我們的眼前的生活 這樣講大概聽清楚吧 4252
所以佛法裡面最重要的 就是教你要布施 而布施裡面最關鍵的 就是教你捨 而在這個捨當中 最主要的就是把你的 煩惱 妄想 分別執著 你要去捨 慢慢的去捨 將來我們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成就 而這個世界 有很大的 種種的障礙 不會來干擾我們 你看我有認識一位護法 他生活裡面非常的富裕 但是他的太太生活非常的簡單 吃住 所穿的 所吃的都是很簡單 對自己非常的節儉 爲什麽呢 但是對別人的幫助 她用那個佛心 大慈大悲來服務一切衆生 來服務一切大衆 把自己所節儉的錢 所有的 哪一個地方需要 她去供養 只要哪一個地方 哪一個孤兒院 哪一個老人院 哪一些人遇到一些困難的 哪一些人需要幫助的 哪怕是生病的人 老人種種的 她會想盡辦法 把所有的東西 她所有的 得到的 她能夠去幫助別人 他先生每一年每一個月給她多少錢 她用在她的身上很簡單 統統拿去布施 統統拿去供養 有一天我問她:你爲什麽要這樣做 師父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身外之物東西 也不要太計較 能夠幫助別人 想盡辦法 盡心盡力去幫助 這個是我認識一個護法 在印尼那邊 簡單過一個生活 簡單吃一點東西 只要身體健康 過得歡喜 過得快樂 足夠了 有能力的 就想盡辦法 真的大慈大悲 我們呢 能不能做得到 很難 所以真的佛法說容易 就容易 這位居士 她真的把佛法聽懂了 她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將來這一位居士 如果她將來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她將來得人身 她的果報是什麽果報 轉輪聖王啊 轉輪聖王是什麽果報 在六道裡面的 最大的福報 沒有比他更大的福報了 所以 在這個地方 布施 像阿彌陀佛那樣多好 最後來應用這個共修 我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4623cut4639
我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希望我們能夠以她來做一個榜樣 在1984年 老和尚曾經 聽到一個故事 就是這位居士住在舊金山 姓甘 叫甘老居士 她有一位親戚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怎麽念呢 她的兒子 在美國讀書 讀書畢業在美國上班 他娶了一個太太 後來建立了一個家庭 又生了孩子 在美國人家上班 年輕人 又生孩子 一邊要上班 一邊要賺錢 一邊要維持這個生活 哪有時間看孩子 那怎麽辦呢 把他的母親 接來到美國 來照顧這個家 來帶這個孩子 你看天下父母心 我們澳洲也不少 多少做兒女的 在外面要上班 又要賺錢 沒辦法看孩子 要請保姆 那個費用又很大 那怎麽辦 只有想到自己母親 把母親帶來到美國 帶來澳洲 來看孩子 在澳洲也不少 所以真的 我們這個時代真的很可憐 現在的兒女只往下 哪有往上的 遇到一些困難 想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在享受的時候 有沒有想到父母 也不一定 所以現在很多一些父母爲了不要麻煩自己的兒女 當他老的時候 他不想麻煩兒女 住在哪裡 寧願住在老人院 而且很多 多少自己做兒女的 看到父母老了 不要時間照顧 那怎麽辦 怎麽解決 把父母放在老人院 多可憐 真的很可憐 所以這個世間真的很多事情 一句話 講不完的 後來 這位老太太 每一天煮菜呀 洗衣服 看孫子 每一天就是這樣的工作 而且非常難得 她把家當成自己的道場 老太太天天念佛 天天拜佛 天天聼經 天天讀經 不間斷 功夫不間斷的 所以有一天早晨起來 這個兒女媳婦 要吃早餐的時候 發現桌子上沒有飯 沒有菜 所以去看看瞭解一下 母親是不是生病了 還是怎麽樣 沒想到 門一打開 老太太已經盤坐 坐在床上 已經走了很久了 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而且這位老太太 她還沒往生之前 她把遺囑 擺在床上 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都做好了 把孫子媳婦兒子的孝服都做好了 自己 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把後事自己的準備好 大家才曉得 這個老人家真的了不起!真正修行人 什麽障礙都沒有 家事照做 預知時至 不生病 説走就走 瀟灑自在 所以念佛是一種生活 坐在念佛堂不一定是真正的學佛 真正在念佛的 真正念佛 在生活裡面 在生活裡面去培養 在生活裡面去修行 修行在生活裡面去考驗 這個就是我們佛法不離開世間法 而世間法不離開佛法 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將來我們能不能像她這位老人家 那就看自己的本領了 這個很關鍵的 5201
如果你自己還感覺 這個世間不錯 你想要多住幾年 你有這個能力 能夠多住幾年 你想要走就走 瀟灑自在 真的 我們一定要這樣修持 這種的修行 不斷的每一天 怎麽樣來對自己能夠去捨去放 去看破 去放下 5224
今天我就藉這個因緣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我們下個星期 我們就要辦佛二 這個佛二當中 再藉因緣跟大家來講講話 希望大家六時吉祥 希望大家身體健康 希望大家老實念佛 我們的老蔡 我們的鄭老居士 還有我們的同修 我們能夠一起來念佛 將來能夠在道場聚會 大家一起來共修 一起來用功 最特別的就是要記得 我們一定要同生極樂國 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 才能夠永遠的聚會 永遠的俱樂部 這個就是我們最後 人生的方向與目標 祝大家老實念佛 健康 謝謝大家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一些錯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謝謝 阿彌陀佛 老實念佛 阿彌陀佛
71C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佛二的因緣 再來跟大家分享 來跟大家講講話 非常難得 在珀斯淨宗學會 能夠舉辦精進佛二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講的很清楚 佛告訴我們 在經文裡面 佛怎麽説呢【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這一段經文是講 内容的意義是什麽呢 就是對於一切衆生 無論你有意無意 你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 或者你能夠歡喜心來接受 或者用你的真誠心來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哪怕是你念一句 那這個人的功德有多大呢 你所獲得的功德利益 有多大呢 佛告訴我們【則是具足無上的功德】就是說你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能夠接受 歡喜的接受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而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245而無上的功德 就是説明沒有比這個功德更大的 沒有比這句阿彌陀佛的功德更圓滿 統統全部都具足了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爲我們 告訴我們念佛之人 你能夠接受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就獲得無量無邊 而這個功德都是最圓滿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説明什麽呢 説明你的善根 你的福德 非常的深厚 在這個一切善裡面 無論你做哪一件善事 還不如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過去清朝初年 就是慈雲灌頂大師講的很清楚 一切經懺都消不了業障 唯獨這一句名號才能夠真正 幫助我們消除業障 換句話説今天我們要消除業障什麽樣的經懺都來不及了 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才能夠幫助我們 真正消除你的業障 因爲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確實真的不可思議的 這個就是慈雲灌頂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非常的清楚 因爲他在《觀無量壽佛經》做了一個注解 就是他做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要相信 確實真的 就如同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爲什麽沒有一尊佛都不勸導我們念佛的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功德太大了 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 遇到一個人說:你不要念佛了 你也不用發願 也不用學佛 也不要將來要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今天能夠把這個世間的一座銀山 一座金山 把世間所有的一切的財寶 金銀財寶 然後告訴你 讓你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你能不能 心能夠動搖嗎 如果今天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的心那個堅定 是不會被動搖的 爲什麽 都是假的麽 都是帶不走的 再加上我們很清楚 在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世間的這些金銀財寶 特別是黃金 在西方極樂世界一文錢都沒有價值的 爲什麽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在《彌陀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黃金為地 西方極樂世界的地的路 是以黃金來舖的 所以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話 無論怎麽樣的誘惑 你對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深信從來不會動搖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堅定的信心 無論哪一個人告訴你 修這個法門好 修那個法門好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 什麽樣的法門來誘惑我們 你心裡面從來不會動搖的 因爲你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很多人 像前幾天 有一位居士 他剛剛學佛 而且家庭也非常過得很好 兒女也孝順 夫妻兩個過得很和睦 但是他有一個憂慮 就是一個東西讓他不踏實 什麽事情呢 因爲他明白 這個世間有多美好 但是有生必有死 有死必有苦 所以總有一天人會有愛別離苦 因爲愛別離苦 所以建立了恐懼 害怕 問我:師父 要修哪一個法門 要修哪一法 我們的家親眷屬能夠生生世世永恆在一起呢 你想一想前幾天 如果你想要你的家親眷屬 永恆生生世世能夠在一起的話 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真的永遠 永恆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 不然的話 將來壽命到了 各走各路的 隨著自己的業力 去投胎 去輪迴 將來遇到了 又不認識了 所以唯獨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幫助我們生生世世永遠在一起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世上 説實在的 放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但是 你不放下 你不行啊 總有一天 你還是要捨的 因爲有生必有死的麽 哪一件事能夠帶得走 沒有一件事能夠帶得走的 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你能夠聰明一點 對於這個世上的事實的真相 我們在這個世上不要做這些 幹那些傻事 什麽叫做傻事 放不下的就是傻事 因爲總有一天你也帶不走 什麽樣的事 你都帶不走的 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帶的走的 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要聰明一點 做人要聰明 不要每一天幹那一些傻事 這個是我的 那個是我的 這個是我的 這個也是我的 到最後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 都是帶不走的 所以非常難得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個道理 沒有別的 就是能不能把這個世界上 種種的事務 能夠看淡一點 不要過於執著 因爲總有一天 我們也帶不走 能夠好好老實念佛 有一棟房子能夠住一個溫暖 能夠吃一個飯 對於一切萬物能夠看開 就看開 能夠看破 就看破 無論什麽樣的事情 能夠放得下 那是最好的 老老實實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重要 1128
所以過去有人問 我們師父上人 過去: 在這個世界上 哪一些人在這個世上是第一大福報的 哪一些人 你能夠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能夠將來得生彼國 而發願求生淨土 這個人在這個世上是第一大福報 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福報了 爲什麽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麽都有了 了生死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環境非常好 我們也不用憂慮有病苦 我們也不用害怕有老苦 我們也不用痛苦有死苦之別 什麽都沒有 壽命又無量壽 每一天也不用上班 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 你看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每一天都是去十方諸佛國土 去觀光旅游 去參訪諸佛如來 而且每一天能夠到這個世間來看一看我們這個世間環境變成什麽個樣子 每一天也沒必要:今天要煮什麽菜 今天我們要煮什麽飯 今天我們要買什麽菜 今天我們要洗什麽衣服 我們今天要做什麽樣的工作 不用的 沒必要 每一天都是聼經聞法 享福 過得非常的快樂 過得非常的自在 像這樣的環境如果你明白對西方極樂世界 你這一生不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不是很可惜 所以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淨土 就如同好像有一個寄托 有一個依靠 有一個方向 有一個目標 然後我們以這個方向 以這個目標我們一起來努力 一起來用功 一起來精進 將來總有一天會達到這個目標 這個目標在哪裡 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把這個放在第一個 其他的就是隨緣就好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人一衰老 你看人一老了 什麽病就來了 有病必有苦 很麻煩 像師父昨天看到有一個居士 他的母親 臨終的時候那一種呼吸很難 就如同那個魚缺水一樣 缺氧氣 很痛苦 在那邊熬 每一天在那邊熬 所以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大家一定要知道 人一衰老什麽病都來了 所以總有一天又離開這個世間 真的很麻煩 所以今天大家能夠老實 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 一切隨緣 那比什麽更重要 比什麽更好 該上班的 上班 該賺錢的 賺錢 該睡覺的 睡覺 該吃飯的吃飯 對世間一切隨緣 最主要的 總有一天我的方向我的目標 我必須要達到我的方向我的目標 那你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你會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一起 跟諸佛菩薩在一起 多麽美好 而且真的永遠在一起的 所以世界上常常講團圓團圓 這個世界上哪有真正的 圓滿的團圓呢 沒有的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的團圓 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團圓 你看你裡面有情有感有怨有恨 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團圓 它沒有這種事情的 全部都是智慧的 而且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
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呀 今天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勸導我們 十方的一切衆生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有它的道理的 這個道理就是要我們離苦得樂 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明白這個話呢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有多少人能夠瞭解 真能夠瞭解 明白釋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 很少人 所以沒辦法 隨著自己的業力 去搞六道輪迴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今天如果我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眼前有兩條路 一個是三善道 一個是三惡道1711 那你想一想 你這一生纍積下來所造的業 已經多少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不是講嗎 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 將來隨著自己的業力 那就慘了 所以 墮在三途容易 生在三善道不容易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1741所以每一天我們要反省自己 觀察自己 來思維:我這一生來到這個世界上 最主要的是什麽 因爲世界上一切萬物都是無常的 都帶不走的 我來到這世間最主要是什麽 我的任務是什麽 那個最主要的就是在這一點
所以過去 順便來跟大家 最後來分享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位叫做【百不管】的老太太 這個發生在清朝 就是清朝杭州這一帶 有一位老人家 她生活的家庭非常的不錯 兒女孝順 媳婦也孝順 但是她悟到一個道理 雖然她家庭不錯 兒女孝順 但是人有生必有死 因爲這一樁事情 她到了一個道場 問一位老和尚 這個老和尚叫道源老和尚 她問道源老和尚:有沒有一法 修行能夠讓我們一生才能夠出離生死的苦海 你看 人家過得家庭 過得非常好 兒女又孝順 媳婦又聽話 家庭地位非常好 但是她明白這個道理 問道源老和尚 有沒有一法 有沒有修行哪一法 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能夠了生死 而(脫離)生死的苦海 你看這位老菩薩很有善根 道源老和尚怎麽説呢 他說【欲脫離苦 無過於念佛 然念佛不難 難在持久 而持久不難 難在一心】你想要脫離苦海 你想要了生死出三界 除了念佛的法門 其他的非常難 但是念佛難在哪裡 你能不能持久 很多人念佛念了二三十年 念了一輩子到最後 改變法門了 不念佛了 很多人就是這樣的 沒辦法持久 而念佛持久不難 難在哪裡 你能不能一心 你看我們念佛 在這個念佛堂裡面 你能夠一支香裡面 你在念佛當中 你打妄念胡思亂想 三心兩意 妄念的多 還是念佛的多 你自己去思維一下 所以印光大師告訴我們 你能夠把這個事情解決 你能夠 天天能夠 依這句名號真的去念 萬緣放下去念 那你今天念阿彌陀佛就成功了 所以這位老菩薩 聽到道源老和尚勸導這一句話 道源老和尚就告訴他 你回到家裡 什麽樣的事情盡量不要去管 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 然後把你的心 願在西方極樂世界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必定來接引的 這個就是道源老和尚告訴這位老人家 真的老人家很聽話 回到家裡 把所有的事務 家務全部托給兒子 給媳婦 給兒女 兒子在家裡建立一個小念佛堂 在這個念佛堂天天念阿彌陀佛 吃飯的時候 去吃飯 該睡覺的時候 去睡覺 該念佛的時候 就念佛 每一天就是幹這件事情 因爲她不管事了嘛 像我們老和尚也是這樣 三不管:不管人 不管事 不管錢 多好啊 做到這種境界非常好 真的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老和尚 就是這樣三不管 不管人 不管事 不管錢 什麽都不管 每天就是做什麽 講經 這個老人家 回到家裡告訴 她的兒女 告訴他的媳婦 所有的家務 我交給你去處理了 財產也全部交給你 然後在家裡弄了個小念佛堂 每一天就是這樣 休息好了 就念佛 累了 就去睡覺 每一天就是這樣做的 沒想到 念了一年 一年的時間 這位老人家又回來 來找到這個道源老和尚 她說:師父 我什麽都放下了 所有的家務我都放下了 但是我唯獨放不下的 為什麽這個念佛 不能達到一心呢 我們很多人就是有這種毛病麽 爲什麽我念佛不能達到一心 這個道源老和尚可能有神通 他就告訴這位老人家 爲什麽你不能達到一心 因爲你的心挂念的不是阿彌陀佛 因爲你的心挂念的是誰呢 就是你的子孫 你的兒孫 她的孫女 她很挂念她的孫女 雖然每天她也念佛 但是她的心沒辦法達到一心 因爲她的心一邊念佛 一邊挂念她的孫女 她最疼愛的她的孫女啊 所以很多人有這種的障礙 説實在的 每個人都有這種障礙 哪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兒孫呢 不可能的 所以 道源老和尚就告訴這位老人家 如果你這樣念佛的話 一邊念佛 一邊挂念你的自己的兒孫 當然很難達到 你不能達到一心的 所以你要學習 要對於一切萬緣要放下 你要一心一意去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才能夠達到一心嘛 你今天一邊念佛 一邊想你的孫女 一邊念佛 (一邊)想你自己的兒子 也沒辦法呀 但是這位老菩薩非常有善根 她跟老和尚講一句話:我雖然不管於身 但是不能不管於心 雖然我沒有管事 但是我的心還沒辦法達到這樣的 所以她回到家裡的時候 真的用功 認真念佛 過了一年 又來找到道源老和尚2538而且不是來問問題 是來道別 來道謝 爲什麽呢 因爲這位老人家告訴道源老和尚 再過幾天 阿彌陀佛要來接引我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過幾天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 所以這一生我感謝道源老和尚爲我的勸導 所以這一生我得生淨土 真的過幾天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壽命七十九歲 將近八十歲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老太太 在杭州這一帶 因爲她念佛往生 什麽都不管 所以大家稱呼她是什麽呢【百不管】的老太婆 所以很興旺 很出名 所以到杭州這一帶很有名的 百不管的老太太 因爲這樣的事情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百不管的意思就是説 從你的心 對一切萬物 你已經放下了 雖然你在做事 雖然你在上班 雖然你在賺錢 或者做任何的事情 你不會被這一些 一切的萬物而來執著 來障礙你了 這個就是在故事裡面 提醒我們 告訴我們 放下非常的重要 而且這個放下 從你的心去放下 念佛也是如此 你要從你的心而來改變 從你的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心跟口能夠和一 那這個阿彌陀佛 就功德不可思議了
這個是簡單來爲大家鼓勵【百不管】的老菩薩能夠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有別的 就是提醒我們 無論你放不下 總有一天你還是要放下 因爲全部都帶不走的 謝謝大家 希望我們好好用功努力來念佛 將來我能夠同生極樂國 親近阿彌陀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71B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剛才有為大家來簡單 也互相鼓勵 就是能生淨土 你想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都是在我們能不能放下 所以 你在這個生活裡面 能夠放下你的習氣 你的煩惱 你能夠放多少 你就能夠得到多少的自在 能夠放下二十 你就得到二十分的減輕的煩惱 你能夠放下六十 你就有減少你的煩惱六十 你能夠百分之百能夠真正的去放下 那你就真的得到大自在了 所以 去過有人曾經問 我們師父上人 說:我們念佛的人修行的人 最難得 是在哪裡呢224我們師父上人是怎麽解答呢 很簡單 老和尚他說:最難的 爲什麽念佛的人不能得力 學佛的人不能成就 原因就是因爲不聽話 不但不聽話 又不老實 所以造成現在我們無法超越六道輪迴 了生死 特別是往生淨土 但是如果我們從老和尚 這四句話來思維 我們來想一想 這個道理是不是有道理 有沒有這個道理呢 我們幾乎都是有這個道理 你看《淨土聖賢錄》還有《念佛往生傳》的 他們都是靠什麽往生淨土的 都是老實啊 都是聽話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這些弟子 常隨弟子有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 除了一千兩百五十五人還很多 個個都證得阿羅漢果 他靠的是什麽呢 也是聽話 也是老實 真幹 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 就是這個道理421很多出現這個障礙 老師教我們怎麽做 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 沒有 所以很多事情 我們今天念佛不能得力 你不能怪別人 只能怪自己 爲什麽別人能夠成就 我爲什麽不能成就 你看那一些《往生傳》裡面《念佛往生傳》百分之九十 幾乎都是不認識字的 他們也不會講經 也不懂得講經 他們只一句阿彌陀佛 把這一句阿彌陀佛抓住了 老老實實 真聽話 真幹 他們成就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 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有這種毛病呢 我們常常有這種毛病 所以念佛是一種生活 你不要以爲 在念佛堂 念佛才能夠成就 也不一定 你看 你從早上到下午 你真正念佛能夠萬緣放下 然後來老實念這句名號 你占了幾分?在念佛當中有沒有胡思亂想 這跑不了啊 我們在念佛當中妄念有沒有減少 可能也沒有 什麽原因呢 很多原因 所以其實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在生活裡面 在一切處一切時 無論你在哪裡 在什麽地方 在什麽樣的時間 你這一句名號 從來不離口 從來不離心的 看到一切事 看到一切人 看到一切物 都是阿彌陀佛 你看中峰國師不是講了麽【你即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你】如果你心裡面有阿彌陀佛 哪來對人有針對的呢 哪有一個人說:那個是我的敵人 那個是我的仇人 那個是我的最恨的 那一個人就是我最喜歡的 哪一個地方有順境 逆境的 都沒有了 所以藕益大師講得好: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境緣無好醜 好醜在於心】一切壞 一切善 一切惡 關鍵都是在你的心 那一念 所以爲什麽我們 末法時代要依靠這一句阿彌陀佛來修行 靠這句阿彌陀佛來修你的福報 靠這句阿彌陀佛來修你的功德 修你的清淨心 就是因爲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方便 簡單 無論你在哪裡 你就容易能夠來把這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抓得緊緊 怎麽樣如何落實在生活 如果人人在心裡面就是阿彌陀佛 哪來有煩惱的事情呢 看到一切事情 哪有不順利的呢 所以爲什麽我們在這個環境生活會很累 你看在生活裡面我們 從早到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真正的能夠活得快樂是幾天 你可以算一算 才幾天而已啊
所以過去 有人常常跟我説:師父 爲什麽在這個生活裡面 活得很辛苦 你看過去六祖慧能大師還沒出家之前在五祖忍和尚 做一些粗工的時候 苦工的時候 五祖忍和尚就問他 他説:你這幾個月在這邊 工作累不累呀 六祖慧能大師怎麽說 他説:不累 也不辛苦 爲什麽呢 因爲慧能大師告訴五祖忍和尚:我是以心易物 而不是以物易心 所以不會感覺很累 不會感覺很辛苦 那什麽意思呢 六祖慧能大師就告訴五祖忍和尚 説明他的心充滿了智慧 充滿了清淨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放下的 哪來會有辛苦的道理呢 我們爲什麽會辛苦 你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執著 放不下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區別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你看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明心見性的時候 告訴五祖忍和尚:何其自性 本來清淨的 何其自性 本無動搖的麽 你心本來就是清淨 哪來的煩惱 哪來喜歡 愛 怒呢 沒有的 你心清淨 都是平等的 沒有快樂 也沒有痛苦 因爲這些都是假相的 所以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也是如此 看到一切事 看到一切人你要把阿彌陀佛 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看到哪一個人 那是阿彌陀佛 看到你那個不喜歡的 就是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 人人都是阿彌陀佛 你哪來會有不幸福的道理呢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念佛一種生活 你看過去 那個黃打鐵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黃打鐵的故事 黃打鐵還沒認識佛法 還沒認識一位法師勸他念佛 他每天打鐵打得很辛苦 常常生病 而且有時候越打越辛苦 越打越煩惱 從他認識佛法 然後聽到法師勸他:你要念佛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你看他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當他的太太看到他的時候:你打鐵都很辛苦了 你爲什麽又再加上念佛 你不累嗎 黃打鐵怎麽説呢 他説:我一點累 都不累 而且以前打鐵很辛苦 現在越打鐵越幸福越法喜越快樂 所以你説無論你在哪裡 你做什麽樣的工作 只要你肯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真的是不一樣啊 黃打鐵你看一邊打鐵很辛苦 以前的生活 一天不打鐵 一天沒辦法吃飯 我們澳洲 你看澳洲人民 你不用上班 退休了 政府還照顧你 你也不用擔心 政府每兩個星期都會主動把錢轉到你的戶口裡面 你也不用跟它講 你也不用提醒它 它主動就給你了 比你的兒女更聽話 所以你看 你住在澳洲 你們的幸福多大?很大!黃打鐵一天不上班沒辦法吃飯 家裡養了幾個孩子 還有一個太太要吃飯的 他拼命的打 所以他認識了佛法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一邊打 一邊念 沒想到 三年 打了三年 告訴他太太 有一天他告訴他的太太 他説:我明天要回老家了 他太太奇怪 你老家不是在這裡嗎 你回哪裡老家 老家都沒有 老家都在這裡 回哪裡老家 沒想到他太太根本就不懂他的意思 後來黃打鐵就請他的兒子 把所有鄰居請過來 你看黃打鐵 他念佛念到什麽程度 預知時至 把鄰居全部統統請到家裡的時候呢 他就告訴鄰居 他説:我今天 我要回老家了 人家問他:你老家在哪裡 我的老家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啊 當他講到這個事情的時候 他拿這個錘 他告訴大家 講了一句話 而且又講了一首詩 你想 黃打鐵從來不認識字的 不認識字也會講詩 講了什麽詩呢?【叮叮噹噹 打鐵成鋼 太平將盡 我往西方】一打了 他就走了 人家打了三年 我們打了三十年也是一樣1530你看我們修行的區別有多大 就是在這個地方 人家説走就走 關鍵在哪裡 他聽話真幹 他知道這個道理 人生很苦的1546
你看現在這個災難這麽多 前幾天 墨爾本突然間有地震 你想一想 我以前 我到澳洲的時候 我聽人家講 澳洲不是地震帶 前幾天地震!6級!墨爾本 以後輪到哪裡 我們不知道 連澳洲都會有發生這個地震 疫情還沒解決 抗議的人這麽多 它就地震了 這個澳洲發生地震 給我們一個信號 什麽信號:説明這個世界 災難要發生了 這個災難每個人沒辦法預算 只有聖人才能夠知道的 你今天不趕緊念佛 還浪費你的時間 所謂的【浪費時間等於浪費自己的生命】我們在這個世間 時間太緊 太短了 不像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的壽命是無量 所以做任何事情 都會能夠成就 我們在這個世間時間太短 做任何事情都無法能夠 真的能夠成就的 太少了 所以趕緊啊 古人講的好啊【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一過了 等於生命就減少一嵗了 今天一過了 等於生命就減少一天了 那我們的壽命有多少 有限啊 1741最後 跟大家來分享 所以 在生活裡面 無論你在哪裡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一念 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相信你將來會有很大的成就 1758
你看過去有一個 叫做甘老居士 她的親戚在美國 有一位老太太 因爲她的兒子在美國舊金山讀書 因爲讀書畢業 在舊金山工作 娶了一個太太 然後生了一個孩子 白天兩位夫妻都要上班 誰來照顧孩子呢 把他的母親接到美國舊金山來看孩子 看家 每天早上 晚上要煮菜給兒子給媳婦 很多 在澳洲這邊的移民的這些人到澳洲的 兒女上班工作 兒子誰來照顧 父母來照顧 所以有時候真的 兒女處處 有什麽事情 想的就是母親 而父母每一次 每一分每一秒想的就是兒女 要怎麽樣幫助 你看母親接到美國舊金山 這位老太太 每天看孩子 一邊看孩子 一邊看家 一邊念阿彌陀佛 沒想到 念了兩年 在這個房間裡面 因爲隔天要吃飯 桌子上沒有飯 大家開房間的時候發現母親在床上 盤腿 而且把兒子媳婦的孝服全部都准備好了 盤腿 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真的很瀟灑 自由自在 你看她老人家都在哪裡念的佛 都在家裡念佛 一邊看孩子 一邊要煮菜 一邊要打掃房子 但是從來不離開這句阿彌陀佛 她怎麽樣成就的呢 真幹 老實聽話 我們呢 我們的區別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會念佛的人 一句阿彌陀佛對他來講都能夠幫助他往生西方淨土 不會念佛的人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所謂的【口念彌陀心散亂 喊破喉嚨也枉然】你要念一萬聲 十萬聲 但是你那一句阿彌陀佛不是真心去念阿彌陀佛 以妄念 用你的胡思亂想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怎麽念 你只修福而已 你沒有得到阿彌陀佛的真實義 念這句阿彌陀佛的真實義只有得到什麽呢 最主要是什麽 培養自己的清淨心 清淨心的手段在哪裡 只有放下 你才能夠清淨 你不放下 你捨不得 你心永遠不會清淨的 你就是這樣如此的 所以爲什麽人家過的生活是過得非常的自在幸福 那我們過的生活是什麽樣的生活 不一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一念 無論你在哪裡 你在工作 無論你在行住坐臥 只要你能夠肯提起這一念 你就能夠成就自己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們能夠來打佛二 能夠聚會一處 然後一起來念佛 説明我們的福報很大 不是每一個人有這個機會 能夠聞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過去覺明妙行菩薩他的道場 頂多 最多的只有二十個同參道友 覺明妙行菩薩 他的道場不要求很多 他只要求頂多二十個人 二十個人在這個道場裡面 真正用功老實念佛 你看二十個人每一個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不要求:我們要搞大 或者要做一些 怎麽樣的事業 只要你能夠過得 自己的生活過得好 能夠把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真實義的去念 然後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 無論你在哪裡 你在工作上 無論你在哪個地方 只要你把你的心常常跟阿彌陀佛互相感應道交的話 將來無論你在哪裡 哪怕是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你得人身 起碼你會生在一個好善之家 好德之家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無量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 總有一天 我們一定會成就的 成就什麽呢 就是超越六道輪迴 了生死出三界 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是最大的成就了 這個世間都是假的 真的都是假的 哪一件事是真的 沒有 包括我們這個身體 總有一天這個身體會慢慢的衰弱 到最後還是要離開這個世間 那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這個生命 把這個假 來借這個假修真 修真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就是真的了 金剛不壞身 壽命無量壽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就是:第一個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在哪個地方 就是在這個地方 除了無量壽 無量光 無量的智慧 無量的辯才 最殊勝都是因為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些大菩薩 跟這些大菩薩在一起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要發這個願:把這個世間看淡 不要過於執著 過於執著 只帶來煩惱 過於執著 只帶來痛苦 所以 必須要把這個世間看淡 不要太過於把一切萬物當作是真的 這樣你修行 這樣你在這個世間 會過得很自在 無論你在哪裡 隨緣妙用 一切隨緣 有 我們來做 沒有 隨緣 老老實實 念這句阿彌陀佛 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希望大家我們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將來我們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好 我們繼續來念佛 禮謝法師慈悲開示
71A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諸位大德 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 我藉這個佛二的因緣 用我的虔誠的心 恭敬的心 向諸位大家 來跟大家一起互相的鼓勵 互相的學習 也藉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講幾句話
不是每一個因緣我們能夠遇到 能夠聚會一處 然後來稱念這一句名號的功德而不可思議的 特別是在《彌陀經》裡面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部經取這個經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所以我必須首先 先跟大家説清楚 説明白:一句阿彌陀佛 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所推廣的 沒有一尊佛都不推廣這句名號 而釋迦牟尼佛爲什麽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 先頭一件(事) 跟大家講 先説明一下245
爲什麽諸佛如來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來爲我們講經説法 釋迦牟尼佛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是因爲世間的宗教沒辦法 對於六道輪迴的超越 而了生死出三界 離苦而得究竟圓滿之樂 沒辦法做到 所以釋迦牟尼佛而在這個世間出現了 如果世間的宗教能夠把這一樁事情 超越六道輪迴 而了生死出三界 這一樁事情(做到) 釋迦牟尼佛就不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這個首先我們必須先要瞭解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了要解決這個問題 應運而生 所以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 這個是頭一個先跟大家説明 我們今天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説明你的福報 你的善根 你的福德是非常的深厚
然後第二樁事情 首先要跟大家説明的 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 而講經講了四十九年 而四十九年裡面 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到《法華》《涅槃》所謂的 我們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 而這些法門全部都是為(以)什麽為中心呢 都是以這句阿彌陀佛爲中心 這樁事情我們必須要清楚 就是說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從《阿含》《華嚴》《方等》《法華》《涅槃》都是以什麽為中心 都是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為中心 因爲一切法門到最後 都是導歸極樂 這一樁事情我們必須要先瞭解 因爲時間很短 所以我先把這些跟大家説明一下 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導衆生都是以阿彌陀佛為中心 當然勸導我們 今天我們一定要 深信淨土 而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今天來想一想 我們今天念佛的目標是什麽呢 這個一定要清楚的 你今天念佛 你的方向 你的目標是什麽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導衆生都是以阿彌陀佛爲中心 我們今天來念佛 我們最主要的 我們的目的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在哪裡呢 當然了 剛才不是講過了麽 一切法門到最後都是導歸極樂 我們的方向都是 親近阿彌陀佛 就是要導歸極樂 就是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要發願求生淨土的 這個是我們念佛的人 最大的 最大的一件事 就是要導歸極樂 這個是最偉大的一件事情 很多原因爲什麽我們要導歸極樂 爲什麽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 當然很多原因 那我們要親近阿彌陀佛 你要往生淨土 首先我們建立自己的基本 這個基本要從哪裡開始呢 我們要先從哪裡做起 你要超越六道輪迴 你要了生死出三界 最難得的就是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的基本要建立在哪裡 所以很多人問師父 師父 我們念佛最大的目標是什麽 有沒有人知道 我們今天念佛最大的目標是什麽 你要從哪裡做下去 從哪裡做開始的 像我們學佛 一個人要學佛 你要從哪裡開始學佛的 要不然 你搞不清楚 到最後你不知道學什麽 我們要知道這一件事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學佛 要從哪裡開始 釋迦牟尼佛講這麽多經 八萬四千法門 我們要從哪一個開始呢 今天我們的基本要建立在哪裡呢 我們今天念佛最高的目標 最大的目標 只有一個就是:放下 沒有別的 今天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因爲衆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才會有八萬四千的法門 而每一個法門到最後 就教你什麽 就教你放下 放下 用現在(話)來講 就叫你捨 放下 我們首先要從哪裡開始 因爲我們要一層一層去瞭解 你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爲什麽現在 念佛的人多 得力的人少 什麽原因 錯在哪裡1001我們必須要瞭解的 所以今天你想要得到最高 最圓滿的 得到我們所講的目標 能夠這一生將來離開這個世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必須要從放下開始 因爲放下是一個手段 放下要從哪裡開始呢 這個一定要清楚的 放下 從哪裡呢 如果大家懂這個 明白這個道理 你今天學佛 你在這個人生 你在這個人生 你會過得非常的幸福
今天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首先必須要先放下的就是你的内心的欲望 因爲這個欲望從來 沒有止境的 然後 從欲望 我們必須要從【我執】從我們的執著開始下手 你要克服我們的執著 今天我們生生世世 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是因爲這個執著的根源 從執著 才產生我們的【我執】從我執開始才產生我們的瞋恚 因爲瞋恚我們的我執慢慢的發展到我們的愚癡 我們的嫉妒 我們的五欲六塵 我們内心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這一些都是以【我執】為中心的 所以這個我執中心一發展 就是我們無量無邊無明的煩惱 所以你今天 你不放下 你不克服 你怎麽能夠得到呢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是教你要放下 從哪裡放下 從你的生活 對你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 特別對你内心的瞋恚 欲望的我執 你要慢慢的克服 只要你能夠克服 你這個煩惱 那你今天念佛能夠得力了 不然的話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是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你沒辦法了生死 你念佛有多好 你也沒辦法往生淨土的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知道的1257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地方我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過去 有一個叫做修無法師 修行的修 無常的無 他這一個人一生不認識字 而且過去是做一個泥水匠的 出家之後 他都是做那一些 人家不想做的事 人家不堪去做的 比方説洗厠所 挑水 砍柴 種菜 做一些人家不堪做的 做一些人家不想去做的 就是做那些苦工 人家不想做的 他統統去做 這個心態是什麽呢 這個叫做什麽呢 這個叫做什麽【於世無求 於人無爭】一生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 而且他在世的時候 常常人家批評他 來取笑他 看不起他 甚至於來傷害他 來駡他 來侮辱他 甚至於最嚴重的 是來打他 他一句話也沒有抱怨 他只是跟你笑眯眯 合掌 頂禮 跟你説 而且不在乎這些的 你看 修無法師 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對待他 他處事待人接物都是落實在這句阿彌陀佛當中 走到哪裡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看到人都阿彌陀佛 耳朵所聽到的 眼睛所看到的 六根接觸六塵就是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人家不想做的 他去為大衆服務的 不但為大衆服務 甚至於回頭過來 又很多人來批評 他都不在乎 所以很多人問他:修無法師 你爲什麽人家這樣對待你 你爲什麽沒有跟他評評理 爲什麽呢 修無法師怎麽説呢 今天如果我們 遇到這樣的事情 人家來批評 講你幾句話 講一些不好聽的 或者甚至於來 傷害你 毀謗你 來駡你 你會不會生氣 會不會 如果今天你還會生氣 那你今天念阿彌陀佛不是真的念阿彌陀佛 你念的阿彌陀佛是假的 你看 中峰國師不是講嘛【如對慈尊】什麽叫如對慈尊 今天人家怎麽侮辱你 毀謗你 傷害你 你還是對他那種恭敬 看到三寶的恭敬 看到阿彌陀佛那種恭敬的心態 那個阿彌陀佛才是真的 如果今天人家來批評你 你還計較 你還是爲了這個事情 給自己煩惱 那你今天所念的阿彌陀佛 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 那是假的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 這種的逆緣 很多人鼓勵(慫恿):修無法師 你要跟人家評評理啊 你看 人家這樣對待你 還能夠接受呢!修無法師 他怎麽説呢 他說:我不在乎這個問題 我最在乎的 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 那個才是關鍵 我這一生能不能過得幸福 那才是關鍵 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 那個才是關鍵 修無法師跟大衆是講這樣的話 如果今天我們遇到了 可能家裡的菜刀 可能會出來了 有沒有人家批評你的時候 對你怎麽樣侮辱的時候 態度對你不客氣 而且你謙謙虛虛的 然後跟他講 笑眯眯 阿彌陀佛 頂禮 合掌 請舉手 有沒有 爲什麽不敢呢 我相信如果我們今天遇到這樣的逆緣 你那個心裡面 會很難接受 會受不了 你爲什麽對我這樣 我哪一個地方對你做錯事啦 所以爲什麽夫妻會吵架 就是這個原因 1835
你看修無法師 他告訴大衆:我不在乎 人家怎麽對待我是他的事 我要怎麽對待人家 那個才是關鍵 他批評我 他是我的好老師 他是來成就我的 我今天要修忍辱 如果沒有經過這個磨練 我怎麽能夠成就自己呢 我怎麽能夠往生淨土呢 我怎麽能夠跟阿彌陀佛親近呢 我怎麽能夠跟大家在西方極樂世界 這些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呢 修無法師就是這個態度 他把 放下 這兩個字真的做到了 沒想到 在哈爾濱 在辦三壇大戒的時候 倓虚法师在哈爾濱 極樂寺 辦三壇大戒 他真的去做一個義工 幫助做義工 幫助這些法師 照顧這些法師 做了一半 他告訴倓虚法师:我要跟你請假 因爲我要離開了 倓虚法师: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圓滿 現在還是三壇大戒 你要把這個三壇大戒做圓滿 才離開 修無法師跟倓虚法师講 他説:我不是要離開 但是我要回到我老家 哪個老家 我要回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呀 大家聽到這樣的事情 大家驚嚇一下 嚇了一跳 然後問他:你什麽時候離開 還有十天 講完 他離開之後又回來告訴倓虚法师:可能不是十天了 明天我就要離開了 真的 你看他老人家 説到做到 第二天就離開 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52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他爲什麽會做得到 老實 聽話 厚道 就是這個原因 今天我們能不能做得到 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 只要你能夠聽話 只要能夠老實 你真幹 我們今天爲什麽要到西方淨土 沒有別的就是要離苦 我們這個世間真的 確實真的太苦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短暫 生活幾十年 時間到了 就要離開了 離開之後 隨著自己的業力 將來要生到哪一道 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今生能夠得人身 下一輩子能不能得人身也不一定 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在六道輪迴 到今天我們無法解脫的原因就是因爲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而這個執著沒辦法克服 那我們是沒辦法永遠得生淨土的 因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 第一個就是你要對一切的萬物 不能有一絲毫的執著 如果你還有一絲毫的執著 就無法得生淨土的 今天無論我們怎麽執著 到最後 還是帶不走的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瞭解 所以必須要把這個人生 這個生活看淡 不要過於執著 克服自己 明白自己 瞭解自己 我今天念佛是爲了什麽 我今天學佛最主要的是爲了什麽 如果今天我們只是修福而已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當然這一句名號的福報功德太大了 但是如果只是因爲修福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阿彌陀佛的作用 那不是我們所講的 你可以念其他的名號2315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藉這個因緣互相來鼓勵 你今天我們坐在念佛堂裡面 你念佛要得力 首先你要把萬緣放下 把你的心 把你的口投入在這句名號 那你念這句名號 你就會得力了
所以我們講的 心要安 心不安 一切事業 都不會順利的 包括世間法 出世間法 那個心安 安要從哪裡來呢 必須要從看破放下而來的 而這個看破放下 要從哪裡下手 從你的心 從你的心 在事實上裡面 我們跟一般人都是一樣 該上班的上班 該吃飯的 吃飯 該去玩的 玩 該看電影的 看電影 該看電視的 (看)電視 但是 心裡面 我們很清楚 你必須要瞭解 放下看破 必須要從心 你心一放下 你的心就安了 你的心安 一切事 就順順利利的 這個就是 我們學佛 念佛的秘訣 一個人的福報 是看你的心量 一個人能不能成就 是看你的修爲 所以【一切法 唯心造】而這個心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你的人生永遠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那你這句阿彌陀佛就念成功了 所以今天我們一定要明白 念佛的目標 首先必須要從放下開始 只要你放下對世間能夠克服 特別對於你的自己的欲望 對於世間的執著 而從執著我們能夠 對於瞋恚愚癡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能夠慢慢的克服 那我們今天念佛非常功德不可思議 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那我們就繼續用功 繼續來念佛 繼續來學習 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講一些不夠圓滿的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修正 我們繼續努力 來 繼續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禮謝法師 慈悲開示
20 《如何受持【八關齋戒】受持八戒的功德利益及注意事項》
我們開靜
請大家 請合掌 我們一起來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用我們恭敬的心 虔誠的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今天 因爲我們的鄭居士 就是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我們的總幹事 的祈請 跟大家講一講 這些八關齋戒的儀軌 有沒有聽到我的聲音嗎 有沒有 我看大家好像…“有 師父” 看起來大家的精神 不是很好 其實我們經過這個疫情 大家都在家裡共修 其實很好 方便 不要開車 也不用花很多時間 方便 隨手也可以準備一杯咖啡 傍邊放一些餅乾 或者放一些薯條 麵包 或者漢堡 反正師父講話 我照樣吃呀 所以這個疫情帶來很多的改變 連我們共修也要改變 這個很有意思
我今天跟大家講一講 首先跟越南的同修講一句:對不起 希望等一下我講完 我們同修為越南同修來説明一下 沒辦法
因爲今天有我們鄭居士的邀請 就是為大家來説明一下這個《八關齋戒》内容的意義 儀軌 該怎麽受持 然後怎麽行持 怎麽樣去修行 因爲我們下個星期六 就是禮拜六我們有做一個《八關齋戒》然後禮拜天呢 做一場三時繫念 這個三時繫念是讀誦的 讀誦的 平常我們一坐下來 是六個小時至少 但是這個因爲讀誦 一個小時 所以禮拜天那一天 就是讀三部 三部三時繫念 我聽説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同修 對三時繫念很喜歡 而且效果 利益很大 所以我建議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的總幹事 如果有因緣 就每個月做一次 這個每一個月可以用一個錄起來(的) 播放大家一起來做 目的就是把三時繫念的功德利益 而念佛功德利益 回向給我們的過往的父母 我們的累劫冤親債主 一切衆生能夠蒙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祈求世界和平 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能夠大災化小 小災化無 因爲將來災難會更多 天災人禍 會一年一年的嚴重 這個師父説實話 説實在的 將來的災難會更嚴重 也更麻煩 爲什麽呢 不善業的麽 而感召來的
所以希望我們有這個因緣 要沒有這個因緣也沒辦法 我們也不要勉强 自己做 自己看 自己聼 隨緣 不强求
今天 我首先要跟大家簡單説明這個八關齋戒 因爲我們沒有時間 這個時間太短了 我會把那些概要的 主要性的 有一些我們需要注意的 讓大家能夠受持八關齋戒 怎麽受持法 我們受持之後 我們會法喜 如果大家想要詳細的瞭解呢 你們可以去看藕益大師的注解 藕益大師對八關齋戒的内容的注解 講的非常的詳細 講的非常好 大家有空可以去參觀 藕益大師 大家都是要知道藕益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九代 他老人家還沒專修專弘淨土的時候 他對戒律的研究三十年 所以對戒律很深刻 你們可以去瞭解 去明白 内容的講義 藕益大師講的非常好 沒有時間跟大家説明
那今天 很多人說:持戒是一樁很麻煩的一件事 而且很不方便 就好像不自在 好像是把我們的手脚綁的緊緊的 就好像綁手綁脚的 所以 受八關齋戒不好 乾脆就不要受了
請大家要注意 如果有這種的觀念 是不正確的觀念 記得:如果我們有聽到這種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不對的觀念 不對的想法 而且再加上 用嚴重來講 就是邪知邪見的 如果他能夠講出來說:持戒的一個 一樁是很不方便 不自在(持戒是一樁很不方便 不自在) 綁手綁脚的 就是等於説明他的習氣很重 説明他的業障非常重 説明他的將來的前途都是在三途 記得這件事!1035
祖師大德包括我們師父上人 因爲師父今天 十二點半還有一堂課 晚上七點還有一堂課 因爲師父最近都在講《沙彌律儀》很多法師都在聼 現在法師已經將近要兩百個 所以每一天要講課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一生講經常常在提醒 爲什麽我們要扎三個根 第一個根是《弟子規》《弟子規》的用意 就是落實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所以《弟子規》不是給小孩讀的 我們大人也要讀啊 因爲這個是教我們 怎麽做人的根本 第二個根呢 是《太上感應篇》所謂的 提倡因果 就是慈心不殺 所以我們淨業三福裡面第一條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都是落實《弟子規》慈心不殺 落實《太上感應篇》最後修十善業 那爲什麽要學這三個根呢 就是教我們做人的根本 你連做人的根本都沒有的 你連做人的條件都沒有 你想要來生得人身 你想要來生 生在那個天道 有可能嗎 不可能的事情 那個是不可能 不要説人天福報了 説我們今生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也沒有分 你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先做人 人做好了 你才能夠得到人天的福報 將來念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才是容易呀 所以你説持戒重不重要 很重要的 尤其現在我們這個時代 我們這個時代習氣煩惱重 你去思維觀察一下 從早到晚 你的壞事多還是好事多 你的習氣多還是清淨心多 你一天到晚 你的嘴巴每一次都講那些人家的不好 犯你自己的口業多還是少 管師兄 師父說的話對不對呢?“對!”你説如果今生我們沒有用戒來伏住我們的煩惱習氣 你念佛容易嗎 不容易呀
所以有時候 我常常在想 我們念佛的人很多 你看我們雪梨同修的 念佛超過十年的 不少啊 但是有時候我們還不如一個小孩 一個七嵗的小孩 念三年的阿彌陀佛 三年之後 預知時至 沒有生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還不如她 只是聽到父親讀誦《阿彌陀經》好奇 阿彌陀佛是什麽 父親給她解釋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 起了一個歡喜的心:我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祈求她的父親:能不能帶我到西方極樂世界 父親跟她講:我沒辦法 只有阿彌陀佛 所以她父親告訴她:你要每天念阿彌陀佛 三年 預知時至 不生病 往生西方 我們呢 每一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習氣還在呀 你不要說別的 我們常常在口上講:放下放下 最簡單在我們的眼前 你的手機 有時候每一天 我們把這個手機綁的緊緊的 每一天把這個時間花在手機的身上 花多少的時間呢 每一天看著手機 看報告 看這些東西 看到最後 起煩惱 造業 連手機都放不下 其他不用談了 所以說呢 你這一生能不能往生西方淨土 沒有分 所以不能怪祖師大德 怪我們自己沒有好好去認真學習 原因就是在這裡 師父講的比較直接 如果你們有得罪的 不好意思 因爲我還要在澳洲混呢!因爲如果 我還要在澳洲混呢 講實話 不然得罪人 以後那慘了 進不來澳洲了 進不了雪梨了 所以如果有講 不好的地方 請你們多多包涵 多多體諒 我不是故意的 師父講實話 講實話的人很難做人 都是每天得罪人 所以你們體諒體諒我的苦心 做師父的人就是這個的苦衷 希望你們瞭解
所以這個戒很重要 伏住我們的煩惱 戒 一切善從戒而生 很抱歉 我這次忘記把這個稿子給我們的鄭總 忘記了 因爲最近師父太忙了 每天很忙 這個稿子 對不起
這個戒 大家必須要知道:一切善 從戒而生 一切罪 從戒而滅 你説你沒有這個戒 等於沒有規矩 沒有規矩的生活 你説你的生活能夠幸福嗎 不可能的!這個戒就等於規矩 你在一個佛堂裡面 一個道場 一個僧團 一個團體 如果沒有規矩 你説這個僧團能夠和睦嗎 不可能的 你這個家庭能不能興旺 不可能!胡作非爲 這個戒很重要的 所以 你去看一看 這個釋迦牟尼佛在《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迦牟尼佛花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的時間講這一部經 所以一切經裡面 最大的分量就是這一部經 二十二年 你看釋迦牟尼佛 在這個《般若經》講了一句話 你們要聽好喔 把你們的耳朵打開 好好聽 把你的眼睛灌注我 看著我 你看釋迦牟尼佛 在《般若經》講了一句話 你們要記得:如果這一生我們沒辦法把五戒做好 不要説得人身 記得:不要說得人身 連狐狸身 你也沒有分
狐狸是什麽 我們平常講狐狸精 狐狸的身份 狐狸代表什麽 狐狸代表畜生道 你連狐狸身的身份 你都沒有機會得到 意思是什麽呢 你沒有把戒 這個規矩的生活 落實在生活 規規矩矩的 你的前途只有兩條 地獄跟餓鬼道 這個是真實意的 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講的 所以爲什麽現在人 會做事 不會做人 爲什麽 因爲他沒有學習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用教學 爲什麽呢 就是來幫助我們破迷開悟 你想一想現在的人會做事 但是不會做人 所以很多問題出來 毛病出來了
然後 藕益大師在這個五戒裡面有講一句話 藕益大師説了一句很重要 你們要聼好 藕益大師說:十方諸佛如來 因五戒而生的 而五戒是十方諸佛的父母 所以十方諸佛如來的父母是誰 五戒 因爲五戒 十方諸佛如來才出現於我們這個人間 度化衆生 整個虛空法界 都是以戒來度化衆生的 所以你説呢 你怎麽能夠說持戒不重要呢 很重要 這個是跟大家來講一講 持戒的内容的精神的意義 讓大家明白:人 如果沒有規矩 沒有戒的方向 那就很難了 這個家庭必會敗 這個國家會毀滅 這個社會會動亂 原因就是在這一個 希望你們好好去思維 今天我所講的話 是不是有道理 一個家庭 你要得到幸福快樂 你連這個根本都沒有了 有可能嗎 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戒的重要 我們必須要瞭解2222
第二個 這個八關齋戒要怎麽樣來受持 比方説現在這個疫情 我們沒辦法到道場 或者我們在郊外好遠 而且這個郊外又沒有道場 又我們身體又不健康 又生病 又不方便 種種的 我們要怎麽樣來受持呢 在佛陀 大家一定要知道 在佛陀的時代 傳授八關齋戒是一對一的 一對一才會如法 一對一的 一個法師傳一個居士 好 現在 佛陀距離我們現在 大概三千年了 我們學會如果禮拜天要傳八關齋戒 比如說來了一百個 如果依佛陀的那個做法 如理如法 那我們必須要請一百個的法師來傳授八關齋戒 你説有可能嗎 不要說一百個了 我們每一年雪梨淨宗學會要做三時繫念 要請一組的法師 都… 都好難 何況要請一百個 更不可能的事情 (這是)第一個
第二時間跟空間不可能 地點也不可能 不能啊 對不對 所以在這邊呢 我們就是用 告訴我們:佛法是心法 最主要的 要怎麽樣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那個才是主要的 那怎麽受持呢 比方説 我沒有法師 我要在家裡 自己自受 我該怎麽做 比方説 沒有法師
首先我們先禮佛三拜 禮佛三拜之後呢 我們就把這個戒文來念一遍 怎麽念法呢 鄭總把它顯出來 2545跪在佛面前 我們第一遍 應該要念三遍 第一遍 從【阿遮利耶存念】念到【 我當隨學、隨作、隨持】念一遍之後 我們禮佛三拜 禮佛 禮佛之後 又起來 重複第二遍 又再念一遍 從【阿遮利耶存念】然後念到【我當隨學、隨作、隨持】念第二遍之後呢 我們又禮佛一拜 第三遍 下面的經文 我們才全部念 但是有一些我們不用念 比如說 從【阿遮利耶存念】第三遍 念到【我當隨學、隨作、隨持 願阿遮利耶證知我一日一夜為淨行】這裡有優婆塞 跟優婆夷 如果你們是男眾 就念優婆塞就好 如果你們是女眾的 就念優婆夷 優婆塞就不用念 優婆塞是男眾 優婆夷是女眾 所以你是女眾你就念優婆夷 你是男眾你就念優婆塞 念好了 就【皈依三寶 受八學處】到這裡 下面的那一段經文 就不用念了 那個是法師而念的 你不用念 你不可能 你等一下說【受八學處】【善】自己回答【爾】那不是很奇怪嗎 所以你自己在家裡 這個 師云【善】回答【爾】你就不用念了 如果你自己念 很奇怪啊 自己念 做老師 自己回答 做學生 所以 這個八關齋戒就這樣受持 念好了呢 三遍念好了 我們再來禮佛三拜 爲什麽要禮佛三拜呢 就是祈佛加持 加持什麽呢 讓我今天一日一夜 能夠齋戒清淨 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而佛力的加持目的就是這一個 2753
有人問 我們平常念【我弟子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一般是念我們的名字【我 學悟】或者你們可以念【我 妙音】你們可以選擇 就是一日一夜 這樣 這個就是受八關齋戒内容的儀軌 怎麽樣來受持 傳授是從上到下的 從一個法師 老師 對著一個學生 或者佛菩薩對我們的傳 所以第一遍 從【阿遮利耶存念】念到【我當隨學、隨作、隨持】我們就拜 第二遍也是一樣 第三遍才全部念【我當隨學、隨作、隨持 願阿遮利耶證知我一日一夜為淨行】我是男眾 我就念優婆塞 【皈依三寶 受八學處】所以記得 下面那一段經文 我們不用念了 這樣解釋聽懂嗎 明白嗎“明白啦”如果還不明白 I'm sorry. 我真的不知道怎麽解釋了
好 這個是第一個 怎麽來受持八關齋戒 記得:不要自己念【善】自己【爾】很多我們有犯這種毛病 我們再來看 在這個八關齋戒 你們有沒有看到一條叫做【不婬欲】3107
有沒有看到 “有!” ok 就是第二段【不殺生 不偷盜 不婬欲】有人説 這個不婬欲跟我們五戒不一樣 五戒 是不邪婬 在這一條呢 連那個正婬的關係 就是夫妻那種正婬的關係 都不允許的 因爲這一條的用意 就是告訴我們因爲你們發願要修清淨心 既然要修清淨心 你要鎖定佛的戒律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白 等一下跟大家説明 今天如果我們有家庭的 我今天要受八關齋戒3209尤其是六齋日 我要發這個(願)受八關齋戒 你要先跟你的太太 或者先生去溝通 溝通一下 不婬欲 鄭總 你把大家顯出來 等一下再恢復 這個我們受八關齋戒 要跟你的先生溝通一下 爲什麽呢 或者跟太太 因爲他有時候 沒有學佛 不瞭解 因爲八關齋戒最好呢 能夠分開睡 不用同一個房間 爲什麽不用同一個房間呢 因爲怕三更半夜會翻車 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就是三更半夜會翻車 翻車的意思:會忘掉的啦 你不給 先生又發脾氣 一大堆會產生一些矛盾衝突 所以要溝通好 這個很重要的 有一些老夫老妻的 沒關係啦 但是有些我們年輕人 需要這些 溝通一下“我今天要受八關齋戒 我們分開一下 一天!”溝通一下 要不然等一下先生 給你個臉色看 你就麻煩了 你受不了了 溝通一下 要不然 三更半夜會變動的 會變動 盡量分開 分開
如果今天我的家庭貧窮 只有一個房間 怎麽辦呢 有些人生活很貧窮 但是我要受八關齋戒 那怎麽辦 所以我説 先溝通 能夠一個睡在上面 一個睡在下面 好好溝通 這樣。其他的事 藕益大師裡面内容有説明很清楚 你可以去學習
然後呢 我們來講一講 爲什麽佛 會開這個法門呢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會開這個法門八關齋戒 尤其我們淨宗 如果打佛七 最理想的是什麽 就是再加上這個八關齋戒 爲什麽呢 以爲你每一天在念佛堂念佛 你哪有時間去造業 講話這些呢 所以最理想的 尤其這個八關齋戒的時間很短 只有一日一夜 但是這一日一夜的功德太大了 你看《十善業道經》裡面告訴我們:你能夠持戒 齋戒清淨 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 你將來能夠避免墮在三惡道 告訴大家 三惡道容易進去 不容易出來呀 真的很苦的 你去《地藏經》看一看 地藏菩薩怎麽形容三惡道的 他只是一種概略而說的 如果要詳細來講 無量劫以來都講不完的地獄的狀況 三惡道一進去容易 不容易出來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 人一墮三途 五千劫 需要五千劫的時間才能夠出來 你説有多長的時間 很長 所以 人 有多大的糊塗 也不要糊塗到三惡道去 起碼不要到那邊去 要記得這件事
那爲什麽有八關齋戒呢 因爲佛陀在世的時候修行成佛度了無量無邊的出家眾 度了很多的在家居士 所以很多的在家居士對出家人的生活 那一種的清淨 自在 自由 快樂 幸福 羡慕啊 非常的羡慕 但是一方面他的俗事 他的俗事 就是他的這個世間的事情很多 還沒做完 但是一方面想要過那種清淨的生活 那種自在的生活 而很短的時間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所以這些居士 就問釋迦牟尼佛 有沒有一法能夠幫助我們像出家人那種生活 清淨的生活 而很短的時間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釋迦牟尼佛才告訴大家 有!有一法!就是受持八關齋戒!因爲我們塵勞 我們世間的事情 我們都還沒圓滿 還沒做好 很多事情要處理 但是一方面 我們怎麽能夠過清淨的生活 就是這個樣 釋迦牟尼佛才講 有一法 就是八關齋戒
所以我常常主張 有一些人到道場來受八關齋戒 或者在家裡受八關齋戒 受八關齋戒之後 跟平常的日常生活一樣 沒有什麽區別 我不讚同 受了八關齋戒 該上班 去上班 該工作的 工作 該賺錢的 賺錢 打電話的 打電話 看文件的 看文件 看事件的 看事件 打電話講話 種種跟一般的事情跟每一天 沒什麽兩樣 如果你這樣來受八關齋戒 我不大讚成 也沒什麽意義 所以你要真正要受持八關齋戒 你要那一天 一日一夜 時間很短啊 一日一夜 你那一天 當天 應當要接受佛的戒律 專注在八關齋戒 培養自己的清淨心 什麽樣的俗事 不要去看 也不要去管 也不要去做 該做的 我們盡量不要去做 一天 一日一夜 專注在做這個八關齋戒 什麽樣的事情不要看太多
所以你看 我們八關齋戒的有一條 叫做什麽【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意思就是說 你既然要受八關齋戒 你今天齋戒要清淨啊 時間很短 你要發願 你那天發願之後 你真的什麽樣的 萬緣放下 你真的要放下好好 念佛 好好去念佛 因爲時間很短 一日一夜而已呀 你看【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也不要去聼歌 也不要去卡拉OK 也不要去跳舞 也不要去看電影 也不要去講電話 也不要看那些什麽文件 也不要看手機 也不要打電話 全部都不用 爲什麽呢 也不要去化妝 化妝一大堆 沒必要 爲什麽 老和尚講:浪費時間 因爲時間很短 所以這個八關齋戒這一條 既然我們受持八關齋戒 發願要受持 那今天應當我們怎麽做 接受佛的戒律 怎麽接受呢 把一切的萬緣 能夠暫時放下 好好來修行 你才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啊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八關齋戒的功德有多大 簡單跟大家講 你能夠一日一夜清淨 而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能夠念佛 你能夠將來受什麽果報 六十萬世衣食無憂 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 你想一想 六十萬世 不是六世 六十萬 要聽懂喔!六十萬世 意思是説你能夠獲得什麽樣的功德 你將來的福報 就是在這個人天生在富貴之家 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世間的福享完了 已經沒辦法再享受了 你要跑到哪裡去 跑到天堂去 天界有二十八層天 在二十八層天裡面 從忉利天慢慢提升到兜率天 那個福報很大的 從忉利天來看 你看 忉利天一天的壽命在這邊一百年啊 忉利天的一天 我們這個世間一百年 還有其他的 他化自在天 兜率天 化樂天 哇 那個壽命太長了 這個福報很大 如果你能夠把這個福報放下 認真修行 我這個福報 天道的福報我不享受了 因爲天道的福報是無常 不是永恆的 我要享受那種永恆的 我要放下!念佛!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福報是什麽福報 中生中品 那個福報很大的 所以你看那個《無量壽經》裡面第三十七品 大家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就是等於阿彌陀佛告訴我們 你在這個世間一日一夜清淨心 能夠持齋戒清淨 你的福報超過無量國 爲善百歲 就是超過西方極樂世界修行 為善百年 那個福報很大!所以呢 我比較主張那一天當天 我們受八關齋戒 手機也不要去看 看太多 很多頭痛麻煩 心很煩 清淨心就沒有(了) 所以盡量不要看太多 話也不要講太多 所以在八關齋戒裡面 最主要是什麽【禁語】我們的話 不要講太多話 爲什麽 無量劫以來 我們的累劫冤親債主無邊無邊的 這些累劫冤親債主都是從我們的口業而來的 所以你看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少説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你想一想 所以 話少説一點 從今天開始 該講的 要講 不該講 不要講太多 比如説 Guan 跟你太太 對不對 該講的 M! 不該講的 M M!這個不會產生衝突 對不對 所以我常常講:人 讀一部經 不如落實一句佛的教誨 你看 你讀一部《無量壽經》還不如 你把《無量壽經》一句 你能夠做到 超過你讀《無量壽經》十部 一百部 要記得!所以 我常常告訴大家:要把《無量壽經》的想法變成我們的想法 要把《無量壽經》的行爲變成我們的行爲 你今天念一百部的《無量壽經》還不如你把佛陀講一句老實話 這個很重要的4422
然後接下來 我們要來看 這一條裡面有一段叫做【不坐高廣大床】有沒有 這個最後 【不坐高廣大床】我們現在 在外面要買那個床 幾乎都大大高高的 高高大大寬寬的 有沒有 是不是【不坐高廣大床】那我們該怎麽做呢 這個藕益大師在八關齋戒裡面講得很詳細 大家有空去可以看 因爲我沒有時間 但是我可以用一個簡單 跟大家説明 比方説我家裡一個床 很大 很寬 但是我今天要受八關齋戒 我又不能睡在下面 地下 冬天的時候很冷 這個對身體不好 這個寒氣很重 你看師父坐在地下都感覺不舒服了 著涼 真的 所以你看師父這個地下 很厚的 有四層 如果今天我們在家裡 這個床又很寬又很大很高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不坐高廣大床】你可以用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你家裡不是有毛巾嗎 洗澡的毛巾 那個大的 大的毛巾 有沒有 一個人用的那種 大大長長的 你就把它鋪在你的床上 什麽意思呢 我的床的範圍就是這麽大 就這麽做法 你明白嗎 但是 人呢 很多毛病 睡來睡去 不像以前 以前的人睡覺很整齊的 一睡 好像死人一樣 以前的人睡覺 好像死人一樣 一個躺下去了 如如不動那一種 現在翻來翻去 本來在左邊翻到右邊去了 像我以前 我以前跟我父親睡覺的時候 你看 明明我們的床都很廣 我翻來翻去 把我爸爸 把我父親踢下去 你要怎麽做呢 用這個毛巾 蓋在這個床 我今天受八關齋戒 我就依這個毛巾的範圍作爲我的範圍的寬度 要這樣做 所以持戒是活潑的 不是死板的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簡單跟大家説明 你看像我們現在道場 如果建道場 給那些在家人來挂單的 那個床很廣很寬 一睡就是十幾個人 你説這個是不是屬於犯戒 不能這樣講 所以要受持八關齋戒的 什麽都不用管
所以 有人問 師父 這個八關齋戒 它的最主要的是哪一條呢 它的具體是哪一條 是最後的 跟大家分享 八關齋戒的具體都是著重在哪一條 就是我們今天所念的【不非時食】有沒有看到【不殺生 不偷盜 不婬欲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有沒有看到嗎 有沒有 大概第三行 最後一句【不非時食】不非時食的意思就是教你們過午不食
八關齋戒最主要的 它的具體 它的關鍵就是在這一條 意思不代表說 其他的七條是不是不重要 不是 每一條都是平等的 爲什麽要把這一條作爲最重要的呢 有一些人問啦 過午不食 以什麽樣的時間為標準 很多國家不一樣 比方説西藏 過午不食是兩點 西藏 北京的時間 他們的 過午不食的 最慢十一點半 泰國最遲的十一點二十分 印尼以什麽時間做標準 十二點 我們今天要以哪一個作爲標準呢 我們就以時間十二點為標準 十二點過了一秒 這一秒 如果你還有吃東西 你就屬於犯戒了 所以 以十二點為標準 有人説 師父 過午不食 什麽樣的東西不能吃 什麽樣的東西可以吃 有人説 我可吃喝蜂蜜呀 或者糖水 或者薑水 或者種種的 如果你們身體很健康的話 蜂蜜糖水也不用喝了 老老實實喝白開水就夠了 很多人找借口 你看師父以前 過午不食 是怎麽過午不食呢 又不問清楚老師 我以爲:過十二點不能吃 就是等於十二個小時嘛 三更半夜十二個小時 就可以吃了吧 所以我每一天三更半夜 十二點我剛剛出家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剛剛出家 我每一天三更半夜 十二點 過了十分鐘 好像餓鬼一樣 去厨房煮麵湯 以前我就有這種不好的習慣 又搞不清楚 又老師叫我持午 晚上三更半夜十二點 哇 肚子好餓 去厨房偷偷煮麵 泡麵 煮好了 躲在房間慢慢吃 反正師父不知道 阿彌陀佛!欺騙自己 欺騙衆生 所以很多人說 可不可以這樣 如果你身體很健康的話 那就不用吃了 喝白開水就好 如果真的不行的話 糖水蜂蜜 可以喝 那如果我們身體不健康 要吃藥怎麽辦 沒關係 持戒裡面有開緣 你可以吃 吃一點食物 因爲我身體不健康 我需要補充 我需要吃藥 我一定要吃些食物 那你就吃 沒關係 還有很多
但是爲什麽把過午不食為具體呢 很多人說 齋 就是吃素 吃素就是齋 那個是錯誤的觀念 吃素不代表齋 但是你持齋 也可以不吃素 你看泰國 泰國那邊吃 都是靠托缽來的 他也沒有什麽樣選擇 哪一樣不可以吃 有什麽就吃什麽 有葷的 也有啊 那這個齋的意思是什麽呢 爲什麽要過午不食呢 意思就是告訴我們 有淨化的 身心清淨 就是遠離妄想的作用 爲什麽呢 因爲衆生的生死的關鍵 就是因爲婬欲跟飲食 你要記得這一件事!爲什麽把這一條當作具體 因爲衆生的生死的關鍵 都是婬欲跟飲食 的關係 爲什麽 因爲婬欲是生死的根本 飲食是生死的助緣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婬欲麽 所以《楞嚴經》裡面 佛告訴我們【婬欲不除 塵不能出】婬欲 我們的婬欲 所謂【愛不重 不生娑婆】你想要了生死出三界 超越六道輪迴 首先你必須要斷婬欲 因爲婬欲最難修的 所以不容易 但是我們受八關齋戒 只有一天而已啊 第二天之後 我照樣啊 該做什麽的 去做 當天那一天 所以婬欲是生死的根本 生死的根本 飲食就是我們生死的助緣 所以爲什麽把這一條 作爲我們的具體 所以大家必須要知道 十法界裡面 六道裡面 爲什麽有六道 六道的根源 就是因爲有執著 四聖法界裡面(爲什麽)會有四聖法界 就是因爲有分別 有執著 有分別 所以你不能超越十法界的原因就是在這裡 你能夠把執著 把分別心 統統放下 那就等於你就成佛了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代表這個法界 所以你這一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難得 非常難得
最後 過午不食 該吃的 不該吃的 我也跟你説了 如果你真的受持八關齋戒 你的身體很好 胃很好 你就盡量 連蜂蜜 糖水 薑 果汁也不用去喝了 喝白開水更好 如果你真的身體不行 我還是不是很好 那就蜂蜜你可以喝 糖水你可以喝 這些你可以來喝
八關齋戒 我已經跟大家簡單説明了 該怎麽受持 該怎麽樣行持 最主要的 戒 的作用是什麽呢 八 就是八條 關 就是關閉 關閉什麽呢 關閉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不要去造業 齋 代表清淨心 然後第三 戒的用意 爲什麽我們要持戒 就是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就是防非止惡 就是不要讓我們去造業的意思 換句話說 戒是我們法身慧命的護身符 戒就是我們的法身慧命 我們的這個法身 我們這個叫做法身 不能叫 我們一般人叫這個業障身 我們不要講業障身 我們叫法身 我們的法身的慧命5957它(戒)是一種保護 叫做護身符 它(戒)真的能夠保佑你 所以昨天有一位居士 是印尼的居士 打電話給我 他說 師父 我每天買水果 買榴蓮 買牛油果 買這些 我供在佛堂 我常常跟佛講:現在的水果也不便宜呀 這個老居士 這個老菩薩 心裡 每天想著他的孫女孫子平平安安 所以 請教師父 我每天拜這一些 我常常跟觀世音菩薩 護法神講:你要保佑啊 平安我家庭 種種 所以我每次道場供養水果的 收起來要給我吃 我會跟他講:我不要吃 我也不敢吃 爲什麽 你看供養一點點的水果 要求的一大堆 這個吃下去消化不了 所以我寧願自己買自己的水果自己吃 那個容易消化 心裡很踏實 吃那個佛堂的 人家供養過的 那種水果 一大堆的要求 等於把釋迦牟尼佛好像 保安來看待 這些菩薩像 就如同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它不會保佑你的 佛有慈悲 真的會保佑你 因爲他愛護衆生 佛 有這個能力 會保佑你 但是真正能夠保護你的 護持你的 永恆的呢 只有 戒!只有你的德行 你的斷惡修善 才能夠真正得 所以這個 戒的作用 就是我們講的這個規矩 這個規矩的主要的 保護你這一生 不但能夠將來得人身 也能夠生在天道享福 也能夠幫助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你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持戒是一個很活潑 很法喜的 所以弘一大師教我們怎麽持戒 你知道嗎 我最後跟大家分享
弘一大師有個 善巧方便 比方説我要受五戒 或者受八關齋戒 這個善巧方便 怎麽善巧方便呢 他有分爲三個 小 中 大 怎麽叫小 中 大呢 比方説 五戒裡面 我很想受五戒 但是這五戒裡面 每一條來受持我比較壓力 我可不可以先來受一條兩條 可不可以 而且這個五戒的功德很大 再加上有二十五位的護法神來 保護你 弘一大師怎麽做呢 小的 小的什麽意思呢 你可以從一條 兩條 你選擇哪一條你去受 你去落實 比如說【不殺生 不偷盜】我選擇哪一條 我從這一條去學習 這個小的 有兩個 中的 有三條 大的就是圓滿的 就是五條 所以你可以這樣學習 慢慢的一步一步來 一條一條的去受持 一條一條的去學習 你可以這樣做 功德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八關齋戒裡面 第一條【不殺生 不偷盜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這一些就是助緣我們的 我們該怎麽來護持呢 在這個八關齋戒呢 那你要好好 應當要接受佛的戒律 怎麽接受法 世間的一切俗事 這些塵勞 我們先暫時好好放下 好好來持齋清淨 如果你受了八關齋戒 然後自由放任 什麽叫自由放任 打電話的 打電話 聽歌的 聽歌 跳舞的 跳舞 看電視的 看電視 看報告的 看報告 每一天跟這個手機在一起 又講電話 我就建議你們 不要去受八關齋戒 沒有什麽意義的 這個就是我的説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如果有講不圓(滿)的地方 你們可以好好去看藕益大師的注解 我們下個禮拜六 禮拜天 我們來一起 來八關齋戒 來做三時繫念 我也要求 如果我們有過往的父母 或者我們的一些家親眷屬 這四十九天内 要回向的 給他們 可以找鄭居士 我三時繫念結束 師父會來念回向 來給大家結個緣 現在我們來一起回向 如果今天有講不好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包涵 如果有得罪的話 請大家原諒 要不然 以後我在這個澳洲沒得混了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40 《 佛說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護法 大德 大家好 阿彌陀佛 非常難得我們藉這個直播 因爲疫情關係 藉這一段時間共修 來跟大家一起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指正 一起努力 首先 有一些想跟大家來鼓勵一下 來分享 昨天有一個居士 問我說 我們念佛 是爲了什麽 學佛對我們現代的生活 有什麽樣的好處 對初學佛來講 這個問題如果我們遇到的話 我們一定要把它答得好 讓大家對學佛 念佛有信心 如果今天我們大家遇到這個問題 怎麽解答呢 我今天來念佛爲了什麽 如果我們對内行來講 當然我們需要的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了生死 往生淨土 對初學佛來講怎麽辦 你也不可能說 反正我念佛就是要往生的 人家聽了之後 會害怕嗎 剛來學佛麽 動不動叫人家去死 好聽來講是往生 不好聽的就是叫人家去死 怎麽解答呢 這個很重要的 特別固然我們念佛能往生那最好 但是關鍵 有時候很多人念佛 找不到一兩個人往生西方淨土 多啊 那我們該怎麽辦 今天我就藉這個時間來跟大家分享 因爲我們的時間不多 特別現在這個疫情也不穩定 大家也不能聚會一處 來到這裡來學佛 來念佛 經過這個直播 有一些人剛剛認識佛法 有一些人念佛念了二三十年 也有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 一方面可以幫助一些初學佛 一方面對我們來講 一生就是很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那怎麽辦 今天我就經過我的修學的過程 來跟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好好來研討 我們今天學佛 念佛 最主要的特別是我們這一生要求生淨土的 首先必須要修什麽呢 要修定 心不定 就是我們講的 心浮氣躁 容易被外面的境界誘惑 而所轉 外面的這些 五欲六塵 名聞利養 自私自利 我們的内心的 五毒 貪瞋痴慢疑 有時候很多人認爲自己好像修的很不錯 其實 他已經被外面的境界 而所轉了 被迷惑了 自己都不知道 以爲感覺到自己念佛學佛 修得很好 自己都不知道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靠你的心 有沒有定 心浮氣躁 往生不了的 他爲什麽心浮氣躁 有夾雜 有懷疑 有牽挂 有憂慮 心不定 心不定 要往生西方淨土 那是一個障礙 所以我們今天 念佛最主要的就是來修我們的心 主要 這個心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順境逆境也好 你那種心 能夠如如不動 不被動搖 不被影響 那這個往生那就自在了 所以你看那些往生傳 往生西方淨土的 心就是定的 哪有心浮氣躁的 沒有的 心亂如麻 往生不了的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修定 然後 來修慧 你沒有這個 你真的往生會變成一個障礙 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已經告訴我們 你要突破時間跟空間 你要生死自在 你要入禪定 其實一個人能夠真正深入禪定 覺悟了了 對於虛空遍法界 過去現在未來 他都沒有障礙了 自在了 他已經自在了 像這樣的人 念佛的人往生非常的自在 想要留就留 想要離開就離開 由他來決定 這個就是禪定 今天問題來了 我們念佛怎麽修禪定啊 禪定首先 你要突破這個時間跟空間 了生死 你首先要禪定 那怎麽辦呢 其實你能夠念佛 念到一種功夫 已經進入這種的禪定 你看祖師大德不是講麽【無上甚深微妙禪】特別是這一句佛號 特別這淨土法門最容易的【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你行住坐臥都能修行的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那我們該怎麽辦 其實念佛就是修禪定 你們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慈雲灌頂大師在《淨土發願文》裡面有一句話 有沒有 有沒有大家很熟 因爲今天我要經過這個直播 聽説參加的人很多 你看慈雲灌頂大師在《淨土發願文》裡面不是講了一句話嗎 很明顯的【自知時至 身無病苦 心不貪戀 意不顛倒 如入禪定】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其實念佛都是修禪定 只是效果不一樣 有人得到的是深的 有的是很淺的 有一些人根本都沒有 一邊念佛 煩惱照舊 所以像你這樣的狀況 將來能不能往生淨土 那很難 所以佛法是在人間 是在生活 在生活去磨練 磨練什麽 磨練你的心 你看那個清朝在杭州 他是杭州人 很出名的 是誰啊 大家知道嗎 大家認識嗎 冬瓜和尚 師父最喜歡看的就是他的故事 他的年譜 真的 師父很喜歡 黃打鐵呀 冬瓜和尚呀 師父很喜歡看 你看他在華嚴寺出家 十幾年每一天就做什麽 逛大街 逛大街做什麽 吃冬瓜 所以大家稱爲他冬瓜和尚 每一天逛大街 吃早餐好了 出去逛大街 逛到什麽時候 晚上回來 晚上再來念佛 你想一想 他的同參道友叫慧照法師 每天批評他:你不好好在佛堂 在廟裡面念佛 誦經打坐 每一天逛大街 不要以爲坐在念佛堂就是真正在修行 不一定 我們身 坐在這裡 心到處亂跑 我們在誦經好像很用功 心不在焉 所以爲什麽我們讀經 讀經的用意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智慧 修慧麽 冬瓜和尚就是這個樣子的 十幾年就是這個 每一天都是逛大街 早上出門 晚上回 早出晚歸 每天就是這個樣子的 師父很多次修這種的境界 學不來 看到東西 被東西迷了 看到這邊 被這個迷了 人家是什麽樣【人從百花過 片葉】怎麽樣【不沾身】心很定 我們心常常就被這個動搖了 你看眼睛看東看西的 往往就是被迷住了 冬瓜和尚真的好厲害 慧照法師批評他的時候 他一句話不講 微笑 所以人家有一天在駡你的時候 批評你的時候 你也要這樣 一句話不講 微笑 你看阿彌陀佛的像 都 是代表微笑 微笑是什麽意思 心定 所以一個人 心有沒有定 看他在講話就知道了 他有沒有修 看他講話你就知道了 很明顯的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這個人的氣氛 是怎麽樣的 他會感覺出來 真的 你看我們每次見到我們師父上人 走到他的旁邊 感覺很吉祥 很溫暖 感覺很舒服 人家有修 你看我過去 去見達賴喇嘛在美國剛好遇到 去見他的時候 心很溫暖 不是故意的 是有一個同修 剛好他到美國 我們去見他 很舒服的 冬瓜和尚就是這個樣子 有一天 他跟慧照法師說:你要記得 正月初六 就是明年正月初六 你要過來一趟 慧照法師就問他:到你的道場做什麽 送我一程啊 送你到哪裡 我要回老家呀 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慧照法師在那邊批評 像你這樣的人 每天逛大街 不守清規 不好好在佛堂念佛 不誦經 不坐禪 還能夠往生西方 好啊 正月初六我來送你一程 看看你能不能往生 看你是不是開玩笑 沒想到正月初六的那天早上 剛好有人請他去應供 接受這個供養 一大早出門 慧照法師剛好來到他的佛堂 找不到人:這個冬瓜和尚跑去哪裡了 這個不是跟我開玩笑嗎 不是叫我正月初六嗎 沒辦法 就在他房間等 等的時候 剛好冬瓜和尚回來 看到:你來我的房間幹什麽 你不是今天要我送你一程嗎 我有跟你講嗎 有 正月初六 往生的人還會忘記 你看冬瓜和尚那個心 真的定到這種程度 自由自在的 什麽時候走 什麽時候離開 什麽時候住 由他來決定 像這樣的人 不多 真的 你看他就跟慧照法師說:好 還好 你提醒我 那我去沐浴更衣 穿海青 搭袈裟 拜佛 好了 就坐下來 現在我准備好了 但是我還沒走之前 我先送你一句話 就是一首詩 跟他講什麽呢 大家知道嗎【終日走街坊 心中念佛忙 世人都不識 別有一天堂】你看 講完了一句阿彌陀佛 走了 多自在 那我們能不能達到這個境界 能 只要大家肯修 所以要從定 這個心要從定來修 在哪裡 在生活 所以這個定要怎麽修呢 我告訴大家一個秘訣 從放下 這個放下要記得 從心放下 事上我們還是跟一般人一樣 該吃飯的 吃飯 該工作的 工作 該做什麽事的 去做 都是一般一樣 但是心裡面很清楚的 從這邊慢慢的去磨練 再加上我們永遠不要離開 我們所講的戒律 特別是我們出家人 你要保住這個袈裟 你不能離開戒律 你一離開戒 你保不住了 不管你今天會講經説法 你會怎麽樣的 多聰明多厲害 只要你離開這個原則 你是不會永駐的 你會犯錯 所以【以戒為師 以苦為師】很重要 這個就是跟大家簡單分享如果我們遇到了 我們今天念佛 要修什麽 修定 看你們的心浮氣躁到什麽程度 每天不斷的去磨練 這個是我這幾年下來的 因爲我們凡夫 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點 所以不斷的要誦經 要聽經聞法 如果有老師在旁邊 那就很快 我們沒有啊 所以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心裡面很清楚 只要你把這個原則 把它抓住 什麽樣的境界都是在考驗我們的 都在磨練我們的 成就我們的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都是來磨練我們 讓我們對這個世間能夠明白事實真相 爲什麽我要了生死出三界 我爲什麽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讓你明白這個道理 不然的話 忙來忙去 忙到最後 很可惜把這個機會錯過了 等來世 要好好來修 好好來念佛 太難了 人身難得 你看2104《大般若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一個人沒有把五戒做好 不要說得人身 連狐狸的身份你都沒有分 狐狸是代表什麽 畜生道 你沒有把五戒守好 你要想得人身 而生在帝王之家 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有可能嗎 不可能 你的前途就是三途 除了畜生道 不是餓鬼 就是地獄 這個不是嚇人 是事實真相的 佛從來沒有跟我們花言巧語 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來告訴我們 因爲他是發明(現)了這些事實真相 宇宙的事實真相 他不是創造的 創造的不能有這種權威 有時候會錯誤的 釋迦牟尼佛不是創造這個世界 他只是把這個宇宙事實的真相發明(現)了 瞭解了 把這個事實真相來告訴我們 教我們該怎麽做 不像一般的 這個是我創造的 這個世間是我創造的 不是的 釋迦牟尼佛不是這一個 他是發明(現)的2227 這個就是告訴大家 所以從今天開始 你把你的心好好去磨練 你看師父每天都在磨 磨練師父的這個心 境界來了 被迷住了 又拉回來 不怕念起 只怕我們沒辦法覺悟 知道了 我趕快拉回來 懺悔 剛才 又再犯錯了 趕快又拉回來 又懺悔 沒關係 我們在學習 慢慢三年五年 你會有一個很好的成績 如果有善根的人呢 很快三個月 一年 半年就會成就了 這個簡單跟大家分享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其實 講經的人最大的收穫 其實他都在修定 因爲每天要看這些資料 要去學習 學習這些資料等於跟佛菩薩在一起 心容易定 所以你們要修定 學習講經 跟誰講 跟墻壁講 墻壁當作…它也是屬於衆生一類的嘛 有情跟無情而已 無區別啊 跟墻壁講 學習講經慢慢你就知道 講經都是講給自己聼的 好我們來看《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上一次拖了很久 今天因爲時間很短 我們來跟大家有一個字面上來學習 因爲我們只能到十點二十分 現在還有十五分鐘 剛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了 我們該怎麽修 上一次已經跟大家把釋迦牟尼佛隨身弟子 釋迦牟尼佛的隨身弟子有多少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在這一部經裡面只是說出來【千兩百五十人俱】其實它是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常隨弟子 上一次已經介紹的就是到摩訶迦葉 就是大迦葉 大迦葉 迦葉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就是飲光 爲什麽稱他飲光呢 因爲大迦葉的身上都是常常放光 而且放金光 爲什麽他生生世世會感得這樣的果報呢 這個故事我已經跟大家分享 我不再重複了 大迦葉爲什麽在佛弟子當中稱爲苦行第一的呢 他爲什麽用苦行的方法來成就自己呢 用這種最苦最苦的方法來修行 就是他的主要的 希望經過苦行 把我們的内心的貪瞋痴慢疑 自私自利 再加上外面的五欲六塵 名聞利養 能夠統統放下 所謂的以苦為師 所以大家在佛弟子當中都稱爲他是:苦行第一 他真的 很苦的 修那個最苦的 人家沒辦法選擇修行的 他能夠做得到 所以很多人說:哎呀 好可憐 其實他一點可憐都沒有 他在享受 在苦中 在享受那一種快樂 無法去形容的 你看虛雲老和尚 大家有沒有聽過 虛雲老和尚一生 一百二十幾歲圓寂 一生以什麽樣的做爲修行的主要【以苦為師】你看看他的年譜 你就知道非常感動 經過四朝五帝 你想一想 他真的以苦為行 有一天1949年 有一些居士 請他到哪裡 到香港 給他建了一個精舍 而且這個精舍在哪裡 在鄉下風景很好 住了多久 一個月 後來就離開了 那一些老居士就祈求:老和尚 你要住下來呀 來幫助我們 老和尚說:不行 這個太繁榮了 太好了 我呢不適合修行人 我還是回到中國 回到國内 因爲他對國内的情形很瞭解 那個時候 他能回去中國 能夠多受一分的苦 希望能夠減少那個時候的衆生減少災難一分 這個叫做什麽【代衆生苦】摩訶迦葉也是一樣 代衆生苦 人家是這樣修行的 所以我發現我在這個澳洲住了一年了 我發現澳洲這個地方太好了 不是好事 也不是壞事啦 我這個一年住下來 我感覺真的 太好了 有時候我們自己不知道 容易被迷了 這個我是講心裡話 所以我這十五年來 我走到哪裡 有機會能夠自己煮飯 我自己煮飯 自己煮菜 洗衣服 打掃 做一些雜務 除了準備講經資料 跟我們印尼的佛教會開會 師父每天晚上很晚睡的 至少十二點 爲什麽 因爲印尼跟澳洲距離(時差)4個小時 師父要講課 開會 所以每天能夠自己處理的自己處理 所以有機會 這十五年來就是自己這樣的 洗厠所 洗衣服 燙衣服 煮菜煮飯 爲什麽這樣做 惜福 每一天給人家準備 時間吃飯了 我就去吃飯 時間睡覺 我就去睡覺 人家打掃 人家幫我洗衣服 福報就在這花光光了 花光光的時候 以後怎麽辦 那不是很慘了 所以這個福報一定要留下 留下在晚年 或者臨終的時候 趕快去用 我爲什麽要這樣做呢 才不會有障礙嘛 生病也是一個障礙 你看現在很多人臨終的時候還沒往生之前 幾乎都是生病的 不是得癌症的 就是中風的 就是很多的 就是把這些福報留下 讓我們臨終的時候 讓我們晚年的時候 好好享受 好好享用 現在年輕受一點苦沒關係 所以昨天有一個墨爾本的居士打電話 師父 你自己煮菜 錢夠不夠 放心 這個你不要操心這個事 主動會來的啦 這個主動會來 真的 出家有好處很多啊 你看師父常常去買菜 有一個小超市 在我住的地方 小超市 我遇到一對母女 這對母女看到我是一個法師 所以我每次去買東西 她常常在那邊 每次結賬她幫我結賬 我不認識 我很多次跟她 她平常禮拜幾來 我就禮拜幾去 不要跟她碰到 不要碰到 有一天她問我 師父 您這幾天跑去哪裡 我説很忙啊 師父 您可不可以定個時間 禮拜幾您過來 我過來這裡 我就跟她講 我每個禮拜二 我會到這邊來 禮拜二在那邊 買好了 就結賬 供養 所以不要想東想西 胡思亂想 緣分到了 自自然然就會了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個是一點點小的福報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必須要記得今天師父所講的一句話:只要我們一天還在這個六道輪迴 我們離不開這個福報 你要記得 福 排為第一 下面才修慧 所以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福慧雙修】的道理就是在這裡 爲什麽要福慧雙修 因爲有智慧的人一定有福報 有福報的人 不一定有智慧 但是 福 還是排第一的 所以今天我們爲什麽要誦經 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 提升自己的靈性 自自然然你的福報就具足了 你的福報就提升了 所以有人說 師父 我念佛能不能不修布施 供養 不行 你怎麽能夠不修布施 將來你來成佛 度衆生 我告訴你 你會餓肚子的 反正我念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布施也不用 供養也不要 隨喜功德也不用 反正什麽都不用 不行 一定要修布施 你看師父每個月一定要做放生 哪一些人供養 我去放生 前幾天剛剛放完 每個月 至少一千塊澳幣 反正我要放生 時間 有人拿錢來了3458從墨爾本的 從西澳的 師父幫我放生 我就拿去放生 我每個月一定要做放生 雖然我沒有回家 但是我請人幫我去買 有多少我們放多少 至少 從這邊 我會寄一千塊 再加上印尼那邊同修 至少四五千塊 那很多 有多少做多少 能夠幫助一個 我們盡量幫助 這個錢帶不走的 你説呢 又沒有娶太太 又沒有老婆 這些做什麽 沒有用啊 雖然我們戶口有錢 盡量保持哪個地方需要 我們趕快拿去幫助 這個就是我爲什麽 常常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的表法是什麽 就是具足圓滿的智慧 你有具足圓滿的智慧 你就會有具足圓滿的福報 摩訶迦葉就是爲什麽以苦為師 用這種苦行 最苦最苦來修行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今天不是我剛才跟大家講 我爲什麽要這樣做 惜福 福沒有 真的 很辛苦 這個是簡單跟大家 用一個字面上來介紹 第四位誰呢 第四位就是摩訶迦旃延 摩訶 是梵文 翻成中文就是 大 的意思 迦旃延尊者 他古印度 把他翻成中文叫做什麽 叫做【文飾】文 是文采 飾 是裝飾 翻成中文的意思 迦旃延 他是梵文 翻成中文 就是文飾的意思 迦旃延尊者 用我們現代話來解釋 來稱呼他是一個 文學家 有哲學家 有科學家 像舍利弗是屬於哲學家 目犍連 科學家 迦旃延是一位文學家 而且在那個時候很多人稱爲他迦旃延尊者是一位 評論家 爲什麽稱爲他評論家 因爲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他議論第一 什麽叫做議論第一 他能夠發表文章 發表議論 在佛弟子當中是第一的 而且有道德 有智慧 有才能 有學問 有修養 這個就是迦旃延尊者 下面第五位是誰 第五位的這個大家應該要知道 叫做摩訶俱絺羅尊者 他是誰呀 俱絺羅尊者是誰 大家一定很熟 你們常常讀《彌陀經》的人 哪裡不知道 摩訶俱絺羅尊者是誰 時間到了 明天再跟大家來分享 佛的弟子個個都很特別 很有才華 很有學問 很有修養 而且很有特色 專長非常特別 明天再繼續跟大家來研討介紹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這一千兩百五十五人以十六位大弟子來代表 今天講到這裡 如果不圓滿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指正 最後祝大家六時吉祥 老實念佛 最後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70A 《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希望來互相鼓勵 也順便來跟大家來講講話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過去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 也是我們阿彌陀佛 再來的 善導大師過去曾經講過一句話 他老人家講【總在遇緣不同】善導大師爲什麽要講這句話呢 這個緣是指什麽 這個緣就是説明這個環境 我們這個環境跟極樂世界的環境是不一樣 在西方極樂世界 雖然你帶著你的習氣 你的煩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有煩惱 你的煩惱起不了作用 因爲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讓我們 生起煩惱 讓我們起了貪 恨 欲望 種種的這些的 沒有這種的因緣 我們這個環境那就不一樣 爲什麽我們這個環境容易造業 因爲它有這個緣 所以遇到緣 起了貪念 起了欲望 起了瞋恚的心 種種的煩惱 所以在這個環境我們衆生 爲什麽容易造業的原因 就是在這個區別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們想一想358 你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 從你的口業 從你的言語 從你的念頭 從你的行爲 你哪一件事不造業的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就是提醒我們 這個 緣 最主要是講這個環境 娑婆世界的環境跟極樂世界的環境是不一樣的 區別太大了 第一個就是講老師 你看我們要找到一個老師在我們旁邊來指點我們 教導我們 幫助我們 很不容易 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每一天 你能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諸佛菩薩在一起 跟這些諸善知識在一起 所以你進步很快 修行很快 成就很快 所以爲什麽呢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把這個深信分爲七種 七大類的原因 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 524 上個星期已經跟大家説明 第二 藕益大師爲我們説明 第二個是什麽呢【信佛願】佛 是指阿彌陀佛 願 是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爲什麽藕益大師要我們深信四十八願呢 要我們深信阿彌陀佛曾經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有發這麽大願 為一切衆生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 而建立了這麽好的一個環境 讓我們十方一切衆生 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聚會一處 爲什麽呢 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 因爲四十八願 都是繞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大家一定要記得 整個四十八願都是繞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功德 而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都是繞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整個展開來都是701周遍法界一切衆生 整個虛空法界都離不開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 你可以瞭解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虛空法界 周遍法界都離不開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在這個地方藕益大師爲什麽教我們要深信四十八願 因爲只要你能夠把四十八願瞭解聽懂明白了 你才能夠對這一句名號 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 才能夠產生深信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今天爲什麽我們念佛的人多 得力的人少 什麽原因 這個我們一定要很大的思維 810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們想一想 你們自己去思維一下 整個虛空法界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所以你今天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要怎麽念呢 你要怎麽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一個秘訣:你把你的身體所有的細胞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你把所有的 所聽到的 所看到的 六根接觸六塵 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用這種的精神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哪來不成就的道理 不管你聽到什麽 你看到什麽 你在外面聽到什麽樣的聲音 你在外面看到什麽樣的環境 看到一切處 一切人 一切物 你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哪來不成就的道理 我們有沒有用這種心態來念阿彌陀佛 沒有 你的六根接觸六塵 都是在迷惑 所以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得不到利益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爲什麽祖師大德把四十八願 這四十八願裡面總共有十三願 都是在講什麽 聞名號獲得功德利益的 你只要聞到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就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何況你用你的真誠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更不可思議了 你看祖師大德把四十八願 總共有十三願都是講一切衆生聞到名號 這句名號的功德 你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何況你用你的真誠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更不可思議了 所以蓮池大師怎麽説呢 我們看下面 1036 你看蓮池大師講得非常好【舉其名號 兼眾德而俱備 專乎持也 統萬行而無遺】這就告訴我們什麽 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是像什麽 一條大船 能夠幫助我們一切衆生 在苦海當中離苦得樂 而能夠帶到我們一切衆生離苦得樂往生西方淨土 就是像一條大船一樣 無論你什麽樣的善根 無論你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你今天造了什麽樣的業 只要你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 只要你相信有四十八願 阿彌陀佛都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 所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像什麽 大願船 能夠運載一切萬物 往生到極樂世界 到達彼岸的道理 1201 你要相信 因爲這個世間真的很苦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太苦了 今天 你看看我們現在外面的這個疫情 帶來多少的 很多的不方便 帶來多少的種種的恐懼害怕 那以後如果來了一個更大的 那怎麽辦呢 以前我們常常聽到有世界大戰 有第一次 有第二次 有第一次 有第二次 有第二次 一定有第三次的 那以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就是等於毀滅世界了 爲什麽 因爲都是核子彈的炸彈啊 你看這個世界真的 都是被那一些人 聰明的人【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這些聰明人毀滅了 種種的我們都不知道 因爲在這個世間 沒有人能夠預料明天發生什麽事情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老實念佛 每一天不斷的要念阿彌陀佛 只要你能夠把這句阿彌陀佛應用在生活 處事待人接物 那你有保障 你這個保障將來能夠帶到我們離苦得樂 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了生死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瞭解 要明白 我們今天坐下來念佛 最主要不是叫你說:我要來修福德 功德 那個是小事 這句阿彌陀佛最主要是要修什麽 叫你放下 放下你的煩惱 放下你的自私自利 放下你的貪瞋痴慢疑 放下你的名聞利養 你才能夠幸福啊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的内心對這個欲望 對於這個貪心 對於這個瞋恚 對於名聞利養 對自私自利都放不下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不會得力的 你都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所以我們今天坐下來念佛的目標是什麽 就是要把你的煩惱放下 你要懂這個道理 你要會念阿彌陀佛 所以會念阿彌陀佛的人是這樣的 他生活非常的自在 爲什麽隨喜功德麽 不會念的人 一切法 一切萬物 每一件事情 都是要執著 你説念佛有用嗎 沒有用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就是我們爲什麽這一生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確實真的你的善根福德因緣非常的豐厚 所以我們祖師大德告訴我們:1525 無論一切衆生有什麽樣的根性 不管你什麽樣的根性 你上上根也好 下下根也罷 淨土法門 就是這個念佛法門 都能夠包容 包容什麽 就是【使其成就】就是幫助你成就的 這個成就最大的就是什麽 就是叫你成佛 阿彌陀佛都能夠幫助我們成佛 其他的事情那就好辦了 連成佛都能夠幫助我們成就的 何況其他的事情1607 所以你看上上根像等覺菩薩 這些文殊 普賢 你看這些大菩薩就是上上根的 他們也是念阿彌陀佛啊 文殊 普賢都是念阿彌陀佛的 這些大菩薩都是念阿彌陀佛的 包括那個下下根 犯了五逆十惡就要墮在阿鼻地獄的衆生都有份 你説哪一個法門像淨土法門那樣的 沒有的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八萬四千法門 沒有像我們所講的 所聽到的 所看到的這個法門 就是念佛法門 爲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的 一般的經典廣度衆生 它是不平等的 要看衆生的根性 比如說《華嚴》《法華》它只能度什麽 上上根的人 比方説 它的水准都是博士 如果下下根的人呢 是沒辦法的 像我們呢 你要學習《華嚴經》學習《法華經》學不到的 《華嚴》不是那麽容易學的 像我們這一類的 這種根性那是沒辦法的 再譬如《阿含經》釋迦牟尼佛講《阿含經》講了十二年的 只能度什麽 中下根性的人 而上上根的人不契機 比方説 你是一位博士 你請他來聽幼稚園的課程 他會聽嗎 不可能 他聼不進去 比方説一個 幼稚園的 你叫他來上課 上什麽課 上那個大學的課程 他會上嗎 不可能 看根性 淨土法門那就不一樣了 唯獨淨土三根普被 上上根 下下根 絕待圓融 你只要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只要你相信 只要你能夠真正老實 落實在生活 你都能夠成就的 所以藕益大師在這一部經裡面 爲什麽勸導我們 一定要深信 阿彌陀佛的願力 願 就是講四十八願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無論你做什麽樣的 造什麽樣的業 無論你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你不認識字 對那些阿公 阿媽的 他不認識字 也不會講經 只要他相信 他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 他都能夠成就的 所以你看我們在《往生傳》裡面或者《淨土聖賢錄》你看那一些人 不認識字的 也不會講經 但是你看個個都能夠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原因呢 因爲他相信啊 老師教他怎麽學 他就怎麽學 老師叫他怎麽做 他就怎麽做 我們呢 師父叫你老實念佛 你沒有聼 叫你每一天至少一個鐘頭誦一部《彌陀經》誦一部《無量壽經》誦好了 然後每一天來念一個鐘頭的阿彌陀佛 你們會不會聼 不一定會聼的 所以真的 現在的人度衆生不容易 現在的人 你怎麽跟他講 有時候很辛苦 你怎麽勸他 都不聼 以前人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成就 聽話麽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 常常勸導我們:你要老實 你要聽話 沒辦法呀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講經講了四十九年 如果大家能夠聽話的話 釋迦牟尼佛不會講這麽久 他會跟你說:你要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能夠聽話 如果你真的能夠聽話 釋迦牟尼佛不會講其他的經典了 所以造成我們現在 爲什麽我們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的原因 就是因爲我們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對一切萬物的執著 放不下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藕益大師在這個地方勸導我們:你要相信 相信有阿彌陀佛 相信阿彌陀佛因地的時候 他真的發四十八大願 這個是講到第二 我們來看第三 藕益大師是怎麽説的呢 因爲時間太短 所以其實能夠互相來學習佛法 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師父有感觸到多聽經能夠減少你的煩惱 多聽經能夠啓發你的慈悲心 你的智慧 所以能夠多聽經的人 能夠落實在生活 他這一生獲得生活非常的快樂 爲什麽 不會跟任何人計較 所以阿彌陀佛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在生活當中 處事待人接物 每一件事斤斤計較 你説你苦不苦 很苦啊 所以人 爲什麽會苦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普賢菩薩叫我們要隨喜功德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隨喜功德 遇到什麽樣的逆境 隨喜功德 哪怕是遇到順境也好 你也要隨喜功德 你這樣的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裡面 你會過得很自在 過得非常的輕鬆 過得非常的快樂 過得非常的歡喜 所以你要懂得過生活呀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人生很短啊 如果今天我們念佛還斤斤計較 哪一件事你能夠帶的走 帶不走的 所以隨緣 隨喜功德 我們看第三 大家要注意非常難得我們一個星期只有半個鐘頭跟大家來學習佛法 那我們要 把你的心用在這個地方 把這個時間 萬緣放下 好好來聽經 第三個的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要【信佛土】這個 佛土 是指什麽呢 就是要我們相信有極樂世界 實實在在 有 阿彌陀佛 而阿彌陀佛 今 現在説法度衆生 藕益大師爲什麽要把這個第三願 列給我們看呢 提出來爲我們大家瞭解 爲什麽呢 因爲很多一些菩薩 還有一些阿羅漢 他們都不相信有阿彌陀佛 不要説我們凡夫 不要說我們凡夫 有一些菩薩 有一些阿羅漢 他們都不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他們都(不)相信有阿彌陀佛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祇樹給孤獨園沒有人來邀請他 因爲一般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一個條件 一定要有人邀請 佛才會講經説法的 但是唯獨這一部《阿彌陀經》佛 沒有人邀請 無問自説 佛主動就説出來了 因爲沒有人知道 只有佛才能夠知道 所以在這一部經我們一定要知道 阿羅漢有分爲兩種 一個小乘阿羅漢 一個是大乘阿羅漢 小乘阿羅漢他只認釋迦牟尼佛 他不認十方諸佛國土 他沒有 他不認識的 他不認這個 大乘阿羅漢那就不一樣 大乘阿羅漢是大乘菩薩來的 除了釋迦牟尼佛 十方諸佛國土有一切諸佛如來 他區別在這個地方 所以很多一些阿羅漢 他不相信有阿彌陀佛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告訴舍利弗 什麽告訴呢 我們看下面那一張 所以在《阿彌陀經》當中 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告訴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注意聼【有 世界名曰極樂】下面又告訴我們【其土 有 佛號阿彌陀 今 現在説法】你看釋迦牟尼佛一般講經從來不會講到這樣的程度 但是在這一部《彌陀經》裡面 爲我們講出兩個字 什麽兩個字呢 就是【有】這兩個字 説明什麽呢 説明很重要 所以佛在這一段經文 我們看下面 佛為我們説明三件事很重要的 特別對於末法衆生 法弱魔強的 第一個是什麽呢 就是有世界名曰極樂 告訴你真的 實實在在有 有極樂世界 你要相信 不但是釋迦牟尼佛而所講的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出來證明 來給我們證明 給釋迦牟尼佛證明: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依報莊嚴 依報就是講環境 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最莊嚴就是什麽 壽命無量 每一件事都是心想事成 跟我們這個環境是不一樣 我們今天環境爲什麽很多事情做不了 因爲壽命有限 而且每一件事不能稱心如意的 這個就是我們西方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的區別 所以佛非常的肯定告訴我們:有一個世界叫做什麽 叫做極樂 你們聽到這段經文 可能你們感覺很一般 但是你有沒有去注意一下 你有沒有去留意一下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在《彌陀經》裡面爲我們説明這個 就是要你注意 佛講這個 有 是非常的肯定 讓我們絲毫懷疑都沒有 這個佛在講這個 有 這個字的時候 肯定 非常的肯定 告訴我們 告訴舍利弗 你一定要相信 確實真的 實實在在的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一個世界 叫做極樂世界 在極樂世界當中有一尊阿彌陀佛 你要非常的相信 那今天我們爲什麽還在這個地方 還留在這個世間呢 大家你有沒有想一想 今天如果你真相信 釋迦牟尼佛講的話 你早就去的了 你還留在這邊受苦受難 爲什麽你還留在這個地方 因爲你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瞭解 所以 以前印光大師在的時候 很多人 念佛的人 念了幾十年 三十年 四十年 緊張了 爲什麽 因爲他念佛不能得力 印光大師告訴他們:第一件事是什麽 你沒有把西方極樂世界之樂跟娑婆世界之苦搞清楚 如果搞清楚 你早就去了 你還在這邊受苦受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每個人能夠讀到這段經文 有多少人能夠瞭解這一句話呢 一萬當中找不到一兩個 你會感覺:哎呀 這個環境不錯 對呀 很不錯 真正的大災難還沒來 大災難來的時候 你就感覺:這個世間真的很苦的 所以在這一段經文 藕益大師最主要的是勸導我們什麽 勸導我們要趕快 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你有方向 你有目標 你要趕快到西方淨土 去享福 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樂 我們這個世間有樂 但是樂中有苦 西方極樂世界樂中有樂 而樂中沒有苦的 它真的圓滿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能不能聽懂這一句話呢 第二是爲我們説明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還有兩分鐘【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是講正報莊嚴 什麽叫正報 就是一切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他的心 那個心都是清淨的 所以念佛最主要叫你什麽 叫你要修清淨心 你心清淨了 你的身體才能健康 你的心清淨 你才能夠長壽 你心清淨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你心不清淨 怎麽能夠得生淨土 你心不清淨 你怎麽能夠快樂 你心不清淨 你怎麽能夠健康 你心不清淨 你怎麽能夠長壽 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切萬物 你要得到幸福美滿的快樂 靠的是什麽 靠的是你的内心的清淨 不是外面的這一些萬物 物質 這個物質沒辦法幫助一個人快樂的 因爲這個欲望從來沒有止境的 只有心清淨才能夠真正的幸福 那你心怎麽樣清淨 放下呀 放下是什麽 用這句阿彌陀佛 所以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常常爲我們做什麽提示 教我們 告訴我們:你這一天一天 把這個【死】字 生死的死 常常提醒自己 我的壽命只有剩下一天 你壽命還有一天 你怎麽能夠放不下呢 你會用功認真 老實念佛 所以印光大師這種的方法非常的正確 告訴你:你用這個生死的 死 常常提醒自己 你的壽命只有一天 你這一天裡面你要做什麽 我要老實念佛 不管你在哪裡 你在工作 你在做什麽事情 行住坐臥 只要你能夠相信 只要你能夠 提起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就能夠成就了 所以這一段經文 佛爲我們講什麽呢 兩個【有】字 讓我們更加肯定 所以第三個 佛又爲我們講什麽呢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 在做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的 阿彌陀佛現在 在西方極樂世界做什麽呢【今現在説法】這一段經文是講什麽 事業莊嚴 什麽意思呢 什麽叫做事業莊嚴 所以現在 現在 阿彌陀佛在做什麽 在講經説法 你有沒有感觸到 沒有 因爲你心不清淨麽 如果你心清淨 你就會感觸到阿彌陀佛在跟你説法 你的六根接觸六塵 你看到每一件事情都是爲你説法 你到花 花都在給你説法 你看到一個人 在路上走路 這個人也是爲你在説法 你看到一個人在唱歌 比方説我們的維那 來爲我們領眾念佛 他也是爲你說法 但是你爲什麽感觸不了 因爲你的心 還沒清淨 你的心非常的污染 沒辦法感觸到阿彌陀佛 其實 到現在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一天二十四小時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都爲我們説法 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 你們感觸不了 因爲阿彌陀佛的光明 是遍照一切法界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都是遍照我們的 所以你念佛的時候是等於什麽 等於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等於跟十方一切諸佛在一起的 所以淨土法門就是和佛菩薩在一起的法門 所以你念佛不是一個人 因爲《彌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 講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大家《彌陀經》有一段經文 這段經文就是明天要跟印尼的同修分享 你在念阿彌陀佛 你要知道:當你在念阿彌陀佛 你永遠不是一個人 而且你永遠不會孤獨的 爲什麽呢 因爲你念這句阿彌陀佛等於跟十方一切諸佛在一起 他們來保護你 來擁護你的 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所以《彌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舍利弗 西方極樂世界有很多聲聞弟子 無法去算數出來的 這一些弟子都是跟我們在一起的 我們來看看 這一段經文内容是什麽意思呢 我們等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分享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叫我們要念阿彌陀佛 你念阿彌陀佛比什麽更好 沒有比這個更好的 特別在這個環境 你看我們這個環境是無常的 生死隨時都會到 你不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什麽時候念 等到臨終的時候 等到體力衰了或者老的時候 我們再念這句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們:來不及了 時時刻刻 無論你在哪裡 處事待人 行住坐臥 無論你在做什麽樣的工作 無論做什麽樣的事業 只要有空出來 時間有了 哪怕是五分鐘 你要趕快把這句阿彌陀佛 念出來 因爲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等於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一起 哪來不得到保護的呢 哪來不得到利益的呢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我們下個星期再為大家解釋:在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今現在説法 而在這個説法當中 稱爲:事業成就 什麽意思呢 下個星期六再來跟大家分享 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一些不好的 希望大家多多批評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老實念佛 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下個星期六見 我們來一起研究 一起來學習 好 謝謝法師慈悲開示
70B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也感謝大家給我這個因緣 跟大家來見見面 來分享 互相鼓勵 如何能夠把這一句阿彌陀佛落實在生活 處事待人接物 這樣我們念佛對於這句名號才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不但能夠幫助自己 也能夠幫助別人 希望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你們多多批評 因爲我們大家都在互相學習 經過學習 我們能夠 天天能夠增長 過去很多人 時常問一些問題 比方説 有人問:師父 我們最大的目標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什麽呢 我們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的 不然的話 我們就白念了 念了幾十年 都是一樣 也沒有改善 也沒有進步 你看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十幾年了 我們有沒有天天的進步呢 這個大家很清楚 這個問題呢 我們怎麽解答 當然了我們念佛 最大的方向目標 就是要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的 每個人就是有這種的願望 親近阿彌陀佛 然後呢 這一生發願求生淨土 特別現在這個環境 真的很麻煩 你看過去我們常聽説有 第一次世界大戰 有第二次的世界大戰 難道沒有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還有種種的災難 天天的增長 天天的嚴重 那我們如果沒有好好去瞭解這個事實真相 那我們今天念佛 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但是關鍵首先不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願望 但是首先我們念佛最關鍵的是在哪裡 有沒有人知道 我們首先念佛最關鍵是什麽 簡單來講 我們念佛就是叫你放下 沒有別的 比方説 你想要得生淨土 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絲毫的留戀 我們沒辦法往生淨土的 這一般來講我們要過一些幸福快樂人生 你要從哪裡開始 從放下 放下一般來講就是叫你捨 捨得 捨 放下什麽呢 首先必須要把你的習氣放下 不善的念頭 不善的言語 不善的行爲 造作 或者克服對於内心的欲望 克服對於内心的瞋恚 愚癡 傲慢 對於人的嫉妒 批評 或者對外面的一些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或者克服一些對外面的五欲六塵 種種的這一些不善的行爲 你能夠真正的去放下 那個才是真正念佛的人 如果今天你念佛 對你的内心的欲望 對於你的瞋恚心 貢高我慢 嫉妒 或者種種的不善的念頭 那你不是真正念佛的人 你能夠放下 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你的清淨心 清淨心出現了 你的身體就健康了 心健康 你的身體當然健康 你身體健康你當然長壽 是不是這個道理【一切唯心造】依報隨著正報轉 所以一個人要求健康很簡單 先把心修清淨 放下 該放下的 如果你沒有從這邊下手 你怎麽念佛 你就是這樣的 你不會進步的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念佛從哪裡開始 從你那些不善的行爲 你那些毛病 慢慢的把它克服 改善過來 那個才是真正的 念佛 不然的話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修點福報而已 你説對不對呢 因爲我們的毛病太多了 而且這個毛病會變成我們的障礙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會變成我們最大的魔障 你看哪一些人 往生西方淨土發脾氣的 沒有 都沒有的 那個心清淨自自在在離開的 歡歡喜喜離開的 沒有一個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起煩惱 憂慮 恐懼 害怕的 沒有 心非常踏實 簡單 所以今天我們念佛最大的目標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我要往生西方 但是最大的 主要性的 首先必須要從你自己開始 從你的那些不善的 一些毛病種種 你把它改善過來 那個才是真正 我們才是念佛的人 這樣我們首先如果你這樣做的話 你在這個世上比任何人更健康 比任何人更幸福 比任何人更長壽 而且這個長壽不但不帶來麻煩 你時間到了 隨自己的心願 你想要留 就留 你想要走 就走 這個才是真正念佛的 所以我過去 有沒有跟大家常常也講一個故事952過去就是有一位法師有一位出家人 名叫做修無法師 修行的修 無常的無 修無法師 大家認識吧 你看修無法師 他不認識字 出家在寺廟裡面做什麽 做苦工 人家不願意做的 他就去做 比方説:洗厠所 挑水 砍柴 做一些人家不願意去做的 他呢 歡歡喜喜去做【於世無求 於人無爭】而且在日常生活裡面常遇到人家批評他 駡他 侮辱他 甚至於來打他 他只有一個 就是笑眯眯的 不在意 也不在乎 而且遇到這樣的人 他回頭過來跟他合掌 頂禮 感謝他 有人問他:人家用這種的心態 態度對待你 你爲什麽沒有跟他評評理呢 修無法師怎麽說:如果我還跟他計較這一些 那我還是不是念佛的人 我最大的目標念佛不是在這個地方 我最大的目標無論誰 哪一個人對我怎麽樣 我不在乎 我最在乎的 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 那個才是關鍵 修無法師是這樣想的 所以任何人每一件事情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他從來不在乎這些的 他都是歡歡喜喜的 他心真的放下了 因爲他最在乎的: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 他真的成就了 他真的成就 預知時至往生西方 在哈爾濱極樂寺 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有人問他:你是怎麽念佛的 我告訴你 他説:我的身體的細胞 都是阿彌陀佛 我每一根汗毛 都是阿彌陀佛 我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聽到的 一切萬物 外面的聲音 六根接觸六塵 都是這句阿彌陀佛 你看他老人家是怎麽念佛的 就是這種心態來念阿彌陀佛 哪一個人不會成就的 個個都能夠成就 就是這個秘訣 那我們今天也是一樣 走到哪裡處事待人接物 你要把這句阿彌陀佛應用 不要白念 好好應用它 因爲這句名號太方便了 容易 簡單 你也不用去背 順口你就念出來 很簡單 四個字麽 阿-彌-陀-佛 連小孩都能夠做得到 你説對不對呢 所以有時候 會念跟不會念的人不一樣 會念佛的人 每一天以這句名號怎麽樣來改變自己 以這一句名號怎麽樣來改過自己的過失 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怎麽樣來改自己的毛病【人非聖賢】麽 哪一個人在這個世上 只要你還是凡夫 你都會有犯過失的那一天 那犯過失 你能不能改過 如果你能夠改過 你能夠改善 你才是我們 真的 是念佛一個人 這麽簡單的道理 如果我們都沒辦法去透徹瞭解 那我們今天念佛還有什麽意義呢 沒有什麽意義 所以這個做一個簡單來跟大家鼓勵 有人問我就是這個道理 我沒有辦法直接跟他講説:你念佛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 人家聼到你這句話 他馬上跟你說:叫我到西方極樂世界等於叫我去死啊 誰敢來念佛 你説呢 我們知道很清楚 我們每個人 念佛的人都很明白 釋迦牟尼佛 與十方諸佛如來 他老人家勸導我們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因爲苦口婆心 看到 瞭解事實的真相 但是有一些人沒辦法 因爲每一個人的根性不一樣 我今天我跟老蔡講:你這一生 你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聽得懂 他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因爲他瞭解 但是如果你對一般的根性的講 我念佛爲了什麽 爲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不敢念了 所以要看根性 有一些根性不同 你要用善巧方便 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到最後他還是把淨土介紹給你 只是有一些晚講 早講而已 所以今天我再借這個因緣 再繼續跟大家來學習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對於這個深信淨土 深信念佛 深信阿彌陀佛 分爲七大類 繼續跟大家來分享就是 第二【信佛願】佛 是指阿彌陀佛 我們看下面 在這個地方我再做一個重複提醒 這個 佛 是指阿彌陀佛 願 是指四十八願 就是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 曾經發這個四十八願 那在這個地方爲什麽藕益大師要强調這一個呢 因爲在四十八願裡面 每一願都是繞著 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為中心 所以四十八願裡面都是圍著 繞著這句阿彌陀佛爲中心 那阿彌陀佛一展開就是整個虛空法界一切萬法 所以不僅僅四十八願 連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都是繞著這一句名號 今天會跟大家講這個道理 因爲我相信大家對於淨土已經很夠深度去瞭解了 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整個虛空法界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都是繞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換句話說 一句阿彌陀佛一展開 就是整個虛空法界 一切萬法 同歸回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那爲什麽藕益大師在這個地方爲我們説明這一樁事情 就是告訴我們這一樁 第二就是爲我們説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如同什麽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就是告訴我們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如同像什麽 一條大船 它能夠運載一切萬物 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衆生 只要對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深信 對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能夠深信都能夠幫助我們抵達彼岸 換句話説 能夠運載一切萬物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無論你這一生造了多少的業 只要你能夠相信有四十八願 相信有阿彌陀佛 相信真的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 它都能夠幫助我們運載 把我們所有的過去生中所造的種種的這些不善的業 只要你能夠相信這一條船 相信這個阿彌陀佛的願力 你就能夠到達彼岸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不管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上上根也好 下下根也好 只要你相信 他能夠幫助你到達彼岸的 所以藕益大師在下面告訴我們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無論一切衆生你有什麽樣的根性 念佛法門都能夠包容【使其成就】這個 使其成就 什麽意思呢 就是幫助你能夠成佛 幫助你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只要你相信念佛的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善根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比方説文殊師利2101菩薩上上根的 普賢 文殊 或者一些法身大士的這一些身份 無論 哪一個身份 等覺菩薩也好 都能夠得度 都有份 甚至於下下根 或者下至五逆十惡的 已經要墮在無間地獄 阿鼻地獄的衆生 都有份 這個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只要你不懷疑不夾雜 不間斷 你相信 真的阿彌陀佛有方法幫助我們 所以大家很清楚爲什麽 文殊 普賢 導歸極樂 有方法 這個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所以八萬四千法門 沒有像淨土這麽特色的法門 其他的法門是沒辦法的 其他的法門 是看什麽樣的根性 你才能夠得度 比方説我們看下面 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一般的經典度衆生要看衆生的根源 因爲他的對象不等 不等就是說他的根性不一樣 譬如說《華嚴》《法華》《華嚴》《法華》是對上上根之人 你沒有上上根的 你是沒辦法去學習的 你是沒辦法的 再比如 我們再看佛在《阿含經》裡面《阿含經》的對象是中下根性的 而上上根性的人是不契機的 就好像是什麽呢 好像我們今天是小學 你要上那個博士班的課 有可能嗎 是不可能 你請那些博士班的課程的水準 來上我們小學的課程 那上不了啊2326但是這個淨土法門怪呀 非常難得 難得哪裡呢 我們看下面 唯獨淨土【三根普被 絕待圓融】所以藕益大師勸導我們:你要深信佛願 不管你是什麽樣的 只要你符合淨土裡面最好的一些條件就是你能夠相信 你切願 你不懷疑 人人都能夠成就 2407 所以這個是簡單從一個淺的角度來看 深的角度我們就不用去講它 所以我們對四十八願 有沒有絲毫的懷疑 我們是不是真的深信了沒有對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真的深信嗎 如果你真信的話 你早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你還在六道輪迴 這個是講到我們從深度來看 如果你真的對於阿彌陀佛 對於釋迦牟尼佛 對於過去我們可能有聞到佛法 如果你真相信的話 我們早就超越六道輪迴了 不會再六道輪迴受苦受難 今生的人身將來能不能得人身也不一定 看個人的福報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要明白 所以藕益大師在【信佛願】裡面 第三個又為我們强調是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第三 藕益大師叫要我們要深信什麽【信佛土】佛土是指實實在在你要深信 有 阿彌陀佛 實實在在你要深信 有 西方極樂世界 而在西方極樂世界 今 阿彌陀佛現在説法度衆生 藕益大師爲什麽要我們强調這一個 如果你從這一段來看 大家有沒有去思維 爲什麽藕益大師要强調這一點 其實道理很簡單 就是讓我們要去瞭解 西方極樂世界之樂 而娑婆世界之苦 叫我們去瞭解這個道理 如果你能夠瞭解這個道理的話呢 你今天念佛那種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那一種求生淨土那個心態力道就非常了 所以尊敬的 過去我們看到印光大師爲什麽常常勸導我們如果一個人能夠把西方極樂世界之樂 而娑婆世界之苦 搞清楚 搞瞭解 明白了 萬修 那就萬人去了 今天我們有沒有真正的搞清楚 搞明白 所以在這一段經文 我們就會看得到 看到什麽呢 看到在《彌陀經》我們看下面 在《阿彌陀經》當中 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告訴長老舍利弗 怎麽説呢 你看【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 今現在説法】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一生講了四十九年 從來沒有講過到這種的程度 你看連續爲我們講了兩個 有 字 而且在這一部《彌陀經》釋迦牟尼佛也連續的四次都勸導我們 苦口婆心 讓我們末法這個時代 能夠更加肯定 爲我們更加肯定: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從這一段經文 最主要有三件事要來提醒我們 我們來看 下面的那一張 特別是在於末法衆生這個法弱魔強 所以第一個的就是要告訴我們【有世界名曰極樂】是爲我們説明什麽 是講依報莊嚴 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什麽爲大家來宣講這一部《無量壽經》因爲《無量壽經》都是説明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爲我們説明西方極樂世界真的無盡的美好 無盡的莊嚴 勸導我們:你這一生你必須要發心 你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 所以才爲我們説明《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最主要是爲我們講理論 講方法 要如何來念佛 要怎麽樣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你才能夠達到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如來的 而所願望的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 我們就不用去解釋 大家去看看《無量壽經》大家都明白了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如何瞭解阿彌陀佛這句名號 你對《無量壽經》不熟 你就對阿彌陀佛不熟了 你想要瞭解這句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首先你要去瞭解這一部《無量壽經》你沒有去瞭解它 你是沒辦法瞭解這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釋迦牟尼佛爲我們强調什麽呢 非常肯定的告訴我們:有 一個世界 叫做什麽呢 叫做極樂 就是讓我們要去注意:佛講這一個 有 字 是非常肯定 讓我們絲毫懷疑都不生 誰來爲我們肯定 釋迦牟尼佛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來為我們肯定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站出來了 來爲我們肯定 說:真的 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要懷疑 你不要再胡思亂想 你聼話 就對了 所以 我們學佛的人 最麻煩就是這一件事:不聽話 你不聼話 也沒辦法呀 釋迦牟尼佛已經苦口婆心告訴你:有 你偏偏跟他說:沒有 釋迦牟尼佛明明說:有西方極樂世界 有阿彌陀佛 你偏偏跟他說:在哪裡呀 我都沒看得到啊 釋迦牟尼佛已經明明告訴我們:過十萬億佛土 你看 過十萬億佛土 有這個世界 你看現在科學家 將近一百年了 發現了這些星球 説明什麽呢 説明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所説的話 現在科學家一步一步來為佛陀證明了 最後科學家會跟你說:不同在一個空間 確實真的有一個世界 你將來會看得到的 但是現在的人沒辦法呀 毛病太多了 跟你說 有 你偏偏說 沒有 跟你説 沒有 你偏偏說:有哇 就是這樣 常常把這個真當作假 假當作真的 所以我有一個好處 老師怎麽說 我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我相信 真的我相信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明白 不僅僅 我們看到第一 看第二是什麽呢3423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第二就是爲我們説明是【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是講什麽呢 正報莊嚴 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正報區別太大了 我們現在很多在這個世界的人失去了依靠 所以内心不斷的去造業 隨著自己的欲望 隨著自己的自私自利 你看那個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 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是什麽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所遇到的 所看到的 他的心都是善良的 你今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就算你帶業 帶你的習氣 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習氣起不了作用的 因爲沒有那個緣 心都是善的 每一天不斷的都在修行 先進的 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每一天都是落後的 天天就是落後 爲什麽落後 就是講 説明不斷的墮落 所以 從這一段經文 又為我們説明 有兩個 有 字 讓我們更加的肯定了 真的不容易 從這一段經文 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真的苦口婆心 真的苦口婆心 用心良苦 想盡辦法 種種的善巧方便來讓我們瞭解 讓我們要去深信 讓我們要真正要發願 你要相信 你要有一個依靠 你這樣念佛 那你就不得了了 這個是講到第二 然後講第三是什麽 我們看下面的3650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在做什麽呢 在做什麽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告訴我們【今現在説法】就是説明【事業成就】什麽叫做事業成就 事業成就 就是說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天能夠聞到阿彌陀佛 聞到十方諸佛來爲你講經説法 這個就是【事業成就】我們在這個世間 你要等一尊佛出現在這個世間 很難 一出現 像釋迦牟尼佛時間才幾年 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講完了就離開了 壽命八十歲 這麽短的時間 等下一尊佛出現在這個世間 要等多久 五十七億六百萬年 還這麽長的時間 一尊佛才能夠出現 但是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每一天都能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不僅僅是阿彌陀佛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跟你在一起的 所以這個法門叫做什麽法門 和佛菩薩一起的法門 這個就是事業成就 不是我們一般世間講的事業 不是的 這個事業成就 就是説 你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都是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一起 阿彌陀佛天天爲你説法 用化種種的方法 來爲你説法 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太難 不要說一尊佛 連等一尊阿羅漢 遇到一尊阿羅漢都很難 所以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的事業很快成就 因爲他的福慧雙修 修得太快了 福最大的供養 都是供養諸佛 供養佛 這個福是最大的 你每一天都有這個機會 我們這邊沒有這個機會 所以在這個地方 佛講事業的莊嚴 與諸佛國土的差別 都是不一樣 而最重要的 在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環境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佛説阿彌陀經》有一段經文非常重要 我們來看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來爲我們説明 説明什麽呢 我們一起來讀 請合掌【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 皆阿羅漢 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諸菩薩眾 亦復如是】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把這一段經文來告訴我們呢 是什麽用意呢 你們看到這一段經文有沒有感觸到什麽樣意思呢 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往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這一些聲聞 都是皆是大阿羅漢的 就是這一些大菩薩的 你想一想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一千兩百五十個人而已 幾千個人而已 幾萬個人而已 但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那就不一樣 是無量無邊沒辦法去計算的 而且都是阿羅漢 都是大阿羅漢 都是這些大菩薩的 那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曇鸞大師是怎麽說的 曇鸞大師說【同一念佛 無別道故 遠通夫法界之内 皆爲兄弟也】什麽叫兄弟 兄弟指的是護法 誰來護你的法 諸佛菩薩來護你的法 換句話説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來爲我們講這段經文 就是告訴我們 你念佛 我們念佛的人 你不是一個人 你今天在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不是一個人 當你用你的虔誠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當你開始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誰是你的兄弟呀 誰來護法 諸佛菩薩 這一些諸菩薩都是你的兄弟呀 是你的老大哥 是你的哥哥 我們是晚輩的 所以我們永遠不會寂寞的 我們永遠不會孤獨的 當你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 感應道交都是十方諸佛菩薩 所以曇鸞大師爲我們講這句話就是來鼓勵我們 你不會孤獨 你不會永遠一個人 你説呢 這句名號不得了 你不要以爲:哎呀 我一個人念佛 很孤獨 很無聊 哪裡孤獨無聊 當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就是等於跟十方一切諸佛在一起了 因爲他們來護你的法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把這一段經文來爲我們説明 就是告訴我們 你念佛 你修這個法門等於和佛菩薩一起的法門 所以你要信心 你不是一個人 這一些大菩薩 都是陪著你 繞著你 跟你一起在念佛的 如果你明白我講的這一句話 那就不得了 所以呢 我們看下面 在《報恩論》裡面 告訴我們【極樂世界 實有其地 阿彌陀佛 實有其人】説明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真的有阿彌陀佛 所以但是呢 最重要的是什麽呢 最重要的《阿彌陀經》裡面所講的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阿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 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你不能缺乏這一個 那什麽叫做 善根 福德 因緣 善根是指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堅定的信心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沒有絲毫懷疑 堅定的願心 這一生只有一個願望 就是求生淨土 這個叫做我們所講的 善根 你有這個善根嗎 有沒有 你只有一個願望 我這個願望沒有別的 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我要抵達彼岸 我要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就是你的最大的善根 我們剛才不是講嗎 不能少善根福德因緣 那我們講福德是什麽 就是你能夠遇到一個好的善知識 好的老師 同參道友 能做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就是真正的福德了 你的菩提心 有沒有發出來 什麽叫菩提心 我這一生除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其他我不要求了 這個就是你的菩提心 那個心 親近阿彌陀佛那個心從來不間斷 絲毫懷疑我都沒有 那個就是你的福德 因緣是什麽呢 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遇到一個好的善知識 真正的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今天我們已經聞到了 今天我們已經聼到了 今天我們也能夠學到了 這個就是你最大的因緣 而這個最大的因緣 你沒有好好珍惜 你要等到下一生的因緣 才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又來學習 那這個真的 不是真正的因緣 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抓住這個因緣 所以道理講來講去容易 但是關鍵還是你自己 因爲修行都是在個人 不是在個人 都是關鍵在你自己 能不能成就關鍵不在於別人 藕益大師下面又爲我們説明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我沒有其他的要求 我只有一個要求:人生真的很短 你不念佛 你還能夠做什麽呢 你説呢 這個災難 這個環境真的很多麻煩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常提醒我們 講了四個字 釋迦牟尼佛在世常講四個字 他説【快快覺悟】吧 只有覺悟的人 才能夠真正 將來超越六道 如果我們沒辦法覺悟 那覺悟要從哪裡來 剛才已經講過了 從放下 放下是一個手段 放下是一個方法 怎麽放下呢 印光大師的秘訣很好 印光大師的秘訣是什麽 就是把生死 死 的這一個字 就是説你今天你的壽命 今天的一天就是我壽命的一天 那這一天我要做什麽 老實念佛 哪一件事還放不下嗎 但是我們大家一定要明白 印光大師這一句話是很深度的 你要很大的去體會 爲什麽印光大師要我們來講這一個字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了 你的生活非常的自在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最主要的老實念佛 將來呢 我們同生極樂國 最主要的你要從哪裡開始 從你的身上 你身上有哪一些毛病 你從這個毛病下手 慢慢的克服 慢慢的改過 慢慢把它改善過來 那你這一句名號就成了 這個就是簡單來提醒 那我們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分享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老實念佛 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69A 恭請法師 慈悲開示 尊敬的Perth淨宗學會 以及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再來跟大家講講話 也互相鼓勵 希望我們學佛 以及念佛 能夠得到利益 特別是這一句彌陀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尊敬的諸位同修 上個星期我已經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藕益大師在 彌陀經要解 裡面 爲我們分爲七大類 首先 我們必須要深信淨土 信 爲我們分爲七種 第一種的 就是 信佛言 在這個地方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今天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是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特別在 彌陀經 連續的四次都勸導我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也爲我們證明 換句話説也勸導我們念這句名號 但是關鍵在哪裡呢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勸導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的好處有什麽 我們爲什麽要相信 憑什麽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你才會對於這句名號產生了深信 要相信 有信心 比方説 我要移民到一個國家 比方説到澳大利亞 你首先必須要瞭解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政策好不好 我能不能在這個地方安居樂業 我住下來能不能有安全感 你瞭解 你明白了 我來辦這個移民的手續 再比方説 非洲有一些國家每一天的政策很不穩定 甚至於有時候打打殺殺的 你住下來有沒有安全感 你會不會搬到那邊 移民到那個地方去住嗎 是不可能的 因爲我們很清楚 很瞭解 這個國家的情形 這個國家的狀況 你才能夠下定決心 我要住哪個地方 這個地方能不能給我一個安全 住下來能不能平安 道理也是一樣的 今天我們念這句名號 這句名號的好處對我們是什麽呢 我們爲什麽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憑什麽 而且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勸導我們念這句名號的 什麽原因呢 在這個地方必須要跟大家説明一下 我們才能夠進第二步 因爲藕益大師在 彌陀經要解 第一個先告訴我們:你要 信佛言 你要相信佛的話 你才能夠進到第二步 什麽原因呢 如果大家瞭解這個事實真相 你就明白爲什麽我們要念這句名號 首先 藕益大師在 彌陀經要解 把 信 分爲七種 叫我們 信佛言 如果我們把宇宙人生的真相 這個宇宙是什麽呢 等一下會跟大家説明 一般社會叫做宇宙 在佛法裡面不是叫宇宙 真正搞明白 搞清楚了 大家都會瞭解一切諸佛爲什麽教我們念阿彌陀佛 所以這個問題是大問題 不是小問題 你明白了 這個宇宙裡面 這個宇宙就是整個宇宙 很大的宇宙 我們佛教講 三千大千世界 你説這個世界有多大 整個宇宙 如果你把這個宇宙裡面真正的搞清楚 搞明白了 你就會瞭解爲什麽 十方諸佛如來勸導我們要念這句名號 這個宇宙在佛法裡面叫做法界 我們一定要知道 宇宙是一般社會人稱爲宇宙 這個宇宙有多大 但是在佛法裡面 不稱為宇宙 整個法界 那這個意思就更廣了 這個意思更廣了 爲什麽呢 一般在大乘經有一部 叫做 朝暮課誦 一般的道場 都有這一本書 叫做 朝暮課誦 朝 就是早課 暮 就是晚課 一般一些叢林裡面的道場都有這一本書 早課裡面有念什麽經 晚課有念什麽經 裡面歸納起來稱爲叫做 朝暮課誦 裡面很多 有 普門品 有 彌陀經 有 藥師經 還有 八十八佛 種種的 一般的道場裡面我們會看到這一本書 這一本書裡面 有一部叫做 八十八佛 我們印尼的道場以前 一般都有誦這一部經 在初一晚上 我們一般都會拜 八十八佛 八十八佛 的内容 爲我們説明一句 叫做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叫做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在 八十八佛 裡面最後的一句 你把 八十八佛 念完了 在 八十八佛 的下面 有一句 有一段經文 這一段經文是什麽呢 叫做 法界藏身 你們可能對這一部不是很清楚 但是以前師父出家 常常都念這一部 因爲我師父的道場 每一個初一 十五都會念這一部經 所以我對這一部經很熟悉了 所以它最後的那一句 它有告訴我們 法界藏身 法界藏身是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你就明白了 什麽叫做 法界藏身 呢 法界藏身是指阿彌陀佛是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 而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 所以叫做 法界藏身 尊敬的你想一想 你念這一句名號 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等於是念 念什麽呢 你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統統都在這句名號當中了 你想一想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全部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了 你自己想一想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有多少 無量無邊 你在大乘經裡面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九品 稱佛名號 第九品 你去這一品裡面 看一看 地藏菩薩本願經 告訴我們 你念一句佛的名號的功德有多大 不可思議的功德啊 今天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全部統統念下去了 你想一想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 所以這個是大問題 不是小問題 尊敬的 你要懂得 你今生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爲什麽祖師大德告訴我們是稀有難逢的一天 你才能夠有這個大福報 遇到這個法門 如果你沒有大善根 大福德 大因緣 你怎麽能夠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 所以你要懂得珍惜 要懂得去修行 怎麽樣去修持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是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可以去思維一下 去想一想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句名號的功德太大了 所以你看 彌陀經 裡面 有一段經文 這一部 彌陀經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可以説是最特別的 無問自説 沒有人邀請 釋迦牟尼佛主動爲大家説明 而且在這一部經裡面我們看到一段經文 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稱爲阿彌陀佛 舍利弗在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代表智慧第一 舍利弗也沒辦法來為釋迦牟尼佛解答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稱爲阿彌陀佛 舍利弗沒辦法 只能聼 只能看 沒辦法為釋迦牟尼佛解答這個問題 釋迦牟尼佛沒辦法 自己解答 在裡面講得很清楚的 所以佛在大乘經告訴我們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1519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只有佛與佛才能夠知道 我們九法界的衆生是沒辦法 連那些大菩薩都不知道這個佛的功德有多大 只有佛的境界 達到這個佛的境界才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連大菩薩都沒辦法瞭解 你想一想 説明什麽 説明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有這個因緣聞到這個法門 你有這個機會聞到這句名號 你説你的福報大不大 真的很大 還有我要提醒大家 很多大菩薩 求都求不到 你們這一生能夠遇到 你不好好珍惜 那真的很可惜了 所以很多人容易得到 不懂得珍惜 所以不會念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臨終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沒有勸他修什麽法門 只勸他的父親趕快念阿彌陀佛 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淨飯王問釋迦牟尼佛:佛啊 您是人天導師 您的法能夠幫助一切衆生成佛 爲什麽要勸導我念阿彌陀佛呢 這道理很深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道理 何以說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呢 爲什麽呢 爲什麽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啊 大家一定要知道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梵語 翻譯過來是什麽呢 阿 翻作無 彌陀 翻作量 佛 翻作覺 翻作智 你把阿彌陀佛 把它翻成中文 你自己念一念 你把它看一遍 你就明白了 你們想一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呢 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呢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本名 我們一定要明白佛名號的真正的含義 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你省很多事情 不像一般人 你看 要拜千佛 要拜的很辛苦 你只要真誠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是千佛 是無量佛 全部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當中 誰能夠相信呢 誰能夠相信這個法門呢 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所以你看到我們在 彌陀經 裡面看得很清楚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 因緣 這個法門真的是難信之法 所以你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而且最重要的什麽呢 在這一段裡面 佛告訴我們 這是佛告訴我們: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己自性的本名 所以佛在大乘經告訴我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中峰國師説的很清楚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本來就是你 你要接受這個道理 你要接受這個事實 你要直下這個承當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你的自性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你本來就是有佛性的 你本來是佛的 爲什麽現在變成凡夫呢 爲什麽呢 迷了麽 你把世間 把假的當作真 你今天迷了 你就是凡夫了 所以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 末法時期衆生的物質生活富裕 但是身心卻不安 什麽原因呢 因爲迷了麽 貪欲 瞋恚 愚癡 傲慢 目中無人 對於聖賢的教誨有懷疑 不相信 就是因爲迷了 迷失了本性 今生才變成這個凡夫 你本來就是有佛性 雖然你已經迷了 但是你這個佛性還是存在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你只是現在被迷住了 但是你那個佛性還存在 比方説 好像一個人喝酒醉了 他雖然醉了 他暫時醉了 但是他那個 我 還是存在 比方説我今天喝酒醉了 他暫時已經醉了 但是醒過來他還是恢復他自己的本來面目 雖然我們今天被外面的五欲六塵 名聞利養 自私自利已經迷住了 但是你那個佛性還是存在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佛在 華嚴經 佛成佛之後 爲我們講了一句話非常的重要 【惜哉 惜哉】佛告訴我們在 華嚴經 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 他講了一句話 他説【惜哉 惜哉 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分別而不能證得】你本來就是佛的麽 就是因爲你的妄想 你的分別 你的執著來障礙你本來是佛的 你今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了 爲什麽了生不了 爲什麽往生不了 就是因為我門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因爲對内心的貪欲 對外面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來障礙我們今生能夠得到更圓滿的佛果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們的能量是很不可思議的 如果你的能量用在生活賺錢 來搞名聞利養 或者搞一些生活富裕 這些名聞利養的這一些的 那太可惜 太小了 你能夠把這個範圍用得更廣 把你的能量來做什麽 來修行成果 那你就不可思議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爲什麽藕益大師教我們 要【信佛言】信什麽呢 信你自己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麽 信自己本來能夠成佛 相信自己我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你只是因爲現在迷了 但是那個佛性還存在 只要你覺悟了 你就是佛 你迷了 你就是衆生 所以在這個地方藕益大師爲什麽把 信佛言 排位第一的原因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 就是教你要覺悟 只有覺悟的人 才能夠過幸福的人生 只有覺悟的人生才能夠幫助了生死 只有覺悟的人生才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六道輪迴 只有覺悟的人生才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能夠成佛 恢復本來的面目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勸導我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就是這個原因 把你的自性本來的面目恢復起來 那你這一生 就不得了了 這個就是爲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爲什麽藕益大師在七種深信裡面 頭一條就是告訴我們要【信佛言】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是第一個 我們來看第二個藕益大師是怎麽説的呢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你要【信佛願】所以很多人有時候我們去觀察 雖然身都在這個念佛堂裡面在念佛 心有沒有在佛 不一定啊 雖然我們今天 你看我們坐在裡面在念佛 心有沒有在這個佛名號當中 我們有沒有真正在念佛這句名號 也不一定 所以爲什麽念佛的人多 得到利益的人少 爲什麽 口在念彌陀 心都是胡思亂想 所以得不到利益 是不是 你看 眼睛看佛像 但是心裡面不知在想什麽東西 很多很多都是有這種的毛病 所以藕益大師以前在世的時候 講了一句話:現在的衆生太難度了 所以 怎麽勸他 他還是隨著自己的習氣 隨著自己的習性 所以沒辦法 所以中國 人古人有講一句話 叫:【自作自受】就是沒辦法 藕益大師再爲我們説明 第二個就是【信佛願】這個佛是指誰呢 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 就是跟我們説明 就是阿彌陀佛了 願 是指什麽呢 是我們一定要深信 深信什麽 深信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 發四十八大願 你要相信 確實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有發這個願 所以爲什麽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叫我們要深信四十八大願 因爲很多人對這個四十八大願 沒有一個真正的深信 比方説 以前 有人曾經問過我一句話 他説:師父 我們一天到晚 把阿彌陀佛念個不停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念他的名號 天天來稱念他的名號 阿彌陀佛會不會覺得很煩啊 你想一想 我曾經遇到一些居士 我們天天念阿彌陀佛 每天念他 一天到晚都是念他的名號 不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到禮拜天 天天都念阿彌陀佛名號 阿彌陀佛會不會很煩 會不會很生氣呀 這個問題就好像什麽呢 好像孫子念姥姥 或者孫子念奶奶 一天到晚念個不停 姥姥 奶奶 姥姥 奶奶 有時候我們做奶奶的會感覺很煩 知道嗎 你有這種的想法 有時候感覺到人家說 會不會很煩 很羅嗦 你會不會有這種感覺 人家會這樣想 有時候人家會這樣想 會不會生氣 當然不會 阿彌陀佛不但不會生氣 而且阿彌陀佛很喜歡 你能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阿彌陀佛更歡喜 爲什麽呢 因爲阿彌陀佛要我們天天念他呀 而且大家你去看一下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 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前面發大四十八願 特別是第十八願 你看第十八願 怎麽念呢【我作佛時 十方衆生 聞我名號】 聞 這個字很重要【至心信樂 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願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你看 這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念佛得利益了 聞佛得利益 念佛得利益 阿彌陀佛在這個願裡面 告訴我們 叫我們念他的名字啊 你怎麽能夠說阿彌陀佛會生氣呢 阿彌陀佛會煩惱呢 阿彌陀佛會很煩呢 不可能 因爲在這一願裡面 阿彌陀佛要我們天天念他的名字 天天念他的名號 因爲你念他的名號 阿彌陀佛是最歡喜的一件事 所以 聞 這個字是 聽聞也含 信受奉行 之意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要我們念他的名號的明證 所以你要相信 今天給大家簡單説明 讓大家明白 如果有一天人家問你:你天天念他 阿彌陀佛會不會生氣 你就跟他講:阿彌陀佛不但不會生氣 而且天天鼓勵你 天天你念他的名字他更歡喜 哪怕是你二十四小時不停的 來念他的名字 他也不會感覺囉嗦 所以你看臺南淨宗學會 五樓念佛堂 每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臺南淨宗學會 我們Perth沒辦法 不要説二十四小時 你能夠一個星期來共修一天來念阿彌陀佛 算不錯了 你看臺南淨宗學會每一天二十四小時 都有人在上面念佛 不管有多少人 有五個人 有十個人 每一天都有 這樣 二十四小時 這個星期是誰 第二個星期是誰 哪一批的 哪一批的都有分得很清楚的 阿彌陀佛會感覺囉嗦嗎 不會 不僅僅是第十八願 我們一定要留意 不僅僅是第十八願3508而且在四十八願裡面總共有幾願呢 衆生聞名號獲益之願 總共有十三願之多 你想一想 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 有十三願都是在講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這十三願是什麽呢 我們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分享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 彌陀經要解 裡面爲我們簡單的説明 第一個叫我們要【信佛言】第二個叫我們【信佛願】爲什麽要信佛願呢 因爲四十八願的功德 都是在指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因爲四十八願一展開就是在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而這個美好的莊嚴都是得到四十八願的加持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 你不相信 你對西方極樂世界 你沒辦法誓死不退的 所以爲什麽在這個地方首先必須要先跟大家説明 必須要把 信 能夠講明白 講清楚 你才對這句名號產生了深信 產生了相信 產生了信心 今天我就一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等下個星期再爲大家來説明爲什麽我們要相信四十八願的功德 這四十八願裡面 有十三願都是爲我們説明這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十三願是哪十三願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報告 今天簡單跟大家分享到這個地方 祝大家老實念佛 祝大家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 作爲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我們一定要順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來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祝大家老實念佛 同生極樂國 六時吉祥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69B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諸位大德 大家早上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末學再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再跟大家來學習 也互相鼓勵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大家都在學習 經過學習 來幫助我們 能夠瞭解這個宇宙事實的真相 那我們的人生會跟一般的人就不一樣 講到修行 善導大師在世的時候常講一句話 我們在這個環境 善導大師說【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是指老師 你要親近一個好老師在這個環境 不是那麽容易 真的不容易 再加上這個環境 你看這個末法時代這個衆生對於物質 生活的享受是非常的富裕 每一個人你去留意一下 天天都在追求什麽 對於物質這種的享受 每一天 天天的增長 但是爲什麽不但 我們所看到的 爲什麽身心不安呢 你看現在這個生活裡面 五十年前 跟五十年後 的區別很多 一百年前 一百年後 更不一樣 但是爲什麽身心不安呢328 什麽原因 欲望 欲望從來沒有停止過 再加上内心的瞋恚 加上内心的愚癡 再加上内心的貢高我慢 目中無人 再加上對於聖賢的教誨不相信 從來沒有停止過 所以不奇怪 這個身心不安 才不奇怪 所以爲什麽現在這個 一些人生活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 道理就是這個原因 欲望從來沒有停止過 所以你在這個環境下 要修行 你不被這個環境而所轉 那個才奇怪 所以很正常 在這個環境退轉 而進的少 那個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不用著急 只要明白 我們去做 改過 去改善 你就自然就進步了 所以爲什麽祖師大德教我們要斷惡修善 所謂的【熄滅貪瞋癡】下面是什麽呢【勤修戒定慧】用什麽方法來斷惡修善 叫你受五戒 你説很難 叫你受八關齋戒 説沒有時間 那怎麽辦呢 天天要忙工作 要管理孩子 要處理家庭 還要賺錢 還要做一些事情 我哪有時間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對於末法時代的衆生用這一句名號來幫助我們斷惡修善 是最妙的一個方法 但是你會念嗎 你會念嗎 師父 我每天都在念佛啊 有沒有斷惡 煩惱習氣有沒有增長 智慧有沒有天天的增加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 在這個環境 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 善導大師 這句話 他的勸導是很深刻的 所以你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要找到一個好老師 找到一個好好的善友 同參道友來互相鼓勵 互相來提醒 那不是一樁的好(容易)事情 所以我們每一個星期 禮拜天 禮拜六 爲什麽借這個因緣 跟大家來互相講講話 目標只有一個 就是要怎麽樣來調整你的身心 能夠安心 你的身心能夠快樂 你的身心才能夠幸福 這個才是重要 依靠什麽來調整呢 只有佛法才能夠幫助我們 只有佛法才能夠幫助解決我們眼前種種的事情 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 這個聼法的功德很大 而最大的功德是什麽呢 幫助我們破迷開悟 如何來瞭解這個事實的真相 如何把這個人生過的美滿 如何把這個人生 過得快樂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就算我們的生活一般 你會比任何人的生活更幸福 因爲你瞭解嘛 這個就是用意 爲什麽我們師父上人天天不斷講經 釋迦牟尼佛每天在世八個鐘頭 不斷的都在講經説法 就是幫助我們這個衆生 如何獲得無量無邊種種的佛力的加持 佛力的加持第一個就是身心平安 身心快樂 這個就是佛力的加持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相信:你的能力是不可思議的 你不要把你的能量 用在只是過一般的生活 比方説去追求你的欲望 去追求你的幸福 去追求你對這個物質的享受 如果你把你這一生用在這個身上就太可惜了 因爲你的能量會做更大的1002什麽更大的呢 就是超越六道輪迴 這個就是更不可思議 所以希望大家 如果我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大家都在學習 看到你們師父也是 很歡喜 特別現在 你看我們雪梨 到現在還在封城 師父想要出去一個門 都有的時候感覺不敢出門 不是因爲怕 因爲師父對英語也講不通 如果被警察抓了 不是慘了嗎 環境真的 我們也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麽事情 所以趕緊好好念佛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 隨時隨地 行住坐臥 你都能夠念阿彌陀佛 不管你在哪裡 無論你在哪個地方 只要你能夠拿起這句名號 那你的智慧就慢慢的恢復了 上個星期我們已經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把 信 分爲七大類 上個星期我已經給大家簡單説明 藕益大師把這個信 頭一個是什麽呢 就是“信佛言”這個“佛”是指誰呢 就是指釋迦牟尼佛 “言”是教誨 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就是勸導我們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所以在《彌陀經》連續的四次勸導我們:你要相信有一句阿彌陀佛 你要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勸導我們苦口婆心來勸導我們 而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來為我們證明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站出來 來爲我們證明 告訴我們: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 因爲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離不開這一句名號 所以你看《彌陀經》裡面 不是有六方佛 六方佛就是講十方佛 而十方佛都已經站出來爲我們證明了: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話 但是這個問題還沒解決 比方説 你今天要我念阿彌陀佛 我憑什麽來相信呢 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要我念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有什麽好處 你能夠把它說明白 把這個道理讓我明白 我才能夠老老實實 特別在這個末法時代 法弱魔強 我才不會動搖 我才能夠一心踏地的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今天我要來爲大家補下面這一句話 像師父以前剛剛出家的時候 我有遇到一個護法 他常常把他的錢放我這邊來 因爲他這位護法喜歡印法寶 只要哪一個道場印法寶 他叫我把這個錢供養出去 數目不少 但是他喜歡勸導我:你要相信有阿彌陀佛 你要念阿彌陀佛 你要修淨土 他只能告訴我這個道理 但是沒有跟我講 你叫我要相信 但是你必須要給我講清楚 但是他沒辦法爲我説明 最後遇到了我們師父上人 我們師父上人 我問他 他一一爲我説明 後來我才相信的 沒想到我這一生能夠遇到淨土 我的福報不是一般的福報 我的善根 我的福德 我的因緣 過去生可能修的太深厚了 這一生又遇到了 特別是遇到我們的老師 我們才能夠踏踏實實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像我們要買一棟房子 你首先必須先瞭解這個房子我以後搬進來 有沒有安全感 這個區是不是好區 這個地方是不是方便 還是不方便 我要先瞭解一下這個房子 你對這個房子有信心 我才買下來 然後我就安安心心住下去 道理也是一樣的 今天我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爲什麽很多人到最後心就變了 動搖了 不念了 什麽原因呢 所以借這個因緣來跟大家來講講話 今天如果我們對於宇宙 這個宇宙在佛法裡面是講法界 一般社會講宇宙 我們在佛法裡面稱爲法界 法界的意思更妙 更廣 如果今天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你就會瞭解一切諸佛如來爲什麽教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這個是大問題 不是小問題 這個大問題是什麽 關係到我們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麽:你能不能了生死出三界 這個就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爲什麽呢 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 一般在道場 在大乘經裡面我們會看到一部叫做《朝暮課誦》像師父的道場都有這一本 一般我們做早晚課 都是用這一本來做早晚課 因爲裡面很多 有《彌陀經》《普門品》還有《楞嚴咒》或者一些《十小咒》還有《藥師經》裡面還有一個《八十八佛》像師父的道場都有這一本書 現在少用了 因爲我們用的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在這一本書裡面有一部叫做《八十八佛》一般就是人家墮過胎的 或者一些來拜懺 求懺悔 都是以《八十八佛》爲主 種種的 這個《八十八佛》師父也是很熟 因爲以前師父也常常念 因爲剛出家 我師父的道場每初一 十五就是齋日晚上都會讀這一部《八十八佛》所以我對這一部非常熟悉 《八十八佛》結束之後它裡面有一段經文 這一段經文是什麽呢 叫做【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法界藏身】的意思是什麽呢 什麽叫做【法界藏身】【法界藏身】就是說:阿彌陀佛是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 你想一想整個宇宙一切諸佛如來他的本名是什麽呢 是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而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 所以叫做【法界藏身】明白嗎 説明什麽呢 説明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統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當中了 你説你的功德有多大 你的福報有多大呀 一句佛號的名號功德都已經不可思議了 你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統統都在裡面了 你説你這一生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你這個福報太大了 不可思議的 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九品 稱佛名號功德品第九 你去看一看你就瞭解了 一句名號的功德 能夠斷滅無量劫的生死重苦 你今天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還得了嗎 不得了 所以真的不可思議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一般一些道場每一年要過新春的時候 會辦消災法會 他們都在念什麽千佛萬佛 那個千佛萬佛很辛苦的 真的 但是今天如果你已經明白這個宇宙事實的真相 千佛萬佛還不如一句阿彌陀佛 那個不是千佛萬佛的問題 那個無量佛 無量無邊的 但是這道理誰能夠瞭解呢 這個道理誰能夠明白呢 你看《彌陀經》大家有沒有去留意看一段經文 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 極樂世界【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沒辦法解答 只能聽 只能看 大家你想一想 舍利弗在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是代表什麽 代表什麽呢 智慧第一的 你看舍利弗 他的記載裡面哪一個人能夠問倒他的 沒有一個人能夠問倒他的 但是釋迦牟尼佛問他:你知道這句名號爲什麽稱爲阿彌陀 舍利弗沒辦法解答 只能聼 只能看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彌陀經》真的很特別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你看哪一部經最特別的 就是這一部《彌陀經》爲什麽 沒有人問 釋迦牟尼佛主動説出來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這樣做2433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只有佛與佛才能夠瞭解這個道理 除了佛 九法界的衆生是沒辦法 連舍利弗都沒辦法 何況我們呢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爲什麽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站出來 來為釋迦牟尼佛證明 也順便來勸導我們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的父親 淨飯王臨終的時候 釋迦牟尼佛沒有勸他修什麽法門 只勸他: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不勸別的 勸他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你要盡孝 孝道最圓滿的是什麽呢 能夠把你的父母統統幫助他瞭解對於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他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最大的圓滿 爲什麽 因爲他去成佛了麽 他不會再墮落 不會再被這個六道輪迴而所苦 這個就是盡大孝 沒有比這個盡大孝 更圓滿的 所以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孝經 它還是叫我們念阿彌陀佛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還會能夠念別的佛號嗎2649其他的法門是方便説 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間 真正要爲我們説明的就是把淨土介紹給我們 其他的是方便講 隨著衆生的根機 所以你才有機會今天能夠聞到這句名號 因爲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我們既然聽到這個道理 我們來瞭解一下 何以說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呢 大家一定要知道 我想大家也瞭解 可能大家這個很熟悉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梵語 音譯過來是什麽呢 大家一定很清楚了麽 但是我們可以溫習一下 互相提醒 阿彌陀佛是翻譯什麽 “阿”翻成無 “彌陀”翻成量 “佛”翻成覺 翻成智 你大家 看一看 你把阿彌陀佛翻成中文 你去自己念一下 你去看一遍 阿彌陀佛是什麽意思呢 無量智 無量覺 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 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呢 所以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從這邊而來的 所以爲什麽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 而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 佛名號真正的含義 所以一切諸佛都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道理就是這個地方 我們的苦是從哪裡來的 從迷來的 所以今天你念阿彌陀佛是叫你什麽 是叫你趕快覺悟啊 只要有智慧 你的生活 你就不會犯過失 只要你的智慧恢復了 你才不會去造業 所以以前有人問我:師父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不是有兩個故事很有名嗎 光目女跟婆羅門女 婆羅門女跟光目女爲什麽她們的母親會墮在無間地獄 什麽原因 最大的原因是什麽 愚癡 就是因爲愚癡 造了種種的果報 後來墮在無間地獄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段經文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 那下面的很重要了 提醒大家了 是什麽呢 就是告訴我們 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己的自性的本名啊 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的本名 你自性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你要直下這個承當 你要接受 你不能拒絕的 你要相信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所以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很清楚【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中峰國師不是講得很清楚了嗎【阿彌陀佛即是我 我即是阿彌陀佛】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就好像我們看到一個人喝酒醉 不省人事 但是 他那個我還是存在呀 酒後 他會恢復正常 醒過來了麽 那我們現在的情形 我們的狀況就跟他那種喝酒醉的一樣 被迷住了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爲什麽現在變成凡夫 迷了嘛 不是剛才講了麽 爲什麽會迷 你把一切的真相當作假的 你把真當作假 把假當作真 你迷了麽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爲什麽變成凡夫 迷了麽 所以今天我們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爲什麽人不能離苦得樂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不能怪別人 怪自己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常常聼經的原因 就是幫助我們 恢復你的本性 本來面目 就這個而已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講了四十九年了 就是爲我們説明這樁事情 爲什麽要講經説法 就是要幫助你 恢復你本來的面目 你的本來的面目是什麽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 他講了一句話 他説【奇哉 奇哉 一切衆生皆有如來德相智慧 但以妄想分別而不能證得】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就是因爲被我們自己的妄想 被這些分別之心 對於一切世間的萬物的執著 而不能放下 所以造成你本來就是有這個機會能夠成佛的 但是你把這個機會錯過了 你本來可以往生西方淨土 但是你把這個好的因緣 錯過這個機會 你可以有這個機會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的 你可以有這個機會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一起 但是你把這個機會錯過了 沒辦法 那怎麽辦呢 所以呢 藕益大師為什麽把“信佛言”放在第一的因素就是在這個地方 你要相信你自己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 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你要好好念這句名號 只有覺悟的人生 才能夠過幸福美滿的人生 只有覺悟的人生 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才能夠往生淨土 只有覺悟的人生 才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過得美滿的生命 那這個覺悟剛才已經講 這句阿彌陀佛的用意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勸導我們 苦口婆心叫我們念阿彌陀佛 所以爲什麽藕益大師把【信佛言】放在第一個 特別現在 我們爲什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爲什麽要到那邊呢 你看因爲在西方極樂世界 剛剛開張 你看《彌陀經》不是告訴我們嗎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 阿彌陀佛【成佛以來 於今十劫】就是説西方極樂世界到現在才十劫 説明這個世界還很新 剛剛開張的 剛剛開始的 如果將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是什麽身份呢 你知道嗎 你是元老啊 如果以後人家隔壁問你 人家隔壁 隔壁鄰居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鄰居 隔壁 隔壁人家問你:你什麽時候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第十劫 我已經到了 所以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所以趕快去 趕快移民 將來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是元老 以後他們來的是晚輩的 跟你身份不一樣的第十劫我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來了 早點去 早點好 所以 藕益大師爲什麽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講了一句話【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 同佛壽命 一生成辦也】所以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大菩薩這些祖師大德勸導我們一定要快快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原因呢 因爲那個環境剛剛開始 而且你的壽命跟阿彌陀佛都是一樣的 你一切的享受也跟阿彌陀佛一樣 你的智慧 你的神力 你的道力 都是跟阿彌陀佛一樣 你爲什麽不去呢 這一生 説實在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真的不容易 能夠相信 真的不容易 我們在這個地方總有一天 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間 無論你有多長壽 你也避免不了 有生必有死 有死必有苦 我們應當要給自己能夠很大的去思維:我爲什麽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我這句名號教我什麽呢 你要對這個宇宙的事實真相去瞭解 瞭解什麽 不要過於執著 無論怎麽執著 總有一天 你也帶不走 無論怎麽多的財富 你也無法帶得走 將來我們能不能生在 在這個澳大利亞國家 也不一定 今天你能不能生在一個好的環境 也不一定 看你的業力 不是每一世能夠得到人身的 今生我們遇到這個法門 那我們要好好來珍惜 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4048很多一些大菩薩都沒有這個機會 求也求不到 那今天我們得到了 你要好好珍惜 一切隨緣 隨喜功德 今天有賺多少 就賺多少 今天能夠活一天 那我們就多念佛一天 該做的事 去做 一切隨緣 最主要的把西方極樂世界放在我們的目標 那這一生我們就不白來了 4122你説對不對 真的 你説你兒女有多孝順 總有一天他也會離開你 你也會離開他們 你的身邊有多少錢 總有一天帶不走 能夠布施的 趕快布施 能夠捨的 趕快捨 身邊留一點點夠用就好了 吃 也是那一兩餐 對不對呢 不要計較太多 不要去跟人家爭執的太多 最主要的好好念佛 那個是正確的 比什麽更重要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 在《彌陀經要解》把第一個【信佛言】來爲我們簡單的説明 希望大家能夠 經過講解 能夠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今天爲什麽要念這句名號 所以這句名號的功德 真的 不可思議的 是無法去瞭解的 連舍利弗都沒辦法去瞭解 何況我們自己本身 只要大家老老實實去念 一生不改 一生不被動搖 死心塌地來念這句名號 那就正確了 你要聽話 聽話有福 聽話的人有福 像師父都是這個 老師教我怎麽做 我就怎麽做 所以我有福 真的 老師教我怎麽學 就怎麽學 所以這個就是第一個 我們看下面的第二個 第二個是什麽呢 藕益大師爲我們説明【信佛願】這個佛 是指阿彌陀佛 願 是指四十八願 就是説明法藏比丘 在因地修行的時候 在他的老師面前 世間自在王如來曾經發這個大願 我們稱爲叫做四十八大願 你要相信 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是《無量壽經》的核心 而《無量壽經》一展開 就是整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而《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整個四十九年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説法都離不開這一句名號 所以四十八願都是繞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一展開就是四十八願 所以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所修學的功德 都在這句阿彌陀佛 而這句阿彌陀佛獲得四十八願的加持 那就是圓滿的 所以你要相信 因爲你相信四十八願 等於相信這句名號了 像過去有一些居士 他會説:師父 每天念阿彌陀佛 一天到晚 阿彌陀佛念個不停 阿彌陀佛會不會煩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你天天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念個不停 像我們臺南淨宗學會 五樓 叫做念佛堂 每一天二十四小時念佛的 這個星期哪一批 這個星期二哪一批 都有分開的 二十四小時 都有人在那邊念佛 雖然人數不多 希望我們以後雪梨淨宗學會可以這樣做 二十四小時 挂單在裡面的 你可以二十四小時來念佛 安安心心來念佛 死心塌地的 你好好來念佛 以後可以這樣做 我相信 雪梨淨宗學會不久會建起來 以後供養給大家 那就不得了了 臺南淨宗學會有這樣 我曾經參加過一次 只有一次而已 真的 二十四小時的 你看一天到晚 你天天念他名字 聼阿彌陀佛的名字 阿彌陀佛會不會感覺囉嗦 感覺很煩 會不會生氣呀 像比如説 做太太的 每天你喊著老公 你一天到晚喊著老公 老公會不會煩 當然會煩 對不對 有時候這種道理簡單嘛 你天天:老公 你在哪裡 等一下一個小時 你又再打電話:你在哪裡呀 你在做什麽 你天天打電話 你一直打一直打 你説你的老公會不會煩 當然會煩 或者說你的孫子 每一天叫你阿媽 姥姥 奶奶呀 一天到晚叫你這個名字 你會不會感覺煩嗎 當然會煩 但是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阿彌陀佛不但不會生氣 阿彌陀佛不但不會感覺煩 而且阿彌陀佛的願望就是你要天天來念他的名字 他就是最歡喜的 真的 爲什麽呢 爲什麽阿彌陀佛很歡喜我們天天念他的名字呢 你看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發四十八大願的時候 你看第十八願 先用這個來跟大家做一個比喻 第十八願 《無量壽經》大家很熟了麽 是不是 我們來念一遍 阿彌陀佛怎麽説的呢 我們來讀一下 來 請合掌【我作佛時 十方衆生 聞我名號 至心信樂 所有善根 心心回向 願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這個教你什麽呢 叫你念佛 聞 就是聼聞的意思 就是叫你依教奉行 就是阿彌陀佛要我們念他的名號的明證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阿彌陀佛不但不會生氣 不但不會煩 而且 要你天天念他的名號 天天念他的名字 他最歡喜的 而且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留意 一定要留意 不僅僅在第十八願 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中 告訴我們:衆生聞名號獲得功德利益之願 總共有多少 有十三願 都是叫你們念這句名號的 天天要你念他名號 我們來看這十三願裡面 第一個是什麽 第十八願 剛才我們已經念過了 十念必生 第二十願 臨終接引願 第卅十四願 善談法要願 第三十五願一生補處 第三十六願教化隨意願 第三十七衣食自至願 第四十一願 第四十二願 第四十三願 第四十四願 第四十五願 四十七 到 第四十八願 就是聞名號 得廣大利益的 何況來念他的名號呢 這四十八願裡面的 總共有十三願的 都是講 你這一生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你就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何況我們親自用我們的虔誠心 恭敬心來念這句名號 那就不得了了 都是離不開這一句名號 剛才已經講過了麽 四十八願 都是繞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都離不開這一句名號的 所以過去蓮池大師曾經講過一句話 蓮池大師講的【舉其名號 兼眾德以具備 專乎持也 統萬行而無遺】什麽意思呢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 就像一隻大船一樣 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茫茫苦海中無所依靠 唯有依靠阿彌陀佛這個大願船 才能夠幫助我們脫離五濁苦海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靠的是什麽 就是四十八願 而四十八願裡面都是講這句名號 你今天不念阿彌陀佛行嗎 你想要脫離苦海 你想要了生死 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念阿彌陀佛行嗎 所以阿彌陀佛喜歡你念他呀 但是首先你必須要相信四十八願 首先你必須要相信有阿彌陀佛 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才有這個機會 所以今天 你想一想 你今天造了多少的這些不善的業 將來要受種種的果報 那怎麽辦 你靠這個四十八願 靠這個大船 這個船能夠幫助我們到彼岸 無論你有造了多少的 就算你已經犯了五逆十惡 只要你肯懺悔 你能夠相信 你就能夠跟著阿彌陀佛這條大船到彼岸 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的 所以說呢 在這個地方藕益大師 你要相信 而且在《彌陀經》佛連續的告訴我們 告訴我們什麽呢 時間到了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分享 因爲藕益大師下面的越講越精彩 特別【信佛願】佛 是阿彌陀佛 願是四十八願 所以在這個地方簡單跟大家來分享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老實念佛 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把這一生 你的方向你的目標搞清楚 將來順著這個目標 去努力去奮鬥 我相信每一個人 人人皆生淨土 人人皆成就 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就的 世間的事業的成就 那個小事 你能夠超越六道輪迴是最大的成就 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 這些地位 名貴 這個很容易的 只要你依照經典裡面去做 你都能夠得到 但是這個不是永恆的 不是每一世能夠遇到佛法 不是每一世能夠遇到大善知識 能夠聞到正法 因爲人容易墮落 容易被這個環境而迷了 那將來造業 我們的果報都是在三途 三途的時間長 三善道的時間短 所以無論我們在哪一道 只要你還在六道 你還是 不是能夠安安心心的 只要你還在六道輪迴 你就沒辦法 離苦得樂的 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只有超越六道輪迴才能夠真實的 我們所講的【離苦而得樂】究竟的樂 究竟的圓滿 這個圓滿在哪裡 就是在西方世界 祝大家 我們有這個因緣聚會 也祝大家好好努力 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 下個星期見 謝謝大家 我們好久不見了 希望這個疫情趕快過 大家回向 以後我們在學校 在學會能夠聚會一處 一起來念佛 一起來打佛七 一起來受八關齋戒 一起來做《三時繫念》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68B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共修 這一段因緣 跟大家來結個法緣 感謝我們鄭居士 感謝我們的護法 諸位同修 給末學這個機緣 這十幾年來 特別跟著悟行法師到很多地方 做三時繫念也好 打佛七也罷 我看到很多道場 特別是我們雪梨是很特別的 也可以説非常稀有 爲什麽我要這樣講呢 你看我們每一年 佛七不間斷 甚至於最近 這個三時繫念至少也 有時候連續四次 又打佛七 有八關齋戒 主要的講經不間斷 很多地方都沒有這種機會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好好來擁護 來照顧 來護持 這個道場 雖然沒有法師住在這個道場裡面 但是對於佛法推廣淨土 而對於勸導大家的念佛的精神 值得我們來讚歎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互相來鼓勵 互相來讚歎 互相來照顧 非常難得 要建一個道場不是那麽容易 很多地方 你看有時候一年要辦一次的佛七 就很難 像美國 歐洲 甚至於有時候馬來西亞 印尼 很多地方 所以有這個機會大家要 互相鼓勵 所以今天我要感謝大家 給我這個機緣來跟大家結個好緣 所以感謝你們 給我這個機會 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都在學習的【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嘛 對不對 只要你還是凡夫 你就避免不了過失 但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 知道錯 要改過 所以爲什麽在佛法裡面 一切法門都離不開懺悔 一切法門 都離不開這個懺悔法門 所以我藉這個因緣 再跟大家來分享 繼續要跟大家來説明的就是 題目就是【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就是下面的 那一句【誓死不退】關鍵就是在這一句話 但是 誓死不退的關鍵建立在哪裡呢 關鍵建立在深信淨土 你對淨土深信 你才不會動搖 你對於淨土的深信 你才對這一句名號起了一個信心 不然的話 我們念佛到最後會退心 很多人念佛念了幾十年 到最後 心不念佛了 退轉了 很多 不要説我們 外面這些念佛的人 很多就有這樣的例子 什麽原因呢 因爲這個末法時代麽 這個末法時代 法 比較弱 正法比較弱 魔 比較強 所以 爲什麽現在 這個末法時代衆生容易迷失了 失去了方向 失去了目標 所以 起心動念 都離不開自己的不善的念頭 不善的言語 不善的造作 所以產生種種的造業 再加上現在這個很多一些 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這個佛法 甚至於使人對這個淨土失去了信心 用這些謠言雜説來影響 説我們淨土如何 淨土法門怎麽樣怎麽樣的 所以有些人深信不夠建立 就容易被迷惑了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命好 真的我們的命很好 你有這個機會遇到這個法門 你有機會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 説明什麽呢 説明你過去生 你跟阿彌陀佛結了很深的因緣 所以今天有人跟你説 我要把大千世界來跟你換 或者把金銀財寶 或者我們世界的金剛寶 說跟你換這個淨土 跟你換西方極樂世界 你那個心一絲毫都不動搖 説明你對淨土那種深信 可以説已經成就了 因爲你明白 哪一個是真 哪一個是假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 世界上哪有真的 都是假的 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這一句名號你會抓住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 很多那一些菩薩 要求 都求不到 我們今生遇到了 你好好要珍惜抓住 不要浪費這個時間 因爲這句名號 太容易了 只要你肯念 行住坐臥很方便 你都能夠念 你看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你請他來說:你要受戒 他感覺壓力 做不到 你請他說:我們每天來讀《無量壽經》他沒有時間啊 但是如果請他:你可以念一句阿彌陀佛 容易簡單 只要你肯念 功德不可思議的 因爲一句阿彌陀佛代表一切的戒律 一句阿彌陀佛代表十方一切諸佛的功德 所有萬善統歸到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想一想這麽簡單 行住坐臥 處事待人接物 只要你肯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功德無量1015 所以 真的 我們的命很好 福報大 能夠相信 能夠念這一句名號 你不好好念 不是很可惜嗎 關鍵怎麽念呢 關鍵在這個地方 你看 我用個比喻 你要用什麽心態來念 用個比喻了 釋迦牟尼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 第六品就是如來讚歎品 釋迦牟尼佛為普廣菩薩 就是為大衆介紹地藏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 神力不可思議 願力不可思議 把這一品講完之後 最後的普廣菩薩出來合掌恭敬1117 你看普廣菩薩用什麽心態 對釋迦牟尼佛而來接受呢 你看最後的那一句話【唯然頂受】普廣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面前 而跪下來合掌告訴釋迦牟尼佛【唯然頂受】什麽叫唯然頂受 就是用我的恭敬心 真誠心 我來接受佛陀的教誨 依教奉行 所以念佛也是如此 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沒有用這種的心態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只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沒辦法往生西方淨土 你沒辦法了生死的 所以心態很重要的 所以一切法門歸納起來 就是你能不能依教奉行 我們現在的人缺乏這一個 所以爲什麽我們念佛不能得力的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這個心態 你的真誠心 你的恭敬心 顯不出來 而且我們這一段時間的修行 很多人的真誠心 恭敬心都是假的 他不是真的 真正的真誠心 恭敬心 一絲毫對一切衆生當作什麽 都是諸佛如來 諸佛菩薩的看待 這個才是真正的恭敬心 依教奉行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聼經最重要不是聼在多 不是在多 最主要的 你能不能聽懂 佛所講的佛法 只要你一句兩句三句五句 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如果今天我們每天聼經 每天讀經 每天念佛 但是對佛法的内容 不是真實義的 去瞭解 就算你把全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經典 你也沒有什麽好處 所以佛法關鍵不在“多” 關鍵就是在“精” 精就是講精進的意思 所以我就藉這個因緣跟大家來講一講 如何建立自己的信心 對淨土法門 希望大家互相鼓勵 因爲我們時間不多 一個星期 暫時跟大家 一個禮拜來跟大家見面 來分享 所以你要鼓勵我 鼓勵我自己本身 給我這個機會 你能夠參加這個共修 然後大家一起來學習佛法 這個對我來講是最大的鼓勵 如果大家都不來參加 我一個人講 也沒什麽好意思了 對不對 你們大家在這邊 我有這個機會 把我修學的跟大家分享 這個就是最大的供養 一切供養 法為大 所以要記得 請法師到家裡 請吃一個飯 你要記得 你要請法師講幾句話 就算一句兩句也沒關係 就等於什麽 在請法了 功德無量 普賢菩薩不是講了嗎 一切供養 什麽樣是最大的 法供養 就算這個法師 爲你們講一句阿彌陀佛 你也功德無量了1546 福報是怎麽修來的 就這樣修來的 所以請法很重要 不然的話 你看忉利天的天主 釋提桓因1600爲什麽要請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講經 你看 一請 十方一切諸佛全部統統來了 沒有一尊佛漏掉 你看 他的福報修的有多大 太大了 所以首先先跟大家講一講“信”這一個字 我們念佛不但是信心最重要的 而且修一切法門都離不開 信 這個字 一切法門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都離不開這個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交代還沒入涅槃 譬如說 爲什麽我們每一部經 一開端 你看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每一部經一開始必須要從【如是我聞】這是釋迦牟尼佛交代阿難尊者 還沒入涅槃之前 每一部經一開端必須要從“如是我聞”開始的 什麽原因呢 【如是】是講什麽 就是爲我們説明“信”成就 所以信 對我們來講 對我們修念佛的人 是一個手段 你要進入一切法門 你沒有這個手段 你是沒辦法進入的 但是每一個人不是那麽容易的 比方説 你請人家:你跟我一起來念佛 不一定他會聼的 比如說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最精彩的故事是誰啊 阿闍世王 你看阿闍世王臨終的時候 他的果報現前 什麽果報 無間地獄 但是他的命好 真的 他的命很好 爲什麽呢 他遇到了大善知識 這個大善知識是誰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告訴他:你要趕快念佛 你來不及了 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才能夠得救 你要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相信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 你要相信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 你現在你能夠相信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阿闍世王 他命好啊 他的福報太大了 他相信 後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品位高 從這個故事裡面 誰救了他呢 他自己啊 而自己建立在哪裡 他相信 相信誰的話 相信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所以佛陀 十方諸佛如來 只是爲我們一切衆生指一條明路 關鍵是在我們自己本身 今天哪怕是左脚已經在無間地獄 右脚還在這個世間 你真的阿彌陀佛功德不可思議 願力不可思議 只要你肯相信 哪怕一念 十念 都能夠救得出來的 關鍵是你自己本身有沒有這個“信念”那個才是重要的 所以 我們看下面 佛爲我們怎麽説呢 這一些話 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我要重複來爲大家再講一遍 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爲我們講得很清楚【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個“根”是講善法 一切法都是從信而生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信心是眾道之源 功德之母 若沒有信心 一切善法是不能增長的 有深信 一切善法修行才能增長 一切功德才能夠成就 所以而且最重要的我們的法身慧命都是從“深信”而生起的 這個法身慧命是講我們的人身 今生你能夠聞到佛法 今生你能夠得人身都是過去生中 你對佛法種了很大的因緣 今生又得人身 又聞到佛法 那你想一想你還要等下一生嗎 等下一輩嗎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不是每一生都是這麽幸運啊 不是每一世 我們都有這麽幸運 真的 今生得人身 你不好好珍惜 那不是很可惜了 所以 以前 有很多人問我 說:師父 這個《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是什麽呢 你看以前有很多人問我説:師父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好處是什麽 好處太多了 但是最重要是什麽 無比殊勝的是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有沒有人 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好處太多了 從四十八願你去看 你就明白了 但是 無比殊勝的是什麽 十方諸佛國土是沒有的 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 是什麽呢 壽命長久 而且無量的無量 你的壽命很長 這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最無比的殊勝 佛的壽命很長 我們跟阿彌陀佛都是一樣 你有壽命長 你跟著阿彌陀佛學習 你必須會成佛的 你一定成佛!爲什麽 因爲你時間太長了 而且這個長壽多久呢 阿僧祇劫 是無法去計算的 大乘經告訴我們 你要成佛 你需要多長時間 三大阿僧祇劫 但是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壽命是什麽 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你想一想 那個壽命有多長!太長了 這個就是最大的好處 你今天有智慧無礙 辯才無礙 你的身體是金剛不壞身 你沒有壽命長 全部都落空!這個就是最大的好處2441 第二個的好處是什麽 佛住世上 就是説佛在這個極樂世界時間很長 教化衆生時間久 所以… 一切諸佛刹土 沒有這個事情的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的時候 六方佛出來做證明 六方佛就等於十方佛 來爲我們做證明 證明什麽 西方極樂世界 真的不可思議的 你要發心 你要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六方佛 十方佛來爲我們證明的 所以你看鳩摩羅什大師爲什麽把原本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改爲《佛説阿彌陀經》呢 “佛説”這兩個字 說 是喜悅 換句話說 就是歡喜 佛最歡喜的是什麽呢 你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這一生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最歡喜的就是這樁事情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 兩樁事情2608在十方諸佛國土是沒有的 唯獨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你看我們這個世間 壽命頂多一百嵗 你還是要離開這個世間 你活到一百嵗 你很累啊 對不對 活一百嵗真的好累 如果兒女不孝順 那怎麽辦 如果兒女孝順還好 你要保證你不生病 你身體健康嗎 真的 在這個世上 你有多長壽命 你還是無常 你還是帶不走 所以剛才已經講過了 有這個機會 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真的 該放下的 你要放下 該捨得 你要捨 一切隨緣 最主要的 好好抓住這句名號 不要到臨終的時候 冤親債主找上門 那個時候你要來用功念佛 我告訴你 來不及了 真的 趁這個機會身體健康 頭腦清楚 你要好好念佛 等到我們身體衰弱了 開始沒有體力 這個腦裡面 記憶力開始退化 那個時候你念佛 真的很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的人 首先一定要以信為基本 所以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爲我們講的很詳細 所以我藉這個因緣 再跟大家來 作爲一個總結 把藕益大師這個信裡面 講得很清楚 分爲七大類 七大類 第一個是什麽呢【信佛言】藕益大師先教我們 你要相信佛的話 你看基督教首先叫你先信誰呢 信上帝 你一定要相信他 你不相信他就沒辦法了 你要相信佛的話 首先一定要相信佛的話 佛是指誰呢 就是我們釋迦牟尼佛 今天爲什麽我們要念阿彌陀佛 誰教我們念的 釋迦牟尼佛啊 是我們的教主啊 所以我們作爲弟子 要順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聽話嘛 所以淨土法門 我們老和尚常常說:你要老實 你要聽話 只要你能夠聽話 你老實 什麽就好談 如果你不聽話 不老實 什麽都免談了 怎麽説也沒辦法聼 怎麽勸 也聼不進去 是不是這個樣 像一個小孩一樣 調皮搗蛋 你怎麽講 怎麽勸 勸不了 所以最近 我有認識一位老居士 女兒結了婚 抱了一個孫女 以前很用功 常常聼經念佛 現在佛號慢慢的減少 天天看著孫女 每天跟孫女玩 早上起來看手機 看的就是自己的孫女 以前早上起來還能夠十句佛號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現在十句佛號都沒有了 所以現在這個環境真的 修行不容易呀 真的不容易 説實在 真的不容易 我認識他認識將近十六年了 很用功一個人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 很用功 但是沒想到 你看 一有這個孫女了 阿彌陀佛慢慢的忘了 每天我提醒他:有沒有念佛啊 所以容易退轉 真的容易退轉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話 佛一生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而所講的這些經典裡面都是在我們一部《大藏經》《大藏經》分為三個階段 經 律 論 我們應當要尊從 依照佛所説的一切 來修行 來念佛 這個我們一定要依照的 所以過去我跟著悟行師父 去做《三時繫念》或者打佛七 或者一些 看到一些道場 不管在哪裡 美國也好 歐洲也罷 很多地方 我常常聽説 一些居士 在聼經當中 或者會出了一些問題 疑惑來問悟行法師 或者問我自己本身 他們常常會問一句話說:我們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 我們應當要念釋迦牟尼佛的名號 爲什麽不念釋迦牟尼佛 而念阿彌陀佛呢 我們應當要知道 是我們的教主 就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 而且在《彌陀經》裡面 連續的四次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你要老實 你要聽話 你要好好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連續的四次 所以我們今天 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我們一定要依教奉行 照佛所説的話 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要拐彎抹角 我們一定要聽話 你真的要聼話 這個就是佛言 佛言就是講釋迦牟尼佛 但是現在衆生毛病多 什麽毛病呢 不相信麽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爲我們講了四十九年 開了八萬四千的法門 沒辦法呀 就是對這一類衆生而所講的 那今天我們相信了 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後來不但是佛 教我們念阿彌陀佛 佛在《法華經》《華嚴經》《寶積經》《大集經》我們淨土三經一論 無量無邊的大乘經典都教我們 勸導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僅僅淨土三經連《法華經》《華嚴經》這些大乘經典裡面 都是勸導我們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勸導我們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所以既然我們今天念佛 專修念佛法門 那就要專念這句阿彌陀佛 老實聽話真幹 要深信佛所説的話 佛所説的教誨 對於念佛的人 爲什麽首先 一定要從深信 開始呢 剛才已經講了 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法弱魔強 許多種種的異言雜説往往 站著其他的立場 自己的立場 來看這個佛法 使人對淨土法門會生起種種的懷疑 現在很多 非常之多 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 所以“信”這一個字 最主要的就是除去心中的懷疑 斷疑生信 才能夠達成 念佛的目的 “疑”如果沒斷 信心就不能增長 我們的信心就不踏實 所以 我們學佛要以佛的聖言 以佛的教誨爲標準 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説的經律論裡面的標準 不可以被異言雜説而所動搖 要相信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所説的一切法 我們一定要相信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 首先爲我們 勸導:你必須要相信佛的教誨 必須要相信 佛的話 你這樣念佛 你才不會被動搖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多年前為我們説明的 但是這問題還沒解決 這個問題還沒解決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以釋迦牟尼佛代表來勸導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關鍵:阿彌陀佛的功德 阿彌陀佛的好處是什麽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不斷的勸導我們 要念阿彌陀佛 什麽原因 爲什麽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今天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念佛的重要性 首先你必須要瞭解 要相信 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我們一定要順從 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要容易被動搖 人家怎麽説是他的事 我們念我們的佛 這個才是關鍵 人家怎麽說這個法門好 那個法門好 就算釋迦牟尼佛現在出現在我們這個人間 又來告訴我們:我有一個法門比念佛更好 你也不要相信 到這種的程度 那你的信心就成就了 記得就算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到現在 在我們的面前告訴我:還有一法比這個念佛更好 你也不要相信 你要相信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所説的 那你就會有成就 將來你必須會往生西方淨土 今天我就簡單跟大家分享 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包涵 因爲時間不能講的太長 大家也要好好念佛 最主要能夠念佛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 下個星期六 禮拜天 禮拜六 來爲大家 爲什麽我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彌陀名號的功德 彌陀的好處是什麽 爲什麽我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謝謝大家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我們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下個星期六見 下個星期六見 我們下個星期六見 來跟大家一起共修 一起來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謝謝我們的鄭總 我們的鄭太 謝謝 阿彌陀佛
68A 尊敬的 我們Perth淨宗學會同修 以及諸位護法: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 末學再藉共修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結個法緣 也互相鼓勵 希望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能夠遇到 這個淨土 也能夠來 一起念佛 要如何來珍惜 所謂的稀有難逢的一天 我們要好好抓住這個因緣 尊敬的諸位同修 我們在《佛説阿彌陀經》裡面 大家不知道有沒有去留意到 在《佛説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有爲我們説明了一樁事情 如果大家能夠去留意 你就會明白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最歡喜的一件事 都是看到我們能夠 往生淨土 不知道大家 有沒有去留意 你們不是共修之前 念佛之前 不是有念《彌陀經》嗎 所以 爲什麽鳩摩羅什大師把這個經題改爲《佛説阿彌陀經》說 都是代表 喜悅 都是歡喜 佛最歡喜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淨土 聞到淨土 最歡喜的是什麽 你能夠往生淨土 因爲你往生淨土等於了生死了 在這一部《彌陀經》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説明了一件事 他説: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最殊勝無比的是什麽呢 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壽命是長久的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彌陀經》爲我提出這條問題 你的壽命跟阿彌陀佛都是一樣的 無量壽 就是説你的壽命 無法去計算的 所以你在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 那你一定是成佛的 那個是一定的 爲什麽 因爲你的壽命無量 一般大乘經裡面不是講嗎 你需要阿僧祇劫才能夠成佛 但是《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 你是阿僧祇劫 就是說無量的阿僧祇劫 從這個我們可以看到了 從這一部《彌陀經》你就會明白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勸導我們 因爲十方一切諸佛國土 一切諸佛刹土沒有這個事情 所以 十方諸佛如來在這一部《彌陀經》你看 看到六方佛來做證明 證明什麽 你要相信 你的壽命很長 你能夠成佛 這個就是在《佛説阿彌陀經》爲我們啓示的 但是 大家很少人知道 所以很多人說:壽命太長 很無聊 這句話不能亂説的 不能用自己的角度來看佛法 不能用自己的愚癡來看佛的話 佛所說的經 不能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壽命無量 爲什麽不去呢 這邊辛辛苦苦的 怎麽樣保護 怎麽樣照顧 頂多也一百嵗 一百嵗過後 你還是要離開這個世間 不管你有大富貴 不管你有… 不管你有多少的財產 你有多高的地位 你還是離不開這個… 你還是帶不走 所以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在這一部《阿彌陀經》勸導我們 你要念佛646 那我們要聽話 所以用這個因緣 我再跟大家繼續來講講【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 希望大家能夠互相的鼓勵 因爲在這個環境我們容易退轉 就是說我們的心容易退步 退轉 我們一起聚會 來研究 來學習 來啓發 我們這個菩提道心 起碼將來你在這個社會 你在這個環境 你的人生比任何人更幸福 更快樂 這個就是佛法的用處 不然的話 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爲什麽每一天在西方極樂世界天天都在講經説法 對我們很大的幫助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來用功 因爲時間也不多 一個星期只有一次 頂多也二十分鐘 頂多也三十分鐘 希望你們把你的心放在這裡 不要胡思亂想 想來想去 想東想南想北 你一定要把你的心 把你的眼睛 把你的耳朵 放在我們學習當中 你就獲得很大的利益 爲什麽要跟大家講這一段呢 誓死不退 就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關鍵 但是誓死不退 它的關鍵在哪裡 關鍵在“深信” 這兩個字 你沒有深信淨土 你那個心 誓死不退起不來 爲什麽需要深信淨土 因爲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尊敬的 這個末法時代 法弱魔強 很多一些人謠言影響 甚至於有些念佛念了幾十年 到最後動搖了 對佛沒有信心 不念佛了 很多 不要說你們 連很多法師 到最後 出家人 本來念佛念了幾十年 到最後你看 心就變化了 心也動搖了 不念阿彌陀佛了 所以這個非常的重要 不要讓我們的信念被動搖 因爲很多人現在謠言:淨土法門怎麽樣 怎麽樣 這個念佛怎麽樣怎麽樣 如何如何 所以很多人智慧沒有 容易被動搖了 被動搖了 隨著這個動搖 跟著這個謠言就去走了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 深信 這個“信” 非常重要 首先要跟大家講講“信”這一個字 要跟大家先講這個字 希望大家好好聽 把你們的心放在這個地方 你看我們念佛不但信心最重要 而且一切法門都不開“信”這一個字 都離不開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有八萬四千法門 都離不開這個“信” 比如爲什麽佛講經 講的法 一定要從【如是我聞】開始呢1134 你看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 每一部經 經文一開頭 必須一定要從【如是我聞】開始的 而且這個是釋迦牟尼佛交代阿難尊者以後結集經典的時候 必須一定要加上【如是我聞】爲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這個如是最主要是講什麽 有沒有人知道 爲什麽每一部經必須要從這一個【如是我聞】開端 一開頭必須要從這一段經文開始 就是要告訴你們 因爲“如是”的表法就是講“信”這一個字 所以信是一個手段 讓我們能夠 進入佛法更深的一層 你不從信而建立的 你沒辦法進入佛法的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 是非常的深刻的 你沒有這個深信 你沒辦法進入的 所以必須一定要從【如是我聞】開端 比方説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 阿闍世王 大家有沒有聽過阿闍世王的故事 有沒有呢 你看阿闍世王臨終的時候 他的果報現前了 什麽果報呢 無間地獄的果報 因爲他犯過五逆十惡 但是阿闍世王 他的命好啊 爲什麽呢 因爲他有這個因緣遇到了大善知識 就是遇到了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勸導他 你現在學什麽法門都來不及了 你要趕快念阿彌陀佛 你要趕快相信阿彌陀佛 你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阿闍世王他相信 所以臨終的那一刻 他發大誓願 我這一生深信阿彌陀佛 相信西方極樂世界 我這一心一意 我要往生西方淨土 沒想到 因爲這個因緣 救了他的命 他本來要墮在無間地獄的 就是這個因緣救了他的命 從這故事我們來看 誰救了他 他自己 佛只是為他 給他指一個明燈 指一條明路 關鍵是他自己要不要去落實 而自己誰救了自己呢 就是他的深信 相信這個法門 救了他自己本身 所以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的品位很高 犯了五逆十惡的人 本來是無間地獄的 因爲臨終的那一刻 他往生發大誓願 沒想到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是上品中生 那是很高的品位 那今天我們如果來念佛 可能品位更高了 你看 連阿闍世王念佛 臨終的那一刻 犯了五逆十惡 他品位都這麽高 你們怎麽能夠輸給阿闍世王呢 你看你們身體又這麽健康 你們也不可能犯了五逆十惡 對不對 你看 你們的福報這麽好 又天天能夠在這個地方念佛 你們能夠聚會 我們雪梨 你看 連出一個門就很難 真的 你看師父每次要丟垃圾的時候 那些對面 隔壁鄰居 看到我 都笑我 笑我什麽 戴口罩 只是丟垃圾而已 戴口罩 不然要罰款 所以從這個角度 我們可以看到 “信”這一個字 能夠幫助一個人 只要你相信佛的話 你就能夠得救 你不相信佛的話 隨著自己的習氣 隨著自己的煩惱去造業 那將來果報自己自受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看下面 所以佛在《華嚴經》爲我們講的很清楚 非常的清楚了 講什麽呢 你看【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善根 善法都是一樣 所以 你的善法 你的善根 從哪裡建立起來的 都是從信心而建立的 所以信心是眾道之源 功德之母 若沒有信心一切善法是不能增長的 有深信 一切善法修行才能增長 一切功德才能成就 而且最重要的 我們的法身慧命都是從深信而生起的 今天你能夠得人身 聞到佛法 從哪裡來的 你對三寶有相信 你過生中跟三寶曾經結過緣 你曾經聽過這個法寶 你曾經聽過這個佛法 所以你這一生又得人身 得人身又能夠聞到佛法 所以今天你能夠遇到佛法 能夠遇到淨土 不是偶爾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爾的 就是因爲你過去生中種了許許多多的善根 這一生又遇到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 一尊佛要出現在這個世間很久 你看彌勒菩薩還有多長時間才能夠出現 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這麽長的時間 而且每一尊佛到這個世間只講一件事情最主要的 因爲他出現都是因爲其他的宗教做不到 如果世界上的宗教能夠做得到 佛不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 不會的 世間的宗教做不到是哪件事 了生死 他們做不到 因爲他們最後的 只到天界 天界沒辦法了生死的 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的 佛法才能夠帶我們超越六道輪迴 所以尊敬的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你要珍惜啊 要好好念佛 好 我們再看下面 念佛的人首先一定要以信為基本 一定要以信為基本 因爲這個是基礎 所以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説得很詳細 我現在把它綜合起來 分爲七種來説 所以藕益大師爲我們説明 把這個“信”講得很詳細 非常詳細 所以藉這個因緣來跟大家來分享 信 有幾種呢 總共有七種 哪七種呢 我們看第一種 是什麽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你必須要相信 相信誰的話 相信佛的話 信佛言 佛 是指誰呢 就是指我們的教主 我們的教主是誰 釋迦牟尼佛 而我們的教主今天叫我們念什麽 念阿彌陀佛 第一要信的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説的法語 你看 我們教主 他不但沒有叫我們念他的名號 而且請我們趕快念阿彌陀佛 跟其他宗教是不一樣的 其他宗教 首先你必須要相信上帝的 你首先必須要相信的 這個佛教的區別跟其他的宗教都是不一樣 首先叫你要相信佛言 你看 基督教 天主教 你一進入 你就明白了 首先 先叫你相信誰 所以 你看釋迦牟尼佛真的大慈大悲 他不叫我們念他的名號 他有沒有生氣 沒有 不但沒有生氣 護持我們:“趕快 你趕快念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是最好的” 這個説明什麽呢 説明教我們要互相的讚歎 不要互相嫉妒 你明白嗎 那我們人 偏偏 常常 犯這個毛病 什麽毛病 嫉妒心很大 我們今天來問問我們自己 我們一天不嫉妒心的 請舉手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你要念阿彌陀佛 你要聽話 你真的要聽話 你要老實 我教你怎麽念 你就跟著怎麽念 對你一定有好處的”所以 你看下面 佛是怎麽説的 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你看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而法會三百餘會 結集起來 有經 律 論 三藏 我們應當要遵守 依照佛所説的法 來修行 來念佛 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你看 佛講經四十九年 整部《大藏經》從經律論 大部分的 就是教我們修什麽 教我們修念這句阿彌陀佛啊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 因爲釋迦牟尼佛本身 也是念阿彌陀佛 成佛的 所以 我過去跟著悟行法師去了很多國家 我以前 還沒疫情之前 我跟悟行法師到美國 到歐洲 很多地方 我曾經 看到的 聼到的 但是在西澳師父沒有遇到了 這説明西澳的善根深厚 我看到很多人曾經 有時候問我 有時候問悟行法師:我們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佛 我們應當要念釋迦牟尼佛啊 爲什麽不念釋迦牟尼佛 而念阿彌陀佛呢 我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情 甚至於有一些不同的宗教 也是這樣的問過 爲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我們應當要知道是我們的教主 要我們念阿彌陀佛 而且在《阿彌陀經》大家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連續的四次都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要遵從老師的教誨來念阿彌陀佛啊 你看《彌陀經》裡面 連續的四次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彌陀經》非常的特別 沒有人邀請 釋迦牟尼佛主動來爲我們講這一部經 而在這一部經 在大衆 在隨身的弟子 四次勸導我們:你要念阿彌陀佛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這樣講 爲什麽無問自説 因爲沒有人知道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的 唯有 佛與佛 方能知道 所以連續的四次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只勸一次 從來沒有超過 兩次三次的 但是在這一部經很特別 很怪啊 連續的四次 告訴你們:你要聽話 你要念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看下面 今天我們都是佛的弟子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一定要依教奉行 照佛所説的話 來念阿彌陀佛 所以不要拐彎抹角 要聼話 要老實 有利而無害 所以 你看 我們現在的人很多 明明釋迦牟尼佛説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 他還是拐彎抹角 所以你看害得釋迦牟尼佛講經講了四十九年 爲我們介紹了 八萬四千法門 你想一想 如果大家聽話老實 釋迦牟尼佛只講《無量壽經》《彌陀經》夠了 就是因爲我們的根性不同 我們因緣不同 我們的習氣不同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爲我們講了八萬四千法門 才爲我們講了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最後才離開這個世間 將來彌勒菩薩 降生到這個人間 他也是一樣 沒有別的 也是爲我們介紹 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看我們這個時代會出現 一千尊佛 釋迦牟尼佛是排第四 彌勒菩薩排第五的 後面的九百九十五 將來出現到這個人間 也是爲我們介紹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我們今天能夠遇到了 聞到了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趕快念 怎麽念呢 那才是重要 很多人會念佛 跟不會念佛有區別的 有些人念佛 心得清淨 有些人念佛 越念越散亂 我們就是這樣的 念佛也散亂 你看看你們自己 是不是這個樣的 心 有沒有清淨 沒有啊 心散亂有沒有減少 沒有 所以會念的人 一句阿彌陀佛 他就得到利益了 不會念阿彌陀佛的 你念了一百萬 一萬聲 你還是一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相信 所以 不但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連續的四次 我們看下面最後的 不但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 佛在《法華經》你看《法華經》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還有《華嚴經》最後一品 《寶積經》《大集經》我們的淨土三經一論 無量無邊的大乘經典 無量無邊的法門 都勸導我們要念阿彌陀佛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就是説明什麽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看下面 既然我們今天念佛了 那就專修念佛法門 就要專念阿彌陀佛 老實聽話 要深信佛所説的教誨 這個我們必須 一定要知道 對於念佛的人 爲什麽首先一定要從“深信”開始呢 剛才已經講過了 現代這個末法時代 法弱魔強 有許許多多種種的異言雜説 往往站著其他的立場來看佛法 使人對淨土法門會產生種種的懷疑 這個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爲什麽要從深信淨土開始 沒有深信淨土開始 你是沒辦法的 但是這個問題 還沒解決 這個問題還沒解決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要我們念阿彌陀佛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經 連續的四次 勸導我們念阿彌陀佛 是什麽原因 他的好處在哪裡 他最大的好處是什麽 對我們末法時代 對我們末法的衆生 有什麽大的幫助 爲什麽要我們念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已經明白 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要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 但是最大的重要 我們的好處是什麽 才能夠讓我們有很大的深信 對於淨土法門 它的好處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因爲師父不敢時間講得太長 最主要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認真 要老實 要聽話 這個就是我們學佛 修淨土法門的秘訣 只要你能夠老實聽話 最主要下面的 就是真幹 你真正去做 你真正去修行 你真正去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對你有很大的好處 因爲佛法只有經過自己的修行 才能夠感覺到佛法的利益 只有經過自己的修持 才能夠獲得佛法的無量無邊的利益 沒有經過自己的修行 你是不會感觸到佛法的微妙 佛法的殊勝 佛法的快樂 這個簡單來跟大家説明 我們下個星期 就是一樣的時間禮拜六 再來跟大家分享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祝大家老實念佛 大家 阿彌陀佛!
41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再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説實話 你們認識淨土 修的比我久 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只是藉這個因緣 末學有這個機會來學習 現代這個社會學佛的人 真正學佛 要能夠獲得學佛的利益 不多了 真正學佛 只是做一個樣子 像這一類的人太多了 所以爲什麽我們學佛不能得力的原因 第一個善導大師所講的【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是指老師 是指這個環境 我們所遇到的這一些同參道友 有正知正見的 說實在的非常難 所以我們非常難得 有我們師父上人這些年都爲我們講經説法 我們有這個機緣能夠聽到 所以如果有講錯 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因爲你們修的比我好 我才七八年 雖然出家二十年 真正深入淨土的 七八年 這幾年在做什麽呢 瞎忙 該做的事 不該做的事 但是沒關係 只要我們明白 把時間補回來 雖然這個時間是假的 但是應這個假來修真 把這個假變成我們的真正的願力 只要大家能夠發心 肯學 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只要大家肯發心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因爲初發心你能夠精進勇猛 所以我們祖師大德講:初發心成佛有餘 就是說 能夠好好你肯學 我相信大家能夠有一個好的成績 所以非常難得將來 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這個是我們最大的願望444 爲什麽要到西方 西方是真的嗎 它是永恆的 比我們這個世界更好 所以很多人說我們念佛淨土 在佛教裡面是最迷信的 這個我們也不能怪他們 因爲我們自己沒有做好 你看我有認識一位 女居士 不是說認識 你看 她聽了經 不知道去哪裡聼經 回到家裡什麽都不幹 拿著念珠 拿著經本 每天坐在那邊 也不打扮 也不看好孩子 每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你説 她的先生看到這個樣子 會不會起煩惱 會不會 當然會起煩惱 爲什麽太太變成這個樣子 我們沒有做出一個好樣子 動不動 世間假的 我要趕快念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都不幹 這個事情發生在六七年前 先生來找我的時候 來跟我說:佛教爲什麽這個樣子的 所以今天我要借這個因緣 共修的時間 雖然我們 在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但是有一些需要的我一定要跟大家講明白 不然的話 釋迦牟尼佛真的好冤枉 真的很冤枉 因爲我們時間太短 一個星期兩次 這兩次時間也不到半個小時 頂多也半個鐘頭 這個事情我必須要跟大家説明 爲什麽有人會這種的批評 比方説有人說我們佛教 在宗教裡面就是喜歡搞那些迷信的活動 就是認爲我們佛教是迷信的 甚至有人說 我們每一天崇拜 這些泥菩薩 這些木雕的這些佛像 每一天都是拜它 好像偶像一樣的崇拜 對社會有什麽益處呢 每天就幹這個事情 拿著念珠 拿著木魚 敲著木魚 每天坐在那邊 拜佛 念佛 讀經 不勞動 不生產 什麽都不幹 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 有何作用呢 對人民有什麽利益呢 現在很多人對佛教的嚴重的誤會了 只是我們不知道 如果你仔細的去看看你們的周圍的人 而且他們認爲我們佛教在這個宗教裡面 是最低級的 爲什麽最低級呢 因爲它多神教 什麽神都拜 紅的拜 綠的拜 黑的拜 有鬍子的 沒有鬍子的 統統要拜 有拜有保佑 這樣 搞不清楚哪個是佛教 現在我們佛教就是這樣 被人家這樣誤解 嚴重的誤解 今天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 我們該怎麽解答呢 你看 動不動 我今天要去念佛了 昨天我已經跟大家講得很清楚 我今天念佛是爲了什麽 固然好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首先你要預備條件 這個條件最基本的是什麽 昨天已經跟大家説明了 如果我們今天遇到這樣的狀況 因爲我今天借過這個時間 直播來跟大家説明 我今天信佛 拜佛 我的信仰 佛教是講什麽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 不然的話我們念佛怎麽能夠得利益呢 今天人家問你:佛教是什麽 反正師父説的 反正念佛啦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是這個樣子的嗎 你們可能瞭解 別人呢 我們不僅僅要幫助自己 也能夠來幫助別人,那有人問了:那佛教是什麽 佛 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這些經典 而把它歸納起來 變成《大藏經》整個大藏經分為三部分 有論藏 經藏 律藏 這些經典是講什麽 我們一定要能夠答得出來啊 不然的話 人家會怎樣對佛教的想法 看法 那佛教是什麽 釋迦牟尼佛表法什麽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多 得利益的人少 念佛不夠嗎 他每天念佛很拼命的 臨終的時候 一塌糊塗 心浮氣躁 都是業障做主 今天我們學佛是什麽 什麽是佛教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明白的人 是一個覺悟的人 他發明了這一些宇宙事實的真相 要讓一切衆生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沒有別的路 用什麽方法 用教育 所以佛教是教育 佛教也不是宗教 也不是哲學 也不是科學 也不是我們所講的 多神教 因爲在宗教裡面 最高等的宗教 只認一個神 那我們佛教是什麽 釋迦牟尼佛表法什麽 是教育 以教育爲先 以教學爲主 這個就是佛教 那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什麽呢 就是對於 一切衆生 至善至美的圓滿的教育 你説對我們社會有何作用 對這個世界的衆生 有什麽利益 你看佛教對於濟世利民為本 以衆生爲主 幫助衆生 那佛教的根本是什麽 既然佛教是教育 佛教的根本是什麽呢 M!這個就是我們佛教的根本【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你不能小看這一句 哎呀 師父 那個很容易 對呀 三歲小孩都會念 九十嵗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 用我們淨土來講 這個【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是表法什麽 淨業三福 淨業三福第一福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第一福教我們做什麽 做人 人能夠做好 你才能夠把家庭帶來幸福溫暖快樂 美滿的人生 然後帶來一個和諧的社會 然後 得天下太平 所謂的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這個道理 你連人都做不好 你想要作佛 可能嗎 不可能的事 所以很多人批評 這個樣子的 所以問我:師父 你看 我太太變成這個樣子 回去什麽都不幹 每天拿著經本 在那邊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這樣 真的 我看到很多 不僅僅…很多地方看到這種的事情 很多那一些 夫妻吵得要命 甚至於搞到要離婚 這個不是學佛 這個是走火入魔 學佛沒有這個樣子的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這些經典 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這樣做?沒有的!你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每一天八個小時 都以教學爲先 沒有聼在這個歷史上 釋迦牟尼佛拿著木魚 我們來念佛 沒有 沒有這個樣子的 你看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是去破壞人家的家庭 沒有的 幫助一切衆生 想盡辦法能夠讓衆生快樂 你看從這個角度來看 佛教 教我們先做人 你連人都做不好 你怎麽學佛 所以 佛教是勸化世人 去惡從善 度化衆生 以教人民 教人自新 一切從心開始 以心為萬物之本 而得其正 得萬物安寧 而得天下太平 這個就是佛教 所以這個很重要的 要做出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 我常常講 我們要做一個念佛的好樣子 念佛的好樣子是怎麽樣的 過去我喜歡發脾氣 跟人吵架 計較 種種的給人家起煩惱 傷害人家 講話常常得罪人家 動不動跟人家批評 講人家的壞話 我現在學佛 我念佛了 我明白這個道理了 我從今天開始 不會再犯這樣的毛病了 我改一下 這個就是學佛的好樣子 念佛的好樣子 我已經跟大家講很多次 學佛 佛法是講心法 從心去放下 事實上 我們跟一般人都是一樣 該吃飯的吃飯 該工作的工作 很清楚的 佛教不是迷信的 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我們這個佛教 讓大家明白 讓大家清楚 釋迦牟尼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我們一定要清楚 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教育 從來沒有告訴我們 釋迦牟尼佛哪一天說:我要退休了 沒有 釋迦牟尼佛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他也沒有説 我不幹了 真的沒有 他真的有教無類的 他的精神 他的教育 超過國家的界限 超越族群 超越宗教 只要你肯學 你肯發心 他都能夠來教你 哪怕是 你不肯學 他也想盡辦法來幫助你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從來沒有跟我們説 我要退休了 你看我師父那邊 印尼的一些道場幹部 特別那些老師 或者那些學校 常常打電話:師父 我不幹了 遇到種種的這些磨練 受不了了 很辛苦 說:師父 我不幹了 才經過一點點的磨練 就受不了了 你看你怎麽能夠增長呢 我們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到雪梨也是一樣 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遇到都是這些人 遇到一些不如他的意思:我不幹了 你看釋迦牟尼佛以前 有一天 有一個婆羅門教 外道的 他的學生去聽釋迦牟尼佛講經 然後拜釋迦牟尼佛老師 統統跑 跟釋迦牟尼佛學習 留下他一個人 他能不能接受 接受不了 很生氣 所以 去找釋迦牟尼佛算賬 要跟釋迦牟尼佛辯論:你爲什麽把我的徒弟拉走 拉光光 讓我一個人 見到釋迦牟尼佛很沒禮貌 一見到一直罵 駡他 駡他好久 釋迦牟尼佛坐在那邊 如如不動 一句話也沒講 然後微笑在那邊 這個外道駡好了 結束了 他坐在旁邊 釋迦牟尼佛就跟他講 你講完了沒有 你罵完了沒有 我罵完了 心裡怎麽樣 很舒服 然後問釋迦牟尼佛 我駡你這麽久 你不反應嗎 釋迦牟尼佛一句話沒講 只是做一個比喻 我今天做一個比喻 比如説一個人要去結婚 送禮 如果到這個地方 這些人不接受你的禮物 這個禮物你怎麽解決 一定帶回來麽 你今天怎麽駡我 我不要去反應 這個東西還是回到你的身邊 要學習釋迦牟尼佛那樣 人家怎麽駡你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先生有一天怎麽駡你:我打你 給他打 這個道理 這個師父開玩笑 你不要…有時候先生受不了 打你一下 因爲這個事情 我有真正遇到 有一位學佛 真的很虔誠 先生有一天叫她很多次 她剛好在聼經 沒有聽到 要吃飯了麽 你再不聼我打你幾下 來來打一打 先生看到這個樣子 本來想打 笑出來了 你看 學佛的人有智慧 真的 所以 遇到什麽樣的都是我們的老師 都是我們的考驗 幫助我們成就的 所以逆境順境 都是我們的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善的也好 壞的也好 自己也罷 都是我們的好老師 所以學佛 不一定要坐在念佛堂 每天坐在那邊 有時候需要在外面去考驗去磨練 看看你的佛法起作用 還不能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坐下來 不錯 遇到境界的時候 有時控制不了 但是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佛教是教育的 告訴大家 做一個好樣子 做出一個好榜樣 以前講話語氣很大 我們來改過 你雖然沒有講經 但是你以身做教 以身作則 來幫助別人 人家會相信 人家會對佛教的一種好的印象 要不然的話 我們一邊念佛 我們的行爲 我們的言語 我們的造作 都不符合經典裡面所講的 那個就是迷信了 如果今天你能夠 落實依教奉行 佛陀的教誨 剛才講的【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這個就是佛教的教育 所以區別就是在這裡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認真 師父這二十年出家看的太多 有人離婚的離婚 很多事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家庭太多事 這個人生的事情太多 不如意的事太多了 不能稱心如意的 太多了 能夠稱心如意的太少了 所以這個人生真的是苦 爲什麽我們要到西方淨土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 真正稱心如意的 沒有一樣的東西 不是隨著自己的念頭 而所改變的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 無比的殊勝就是在這裡 而且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無量 不僅僅是壽命無量 而且我們這個身體不會帶來麻煩事 所以 這個佛教我們一定要讓大家明白 佛 是教育 不是迷信 好 接下來我們來研討 釋迦牟尼佛的十六位大弟子的代表 上一次昨天已經跟大家介紹第四位 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五位 第五位是誰呢 就是摩訶俱絺羅尊者 俱絺羅尊者是誰呢 大家不是常常讀《彌陀經》嗎 摩訶俱絺羅 他是誰 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 很特別 他是誰啊 他就是舍利弗的舅舅 而且很出名 俱絺羅尊者 他這個名字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什麽意思呢 就是膝蓋 俱絺羅是古印度話 就是梵文 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膝蓋 我們的脚的膝蓋 爲什麽翻成膝蓋呢 因爲他的膝蓋很大 我們看到膝蓋不是一般的麽 他的膝蓋特別大 所以佛弟子當中大家都稱爲他:膝蓋法師 尊者 長老 所以有人問我:師父 俱絺羅尊者的膝蓋有多大 我不知道 如果你想要知道 你能夠念佛念到什麽程度:一心不亂 你能夠達到這種的境界 沒有時間跟空間的觀念了 你可以回到過去 回到未來 你可以回到釋迦牟尼佛當年 三千年前講這一部經 參加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 你可以順便看一看 俱絺羅尊者的膝蓋有多大 你有這個條件 不錯了 昨天已經跟大家講了麽 學佛首先要修定 禪宗裡面叫禪定 一個人能夠深入禪定 盡虛空遍法界 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障礙了 因爲時間空間都是假的 我們淨土裡面這個禪定所講的就是一心不亂 這個境界 你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你能回到過去的 你有這個能力 你們可以試試看 回到過去 參加釋迦牟尼佛每一次的法會 這個就是好處 俱絺羅尊者當年在印度很出名 很有名的 是一個大人物 但是他有一個毛病 一生喜歡跟人家做什麽 辯論 很喜歡跟人家辯論 而且每一次辯論 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 就是說沒有人能夠贏過他的 好厲害的 很聰明 所以感覺自己很了不起 我是辯論第一的 我在辯論當中是最好的 特別他最喜歡跟誰辯論 就是跟他的姐姐 他姐姐就是舍利弗的母親 他姐姐還沒懷孕舍利弗之前呢 他每一次跟她辯論都是占上風的 他姐姐每次都輸給他 結果有一天 姐姐懷孕了 懷孕誰 舍利弗 每一次跟她辯論 就輸給她 怎麽辯論就輸給她 所以他自己感覺很納悶 爲什麽這個樣子呢 想一想爲什麽這個樣子 覺得不對勁 所以他就想:一定他的姐姐懷孕了一個很了不起的 一定很有智慧的不然的話爲什麽 每一次跟她辯論 輸給她呢 所以他自己胡思亂想 如果以後這個孩子出生了 長大了 我作爲一個舅舅 如果我辯不過他 我做舅舅的沒面子 不好看 我怎麽能夠立身之地呢 就胡思亂想 沒面子 你看現在的人 就是像這樣的人多【死要面子】下面的那一句是什麽【活受罪】就是這個樣子的 死要面子 你看現在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很多 爲了這個面子 自己做錯還不認錯 還不改過 而且回頭過來 又來怪別人 罵別人 有沒有這種人 多啊 以前三國裡面 大家都知道 曹操 曹操每次做事 做錯他會改錯 但是從來不認錯 所謂的:知錯 改錯 不認錯 還好 他有這種毛病 他不會向大家認錯的 但是他知道:我會改過 但是現在的人沒有 現在的人 哪有這個樣子 明明做錯事 這個事情是他做錯的 不承認 不改過 還來罵別人 這種人多不多 你們的周圍很多 自己承認 有時候沒面子 承認 很丟臉的事 所以爲什麽教我們要懺悔 你能夠向大家懺悔 這個業障消的很快 如果你藏在裡面 沒人知道 這個生利息的 這個很麻煩 所以有些事情不敢説 沒辦法 所以 摩訶俱絺羅尊者 因爲怕沒面子將來 這個孩子長大了 所以出去 到處去修道 去參學 到處尋師訪友 求師訪道 真的很精進的 精進到什麽程度 精進到他的指甲都沒有時間去剪 指甲沒有時間去剪 長到什麽程度呢 後來大家稱爲他 叫做什麽 “長爪梵志” 就是他 在佛教裡面很出名 在印度那個時候 長爪梵志 就是他 到這樣程度 沒有時間 精進勇猛 用功 因爲他不想輸給舍利弗 這樣努力去學習 你想一想 如果今天我們用這種的精神來念佛 不要説三年 我保證三天 三天保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不要等三年 三天必須的 所以這種境界好厲害 所以 我過去有聽過懺公老和尚 你們認識嗎 懺雲 已經圓寂了 很有修養的 有一天他打佛七 希望大家能夠發一個願 我們雪梨有沒有 我不知道 以後如果打佛七 每人發一個願 有一個打佛七 來參加打佛七的 是一個男眾 來挂單 輪到他的時候 懺雲老和尚就問他 你發什麽願 你怎麽精進 他說:我這個星期不洗澡 不洗澡 你想一想夏天 你不用說七天 你一天不洗澡 你那個身上的味道是什麽樣的味道 你能夠受得了 別人受不了啊 挂單裡面這麽多人 住在一起 你每天那個味道出來 受得了嗎 我們不是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 頭髮剪一次頭 但是他身上的味道 顯出來的就是沉香味的 檀香的味道 你呢 什麽味道 這個我們一定要發一個願 要是正確的願 不要亂發願 你想一想 夏天你們一天不洗澡 你去聞聞你的味道 是什麽味道 我有一次 這個時間很快 還有兩分鐘 我有一次 我的道場 有一對夫妻 這對夫妻真的虔誠的佛教徒 跟我認識有一段時間 他的太太每一次六齋日 她會來跟我求受戒 就是傳八關齋戒 有一天他太太發願:師父 我要學習發願 發什麽願呢 我從今天開始打扮化妝不要了 發這個願 我説:不行 該打扮的 打扮 該化妝的化妝 我們師父不一樣 我們師父可以不化妝 發這個願 回到家裡 先生過了兩三天 來找我:師父 我的太太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人不像人 鬼不像鬼 因爲他們這個做生意的要處事 要見人的 我很沒面子的 以前 我們出去 去買東西 很親密的 手牽手 現在呢 我走我的 她走她的 到這種程度 你想一想 所以她先生來找我 我説:你把你的太太叫來 我們三個人來溝通 是師父哪一句話説錯 還是你的太太哪一句話聽錯 這個願不能亂發 該化妝的 好好化妝 不要過分 該打扮的時候 需要打扮 一半一半就好 不要什麽都不化妝 什麽不打扮 說這個假的 這個不行啊 我們佛教 你看天主教 基督教 他們每次要到教堂 你看他打扮的很整齊 看起來很莊嚴 我們佛教也是要這個樣的 雖然這個身體是假的 但是也要給人家做個好樣子 你也不是活在 24小時在森林裡面不見人 可以 OK 我們沒有時間去打扮 但是不行啊 這個願不能亂發 後來這個舍利弗真的出生以後 智慧非凡 後來真的出家 跟著釋迦牟尼佛 俱絺羅尊者聽了這個消息 他能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 而且去找釋迦牟尼佛算賬 而找釋迦牟尼佛辯論 到最後見了釋迦牟尼佛辯論的時候輸給釋迦牟尼佛 而且對釋迦牟尼佛非常的尊敬 佩服五體投地 後來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他也出家 最後 經過釋迦牟尼佛的指點迷津 後來他也證得大阿羅漢果 成爲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裡面的其中一個 所以你看 舅舅出家 侄兒出家 不得了 所以摩訶俱絺羅尊者 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什麽 答問第一 有學問 博學才藝 廣學多聞 才能很好 文采很好 所以在這個團體裡面 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團體裡面可以説 什麽人都有 代表當時 文化的層次很高 大家都很有學問 這個就是俱絺羅尊者一生簡單來跟大家介紹 讓大家明白 當你們在讀《彌陀經》的時候 聽到這個人的名字 你就知道了 他的傲慢 他的態度 這個教我們學什麽 謙虛 禮讓 你讀到這個人的時候 你要看到 我要謙虛 我要禮讓 這個就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哪一位呢 就是離婆多 離婆多是誰呢 這個跟我們淨土法門有關係 他的代表什麽呢 時間到了 下一次再跟大家來報告 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 把釋迦牟尼佛的這十六位大弟子來做一個介紹 希望大家 好好學習 好好用功 今天講到這裡 如果大家有一些批評 指正的話 多多批評 師父很樂意 我們都在學習 希望我們能夠更進步 這個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明天要發生什麽事情 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好好把這個因緣 珍惜 祝大家六時吉祥 老實念佛 我們發願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67B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今天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在這個地方來跟大家 一起來學習 一起來鼓勵 也感謝我們的 鄭居士 還有護法 跟大家來結個法緣 我們出家人 第一個任務的 一定要做的 就是要講經 就是要續佛慧命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滿菩提願” 這個是我們出家作爲我們的方向 所以今天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跟大家結個法緣 如果有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這個講經 就算一個人 我們也要爲他介紹佛法 只要他種了這個種子 在阿賴耶識裡面 種了這個種子 將來因緣具足了 因爲這句佛法 他就會得度 了生死 出三界 所以爲什麽我們在任何場合 常常一恭敬一合掌 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就是讓他種這個種子 將來因緣具足了 他就會念佛了 所以佛法確實真的能夠幫助世間的人 解決問題 只要有佛法 我們就容易了 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 所以造成現在種種的世道很亂 看這個世間你仔細的去留意 除了澳洲 其他的國家 整個世道很亂 説實在的 再加上我們這個環境 我們這個環境你看 有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老 有老必有病 有病必有苦 你説 再加上我們所得到的任何一樣東西 到最後都帶不走 所以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應當要懂得去放下 不要過於執著 因爲執著 就帶來苦 你放不下 是帶來你煩惱 所以我們要 明白這個道理 要懂得這個道理 不然的話 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在鹿野苑對五位比丘講四諦法的時候 頭一句就告訴他們 苦啊 苦從哪裡來的 要如何離苦 所以 釋迦牟尼佛告訴這五位比丘 必須要修道 你不修道 你是沒辦法離苦的 怎麽修道呢 在四諦法裡面講的很清楚 就是以八正道爲中心 而八正道的中心就是教我們什麽 就是上個星期跟大家講的 你要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516一生圓滿成佛 你都離不開八正道 首先 上個星期已經跟大家講 只有兩條路讓我們選擇 第一個你要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 斷無始以來的煩惱 你證果 生死就了了 但是在這個環境我們 行嗎 行不通啊 太難了 説實在 真的太難了 不要説把八正道 斷惑 八十八品 你看我自己的習氣 天天的增長 天天的嚴重 我們就無法去克服了 所以這一條路行不通 太難 在這個環境我們太難 我們沒有那個善根 也沒有那個因緣 也沒有那個福德 所以太難 這一條路太難選擇 所以第二條才教我們選擇 念佛求生淨土 這個就是我們最好的方法了 容易 簡單 方便 也不用去背 你能夠順口 而能夠念出來 四句話而已嘛 阿-彌-陀-佛 很簡單很容易的 但是簡單容易 爲什麽做不到 奇怪 很簡單 行住坐臥 但是爲什麽做不到呢 很奇怪 這麽簡單的法門 這麽容易的 爲什麽念佛的人多 往生的人少 什麽原因 這個要很大的去觀察 原因在哪裡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 我非常感謝我們的鄭總 還有我們的一些護法… 這段時間 能夠跟大家來 學習真的不容易 我們這種的因緣不是偶爾能夠遇到的 真的不是偶爾 在這個世上 沒有偶爾的 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 因爲這個佛法難聞 今天我們已經聞到 我們要好好珍惜 今天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印度就是因爲世間的宗教做不到 他才出現的 如果世間的宗教能夠做得到 他絕不會出現在這個人間 在這個環境 而且在這個大時代會有一千尊佛出現 爲什麽這麽多呢 就是要幫助我們把這個事情 把它了了 什麽事情 就是了生死 你看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兩千五百年 第五尊佛會降世在這個人間還有多長時間 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很長 一尊佛會出現在這個人間 非常久 這麽長的時間 在這一段時間沒有佛 誰來代替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爲我們講這一部《地藏經》所以地藏菩薩來代佛幫助衆生 離苦得樂《地藏經》裡面也是教我們念佛 你想一想這麽簡單四句話 我們爲什麽做不到 關鍵在哪裡 所以我上個星期已經跟大家説明了 如果你念佛念得好 但是如果我們的願力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種力道不夠 你怎麽念 你就不會往生 生死已經沒辦法了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 你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有幾願 總共 都是在講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總共有幾願 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四十八願裡面 總共有十三願 都是在講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一定要瞭解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但是我們要怎麽樣如何去念 所以我借這個因緣 就來跟大家來分享 來講講要如何【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所以 關鍵你要如何了生死 出三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就是我們講的【誓死不退】這個就是我們的關鍵 而誓死不退 關鍵就是在你深信淨土 你首先必須要斷疑生信 你才能夠【誓死不退】你沒有【深信淨土】你沒有斷疑生信 那是沒辦法的 所以末學 我就借這個時間來爲大家來講一講 這個“信”裡面 最主要是講什麽 作爲我們來重複來學習 提醒 所以希望大家我們一起來學習 昨天有一位居士 是年輕人 印尼那邊的一位同修 他的女兒 打個電話 跟我講說:師父 謝謝 感恩師父的教誨 今天她的對象 終於開口跟她講說:他能夠接受她 她很歡喜 很開心 我跟她講:那個都是假的 那不是真的 世間的愛都是假的 不是真的 如果真的話 你看一結婚夫妻 天天吵架 從頭吵到尾 從尾吵到頭 你看哪對夫妻不吵架的 是很少的 真的很少 你去觀察哪一對夫妻不吵架的 世間的愛爲什麽會帶來苦 因爲它有欲望 追求的欲望 佛菩薩的愛是沒有 佛菩薩 他的愛 那一種是無條件的 對一切衆生無條件的… 他真正把這個愛貢獻出去 所以佛菩薩的愛 不會帶來苦 帶來幸福 但是很多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 沒辦法 跟他講又不相信 所以現在世間 人很難度 太難度了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要如何活在這個世間自在快樂解脫 很簡單其實 我最近我感覺到 隨喜功德就好了 真的 我這句話是從我的内心發露出來 隨喜功德 錢多的 我們多布施 沒有錢的 多念佛 你不用擔心餓肚子 真的 你只要真正念佛 你不會餓肚子的 阿彌陀佛會照顧你的 你相信我 真的! 因爲最近我常常跟印尼的那些法師講話 就是視頻 像昨天也是 我跟他講只要你真正修行 你不用害怕 護法神會來照顧 阿彌陀佛會來照顧你 你不用擔心 只要你這個道場如理如法 護法神都會照顧的 你不用擔心這個 我要建道場 錢不夠怎麽辦 你不用擔心 只要你如理如法 護法神會送過來的 這真的 所以 以前 爲什麽在三寶裡面修福很大 爲什麽現在 在三寶裡面修福 沒有那麽明顯 什麽原因呢 以前人供養給三寶 福報很大 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很清楚 在第六品如來讚歎品 釋迦牟尼佛講的非常清楚 爲什麽現在的三寶 修福沒有那麽明顯 第一個不如法 第二個是什麽 住眾 裡面的人 搞是非人我 第三什麽原因 搞貪瞋癡慢疑 所以你在這個三寶 這個道場裡面 你修福 不會很明顯 有是有 但是 沒有那麽明顯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説實在的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非常難得 所以不要搞得太多 念佛 講經 該做法會的《三時繫念》夠了 其他不用再搞太多 非常難得 二十幾年下來就是這個 就是大家要護持 互相護持 到裡面 我是來修福 修福第一個因素 就是要斷惡修善 把你的愛 把你的時間 把你所有的 貢獻給一切衆生 那這個道場會帶來很大的福報 所以我最近就常常跟我們那邊的法師就是這樣講話 真的 只要你如理如法 只要你依照經典裡面 所有的教誨 你不用擔心 比如説我們真正念佛 真的阿彌陀佛會照顧你 真的 你要相信的 真的 我沒有騙你的 像我最近 封城嘛 不是已經將近兩個多月了嘛 對不對 師父都不出門的 只有丟垃圾才出去的 但是每次要丟垃圾的時候 你看 那個門口一大堆東西 不知道是誰送來的 我真的不知道是誰送來的 一大堆東西 所以我現在的房間 全部都是食物 我不知道誰送來的 我很想告訴他們:你千萬不要再送來了 所以我走到哪裡 這一點我就不用擔心 真的 因爲我喜歡修供養 布施 給這些僧團 或者貧窮的 這一些 像每一天 我有去供養這些貧窮 供養多少 供養多少 給他們米呀 這些雜糧 供養給他們 都有這樣的 所以 真的 你真正念佛 你不用操心這個問題 所以現在一大堆 我想 你不要再送了 真的不用再送了 缺的時侯 我會講 1946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非常難得 我們能夠這一生遇到淨土 所以很多人問我們 這個念佛的目的是什麽 做什麽 我們應當要明白 首先我們要知道念佛的目標在哪裡 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念佛的目的 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要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是我們的目標 如果今天你念佛 爲了要消災免難 或者希望能夠事業順利 事事平安2054這個你不用求它 你不用求這些福報爲什呢 只要你真正念佛 你就有這個福報了 因爲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只要你真的 真正去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會沾阿彌陀佛的光 阿彌陀佛的福報就是供養給十方一切衆生 只要你如理如法 去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不用求這一個 它自自然就有了 不用求 今天我們爲什麽要親近阿彌陀佛呢 雖然簡單 但是 意思内容很深 因爲在極樂世界 跟著阿彌陀佛修行 是比較容易 修什麽呢 斷煩惱 了生死 成佛果 而且一生直至成佛 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就聼阿彌陀佛説法 天天聼阿彌陀佛説法 努力修行 能夠達到最終的目標 這個就是念佛的目標 在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斷煩惱 了生死 容易 非常容易 而且你的老師不僅僅是阿彌陀佛 十方諸佛國土就是我們的老師 都是我們的老師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環境非常的配合我們修行 所以真的 我們這個環境要修行成就 你能夠有進無退 那個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在這一生當中念佛 一帆風順 是不可能的 連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太難 所以你看《無量壽經》第三十七品不是講的很清楚了嗎 你今天能夠修行精進用功 勇猛精進 你的功德超過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百年 説明這個環境真的不容易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追隨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 是要到十方世界廣度衆生 滿菩提願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有一些人告訴我 有時跟那些居士聊天 他跟我説:師父 在西方極樂世界多好 每一天能夠去十方諸佛國土 去旅游享福 去旅游 去供養 而且不用坐飛機 也不用花錢 不用買飯店 也不用很麻煩 回來 又什麽 你看經典不是講的很清楚【飯食經行】就是回來 吃飯的時間已經準備好了 吃飯好了 動個念頭 就沒有了 也不用煮菜 也不用洗碗 這麽好的一個環境 這麽大的福報 阿彌陀佛有這種的福報 我們是有這種的瞭解 但是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要去享福的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佛的 去度衆生的 像以前我到墨爾本 有人問我: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臭豆腐 連這個問題 他也要知道 真奇怪 你看 有時候遇到很多這些人 古古怪怪的很多 問我有沒有臭豆腐 這個真的很奇怪 念佛念這麽多年 還要問這個問題 為這個問題操心 真的 有時候搞不明白 想不明白 爲什麽還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説實在 就是這一個 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最主要的 就是要滿菩提願 是要成佛的 去度化衆生 去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度衆生 度那些有緣 特別是你的家親眷屬 因爲我們的家親眷屬 過往父母 七世父母 有時候因爲他的執著 造了許許多多的業 他們有時候墮在三途裡面在受苦受難 我們有這個能力去幫助他們 真的 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很清楚 在第六品 有時候我們父母 過去的父母墮在地獄到現在 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有這個能力幫助他們 所以真正的盡孝道圓滿 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想要跟大家互相來鼓勵 既然我們要念佛 要發願 這個願 要怎麽做呢 首先我們來看 往生西方淨土 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個條件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一定要記住 所謂的“心淨則佛土淨” 所以我們念佛最重要是修什麽 修清淨心嘛 你看中峰禪師第三時不是跟我們講嘛 一句名號能滅八萬億劫生死重罪 怎麽滅 從哪裡來 靠的就是清淨心 所以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 最後一念如果心不是淨念 他是不能往生的 什麽叫做淨念 清淨心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哪怕是一念十念 我們都能夠往生 這句話我們不能大意 把它看過 因爲這句話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 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就算一念 只要你那個心清淨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 今天你念佛念的好 還有一絲毫的執著 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看不破 放不下 你怎麽念 你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凴我們的良心來看看自己 今天我們念佛清淨了沒有 你想想自己 看看自己 你每天有沒有在培養你的清淨心 你清淨心沒有 往生西方淨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是沒辦法的 請問師父:清淨心要什麽時候修 清淨心是從哪裡來修的 這個關鍵在你自己 因爲誰都幫不上忙 只有靠自己。到臨終的時候 你要修清淨心“怕修不成 也來不及了” 你要到臨終的時候修清淨心 來不及了 除非像阿闍世王 遇到了大善知識 你看阿闍世王遇到了釋迦牟尼佛 他臨終的時候 生病很嚴重 而且那個病是無間地獄的現狀 他遇到了大善知識 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想一想 再加上現在這個疫情 如果有一個人突然間 臨終 臨終的時候 需要人家助念 要去哪裡找啊 很難 所以要靠自己 不要等到我們“念佛 小事 等到老的時候再來念 沒關係 來得及”來不及了 現在疫情這麽多 昨天聽説一千三十幾個 封城都已經兩個多月了 不但沒有降低 天天的增加 所以一定要靠自己 自己什麽時候修 如果今天大家能夠把佛的教誨 像我們師父上人講經的教誨 你聼明白了 你今天要開始修了 你往生西方淨土才有把握 這個清淨心不是那麽容易修的 不是今天我們修 明天就能夠成就 我們沒有那個上上根的 所以現在開始你要修了 不要等到以後才來修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以清淨心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往生才會有把握 這個是真的 所以修行說容易 容易 説難 也很難 關鍵在你自己本身 如果你每天懈怠懶散 佛也沒辦法 道理擺在你的面前 我也沒辦法 但是很可惜 可惜在哪裡呢 所以佛在大乘經裡面 告訴我們:清淨心最圓滿的是什麽呢 就是不起心不動念 不分別不執著 這個就是第一個 最圓滿的清淨心 其次的 就是有起心動念但是沒有分別執著 那個是其次 第二層的 最低的是什麽呢 就是沒有執著了 但是我們有沒有做得到 做不到 最低的 清淨心最低的 最圓滿的就是不分別不執著不動心不動搖 最低的就是只要你不執著 隨喜功德 你用這種心態來念佛 往生西方淨土最有把握 今天我們有沒有做得到 這個看個人的功夫了 看個人的功夫 因爲祖師大德 所講的是爲我們把這一條路講得很清楚 但是到最後還是修行靠自己 該怎麽生死就怎麽生死 該怎麽了 自己就怎麽了 沒有人能夠來幫助你的 連阿彌陀佛在你的面前也沒辦法幫助你 只有靠自己 自己真的去切行 切願 真的去修行 有這種的心願 我們將來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一生成佛那就容易了 所以這個很重要 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如何【深信淨土】這個“信”要從哪裡開始 因爲這個有其次嘛 你首先要從哪裡開始 你才能夠對淨土才不會懷疑 你才能夠深信 首先我們必須要怎麽做 從哪裡開始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因爲我這十幾年下來 跟你們雪梨 特別是我們的淨宗學會 結了一個很好的緣 特別在我們的鄭居士 還有我們的鄭太 這個緣非常難得 希望我們將來在這個地方 在這個道場 我們能夠個個同生極樂國 而且做一個好榜樣 做一個好樣子 讓大家明白 我爲什麽要念佛 我爲什麽要來這個道場修行 我們要做出跟別人的道場不一樣 除了講經 念佛 八關齋戒 打佛七 其他的我們就不要搞太多了 這個就是我們最要的 希望大家 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因爲今天如果師父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指點 師父也在這個地方祝福大家 六時吉祥!身體健康!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好 謝謝大家!謝謝我們的總幹事 鄭居士!和我們的老蔡!老蔡也看到!謝謝你們!老實念佛!以後這個疫情過後 我們再一起聚會道場 我們來八關齋戒 打佛七 三時繫念 來念佛 一起來聽聽我們祖師大德的一些經典 所教誨的 祝大家 阿彌陀佛!
67A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共修的時間 來跟大家講講佛法 來互相鼓勵 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特別是 過去釋迦牟尼佛 曾經告訴我們【佛法難聞 今已聞】就算你聽到一句 都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能夠了生死 出三界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再加上現在這個世道 我們這個世道很亂 我們首先一定要知道 再加上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 有生必有死 有生必有老 有生又避免不了病苦 而最後什麽都帶不走 你説苦不苦呢 如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呢 我們應當要更加精進念佛 因爲只有念佛才能夠幫助我們這個問題 所以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在《華嚴經》在《法華經》《大集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特別的是這一部《阿彌陀經》都勸導我們要念阿彌陀佛名號 這個道理是很深刻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 今天跟大家有這個因緣 我感謝我們的Perth 法器 同修 還有我們的總幹事 … 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結個法緣 因爲我們法師 沒有別的 只有一個工作 就是講經 我們法師不是搞什麽名聞利養 搞一些什麽 要把這個道場 要搞大呀 要拉信徒啊 不是這一個 這個不是最大的目標 我們最大的目標就是要續佛慧命 能夠讓佛法 對於世間有幫助 所以有人問我 師父 我們在這個世上 什麽樣的是最快樂 隨喜功德是最快樂的 你要學習隨喜 有錢 我們多布施一點 沒有錢 我們多念佛 很簡單 其實這個生活人生很簡單的 只是因爲我們沒有智慧越搞越複雜 你們有沒有去發現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人生很簡單 只是因爲我們 不知道爲什麽 把這個事情 搞得越來越複雜 所以上個星期 跟大家講【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上個星期 我已經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就是取這個題目 來跟大家講講話 分爲很多段 幾段來跟大家分享 上一次已經簡單跟大家説明 你想要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能夠一生成佛 只有兩條路能夠讓你選擇 第一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 你能夠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你就能夠生死就了了 但是這一條路太難走了 我們已經沒辦法去走 那選擇第二條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這個方法很容易 這要你符合經典裡面的條件 你就能夠得到這個功德 但是關鍵就是【誓死不退】這四個字 如果你念佛念的好 但是如果我們的願力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 那一種力道不夠 那你就沒辦法往生淨土 所以【誓死不退】是我們了生死的關鍵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要如何【誓死不退】呢 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要如何誓死不退 首先必須要深信淨土 斷疑生信 這個我會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你要誓死不退 你能夠在這一生當中 你念佛不退轉 你念佛不退…力 而且能夠勇猛的精進 你首先必須要斷疑生信 而且深信淨土 你就有這個方法了 聼懂嗎 所以 我選擇這個就是 簡單放鬆跟大家分享 很多人說:師父 我知道 在經典裡面說 對啊 什麽叫深信淨土 所以首先我們應當要明白 大家一定要明白 難得 跟大家結個緣 而且每個星期只頂多也半個鐘頭 頂多 最多的…分鐘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 念佛 我們的目標是在哪裡 這個一定要先搞清楚的 你今天念佛是爲了什麽 我要求發財 我今天念佛要求什麽 求保佑 念佛做什麽呢 我念佛希望我的生意興隆啊 心想事成啊 吉祥如意啊 事事如意 你不要求這個 只要你老老實實念佛 全部都具足了 你不用求 它自動就會來的 只要你真的去念佛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這一個 念佛的目的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是比較深入一層來講了 比方説 一般人 世間人說 我要求長壽 我要求健康 我要求快樂 我要求 比方説 生活裡面能夠順順利利的 沒關係 阿彌陀佛也滿你的願 只要你真的去念 你就有這種的功德 因爲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但是我們一定要深入一層 深入一層就是說 我念佛的目標 目的就是在建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要親近阿彌陀佛 爲什麽呢 我們爲什麽要親近阿彌陀佛 大家一定要知道 剛才我已經講了 這一生 人有生必有死 人 有生必有苦 人 這個身 有生必有老 有老必有病 有病必有苦 我們今天爲什麽要念阿彌陀佛 求生西方 而親近阿彌陀佛 爲什麽 很簡單 因爲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 跟著阿彌陀佛修行 比較容易 因爲什麽呢 你有好老師啊 你每天 你的老師就是阿彌陀佛 你的老師都是大善知識 你的老師都是觀世音菩薩 你的老師都是大勢至菩薩 你的老師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怎麽不容易呢 我們在這個環境 不要說一尊阿彌陀佛 要找到一個好老師 就很難 你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要想找到一個好的環境來念佛 有是有 但是不一定有啊 你看我們到道場 大家剛開始是菩薩心腸 慢慢 慢慢的看到這個人不對 看到哪個人不好 看這個人不好 看那個人不好 衝突就起來了 很多 現在道場很多 而且 現在道場很多都不如法的 很多 真正【依法不依人】的已經很少了 所以現在要找真正的道場太難了 要找到一個好的善知識 要找到一個好的法師 一個老師在旁邊來指點我們 來幫助我們 那就更難了 所以 爲什麽我們要親近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原因 修行比較容易 爲什麽呢 斷煩惱了生死成佛果 而且是一生直至成佛 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接引我們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聼佛説法 努力修行 能夠達到 最終的目標 就是這一個念佛的目標了 所以你修行容易 真的 了生死 這個才是關鍵最重要的 學佛 一切法門 除了這一個 最重要的沒有了 了生死 出三界 而且成佛果 每一個法門的原則就是這一個 每一個法門的目標就是這一個 但是 除了阿彌陀佛念佛法門 其他法門很難了 非常難 所以爲什麽 你看在《無量壽經》第卅十七品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句話很重要 他說什麽呢 他說:一個人在這個地方能夠一日一夜 修清淨心 你的功德超過無量壽國爲善百歲 意思就是說你的功德的一天 在這個地方環境修行 能夠清淨心 你的功德能夠超過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百年 説明這個環境修行非常難 所以我們今天的目標就是這一個1431 這樣解釋聼懂嗎 所以 我們念佛最大的目標 就是這一個 了生死才是重要 因爲生死是苦的 今天我們得人身 你能夠下一輩得人身 能嗎 不一定 可能會到惡鬼道 地獄 或者畜生道 或者得人身的時候 你能夠生到這個澳洲 生到一個好的環境 不一定 看自己的業力 太苦了 老也苦 病也苦 兒女不聽話 也苦 孫子不聽話 也苦 老公不聽話 也苦 什麽都苦 所以看看我們的臉上 眼睛上面 草字頭 我們的這個眼睛的眉毛 這個眉毛是什麽 草字頭 鼻孔一竪 鼻孔下面一張口 那不是苦字嗎 所以就是這個目標 所以我們應當一定要知道 我們追隨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 最重要的要到十方世界廣度衆生 滿菩提願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很多人說 師父 西方極樂世界 有沒有臭豆腐啊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每天能夠去十方一切諸佛國土 觀光旅游 又不用坐飛機 又不用買飯店 又不用花錢 又不用這一個 又不用那一個 多好啊在西方極樂世界 去觀光旅游 又回來 經典又告訴我們【飯食經行】回來又能夠吃飯 也不用煮菜 也不用買菜 也不用這麽麻煩 煮飯煮菜 種種的 這麽好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的 那個享福是真的 我們有這種的福報 但是最重要的不是這一個 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度衆生的 去成佛的 那個才是重要的 所以 不是 我要去吃什麽 我要去觀光旅游 這個不是最大的目標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一定要明白 去滿菩提願 就是要去成佛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首先我還沒跟大家來講一講【深信淨土】這個信 要從哪裡開始 這個信有七種信 會跟大家説明 首先 先跟大家來説明一件事情 在這個地方我想給大家 互相鼓勵的就是 往生淨土最重要的 有一個條件 我們一定要知道 而且大家一定要記住 什麽呢“心淨則佛土淨” 你離開這個原則 你是往生不了的 明白嗎 要記得 如果我們這一生想要往生西方淨土的 你一定要記得這個原則“心淨 則佛土淨”關鍵在你的心 所以我們老和尚 我們師父上人 常常告訴我們一句話:所以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 最後一念 如果心不是淨念 他是不能往生的 什麽叫做淨念 淨念就是清淨心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一念 十念 都能夠往生 所以這一句話我們不能大意 因爲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 一定要知道 你的心有阿彌陀佛 你才能夠往生西方淨土的 你心沒有阿彌陀佛 你是沒辦法的 如果你還有一絲毫懷疑 你還有一絲毫執著 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放不下 看不破 而且執著的非常的嚴重 你怎麽念佛 你都往生不了的 所以只要你心清淨 哪怕是你念一句阿彌陀佛 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的 你看阿闍世王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阿闍世王犯了五逆十惡 臨終的時候 他真的發露懺悔了 他生病很嚴重 非常的嚴重 而且如果他不念佛 不懺悔 他的果報都是無間地獄 因爲他犯了五逆十惡 但是 你看 釋迦牟尼佛為他開示 告訴他 介紹阿彌陀佛 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沒想到他有善根 他有福德 他有因緣 他相信 他發露懺悔 他發願: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 十念 他就往生西方淨土了 而且品位很高 是上品中生 所以這個【心淨 則佛土淨】很重要 這個淨念很重要的 那請問 師父 我們該怎麽修呢 請問 修清淨心 要從哪裡修來呢 這個問題關鍵在你自己 關鍵在你自己 最重要是你自己 爲什麽呢 因爲誰都幫不上忙 這是師父所講的 我們簡單來學佛 放鬆啦 一定要靠自己 到臨終的時候 再修清淨心 怕修不成 來不及了 哎呀 現在還年輕 我們要應該 先不要念佛 等到我們老的時候九十歲才來念佛 現在 最重要的 該看電視的 看電視 該吃飯的 吃飯 沒關係 你吃飯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啊 很簡單嘛 對不對 你要走到哪裡也可以 你運動也可以 它都不會障礙我們修行的 你不用等到我們老的時候 臨終的時候 要來修清淨心 來不及了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告訴你 來不及了 真的來不及了 無常 無常隨時會到的 今天我們能夠在道場裡面念佛 明天不知道 所以現在的人很難 你們Perth有機會這樣聚會念佛 還不念佛 你看師父在雪梨 現在已經兩個月 道場就沒辦法共修了 也是經過這個網路共修 你看我們印尼 疫情這麽嚴重 大家要到佛堂共修 誰敢去呀 所以有這個機會 爲什麽我們不修呢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念佛 就是修清淨心 只有清淨心能夠幫助我們往生 只有清淨心才能夠滅無量罪 滅無量罪從哪裡 從清淨來的 所以清淨心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段很重要 應該是什麽時候修的呢 如果今天大家把經聼明白了 你今天就要開始修了 我們才有把握 不是明天 不是後天 馬上 當下 你要馬上修了 今天有人駡你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今天有人批評你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都是假的 今天有人來讚歎你 阿彌陀佛 都是假的 像前幾天有一位居士 打電話 我問他:你爲什麽這麽開心 是一個年輕人 他説:師父 我要感謝師父 爲什麽呢 因爲她終於跟我講:她喜歡我 我心裡很歡喜!我跟他講 都是假的啦 所以這位居士跟我講這個道理 我説 都是假的啦 你不要聼她的 等一下有愛 必定有恨的 她今天說愛你 明天會恨你的啦 你看哪一對夫妻不吵架的 你去觀察一下 哪一對夫妻 不吵架的 從頭吵到尾 從尾吵到頭 你看 哪裡真的是愛呢 你説對不對呢 所以師父選擇這條路是正確的 是真的 所以我鼓勵我們的總幹事 你要跟我們一樣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以清淨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往生才會有把握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最後跟大家來分享 所以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 清淨心裡面最圓滿的 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這個是第一個 最圓滿的清淨心 其次的是什麽呢 有起心動念 但是沒有分別執著 這個是排第二的 那再其次 是最低的了 最低的就是已經沒有執著了 但是我們有沒有做到 做不到 這個是最低的 所以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多 往生的人少 就是因爲這一個原因 什麽原因 就是這一個 太過於執著了 執著這個身體是我的 執著這個財產是我的 執著這個東西是我的 執著這個是我的 執著那個是我的 執著這一個 執著那一個 一絲毫都放不下 所以你在這個世上 不但往生不了 你在這個世上是最苦的一個人!爲什麽人會苦 就是這個原因 它的源頭就是這一個:過於執著 執著的太重了 所以呢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佛法好 好在這個地方 教我們開智慧 教我們要覺悟 那要如何深信淨土呢 首先必須要跟大家來講解 這"信"是怎麽説的 而這個信 最主要的 第一個是爲我們説明什麽 它總共歸納起來有七大類 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分享 這個就是我簡單來跟大家做一個鼓勵 鼓勵大家 我們有這個機會念佛 有這個機會聞到佛法這個功德很大 所以我們互相來鼓勵 沒關係 我們修行不是每個人能夠一帆風順的 在這個世上沒有的 沒有任何一個人在這個世上修行能夠一帆風順的 沒有 沒有一個人 所以經過考驗 忍辱 耐心 你才能夠慢慢的增長 慢慢的提升自己的境界 這個重要的 所以今天祝大家六時吉祥!我們這個世上 現在這個世間不容易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苦 所謂的【千人千般苦 苦苦不相同】但是沒關係 我們念到這句阿彌陀佛 你把你的苦轉爲阿彌陀佛 把你的憂慮轉爲阿彌陀佛 把你的煩惱轉爲阿彌陀佛 就會變成我們的菩提了 這個就是跟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我們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鼓勵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謝謝師父 慈悲開示!
42 《佛說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我們再繼續來跟大家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常隨弟子有多少呢 共有一千兩百五十五人俱 以十六位大弟子來做代表 今天要跟大家來介紹的 就是第六位 所以今天難得 我們借這個共修的時間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我們聼經聞法的目標 學習就是開發我們的智慧 學佛就是爲了學什麽 就是把我們的智慧 本來具有的 能夠恢復 只要智慧恢復 一切萬法我們都能夠有辦法解決 現在爲什麽我們無法能夠解決呢 因爲我們大家都在迷 迷的深 或者迷的淺 這個都是看個人的功夫了 第六位是誰呢 我們讀《彌陀經》大家都很熟 這第六位就是離婆多尊者 離婆多是誰呀 他在這一部經是爲我們表法什麽 我們大家一定要留意 而且在這裡他主要的是爲我們講什麽呢 大家有沒有去留意?你們每一天都在讀《彌陀經》離婆多尊者 在這一部經 在這個法會 在現在 我們在念佛 是表法什麽呢 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是講什麽 講你們的心 你要記得 再講誰呢 講你們的心 這個心 我們用淨土這個法門來講 你的心有沒有阿彌陀佛 真正有阿彌陀佛嗎 你的願 真的不動搖嗎 你的願真的一心一意這一生發願 求生淨土 有沒有動搖 很重要的 如果連這一點我們都不清楚的話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 結一個緣 沒什麽好處 這個大家一定要留意 所以爲什麽《無量壽經》有分爲四土九品三輩 這個是怎麽分的 爲什麽不直接講常寂光 爲什麽要分爲四土九品三輩 爲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我們都在學習麽 所學習的心得要跟大家來分享 你們念佛念了這麽多年了 應該會知道麽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有三輩有九品 什麽原因 所以一個人真正念佛的品位 靠的就是你的淺深 你的品位越高 你的地位 念佛的地位越高了 那今天我們念佛的品位是怎麽樣 有時候好 有時候壞 所以才有這個方便凡聖同居土 這個我們大家一定要好好知道 最瞭解的是你們 法師 師父引入我們去學習 能不能成就 就堪見我們的信願之有無 如果連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沒有深深的去體會的話 念佛容易斷掉 容易斷續 境界一來 我們就被境界而控制了 離婆多尊者最主要的 就是講你們的心 你們的心有沒有定下來 所以 離婆多尊者在佛弟子當中 他是代表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離婆多尊者 在這個一部經 在佛弟子當中是代表什麽 就是代表【無倒亂第一】無 無常 顛倒的倒 心亂的亂 無倒亂第一 就是他的定力很好 很高 這個就是離婆多尊者在佛弟子當中的代表 跟我淨土法門有什麽關係呢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現在我們先來介紹 離婆多他是古印度話 先來介紹他 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星宿” 大家一定要記得 就是我們一般人講 星星 叫做星座 為什麽名字稱爲星星呢 天上的星星 這個故事的緣故 在這裡我不跟大家來介紹因爲時間很短 太短了 講幾秒鐘 幾分鐘就結束了 這個故事你們大家好好去讀 去看 我在這裡不跟大家來介紹 我最主要的就是要把他的重要性的 跟我們念佛有關係的 我們該怎麽念佛 遇到境界我們該怎麽解決 這個最主要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離婆多尊者 他老人家不管在什麽樣的 修學 他的…功夫很深 他的功夫很深 達到什麽程度呢 正覺不迷 正知正見 覺而不迷 到這樣的程度 換句話說 在任何一個環境裡面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好壞 從來不會顛倒 從來不會迷惑 從來不會動搖 換句話說 如如不動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任何境界他不會被動搖了 被迷了1112 何況去造業呢 這個就是離婆多尊者 他的功夫真的很深 所以《金剛經》裡面所講的 六根接觸六塵 從來不會被迷 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聼到的 鼻子所聞到的 六根接觸六塵 從來不會著相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眼睛所看到的 會不會被迷了 被著相了 我們幾乎都是落相 而且越迷越深 你看我們自己六根接觸六塵 有沒有被迷1205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天要念佛 用這句名號來幫助我們 其實真正覺悟開悟 明白了 連一句阿彌陀佛也沒有了 這個只是方便法 我只是跟大家用一個方便簡單的工具來幫助大家 真正覺悟了 連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都已經沒有了 這種境界很高了 所以 你看《金剛經》裡面講的 不著相 多難啊 你要修到這種不著相 不落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 就是第八意識裡面 你想多麽難啊 所以沒辦法靠這句阿彌陀佛來幫助我們 因爲我們的業障太深 業障太重了 習氣太重了 自己不覺悟 還怪別人 所以 我常常講 説實在的 我寧愿在逆境來修學 比那個順境裡面好 因爲順境容易被迷住了 自己迷了自己不知道 你説呢 以為 感覺我念佛很不錯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如如不動 《佛説阿彌陀經》怎麽樣 感覺很不錯 讀經 背得… 感覺到好像什麽樣的境界來了 我都會如如不動 話説回來 真的 我們是動動不如啊!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我們的心都被動了 真的 順境裡面太難修了 太難 真的太難 所以 釋迦牟尼佛才方便開了這個特別法門 就是淨土 只要你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 你的願跟阿彌陀佛一樣 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慢慢修 恢復你的本性 你會成就 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很多人 師父看到這一類的人太多了 特別是我們道場裡面 認爲 以爲 修得不錯 怎麽樣 其實每天被迷住了 已經被控制了 已經著相了 已經執著了 自己還不知道 還以爲自己很了不起 境界一來 受不了了 不幹了 不學了 不念了 不誦了 所以我們講斷斷續續的 所以念佛怎麽樣 你看那個悟達國師 大家應該很熟悉 你看 十世都是高僧大德 到了第十世 做了皇帝的老師 就是我們講的國師 你看 皇帝對他的稱讚 皇帝對他的寵愛 皇帝後來送他一座沉香寶 一送給他 起了一個念頭 什麽念頭 貢高我慢 以爲自己了不起 沒有一個法師能夠比得上他的 起了這個念頭 你看 冤親債主找上門 而且這個冤親債主已經等他等了多少 十世!沒有機會 來找他報仇 爲什麽呢 因爲你有修養 你能夠把戒 持戒持的很好 你的想法 你的所作都是正知正見的 所以 護法神一直保護著 但是他這個念頭一歪了 起來了 貢高我慢 護法神很公正的 你的心念頭已經偏見了 已經不對了 已經邪知邪見了 他就離開了 所以護法神真的很公正 你對 他來保護你 你不對 他就離開 所以 你想一想 護法神一離開 他就進來了 我們所謂講的《慈悲三昧水懺》的源頭 就是因爲他長了什麽 什麽 人面瘡 人面瘡是誰 就是他過去的 累劫的冤親債主 那你想一想 我們跟悟達國師來比 怎麽比 比不上他 那我們的累劫的冤親債主有多少 很多啊 以後新賬舊賬一起算 所以 你想一想真的 不容易 所以修行說容易 容易 說難 不難 難在哪裡 你有沒有這個心 最主要這個心 有沒有恆心 這個心 堅持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不斷的跟善知識在一起 同參道友 就是要幫助我們 因爲這個環境太迷了 污染太重了 你不要説你們 有時候師父走出門看到這些外面的這些 有時候被迷了啊 但是還好 趕快就拉回來 有時候被它拉著走 你自己不知道 所以爲什麽師父每天早上起來至少要靜坐一個多小時 就是來觀察你的心 你的起心動念。 晚上還沒睡覺之前 至少要一個小時 從早到晚 你這一天有沒有造一些不該造的 如果有 我們來改過 如果沒有我們來嘉勉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做早晚課的原因 就是這一個 你看老和尚叫我們 晚課如果沒有空的話 把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作爲自己的功課 所以離婆多尊者 他就是有這種能力 真的 如如不動 所以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什麽樣的環境 順境 逆境也好 都能夠保持什麽程度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所謂的覺而不迷 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 這個就是離婆多尊者已經達到這個境界 所以在《彌陀經》裡面 就是我們所講【心不顛倒】下面的呢《彌陀經》不是有嗎【心不顛倒】下面是什麽【一心不亂】嘛 他已經達到這種的境界了 離婆多尊者在這一部經 在我們淨土法門 他已經達到這種的境界【心不顛倒 一心不亂】你想一想 像這種的境界 他隨時都可以往生西方淨土的 如果我們達到這種的境界 那就非常的恭喜大家了 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來去自如 你想要走 你可以 你要想要留 你也可以 自自在在的 你看 因爲他沒有時間跟空間的關係 他已經突破生死了 那有人問了:師父【一心不亂 心不顛倒】太難了 我們怎麽辦呢 師父 我們該怎麽辦《三時繫念》有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叫我們念佛的人 一心一意想要往生西方的 這一生必須 一定要發願的 那《三時繫念》有人昨天說:師父 我們一年沒有做三時繫念了 我好想念啊 我也是很想念啊 三時繫念裡面 它有一個很重要的 是教我們什麽 “繫念” 這個“繫念”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功夫成片 而這個繫念裡面 最主要的是什麽 這個繫念 就是教你牽挂 牽挂誰 牽挂阿彌陀佛 你的心只有阿彌陀佛 任何在什麽樣的環境裡面 我的就是阿彌陀佛 走到哪裡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睡覺一句阿彌陀佛 吃飯一句阿彌陀佛 上班也一句阿彌陀佛 不管在哪裡行住坐臥 你這句阿彌陀佛從來不間斷的 這個就是繫念2310 你的願都是跟阿彌陀佛就是一樣 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繫念 這個就是牽挂 所以牽挂誰 大家很清楚 所以我常常講 我最近發現 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有一個字 我們常常很麻煩 哪一個字 “情”這一個字 情的意思是什麽 用學習佛法來講 這個情的意思就是“迷” 最特別的 這個情很複雜 太多了 那最難的就是什麽 有一些人對親情 最難的放下 像我印尼有一個護法 我這個護法 我每次回去 每次回到印尼 每一天的中午 就是他煮菜 來給我吃的 送到佛堂 來供養 有一次 不是一次 很多次 這位居士 常常 平常是十一點十分吃飯 常常超過這個十一點 將近要十二點 有時候甚至於沒有送 奇怪 我納悶 這個人爲什麽這個樣子呢 平常都很正常的 後來 我就打電話給他:你是不是生病了 還是有事情 如果生病 有事呢 那就不用煮 讓別人 因爲別人也要送 他說:師父 不是 我不是生病 也不是有事 他說:我的女兒 大女兒剛剛生了孩子 所以我很忙 每天看孫子 每天忙著孫子 抱孫子 所以我把師父忘記了 所以師父就恭喜他 說:好啊 既然有孫子 那你就忙你的事吧 但是沒關係師父 我還是要供養 難得 好 然後我問他:你最近念佛怎麽樣 還沒有孫子 很用功 孫子一出來了 你看 跟我說:師父 對不起 我現在念佛 有時候有念 有時候沒念 你看把阿彌陀佛忘得乾乾淨淨 沒關係 又把師父的菜也是忘得乾乾淨淨 你想一想有這種的程度 難得 頭一孫 頭一個孫子 所以 真的 這個牽挂 看你牽挂什麽 所以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什麽【愛不重 不生娑婆】下面的那一句是什麽【念不一 不生淨土】念佛要專心 你不專心念佛 對你來講 你念到一輩子 臨終的那一刻 也都是一樣的 所以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靠的是什麽【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所以淨土法門 你要得到一心 首先你一定要學習“專” 你要達到這個一心 你一定要把“專”能夠好好的去培養 你才能夠達到這種的境界 2720這個就是離婆多尊者 在這一部經裡面來爲我們説明 遇到任何什麽樣的境界 他就是這個樣 從來不動搖 從來不迷 從來不造業 那我們要好好來學習 念佛 離婆多尊者就是在這邊表法這一個 這樣解釋大家明白嗎 所以我希望大家 給大家做一個功課 什麽功課呢 像師父在雅加達 馬來西亞 最近 給大家講課 給他做功課 什麽功課 念佛心得的報告 所以有一些居士 傳到我的信箱裡面 讓師父給他指點 我的念佛有沒有走偏 因爲這個東西 我們有時候不知道 所以你們做做一個功課:師父 我念佛念這個功課是怎麽樣的 互相提醒 因爲師父也是如此呀 每一天做功課 今天念佛的境界是到什麽程度 我念佛有沒有專 念佛有沒有灰心 我就是這樣做功課 你個星期比起來 阿彌陀佛 原來念佛不能得力的原因 不是因爲祖師大德教的不好 是我們因爲念佛不懂怎麽念 所以祖師大德說:你會念佛嗎 這個就是離婆多尊者在這一部經的表法 接下來我看下面的 第七位 2825第七位是誰呢 周利槃陀伽 你看 他在這邊表法什麽 看到這個故事裡面 你説你不感動 那真奇怪了 你看 釋迦牟尼佛怎麽教他 他怎麽能夠成就 而證得阿羅漢果 而最後 大家都知道 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 而且讓很多人取笑 看不起 不想跟他交往 而對他的看扁 輕視 看不起 像這一類的人 而且他的業障很重 而最大的障礙是什麽呢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像這一類的人 他都能夠成就 何況我們念佛的呢 你的能力都俱全了 你的因緣非常好 有這個環境念佛 還有很多善知識 同參道友 再加上有我們師父上人 在講經裡面爲我們説了很多這些道理 我們有很多殊勝的這樣的因緣 你還不成就 還比不上周利槃陀伽 那真的很可惜 那周利槃陀伽是誰呢 他在當年大家叫他周利槃特 周利槃特 這位尊者 就是周利槃特跟我們前面這些幾個尊者 而且剛剛好相反 怎麽相反 你看舍利弗 大家都知道 智慧第一的 目犍連 摩訶迦葉 再加上俱絺羅尊者 還有剛才介紹的離婆多尊者 他跟這些幾位尊者都是相反的 爲什麽相反呢 因爲周利槃特 他特別笨 笨到什麽樣的程度 特別愚癡 所謂的所講的愚昧鈍根 你想一想 愚癡到這樣程度 所以周利槃特 我們大家都知道 他最大的障礙是什麽 記憶力很差 差到什麽程度 不可説 不可議 你想一想 那個記憶力 前面剛剛講完 第二句就忘了 後頭講了 前面忘了 前面講了 後面忘了 而且人家常常取笑他 你想一想 我有認識一個老師 這個老師他有兩人 如果沒有耐心他受不了 第一個 就是調皮的學生 對著幹的 老師教他怎麽做 他偏偏不做 受不了了 不幹了 不教了 辭掉 我有認識一個老師 他是去家裡補課的 他有遇到一個 記憶力很差的 如果他沒有耐心的話呢 他能夠受得了嗎 他也不教了 爲什麽 沒面子 如果有一天這個學生沒有成績好 你説我做老師的不會被罵嗎 當然了 所以我問這個老師 你爲什麽不教 我沒有耐心 師父 我真的沒有這個耐心 你看我們有一位居士 他的媽媽八十五歲 我説澳洲稱爲老人是從幾歲開始 100嵗以上 一百嵗以上才能夠稱爲老人 九十九嵗一下的都是年輕人 所以你們還是年輕 好好在佛堂做事 做義工 發心 看你的能力 不要説 我老了 師父 不要常常 我老 我有一位居士 八十六嵗他媽媽 她得了失憶症 連那個紙當作吃的東西來吃 每天早上起來 三點多 跟他的女兒閙著什麽:我要上課 我要讀書 你想一想 下午三 四點 跟她的女兒鬧著說:已經晚上了 已經九點十點我要睡覺了 你想一想 三四點下午你去睡 三更半夜起來 她的女兒會不會睡覺 睡不了啊 好辛苦 很多事情 沒辦法 又要工作 又要上班 又要賺錢 像這一類的人能不能往生 很難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機會 所以沒有好好幹 沒有好好念佛 千萬以後不要得到這種病 真的 得了這種病我們真的 很難往生 要靠自己的福報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呢 心不清淨 你一定要記得 人爲什麽會得這種病 所以這個念佛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九十四嵗 九十二嵗的那一年 你看他的記憶力還很厲害的 有時候像師父這樣 有時候常常忘記 所以這個已經給你一個提醒了 不好好幹 好好消業障 將來業障來了 那真的麻煩了 3645所以周利槃特 他有一個哥哥 後來也出家 因爲他們兩個人是相依爲命 帶著這個弟弟 走到哪裡 都帶著他弟弟 後來出家 弟弟也出家 所以周利槃特的哥哥每一天來教周利槃特 來念偈頌 教了多久呢 教了大概好久 好多天 一句話有沒有背起來 沒有背起來 一句話都記不住了 哥哥跟他講什麽等了好久 講了好多天 可能幾個月 他還是這個樣子的 你想一想 他的哥哥能夠受得了嗎 受不了 受不了怎麽辦呢 一天兩天可能能夠受得了 但是 幾個月你想一想 這個慢慢 這個耐心 爆發了麽 像師父認識有一位居士 這個跟大家分享 因爲師父 在雅加達 禮拜一是師父自己的時間 不允許人家來干擾 在三樓 師父的寮房 在三樓 師父寮房前面有一個小念佛堂 在三樓做功課 或者出去買點東西 反正禮拜一就是我的時間 我要去哪裡 做什麽事 除非很重要的 禮拜二到禮拜天 我常常跟我們這個居士同修 有時候喝茶 講講佛法 有一位居士 她說:師父 我從今天開始 我要發願修什麽 修忍辱波羅密 我説:好 我們要鼓勵嘛 要鼓勵 你要修忍辱波羅密 她沒想到回到家裡 跟我講就好了麽 她跟她的先生報告:我今天跟師父報告了 我從今天開始 我要修忍辱波羅密 她先生聽了這個:好哇 你既然發願 我就來磨練你 每一天她先生來捉弄她 搞她搞到好辛苦 第一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她先生講給我聼 第二天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他太太已經開始忍不住了 因爲他每天來磨練她 捉弄她 很生氣呀 所以 第四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第五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第七天 受不了了 所以整個就爆起來 好像炸彈爆起來了 你看 一爆起來呢 就罵她先生:你爲什麽每天捉弄我這個樣子 我不是機器人 我有感情的 我有血肉的 你爲什麽這個樣子呢 她先生說 你看 你不是説修忍辱嗎 你看 所以 記得 發願 跟阿彌陀佛講就好了 不要回去跟你的那一些朋友講 千萬不要講 好好修4018有做不到 我們來懺悔 你想 周利槃特的哥哥 已經受不了了 所以結果他的哥哥跟周利槃特怎麽講:我教你這麽久 你還沒有一句背起來 你現在乾脆給我回家 種田 放牛 吃草 乾脆不要出家了 就是罵這一個 罵了之後呢 後來周利槃特是怎麽樣的感覺 你想一想 兩個人相依爲命 而且他的這個障礙又這麽嚴重 你想一想 他能不能在這個社會裡面能夠存在 很難 所以這個周利槃特的感受是怎麽樣的呢 他遇到這樣的 他也不是想要這個樣子的 我也不是故意的 但是我這個能力就是這個樣子 我也不知道爲什麽 我爲什麽一生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我也很想跟一般人的孩子一樣 跟你們都是一樣的 記憶力很好的 我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的呢 什麽緣故呢 時間到了 明天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就是周利槃特 他有一個特別的專長 而且這個障礙很大 希望大家一定要相信因果 爲什麽他會有這樣的果報 大家一定要好好小心 我們佛教最主要的就是告訴我們 講這個因果 而且這個因果 不是一般的因果 因果是什麽呢 念佛是因 成佛是果 這個就是在淨業三福裡面 我們第三福 深信因果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好好用功 今天我就跟大家 學習到這裡 因爲直播難得 我們無法聚會 到現在什麽時候 才能夠聚會呢 看看因緣 所以我師父今天跟大家分享 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我們一起來學習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66 尊敬的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我們的鄭居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借大家這個共修的時間 來跟大家講講話 也借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互相鼓勵 今天 也是我們佛教的中元 在這個一般我們雪梨都會辦佛七 舉辦這個三時繫念 因爲這個疫情的關係 這個因緣沒有具足 聽説我們雪梨 封城已經兩個月了 疫情有沒有改善呢 不但沒有改善 天天的增加 甚至於師父有時候要出去丟垃圾 都要戴口罩 所以 説明這個疫情 傳的很嚴重 有一次師父要丟垃圾的時候 就是要把這個垃圾桶 因爲政府要來收麽 對面的人看到我戴口罩 都笑了 笑我戴口罩 只是丟個垃圾而已 爲什麽要戴口罩 規矩就是規矩 今天爲什麽全世界這個疫情沒辦法控制下來 因爲人不守規矩 不聽話 一個國家 如果人民不聽話 不守規矩 這個國家不是要完了嗎 一個家庭 不守家規 這個家庭不是也完了 一個道場也是一樣 沒有規矩這個道場不是亂掉了 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就借這個因緣來跟大家講講話 現在這個社會很不安定 很難教 爲什麽呢 因爲人人都不聽話了 所以今天我們學佛 念佛也是一樣 爲什麽有一些人念佛 會得力 爲什麽念佛有一些人不能得力 原因在哪裡 關鍵不是在外頭 關鍵在你自己本身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無論世間法 無論在佛法 成敗最重要的不是外頭 最重要的 關鍵在我們自己本身 今天我們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 遇到一些逆境 可能人家來批評我們 毀謗我們 甚至於來傷害 用一些態度 不吉祥的態度來對待我們 今天如果你能夠有修養 你能夠有修行 外面的這些境界不會干擾你的 而且你能夠用你的修養來轉這個境界 把這個煩惱成菩提 所以修行最主要的 佛法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兩千五百年前 這個佛法最主要不是對外的 是對内 對我們自己 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無量壽經》而所說的一切法 也不是對外 是對内 是對我們自己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的 所以 任何什麽樣的境界 最主要的不是在外頭 在我們自己本身 有沒有真正去修行 真正修行的人 什麽樣的境界對他來講 都是一種考驗 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的 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 像師父有認識一個居士 有一位夫人 已經十幾年了 她有一天 我看到她 被一個很… 就是說有一個人來對她 來駡她 批評她 侮辱她 甚至用一些很傷的 一些語言來講她 我親眼看到的 我問這位居士 我問這位夫人 你會不會恨他 那今天如果我們遇到這種的情形 你會不會恨他呢 講實話 人家駡你 人家批評你 講話講的很難聽 甚至於來傷害你 你會不會難過 你會不會傷心 你不會恨他嗎 如果 你會恨他 説明你的念佛功夫不得力了755 但是這位夫人呢 我問她的時候 這個是事實 我跟大家來分享 因爲這個我們 藉這個共修的時間 半個鐘頭 來跟大家互相鼓勵 這位夫人 她跟我講了一句話 她説 師父 我不但不恨他 我要感恩他 爲什麽呢 他來成就我 他來成就我的忍辱 如果今天我來報復 我來駡他 來傷害他 那我跟他有什麽區別呢 我又跟他有什麽兩樣 我們學佛的人不是這個樣的 學佛的人最主要是講什麽 講修行 你有沒有真修行 有沒有真念佛 這句名號容易 不用去背它 你能夠順口念出來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你有沒有真念 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不會修行的人 每天都是被這個境界而所轉 會修行的人 每天在轉境界的 這個就是區別 這個是我親眼看到 因爲我認識這位夫人已經十幾年了 我從來沒有看過 我這一生出家二十幾年 沒有看過有這樣的人 包括出家人934我唯獨看到一位 她有這種的修爲 説明什麽 説明她懂得佛法了 她已經聽懂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所説的法 她聼懂了 我們有沒有聽懂 佛也照樣念啊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脾氣照樣 習氣照來 所以 很多事情 諸位同修 只有經過修行你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 只有真正的修行 你才能夠將來 往生西方淨土 不然的話我們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修一點福報而已 真正了生死 我們已經沒辦法達到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1041 今天我們聚會 一起來念佛 最主要是什麽呢 經典不是告訴我們嗎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我們親近阿彌陀佛 我們目的最大的就是要往生西方淨土 首先你是不是善男子 善女人 如果你能夠標準 經典裡面所講的善男子 善女人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你的分 不然的話沒得分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修點福報 真正了生死 只有功德才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的 這個功德要從哪裡修 從自己 所以 我們要多磨練 要去磨練自己 所以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 也都是磨練我們的心嘛 對不對 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名號 就是磨練我們的心 我們的心跟誰一樣 跟阿彌陀佛一樣 磨練我們的行 跟阿彌陀佛一樣 磨練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是相應的 大家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 你要把你的心 像水一樣 我們不是供一杯水麽 水的代表是什麽 就是清淨心 平等心 你要跟這個水一樣 天天培養你的清淨心 我今天念佛培養自己的清淨心 因爲清淨心才能夠帶來幸福 因爲清淨心才能夠帶我們往生西方淨土 因爲清淨心才幫助我們了生死的 只要你還有一絲毫 對於世間的留戀 執著 你修什麽樣的法門 都是修福報而已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我很佩服 我很讚歎這位居士 她真的已經聽懂了釋迦牟尼佛所説的法 她已經聽懂了 我們現在每天讀經 有沒有聽懂 不知道 我們天天念佛 有沒有聽懂 我也不知道 這是互相鼓勵的 互相鼓勵 所以佛法最主要的 不是對外 是對我們自己 怎麽樣來培養自己的德行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講講話麽 因爲有一段時間我們沒辦法聚會 有一段時間又沒辦法跟大家一起來共修 借這個網路 這個因緣 我就來跟大家 講講話 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麽呢 這個題目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這個深信 最主要是講 真信 這個信 有假有真的 深信 你要真信 誓死不退是講真願 你有切願 就你要力行 有力行你才懂得去努力修行 念佛才能夠達到目的 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 今天我念佛是爲了什麽 有沒人告訴我 有沒有人告訴 我們今天念佛的目標什麽呢 有沒有人跟我分享 把你們的心想出來 我今天念佛 我的目標是什麽 “往生淨土” M 要跟大家分享啊 對不對 我念佛 我要求福報 我要念佛 我求平安 我今天念佛 我要求發財 很多人這種的想法 所以首先必須要把目標搞清楚 搞明白 你念佛就容易精進 不容易懈怠 這個首先必須搞清楚的 像前兩天有一位居士打電話問師父 師父 我爲什麽念佛 進的少 退的多呢 我説 很正常啊 不但你自己有這種的現象 師父也是 也有啊 有時候我們會退步 你們今天也是如此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的現象 有時候很精進 有時候很懶散 有時候很精進 有時候很退步 都有這種的現象 很正常 不用急 你看 釋迦牟尼佛 你看阿彌陀佛 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的時候 他有沒有一帆的風順 他也沒有一帆的風順 他也是經過很多磨難 很多挫折 但是他的心只有一個 我要怎麽樣來幫助衆生 幫助十方一切衆生離苦得樂 因爲他的這個志向 才有今天西方極樂世界 才會有今天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的 因爲這個志向 讓他勇猛精進 但是他也不是一帆風順 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 釋迦牟尼佛經過很多的磨難 經過很多的挫折 經過很多的磨練 才會有今天示現在印度成佛1751他也不是一帆風順 你看我們淨土宗的這些祖師大德 也是一樣 他也是經過很多的挫折 經過很多的磨練 才有今天的成爲我們的祖師大德 所以我們不要退心 沒關係 很正常 因爲我們這個環境 本來就是這個樣的麽 沒有一個好的善知識 沒有一個同參道友 沒有一個好環境 讓我們一起能夠互相鼓勵 互相努力 互相來修行 互相來精進自己 互相來提醒自己 很正常 但是關鍵我們一定要知道 無論如何這個環境 我的目標就是要了生死 所以我們凡夫爲什麽每天要念佛 每一天要讀經 每天要聼經 沒有別的 你看《無量壽經》在第三十七品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你在這個環境修行一天成就 超過無量壽國 爲善百歲 一百年 所以這個環境不容易修行 所以在這個地方關鍵 就是要【誓死不退】你要真願 你要切願 有切願 你才能夠力行 有力行才能夠懂得去修行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諸位同修大德 人生無常 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這個淨土 無比殊勝的法門 我們首先必須要瞭解 無量劫以來 我們所修學的福報善根福德已經很深厚 所以這一生又遇到了 那這一生遇到我們怎麽樣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爲什麽要放過這個機會 爲什麽要失去這個機會2000 這人生很苦的 連我自己這麽年輕都能夠悟出這個道理 我相信你們也會更瞭解這個道理麽 你看哪一件事 在這個世上真正是 屬於是我們的 是哪一個 沒有的 不要説外面的身外之物 連我們自己的身體都也不是我們的 你在執著什麽呢 過於執著什麽 該放下的 放下 我們一定要懂得 念佛的目標是什麽 你把這個目標搞清楚 你就懂得去努力了 如果我們今天念佛只是來修福報 修福德 增加福德 消業障 消除一些我們所講的懺悔業障這些 那今天阿彌陀佛的名號 沒什麽特色了 這個法門沒什麽特色了 因爲你要修這個福報 消災免難 增加你的福德 你可以不念阿彌陀佛 可以念觀世音菩薩 你可以念地藏王菩薩 你可以念文殊師利菩薩 你可以念普賢菩薩 沒什麽特色了 但是如果今天以了生死 這個角度來看 阿彌陀佛那就不一樣了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我們今天要瞭解我念佛的目標什麽 要了生死 用什麽方法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跟大家分享 2148 我們這一生如果想要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有兩條路 先跟大家分享 有兩條路 你可以選擇 看大家的能力 看大家的善根 説實在 今天真正要教導衆生了生死不容易了 真的很難 像前幾天 我爲一個護法 我爲他講西方極樂世界 他跟我講了一句話:師父 西方極樂世界固然是好 但是我這個環境也不錯啊 兒女孝順 太太又這麽好 捨不得 你看 所以 很難 現在真的很難 所以有兩條路 第一個是什麽呢 就是説你自己有能力斷惑 就是把你的煩惱斷惑 後來證果 這個斷惑證果 就是以禪宗裡面 我們所講的就是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 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等於就是破無明 見法身 我們講的法身大士的身份 所謂的打破了我們無量劫以來的這些無明 這些煩惱 生死自然就了了 但是你想一想 尊敬的 不要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你這一生不退轉已經算不錯了 你這一生不迷惑不顛倒 而不造業已經阿彌陀佛了!你能夠明心見性 行嗎 很難啊 你聽懂我的話嗎 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很難!我們不是上上根之人 我們是屬於下下根的 我們沒辦法 沒有這個機會 也時間來不及了 師父用一個比喻了 用一個比喻來跟大家分享 你看下面 比如説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佛法裡面不是講的很清楚了嗎 要超越六道輪迴 最困難的就是 至少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 你才能夠有機會出離三界 了脫生死輪迴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 八十八品煩惱 見惑 你斷盡了 你真的出離六道輪迴了 出離三界了 行嗎 八十八品見惑都盡了 不可能 太難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 你看無量劫以來 走了這麽一條冤枉的路 成佛以後才爲我們介紹 告訴我們不要走他老人家的一個歪路 舊的路 所以把最殊勝的法門介紹給我們 是什麽呢 第二個 就是求生淨土 就是今天我們念佛 但是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求生淨土 它有一個原則 它有一個很重要的 我們必須要知道 像我們今天念佛的 後面就是講的這四個字 剛才説明的 是什麽呢【誓死不退】只要你有這種能耐 只要你有這種堅定的意志 像法藏比丘 無論他在這個修行當中 他沒有一帆的風順 雖然很多的挫折 很多的磨難 但是他的志向 他的意志 你看 他的意志 堅固不退 只要你有這種意志 堅固不退 那種心態像法藏比丘 那往生就易如反掌 所謂的【萬修萬人去】只要你有這樣的意志 你相信自己 你一定要相信:我會成就 我會像阿彌陀佛 我會像祖師大德那樣 將來我必須會成就的 沒有一件事能夠來障礙我的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障礙我的 沒有任何人能夠來妨礙我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能力 只要你有這種的意志 你要相信自己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來干擾的 沒有任何人能夠來障礙我們的 但是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一段裡面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件事 如果你今天念佛 念的很好 像這一類人很多 很多人 念佛念得很好 而且從念佛得定 很多 但是如果我們今天的願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種力道不夠 那就沒辦法 那就沒辦法了生死了 真的 今天你念佛念得多好 哪怕是從這個念佛 你能夠功夫非常的不錯 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種力道不夠 那個願力 不是切願的話 你念佛沒辦法往生啊 像剛才我講的 我爲一位居士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我爲他介紹 但是 最後他跟我講一句話:我們這個環境也不錯啊 師父 沒辦法 你還執著這個環境 你沒辦法 所以往生關鍵不是在別人 在你自己本身 你有沒有放下 而這個放下從我們的心裡面去放下 很多人就是疏忽這一點 很難啊 真的 很難 所以這個誓死不退 就是我們了生死的關鍵 這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關鍵怎麽樣呢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 在講經當中常常提醒我們 常常勸導我們 既然要念佛了 那就用功 了生死 我們要發決定的心 沒有任何疑慮 懷疑 誓死不退 深信淨土 要發這個願 我們只要一句阿彌陀佛 老實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不求神通 也不求感應 到時候你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這個道理我們首先 必須要知道 要怎麽樣能夠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呢 要如何真信切願 然後力行 而修行 達到我們的目標呢 而我們念佛的目標最主要的是什麽呢 剛才已經為大家説明 那要如何來【誓死不退】如何來深信淨土 這個事情我們就留下 下個星期跟大家分享 今天就簡單跟大家 講到這個地方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祝大家老實念佛 雖然這個疫情也不是很穩定 我們用我們的真心 用我們的真實心來供養化解這個疫情 能夠早日化解 最重要佛法裡面講的 盡心盡力功德就是圓滿的 祝大家身體健康!祝大家老實念佛!有緣我們再聚會一處 在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 有這麽好的一個環境 有這麽好的一個道場 那我們希望這個疫情過後我們一起來念佛 一起來做三時繫念 一起來八關齋戒 一起來受戒 一起來佛七 祝大家六時吉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謝謝師父!
65 恭請法師慈悲開示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 末學 學悟再藉這個共修的時間 再跟大家來 講講話 來互相鼓勵 我們能夠聚會在一起 能夠一起來念佛 來迴向 特別對於我們的累劫怨親債主 對於我們的祖先 對於我們的過往的父母 是一件很偉大的一件事 所以藉這個因緣 跟大家來講講話 我們澳大利亞現在這個疫情 也不是很穩定 你看我們雪梨封城已經將近兩個月了 但是 都沒有改善 而且一天一天的嚴重 但是我們Perth不錯 你看大家能夠聚會 然後一起念佛 這種的因緣 你不好好珍惜 等到什麽時候呢 (前幾天悟行法師 他打電話問我:還好嗎 我説:很好!因爲他老人家現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很嚴重 都不能出門 每一天人家送中午這些飯菜 非常嚴格) 你看我們雪梨 師父每一次要丟垃圾 政府要必須你戴口罩 你看要丟垃圾 也要戴口罩 我第一次在這個環境裡面 遇到這種的事情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環境真的 不穩定 災難什麽時候來 我們也不知道 今天我們Perth 雖然地方小小的 容納幾個人 但是起碼我們大家法喜 一起來共修 以念佛來供養 你看《普賢行願品》不是講一句話了嗎 一切供養中 法供養為大 師父跟大家結一個法緣 以法來供養 你們誦經 念佛 比方説 法器 做維那呀 敲木魚呀 敲鼓呀 或者做一些義工 這個也是法供養 也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不會有機會講經 但是用我們的心來念佛 來誦經 來讀經 來聼經 希望大家 希望大衆能夠離苦得樂 它也是法供養 只是用這種方法 是以内財布施 所以法供養有很多做法 可以來為大衆服務的 所以《普賢行願品》說的很清楚的 我們一定要相信 所以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迴向世界 迴向我們澳大利亞 所以前幾天 有人打電話 問了:師父 修行爲什麽沒有那麽順利 進的少 退的很多 該怎麽辦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 特別在這個環境 又沒有好的善知識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麽他們修行很快 因爲那個環境不一樣 那個環境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你每一天跟人家在一起的 都是那一些大知識的 大善知識的 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再加上諸佛如來 每一天 你跟諸佛如來在一起632所以你進步很快呀 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看 又沒有同參道友能夠互相的鼓勵 自己又懶得聼經 自己又懈怠懶散 再加上這個環境的誘惑 你不退轉 才奇怪來 所以過去法藏比丘因地修行 就是我們現在的阿彌陀佛 你看他修行的時候 他有沒有一帆風順 沒有 也是經過很多的挫折 經過很多一些考驗 經過很多一些種種的經驗 才能夠建立了今天西方極樂世界 才有今天的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 他也不是一帆的風順 釋迦牟尼佛 諸佛如來也是如此 但是他們有一個特點 我們要特別來學習的 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的時候 他爲什麽雖然沒有一帆的風順 但是他們爲什麽會有這麽大的成就呢 他只有一個根源 就是忍辱 有耐心 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於忍】你沒有忍 你修什麽法門是不能成就的 這個就是因爲他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什麽呢 他的真心 所以我們佛法裡面講【盡心盡力】這個盡心盡力都是功德圓滿的 什麽叫做盡心呢 盡心就是誠敬 你真的誠敬 你真的你的願 把佛陀的教誨 你去落實 佛教我們做 我們去做 佛教我們不可以做 我們就千萬不要去做 這樣你才能夠會有成就 會有成績 所以很正常 你今天退步 不用著急 只要你明白:我是凡夫 不是聖人 給自己鼓勵 我也能夠成就像阿彌陀佛那樣 首先 你必須要把心 堅定 我能夠成就 阿彌陀佛都能夠成就 爲什麽我不能成就呢 哪怕是我們不能像阿彌陀佛那樣 但是起碼 我們跟一般的人的區別 不一樣 這樣要信心自己 所以 你看我們Perth 雖然地方小 共修人不多 但是最主要是什麽呢 你的盡心 你的盡力 那個才重要的 你的盡心盡力 能夠幫助我們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也是一件好事了嗎 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就是跟阿彌陀佛一樣了!你看這麽好 這個機會我們不要錯過 真的 你看這個身上 你看這個世間 萬般將不去的 什麽都帶不走的 你有什麽樣的金銀財寶 將來也帶不走 不要説這個身外之物 連我們自己的身體 都也帶不走 那我們執著 過於執著 做什麽呢 隨緣 只要要活得開心 法喜 將來時間到了 我們趕快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那不是很好嗎 你説呢 1129所以今天師父 要跟大家來分享 時間短短 還有十分鐘 因爲講太久 坐太久 等一下腰酸背痛 哎呀 師父 講得這麽久 所以現在的人 修學跟古代不一樣 一代不如一代 現在要求的要快速 死的也快 你看過去的人 有耐心 現在人沒有耐心 心浮氣躁 以前聼經是跪下來的 我們現在聼經 有時候坐在沙發 躺在椅子 甚至於可能躺在床上 一邊聼經 一邊喝咖啡 一邊聼經 一邊吃餅乾 一邊聼經 一邊看手機 一邊聼經 一邊聼音樂 很多 所以 一代不如一代 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今天能夠(不)退步 才怪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人生 你看昨天有一位居士他的母親躺在醫院 生病很嚴重 整個全身裝那個什麽機器 那個機器叫什麽 就是說 希望能夠救你起來 但是那個機器 首先必須要把你的肉體二十四小時打麻醉 不然的話 她會很痛 所以經過這個麻藥 二十四小時每一天灌在你的身上 你看 我們這個人生真的很可憐 所以我們要用功 努力 念佛消業障 不要以後我們躺在那邊像跟她一樣 那就阿彌陀佛了!很多人現在 沒有離開這個世間之前 都是躺在醫院 躺在床上生病 經過一段時間 經過這些的 種種的障礙 他才離開這個世間 我們念佛的人盡量不要這個 我們要走得自在 走得輕鬆 什麽時候離開 什麽時候走 什麽時候留下來 我們什麽時候留下來 你要修到這樣程度 …生死自在多好 所以要用功 沒有經過用功是不行的 那怎麽用功呢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 叫做【深信淨土 誓死不退】這個“深信”講的就是真信 “誓死不退”是講真願 像前兩天 雪梨有一位居士 他跟我說:師父 澳洲環境不錯呀 再加上我家裡 太太也對我很好 兒女又很孝順 念佛一方面往生西方 也是很殊勝 但是 捨不得呀 師父 捨不得 也沒辦法呀 佛沒逼你 沒關係 但是念佛 不一定要說 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一切隨緣 你不要勉强 所以有時候很多 這個真信 不容易建立起來的 環境一誘惑了 我們就容易被動搖了 很多人 學佛人都是這個樣的1603聽到音樂 哎呀 很好聼 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這種音樂 我告訴你《彌陀經》講的很清楚 有啊 這種音樂很多 還有人 墨爾本 問的:師父 因爲他喜歡吃臭豆腐 問我: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臭豆腐 有啊 只要你喜歡吃臭豆腐 它會有的 所以有時候 衆生很多要求 看到這一個要這一個 看到那一個 要那一個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 你看阿彌陀佛 沒有一願的 全部都是因爲衆生 而所需要的 你需要健康長壽 他就給你健康長壽 你需要你這個身體永遠金剛不壞身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金剛不壞身 你感覺到:我每天要吃飯 很麻煩 煮菜 還又洗菜 還有這一個 還要煮這個 煮好了 又要洗碗 又要洗衣服 又這一個 又那一個 又去買菜 要買水果 哎呀 真夠麻煩的 你看 你想一想你每一天跟這個厨房在一起你會不會感覺很無聊嗎 你不跟厨房相處在一起 又不行 你不吃飯 你不行啊 像師父 在雪梨 一個人住 你看 每天 早上起來 吃什麽 等一好了 中午又吃什麽 所以 一天能夠吃一餐 多好 你看多好你看 晚上可以不吃了 多省事呀 所以你看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發大願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只要你動個念頭 你想吃什麽 就在你的眼前 吃好了 自動消失了 所以阿彌陀佛發大誓願 都是以衆生為目標的 只要這個是正法 只要他如理如法 他就符合了 不如理如法 是不行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對於淨土的深信 真信 非常的重要 “誓死不退”怎麽説呢 我們看下面的 我們這一生 先來看 我們這一生如果想要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有兩條路可以選 第一條路是什麽呢 就是說你自己有能力 你能夠斷惑證果 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 “破無明 見法身” 打破無始以來的無明煩惱 你的生死自然就了了 但是你想一想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有可能嗎 有可能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嗎 禪宗裡面的 像六祖慧能大師 像那種根性 六祖慧能大師是上上根的 我們不是上上根的 我們是下下根的 我們有這種可能嗎 很難 不要説明心見性 你能夠不退轉 都已經阿彌陀佛了 何況你明心見性呢 所以不容易啊 所以師父有時候看到 這個星期 哪一個人有沒有來共修 這一個星期 這個人爲什麽沒來共修 像剛才我問問我們的Qiu老師:我們的維那爲什麽這兩個星期 跑去哪裡 沒看到他 師父想念他 爲什麽沒有看到他 你看 不容易呀 可能忙 所以你説在這個環境 真的 很多事情 有時候自己做不了主 所以 你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想要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 那真的很難 不要說明心見性 我們來看下面的譬如 譬如佛在大乘經裡面爲我們講的很清楚 這個是釋迦牟尼佛 在世當年有講過了 你要超越六道輪迴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在哪裡 就是你要斷三界八十八品的見惑 你要斷盡了 你才能夠出離三界 了生死 超越六道輪迴 你要斷惑 見惑 思惑 種種的 你要斷盡了 你才會有這樣的機會超越六道輪迴 你真的了生死了 但是這一條路 真的我們沒辦法 所以爲什麽我們修淨土的 非常幸運 爲什麽 你看第二條路 還有三分鐘來爲大家分享 第二條路的就是求生淨土了 但是求生淨土 它有一個很嚴重的 就是很很重要的 我們一定要知道 就是這個原則 後面剛才講的 這四個字【誓死不退】就是你的願心 你那個願要真願 不是今天發願 明天就沒有了 明天發願 後天又沒有了 不是這一個的 你要真正發願 你誓死不退 你發願 你發誓:我永遠不退轉 只要你有這種的能耐 這種堅定的意志 堅固不退 個個往生那就易如反掌 所謂【萬修萬人去】只要你有這種的志向 像有一些人我今生我要做大老闆 你有這個心 你有這個福報 沒有一個不完成的 我今天想要做什麽 像學悟法師一樣剃頭出家 你只要有這個心 你都能夠做得到的 希望我們Perth淨宗學會 真的我們總幹事 希望有一天能夠這樣 剃頭出家 以後我們的Perth就有福了 希望大家鼓勵他 我們的木魚 我們的維那 大家鼓勵我們的總幹事 鼓勵 難得麽 對不對 又單身 只要你有這個志向 你有這個心 只要你這個心 你這個至心 你的志向 那你往生就易如反掌 真的 我們一定要相信的 但是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時間很快 還有兩分鐘 但是 我們看下面 可是如果你今天你念佛念得很好 我今天念佛念的很好 有一些人真的念佛念到修定了 他有這種定 得定了 有一些人真的 念佛念的 得定了 有 很多 師父看到很多一些 念佛最後得定 有 很多 但是如果我們的願力 那一種願力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力道不夠 那個力道 那個發願的力道 就是那種願心 那個願不夠 力道不夠的話呢 那你怎麽念佛 無論你怎麽念 念得定 哪怕是你成就得力了 你也沒辦法了生死 所以這個誓死不退就是我們了生死的關鍵 你今天念佛念得很好 但是你沒有這個心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也沒辦法到西方極樂世界 八隻馬來拉 也拉不動 沒辦法 所以有一些人 念佛 他只是要修福報 所以阿彌陀佛很慈悲 你看四十八願 從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只要你依教阿彌陀佛裡面的教誨 雖然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你依照經典裡面的去做到 你將來到這個人間 是生在什麽家庭呢 好善之家 好德之家 就是說你的家庭很完美 你在這個環境裡面 這個家庭裡面 父母都非常好 兄弟姐妹都非常好 而且這個家庭裡面 在這個社會是很有地位的 人人都尊敬的 而且在這個家庭裡面 你不缺乏什麽東西 衣食無憂的 阿彌陀佛你看這麽慈悲 只要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然後在這個四十八願裡面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它裡面的教誨 你把六度 三學哪一條你能夠去做到 你就能夠生在這個環境裡面 帝王之家 富裕之家 富貴之家 而能夠在這個環境裡面 能夠認識佛法 好德之家嘛 好善之家 就是你們這個家庭 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又能夠聞到佛法 你看四十八願裡面 就這麽慈悲 阿彌陀佛這麽慈悲 所以今天你能不能往生西方 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誓死不退】你的願 我們該怎麽辦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師父簡單就跟大家講到這個地方鼓勵大家我們一起來努力 我們一起來修學 起碼不要求別人 起碼我們要求我們自己 把自己做好了 一切事都能夠如意 你把自己修好了 一切事情確實我們所講的 都能夠稱心如意的 所謂的 心想事成 因爲你有福報 你懂的修學 有福報的人就有這種的能力 希望大家多多用功 我們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希望我們再一起來共修 謝謝大家!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老實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謝謝法師慈悲開示 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的時候 他雖然沒有一帆的風順 但是他爲什麽會有這麽大的成就呢 只有一個根源 就是忍辱 有耐心
43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來跟大家 來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學習 {a126在這個地方 我們實在講 我們的緣很殊勝 是無比的殊勝!你看我們能夠在這裡誦經 又念佛 最難得的我們一起來學習經典 所以一個人不管你在世法 就是在世間 或者在修行當中 這個緣很重要 成功失敗 或者你這一生念佛能不能成就 了生死出三界 而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緣非常的重要 所以 善導大師所講的【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就是指好的老師 在旁邊指點迷津 再加上 有一個好的善知識 同參道友 再加上 環境能夠成就一個人 如果沒有警惕 也能夠讓一個人失敗 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 所以這個緣很重要的 這三種緣 其實我們都具足了 有好老師 不是指我 不是 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師父上人 我們的老師都是阿彌陀佛 我們都是同參道友 只是我不一樣 頭髮比你們少 穿的衣服不一樣 所以比較特別 環境 你看我們這個地方 雖然念佛人數不多 但是 這個環境很不錯!a405} {b所以今天 師父 跟大家在這邊在臺上 來選擇這一部經 也是我的老師的指定 師父在山上有一位老師 九十二嵗 爲我指定這一部經 叫我要一門深入 把這一部經 學三年 所以 今年是第一年開始的 那我們一定要聼話 不聽話 真的【不聽老人言】什麽呢 下面的【吃虧在眼前】對呀 講的很清楚 我們有沒有聽話呢 那個真的很麻煩 我們學佛的人 很多就是不聽話 所以很難成就 自以爲是 所以今天我就厚一個臉皮在臺上跟大家來學習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 請你們多多批評 我們都是同參道友 我們一起來努力 我們相信我們將來能夠同生極樂國 這個就是最圓滿的 沒什麽比(這個)更圓滿 海賢老和尚所講的【世界上啥都是假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何必呢 過於執著 何必呢 過於計較 所以我常常說 人爲什麽會很辛苦 什麽樣的人很辛苦 喜歡計較 斤斤計較 每一件事 什麽樣的事 沒有一件事不跟人家計較的 這一種人很辛苦 那你有沒有 如果有的話 趕快改善 隨緣 人家罵也好 怎麽說也罷 保持你那個心能夠清淨 法喜 快樂 幸福 比什麽樣更重要(世界上啥都是假的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何必過於執著 計較 什麽樣的人很辛苦 喜歡計較 沒有一件事不跟人家計較的 這種人很辛苦 隨緣 人家罵也好 怎麽說也罷 保持你那個心能夠清淨 法喜 快樂 幸福 比什麽樣更重要) 所以爲什麽現在的人 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 什麽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 斤斤計較 過於執著 你不苦嗎 我看到你們都很苦 你看我們在佛堂裡面 兩個人明明來學佛的 遇到一點事 打起來了 什麽原因 計較嘛 你要尊重我 我要尊重你 互相要這樣批評 哎呀 你的壽命有多長 你説呢 學佛不是這個樣子 學佛要好好真的 所以 希望大家好好批評 我出家呢 首先也不是說我要講經的 沒有 我出家只是要報答母親的恩 想盡辦法 做什麽樣的事 後來認識了老和尚 師父上人 才爲我指點迷津 再加上認識了我們悟行師父 所以才出來講經 爲什麽 一切供養 法最為貴的 在一切供養當中 供養這個法 是最高級 最為貴的 把你的生命 把你的時間 把你所有的學習統統來供養給一切衆生 所以很多人問我 師父 修行 最高級的修行是什麽 是什麽呢b856} 今天禮拜天 師父要講長一點 難得嘛 下個星期 又不一定 也不知道能不能講 對不對 所以 有一位美國的一個同修 簡訊給我們的鄭居士 她説 師父 請師父能不能講多一點 屁股還沒坐穩呢 就講完了 這個不是我的事 這個人家的固定時間 (固定)下來了 所以 今天我就講多一點 難得麽 我們當作學習 放鬆 英文叫Relax Relax 放鬆 佛法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麽 外面的 也是一樣 話少説 外面的 不是我們裡面的 外面的 好好把耳朵眼睛好好看 什麽樣的事情 統統放下 這個佛法很重要 這個是鼓勵 不好聽 沒辦法 真的 {c1014供養 那修行 最高級的修行是什麽 阿彌陀佛 是嗎 無過於布施 你要記得這件事 懂得布施 因爲這個時間的關係 下個星期 我把這個原因來跟大家詳細説明一下 爲什麽布施在佛法裡面的修行 最高級的 是第一個 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六度萬行裡面 對這些菩薩 要成佛的這些 你必須要把六度做圓滿 六度沒有圓滿 你成不了佛 六度頭一條是什麽 布施 而釋迦牟尼佛把這個布施講的非常的長 你去六度萬行裡面 你把那個《大藏經》一展開 你去看一下 裡面的内容 非常的講的圓滿 所以 有人説 師父 我今天念阿彌陀佛 我不想布施了 可不可以 不行啊 你不行 今天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要給誰的 給阿彌陀佛 不是 給十方一切的衆生 能夠一個好的環境 將來成就 去普度一切衆生 所以在《彌陀經》裡面 有一段我們大家都很熟悉 而且這一段很精華 哪一段呢 師父先開頭 你們來接 【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你看大家都很熟啊 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天是做什麽 去布施 修福修慧 你説 我念阿彌陀佛就好 不想布施 行嗎 不行 你以後成佛了 度衆生 沒有人來聽 你將來 來到這個世間成佛 你想要度衆生 佛法裡面所講的【法輪未轉 食先轉】你肚子餓 你怎麽弘法 沒有人供養 你説呢 所以師父 很多 哪一個人 這些供養的 這些錢 沒有用到 就放在戶口 要用的時候趕快拿出來 前幾天師父剛剛做放生 雖然很少 一千塊 但是心裡很法喜 前幾天師父剛做的 我做不了很多事 但是我可以做一些我該做的 跟那些人結一個緣 勸他們念佛 好好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一件好事嗎 而且這個布施的内容很圓滿 大家一定要知道 什麽叫做布施 不僅僅布施金錢 很多 那爲什麽要布施 幫助我們對於這個世間的貪欲 欲望 能夠減少 因爲人的煩惱 而痛苦 就是從貪欲而生起的1423這是真的 你看中峰禪師《三時繫念》不是講的很清楚嗎【諸苦盡從貪欲起】下面的那一句是什麽【不知貪欲起於何】哇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同修太了不起 都能夠背 連《無量壽經》你看師父連《無量壽經》都背不起來 你想一想 差距 很差 所以恭喜你們 阿彌陀佛 所以真的 這個我們必須要瞭解爲什麽 會修跟不會修的道理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今天謝謝大家c1524} 今天要跟大家來介紹就是周利槃特 在沒介紹之前 我有一件事必須要跟大家來説明 因爲這個有人請法了 這個請法不代表他自己 也可能他代表人 爲我來跟大家講一講 因爲這一次我遇到很特別的事 很奇特 昨天師父要去對面 我們學會的對面 有三個公園 第一個 第二個 還有那邊有一個 很多樹林 師父很喜歡到那個森林去走 但是還去到那邊的時候呢 我到那邊遇到 有四個我們學會同修 有兩位夫妻是越南人 也有兩位夫妻是台灣人 在那邊 還沒去那邊之前 我在這邊散步 遇到了一個越南的華僑 他說在靠近這裡 每次做三時繫念法會 他會來參與 但是我不認識他 我住在那邊的時候 他來:學悟法師 吉祥!阿彌陀佛!後來問我一件事 {d1649這一件事 跟回來晚上 因爲我平常禮拜六 六點到七點 因爲我們Perth 師父 有跟幾個同修在Perth有建立一個淨宗學會 在那邊六點到七點 師父會講經 八點到九點 會跟馬來西亞的同修 也是講這一部經 同樣的馬來西亞的有位同修提出這個問題 就是等於在請法 所以既然有請法 我必須要跟大家講 要不然這個要付因果 問什麽事呢 這個大家可能會很熟 因爲都是講到這部經 這部經非常難得 你看這一部經你能夠好好來學習 會幫助我們破迷 就是說斷疑生信 你對阿彌陀佛 對西方極樂世界 你會深信不疑 爲什麽因爲在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連續的重複 而爲我們保證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也一起來保證這個問題 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保證什麽 他連續講了兩個字 一個字連續的重複 哪一個字“有”這一個字 有 真有阿彌陀佛 真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要再懷疑了 真的是“有” 誰來保證 釋迦牟尼佛 所以幫助我們能夠深信不疑 也幫助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 你能夠從這個迷的當中 能夠進入一種覺悟的境界 這一部經 怎麽樣幫助呢 你把從到尾好好來學習一邊 你就知道了 這位居士 跟馬來西亞那位居士問這個問題 問什麽問題呢 他説:師父 阿彌陀佛這個國土 爲什麽稱爲西方極樂世界呢 這個西方的表法是什麽 爲什麽稱爲極樂 爲什麽 樂極了 樂怎麽極呢 極不就生悲了嗎 換句話說 快樂過頭了 會產生變化 這個變化會帶來什麽 帶來煩惱 那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麽1953會稱爲極樂呢 所謂講的 樂極生悲 他問我這個問題 請師父跟我講 我在那邊也難得 也不認識人 人家認識我 所以要小心 你看我們走到哪裡有些人 我不認識的 但是有時候他不知道爲什麽跟我請這個法 我常常遇到這個事情 馬來西亞昨天 也是這個樣 那你們想一想 爲什麽呢 爲什麽阿彌陀佛稱爲極樂 爲什麽 你看大家說 不要講太多了 反正到阿彌陀佛那邊快樂就好了 沒有煩惱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樂是對六道衆生而稱的 而西方極樂世界的樂是稱性而建立的 你要知道 從我們的自性 清淨而建立的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稱爲什麽 圓滿的快樂 它沒有副作用 它不是附帶的 不像我們一般世間的樂 它是絕待的 它有副作用的 所謂講是什麽 樂中有苦 你自己去思維觀察 是不是這個樣子 而且我們 一般世間的苦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是無量苦 又說八萬四千苦 這麽多 所以釋迦牟尼佛把它歸納三大類 叫做苦苦 壞苦 行苦 什麽叫做苦苦 人到這個世間 離不開 叫做八苦 生 老 病 死 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 還有什麽呢 “五陰熾盛” 我們今天來想一想 人沒辦法離開這個環境 不管你怎麽樣的壽命 你離不開這一個 苦不苦 苦啊 什麽叫做壞苦 你過去生所種的因 今生得到這些的福報 得到權力 種種的生活環境 比任何人好 但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它不能保持永恆的 壞苦 它不是永恆的 苦不苦 種種的 你想一想 從這個地方來説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 勸導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的樂 它是圓滿的 樂中有樂 樂中有快樂 沒有苦 而且任何一點苦也沒有 連苦的名字 我們都沒有機會去聽到 沒有機會 你在這邊你想一想 每一天遇到的什麽樣的人 比方説我們在這裡真正能夠稱心如意的 多不多 不多 每一天看到那一些 我討厭的人 我很不喜歡 我很不高興這一個人 我非常討厭這一個人 多不多 很多 遇到的事情 遇到的人 處事待人接物 種種 很多事情 有時候讓我們很煩惱 讓我們不能稱心如意的 所謂古人講【人不如意事】下面的呢【十有八九】真的 這個環境就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有人打架呀 吵架呀 不要說外面的 說我們自己吧 有沒有 有時候兩個人老菩薩 在念阿彌陀佛會打起來 會喔 有一個要念慢 有一個要念快 有一個要著快 有一個要著慢 你看打起來了 太多的了 事情太多了 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比喻了 爲什麽稱爲極樂 來告訴大家 在西方極樂世界那就不一樣 爲什麽 因爲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稱心如意的 每一件事都是心想事成 而且在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人能夠讓你煩惱的 爲什麽呢《彌陀經》不是講了嘛【諸上善人 聚會一處】而最難得的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有一個好老師 這個老師是誰 阿彌陀佛 在我們的旁邊指點我們 幫助我們 讓我們這個道業很快提升 而且不僅僅是阿彌陀佛 你看在《彌陀經》裡面 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你的老師 隨時隨地 你要去到哪一個地方 哪一個佛國土 你有這個能力到那邊 你看我們這個世間 你想一想 三千年前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印度 那將來下一尊佛 就是彌勒菩薩 會在這個地球示現成佛 還多長時間 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還這麽久 你想一想 你有這個機會能夠遇到彌勒菩薩嗎 很難 看你的緣分 所以虛雲老和尚爲什麽他發願到彌勒淨土 因爲他將來會跟著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 來做彌勒菩薩的大弟子 所謂的稱爲隨身弟子 常隨弟子 跟著彌勒菩薩學習 在這邊成就 那今天如果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固然就不一樣了 彌勒菩薩將來到這個人間示現成佛 你隨時要來做彌勒菩薩的大弟子 隨心所欲的 你有能力 而且 用你的化身來到這邊來教導衆生 幫助彌勒菩薩教化衆生 你有這個能力d2725} {e所以極樂世界爲什麽它的快樂是圓滿的呢 什麽叫做圓滿 “沒有欠缺” 除了這一個呢 真正的圓滿就是因爲在西方極樂世界 每一件事都是隨心所欲 明白嗎【變化所作】而且都是隨著自己的念頭 自己的願望 而所變化的 隨心所欲 這個才是圓滿麽 你在這邊不能圓滿 爲什麽 太多缺乏了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不一樣 你要什麽樣的 就隨心所欲的 在西方極樂世界 我用個比喻 你任何居住的一個地方 環境 衣食 還有衣服 都是隨心所欲 你想什麽樣的 它就變成什麽樣的 今天我要吃飯 飯就來了 我要吃菜 菜就來了 而且《無量壽經》裡面 不是跟我們講嗎 菜有多少 一百 一百道菜 你想一想 那還得了嗎 我一個人吃兩道菜都已經好難受了 那個一百道菜 你看隨心所欲呀 吃好了 自動就沒有了 也不用洗 也不用煮 也不需要人工 什麽經營料理 沒必要這些的 動一個念頭 沒有了 你要穿衣服 什麽樣的衣服 動一個念頭就來 不想穿 換一個衣服 衣服就來了 也不用洗 也不用什麽衣櫃 不用 統統就好了 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樣子 你想一想在這個娑婆世界 行嗎 不可能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爲什麽這麽拼命賺錢 爲了什麽 爲了一碗飯 有時候爲了這一碗飯 你想一想 你要造多少 付出的代價 造了多少的業 害了多少的人 你自己去想一想 這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快樂 我們這邊沒有 再加上你看《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佛經》裡面 不是跟我們講嗎 你喜歡房子大 房子就大 你喜歡房子小 房子就小 你喜歡房子在空中 房子就漂浮在空中 隨心所欲 自在如意 也決定沒有妨礙別人 我們這邊行嗎 你住一個房子 如果那個老房子 老房子毛病很多 一大堆的事情出來了 你不處理行嗎 不行啊 西方極樂世界多好啊!這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你看中峰國師不是講嗎【世界何緣稱極樂 只因眾苦】下面什麽【不能侵】3123什麽叫眾苦不能侵 大家都知道在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其國衆生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故名極樂】 從這個角度 用這個比喻 我們在這邊每一天擔心突然間壽命到了有死之別 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死苦 而且壽命無量 你們在這邊壽命有多長 所以我有時候遇到一些居士 師父 我要活到一百二十嵗 千萬不要 我告訴你 一百二十嵗好辛苦 真的 沒有騙你 有一對夫妻 他先生跟我講 這個事 他太太說 你要一百二十嵗 你自己活吧 真的好辛苦 你想一想不要説一百二十嵗了 我告訴大家 你要能活到九十嵗 已經阿彌陀佛了!你要保證你不生病 我們在這邊突然間常常想有病之苦 西方極樂世界是金剛不壞身 病很辛苦的 尊敬的 生病很多 這個病苦很多 太麻煩了 你看我們這個身體帶來多少的麻煩 你不好好運用這個身體 來修真 那就很可惜 又隨著六道輪迴 真的很可惜 真的 我們在這邊每天 聽到八苦交煎 西方極樂世界不要說有八苦交煎 連名字的苦都沒有聽得到 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每天都稱心如意 你要十方諸佛國土 動一念頭 應念即至 不用買機票 就到達了 我們這邊買機票 要花錢 要買飯店 還要買保險 還有一大堆 還要買吃 哎呦 阿彌陀佛!3339} 所以真的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這些 都是一種 一般的跟大家做一個比喻呀 而且這個快樂裡面 是超過十方諸佛國土 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 又能夠成佛 去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跟我們過去的 過往的父母 我們的家親眷屬 我們的兒女 種種這些朋友 你有這個能力去幫助 因爲你恢復了你的能力 具足你的智慧 具足你的福報 具足你的能力 辯才無礙 種種的能力 你有這個能力 所謂 中峰國師説的【眾苦不能侵】 道理就是在這裡 這是簡單做一個比喻來給大家做一個比較 爲什麽在這一部經釋迦牟尼佛連續的四次勸導我們 一定要發願【今發願 當發願】這一生不管怎麽樣有多苦 你要咬緊牙齒 把我們的方向目標搞清楚 鎖定我們的方向 鎖定我們的目標 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苦已經解決了 不要再受任何苦 所以爲什麽在《彌陀經》用四寶來做一個表法 這個四寶的表法是什麽 這個下一次來跟大家説明 所以既然大家有請法 你們大家也對這個佛法也是很瞭解 但是有一些呢 需要跟大家來説明 既然有人請法 我也必須來跟大家 用這個法來供養 因爲這經過直播 讓大家明白 爲什麽西方國土 就是阿彌陀佛的國土 稱爲極樂 而且這個極樂是圓滿的 這個圓滿的意思是什麽 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e3614} 所以非常難得 今天來跟大家簡單來説明這個 接下來 最後 還有剩下七分鐘 我來把昨天的周利槃特 把他介紹完 {f3655周利槃特就是我們昨天跟大家介紹的 他的最大的業障 障礙是什麽呢 記憶力很差 差到什麽程度呢 是無法形容的 所以他的哥哥很不能接受 每一天叫他念偈頌 念了好久 都背不起來 所以沒面子 被人家取笑 所以駡他:你乾脆回家 種地放牛吃草 你不資格出家 所以後來他的哥哥就跟他講 像你這樣 記憶力這麽差 你怎麽能夠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呢 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不是普通人 真的 你怎麽能夠跟釋迦牟尼佛學習呢 所以他的哥哥就趕他回去 你想一想 兩個人相依爲命 從小到大就是他哥哥來照顧 突然間他的哥哥要離開他 他很難受麽 難受嗎 當然難受 人都有感情的 很痛苦 所以哭的很大聲 要求他的哥哥能不能我這個機會 讓我留下陪著你 但是他哥哥堅持 不讓他出家 後來 躲在一邊 在那邊哭 後來被釋迦牟尼佛發現了 佛陀就問他 你爲什麽要哭 周利槃特才跟釋迦牟尼佛說:佛陀 我哥哥不讓我出家 爲什麽不讓你出家 因爲我哥哥每一天叫我背偈頌 我背不起來 我沒辦法 我已經很用心在背 但是沒辦法去背 所以我感覺到 他好像讓我們沒面子 所以 讓我要回家 你看 古代人要出家 那一種心 非常難得 現在的人 有機會出家沒有好好修行 後來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 因爲他的堅持 釋迦牟尼佛 佛陀就告訴他:你不要再難過 你也不用哭 既然哥哥不教你 好 我來教你 你好好學習 釋迦牟尼佛用什麽方法來教他呢 用一隻掃把 教他 你每一天掃地 掃地 掃地 教他念什麽 兩句 哪兩句“掃除塵垢” 叫他每天念這個 每天念 剛開始也是很辛苦 頭一句 記起來了 下面那一句又忘了 下面記起來 前面又忘了 好辛苦 “掃塵除垢 掃塵除垢” 每天掃地 所以你們在掃地的時候記得 掃你們的什麽 你們的煩惱 你們的煩惱這麽多 你看 你想一想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用這個方法 而且教他用什麽方法 下面這一句很重要 釋迦牟尼佛 就跟這個周利槃特講 當你在掃地的時候 你要記得 把你的心 把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 集中在掃地上 記得 釋迦牟尼佛講這句 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 全部集中在這個掃地 掃地 掃地 掃地 你想一想 才不久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阿羅漢果 而且證得大阿羅漢果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 你們來看一看 我們《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法得於忍】釋迦牟尼佛真的很有耐心 慈悲心非常的 到這樣的程度 有方法有智慧 幫助衆生能夠破迷開悟 而且短短的時間 證得大阿羅漢果f4227} 所以今天你想一想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g4210爲什麽我們念佛不能成就 原因在哪裡 心 沒有集中 沒有專心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 一定要知道的 佛都是不捨一人的 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你要念佛得力 首先你要專心 不要三心兩意的 一邊阿彌陀佛 一邊想老公 一邊阿彌陀佛 我的孫子吃飽了沒有 一邊念佛 等一下想著那個事:哎呀 今天我們的鄭居士交代的事 我還沒處理 在念佛的時候集中 心集中 聼清清楚楚的 一句一句的念 當我們這個念頭開始跑出去了 拉回來 又跑出去了 又拉回來 一個一個的拉 拉 拉回來 今天我們學會有多忙 也是它的事 我念佛 我的事 念佛好了我再來處理 這樣 一個一個的拉 剛才拉到右邊 右邊拉回來 左邊 又拉回來 這樣 這個集中啊 所以我們的缺乏就是這一個 所以爲什麽 你看這些諸佛菩薩 你看你去看這些經典 爲什麽他們 不捨一人 想盡辦法 去來幫助一切衆生 是什麽樣的力量來推動他的 什麽力量 比方説 我們在這個社會很多人做生意 我要拼命的賺錢 要達到我自己的權位 地位 種種的 是誰讓他有這種的精神 推動他的這種力量 什麽呢 名跟利麽 那諸佛菩薩爲什麽 不捨一人 想盡辦法 來幫助一切衆生 哪怕是這個衆生來破壞 甚至於要來殺害他 諸佛菩薩 阿彌陀佛不會捨一人的 什麽力量來推動他的 他的慈悲心! 所以我們佛教裡面以慈悲爲本 以方便為門 我們如果連這個慈悲心都沒有了 你做任何事情 會很多障礙 我今天為大衆服務 沒有爲誰 為我自己 為一切衆生 你要這樣想 不要動不動計較這一個 計較那一個 不喜歡這一個 你不聼我的 你就是打入冷宮了 是這個樣子的嗎 不是的 學佛不是這個樣子的 如果學佛這個樣子的 那不是學佛 那是學什麽 學魔 所以很多事情我們 爲什麽佛教被人家批評 毀謗 就是因爲我們自己沒有做好 好好的一個團體 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你看 這一個就是我們所講的 周利槃特 釋迦牟尼佛怎麽來幫助他 那今天如果我們用這種 來念這四句“阿彌陀佛” 我保證你一定成功的 爲什麽 因爲周利槃特已經做一個好樣子給我們看了 你要相信自己 你要相信佛菩薩的話呀 g4605} 所以很多同學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起了一個疑問 問釋迦牟尼佛 像周利槃特這麽笨 笨到這樣的程度 他(怎麽)能夠證果呢 什麽原因呢 疑問麽 提出這個疑問了 釋迦牟尼佛才爲大家說法 怎麽説法呢 時間到了 下一次 再跟大家來説明 下面很精彩 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講的 這個很精彩 我告訴你們 所以法 {h4643所以我們學習佛法 一定要懂得 應用 周利槃特就是一個特別的例子 所以從這個角度 你來看 不管你在哪裡 你要在事業 來建立你的事業 不管你要在哪裡 哪怕是今生你不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管你在哪裡 只要你真的 正知正見 積功累德 好好去學習 相信你自己 你能夠成就的 周利槃特就是一個好樣子 所以希望大家 不要動不動:哎呀 我沒有善根 很多都是有這個樣子嘛 哎呀 老菩薩 不念佛呀 哎呀 師父 我沒時間 時間還沒到 沒有善根 沒有因緣 那什麽時候才能到 到了棺材 請人家來助念 我告訴你這個助念不可靠 所以 不要常常找借口 我說實在 很多人很會找借口 叫他修福 他找借口 叫他造業 他拼命的在造 你説對不對 現代這個社會的人 就是這樣子 你們很有善根 學佛 聼佛 誦經 聼經 那還做不到 所以 外面的要好好去落實 難得人生太短了 世間無常 明天發生什麽事情 我們不知道 好好應用這個時間 所以我常常講 去愛護你旁邊的人 所有的人 不要跟他們計較 不要跟他們做一些針對 大家都是凡夫 我們一起努力 因爲能夠 一起 時間這麽短 好好珍惜這個生命 特別的 你的先生 你的太太 你的兒女 要好好來把這個家庭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讓大家明白:學佛能夠帶來幸福的 不是動不動迷信 動不動這一個 不是的 這個就是我們的佛教的精神 h4931} 希望大家好好來用功 好好來學習 因爲這個佛教 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和諧這個社會 帶來一個快樂 一個很好的生命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祝福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法體安康!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44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一般我講經之前 有時候會做一些簡單的跟大家參考 這些學習的過程 作爲我們鼓勵 在學習當中我們能夠有進無退 雖然難 但是起碼能夠幫助我們 {a在這一部經裡面我們大家很清楚 釋迦牟尼佛 連續的四次 都勸導我們一定要發願 親近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道理我們大家都很清楚 我也相信你們來到這邊 念佛 或者在家裡 經過這個視頻 也都是一樣 就是希望我們將來 離開這個世間 離開六道 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能夠往生淨土 那我們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因爲我們獲得 是了生死出三界 這一件大事 真的不容易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 四次勸導我們呢 這個有很深的道理 也有很多的原因最明顯的 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 會看得到 佛在《無量壽經》有講到四淨德 哪四淨德呢 大家有沒有去留意 在《無量壽經》裡面 釋迦牟尼佛有爲我們說明了一件事 如果大家懂得這一句話呢 你就會曉得這一生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真的我們的虧 吃的很大 而且這個虧吃的太大了!等到來世 來生 遇到這麽好的環境 又聞到這麽好 殊勝的妙法 又遇到這麽好的老師 這種緣 可遇不可求 稀有難逢的一天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記得 我今生來到這個世間是爲了什麽 不僅僅爲了吃飯 工作賺錢 最大的原因 我來到這個世間是爲了什麽a} 在《無量壽經》這一段經文 釋迦牟尼佛怎麽説呢 如果你懂的這一段經文 那就不得了了 我們稱爲叫四淨德 大家有沒有背起來 哪一個《無量壽經》你們大家不是很熟悉了嗎 應該有一個概念541什麽呢這個《無量壽經》裡面 很精華 你明白這一句話 那就不得了了 {b釋迦牟尼佛講 在西方極樂世界 他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 都是具足什麽呢 常 樂 我 淨 就是具足常住不變這個道理 這個還得了嗎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無量壽經》很明顯説出來的 一切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常樂我淨的 這個叫做四淨德 這個我們一定要很深的去深考 而且釋迦牟尼佛講六道凡夫 甚至於四聖法界 都沒有具足這個常樂我淨 唯獨一真法界 才能夠證得 你想一想你的福報有多大 這個福報誰的 阿彌陀佛的 所以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超過十方諸佛國土很多原因 如果連這一點我們都不明白 那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瞭解真的不是瞭解了 只是有名無實 你真正瞭解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你真正瞭解 你早就去了 還呆在這裡 在這裡受苦 講實在的 如果真正我們西方極樂世界 你早就去了 這個不是消極 迷信 不是 因爲我們真的瞭解 這個人生是無常的839 你看 什麽叫做“常” 常就是永恆不變的 我們這個世間爲什麽會苦 因爲它會變 它是無常 每一分每一秒 一刹那都在變 而且變化的都是 大家都知道的 你看現在我們現在這個身體 都在變化什麽 生老病死 都在變化 不像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常樂 就是常住不變的 那這個身體有變化 人才會苦 有生苦 有老苦 有病苦 有死苦 還有種種的 這個都是我們所講的變化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看現在天災人禍 再加上現在這個疫情 沒有人會想得到我們這個世間會來了這個疫情 沒有人能夠想得到的 連聼都沒有聽到名字 但是你看 明明在我們的眼前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要説 有災難 連名字的災難我們都聽不到 從這個角度 我們來看 西方極樂世界那種快樂是無比的 你看天災 地震一來 水災一來 山川田地 統統 水一來什麽都沒有了 你看現在南北極 這個南北極現在融化的每一天融化的速度 有多快?那個很快的!再過幾年 如果沒有改變這個地球的溫度 你想一想南北極還能夠存在嗎 南北極已經不能存在了 不能才能在那個時候 水災 大水災難 有多少這個島都不見了 還有種種的很多 所以你説 哪來的快樂呢?沒有!這個是講到“常” 簡單的講 樂呢 樂是什麽 一切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永遠離苦 不再有受苦了 任何一點苦都不會去受了 我們 這個世間的樂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是假的 它是假的 爲什麽 它不是永恆的 世間的真正的是什麽 真的是苦 苦是真的 樂是假的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好好去思考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四諦法一開出 一開頭就告訴我們 人生是苦 這個是真的b} {c那有人問了:世間的樂是什麽 釋迦牟尼佛講得很有智慧 講得很透徹 我們也無法去想到的 釋迦牟尼佛怎麽講啊 他説:我們的樂 是苦只是暫時停了一下 世間的樂只是那一種苦 暫時停了一下 只是暫時停了 那什麽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 我們比如説 舉了一個例子 我們這個世間 每一天要吃三餐 每一餐如果我們沒有吃 你會感覺怎麽樣 你會餓苦 吃飽了 你會感覺很快樂 只是這個餓暫時停了一下 再一段時間 這個餓苦又出現了 又現前了 苦又來了1421 你看釋迦牟尼佛用這個例子 我們都沒有去想到 只是暫時停一下 你看 我們的樂 我們那種快樂感覺很不錯 它(苦)只是暫停一下 當你肚子餓了的時候 這苦又來了 又現前了 就好像一個嬰兒 這個嬰兒肚子餓的時候 它會表現什麽 小嬰兒 它肚子餓的時候 它會跟母親的反應是什麽 哭還是笑 “哭” 哭嘛 不可能笑 小嬰兒跟媽媽講:我好餓啊 在那邊笑 不可能的嘛 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小嬰兒肚子餓的時候跟媽媽反應 在那邊笑嘻嘻的 笑的很大聲 有沒有 如果有的話 那是怪物 真的 沒有 沒有見過一個小嬰兒肚子餓的時候 還跟媽媽表現說 它很歡喜的 沒有 它很苦 所以當媽媽給它吃的時候 吃飽了 它不哭了 它很歡喜 很快樂那一種 但是暫時的 肚子餓又來了 又在哭了 你看那個獅子 獅子餓肚子的時候 你看那個心很煩 很亂 反正到它眼前的什麽樣的人 什麽樣的動物 它都會一定把它吃掉 獅子 當它吃飽了 它很快樂 很幸福 很自在 到處都在玩 哪怕是你走到它的面前 它也不會理你的 獅子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只有苦 沒有樂 真正的樂是沒有的 所以極樂世界的人那種快樂 不要説受苦受難 任何一點苦 你就沒有了 你不會再受任何一點苦 在這個六道 我們所受的這些的苦 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再受的了 連聼這個名字 你都沒有機會聽得到 你説呢 從這個角度 用這個簡單的比喻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在這一部經四次勸導我們 有道理 就是説明十方諸佛如來的慈悲 已經告訴我們一件事 你要趕快呀 但是衆生太難度了 現在的衆生很難度 你有沒有發現 有沒有 好難度 不要説外人了 說我們自己的老公 有沒有結婚的 我不知道了 如果沒有結婚的 那對不起了 説我們的太太 說我們的兒女 現在那個夫妻溝通有時候非常難 動不動吵架 動不動不喜歡 動不動這一個 動不動那一個 現在的兒女更難教了 所以這個環境 真的 非常難 所以爲什麽稱爲娑婆世界 堪忍麽 你能夠受任何一點苦 你寧願在這邊受苦 你也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享樂 你想一想 像這一類衆生的人多難度啊 不然的話 釋迦牟尼佛幹嘛花了時間 四十九年講經説法 爲什麽就是專門度這些人 度哪些人 就是我們這一類的 我跟你講很多次:師父 西方極樂世界很好 去不去 考慮一下 所以真的 太難了 我們要好好抓住這個因緣 這個是講到了 講到“我” 那西方極樂世界 那不得了 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衆生 就是得大自在 爲什麽 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 能夠自己做得了主 這個才是“我”麽 我們這個世間能嗎 你説呢 這個世間能嗎 你能夠做得了主嗎 不可能的麽 如果果然我們做得了主 我相信每一個人年年都想要十八歲 你説呢 每一個人就是想要這個呀 年年就是十八 十八歲 多好啊 如果能夠做得了主 我不想老 你看我們偏偏就老 我不想生病 偏偏就生病 我不想死 偏偏又避免不了 種種太難 太難了 做不了主 我們做不了啊 自己都做不了主 怎麽能夠讓別人做得了主呢 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衆生都做得了主 你想要大房子 房子就在你的眼前 你想小 它就小 你想要到十方諸佛國土 你在這個房子裡面 這個工具能夠帶著你到十方諸佛國土 你看 多好啊!我們這邊難 太難了c} {d“淨” 那就不用講了 什麽叫做淨 我們的心裡 我們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切萬物 物質 不再有污染 都是清淨而不染的 無論在什麽環境 我們現在你想一想 我們在哪裡 走到哪裡 你的心有沒有清淨 每一天都是被污染 心地都不清淨 爲什麽有是非人我 不要説我們外面的 説我們這個小範圍 又避免不了這個是非人我 不是你不對 就是我不對的 就是你的錯 或者我的錯 每一天都是搞這個是非人我的 我們這個世間有貪瞋痴慢疑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貪 爲什麽 要貪什麽呢 別人有的 我有 別人具足圓滿 我也是具足圓滿的 我要貪什麽呢 人家黃金為地 我也是黃金為地 人家大房子 我也是大房子 都是平等的世界 哪來的貪心呢 沒有 我們這個世界爲什麽會有貪心 因爲不平等 人家有大房子 我也想要大房子 人家有好車 我也開好車 人家有 不好聼的就是 (人家)有一個很漂亮的太太 很帥的一個老公 我也想要 不平等 所以人人在造業 隨著自己的欲望而貪戀 而造成種種的 這些的煩惱 你説西方極樂世界會有這樣嗎?沒有的 心都是清淨的 西方極樂世界有沒有聽過 我們在《彌陀經》有沒有聽説 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在吵架的 是非人我 有沒有 沒有 都是好善知識 而且這個善知識都是十方諸佛 你想一想 會有瞋恚心嗎 不會 愚癡 個個都是智慧無礙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 在四淨德裡面 常樂我淨 你明白這個道理 深入的去瞭解 這個明明釋迦牟尼佛 爲我們講這個道理 你還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還要繼續搞六道輪迴 那真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一切隨緣 而不攀緣 你要受苦 我們也慢慢等 你要慢慢來 阿彌陀佛也慢慢來 不急 你不急我也不急呀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很清楚的 2413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就是四淨德裡面《無量壽經》裡面 大家我們都知道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常住不變的 它是永恆的 這個就是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連續的四次 勸導我們 一定要好好去深考 去發願 將來我們的方向 我們的目標 我們要往生西方 還是要繼續搞六道輪迴 自己很清楚 自己的選擇 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目標鎖定了 把這個方向鎖定了 真的 這個世間該放下的 我們要好好去放下 能夠放下一分 你都輕鬆了一分 你的壓力就減少了一分 你能夠放下五分 你的壓力 你的煩惱就減少五分了 該放下的 我們盡量去放下 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世間 它不是真的 它只是暫時給我們用 我們暫時住而已 時間到了我們要離開了 離開之後 前面的路 有六道 你要往六道的 還是往了生死的 這個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常常講 能夠不計較的 盡量不要斤斤跟人家計較 這個我希望大家 你們比我瞭解這個道理 聽起來好像很容易 有時候做起來 比什麽更難 難在哪裡 難在我們不肯做 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念佛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現在一直要想冲上去 你看 這個手指 這個手指是什麽 這個手指就是我們的習氣煩惱 這個是我們的習氣煩惱 這個手指 你們看 看這個手指 你看 這個是我們的煩惱 我們的習氣 那我們現在一直要想要用功 想要用功 爲什麽冲不上去呢 因爲有習氣在 那如果今天 你慢慢把這個習氣 拿掉了 你看 慢慢拿掉拿掉 你很快就衝上去了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認真去思考 我今天我爲什麽要來學佛 明白這個宇宙事實的真相d} 好 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有人邀請能不能講長一點 不能多也不能少 講太多了 等一下大家 心不在焉 人在這邊 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e所以 我以前我每一次聼我老師講經 我眼睛看得很清楚 耳朵開的很大 精神意志都在集中 有時候會打瞌睡 我很多次受不了 已經很辛苦好累 打瞌睡下去 我那個老師 很慈悲 他讓我睡 他做他的事 他做他的事 因爲山上那個環境 真的好涼快 你知道嗎 涼快 又很多那個鳥的聲音 哇 一進去的時候 你看 很想睡 有時候特別忙 真的特別忙 師父一天 你不要看 師父好像沒事幹 你還沒瞭解裡面是什麽 特別很忙 所以每天晚上至少十一點多 十二點 想要睡晚一點 現在不行 時間到了主動就起來了 以前可以睡到那一種自然醒 有麽有 想偷懶一天這樣 現在不行了 已經習慣 培養習慣了 那個老師 山上 真的很棒!好慈悲 我們明明打瞌睡 他不駡 讓你睡 睡飽起來 看不到老師在哪裡了 然後跑出去找老師 跪下來跟他懺悔 老師又說什麽呢:沒關係 你累 你休息 現在可以了沒有 我們繼續開始 這種的老師不得了 你想一想 有一些老師會罵你 跪香 真的 現在的學生太難教了 你罵他幾句話 你叫他跪香 我告訴你 不到一天他跑掉了 沒辦法經過磨練 人沒有經過磨練 他怎麽能夠懂得進步呢 每一天活在這個順境裡面 好享受 很舒服 還得了嗎 迷住了e} 我們繼續來研討《佛説阿彌陀經》因爲這個時間剛剛好 答應人家了 雖然延長 只能頂多十分鐘 因爲現在的人 心不在焉 心定不下來 所以你們可以學習 我以前在學習經教的時候 該睡覺的 繼續睡 師父講師父的 當“叮”的時候 你們可以又在出定了 沒關係 在家裡也是一樣 {f這個周利槃特上次跟大家簡單介紹 把這個周利槃特 他的專長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什麽 他最大的障礙 記憶力很差 很笨 愚笨到什麽程度 太嚴重了 但是釋迦牟尼佛有方法呀 因爲他受到那一種壓力 經過釋迦牟尼佛的教導 然後釋迦牟尼佛告訴他 用什麽方法呢 用什麽方法 掃地 而且釋迦牟尼佛告訴他 他説:你要把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 集中在哪裡 掃地 一邊掃地 一邊念什麽 “掃除塵垢” “掃除塵垢” 剛開始 這個周利槃特也是一樣 太難 好難背 但是人家有這種的心 而加上釋迦牟尼佛那種慈悲教導方法 他相信自己 而經過釋迦牟尼佛 那種鼓勵 釋迦牟尼佛常常提醒他 你要把你的精神 你要記住 我們念佛的人 精神意志 集中在這個“掃地” 不久 證得阿羅漢果 你想一想 今天如果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念佛 不要説三年 我相信半年 頂多一年 你會看到效果了 真的 你把你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尤其我們的記憶力比周利槃特更强 你能夠集中意志 精神 很快的 所以因爲這樣的證果 影響了釋迦牟尼佛這些的大弟子 還有其他的人一種疑問 大家很奇怪 像周利槃特這樣的人 這麽愚癡 這麽愚笨的人 記憶力這麽差的人還能夠證得阿羅漢果呢 很多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問釋迦牟尼佛 為什麽 而在問釋迦牟尼佛:周利槃特是什麽樣的因緣 所以這一生感召這樣的果報 釋迦牟尼佛怎麽講呢 有人問 釋迦牟尼佛當然要説法了 釋迦牟尼佛怎麽説呢 其實 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瞭解 佛教裡面常常爲我們說明 説明什麽呢 説明什麽 因果當然知道了 在佛教裡面 釋迦牟尼佛常常提醒我們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什麽呢 很清楚的 很明白的 釋迦牟尼佛説什麽【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一切衆生本來是佛 一切衆生本來會成佛的 再笨的人 他也有佛性 他也能成佛 周利槃特就是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證明 這個大家我們一定要知道 佛沒有説:我是老大 你是老二 我們都是一樣的 你有機會成佛 你將來會像我一樣 我們是平等的 只是現在你迷了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 他的這些學生問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慧能大師要入涅槃的那一天 六祖大師怎麽講:你要記得一個原則 你覺了 你就是佛 迷了 你就是衆生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不是講的很清楚了嘛 講什麽呢【心 佛 衆生 三無差別】就是這個道理的 你要記得這個原則 你迷了 你就是衆生 你覺悟了 你就是佛 你要原則 記得這個道理 所以像周利槃特這樣的人 都能夠成就 你看那個清朝 直隸這一帶 有一個名叫王呆頭 有沒有聽過 王呆頭 爲什麽稱爲王呆頭 因爲他一個人很笨3734人家給他錢他也不懂用 人家怎麽取笑 駡他 講他 他也笑嘻嘻 也不會生氣 一個人孤零零 住在一個小木屋 每一天就是這樣生活 你看很愚笨的 人家給他錢 他不懂用 人家怎麽駡他 怎麽笑他 怎麽批評 他一點生氣也沒有 都是笑嘻嘻的 所以有一天 你看 有一個陳道人 看到這個樣子 把他帶到自己的道場 每一天教他做什麽 掃地 砍柴 砍柴掃地 晚上睡覺之前 教他念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 他每一天念阿彌陀佛 不到念了十幾句 他就入睡了 陳道人就拿一個竹竿 進來又打下去 又罵 還好我的老師沒有用竹竿來打我 一打下去 又駡他:你都已經這個樣子 這麽笨了 你還不用功 還不努力 還不好好精進 還偷懶睡覺 你看 熬了幾年 三年 第三年最後一個晚上 突然間笑出來 笑了很大聲 他的師父以爲我這個徒弟又發什麽毛病 又拿著竹竿 又冲進來 又打下去的時候 突然講一句話 哪句話:師父 你今天不可以打我了 你不可以打我了 後來他講一句話 很重要!他説:師父 你很可惜 苦行的十八年 不懂得什麽叫做修行 還不如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現在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講完了 隔天早上 到山上 面向西 合掌 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三年 像這一類的人都能夠成就 你爲什麽不能成就呢 那如果今天我們不能成就 那真的很可惜了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 把周利槃特 將因果給我們講得很清楚 其實周利槃特這一生 他不是天生笨的 他也不是生生世世都是這麽笨的 那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 周利槃特爲什麽得到這種的果報 你們剛才不是講有因果在嗎 大家要懂得《了凡四訓》講得好 《了凡四訓》不是講一句話嗎 講什麽【預知前世因】下面的那一句是什麽【今生受者是】下面的呢【預知後世果 今生做者是】所以你的起心動念要小心 因果通三世的 所以真的我們不能怪別人 明白這個道理 你會感謝別人 你今天來成就我的 那爲什麽周利槃特會有受這種的果報呢 感召這種的果報 是什麽原因呢 大家知道嗎 他前世是一個三藏法師 你想一想 稱爲一個三藏法師 這個地位很高的 這個身份很珍貴的 爲什麽稱爲三藏法師 因爲他通宗通教 對於這個經教沒有一個不通達的 你想一想 像這一類的人 他會犯糊塗 他過去生都是講經説法的 他不是一個普通人 在那個時候他非常有名的 只是他有一個毛病 什麽毛病呢 什麽毛病 什麽毛病呢 他講經説法的時候 喜歡跟大家總要留一手 不全部講 爲什麽他不全部講 因爲他講出去 大家能夠學會了 那學會之後呢 超過了他 產生了嫉妒 所以他每一次講經説法 每一次出去講經弘法的時候 喜歡什麽 常常留一半隱藏不跟大家講實話 這個叫做什麽 吝法 吝嗇 所以你看 明明這個法不能留的《金剛經》已經講了嗎 不是説我們世間法 連佛法你也要放下 你看 他有這種的毛病 講經的時候喜歡留一手 所以因爲這樣的愚癡 這樣的習氣 吝嗇 吝法 所以這一生感到了什麽果報 愚癡的果報 周利槃特就是這樣樣子的 像以前 我們小的時候 很多人說:師父 要不要學功夫 學功夫要付錢的 有一天有一些學生:老師 還有哪一招還沒教嗎 我全部已經教了 其實還沒全部教 爲什麽呢 留一手麽 如果有一天這個學生不聽話的時候 我用這一手來壓他 你看釋迦牟尼佛沒有這個樣子的 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裡面不是講了嘛:我該講的 我已經講了 我們都是一樣 本來都是有佛性 你將來會成佛跟我一樣 我今天成佛了 你也是一樣 將來都是一樣 都是平等的 周利槃特就是犯了這種的毛病 那你想一想 我們認識佛法的人 我們學習講經的人不敢犯這種的毛病 有什麽講什麽 人家問 會答 我們就解答 不會解答的 我們就不會的 一句話 不增 也不減 就是這個道理的 所以你看老和尚爲什麽福報這麽大 你看老和尚爲什麽福報這麽大 法布施 你看老和尚還沒講經 到哪個地方 人還沒到 什麽先到 法寶 他法寶先到了 免費流通 歡迎流通 人就來了 再講經 法布施 所以他福報很大 而且我剛剛出家兩年 我師父叫我管什麽 法寶流通處 就是免費的 有一本書要把它翻譯印尼文 從英文版 印尼版 那一本是什麽書《了凡四訓》這一本書是誰講的 我們老和尚講的 f}我們不敢流通 因爲那個時候還不認識 沒想到這個緣來了 這個緣在哪裡 時間到了 明天再跟大家來分析 今天跟大家講到這裡 {g周利槃特他爲什麽會受到這樣的果報 大家都知道了吧 以後回去 講話要小心 因爲最容易得罪的就是我們這個嘴巴 因爲它所有權 沒有人控制你的 你什麽時候講話 隨心隨意的 講話出來 會不會得罪人 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因果通三世【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好好知道 該布施的 我們去布施 不該做的 我們也不要去做 好好去做我們自己的本分 將來會有很大的收穫 g}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我們明天繼續再來跟大家介紹 從這一段的開始 周利槃特下面有兩件事非常的重要 要來提醒大家 從這故事裡面 我們可以做一個結尾 做一個總結 來跟大家報告 這個故事裡面來爲我們説明什麽 來證明什麽呢 明天我會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報告 這裡面有兩件事 我們一定要記得 今天講到這裡 有講不對的地方 不圓滿的地方 請大家我們一起來研討 一起批評 今天祝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我們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64 恭請法師慈悲開示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阿彌陀佛!今天 師父再藉這個共修這一段的因緣 就跟大家來結個法緣 希望大家能夠這一生當中 念佛能夠得到利益 所以 再藉這個短短的時間 再來跟大家講講話 希望大家要諦聽 諦聽 要專心的聼 要專一的去聼 聼經才能夠得到利益 首先我們念佛的人 我們應當要知道 要明白 我們今天念佛的目標是在哪裡呢 這個事情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搞明白 對於我們念佛的目標清楚了 你就會精進了 你就不會容易懈怠 而且你在念佛當中 你會發現:藉用這一句名號 天天 不斷的反省自己 檢討自己 觀察自己 這樣念佛才能會得到利益 不然的話 我們念佛 煩惱也是照舊 爲什麽我們要不斷的去提醒自己 反省自己呢 因爲我們凡夫嘛【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我們凡夫容易迷惑顛倒 迷惑了 那我們就會避免不了 去造業 只要我們一天的凡夫 你就避免不了自己的過失 所以爲什麽我們念佛的原因 就是在這個地方 檢討自己 怎麽樣來成就自己 怎麽樣來幫助這個道業能夠天天的進展 天天的進步 這樣念佛才會有意義 你説對不對呢 不然的話 你念佛做什麽呀 所以這個事情 我希望我們同修 Perth的淨宗學會 你們要好好 要記得 我們今天來念佛的目標是什麽 這個一定要清楚 不然的話 真的很可惜 但是今天如果我們念佛 只是因爲爲了要修一點福報 比如說我要修福報 你不用求 因爲這一句名號的福報太大了 因爲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你不要去求它 只要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都能夠修福的 如果今天 你只是說 我今天來念佛 只是説 我只要修福 我要消災免難 或者增加我的人天福德之事 那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什麽特色了 爲什麽呢 你可以不用念阿彌陀佛 你可以念觀世音菩薩 你可以念地藏王菩薩 或者你可以念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大勢至菩薩 或者其他的菩薩 或者其他的諸佛 就是說 如果我們只是修一點福報而已 你沒必要念阿彌陀佛了 今天我們阿彌陀佛的特色在哪裡 這個就是我們的特別 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特色是在哪裡 大家有沒有知道 有沒有去留意 Hello, what are you doing? 今天如果你去明白 今天如果我們念佛 念這句阿彌陀佛 比方説 我爲了要了生死 我要來斷煩惱 我要超越六道輪迴 而且一生圓滿成佛 那這句阿彌陀佛就非常的特色了!爲什麽呢 因爲它的特色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帶業往生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八萬四千法門 沒有像念佛法門那樣的 你去找 沒有 唯獨只有念佛法門有帶業往生的 所以這一下 很好呀 我們心就平了 你自己想一想 你起心動念 你的念頭 你的言語 你的造作 每一天不斷的造業 將來受果報 所以 這個阿彌陀佛的名號的特色就是在這個地方 淨土法門的特色就是在這個地方 帶業往生 所以你不要害怕 只要你具足三資糧 就是說 信願行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了 你不用斷煩惱 那個斷煩惱很難啊 你看其他的法門 你要聼好 大家一定要聼好 因爲今天師父沒有用稿子 你要大家聼清楚:釋迦牟尼佛講八萬四千法門 除了淨土 如果你想要超越六道輪迴 出三界 你看經典講的很清楚 如果我跟大家講這些經典的基礎 你會想:哎呦 還好我認識淨土 不然的話 那就慘了 很多人在這個世間 只求福報 爲什麽 因爲他想要到天界 去享福 他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跟天界不一樣 像中國人 一般的一些西方國家他們求的就是福報 生在哪裡 忉利天 所以西方國家的上帝 指的就是忉利天的天主 你看 如果你這一生想要 斷煩惱 超越六道輪迴 了生死 首先你要斷什麽呢 你要斷三界 八十八品見惑 八十八品的見惑 你斷盡了 你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如果你還有一絲毫的 還沒盡的話 你是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的 所以這一條路 不容易走 釋迦牟尼佛走的太久了 走了一條冤枉的路 才告訴我們 成佛之後 這一條老路不能走了 趕快介紹給我們念佛法門 因爲念佛是新路 讓我們走新路 更快的 只要你相信 有阿彌陀佛 只要你相信西方極樂世界 然後你發願 你老實念佛 你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你一生 不要説不迷惑 不顛倒 你保證你每天不造業 行嗎 太難了!講話都是講別人的 不是得罪別人 就是讓人家很傷心的 脾氣一起來 火燒功德林 辛辛苦苦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脾氣一來全部燒光光 等一下禮拜六又回來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發脾氣 又沒有了 等一下好了 又禮拜六回來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又發脾氣 又沒有了 那你什麽是一個頭啊 沒完沒了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就是教我們修行 當下要修行 不是在臨終的時候修行 爲什麽要修行 讓我們將來臨終的時候沒有障礙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念佛的目標是什麽呢 是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沒有別的 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我們的目標 不是來求福的 你不用去求 因爲這句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你不要去求它 只要你念佛你就可以得到了 但是最高的 就是你念佛的目標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親近阿彌陀佛 像師父每一天 看著阿彌陀佛像 你看師父後面的有沒有 阿彌陀佛像 你看師父的後面那一尊 師父每一天觀想這一尊佛號:阿彌陀佛 你什麽時候接我到西方極樂世界 因爲現在我父親已經往生了 我沒有什麽責任了 我沒有牽挂了 什麽時候來我就趕快去 到現在還沒來 因爲現在的世間的衆生啊 很難度啊 我每天就是這樣的念阿彌陀佛 觀想阿彌陀佛 活一天做一天 哪一地方需要 我去做 哪個地方需要布施 我去布施 哪個地方我要去貢獻的 我去貢獻 但是追根到底 還是要天天反省 天天檢討 爲什麽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親近阿彌陀佛 因爲修行容易啊 斷煩惱容易 了生死容易 爲什麽呢 經上不是講得很清楚了嗎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 每一個人都是善人 我們每一天跟十方一切諸佛在一起 我們每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每天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每一天跟大勢至菩薩在一起 跟這些好人在一起 哪怕是我們有煩惱 我們有脾氣 你也不會發脾氣 你也不會起煩惱的 爲什麽 沒有那個環境 我們這個環境很難 爲什麽難呢 你看 聽到的 有時候聽到一些話 感覺不舒服 發脾氣了 看到的 也起了嫉妒心 瞋恨心 很難 但是很多人聼不進去 沒辦法 從這邊聽了 從這邊出去了 從這邊進來 從這邊出去了 剛剛聼進去 過了十分鐘 又忘得乾乾淨淨了 所以 覺醒 警惕心很低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 你看我們的祖師 十三祖 印光大師 你看印光大師 他的房間 寮房 只供一尊阿彌陀佛 供一杯水 我們供佛像 其他的可以不供 可以 最重要供一杯水 大家要記得 這些蠟燭 香 水果 這些花 你可以不供 供一杯水 因爲佛不需要吃這些水果 佛也不需要這些蠟燭 不需要 那個是表法的 供一杯水 爲什麽要供水呢 教你修清淨心 你的心要像水一樣 謙虛 做人要謙虛 不能傲慢 不能自傲 不能貢高我慢 這是水的代表 你看印光大師每天 就是這樣 供一杯水 在桌子上 只有一部經 哪一部經呢《阿彌陀經》 你看他老人家老老實實 一句阿彌陀佛 而且在房間門口 寫了一個字 貼在門口 什麽字呢 有沒有人知道 印光大師的很有名的 寫了一個“死”字 死亡的死 “死”字貼在門口 房間的門口 提醒自己 每天提醒自己 所以很多人問印光大師:師父 那不吉利 怎麽把這個“死”寫在門口呀?提醒自己嘛 人生無常嘛 念佛要緊 往生西方淨土要緊 世界上都是假的 都帶不走的 念佛要緊 就是這個目標 所以 以前 我給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也蠻可愛的了 以前 墨爾本有一位居士 師父跟他認識很熟了 十幾年了 有一天要過年 打電話:師父 能不能寫一個法寶 新年到了 我就寫了一個字 不是我寫的 我請人家印出來 從電腦 印出來很大的一個字 然後用紅色的紙 把它印出來 什麽字呢 “死”字 然後把這個“死”字 寄到墨爾本去給他 然後收到的時候 他打電話給師父 他心裡很難受:師父新年嘛 大吉大利 新年快樂 師父 您怎麽能夠寫這一個字呢 這個不吉利呀 你不是叫我寫法寶提醒你嗎 這個就是提醒你啊 你看 新年到了 説明什麽你的壽命又減一歲了 你還不覺悟 你還在搞那一些 你看我們不是每一年過新年 新年快樂 恭喜發財 不是時間也過了嗎 提醒大家 所以 上個星期跟大家分享 這個越國夫人 你看越國夫人 你看她的丫鬟 她念佛 念多久往生西方淨土 一年 人家一年念佛就成就了 我們念佛不知念了幾年了 到現在還是一樣 不但不進步 每天退步 有沒有 承認 所以今天 你們禮拜六你要保持 一起聚會來共修 來念佛 目的沒有別的 跟師父一樣每一天不斷的反省 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警覺 檢討自己 我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麽 我們目標是什麽 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是什麽 這個一定要清楚 所以 我們聚會一處 聚會一起來念佛 一起來誦經 然後來聽經 你看又迴向 又消災我們的業障 不但消災我們業障 又修福 如果這一生我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起碼我們不到三途去 起碼人天福德 人天的福報 我們會得到 這麽好的因緣 你還不念佛 還跑去哪裡? 所以不能懈怠 我們的Perth淨宗學會的同修 無論怎麽樣 我們要一定一起來共修 不要看人家的什麽臉色 也不要看什麽樣的 我們的心一起來念佛 所以你看越國夫人 她那個傭人 一年念佛就往生西方淨土 那越國夫人本身 你看她的蓮花是金色的 金碧輝煌 光明洞然 説明她的境界已經達到念佛三昧了 就是說她念佛往生自由自在了 什麽時候走 她什麽時候離開 什麽時候留下 她就可以留下 隨她的意思 所以當她拜壽的那一天 她爲什麽在拜壽的那一天 就是她生日的那一天往生呢 越國夫人就是當年 就是説 生日的那一天她往生西方淨土 是站著往生的 她爲什麽在那一天的拜壽的時候 表演給大家看嘛 念佛是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 阿彌陀佛是真的 她一出現給大家看 表演給大家看 你看度了多少人念佛啊那個時候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也是一樣 我們Perth淨宗學會同修 你也要做一個好樣子給別人看 念佛是一個好事 如果大家看到你個好樣子:學佛的人不一樣 念佛的人不一樣 講話不一樣 動作不一樣 脾氣也不一樣 個性也不一樣 人家看到你這樣的修行 看到你這樣的修養 人家才會跟著你念佛嘛 如果你今天念佛:我做這個地位了 我做總幹事了 我做會長 大家要聽我的 你要聽我的 很霸道 怎麽樣怎麽樣的 人家看到你:哎呦 念佛人是這樣的 這種人念佛 誰能夠相信你呢 所以我們要互相來學習 互相來提醒 不是誰老大 你老大 是我老大 我們都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這個就是我跟大家的分享 難得 跟師父在一起 所以每一次禮拜六來 大家一定要好好共修 好好念佛 做一個好樣子 給大家看 將來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 你想一想 你會度了一個人 將來他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你的功德是無量的! 所以我該怎麽辦呢 師父?我學佛要從哪裡開始 從自己開始 從自己 從小小事開始 從我們日常生活裡面 起心動念 慢慢的去開始 才能夠慢慢的增長 人 凡夫麽 不可能今天修 明天就成就了 一段一段的 只要你要累積 慢慢的一步一步來 只要你一步一步的開始 只要你有開始 你就有好的善終 這個就是跟大家鼓勵 念佛不是迷信的 念佛是一種教育 念佛是一種教學 念佛是一種修行 這樣的話 你將來我保證 師父保證:你將來會往生西方淨土 如果今生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將來不會墮在三途 三惡道很苦的 上個星期師父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我們在地獄一天 人間多少年呢 兩千七百多年 你要知道 一天在地獄 我們人間 兩千七百多年 很長的時間!所以不奇怪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墮三途五千劫!這個不奇怪 很苦 苦不堪言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爲什麽把地獄的情形講得很清楚 就是要讓我們 有一個很高的警惕 不要墮在三途 墮在三途 容易進去 不容易出來 那以後那就阿彌陀佛的了!來不及了 所以 好好修行 好好念佛 好好認真 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像越國夫人一樣 一句阿彌陀佛 老老實實 一生能夠成就!謝謝大家!下個星期六我們再來跟大家分享 我們爲什麽要念佛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多用功!
Essence of the Five Day Ven. Master Xue Wu’s Dharma Talk 2021813 所以這個念佛功德確實不可思議的 我相信一切的衆生也經過我們的一起念佛 也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所以感謝大家! 感謝你們的慈悲! 今天師父不講 不開示 只是師父說:祝大家你們要老實念佛 我們這個時間一天一天的過 生命一天一天的減少 一定要把我們的生命 最珍貴的時間用在念佛 該放下的 我們要學習放下 不該放下的 就是這句名號 要分秒必爭了 將來我們才能夠同生極樂國 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都解決了 希望我們能夠 做出一個好樣子 給大家看:念佛不是迷信 念佛是一樁很好的事情 給大家鼓勵希望我們能夠將來 做一個好樣子 給大家證明 往生西方真的是有 阿彌陀佛 真的是有 所謂的【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給大家證明 給大家看 因爲你能夠證明給大家看 你能夠度一個人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你想一想 等於幫助一個衆生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 一生成佛 將來他成佛會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你説功德有多大呢 所以祝大家要努力 要真的去修行 像昨天師父給大家講這個越國夫人 這個丫鬟念佛往生 一年當中能夠往生 説明她真的在真修 她真的在修行 我們不能重在表面上 要重在我們真正在修行 才能夠獲得利益 不然的話 我們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那就非常難得 你想要下一輩 再來學佛 再來念佛 那就很難講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 地獄很苦的 一天在地獄 人間兩千七百多年 很長!所以 爲什麽佛在《楞嚴經》裡面 把地獄的事情講的很清楚很詳細 就是讓我們要警覺 容易進去 不容易出來 三惡道太苦了 所以爲什麽 法藏比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頭一願 就告訴我們【國無惡道願】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真的 人 容易墮落 迷惑了容易 覺悟的太難 我們容易被外面的境界 被迷住了 迷了 我們就開始造業 造業 將來要受果報的 這個不是開玩笑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念佛 用這一句名號 來提升自己的德行 提升自己的德行 將來能夠 我們的德行才能夠帶著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2021 812 這個疫情不穩定 讓我們每個人 在雪梨又封城 但是也是一樁好事 讓你們大家能夠在家裡 多用功 其實能夠大家一起 睡覺之前 這樣念佛 也非常好!像師父的道場在印尼 有幾個道場每一天 就是禮拜一到禮拜六晚上 七點到八點半 晚上九點 大家聚會一起來念佛 一起來迴向 因爲白天大家工作忙 晚上心就容易靜 這個念佛容易得力 念佛好了 大家去睡個覺 其實這個也是一個很好 那今天我就藉這個因緣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也希望給大家一個鼓勵 因爲不敢太久 怕大家太晚了 這個發生在過去 圓瑛法師在講《彌陀經》要解的時候 他有舉出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也蠻精彩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聼過了 但是我可以來給大家一個鼓勵 其實也不是給大家了 給我自己鼓勵了 這個故事是講 越國夫人 這個越國夫人家裡 請了很多一些丫鬟 然後呢 每一天晚上 就是像我們這個時間 每天晚上領導 帶著這些丫鬟 去念佛 沒想打這些丫鬟 其中一個 一年當中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了 一年 功夫就成就了 我們念了幾十年 都是一樣 人家功夫念了一年就走了 而且 這位丫鬟 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 又回來 回來做什麽呢 要來感恩越國夫人 在夢中當中 告訴越國夫人說:謝謝你 感恩你 如果沒有你的話 我沒有這個機會 聞到淨土 沒有這個機會能夠來念佛 最殊勝的:能夠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是所以 我感恩越國夫人給我這個機會 所以我們要感恩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 有這個機會念佛 真的要感恩 你想一想人家一年 丫鬟一年念佛功夫就成就了 所以當這個丫鬟要離開這個越國夫人的時候呢 越國夫人很好奇:你真的嗎 你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嗎 這個丫鬟跟她講:我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既然你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不能帶我去呀 去逛一下 去走一下 像以前 那個師父在美國 有一位老人家:師父 以後念佛一起帶我過去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行啊 你不能靠法師 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 你要靠自己 法師不能依靠的 你要【依法不依人】然後這個丫鬟就跟這個越國夫人說:好 我帶你走 沒想到 越國夫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她第一次看到的是什麽 有沒有人知道 越國夫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她去觀光旅游 她第一次看到是什麽呢 有沒有人知道 她看到的是蓮花池 這個蓮花池 蓮花(池)裡面很多有大 有小 有枯 有漂亮的 有金有銀的 看到很多 所以她很好奇 就問這個丫鬟 她說:這個怎麽回事呢 爲什麽有大 有小 有枯 有不好的 有好看的 這個丫鬟就告訴越國夫人 下面的那一句話很重要 大家要好好聽 她說:一個人真正念佛 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真正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當他動了這個念頭的時候 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蓮花池會長一朵蓮花 而且這個蓮花裡面又寫了他的名字 如果這個人念佛很用功 很精進 這個蓮花越來越大 如果你希望你的蓮花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 那你要精進念佛用功 如果你懈怠 這個蓮花就枯了 所以她就問這個丫鬟:這怎麽回事呢 這個丫鬟就告訴了越國夫人: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不生不滅的 唯獨蓮花池(蓮花)有生有滅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 一切萬物都是不生不滅的 唯獨蓮花池裡面 蓮花有生有滅 這個就是因爲我們念佛的人的感應的 而所召感來的 跟阿彌陀佛毫無相關的 所以蓮花大小 或者好看 不好看 關鍵在你自己的念佛用功 而且越國夫人看到很多蓮花 而且蓮花上面 有像照片 有相貌 又有名字 然後呢 越國夫人最後就問這個丫鬟:那我的蓮花在哪裡呢 這個丫鬟用一個手指那個蓮花一朵是金色的 而且金碧輝煌 光明洞然 非常的漂亮 她告訴越國夫人:那一朵蓮花是你的 越國夫人夫人很歡喜 一個人能夠念佛念到這種的境界 什麽境界 念佛三昧已經上上輩 上上品往生的 金色的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以後如果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 不是拿金色的 你不要跟阿彌陀佛計較 如果他拿銀色的 你趕快跟他走了 你不要跟他計較了 不要跟阿彌陀佛說:爲什麽不是金色的 爲什麽是銀色的 你千萬不要跟阿彌陀佛計較 你趕快跟阿彌陀佛去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你慢慢修 因爲你有的是時間 光壽無量機會環境種種很好 你會成就的 當越國夫人夢醒之後她很歡喜 當年當她生日的那一天 她洗完澡 燒一個香 對著這個觀音閣 站著往西 當她家親眷屬要為她拜壽的時候 發現越國夫人已經往生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人家已經去作佛了 我們呢 還在這邊受苦受難 你看 疫情一來 全世界的都已經很慌亂 那以後來了一個更大的怎麽辦呢 所以 該放下的 要放下 該捨得的 要捨 把世間一切萬物能夠看淡一點因爲 萬般將不去 唯有我們的業力 隨著我們到哪裡 所以希望大家 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我們來學習像越國夫人那樣 上上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沒辦法達到這個境界 那算了 沒關係 銀色也好 拿不到金色的 無所謂 銀色的也好! 2021 8 11 大家辛苦了!我們這個能夠每天晚上 能夠一起來念佛 也是一樁很好 像師父印尼也是 天天每一天晚上 睡覺之前 一起來念佛 像這樣的因緣 我們雪梨能夠維持 那很好 2021 8 10 兩千五百年前 就是佛當年在世的時候 他老人家常講到兩個字 都是【無常】這兩個字 大家也念的很熟 但是最近我真正才明白這兩個字的用心 這兩個字的用意 我以前沒有真的 透徹的去瞭解 比方説我們看到人家夫妻吵架 我們很容易勸導人家:這個是無常 我們要放下 或者我們看到一個家屬 人家往生 我們可能也會説:人 有生必有死 你要放下 你要… 因爲這是無常麽 或者看到我們的金錢 被人家偷走了 或者不見了 我們有時候會勸人家說:布施吧 供養 種種 種種的事 但是有時候當這個事情 事實真相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呢 有多少人能夠瞭解的 真正放下的 勸人容易啊 但是真正自己去做呢 有時候做不到 這是區別 所以這個【無常】不是對別人 是對自己的 大家一定要知道 一眨眼 這個人生太短了 我們一定要明白 明天發生什麽事情我們也不知道 你看我們雪梨這個疫情 你看 封城都已經將近兩個月了 可能會再延續 可能 所以 尊敬的 現在這個天災太多了 天災人禍太多了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身真的難得 佛法難聞 而能夠這一生當中 在佛法當中能夠聞到淨土 能夠聞到念佛 而最非常難得 這一生能夠往生西方淨土 超越六道輪迴 了生死出三界 那個比什麽 更有很大的福報了 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因緣 要鎖定這個方向 鎖定這個目標 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大家一定要記得 人生真的是無常 我們在這個世間真的太苦了 真的太苦了 像最近師父靜坐 念佛 有時候突然間會看到這些人生真的很苦的 所以我們要趕快覺悟 不要再迷了 你看印光大師 在《…》裡面 他不是頭一句 講了一句話嗎 他告訴我們【聖狂之分 在乎】什麽呢 下面的那一句【在乎一念】聖是 聖人 狂是凡夫 愚癡 狂妄之人 那我們是屬於凡夫 愚癡 狂妄之人 所以 所謂的菩薩跟凡夫的區別 一念之間而已 你迷了 你就是衆生 你覺悟了 你就是阿彌陀佛 很簡單 道理很簡單 但是關鍵 有時候我們 迷的太深了 自己不知道 當我們業障現前 那怎麽解決 怎麽辦呢 所以 藉這個因緣 我也不敢講太長 也不敢講太多 太晚了 都已經九點多了 師父只能互相來鼓勵 我們要怎麽樣來 才能夠進步呢 不斷的去反省 不斷的去檢討 不斷的去觀察 希望能夠我們將來 這一生當中 我們能夠成就 最大成就的 就是能夠往生淨土 比什麽更重要 非常難得 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介紹這麽殊勝的法門 如果我們沒好好珍惜 那真的太可惜了 人一年一年的衰老 在這個共修當中可能最年輕 是我 但是棺材不分類 現在這個棺材裝著很多年輕人 真的 澳洲 老人長壽的人很多 所以我説這個澳洲 超過一百嵗才能夠稱爲老人 一百嵗一下 你不能夠稱爲老人 都是年輕人 所以將近兩年在澳洲生活 真的(在)這種福報的地方 大家要好好用功 再加上雪梨淨宗學會 又非常的好 加上 在我們的鄭總 鄭太的領導之下 做的非常 貢獻很大!大家要共同來努力 共同一起來努力 讓這個念佛法門在雪梨 能夠跟人家做一個好榜樣 希望大家能夠做出一個好樣子出來 只要你能夠做出一個好樣子 你會度很多那些 人家來念佛 你不用講話 用你的【以身作則】用你身教來教導別人 我相信我們將來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對這個社會 會很大的幫助 起碼不會讓衆生去造業 也能夠維持這個國家的【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因爲這個國家 它能不能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就是一念之間而已 我們該怎麽做呢【以身作則】做出一個好樣子 給人家看 念佛不是迷信 念佛是一個教育 是教我們怎麽做人 是教我們怎麽樣來瞭解這個事實的真相 讓我們瞭解這個人生的真理 這個就是念佛 所以今天師父簡單跟大家分享 祝大家身體健康!祝大家老實念佛!其實我們能夠每天一起念佛是最好的!兩個小時 打開MP3 我們一起來念佛 沒關係啊 依眾靠眾 一個人有時候在家裡會懈怠 師父有時候也會常常犯這個毛病 2021 8 9 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這個是我們念佛的人 最大的福報 什麽樣最大的福報呢 就是這一生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能夠一生圓滿成佛 往生淨土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的人 最大的福報 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福報了
62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聲音聽得清楚嗎 清楚 今天我就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再跟大家講講話 歡喜的來學佛 所以 以後暫時不講經 用這個共修的因緣期間來跟大家 如何來修學 如何來學佛 而這一生能獲得無量無邊的快樂人生 這個念佛 有念佛的技巧 我們一定要懂得 所以這一段時間沒有跟大家一起共修 很對不起 因爲父親往生的緣故 所以這一段時間 我都在做功課 特別發願 讀誦一百部的《地藏經》來供養給父親 再加上念佛 受八關齋戒 等等種種的 做一個孝親來報答父母對我們養育之恩 所以 這一段時間 就沒有這個因緣跟大家聚會一處 所以今天我就藉這個因緣 我們輕鬆來學佛 放鬆 就是我們英文講 Relax 就是放鬆 不要太緊張 也不要太那一種 好像很嚴肅的感覺 就是放鬆的學佛了 要不然等一下太嚴肅 大家聽不懂 打瞌睡 師父在講什麽 今天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 就是以後我們共修的期間 就是要跟大家來講講 什麽叫做念佛的好處 念佛的利益 念佛的功德 我們要怎麽修 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那我們要懂得怎麽享阿彌陀佛的福 不然可惜呀 你看阿彌陀佛的福報太大了 我們懂得用什麽方法 所以今天 我就用這個因緣來跟大家 首先勸大家 我們念佛的人 不能不修福慧 你要記得這件事 特別在我們這個環境 我們現在環境 你這一生 特別你是一個念佛的人 你不能不修福 這個第一個 頭一件事 那福怎麽修 這個很重要的 你看 我們現在很多一些 亡者 或者這些 我們老了 人一老 很多人得什麽病?什麽病呢 癡呆 你不要小看我們別的國家 澳大利亞現在很多 這個也是一個業障 人癡呆很辛苦 如果家屬兒女 孝順你還好 如果家屬兒女不孝怎麽辦 那不是慘了 而且老人癡呆這個問題 你怎麽勸他念佛 是沒有一個效果的 很恐怖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機會 要小心 真的 不是嚇人的 再一方面 我們再看 師父這十幾年下來 我到美國 到歐洲 到澳洲 到台灣 到很多國家 我看到好多人 臨終之前 還沒往生之前 躺在醫院生病 不是癌症 就是很多一些 那你想一想 這個就是業障來的 那如果你有福 這種就能夠避免 所以 我就藉這個 簡單這一段時間 我就跟大家來 講一講 我們要怎麽修福 什麽樣的福報是最大的 什麽樣的福報是最大的 什麽樣的福報是最大的 首先 先要瞭解“福”這一個字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講的很多 阿彌陀佛 在《無量壽經》裡面 也講得非常的清楚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 念佛人最大的福報 首先 第一個是什麽 我們看下面的那個經文 最大的福報就是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 念佛人最大的福報 就是最殊勝最難得的 就是你這一生當中 你能不能永脫輪迴 往生淨土 圓成佛道 這個是最大的福報 這個福報實在講 是諸佛菩薩最羡慕的 最歡喜的 一樁事情 我們這一生能不能得到 能!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福報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 諸佛如來 諸佛菩薩最歡喜的一件事我們能不能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 那個是最大的 歡喜的一件事 因爲什麽呢 因爲你了生死了麽 你得大自在了麽 你不會再受任何的苦!你已經超越六道輪迴了 這個是念佛人最大的福報 所以這個諸佛最羡慕的 看到一個人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不再受任何這種苦 世間是苦 六道是苦 諸佛是最歡喜的 所以我剛剛到澳洲 我最羡慕的 澳洲人是哪些人 就是那些老人退休的 我剛剛到澳洲的時候 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老人退休的 老人退休照顧 那個政府很會照顧的 比方説你兩個星期你也不用跟他講 你也要跟他要 政府主動 把那個錢寄到你的戶口 是不是啊 澳洲人 你看 這是真的 我最羡慕的 我剛剛到澳洲 我最羡慕澳洲人就是這一個 爲什麽呢 澳洲的政府比 我們家裡的兒女更聽話 你不用跟他講 他主動給你的 我最羡慕的就是這一個 你不用跟他講 你也用跟他要 他主動給你的 你也不用擔心 沒有錢花 這個澳洲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 你看我們做父母 有時候要跟兒女要錢 看兒女的臉色 有時候甚至於要跟兒女拿一點錢供養 問東問西的 所以 做父母要聰明 身邊有錢不要馬上給你的兒女 先放著 這個就是我最羡慕的 諸佛菩薩也是一樣 最羡慕的 我們能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了生死出三界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那我們怎麽樣超越六道輪迴呢 我們看下面的 要如何能得到 要如何才能夠得到大自在 大解脫 而這一生當中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往生淨土呢 一定要把因修好 這個因是什麽呢 這個很重要 你要得幸福美滿快樂 快樂是果 你要快樂 你要把因修好 快樂的因修好 那我們今天要怎麽樣得到大自在 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而且這一生能夠過幸福美滿快樂人生 你要把因修好 這個因是什麽 我們看下面的 就是“福”這一個字 這個“福”是什麽 “福”是指我們心地的清淨 知見的正確 所謂的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 這一種人在這個世間有福 一個人的幸福快樂 不是因爲他的財產多 地位高 或者他的權力多 一個人的幸福快樂 就看你的心 你的心清淨還是污染的 所以兩千五百多年前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沒有一個人在外面 在外頭 任何一個人能夠給我們煩惱的 只有自己給自己煩惱的 那要如何不給自己煩惱 你要修清淨心 你心要清淨啊 因爲我們的煩惱痛苦種種的 甚至於不能超越六道輪迴 是從迷來的 所以 很簡單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每一個人都能夠過得幸福 只是我們自己 不知道爲什麽 偏偏每天過得那種 很辛苦的快樂 明明知道很苦 你還是要苦 所以今天爲什麽很多人不能得力的原因 是在哪裡 第一個原因是什麽 很多人很會念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每一天不斷的念佛 但是爲什麽他們念佛不能得力呢 我念佛 但是你看 煩惱一大堆 習氣一大堆 該發脾氣的 發脾氣 該嫉妒的 嫉妒 該計較的 計較 種種的 爲什麽得不到利益呢 什麽原因 我想問大家 我們Perth的淨宗學會 我問你們 你們念佛超過5年的 請舉手 5年一下的 請舉手 我們今天就是 簡單放鬆的學佛 不要講得太深 因爲我們大家在一起 我問你們 因爲時間很快要過了 再10分鐘 你們念佛5年以上的 請舉手 要老實 不老實會打妄語喔 造業 五年以下的呢 我問大家:你們的煩惱有沒有減輕 你的脾氣有沒有減少 看到任何一件事有沒有嫉妒心 看到任何一件事情有沒有 斤斤計較 有沒有 這個我們一定要反省【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每一件事我們要不斷的反省自己的 所以爲什麽我們念佛不能得力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什麽 因爲你沒有把阿彌陀佛的性德念出來 阿彌陀佛的性德是什麽 比方説觀世音菩薩的性德是大慈大悲的 你有沒有跟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 比方説我們喜歡讀誦《地藏經》你有沒有把地藏菩薩的性德念出來 地藏菩薩的性德是什麽 孝養父母 奉師師長 你有沒有聽話 什麽叫做奉師師長 很簡單 依教奉行 你常常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什麽 “釋迦”翻譯中文叫做仁慈 “牟尼”叫做清淨 你有沒有仁慈 你心有沒有清淨 那今天阿彌陀佛的性德是什麽 阿彌陀佛的性德是無量覺 叫你覺悟 淨而不染 正而不邪 什麽叫做覺悟 很簡單 用一個簡單的話跟大家講 最白話的 什麽叫覺悟 聽話 老實 真幹 我們有沒有聽話 師父 有時候有了 有沒有真幹 師父 有時候會懈怠一點 這個毛病全部都有 你看你在日常生活裡面 在日常生活裡面 你的念頭 你的言語造作 種種的 你跟經典照對一下 有沒有一樣 有沒有 哎喲 差的這麽遠1757 但是我爲什麽現在的人 念佛不能得力 又怪佛菩薩:哎呀 佛菩薩不靈 其實不是佛菩薩不靈 是你自己修爲的問題 產生這個問題的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很精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聼過了 因爲今天要跟大家講這個念佛的人 要怎麽修福 慢慢來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 就是圓瑛法師 以前在講《彌陀要解》的時候 大家認識嗎 圓瑛法師 圓滿的圓 這個瑛 認識嗎 那學悟法師認識吧 圓瑛法師他講了一個故事 蠻精彩的 他説: 在越國 以前我們不是常常聽到 這個越國 兩千五百年前 不是有個國家叫越國 就是勾踐 這個勾踐就是范蠡幫勾踐 幫助他怎麽樣恢復國家 就是這個越 越南的越 這個越國夫人 她姓王 家裡請了很多丫鬟 家裡有沒有丫鬟 這個師父今天跟大家講這個故事 你看她怎麽做 她請很多這些丫鬟 每一天帶著這些丫鬟 修淨土來念佛 沒想到 有一位當中 當晚 就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回來給她的這個越國夫人 給她的這個主人 做一個夢 什麽夢呢 她告訴越國夫人 她說:感謝您 我現在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如果您沒有教我們念佛 我今天是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現在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我要感謝您 非夢似夢 越國夫人就趁這個機會 就問這個丫鬟 問什麽呢 西方極樂世界你真的達到了嗎 你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嗎 這個丫鬟就告訴越國夫人 她說:真的 我已經去了 然後越國夫人下面的那一句話很重要的 她說:你能不能帶我去看一看 去走一走 我以前 十二年前 我在美國的時候 有一位老人家 他送了一個東西 他也跟我講這個問題:師父 念佛非常好 您能不能帶我去 我沒有這個神通 我現在都很想去 但是去不了 怎麽帶你去呢 我們一起念佛 我們一起過去 越國夫人就問這個丫鬟:你能不能帶我去 丫鬟就跟越國夫人講 怎麽講 她說:好哇 我帶你去 沒想到 越國夫人一到西方極樂世界 她第一個看到是什麽呢 就是看到 七寶池 什麽叫七寶池 因爲在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衆生 十方一切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的 這個七寶池裡面 很多蓮花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是我們的父母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一次念佛迴向【九品蓮花為父母】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血肉之軀 不是經過母胎的 是經過蓮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你看阿彌陀佛手上拿這個朵蓮花 這一朵蓮花什麽意思 表法呢 這一朵蓮花是你的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 是因爲蓮花是我們的父母 但是沒想到 她看到這個寶池蓮花 這個七寶池 裡面很多蓮花 有大 有小 還有什麽呢 有枯 有榮 有漂亮的 也(有)不是很漂亮的 所以 很奇怪她就問這個丫鬟 這個是怎麽回事 爲什麽七寶池蓮花不一樣呢 有大有小 有漂亮的 有不漂亮的 有些枯的 有些好像很漂亮的 這是怎麽回事呢 下面那個很重要啊 大家聼好了!這個丫鬟 就告訴越國夫人 她説: 世間的人 當他心裡真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 這個念頭一起來 那個七寶池會長出一朵蓮花 當你的念頭 我在念佛 你發願:我將來我要離開這個世間 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當你動這個念頭 你念佛的時候 七寶池長了一朵蓮花是你的 真的 如果你很非常用功精進的念佛 這一朵蓮花 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 光色就越來越好 如果你懈怠了 蓮花就慢慢的枯萎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萬物 是不生不滅的 唯獨七寶池蓮花有生有滅 其原因就是因爲十方世界念佛的人而所感 與阿彌陀佛毫不相干的 跟阿彌陀佛沒有相干的 你今天念佛很用功 精進念佛 七寶池 就長出一朵蓮花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你要趕快用功 精進念佛喔 你的蓮花會長的漂亮 像我們在家裡照顧花 那個花 好好照顧它 它長得很漂亮 所以你要用功念佛啊 你懈怠了 這朵蓮花就枯萎了 可惜呀! 不但這樣 最後越國夫人又看到什麽 看到兩個人 做官的人 穿著什麽呢 穿著一個官服 坐在蓮花上 而且這個蓮花長得很漂亮 然後呢 越國夫人就問這個丫鬟:這兩個人是誰《淨土聖賢錄》裡面有爲我們講 這兩個人是宋朝人 第一個叫什麽 楊傑 第二個叫馬玗 馬玗 還沒往生之前 還沒往生 人還在世間 因爲他念佛精進 你看他在這個七寶池蓮花已經有他的名字 而且連花有他的名字 又有他的相貌 而且這個相貌非常的莊嚴 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 你看 你真的念佛這一朵蓮花 有你的名字 又你的相貌 你 人還在世間 還沒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還在世間 你的相貌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説殊勝不殊勝啊 不可思議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你的名字不要換來花去 等一下換Mike 等一下換Kevin 等一下換Peter 那蓮花都會亂掉了 所以一個名字就夠了 不要等一下換這個換那個 所以蓮花呢 真的 七寶池真的我們的蓮花 最後 越國夫人就問這個丫鬟 她説那我將來往生到何處呢 這個越國夫人就問這個丫鬟:那將來我要往生到哪裡 丫鬟用她的手指著一個大蓮花台 指著 她的手指那個七寶池 她告訴越國夫人:越國夫人 那一朵蓮花金碧輝煌 光明洞然 那一朵是你的 告訴越國夫人 什麽叫做光明洞然 金碧輝煌 説明什麽 説明越國夫人的蓮花是金台的 金台是代表什麽上上品往生的 你想一想 越國夫人她念佛念到這種的境界 難怪她能夠度化她的丫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爲她自己做到了 後來她夢醒之後 她非常的歡喜 非常的開心 後來在當年生日的一大早 就是她做生日的時候 她站在哪裡 站在觀音閣 立著 站著在那邊 向西 當家親眷屬爲她拜壽的時候 她已經站著往生淨土了 人家是怎麽念佛呀 我們是怎麽念佛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告訴大家 如果七寶池的蓮花沒有金台沒關係 銀台沒關係 無所謂 只要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最好的 你記得!:以後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的時候 爲什麽不金色的呢 你千萬不要跟阿彌陀佛說:我不要。如果阿彌陀佛拿銀色的出來 你趕快跟他走 安全 比什麽更好!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故事裡面 她是怎麽修福的 這個越國夫人是怎麽修福的 她爲什麽這一生會有這麽大的成就 而且往生是上上品往生的 她是怎麽修福的呢 而且這個福報很重要 我們在這個世間第一個 就是福 沒有福報 真的太辛苦了 但是在這個福報當中 你一定要智慧 所以我們藉這個因緣來跟大家講 這個越國夫人是怎麽修的呢 她怎麽修的 這個福報是怎麽修來的 因爲下面跟我們的智慧有關係了 怎麽修的呢 時間到了 下個星期來跟大家來分享 今天我就簡單跟大家輕鬆的學佛 就是說 不要太緊張 放鬆的學佛 所以有時候我看到這個故事裡面 會啓發我們的内心鼓勵我們 大家一定要知道 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功德 它的福報太大了 這一生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然後我們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大家一定要記得 要保持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因爲下面的 下個星期要跟大家講 只要你能夠 依越國夫人這(樣的)修持 起碼 起碼如果你將來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人天福報 你不會沒有這個機會 起碼你不會墮在三惡道 大家一定要記得《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地獄一天我們這個人間有多少年 兩千七百多個年 中國稱爲五千年歷史 在地獄才兩天 那個時間很長 所以下個星期再跟大家來分享 這個越國夫人 是怎麽修持的 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如果有一些 講的太快 或者講的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希望你們能夠像越國夫人一樣將來能夠上上品蓮花 往生西方淨土 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老實念佛!祝大家身體健康!祈求諸佛三寶加持!謝謝大家!阿彌陀佛!那我們就來迴向 交給…
45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昨天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佛這十一位大弟子的代表 就是我們所介紹的周利槃特尊者 周利槃特這一生得到 感召這樣的果報 就是得愚癡的果報 釋迦牟尼佛已經爲我們説明 把周利槃特前因後果 也爲我們説明 他自己本身這一生也不是天生這樣的 也不是生生世世都是這個樣子的 就是因爲他的私心 沒有全心全力 真心真意來幫助別人 來教導別人 怕別人學習之後超過了自己 所以沒有全心來爲大家 所以因爲他的吝嗇 因爲他的吝法 所以這一生感召這樣的果報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因果通三世】你看他老人家 前世是一個三藏法師 通宗通教 在當時可以說是講經法師 不是一般的人 我們講的不是普通人 但是因爲他的示現 這個愚癡的習性 感召他變成這個樣的果報 所以今生我們如果懂得這個因果 這個道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就定下來了 我們在這個世間 所遇到種種的 都有因緣果報的 你不用怪別人 這個就是自己感召來的 所以我們常常對於經典的教誨 聽起來好像容易明白 但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常常疏忽 爲什麽會疏忽 因爲我們常常爲我們自己的習氣 被矇蔽了 今天我們念佛不能得力 原因也是這一個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怎麽念佛 你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 任何什麽樣的環境 你把你的心真正放在阿彌陀佛 把你的願放在觀世音菩薩 以大慈大悲 以慈悲爲本 以阿彌陀佛成就自己 以觀世音菩薩成就別人 你能夠這樣修 你走到哪裡 不管在什麽樣的環境 你的生活比任何人更快樂 更幸福 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講來講去 講的太多 認識佛法 對經典 我很清楚 叫他背《無量壽經》背得非常… 有沒有做得到 是個人裡面 九個人幾乎都做不到的 什麽原因呢 沒有這個心 所以這個道理很簡單 但是有時候我們常常疏忽 所以人家問我:師父 你怎麽念佛 你每天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 走到哪裡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你把心放在阿彌陀佛 像中峰國師不是講麽 人人皆是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走到哪裡 都是阿彌陀佛 你還跟人家計較嗎 還跟人家起瞋恚心嗎 不會 “有時候 師父 很難” 難 就是你不肯做 不肯聼 又不老實 你沒辦法呀 所以師父引入門 修行在個人 自己怎麽成就 法師只幫助我們引入 你哪一個地方不對 我們來糾正 能不能成功就是看自己 這個就是周利槃特本身他爲什麽會成就 因爲他的心放在學習的精神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 必須要知道 爲什麽現在這個時代的動亂 人不相信麽 不相信誰 聖賢的教誨 只相信自己的想法 相信自己的做法 看法 會做錯嗎 當然會做錯 所以從這個地方 你們非常難得 有這樣的因緣來學習 我們好好來學習 不爲誰 爲自己做出有一個好樣子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這個時代 爲什麽會動亂 什麽原因 它的根源在哪裡 教育出了問題了 我們在這裡感覺好像天下太平 走到哪裡都是太平的 有時候看到外面的人 真的好可憐 每一天爭來爭去 不知道爭什麽 //釋迦牟尼佛常常勸導我們 六道的凡夫 哪怕是四聖法界裡面 都沒有具足 所謂的四淨德 這四淨德 昨天已經跟大家説明了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 你這一生沒有好好把西方極樂世界鎖定了 那真的很可惜 你看八十八佛裡面 最後的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不是有一段經文嗎 説明什麽呢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 唯獨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大家來説明 阿彌陀佛的本願海 這個本願海 就是勸導我們 要到西方淨土 只要你到西方淨土 你就具足這個四德了 所以 爲什麽今天會動亂呢 你看 過去人家講【人人相信因果 天下太平之道也 人人不相信因果 天下】下面是什麽 【大亂之道也】對呀 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 但是我們有沒有去 注意這一點 其實 如果我們懂了這個道理 你的心就平靜下來 爲什麽會平靜 因緣果報麽 種什麽因將來會得什麽樣的果 自己處理的問題 不是在別人 所以今生我們被人家侮辱 批評 毀謗 或者甚至於傷害 你的生活種種的 是怎麽樣的逆境順境 這個都是跟你自己的關係 別人跟你無關的 遇到什麽樣的逆境 明白這個道理 謝謝他 感恩他 來成就我 遇到什麽樣的順境 謝謝他 來提醒我 你的心就平究竟下來 容易平靜下來 所以在這個地方 周利槃特 就是因爲他沒有全心全力 真心真意 自己的這種的私心 感召這樣的果報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勸導我們 不能吝嗇 不能吝法 連佛法都要放下 何況世法 你怎麽能夠去吝嗇呢 所以釋迦牟尼佛把周利槃特前因後果 講得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而釋迦牟尼佛很清楚 很明白 用什麽方法 來幫助周利槃特 恢復他的本來的面目 這個很重要 你看釋迦牟尼佛有圓滿的智慧 有神通 通達種種的方法 知道周利槃特 愚癡這種病因在哪裡 發生在哪裡 用什麽方法 來幫助他恢復 釋迦牟尼佛有這種能力 因爲他有圓滿的智慧 所以教他用精神意志 集中在什麽 在修這個法門 什麽法門 掃除塵垢 所以 他老人家 你想 真的成就了 你看我在外面 在掃地的時候 一邊掃地一邊罵 罵這個 罵那個 “不懂規矩 不懂的乾淨” 其實給你機會修福報 你一邊掃地 一邊駡人 不是造口業了嗎 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樣子的 尤其特別我們在佛堂裡面義工 一邊做事 一邊討厭 這個事情我不知道 我看的很多的啦 這個事情 我看多了 我太瞭解了 你看師父管這麽多道場 這個道場裡面 本來到佛堂是菩薩的心態 一進來 慢慢菩薩心變什麽 羅刹心 羅刹了 你看 事情很多變成這個樣子 你去留意一下 你就明白了 所以爲什麽一個道場 一定要有道風 學風 你沒有學風 道風 那這個道場就沒辦法了 我來到道場是來求法的 修福 修慧 如果來到道場 沒有法讓人家修福修慧 你説這個道場能夠維持多久 沒有法有可能嗎 所以三寶裡面 佛 法 僧 缺一不可 佛代表什麽 我們爲什麽來到佛堂 禮佛三拜 我們是拜木頭嗎 那拜什麽 爲什麽我們在共修之前先禮佛三拜 這個三拜是代表什麽 怎麽説呢 怎麽覺悟 人家很多人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你們拜佛幹什麽呀 這有什麽表法 像師父常常 每一次禮佛三拜時候 皈依佛 對不對 願斷一切惡 我要發願 斷除所有一切的惡念 不好的行爲 改變自己 才能夠來成就別人 不斷的這樣的去發願 不斷的這樣來學習 這個就是我們的教育 第二拜的時候 皈依法 願修一切善 雖然這個善 沒有一個標準 但是在佛法裡面 就是以十善為標準 我要修一切善 從我的行爲 從我的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不跟人家做惡緣 不造業 想盡辦法來幫助別人 有能力 我就幫助 沒有能力的話 用我的全心全意來祝福他 第三呢 皈依僧 誓度一切衆生 這個“誓”代表什麽 我的心 你要不斷的照顧 要培養你的清淨心 這樣的發願 我們禮佛三拜的代表是什麽 就是教你要發願 阿彌陀佛今天爲什麽稱爲【光中極尊 佛中之王】他的願力 不可思議的 連這個道理我們都不懂 那我們在拜佛做什麽 所以祖師大德 到最後歸回到一句阿彌陀佛 這個道理很深1857所以 以前有人問我們師父上人老和尚:你的戒律是哪一個?老和尚說:我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是對誰講的 所以有一些内行 聽起來容易懂得 明白 師父上人在講什麽 外行的人聽不懂 那釋迦牟尼佛爲什麽這麽多年 以戒爲師 那什麽意思 在《涅槃經》裡面 佛最後的那一口氣 還在交代【以戒爲師 以苦爲師】不然的話我們 爲什麽淨土法門 三世諸佛的正因 都是建立在什麽 哪一個 三世諸佛 淨土法門建立在哪裡 淨業三福 淨業三福第一福 先教你做人 人都做不好 你怎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周利槃特這個故事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到 有兩件事可以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一種説明 這兩件事是哪兩件事 一件事是什麽呢 第一件事就是説明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說 師父 我覺得自己的善根的根性很差 或者呢 我沒有天分 記憶力也不好 我什麽都不好 我怎麽能夠學佛 我能夠成阿彌陀佛嗎 我還能夠成佛嗎 很多人會常常有這種的疑問 佛法很深妙 我們沒有這個機會 我們沒有這個身份去學習 我們沒辦法 我的記憶力很差 我比誰更笨 比什麽樣沒有用 其實在這個地方 周利槃特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樣子 示現證明 像周利槃特 這樣的根性這麽差的人 記憶力這麽差的人 你想一想 你跟他比如何 你跟周利槃特比如何呢 你比他好多了 周利槃特那個根性 那個記憶力 你想一想 我們比他好很多 幾百倍 他能夠示現證果 成就 我們爲什麽不行 佛常常講:你本來都是皆有佛性的 都能夠成就的 不要看扁自己 不要看賤自己 你自己能夠成就 別人怎麽看你 那個不重要 最主要的 你有這個心 周利槃特就是有這樣的心態 所以你看他 成就像他這麽差的記憶力 你想一想 他都有這種的成就 我相信我們會比他更成就 怎麽成就 他能夠證得阿羅漢果 那你們呢 到西方淨土 成佛了 地位更高 不得了 你還猶豫什麽呢 不要猶豫的 修行最高的 最難成就的就是什麽 就是成佛 佛都能夠成就 那外面的這些就容易辦了 什麽地位呀 什麽富貴 這些很簡單的 佛不用教 其他宗教都會教你 佛 這種的果位很難成就 你都能夠成就 阿彌陀佛今天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給我們說:我要去那邊享受 不是 我去那邊學習的 將來度衆生的 不是去那邊 我要住大房子就有大房子 我要去玩 就出去玩 不是 去學習的啊 所以很多人説 阿彌陀佛那邊不得了 我去那邊好好享受 享受完了 我再到這個世界享受 哪有機會享受 你到那邊 你不用功 你丟臉 你沒面子 人家在用功 你在那邊打瞌睡 你不是很沒面子了嗎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周利槃特就是… 第二件事 我們大家都知道 舍利弗在佛弟子當中是代表什麽 特別是在這一部經 智慧第一 舍利弗有這麽好的智慧 我們跟舍利弗尊者比起來如何 大家也知道 大家也清楚喔 我以爲你們:我比舍利弗更厲害!舍利弗 你看 智慧第一的 你看舍利弗都念阿彌陀佛了 你説 你要不要念阿彌陀佛 從這角度我們看一看 你就明白了 人家都念阿彌陀佛 你還不念阿彌陀佛 還繞一大圈 但是這個緣 還是看個人的緣 像前幾天有人問我:師父 我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能不能往生 當然!可以!爲什麽呢 只要你把所學的這些 統統迴向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照樣來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可能阿彌陀佛說:你要我接你的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念我的名就不行 一定要念我的名字 你要念觀世音菩薩 你就請觀世音菩薩接你吧 阿彌陀佛沒有這樣講嘛 如果阿彌陀佛這樣講 那乾脆就不用念了 也不用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沒必要了 我們今天就是因爲看到西方世界不一樣 所以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看個人 有人問我:師父 動不動就勸人家 這個我是鼓勵 去不去是你們的事情 我該説的 我已經講了嘛 對不對 這個就是吉祥話 不是不吉祥 所以呢 你説 我們還不要念 要念啊! 所以有時候我遇到幾個同修 我問他:你有沒有念佛 哎呀師父 現在是非常時期 什麽 現在是賺錢的時期呀 這個念佛以後的事 我説工作賺錢也可以念佛啊 太難了 以後 以後師父我一定來年阿彌陀佛 不久以後 他家裡抱了一個孫子 有沒有念佛 哎呀師父 現在很忙 爲什麽 我兒子娶了一個太太 今年抱了一個孫子 我現在很忙 照顧孫子 我哪有時間啊 不念佛啊 不念佛 等以後 全部已經處理好了 全部 孩子長大了 孫子長大了 那個時候我在靜下來 跟師父來念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來不及了 那個時候 不知道你先走還是師父先走 這個很難講 今天能夠做的 不要等到明天 你看祖師大德 從印光大師 藕益大師 蓮池大師 這些祖師大德 通宗通教 統統都放下 老老實實來念 這句阿彌陀佛 什麽原因呢 大家都知道 特別是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後來講了一句話 講了什麽呢【三藏十二部】下面呢【讓給別人悟 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你看老老實實自己念阿彌陀佛 後來成爲我們淨土宗的祖師大德2856都是表演給我們看 所以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瞭解 周利槃特他有這個心 這個心代表是真心真意的 我們念佛是用真心 還是用虛情假意的那種 自己最清楚 這個把周利槃特作一個簡單介紹 這兩件事給我們鼓勵 接下來我們來看 周利槃特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他是什麽呢 義持第一 困學成功 ……爲什麽呢 因爲周利槃特不管在什麽樣的環境 雖然很難受 在這個困境 在這個逆境 遇到種種這一些的折磨 加上自己的障礙 他從來都不會放棄的 你看他的哥哥趕他回家 種地 放牛 他都不肯回去 那種學習的心態 而且不斷的繼續努力 用功精進 像這樣的人我們值得來學習 像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來效法 人家都能夠成功 我相信大家也可以 這個就是周利槃特 在這一段裡面 在佛十大弟子裡面的代表爲我們説明 非常的清楚 這個簡單爲大家介紹周利槃特 因緣果報 大家一定要好好記得 周利槃特非常難得 做一個示現給我們看 像他這一類的人 在這一部經《彌陀經》裡面是代表什麽 代表什麽呢 你看他爲什麽恢復 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他代表什麽呢 一個字 他的專心 而且這個“專” 從他的真心真意而發出來的 只要你真的專注 你把你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這一句名號 你都會成就的 他就是表法這一部經《佛説阿彌陀經》這個是周利槃特 接下來 就是要介紹 第八位 是誰呢 難陀 大家好厲害 記憶力很厲害 這個難陀是誰呢 這個我也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這個難陀蠻有意思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這個人的故事 難陀尊者 他是釋迦牟尼佛的胞弟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後來釋迦牟尼佛也度他出家 他怎麽出家的呢 難陀尊者 他的念頭從來都沒有想要出家的 一絲毫的念頭都沒有 爲什麽 因爲他生活很完美的 你看他是一位王子 再加上他的太太是美人一個 在印度那個時候 可以説非常美麗的 你想一想 這麽好的家庭 他還會想出家嗎 沒有 但是 釋迦牟尼佛想盡辦法要度他出家 但是他的太太有知道 跟大家講這個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聼過了 但是我在這個地方 跟大家先來介紹一下 他的出家的因緣 他有一次 時間還有5分鐘 講一句話 時間又到了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 來到他的家裡托缽 但是釋迦牟尼佛很聰明 他沒有進到他家裡 在哪裡等呢 你知道嗎 在路邊 有一段距離 不進來 釋迦牟尼佛在那邊等他 所以他家裡的人就跟難陀講說:釋迦牟尼佛來托缽 但是奇怪今天 爲什麽不進來呢 他的太太知道 釋迦牟尼佛的用意 所以 當難陀要把這個食物要供養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呢 他的太太把這個化妝粉 女人的化妝粉 弄點水 濕濕 把這個化妝粉放在難陀的手上 就跟難陀講:你可以出去 但是這個水粉還沒乾之前 你必須要回來 沒想到一出去 一出去不回了 一出去被釋迦牟尼佛帶走了 帶走之後呢 就把他剃頭出家 難陀剃頭出家的時候 他有沒有真正在用功 沒有 每天想著誰 他的太太 想的好辛苦 每天很多次 想要逃跑 逃跑麽 但是不成功 有一天他看到釋迦牟尼佛要出去托缽 釋迦牟尼佛往西走 他呢 就往東 釋迦牟尼佛知道 有神通 沒想到 釋迦牟尼佛在半路在等他了 遇到釋迦牟尼佛 乖乖回來 你看釋迦牟尼佛好厲害 回來之後呢 釋迦牟尼佛觀察如果這樣下去不行 不但不會成就 所以有一天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難陀:好我帶你到一個地方 去參觀 難陀就問他 你去就知道了 釋迦牟尼佛帶著難陀3723用神通 要到哪裡知道嗎 天宮 哪一道 欲界裡面 哪一道 忉利天 沒到忉利天之前 走了一半就停了 停了一半的時候 難陀就問釋迦牟尼佛:你爲什麽停 沒有 我先想讓你看一下 他說:下面有一片森林 這森林很多猴子 但是猴子這麽多大概 有五百 但是只有一隻母的 剩下都是公的 這些公的就去追 一直追這個母的 這麽多愛上這一隻母猴 然後釋迦牟尼佛就問:難陀 這一隻母猴 這多在追她 跟你的太太相比是怎麽樣呢 你想一想 難陀聽到這一句話會不會高興 很不高興:開玩笑 我家裡這麽漂亮的一個 你怎麽能夠跟猴子比呢 不高興 不理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也一句話沒講 然後繼續往前走 走到哪裡 忉利天 到了忉利天 突然間 難陀看到有一個皇宮 很多天女都在忙 問釋迦牟尼佛 她們在忙什麽 你知道?你去問她嘛 問她的時候:你們這些忙什麽 看你們這麽忙 沒有啊 我們現在在忙我們這個皇宮的主人 這個主人是誰呢 他現在跟釋迦牟尼佛在修行 是一個出家人 他以後命終之後 他會到這個忉利天 做我們的天主 難陀很好奇 跟釋迦牟尼佛出家的 我應該認識啊?他就問她 那出家人是誰 這個出家人的名 叫做難陀 難陀好高興 真的很高興 聽到他難陀的名字 趕快去找佛陀:佛陀 好 前面 我們不用再往前走了 現在我們趕快回到家 因爲我要好好修行 釋迦牟尼佛就問難陀:你真的要下去了 真的 我不想再往前走 我要繼續下去 我要好好用功 將來我要做這邊的主人 跟你的太太相比 怎麽樣 釋迦牟尼佛問他。哎呀 沒得比 沒得比 男人變心很快呀 真的變心很快 本來想著他的太太每天 看到忉利天的這些天女 長得個個都非常美妙 非常的讚歎 所以回到僧團裡面 每天都想著:我要到忉利天 釋迦牟尼佛看到他這樣子 不行啊 順境一來 受不了 誘惑又來 心裡(不能)如如不動了 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樣子 沒關係 帶他到哪裡 到地獄去 看到這個地獄 大家在忙著 忙東忙西 突然間看到一個小鬼 在那邊偷懶 睡午覺這樣 大家忙著 問釋迦牟尼佛:這小鬼在做什麽 爲什麽大家都在忙 他在睡午覺 偷懶這樣 你問他 這個小鬼遇到難陀 難陀問他:你在做什麽 人家在忙 你爲什麽偷懶 沒有啊我現在煮 等一個人 4136 一個大鍋 鍋很大 看到那一些人被懲罰 因爲造業 像我們油炸 炸油條那種 人放在裡面油炸 這個很恐怖 看到地獄有時候 你看《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四品 你往下去看 你不忍心去看 真的 好恐怖 他說 沒有啊 我在等一個人 那個人是誰 他現在跟釋迦牟尼佛出家 但是沒有好好用功 想的都是要享受 以後壽命到了 他要到這裡懲罰 難陀問他:那個出家人是誰 他名字叫難陀 難陀聽到他的名字 嚇了一跳 跟釋迦牟尼佛講:好了 算了 我們回家了 我好好用功 認真努力 就因爲這樣的原因4239讓他真的用功 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有這種的方法 我沒有這種的能力呀 要不然 我會帶你們到 地獄去看一看 參觀一番 讓你們看一看地獄是什麽樣的 真的 所以有一次 有一個老居士 他要我帶去給一個 能夠可以催眠的 回到過去的 讓你瞭解過去什麽樣東西 我説:我不要這一套 《金剛經》説得好【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沒必要去知道 活在當下 好好認真念佛 將來你就會知道了 很多人常常有這種的事情 這個人我認識 好厲害的 我也親眼看他 幫助一個人 把他拉到過去 他的秘密全部説出來 那個真的好厲害 而且記錄下來的東西 跟他的生活一舉一動都是一模一樣 好厲害 真的 他有這種能力 釋迦牟尼佛有這種能力 所以難陀出家之後 你想一想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都稱爲他是什麽 是什麽呢 儀容聲妙第一 儀容就是威儀 他的相貌 他的聲音非常之妙 用現代來講的 帥哥一個 在佛弟子當中 沒有一個人 能夠跟他相比的 很帥 你想一想 帥到什麽程度呢 時間到了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報告 難陀非常不得了 故事下面很精彩 一個人相貌好 還有聲音好 是一種福報 對 真的 你看 如果我們今天做維那 唱得很好聽 你看 會不會大家留下來 會啊 哪怕是… 走的人也不多 如果今天我們的聲音 唱起來好像錄音帶壞掉的感覺 你想一想 人家會不會反應 會 所以聲音好 也是一種福報 相貌好也是一種福報 所以 這種稱爲叫做果報 有果必有因麽 有因必有果 所以你要種因 這個因怎麽種呢 難陀下面會跟我們說 他爲什麽有這樣聲音的美妙 相貌又這麽好 下個星期 再做一個簡單跟大家報告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鼓勵大家我們 好好用功 人生無常 昨天師父已經跟大家 簡單的説了 這一生一定要把我們的方向目標 一定要鎖定 將來我們該怎麽生死 這個就是關鍵在自己了 哪怕是今天我們學佛 學佛也幫助一個人能夠得到一種幸福 學佛哪怕是今天我們不想了生死出三界 釋迦牟尼佛也有方法 只要你把五戒十善 落實在生活 這個就是你的本錢 戒能夠保護自己 也能夠保護別人 所以 釋迦牟尼佛在《涅槃經》裡面常常講 告訴我們【一切善從戒而生 一切罪從戒而滅】這個道理我們生活的規律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出家人 沒有以戒爲師 你想一想 他能夠保護這個袈裟嗎 常住不了的 一個居士 你要一個幸福快樂 你沒有以戒來做你的老師 你想要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有可能嗎 很難 所以 佛在《大般若經》裡面 最後歸納一句話 告訴我們 連五戒我們都做不到 不要説 人的身分 人天的身分 連狐狸 你都沒有機會 狐狸是什麽呢 畜生道 你不是餓鬼 就是地獄 哪怕是得人身 你的人身是怎麽樣的 很清楚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鼓勵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改變自己 人家說:改變別人還不如改變自己 成就別人還不如先來成就自己 所以今天祝大家六時吉祥!我希望大家法體安康!我們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謝謝師父慈悲開示!
46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好 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在這個地方 首先 先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也感謝大家 經過網路 視頻共修 給我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學習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我們不是聖人 但是我們進一步 就是往前認真來修學 希望我們能夠成就的一天 最主要的 這一生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將來生西方極樂淨土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經 《佛説阿彌陀經》的教誨 在這個地方想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我們如果真正修淨土的 修學大乘佛法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件事 尤其這個特別重要的 在學習當中 我們一定要 務必 把我們的自私自利 要好好的放下 不然的話 你怎麽修 只要我們還有這個念頭 那我們的菩提道上 就很難進步 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知道 只要你還有一絲毫有這個念頭 存著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不管你怎麽樣的 努力修行 都是寸步難行的 而且原地踏步 從來沒有向外邁出一步 這個事情我們一定懂得 所以 這個自私自利 真的 害人害己 所以你想要有成就 在修學當中 特別是對於我們念這一句名號的 那你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一定要放下 不放下 那就浪費時間了 所以 爲什麽現在的人 在外面 被人家批評 我們學佛的同修 沒有做出個好樣子 像我常常遇到這些事情 人家來訴苦 這個人好像很用功 很念佛 但是他行爲言語造作沒有做一個好樣子出來 人家批評的是誰 不是我們 是佛教 這個事情我常常遇到的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這一段時間在這邊共修 我每一次在共修 在講解之前 我會先跟大家來做一個提醒報告 提醒 我們自己 只要我們這個自私自利的念頭還在 搞這些名聞利養 哪怕是你今天很努力 很用功 很精進的 不會幫助我們的 所以這個頭一個念頭 我們一定要好好去思考:我這一段時間的修學 我的行爲 我的言語 我的造作 有沒有像阿彌陀佛一樣 我們的心 我們的願 我們的行 有沒有跟阿彌陀佛一致 同心同德 如果沒有的話 趕快反省 將來才會有成就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聼經 聼經都是爲了幫助什麽 你想要開智慧 沒有別的路:多聽經。所謂 聼經都是聼這些聖賢的教誨 幫助我們斷煩惱 開智慧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一生 四十九年每一天八個鐘頭 都在講經 晚上十點睡覺 凌晨兩點起床 幾個小時 我們還算不錯 一天至少八個鐘頭 中午累 還補一下覺 以前哪有這個樣子啊 你看今天我們 看到一些外面聼經的人 太好命了 過去的人聼經 是站著的、跪著的 這樣的求法 你看現在的人 坐著聼經 有時候坐在沙發 躺在床上 拿一個咖啡 在加上餅乾 有時候甚至於 一邊吃飯 一邊聽經 一邊拿手機 一邊聽經 有沒有在專心 根本都沒有 聼經有沒有的利益 根本都沒有的 我一般聼經半個鐘頭也好 我什麽都放下 把我的精神集中在聼經當中 聼一遍 聼兩遍 聼三遍 慢慢你就知道 什麽叫做開智慧 斷煩惱 你心就靜下來 心一靜下來 煩惱減少了 我們爲什麽會有煩惱 心浮氣躁 所以 我們聼經少 習氣多 如果你聼經 集中在聼經 就是等於佛菩薩爲我們的教誨 你説你的習氣能不能減少 你的煩惱能不能減少 當然會!所以現在的人 就是太麻煩了 特別現代 你跟他講這些佛法 你説 這些我都是懂 做得到嗎 做不到 所以借這個地方 我一定要提醒 真的 釋迦牟尼佛 過去八個鐘頭從來沒有斷續的 四十九年如一日 每一天就是這個樣子的 到他老人家要入涅槃的那一刻 他還不放棄 還在講經 你説呢 如果聼經不重要的話 釋迦牟尼佛 無量劫以來所修學的 爲什麽要爲我們這樣做 一天 八個鐘頭! 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知道 頭一條 頭一字 必須要把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把它淡化 第二件事是什麽 就是把我們的貪欲 把我們的瞋恚 把我們的愚癡 能夠放下 那個最好的 如果做不到 怎麽辦呢師父 你把它淡化 不再有控制的心態 不再有占有的心態 你把你的心慢慢的向著什麽 清淨的心 這個方向 去走 你將來會成就的 記得 不能有控制那種心態 我要控制你 我每天來跟你計較 這種的心態 我們盡量要放下 哪怕是很難 你能夠把它淡化 減少 占有的心態 占便宜的心態 我們必須把它除掉 不然的話 真的 我們念佛念了一輩子 能不能成就 那就很難 那就很可惜了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 不要讓人家對我們佛教一種想法 一種迷信 那你這樣的做 功德無量 所以我最近常常 睡覺之前 常常問一個問題:人啊 爲什麽生活這麽辛苦啊 人爲什麽這麽煩惱呢 恐懼 害怕 憂慮 而且 每一天的煩惱不但 沒有減少 而且 每一天增長 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呢 我每天在想這樁事情啊 人爲什麽生活這麽辛苦 每天那種 很憂慮 煩惱那一種 什麽原因 你看我每天想 後來找到一個答案 我們爲什麽會恐懼害怕 煩惱 生活不自在 什麽原因呢 對一切法 對一切物 牽挂太多了 放不下的東西 太多 看不破 放不下 有時候 遇到境界的時候 比任何人更執著 捨不得 所以 你生活會感覺很壓力 牽挂太多了 這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迷 爲什麽人會生活很快樂 因爲他覺悟了 爲什麽人生活很痛苦 因爲他迷了 所以你看區別這麽大 只是一念之間而已 你覺悟了 你的前途是一片的光明 你迷了 你的前途是一片的黑暗 所以看看我們的心 所以區別這麽大 真的 像我以前 小的時候 大概九歲 十歲的時候 我常常問我的母親:媽媽 爲什麽天上會下雨啊?看到鄰居人家往生 媽媽 爲什麽人會死?看到人家鄰居吵架 媽媽 爲什麽會人家吵架?母親都不會給我一個 那種讓我很滿意的解答 統統退給誰 都是老天爺安排的啦 這個天上會下雨 這是老天爺的事 人家會死 都是老天爺的安排 人家吵架 不要管人家的事 就是這個問題呀 所以 沒有找到這個答案 所以學佛之後 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知道 釋迦牟尼佛 從兜率天 到印度 生在一個帝王之家 你想一想 享受榮華富貴 他老人家 爲什麽放棄 選擇修苦行 日中一食 三衣一缽 樹下一宿 什麽原因呢 就是因爲要爲了度衆生 所以 這個道理 我們一定要知道 今天爲什麽我們修行會有退步 進的很少 退的很多 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 你看 諸佛菩薩 從來 沒有放棄的 想盡辦法來幫助一切衆生 盡虛空 遍法界 不捨一人 想盡辦法來幫助 哪怕是這些衆生對他的傷害 毀謗 侮辱 甚至於要來傷害他的生命 他從來都不放棄的 是什麽力量 我最近在想 我們爲什麽會退步 退步在哪裡 什麽原因 什麽原因呢 我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分享 因爲我們的慈悲心不夠 那種愛的心 沒有培養 加强 所以容易退步 所以 諸佛菩薩爲什麽 是什麽樣的力量 讓他們有這樣的 就是因爲他的本懷 他的本懷建立在哪裡 以慈悲為本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有慈悲的人 他跟人家發脾氣嗎 不會的 都是很溫和的 有慈悲的人 你看那些佛菩薩 觀世音菩薩哪有說在發脾氣 沒有 你去讀《無量壽經》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在發脾氣呀 沒有的 所以 爲什麽 我們容易退步 那種慈悲心沒有發出來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這個初發心從哪裡建立的 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用意在哪裡 以慈悲爲本 這個就是我跟大家分享 爲什麽我們會容易退轉 你的慈悲心 如果 今天你的慈悲心非常強 那就不得了了 你看過去 四千年前 那個最出名的 大家都知道 TangYao帝君 禹舜 大禹 不管有多困難 有多難 你看他們 三位的表演 你看他們的德行 你看他們的修養 以天下爲主 以天下爲家 這個是什麽心態 就是慈悲 那種心態 像阿彌陀佛 爲什麽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爲誰而建的 為十方一切衆生而建的 而建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本懷的建立在哪裡 慈悲心 如果以慈悲心 來對待 你還會跟人家計較嗎 不可能的事 還跟人家斤斤執著 斤斤計較嗎 不會的 他不會有這樣的 所以 慈悲裡面 你才能夠把你的智慧開發出來 這個智慧要從哪裡來得到的 依我的經驗 一定要聼經 多聽經 聼經煩惱少了 煩惱輕了 你的智慧就長了麽 所以 福慧雙修 慈悲跟智慧 它是一不是二 所以這個道理 我們要好好去思考 今天爲什麽要跟大家講講這個道理 沒有別的 就是爲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希望大家好好的用功 好好來修學 做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學佛是很法喜的 看到人的臉 笑容 歡喜 法喜 看你這樣 人家 你不要勸他來念佛 我告訴你 他會乖乖跟著你念佛了 今天 每一天做那一些違背經教裡面的教誨 你不要説勸人家來念佛 人家看到你 福建話說:… 就是這個道理 人家看到你:哎呀 算了 算了 這個 我希望大家 我們一定要好好知道 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 就功德無量 所以希望大家 以隨緣妙用 妙在哪裡 妙在隨喜功德 只要你能夠放下 從心上去放下 不要從事 從心 在事上我們都是跟人家一般一樣 該做事的 做事 該吃飯的 吃飯 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都是這個樣子的 示現什麽呢 從心開始 你要從你的心 慢慢的放下 你能夠放下一分 你的煩惱就減少一分 你的壓力就減少一分 你能夠放下五分 你的煩惱 你的壓力 你的憂慮 就能夠減少五分 你放下圓滿了 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而且這個自在 你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了 那就不得了了!這個境界那就很高了 希望(為)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好 接下來 我們來繼續 爲大家介紹 第八位 佛的弟子 佛的隨身大弟子 就是 難陀尊者 難陀尊者的出家因緣 上一次已經跟大家做簡單報告了 現在 要來特別介紹 難陀的專長 這個難陀是誰呀 他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都稱為他什麽 而且他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 是什麽關係 這一次 要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難陀尊者跟釋迦牟尼佛是什麽關係 兄弟 是胞弟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你看 釋迦牟尼佛是老大 度他的弟弟 去出家 像我師父 我師父有兩個兄弟 他出家後 度他的弟弟出家 兩個出家 他媽媽剛開始好難受 兩個兒子統統出家了 沒想到 後來媽媽接受了 既然這個是你的使命 那你就好好為大衆服務 我師父真的 兩個兄弟出家 所以 這個難陀尊者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而且呢 在佛弟子當中 這個難陀 大家都稱為他什麽 稱爲他什麽呢 像舍利弗是 智慧第一 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那難陀尊者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都稱讚他什麽 什麽呢:師父 這樁事情對我來講不重要 但是這個很重要 難陀尊者是什麽呢 就是 威儀的儀 儀容聲妙第一 爲什麽呢 因爲難陀尊者 他真的不是一般人 你看長得很莊嚴 很有威儀 而且他的聲音很美妙 很好聼 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對他的讚歎 對他的讚美 所以 稱爲他叫做:儀容聲妙第一 他相貌 長得好看 我們一般講 帥哥一個 不僅僅帥哥 聲音又很好聼 很迷人 你看那些歌迷 爲什麽會歌迷 因爲他長得很帥 聲音又很好聼 歌迷麽 像師父 以前 還沒出家 很喜歡聼誰的唱歌呢 鄧麗君 這個鄧麗君 師父很喜歡聼 好喜歡聼她的歌 沒想到 一往生了 心裡好難受 失去了 這個歌迷 你看 我們的偶像走了 我心裡特難受 大概兩個星期好難受 歌 迷了麽 迷了 被這些人迷了 迷得團團轉 又跑到台灣 到這個臺北 專門看這個鄧麗君的墳墓 歌迷呀 這個很麻煩 你們有沒有去過臺北 往那個法鼓山那一條綫去走 那個地方 台灣的一個很好的風地 專門人家 買往生之後 埋在那邊 很漂亮一個地方 歌迷 難陀尊者就是有這種的能力 福報很大 不僅僅有這樣的 而且生在帝王之家 你想一想 那不是一般人 而最難得的 在難陀 在生活裡面的 他的品德 他的德行 值得人家敬仰的 我們很多人在這個社會上你看 長得很帥 很好看 聲音又很好 他的品德好不好 他的德行好不好 不一定好 甚至於有時候 目中無人 貢高我慢 看不起人家的 這種人太多 這一類的人太多了 所以 德行很重要 最大的特點 在難陀本身是什麽呢 謙虛 謙虛 他的德行就是這個 人家怎麽讚歎他 謙虛 人家讚歎他 謙虛 從來沒有貢高我慢的 不像我們被人家讚歎一兩句 哇 整個人就不一樣了 所以前幾天有一位年輕人 打電話:師父 我能不能到你那邊 跟你聊聊天 講講話 我説:行啊 可以 就過來吧 如果講是非人我 你給我打住 對我來説這不重要 但是問佛法 我可以跟你説明 問我一件事 聊到最後 他說:師父 我這一生 最大的希望 能夠娶一個長得很美 長得怎麽樣的 我告訴你 你要建立幸福一個家庭 如果著重在外表 你永遠會活得很痛苦的 建立一個家庭的幸福快樂的美滿人生 如果建立在外表的話 你永遠會隨著這個環境的痛苦 但是如果著重在德行 那你永遠就是幸福快樂的 爲什麽 外表都是假的麽 你説:她很漂亮 十年後 二十年後 她還漂亮嗎 長得漂亮嗎 不會了嘛 你看哪一個人 年年十八歲的 有沒有 有沒有啊 “沒有” 你看你們 十年前跟二十年前 現在比一下是怎麽樣的 變化無常 你説美 美在哪裡 到最後變成老太婆 都是一樣的 假的 假相 這個假的 幹嘛去追求呢?過幾年 人不但老了 最後呢 什麽呢 變成一堆骨頭了麽 骨頭就是這個樣子 你説漂亮在哪裡呢 你説帥在哪裡呢 所以告訴大家 外面都是假的 不要太認真 你明白嗎 真的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都是假的 不要太認真 認真自己給自己痛苦 沒必要 所以我剛才講 隨喜功德【隨緣而妙用】不要太認真 好的來 也好 不好的來 也罷 對我來説 一句阿彌陀佛 人 要著重在德行 一個人能夠懂得 感恩 知足 才能夠帶來幸福 如果沒有知足 不懂得感恩 不管你在什麽樣的環境生活 你過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 所以這個事情 爲什麽難陀有這樣的果報 爲什麽他這一生感召這麽殊勝的果報 爲什麽呢 就是因爲他的前世的因 而所感召來的 所謂的【預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預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你今生受到什麽樣的果報 就是跟你過去生所種的因 跑不了的 所以 你希望你將來的果報好 你要把活在當下的因種好 你才能夠獲得好的果報 // 你看 你們生在澳洲 好不好 很好 空氣又好 什麽都方便 你看看那些非洲的國家 有一些國家 不要説吃飯 連水都沒辦法喝 喝什麽呢 你們有看過嗎 你看那些非洲的國家 很多 連要喝水都很難 喝什麽呢 喝馬尿 真的 像我們的道場 還沒疫情之前 每兩年 最慢每兩年 有時候 一年 會到非洲做什麽呢 做醫療 幫助人家那一些 生病的一些 給他們布施藥 布施一些需要的東西 都送過去的 我們的佛堂 還有幾個佛堂 團體集合一起 去做這個 能夠幫助 就幫助別人 所以 有時候 把錢省用一點 能夠省的就省 剩下的 去做什麽 去幫助那一些人 你去供養 去布施 所以 不要放在太久 你以後走了 你也用不了 但是我們今天積功累德 你拿去布施 去供養 去幫助別人 哪怕是有多少 將來都是你的 像師父今天講經 跟大家學習報告 我用我的時間 用我的精神 來供養 一種布施 所以 很多地方 你看 很多國家 在打仗 生活很辛苦 恐懼害怕 我們在澳洲 生活有多好 很好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一飲飲啄 莫非前定】你受到什麽樣的果報 就是你過去生 所種的什麽樣的因 就是因爲難陀尊者前世種的這樣的好的因緣 所以今生 受到這麽殊勝的果報 所謂的【因果通三世】所以一定要小心 你要將來哪怕是 十年後 二十年後 三十年後 你今生 你這當下 你必須要把好的因種下去 將來十年後 二十年後 你會感受 感召 好的果報來 哪怕是將來 你過去所造的(不善)業 而且這個業很大 因爲你不斷的去斷惡修善 慢慢這些本來 我們要受這樣的果報 因爲你不斷的去行善 去斷惡修善 你這些的果報 將來會化解了 (你今生當下 必須要把好的因種下去 十年後 二十年後 你會感召好的果報來 哪怕是你過去所造的(不善)業 而且這個業很大 因爲你不斷的去斷惡修善 慢慢這些我們本來要受的果報 將來會化解了) 所以 這個難陀尊者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度難陀 他的弟弟出家呢 是什麽原因呢 不僅僅難陀 他自己的弟弟 連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是誰呀 羅侯羅尊者 也出家 不僅僅羅侯羅尊者出家 羅侯羅尊者出家幾歲 幾歲出家 九歲出家 不久證果 所以在十六位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這些隨身弟子 最年輕的是誰 羅侯羅尊者 而羅侯羅尊者在這一部經的表法是什麽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很精彩 小孩子 代表什麽呢 不僅僅羅侯羅尊者 連羅侯羅的母親 是誰 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最後也是出家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度他們出家呢 這個很深的道理 而且内容的意義很深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爲什麽要度他(們)出家 所以 有一些法師 爲什麽要出家 他有出家的因緣 所以我們看到出家人 一定要恭敬他 有修沒有修 是他的事情 但是他能夠保持這個袈裟 我們必須要恭敬他 不要看他的外表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還有釋迦牟尼佛的太太 還有釋迦牟尼佛的弟弟 連他的父親 是誰呀 淨飯王 雖然沒有出家 但是淨飯王修行的成果非常的殊勝 爲什麽 因爲他臨終的時候 是什麽呢 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啊 最後 他的父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 所以 你要度你的母親盡孝道 最好是什麽呢 勸父母 往生西方淨土 因爲去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了生死出三界 他不會再受苦 而且一生成佛 你看多好!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盡孝道 不但度他的父親 淨飯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連釋迦牟尼佛的阿姨 就是他的母親的姐姐 你看 釋迦牟尼佛的阿姨 因爲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生他出來以後 一個星期 她就往生了 生到哪裡 忉利天 所以 釋迦牟尼佛小時候 由誰來帶大的 就是他的阿姨 連他的阿姨 最後也是出家 你看這麽大的家屬 統統把他(們)度出家 而且最後三個月之前 釋迦牟尼佛還沒入涅槃 到哪裡講經説法 忉利天 誰來請他 忉利天的天主 是誰 釋提桓因 在《彌陀經》下面有講 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玉皇大帝 西方國家講上帝 釋提桓因來請法 請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 爲什麽 為母説法 你看 釋迦牟尼佛盡孝道值得我們來榜樣 做得非常的完美 讓家屬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 而且真正可以永遠了脫生死的輪迴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對他的家屬 對他的親人的報恩貢獻 釋迦牟尼佛做得最圓滿! 所以過去 這個TangYao對於堯舜 他說:忠孝難以兩全 但是你能夠 孝一切人 孝天下 那你的孝不是一般的孝了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難陀今天出家的因緣 就是因爲釋迦牟尼佛為度他的家屬出家的原因 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今天我們幫助我們家屬 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一個好榜樣 將來他們能夠蒙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就等於幫助一個人去成佛 將來成佛去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那你説你的功德有多大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次做法會 再過幾天 我們要做法會 做《三時繫念》你看爲什麽要迴向 給我們過往的父母 家親眷屬 累劫冤親債主 這個迴向不要建立一個形式 建立實質 你不要說 寫這些名字去迴向 你的德行能夠做一個好樣子出來 你的周圍的人 包括那些過往的往生的人 你的家親眷屬都會沾光 真的 比你在那邊做一個形式 人家做法會 寫一個名字 寫了一大堆 自己有沒有真的去修行 效果沒有那麽快 有效 但是沒有那麽明顯 但是今天你真的有修行 你每天不斷地去斷惡修善 提升自己的修學 真的 你的這些過往的父母 你的累劫冤親債主 你這些的家親眷屬 你的範圍的這一些眼睛看不到的 會獲得你們這些的光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就是簡單爲大家介紹 佛的大弟子難陀尊者 那第九位是誰呢 阿難 阿難是誰呢 時間到了 我們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今天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指點 我們大家都是同參道友 在這個地方 祝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好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我們來念佛 謝謝師父慈悲開示!
47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 再藉這個共修 這短短時間 再跟大家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一起在學習 最主要的 我們能夠把你們的精神 意志 能夠集中在這個學習當中 我相信我們大家能夠得到利益 因爲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雖然分量很少 但是内容 字字都非常的重要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把你們的萬緣放下 把這個短短時間 我們把精神 意志 集中在學習 前兩天 有一位沙彌尼 一個出家人女眾 還沒疫情之前 去到處 去訪問學習 提出了一個問題來問我 她說:看到很多地方 真正在修行的 不多 每一天搞是非人我的 每一天都在造口業的 那個確實真的很多 但是 最嚴重的 分別心非常嚴重 爲什麽在一個寺廟裡面 會出現這個樣問題 錯在哪裡呢 爲什麽人 會有分別心 這麽重 當然了 如果分別心都沒有了 你就成佛了麽 爲什麽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 人爲什麽會有分別心 爲什麽呢 爲什麽會有分別心呢 用簡單來講話 我們大乘經裡面 不是有講嗎 只要你能夠把妄想 分別 執著 能夠放下 你就成佛了 而且分別心 是最難的 爲什麽人會有分別心 很簡單其實這個道理 跟我們日常生活裡面 如果你去思維 你就明白 爲什麽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分別心從哪裡來的 什麽原因呢 心量小 很簡單 你的心量很小 心胸狹窄 才會出現跟人家對立 還有分別心 才會出現 對事對人對物 會產生的計較 所以分別心很難修 難在哪裡 我們自己都沒有去覺悟到 這個事情很簡單 心量太狹窄了 每一件事 看到每一次的處事待人接物 幾乎都是跟人家計較 所以你要修 不分別心 你首先把你的心量 進入跟大海一樣 所謂的【量周沙界】你的心一定要 像跟阿彌陀佛一樣 那樣 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衆生 都是跟我們是一體的 你能夠這樣的分析 來對自己的修行 你會進步很快 再加上我們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點 今天如果你像彌勒菩薩那種肚量【量大福大】那事情就很簡單了 所以 以前 我的老師 他常常提醒我一件事 他説:你的心像什麽 像這個拳頭 這麽大小 如果你今天要成大事 你想要成就 你每一件事情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你要把這些事情全部容納在你的心裡面 你會很難受的 你會很辛苦的 所以一定要把你的心 跟大海一樣 你才能夠有很大的成就 老師説的 真的很有道理 我們在外面 或者我們在這個道場裡面 有時候做一些服務 做一些事情 我們會遇到很多 讓我們很難受 所以人家問我:常常講別人的壞話 這個人是什麽樣的人?這個就是有問題的人 如果他不是有問題 他不會這樣的 批評啊 說人家的壞話 這些種種的 就是説明這個人有問題 修養有問題 德行有問題 有修養的人 他會每天講人家的壞話嗎 想要控制別人嗎 不會的 所以有修跟沒有修 有區別 所以我的老師常常提醒我:你的心量要跟大海一樣 遇到什麽事情 才不會很辛苦 要不然 你的心像拳頭那麽大小 你走到哪裡 這個你也計較 這個你也對立 你説你辛不辛苦 很辛苦的 所以爲什麽我們學佛 特別是念佛法門 常常跟大家提醒你的心常常跟阿彌陀佛要一樣 你的行 一定要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 你的願 一定要跟阿彌陀佛同願 所以爲什麽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裡面 告訴我們:你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你 讓我們直定下來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今天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這個問題很多 在修行當中 有時候出現這些很多問題1030 我們又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點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天要不斷的聼經聞法 我已經跟大家講過 你要開智慧 你首先一定要不斷的聼經聞法 下面會跟大家講 爲什麽聞法很重要 所以從今天開始 走到哪裡 你要把你的心量 就如同大海一樣 像這個大地一樣 你看這個大地 人家怎麽對待它 它從來沒有跟你説:不! 所以爲什麽地藏王菩薩爲什麽以“地”這個名 來取這個名字 就是説他的心量 他的願心 才會出現【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所以 以前 我問過我的老師 我説:師父 您以後-百年後 要去哪裡 西方極樂世界沒我的份 地獄就是我的份 哇 師父 您這個願 不得了 什麽意思 這個什麽意思呢 這個你慢慢就瞭解了 意思是説 他的心就是在衆生 就是説:我的心時時刻刻的 就是建立在:以衆生爲本 你想一想那種心量 所以人家到現在 長壽健康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不是一樣嗎 所以斤斤計較的人 你看幾乎第一個 福報損失了 第二 短命 真的 如果不是短命的話 長壽 很多病 而且障礙很多 現在看 還沒看得出來【時間未到】時間到了的時候 你就明白了 所以 心量要大 心量大的人 業障就消了 心量狹窄的人 業障就來了 會修的人就不一樣!所以 要懂得 要修 這個 簡單來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這個是一個女眾的出家人 剛剛出家大概四年 到現在 她不想受比丘尼戒 她還在要學習 還沒資格 所以謙虛 這個簡單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分析 能不能接受 能不能作爲一個我們自己的學習的參考 那就看個人了 這個是我以 個人的修學 來跟大家分享【量大福大】我們做三時繫念【量周沙界】 所以 回到家裡 看到一切人 看到一切物 他就是阿彌陀佛 你把這個心量擴大了 事情容易辦 哪怕是有時候心裡難受 但是沒關係 我相信 我們會有很大的一種自在 解脫 好 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介紹 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來代表 今天要介紹的是 第九位 大家如果脚很酸 可以放腿 不要太嚴肅 太嚴肅 我也是不好意思 放鬆一點 這個叫做放鬆 放鬆一下 大家學習佛法現在不一樣了 第九位是誰呢 阿難陀 阿難陀尊者 我們大家都知道 他在這個釋迦族裡面 而阿難跟釋迦牟尼佛是什麽關係呢 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堂兄弟 説明他們兩個人的關係 可以說非常的密切 後來阿難出家 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來服務 來照顧 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的起居 所以什麽樣的事情 每日的生活 種種的 就是阿難尊者在管理 所以一般講叫做秘書現代話了 所以阿難尊者 真的 福報很大 你看能夠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出家從頭一天 到佛入涅槃 一生從來 不離開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他就跟著到哪裡 所以你看 福報很大 佛 不是一般菩薩 無量劫以來 所修學的在印度示現成佛 所以 要做侍者 不是那麽容易 你要有很大的福報 第一個 阿難尊者最大的福報是什麽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最大的福報 如果今天沒有阿難 尊者 你看 今天我們聞到這個淨土法門 你説有沒有這個機會 沒有 而阿難的這個福報來貢獻給我們一切衆生 分享 所以 沒有福報很大的人 沒有很有能力的人 作佛的侍者 那個很難 我以前認識了我們老和尚 我一直很想 動這個妄念 這個念頭 我很想做我們師父的侍者 一直動這個念頭 你知道嗎 後來在臺南 這個機會來了 但是後來 還是沒有福報 很想我不是跟他去到處跑 不是 因爲我很想學習 有在老師旁邊 你看特別是修這個淨土 有什麽事情 我們會請教老師 老師在旁邊的教導 我們進步很快 但是沒有這個福報 真的 沒有這個福報 連我的老師 在山上的 那個九十四歲的 我想做他的侍者 他也不肯 他習慣一個人生活了 他不習慣有侍者 真的 他一個人真的很簡單 日中一食 一天只有吃一餐 自己處理 所以沒有這個福報 這個阿難尊者真的 有這個福報 所以一生照顧釋迦牟尼佛 在這個地方 我要跟大家提醒一件事 //在這個《佛典故事》裡面 有提出一個公案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缽 釋迦牟尼佛的缽 很重的 又很大 如果沒有一個力氣很大的人 很辛苦 你看每一天釋迦牟尼佛要出去托缽 好遠 要走一趟路 好遠 出去 又回來 你説如果沒有力氣大的人 行嗎 很難 阿難尊者的力氣很大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的缽很大 又很重呢 爲什麽 爲什麽呢 他缽空的 很重 釋迦牟尼佛的缽 很重 像我的缽 我有自己出家人的缽 只是這邊沒有機會用得到而已 我在印尼有用得到 每一天吃 都用那個缽吃的 我們出家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缽 釋迦牟尼佛這個缽從哪裡來的 聽説 在《佛典故事》裡面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成佛 要出去托缽 但是沒有缽 被四天王 就是我們講的四大天王 知道了 所以四大天王 每一個天王 東方天王 西方天王…每一個人拿一個缽 到釋迦牟尼佛的住處想要供養 但是 釋迦牟尼佛要平等 如果今天他接受東方的缽 西方天主會不高興 如果接受西方的 北方天主會不高興那怎麽辦 把這四個缽 用神力 釋迦牟尼佛用神力 把它黏在一起變成一個 雖然天主 在天界但是那種執著的心態 還有 所以釋迦牟尼佛 爲了平等 把這四個缽黏在一起 所以那個缽 很重啊 所以師父的那個缽 小小的 又輕 不是輕 雖然輕 但是拿起來 蠻重的 但是像釋迦牟尼佛(的)那個很重 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 一次出門好遠 阿難自己本身 有這個能力 力氣大 所以每天拿著這個釋迦牟尼佛的缽出去托缽 他有這個能力 你想想 二十幾年下來 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 以後 我可以在這邊試試看 拿這個缽出來 看看誰要來供養 這個蠻有趣的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沒有遇到這種事// 所以在這個《佛説出家功德經》裡面 有爲我們説明 一個人能夠短期出家 或者他出家一天的功德 有多大 所以我希望這個疫情過後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可以來辦 七天 十天 短期出家 女眾不用剃頭 男眾可以剃頭的 受這個《沙彌律儀》 每一天講課 聼經 念佛 以這個《佛説出家功德經》這一部經爲主 師父本來還沒疫情之前 師父的道場要辦這一個 給大人的 沒想到疫情來了 因緣沒有具足 以後 我們這邊有因緣 可以辦 還是以念佛爲主 七天 十天 很快就過了 你想想一天功德有多大 《佛説出家功德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所以非常難得 這個就是阿難尊者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現在我來介紹阿難尊者這個名字是怎麽取的 阿難的名字 它原本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 阿難的意思是什麽呢2457它的意思就是慶喜 慶祝的慶 歡喜的喜 爲什麽取這個名字呢 因爲釋迦牟尼佛成道日的那一天 而這個成道信息傳到他的家屬 到這個皇宮來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 正好阿難出生 所以因爲這個原因大家取他叫做阿難 意思就是慶喜 後來出家 所以我們中國宗教有分為十大派 在中國除了禪宗 這些十大派宗教 叫做稱爲什麽 教下 教下的初祖(祖宗)是誰 阿難尊者 所以 在佛法 在佛弟子當中 阿難尊者是表法什麽 教下 所以 你看那些南傳的佛堂 像泰國 或者我師父的一些道場 釋迦牟尼佛旁邊 就是誰 阿難 跟誰 迦葉尊者 阿難代表什麽 教下 迦葉代表什麽 禪宗 戒律 威儀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都有表法的 阿難就是這個表法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阿難的名字怎麽取的 大家可能會比較容易 我們懂 但是有一些人不知道 接下來 我們來看 釋迦牟尼佛在堂兄弟裡面 他的年紀是最老的 就是説 老大 阿難尊者是排第幾的呢 最小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 跟阿難尊者 他的年紀相差幾歲呢 三十歲 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度他出家的時候 阿難尊者提出了一個條件什麽條件 他說:釋迦牟尼佛 您曾經所講的這一些的經典 我沒有聽過的 求佛陀重複再講一遍 佛陀答應 我(就)出家 釋迦牟尼佛答應他了:好 我答應你 我有時間慢慢爲你說 所以阿難尊者在佛弟子當中 聼佛講經最圓滿的 最完整的 就是他 沒有一個比阿難尊者 因爲佛走到哪裡就跟著到哪裡 所以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他什麽:多聞第一 就是這個原因 什麽叫做多聞第一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所以這一段我們一定會知道 大家都知道 但是有一些人可能需要簡單來説明 在這個地方 有一個問題 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阿難尊者 他的特別的專長 是什麽呢 而且剛好跟周利槃特 一百八十度 相反的 大家都知道 周利槃特的記憶力很差 下下根的 愚笨 很笨的那種 剛好相反跟阿難尊者 大家都知道 阿難的頭腦很棒 很好 而且他的記憶力大家都知道 在佛弟子當中是排第一的 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 佛講經他聼一遍 永遠記住 一個字也不漏掉 釋迦牟尼佛怎麽講 他就怎麽記錄 一字也不漏掉! 不增也不減 你想一想 這個腦就像什麽像電腦錄音機一樣 天底下有這種天才 有時候電腦會壞 有一點問題 故障 阿難尊者不會 一句都不漏掉 像師父現在講經 所謂錄起來的 錄起來 裡面跟師父所講的 一模一樣 不增也不減 阿難尊者的腦就是這個樣 所以這個福報不知道怎麽修的 你想一想 這個不是普通人 我們每一天聼了幾十遍 不但記不起來 常常忘記 不要説別人聼經 有時候你看我們年齡越來越大 記憶力越來越衰 你説呢 所以有一些很重要的事 不能記起來 要寫起來 不然的話 我的戶口裡面剩下多少也不知道 密碼多少也不知道 你説呢 師父常常遇到一些居士 人還沒走 開始寫遺囑 這個財產給誰 這個財產給誰 有時候到我的寺廟 因爲師父 很開放 開放的意思就是説 你要來找師父 很容易 所以師父禮拜天 禮拜六 或者其他時間很多人來找師父 有時候問問一些佛法 所以他們知道禮拜一是師父的禮拜天的時間 就是禮拜一師父不想跟人家見面 除非很重要的事 喜歡做自己的事 除了禮拜一師父時間都是很多 常常跟這些人 老師啊 或者其他的 一些護法 談談一些佛法 有些居士提出這給問題 這個遺囑怎麽樣怎麽樣 我説 你們怎麽提 是你們的事 但是師父那一份你們不要忘記 厚臉皮呀 開玩笑啦 有時候需要 放鬆一點 我説:懂得布施是好 你今生留下這些 就是你的福報 但是 你也要爲你將來鋪路 雖然你只是行善 人天福報 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布施對你來説也很重要 爲什麽 這個布施出去將來會有利息 而且將來都是你的3447// 幾分交代給自己的兒女 幾分你自己要去幫助那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也不一定到道場 看哪一些人需要 老人院 孤兒院 那一些病人 需要的 你去供養 幫助那一些需要的 這都是你的 所以 財要懂得用 你不要一直積在裡面 死也帶不走【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以後誰來爲你花呢 如果你的兒女孝順的話 也不錯 爲你修福 兒女不孝順怎麽辦 【死路一條】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懂得布施供養 真的 所以 有這個機會 新加坡 昨天有一位居士 他說要辦這個佛一 租一個地方 大概一千兩百塊的新幣 我説:有沒有人供養 現在還沒 給我機會來供養吧 一千兩百 好 我來供養 看看我的錢包還有多少 這個裡面 供養出去 給一百多個人能夠聚會在裡面念佛 好事 能夠減少給別人壓力 也是好事 看你的能力 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 都是一樣的 都是布施 因爲我們所講的【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對呀 所以能夠帶得走的 分秒必爭 帶不走的 盡量放下 3651 但是 不管你的頭腦好還是頭腦笨 我們老師父講 我們師父上人 只要你信心 精進 老實 聽話 依教奉行 你都會有成就的 而最大的就是你能夠聽話 這個聽話的意思是什麽呢 你會有成就的 我們常常聼我們師父上人講什麽叫做聽話 聽話的意思是什麽呢 就是叫你放下的意思 我們今天現在很多出現在哪裡 關鍵在哪裡 我們很多事情放不下 捨不得 看不破 以爲這個身是我的 以爲這個東西是我的 以爲這些全部都是我的 其實哪一件東西是你的 沒有 連這個身體你都帶不走 何況 外面這些身外之物 你何必這麽辛苦 這個是我的 你要一定聽我的 哪一件是你的 連這個道場也不是你的 所以不要去爲了這個事情 給自己壓力辛苦 所以爲什麽會有六道 六道的根源在哪裡 在哪裡 執著啊 六道輪迴的根就是因爲你有執著 爲什麽有一些人到三惡道去 爲什麽有一些人到三善道去 執著的關係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師父上人常講 叫做老實 聽話 而老實聽話建立在哪裡 你能不能放得下 你看那個龍女 幾歲成佛 八歲 在《法華經》有 有一品 叫做…品 有爲我們説明出來啊 她是怎麽成佛的 她是怎麽成佛的 在老師文殊師利菩薩的導下 就是他的教導 而文殊師利菩薩在龍宮 你想一想龍是畜生道 只是福報比我們好 在龍宮聼文殊師利菩薩講經 聽了之後 馬上覺悟 明白了 覺悟了 明白了 什麽覺悟 什麽明白 就是把行門立刻成就了 她爲什麽會明白 什麽叫做行門 行門是什麽 這個佛教用詞 你們大家一定要知道 行門是什麽 行門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放下的意思 她聼經聼明白了 文殊師利菩薩怎麽說 她聽話 老實 放下 她立刻做到了 所以大乘經裡面跟我們講 你能夠把妄想 分別 執著 而能夠放下 你就是成佛了 道理很簡單 問題現在我們 比什麽樣的人都放不下 關鍵就是在這裡 障礙就是在這裡 眼睛看到的 有沒有放下 沒有 看到的 都是落印象 而這個印象將來變成我們的障礙 耳朵所接觸的也是落印象 執著 分別 妄想 你看統統都具足 所以我們爲什麽今天念佛 一萬當中念佛的人 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因爲祖師大德的問題 是因爲我們自己關鍵太多東西放不下 沒辦法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看那個《華嚴經》末後 我們有看到誰 善財 善財一生圓證無上菩提 就是成佛 而他得這個根本智 在哪裡 在哪裡得根本智 文殊師利菩薩 根本智的意思是什麽 根本智的意思就是得清淨心 容易懂 他得到清淨心(是)在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誨(下) 他爲什麽會得到清淨心 看破 放下 所以 有很多事 我們學佛的人不懂怎麽修 所以修了一輩子 就是這個樣子 像昨天有一位居士來找我 跟我講很多他修行的心得報告 可是我告訴他:不要著相 無我相 無人相 無衆生相 都是假的 善惡也都是假的 不要去執著這一些 你的境界就提升了 所以從這地方在佛法裡面説 無論你是上根利智 下下根的 只要你真正修行 真正好好的 一門深入 長時熏修 特別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你會成就的 你要相信 這個事情我們必須要相信的 只要你真的 想要超越六道輪迴 往生西方淨土的 你只要真的落實 聽話 所以有一些人跟我説:師父 念佛很難 難在哪裡呢 念佛難麽 爲什麽這麽難得到這個利益呢 難在哪裡 我們很多人 難在持久 他常常斷續 一天念佛兩天休息 兩天念佛 兩個星期請假 你説呢 像《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 不是講嗎 什麽叫做淨念相續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淨念相續 我們常常斷續 這一句名號是最容易的 爲什麽你會斷續呢 因爲你對這一句名號沒有信心 所以沒辦法持久 念佛是一步一步的纍積 我們不是上上根的人 我們是下下的 我們一步一步的纍積下來 在念佛當中常常遇到一些境界 很正常 持久不難 難在哪裡呢 難在一心 所以一心其實不難 難在你自己沒辦法專 你沒有把這句阿彌陀佛 放在你的心上 像比如說 你們現在在這裡 人在這裡 心有沒有在這裡 到處亂跑 你不相信嗎 你想一想 你一支香 你去看看你的念頭 妄念 動念 有多少 人在這裡呀 心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有一些更嚴重的 比如說法師敲地鐘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心才跑回來 結束了 結束了 很多人有這種的事情啊 外面工作還沒做完 這個要處理 處理那個 所以沒辦法呀! 像我以前剛剛到臺南 我遇到兩位老菩薩 我説:老菩薩 念佛怎麽樣 很好很好 累不累 不累不累 這麽厲害!我説:你在念佛的時候是坐著 還是盤腿 他說坐著 那你坐著舒服嗎 舒服 有沒有睡覺 有啊 念著念著睡着了 難怪他說念佛很舒服 原來他是來睡覺的 你看人家地鐘結束了 才起來 結束了 嘻嘻哈哈 所以呢 在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知道 其實念佛不難 你要學專心 學專才能夠達到一心 所以你看那個周利槃特 他爲什麽會這個樣子 就是因爲他專心 把他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掃把 集中在掃地 我們今天的根性比他好 你能夠把你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這句阿彌陀佛 當在念佛的時候 萬緣放下 念頭起來 不要管它 只要你把它抓回來 專注在這句阿彌陀佛 你知道就好 這個念頭又起來了 不知跑到哪裡去 不要管它 你越管它 又起了一個執著 起來的時候 你就把它抓來回來 專注 所以師父在念佛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拿著念珠 雖然我沒有跟著念珠 但是起念頭來的時候 我在念佛 有時候跟它講:我們商量一下 我知道你現在到處要跑 因爲我們習慣了嗎 這個念頭習慣了 到處跑 但是 我現在萬緣放下 半個鐘頭 我就半個鐘頭萬緣放下 專注在這句阿彌陀佛 把心放在這句阿彌陀佛 當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我知道 你耐心一點 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這樣溝通 感覺不錯 不要去理它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念佛其實不難 難在哪裡 難在我們自己 所以老和尚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他説兩種念佛的人很容易成就 哪兩種人呢 時間到了 時間到了 下個星期 我再來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哪兩種人念佛最容易成就的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祝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48A 恭請師父慈悲開示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 我們佛家常講的一句話 【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 能帶的走的 一定要分秒必爭 帶不走的呢 我們 想盡辦法 能夠萬緣放下 所以 爲什麽我們一般打佛七 主七和尚 頭一天會提醒我們 來為我們説明 我們佛七的用意 建立在哪裡 所以 這樁事情我們必須要一個很大的去思維 我們今天學佛是爲了什麽 學佛的主要性 是幫助我們什麽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 不然的話 我們跟一般的學佛 沒什麽兩樣 特別今天 我們是佛一 再過兩天 明天後天 要舉辦一個三時繫念 所以 經過這麽多的時間 我們應該會瞭解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示現)出家 以出家的身份 來弘法 阿彌陀佛爲什麽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歡迎十方一切的衆生能夠發願 求生 親近阿彌陀佛 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所以 我們師父上人常講 最主要的 我們就是要 了生死 出三界 因爲這個人生真的很苦 而且苦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無量苦 a426} 所以 今天分爲兩堂課 每一堂課大概十五分鐘 {b444今天用什麽題目來跟大家分享呢《能夠一切隨緣 比什麽都好》這個就是要跟大家來分享 我爲什麽要隨緣 我爲什麽要放下 世間很多事 説實在的 有一些人爲什麽生活會很苦 睡也睡不好 吃也吃不飽 每一天活得很煩惱 憂慮 恐懼 害怕 什麽原因呢 我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我們的人生 這個字是什麽 放 放下的放 放鬆 放心 放下 因爲我們對於這個世間很多事 太多的放不下 牽挂的太多了 所以爲什麽我們 一般人大家一定要記住一件事 一般人真正念佛 求生淨土的 是三年 真正要求生淨土的 是三年 你看《淨土聖賢錄》裡面 大部分有餘 都是三年念佛往生 他們是怎麽修呢?是不是我每天一萬聲十萬聲?或者拼命的一天一千拜?這個固然是好 但是爲什麽 他們在《淨土聖賢錄》幾乎大部分的都是三年 他們用什麽方法呢?就是用“放下”這一個字“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我們凡夫一下子要放下 真的做不到 不要説你們 師父自己本身 有時候 不知不覺 被這些境界 又迷惑了 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 你念頭起來沒關係 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就壓下去了我們就是疏忽這一點 境界一來比任何人更執著更計較 你說你在修行嗎? 所以我們今天到這個佛堂裡面 一定要萬緣放下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把你們的精神 意志 集中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上 只要你把你的心放在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都能夠成就的 所以這些祖師大德做給我們示現 他們怎麽放下呢?每一天放 有多少 放多少 一點點的放 每一天 把心裡面的一些煩惱 每一天能夠放多少 就放多少 所以三年 圓滿了 他自在 要留 就留 要走 就走 他們是這樣修來的 那我們呢?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你看執著 計較 種種的 比任何人更嚴重 很可惜!釋迦牟尼佛都能悟出這個道理爲什麽我們不能悟出這個道理呢? 人生真的很苦的 如果人生不是很苦的話 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爲什麽四次連續的 勸導我們 而且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勸導我們的 阿彌陀佛爲什麽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知道 明白 這個道理 你看 我們每一天爲了這個身體 做這個身體的僕隸 你説呢 所以你花很多時間 要來照顧這個身體 照顧不好 會帶來很多麻煩 你説呢 苦不苦 不苦啊 師父 很幸福啊 b1121} {c1121所以我跟大家在雪梨有一段因緣 這個緣會有一個時間時間到了 我們各走各路的 但是我們做(為)一個法師該講的 要講 該説的 要説 不然的話 我們能夠聚會一處 非常難得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認真努力的去學習 真的這個人生太苦了 現在爲什麽我們感覺 不苦 時候未到而已 時候到了 你就知道什麽叫做苦 所以 清朝 在杭州這一帶 有一位老菩薩 這位老菩薩 她的家庭很富足 兒女孝順 媳婦又很孝順 你説這種的人生 幸福還不幸福啊 很幸福的 但是最後呢 她悟出一個道理:人生無常 爲什麽無常呢 因爲我們有生老病死 每一個人避免不了的 求不得 愛別離 每一個人都離不開 爲什麽會苦 捨不得 你能夠捨得 會苦嗎?自在 時間到了 我們就走了 所以我跟大家在雪梨是一段時間 緣到了我們就一定有障礙 所以 這位老菩薩 悟出這個道理的時候 她在想有沒有一法能夠永恆 得到自在 而了生死 脫離苦海 所以她想要修行 很有善根 年齡七十二嵗 在杭州 人家七十二嵗就 悟這個道理 我們幾嵗了 可能我們比她更老也有還不錯 還抓住在那邊:這個是我的 那個是我的 哪一個是你的 沒有是你的 連你的身體都不是你的 何況外面的 你不要每次跟人家說“這個是我的” 所以 她想這個道理 怎麽辦 怎麽修行 所以到孝慈庵 杭州到現在還在 這個孝慈庵 裡面有一位老和尚 他法號是誰呢 道源老和尚 得道的道 原來的原 就問這位老和尚 我想要脫離苦海 我想要修行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八萬四千法門 方便 簡單 容易 快速 哪一法適合我修行 道源老和尚直截了當 就跟她講:老菩薩 他說:欲脫苦海 無過於念佛 念佛不難 難在持久 持久不難 難在哪裡呢 難在一心 我們念佛很簡單 四句 能不能維持 每一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也可以容易做得到 哪怕是習氣重 但是達到一心 這個有時候有點困難 念佛的時候三心兩意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腦子不知想到哪裡去了:外面的那個工作還沒好 裡面的這個還沒整齊 家裡老公怎麽找我們 一大堆出來了 一邊念佛 口在念佛 心 散亂 等一下香燈 這個樣 等一下 齋主的這個樣 反正三心兩意的 就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 道源老和尚就跟這個老菩薩講 說:只有這個方法 你要快速 簡單 但是最主要 你能夠萬緣放下 你將來能夠執持名號 老實念佛 你會離苦得樂的 脫離苦海 你説 老菩薩聽到這一句話 開不開心 很開心!回到家裡 把所有的事務交給她的兒女 交給她的媳婦 統統不幹了 統統也不管 統統也不做 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 念了多久 一年 一年過後 又來找到這個道源老和尚 來問老和尚 我該放的 放了 您叫我放下 什麽也不管了 我什麽也不做了 什麽交給兒女 但是我的心爲什麽不能達到一心呢 我也繼續念阿彌陀佛 每一天不斷的念佛 拜佛 念佛 但是爲什麽達不到一心呢 一心不亂這個境界我們一般做不到 説實話 很難 但是念佛功夫成片 可以 我們每個人有這個機會 所以這個老和尚 就告訴這位老菩薩:你雖然事務已經放下了 但是 有一件事 你沒有放下 這個道源老和尚有神通 所以有時候去見這些老和尚 有修行的 一看就知道 你這個人的毛病在哪裡 所以 以前 去見老和尚的時候 眼睛不敢看他 你明白嗎 不敢看他 知道 你這個人有毛病 所以要看一個人 看他眼睛 這個人眼睛是怎麽樣的 煩惱習氣重的人 從他眼睛可以看得出來的 所以 他就跟她講:你 什麽都放下了 但是有一件事 你還沒放下 哪一件事呢 你對兒女的牽挂 哈 你對兒女的牽挂 對兒女的牽挂你沒有放下 你是不是這個樣? 老菩薩承認 師父 雖然事已經放了 但是對這種家親眷屬 兒女的感情 我到現在好難 如果你放不下的話呢 你就很難了 所以 你真的想要欲脫離苦 沒有別的路 你要放下 然後來執持這句名號 你才能夠成就 你才能夠達到一心 但是這個老菩薩有善根 聼道源老和尚的話 我們很多信徒 法師 師父 跟他講什麽 他都不聼的 自作聰明:哎呀 師父 好難啊 這個怎麽樣 找藉口了 那沒辦法 沒想到 這個老菩薩落實在這個生活 一心一意 真的 百不管了 所以在杭州這一帶 她的這個名字 叫做“百不管”的老太婆 老菩薩 很有名氣 所以真的 她放下了 一年過後 又來找到這個道源老和尚 來找這個道源老和尚做什麽呢 就是跟道源老和尚道謝 而且告訴老和尚說:再過幾天 阿彌陀佛要來接引我了 我現在跟老和尚說一聲謝謝 因爲你的慈悲的教導 我現在真的 我已經要到西方淨土了 真的 數日後 真的三天後 她真的已經走了 預知時至 坐著往生西方淨土 壽命七十五歲 三年 所以 口 說放下 隨緣 但是有時候 真的很難做得到 所以我們 要一點一點的放 對世間的牽挂 留戀 我們一定要好好放下 除非你還要搞六道輪迴 如果你這一生真的想要親近阿彌陀佛 了生死 像這位老菩薩 爲了要脫離苦海 她下定決心 因爲她明白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她還會有能力 來到這個世間 來看誰 來照顧誰 你們不是對這個世間 有一種感情嗎 你不是對這個世間放不下嗎 你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隨時隨地都能夠到這個世間 看看你生生世世的父母 看你的家親眷屬 你有這個能力 所以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 在《佛説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距離西方極樂世界 過十萬億佛土 意思就是說 你有這個能力 有這個機會 隨時隨地 都能回到這裡 來看到雪梨淨宗學會的同修 看到你的家親朋友 種種的 所以 修行關鍵就在行門 行門的意思 你能不能放得下 那個才是關鍵 但是這個放下關鍵是在心 不在事 這個一定要明白 所以 沈善登老居士告訴我們:淨土法門妙在哪裡 妙在哪裡呢 【不離世間法】它不離世間法 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夠修 但是心裡面很清楚 我的方向我的目標 c2404} {d2404所以你看 我們師父上人老和尚 他不是講了一個故事嗎 就是在六和園 香港 六和園裡面養了一隻貓 這一隻貓 只認房子 不認人 老和尚猜這隻貓 一定以前這個房子的主人 放不下捨不得 所以守住在這個地方 所以出生做爲一隻貓 因爲老和尚住的這個房子 已經屬於第五代了 所以 你要小心哦 你守住這個房子 將來你會生在什麽 螞蟻啊 蟑螂啊 真的 你要小心 房子也不是你的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多好啊 你房子想要(升)天空就(升)天空 你不想住 房子就不見了 根本都沒有 很清淨的 你看 這個房子很麻煩 你執著在那邊 那個是我的 這個是我的 那個是我的 那以後你的前途不是螞蟻就是蟑螂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希望大家 我們這個佛一 非常難得 能夠萬緣放下 把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 集中在這一句 然後搞清楚 我自己要做什麽 今天你捨不得 你也要放 你放不下 你也要放 爲什麽 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這個世間 所以這個世間你對它的留戀 你就是在六道裡面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天的時間短 三惡道的時間很長 所以大乘佛法裡面 告訴我們 人墮三途五千劫 這個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啊 今天能夠遇到淨土 明白事實的真相 那你要好好珍惜 你看《金剛經》有一句話 釋迦牟尼佛 講的非常的清楚 就是因爲他對事實的真相瞭解 透徹的明白 才告訴我們【一切有爲法】下面呢【如夢幻泡影】大家都會念 有沒做得到 沒有 所以 我們一定要知道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事實的真相 你走到哪裡 你活的很快樂 你活得很自在 人家怎麽樣批評 怎麽樣駡你 怎麽樣侮辱 怎麽樣來毀謗 或者人家看到你 或者你看到不喜歡的 你討厭的人 你就是過的很幸福的 過的很自在 爲什麽呢?因爲我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因爲我心裡面只有想要了生死出三界 我不是要跟他永遠在一起的 我要找到一個解脫之路 誰也擋不了 只有自己的業障 擋了自己的路 所以這個道理 我們好好認真努力 用功 希望大家 在這個“佛一”當中 我們一起 把我們的精神 集中一致 集中在這個一句阿彌陀佛 我相信今天 以八關齋戒 加上我們念佛 你的心會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d} 好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下面再跟大家來分享 第四支香 今天謝謝大家!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念佛!
48B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四眾弟子 大家吉祥!阿彌陀佛!這一次以清明我們舉辦這個“佛一” 説實在 這種的氣氛 在這個大禮堂 今天能夠恢復 雖然我們疫情還不是很穩定 但是 我相信以我們虔誠的心祈求阿彌陀佛 能夠化解 所以 這一年多 我們都沒辦法聚會 其實 在這個地方 氣氛莊嚴 環境又好 但是我們這一年下來 修學 念佛的功夫 有沒有提升呢 這個大家很清楚 其實 這個時間 讓我們定下來 心容易修學 所以今天 剛才師父 在休息 我的老師 (在)印尼 在山上有一位老師 年齡九十四歲了 (他)打電話說:不要到處亂跑 不知道爲什麽他怎麽知道 下個星期又(要)跑到墨爾本去了 神通廣大 説實在 希望能夠定下來 所以他給我一個功課 選擇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讓我這一部經 定在三年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感謝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我們的鄭居士 所以共修的期間都選擇這一部經 {a329其實 我最喜歡的就是《無量壽經》這一部經 你能夠聼明白 聽懂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説法 沒有其他法門比它更重要 因爲這一部經代表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八萬四千法門 你能夠聽懂聼明白 那你這一生一定把握親近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淨土 爲什麽我們要到極樂世界 你從“極樂” 這個名詞來看 你就明白了 爲什麽稱爲極樂 因爲它是真的 不是假的 都是心想事成的 每一件事 無不是隨心所欲的 所以 什麽叫做圓滿 圓滿的意思就是隨心所欲 我要什麽樣 它就在你的眼前 你不要了 它就消失了 你看這麽好的環境 我們在考慮什麽呢? 所以最喜歡的 學這一部 但是 老師已經指定下來 我沒辦法 我要聽話 聼話的人有福!【不聽老人言】吃虧就是你自己了 是真的 所以 老實聽話 我們能不能做得到 很少 所以今天 雖然時間很短 耽誤大家念佛 但是 我也應用這個時間來跟大家分享 我們這個欲望 能夠越少的話 你的心就容易越清淨 心越清淨 你的身心就很健康 爲什麽呢 煩惱少了 爲什麽我們煩惱多 因爲我們的心的污染 非常的嚴重 這個事情大家有沒有去思維 這個心要怎麽樣清淨 你看我們六根接觸六塵 有沒有起心動念 有沒有執著 六根接觸六塵都在執著 都在落印象 所以 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 講的很清楚【諸苦盡從貪欲起】下面是怎麽念的【不知貪欲起於何】 所以我説 雪梨 好厲害!所以有時候我們要小心 要學習 要更好一點 要不然 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 你們 可以出來講經 特別我很鼓勵你們 出家 出家真好 我有鼓勵一個六十二嵗 你出家 二十年 用你的能力去弘法 到八十五歲 關起來 五年念佛 求生淨土 九十嵗 師父 行嗎 行!看你自己了 真的 師父現在 四十三歲 還有四十年可以拼 其實 我們這個老師 常常跟我講:你要代衆生 能夠一天做一點事 減少衆生的煩惱 我們沒有修養 修養不是很好 但是我們用虔誠的心念佛來迴向 迴向給這些無形的 有形的 看得到 看不到的 希望他們能夠聽到這一句名號 而我今天所修學的功德 因爲佛在《出家功德經》裡面有爲我們講的很清楚 一天出家的功德 不可思議的 你把今天所修學的功德 統統迴向 你也爲衆生做一份的力量 為國家 為社會 為全球 心量能夠跟虛空法界一樣 所以 我就借這個因緣 跟大家來講 我剛才已經講過 早上 我們能夠學習懂得 放下 你的生活有多自在 一分 你有得到一分的自在 五分 你得到五分的自在 所以爲什麽我教大家一定要把你的精神意志 放在這一句 阿彌陀佛 把你的心 你的口 放在阿彌陀佛 處處時時刻刻的 都是在這一句 阿彌陀佛名號 如果大家能夠這樣做 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成就 早一點到西方淨土 你就少受一天的苦 要聼懂啊a1059} 我時間還有多長 怕忘記了 還有七八分鐘 {b1109所以 對世間盡量不要太過 過於留戀 因爲都是假的 帶不走的 你說哪一件事能夠帶得走的 不要做這個身體的僕隸 所以有時候我們很可憐 你自己做不了主 誰做主 你的身體作主 所以 你要照顧 沒辦法 很可憐 西方極樂世界那就不一樣 常樂我淨 誰做主 能夠主宰自己的 自己能夠主宰 所以 早上跟大家講這個故事 像我們師父 老和尚在六和園 不是有一隻貓麽 那隻貓 只認房子不認人 誰到那邊 它不認 它只守著那個房子 而且到它的房間裡面 它的座位的位置都是坐在哪個位置 主人的位置 其他的位子它不坐 你看那個習氣 守著在那邊 所以老和尚講這個 過去可能是這個房子的主人 因爲 老和尚是屬於第五代了 但是它是屬於第幾代的 這個不清楚 很愛護 守住這個房子 你看 已經墮在畜生道 它還不覺悟 你看 去過釋迦牟尼佛 在托缽的時候 經過一個房子 經過一個家裡的人 這一家人 前面養了一隻狗 每次釋迦牟尼佛經過 它就喊 一直叫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 停下來跟它講幾句話 回到家裡了 好難過 所以它主人回來的時候看到這隻狗 本來回來很高興 爲什麽今天感覺很悶 感覺很不快樂 他問他的傭人(丫鬟) 爲什麽這個樣子 沒有啊 剛才釋迦牟尼佛來 不知道跟它講什麽 它變成這個樣 主人很不能接受跑到祇樹給孤獨園 問釋迦牟尼佛:您爲什麽這樣 釋迦牟尼佛才跟他開示 講佛法:你知道這隻狗是你的父親 爲什麽它一直守著在那邊呢 因爲這個客廳的地下 埋了一堆的金銀財寶 但是因爲那個時候來不及告訴你 他已經走了 突然間死了 所以執著 剛好家裡一隻母狗 要生(小狗)的時候 他投在這個母狗裡面 你不相信 你到你家去挖一下 挖出來 真的 全部都有 嚇了一跳 所以把那些金銀財寶供養布施 為他的父親做善事 迴向 才脫離畜生道 生在哪裡 忉利天 生忉利天不錯 壽命一千嵗 你看那個不錯 所以對這個世間千萬不要去留戀 你留戀什麽 就變成什麽 你看我們師父的老師 方東美先生 他一生最喜愛是什麽 收藏書 愛書 臨終的時候 交代他的太太 把這些書供養到國家的圖書館 他明白這個道理 那我也是一樣 一種喜愛 我一生也是喜歡買書 我在台灣花很多錢 買這些經典 很多 而且古書 這些 一大堆 現在供養到我們的學校的圖書館 花很多錢 花了太多 最近 跟華藏 臺北的華藏淨宗學會 請了兩個貨櫃 那些書 供養去學校裡面 你想想 兩個貨櫃書 那個花多少錢 但是因爲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爲什麽 (如果)不放下 書裡面有一個叫什麽 蛀蟲 所以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 千萬不要留戀 你一留戀 你就慘了!真的 往生不了了 牽挂了 b1639} {c所以有一個弟子 因爲昨天 師父有開課 不是我開課 是我師父請我講課 爲我們那些護法 有一個護法 他問了一個問題:什麽樣的人 才能夠稱爲阿彌陀佛的弟子呢 什麽樣的人 什麽樣的人 你們不是念阿彌陀佛麽 要做阿彌陀佛的弟子 什麽條件呢 我昨天九點講到十一點 那個是我們師父的大護法 很護持 整個印尼的 裡面有CiJi的 還有其他的 很多 最後 有一個居士 問了這個問題 其實 跟講的(内容)不一樣 但是他問了這個問題:什麽樣的人才能夠稱爲阿彌陀佛的弟子 怎麽不知道 真正 這個是我認爲: 真正能夠信願持名 你相信有阿彌陀佛 你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深信不疑 而真正發願 這一生不管怎麽樣 我這一生一定要到西方淨土 像這樣的人 我相信:得生淨土 必定的! 所以稱爲阿彌陀佛的弟子 那你的信願持名 所以這個道理很深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對於這個淨土法門非常的著重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非常的注重 所以你要成爲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真信嗎 你真願嗎 你真願 你將來必定得生淨土 得生淨土等於十方諸佛的弟子了 你的福報有多大!你的老師不僅僅是阿彌陀佛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是你的老師 你的面子有多大!你看現在你在老和尚旁邊拍個照 有沒感覺我面子好大 是不是這個樣子 我相信大家 你們遇到老和尚 心裡開不開心 講實話 “開心!” 開心嘛 如果跟他拍照呢 “更開心!” 更開心!道理都是一樣的 今天如果你跟學悟法師…哎呀呀 沒什麽 小小的 等十年 五十年以後再來跟他拍照 還來得及!這個不一樣 真的 真的 不一樣的 今天如果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等於是十方一切諸佛的弟子了 你的面子有多大!所以 還不去呢?!你到彌勒淨土 彌勒菩薩看到你:進來 進來!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坐在前面 最前面的一排!將來彌勒菩薩降生到這邊 示現成佛 你想要跟著彌勒菩薩來到這邊 很容易的 多好啊!(爲什麽)還在這邊受苦呢 奇怪!c2057} {d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地方 常常有人問我:師父 我今天喜歡念觀世音菩薩 我能不能往生西方淨土 能!因爲《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三輩往生 三輩講的就是上中下 完全就是修淨土的 以淨土的原則 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是什麽 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如果連這個不知道 你怎麽能夠往生淨土呢 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 修行的原則是什麽 我們淨土法門在這個四十八願裡面 就是什麽:【發菩提心】下面是什麽【一向專念】這個就是全修淨宗的 但是下面的那一段《無量壽經》不是有一段嗎 【一心 三輩】什麽叫做一心三輩 就是說你修行不同的法門 只要你把這些功德統統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都能夠往生淨土的 這個是真實的 所以你要念觀世音菩薩 可以!所以前幾天 有一個信徒 墨爾本的 他要開刀:師父 我一生喜歡念觀世音菩薩 我開刀 我能不能念觀世音菩薩 還是阿彌陀佛好 隨著你的心 你喜歡觀世音菩薩 你就念觀世音菩薩 你念阿彌陀佛都是一樣的 沒有分別d2307} {e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要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怎麽説呢 這個發生在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在講《彌陀經要解》他引用了兩個公案 念佛往生 而念佛往生之後 又回來 來告訴我們 這兩個人是誰呢 一個在宋朝 宋朝 很出名 是誰呢 就是可久法師 大師 很久的久 可久大師 可久大師他已經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淨土 又回來 三天 來告訴我們 他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的所有的環境 都是跟我們 經上裡面所講的 全部都是符合的 可久大師的修學 一生是以什麽樣法門爲主呢《法華經》但是 一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告訴我們一件事 他活起來的時候 三天 他説很多人這些 在這個世上念佛 當他動這個念頭的時候 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蓮花池(蓮華台上)就有你的名字 他看的很清楚:這個人越念越精進 這一朵蓮花越長得很漂亮!而且是金的 所以 可久大師 剛好到蓮花池 看到了一位老和尚 這個成都(府) 有一個很(有)名的 叫做廣教院的勳公老和尚 勳公老和尚還在人世 但是他念佛 一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蓮花池裡面 有他的名字 而且這個蓮花是金的 人還在人世 還在這個世界上 但是他的蓮花在西方極樂世界已經長出是金台的! 不僅僅勳公老和尚 孫十二(郎) 還有 我們講的 (明州)徐道姑 也是一樣 所以你們今天發一個願 動一個念頭 西方極樂世界有你的名字 蓮花有一朵 所以 拼命要念啊!不要將來以後找不到蓮花 蓮花在哪兒呢 枯了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相信 只要你動這個念頭 在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池就長出了你的名字 所以要爭取 世界上什麽都假的 蓮花真的! 還有另外一個 就是越國夫人 越國夫人她這個人領導她的丫鬟(們) 每一天教她(們)念佛 勸導她(們)念佛 而且自己親自帶著 領眾她們念佛 有一天 她的丫鬟一個 來托夢給她 她説:我今天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感謝越國夫人 我已經到西方極樂世界 然後這個越國夫人就問她:是真的嗎 真的!你能不能帶我去?我能帶你去 當她帶她到西方極樂世界看到什麽呢 時間到了 明天我們再跟大家繼續講 超過(時間)了 等一下大迴向 所以 越國夫人她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看到什麽 而且很精彩 這個故事的下面 我明天在講經當中 會跟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有這個能力 有這個因緣 將來我們蓮花不僅僅 金也好 銀也罷 反正有一朵蓮花就好了 不要等一下以後 阿彌陀佛拿銀的來的時候:阿彌陀佛 我不要 你不要這樣講!趕快走!你要等到金的 這個世界上誘惑太多了 容易墮落 有時候被迷了 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不管 銀也好 金也罷 都是一樣 e2854}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祝大家我們六時吉祥!老實念佛 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49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 是我們舉辦這個三時繫念清明孝親報恩中峰三時繫念法事 祈求護法龍天 天龍八部 特別是 祈求 我們阿彌陀佛 能夠幫助這個世界 大災化小 小災化無 祈求阿彌陀佛幫助我們過往的父母 我們的家親眷屬 無量劫以來的 冤親債主 能夠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 舉辦這個三時繫念的用意 我們也是非常難得 我們雪梨已經停了一年多 所以今天又有這個因緣 我們再聚處一次 舉辦這個三時繫念 今天有兩樁事 要跟大家報告 不敢説開示 開示對我來講 沒有資格 我們大家都是同參道友 一起來學習 第一樁事情就是要告訴我們 我們師父上人 提倡三時繫念幾十年下來 它的意義的内容 是什麽 重複講一遍 它的意義 它的内容 它的精神 是注意哪一點 這個我們要注意的 第二點就是跟大家繼續來學習 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爲什麽選擇這一部經 這個也是我的老師 爲我指定的 三年 不允許再學習其他的 只講這一部經 當然我要聽話 因爲對我一個很大的幫助 沒想到經過學習 這一部不是一般的經典雖然經文 不是很長 但是内容 字字都非常有智慧 而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的成就 因爲時間 很短 頂多也一個小時 但是我相信大家 {a557放鬆一下 放鬆 心 把你們的心集中在這個地方 好好聼師父跟大家報告 把萬緣放下 集中在一志 講到這個緣 其實我跟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我感覺這個緣很奇妙 怎麽説呢 你看我師父的道場很多 我現在 在管的七個道場 沒有一個道場 我住過超過三個月的 除了我自己的山上的“彌陀村” 但是 到雪梨呢 很奇怪 每次來都很歡喜 法喜 你看美國 台灣 馬來西亞 印尼 很多地方要祈請我住在那個地方 我很少 但是到這個雪梨 很奇怪 在墨爾本我沒有住過超過 一個月的 在布里斯本 也沒有超過三個月 今年奇怪 一住一年多!這個都是老天爺最好的安排了!疫情來了 你看 跑也跑不了!你看 我在印尼要飛過來時候 我們那邊的護法:師父 不用飛了 很危險!住下來吧!你看 我一飛過來 你看 二月份十六號 去年 今年四月份 一年多了 很奇妙! 但是這個緣呢 有時間 大家一定要知道 這個緣 它有時間的定數 時間到了 該走的 也要走了!你説對不對呢?所以一切隨緣 不要把這些當作是自己的 因爲時間到了 緣到了 該走的 要走 趕快走!因爲我們出家的用意 是來弘法的 怎麽樣來利益大衆 這個是我們的精神 不是要搞名聞利養的 因爲我們明白 這個事實真相 沒有一樣東西 能夠帶得走的 你說 你的身體能夠帶得走嗎 如果你執著 留戀這個身體 將來我們往生之後 這個身體埋在墳墓 你變成什麽 叫做守尸鬼 守尸鬼知道嗎 執著在那個地方 離不開 所以稱爲餓鬼 很可憐的! 所以學習懂得隨緣比什麽更重要 人生無常啊 你説對不對呢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不知要發生什麽事情 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 不要把一切萬物當作太認真 都是假的 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已經跟我們講的很清楚 重複的告訴我們 提醒我們 【一切法 皆空】唯獨一法不空 是什麽呢 哪一個法不空 因果不空 淨業三福裡面 最後一福 就是告訴我們 是什麽呢 深信因果 這個因果 不是普通一般的因果【念佛是因】下面呢【成佛是果】好厲害啊!鼓掌一下嘛!明明知道【念佛是因 成佛是果】還不好好念佛!還搞一些是非人我 名聞利養 沒必要! 今天我跟大家有這個特別的緣 我們好好珍惜 因爲我們的時間到一段落了 各走各路 因爲我喜歡到處 跟大家結個緣 講經啊 領眾念佛啊 雖然我們修養不是很好【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知道過錯 懂得改過 知道有過失 懂得反省 比什麽樣的學佛 那個才是一個智者 懂得過失 懂得自己的缺點 而不懂得反省 那個不是學佛的人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所以我們要借這個因緣 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 所以 出家好!你們也可以出家 有意思的出家 我最近 鼓勵一位居士 印尼的他是一個老師 生活非常的富足 但是對淨土 對弘法 很精神 培養他在講經 在家居士 說:你現在六十二嵗 六十五歲可以出家 二十年 八十五歲 到了八十五歲 關門起來 萬緣放下 念佛求生西方 圓滿!但是 我不是説:師父 您今天説的出家很好 好!我明天晚上出家!不是!這個看因緣 所以這種緣分 我們一定要有一個 珍惜!希望大家我們一起來學習 今天如果我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修正 批評!因爲難得 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今生能夠 得到人身 已經很不容易 更珍貴的 你能夠聞到佛法 而在佛法當中 你能夠聞到淨土 比什麽更重要!我爲什麽講更重要 因爲你懂得事實 人懂得事實真相活得非常的自在 人家怎麽對你 你不會被這些環境困擾、影響 你心保持那種清淨 因爲你瞭解【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何必計較這一些呢 你説呢 是不是 所以【一切隨緣 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比什麽更重要 有 我們做 沒有 隨緣 錢賺多了 拿出去跟人家布施 廣結善緣 不要放在 一直放在裡面 你拿去給人家 幫助別人 所以師父的錢的供養 我很少放在道場 需要的我會支持 不需要的 我全部都光在別的地方去 幾乎進到哪裡去--非洲去 爲什麽呢 因爲他需要 他們很需要 我們有的 我們盡量簡單 人越簡單越好 剩下的 有剩餘的 去布施 哪一個地方需要 我們護持 因爲這些都是你的麽 不是別人(的) 到最後 還是你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希望大家 互相來護持 我們這個雪梨淨宗學會特別太難得 大家一定要協心協力 一起來努力幫助 所以一個領導人很重要的 一個領導人 能不能帶動這個團體 不但能夠佛法的精進 學佛的利益 將來能不能帶動大家同生極樂國 這個領導人很重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 大家配合 互相的護持 這樣我們大家能夠同心同德 明白這個道理 將來時間到了 該走的 我們一定要走 到哪裡 西方淨土 a1720} 這個三時繫念 第一樁事情先跟大家來講一講 這個三時繫念中峰三時繫念法事 中峰是元朝 法號叫做明本法師 這個介紹 那你想一想 中峰國師非常難得 上是王宮 下是百姓 沒有一個人(不)在他的教導下 沒有(不)得受用的 所以他對這個國家 對這個社會幫助很多 {b1826他老人家是一個禪宗大德,爲什麽他要編這一本《三時繫念》的法本呢?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 爲什麽他老人家要做這一個 他可以推廣禪宗 他爲什麽在這個地方推廣淨土呢?爲什麽 他爲什麽要推廣念佛? 一個方面就是告訴我們禪宗跟淨土 所以 在三時繫念裡面你看 有禪 有淨 禪淨裡面都是通等的 都是平等的 而且在這個禪淨裡面 淨土超過禪宗的殊勝 所以他老人家才介紹推廣 以念佛來幫助衆生 簡單 容易 方便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他老人家爲什麽 就是這個原因 念佛很簡單容易呀 你説呢 教你坐禪 能夠坐得麽 參禪很難!以前有一位法師 見到了達摩祖師 達摩祖師本來好好在吃飯 早餐 他一見到的時候 坐在達摩祖師的旁邊 講什麽呢:一切法皆空 一切萬法就是空!達摩祖師用手指把他敲一下!敲他的頭 痛不痛?很痛!你不是説:一切法皆空麽?說也 說也的道理 悟也 悟不出來這個道理 説法的人多 悟出的人少 現在我們念佛也是一樣 念佛的人多 往生的人少 什麽原因呢?沒有把它的具體抓住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 就是爲我們介紹這一個 所以下面爲我們説明 叫做三時 因爲今天時間太短了 沒辦法跟大家説明 那麽“三時”代表是什麽呢 晝夜三時 就是說24小時的意思 那“三時”代表什麽呢 就是教我們不斷地積功累德 斷惡修善 用什麽方法來修善呢?用繫念 所謂“中峰三時繫念” “念”的意思 你看 上面是一個“今” 下面是一個什麽 “心” 那什麽意思呢 什麽叫繫念 這個“念”的意思是什麽 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就是教你們活在當下 過去心不可得 未來心 不可得 現在心也不可得 但是 你要活在當下 你想到去過 那都是胡思亂想 你想到未來 那個都是胡思亂想的 活在當下 所謂這個當下的意思呢 叫做心繫一處 什麽叫做心繫一處呢 繫念的繫 意思就是說 念念不捨的意思 教你不捨什麽呢 就是教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時時刻刻把這句阿彌陀佛 不離口 不離心 處事待人接物都不離開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牽挂它 因爲牽挂阿彌陀佛 那是真的 牽挂這些名聞利養 都是假的 它只帶來煩惱 阿彌陀佛是帶來清淨的 帶來解脫的 所以教你念念不捨 我們學習佛法 要學捨 但是這句阿彌陀佛你千萬不要捨掉 阿彌陀佛捨掉了 你的煩惱就來了 道理很深 爲什麽人説: 師父 我念佛 我每天都在念佛啊 爲什麽煩惱還在 這個就是 凡夫跟聖人的區別 凡夫跟聖人的區別在哪裡呢 在哪裡 一個凡夫 一個真正有修行 區別在哪裡 念頭 你的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區別就是在這裡 你的念頭是怎麽樣的 所以 古大德所説的【聖狂之分 在乎一心】在乎一心 所以 你看那種有修行的人 有修養的人 他的心是什麽 心是定的 不容易被迷 什麽樣境界來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對他來講都是如如不動的 這個就是聖人 念佛就是教我們修什麽 修定 你看那些往生西方淨土的 是心浮氣躁 還是心定的 心是定的 所以一切萬法 回歸到最後 是什麽 修哪一個 修定 我們所講的 禪定 禪定 就是定力 這個就是凡夫跟我們聖人的區別 聖人就是有這樣的特別 凡夫那就不一樣 凡夫的念頭就是心浮氣躁的 念頭就是散亂的 他很難集中 是不是 不定嘛 我告訴你們 要想問大家:你念佛 在半個鐘頭 你能夠得到 一心這種不亂的 能嗎 你念佛的時候有沒有心散亂 … 有沒有 心散亂 所以不容易發揮很大的作用 遇到境界 被境界而所轉 順境來了 起了貪戀 逆境來了 起了瞋恚 所以常常被這個境界而所轉 我們應該來轉這個境界 境界來了 阿彌陀佛 第二句 馬上壓下去了 那我今天問大家 當你遇到逆境的時候 人家來批評毀謗你的時候 第一個先發揮在你的身上是什麽 講實話 不講實話 今天打妄語 遇到境界的時候 逆境的時候 人家批評你 毀謗你 侮辱你 傷害你 你的感受是怎麽樣的 是怎麽樣 整個臉就變了 羅刹鬼出來了 那一種 是不是 不滿啊 討厭啊 對立啊 爭執啊 甚至於我來駡你 是不是這個樣子 起不了作用 b2814} 所以昨天 有一位居士 打電話說:師父 我爲什麽學佛這麽多年 得不到法喜呢 是不是我學佛有問題 還是祖師大德所教學的方法有錯誤呢 就好像我們講 師父 我念佛念了幾十年 但是到現在得不到這種的念佛的利益 是不是祖師大德教的有錯誤嗎 今天學佛人很多給我講這個道理 我得不到法喜 甚至於有時候 夫妻吵架的時候 我常常遇到這些人 夫妻吵架 她先生頭一句就告訴: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的嗎 學佛的人就這個樣嗎 我常常告訴她的先生 我説:飯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講 這跟學佛沒有什麽關係的 今天你的太太對你的懷疑 你是不是要負一半的責任 對你不滿 是不是你要負一個責任 你怎麽把這個錯誤全部統統怪在我們學佛的身上 佛教的身上 亂來的 有時候他太太每天開播音機 開著二十四小時 有沒在聼啊 好像很有在修行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拿念珠 這個我們一定要懂得 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 真正學佛的人 第一個得受用的是什麽呢 得大自在 法喜充滿的 每一天就是過得很自在 每一天過得很法喜 因爲他瞭解 這個就是真正學佛的人 就是這個樣子的 你怎麽怪我們佛教是這個樣子的呢 所以 經過這個直播 我就來跟大家 講一講 {c3115不僅僅釋迦牟尼佛也講這句話 連孔老夫子 在《論語》頭一句 講什麽呢《論語》頭一句是講什麽 《論語》頭一句 《論語》的頭一句就是告訴我們 孔老夫子曰【學而時習之】下面呢【不亦説乎】“說”是代表什麽 歡喜法喜的 喜悅的 那爲什麽他們能夠得到喜悅 法喜 快樂幸福 因爲他把這些聖賢的教誨 諸佛菩薩教誨 的教訓 教導 時時刻刻的 變成他自己日常生活裡面的 所以 “學而時習” “時習”的意思 時時刻刻把這些諸佛菩薩的教誨 聖賢的教誨 落實在生活 變成自己的 所以不管他遇到 什麽樣的境界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都是一樣的 第一句 頭一句 都是以智慧 人家得到法喜 今天人家批評你 阿彌陀佛 今天人家毀謗 阿彌陀佛 侮辱批評 種種的 德行不一樣 所以 學佛著重在哪裡 著重在我們的德行 這個德行是表法什麽 就是你的起心動念 你的言語造作 有沒有符合 經典裡面的教誨 那個才是學佛的人 那個才是智者 今天我們學佛 眼睛看的就是別人的過失 今天我們學佛 耳朵所聽的就是人家的是非 你說是不是愚癡? 所以今天不要怪別人 我們今天爲什麽 得不到法喜 得不到快樂 第一個首先 先反省諸己 所謂的【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很多事情 有時候 我們有智慧的人 有德行的人 今天遇到這個逆境的時候 今天爲什麽他會批評我呢 他今天爲什麽會來講我的是非人我呢 是不是我有哪一個地方 做不對 這樣的反省 如果 今天你沒有修養 你頭一句就馬上怪別人 別人不對是你自己對的 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的嗎 不是 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 學佛要著重在 你的德行 你的德行 走到哪裡 大家都很歡迎你的 走到哪裡 你會過得很幸福 這個是真實話!所以 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的老師是誰呢 台灣的 “李炳南老師” 另外一個呢 哪一位啊 “方東美先生” 方東美先生常常頭一句話講什麽呢 學佛的人是什麽 學佛的人是什麽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這個最高的享受是什麽意思 法喜充滿 不會產生跟人家對立的 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 所以 我爲什麽就走到每一個地方 喜歡跟人家講講話 講佛法的意思 大家來研討 我們來檢討自己 這個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 我們凡夫 心裡面 就是因爲我們心浮氣躁 所以不能集中的原因 胡思亂想 c3632} 爲什麽我們今天要做三時繫念 繫念的法事 它的用意在哪裡呢 這個很重要的 我們從第一時 第二時 第三時 這三時繫念的用意是什麽呢 是什麽呢 你能夠把這個綱領抓住了 你這個法會做的很法喜 如果你沒有把這個綱領抓住了 你做這個法會只是結個緣 結結緣而已 效果沒有那麽明顯 {d3717那這個三時繫念的内容 它最主要的是什麽呢 就是要訓煉自己 記得!訓煉自己 鍛煉自己 鍛煉自己什麽呢 自己的念頭控制的(能力) 所以 一時 二時 三時 用現代學者 來講 就是重視:“注意力” 集中的能力 就是教我們學這一個方便 因爲我們的心容易散亂 心浮氣躁 每一天做的事情太多了 沒有時間來修行 你的心就容易心浮氣躁 所以今天做三時繫念 讓你的注意力集中一個 所以 佛在這個《遺教經》裡面 講的很清楚 叫什麽呢 【心者 制之一處 無事不辦】你看 你能夠把心專注一個地方 那就容易了 那個心的效果 就很不可思議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 一心能夠生無量的智慧 無量的德能 所以心專 專心 心制一處 非常的重要 你能夠這樣學 你的心就容易定了 所以一切法門 最主要的修行的方式 就是教我們修定的 這個意思 所以三時繫念 這個繫念的意思 教你心要專 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 一切萬緣放下 專注這句阿彌陀佛 十分鐘 二十分鐘 你會得到很大的效果 走到哪裡 你的心容易得定 所以 你要修一心不亂 太難修 但是你能夠修專心 心一專 那就很容易 所以 夏蓮居老居士 你要得一心 首先要先學專 好像我們要得到學佛法的利益【一門深入 長時熏修】專注這一部經 所以你看我的老師叫我學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三年定下來 叫我心專注在這邊 集中在這一部經 真的很大的受用 老師真的 有老師在旁邊好!對不對 所以老師在旁邊真的很好 但是我們有時候常常疏忽了 老師在旁邊 當作沒看到所以我們爲什麽要聼經 要聞法 沒有別的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三時繫念最主要的 就是修你的心 達摩祖師講【一切罪從心而生 一切罪從心而滅】【一切法從心想生】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所以 佛法是心法 著(重)在這個心 你的心 你的心是什麽心 我的心是真誠的心 還是虛妄的那種心 那就不一樣 學佛不同的 d4201} 這個簡單來跟大家分享 回去把自己做一個好榜樣 我是一個真正學佛的 學佛不是迷信的 説實在的 這個學佛你能夠真正去學佛呢 你的人生真的很幸福的 真的 我沒有騙你們的 你真正去學佛 會帶來幸福快樂的 因爲内容太廣了 真的 所以 不要把它當作迷信的 不要讓大家看 哎吆 你們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不要 做一個好榜樣 讓大家知道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不是搞這些的 名聞利養 我們就是在辦教育的 讓大家得到一個幸福的 讓大家能夠得到一個利益的 {e4307你不要求果 你要求因 你明白嗎 很多人都在求果 但是 因 沒有種好 你怎麽能夠得到好的果報 不可能的事嘛!你想要幸福 但是 你不種幸福的因 哪來的幸福?你想要長壽 你不種這個長壽的因 你怎麽能夠長壽?你想要往生西方淨土 你不種西方淨土的因 你不種因 你怎麽能夠得生彼國?不可能嘛!不要求果 也不要求感應 自自然然會感應的 真的e4355} 累不累啊 累不累 “不累” 英文怎麽說 Are you tired? 是不是 Are you ok? 英文就是這樣講的啦 這個就是 厚臉皮呀 明明不會講 這一段等一下把它剪掉 這個錄影的 記得 把它剪掉 學佛法的呢 不會累 所以師父每一天 在家裡 在師父住的地方 你看 一天至少一個小時 坐下來聼經很舒服 開你的智慧 減少你的煩惱 所以這個疫情來的時候呢 我感覺到有好處 雖然影響整個全球 但是我們從好處的去看 真的 心好好應用這個時間 好好來修學 所以你們這一年下來 煩惱有沒有減少 念佛功夫 有沒有提升 這一年下來你們學的怎麽樣 念佛有沒有提升 態度有沒有好一點 行爲 言語造作 講話口氣 種種的 有沒有好一點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個簡單跟大家把這個三時繫念 最主要的 修你的心 這個Heart! 心!好 我們今天跟大家介紹《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好不好 “好!” 因爲還剩下十分鐘 因爲準備要上供了 我上一次有跟大家介紹阿難尊者 這一部經 來參與這個法會 佛的常隨弟子有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在經典裡面 是講一千兩百五十人 但是 其實常隨弟子是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因爲我們一般人喜歡凑一個(整)數 所以一千兩百五十 那這一千兩百五十個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來代表 我已經介紹到阿難尊者 阿難 他在佛弟子當中 上一次已經簡單跟大家介紹 那我在重複一點點 主要的 這個阿難尊者在佛常隨弟子 是代表什麽呢 多聞第一 因爲釋迦牟尼佛 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所有的經典 聼最圓滿的就是阿難尊者 “阿難”在語言裡面意思 它是古印度文 它是梵文的 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呢 阿難 阿難很handsome的!很帥的!其實更帥的是阿難陀 阿難陀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阿難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 是最小的 阿難的意思翻成中文 叫做慶喜 慶祝的慶 歡喜的喜 爲什麽取這個名字呢 因爲阿難尊者 降生 出生的那一天 剛好釋迦牟尼佛成道 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 這個信息傳到釋迦族 這個皇帝這個家屬裡面 大家很歡喜 很開心 釋迦牟尼佛終於成佛了 所以阿難也剛好那一天也是出生 所以 取這個名字 叫做阿難 慶祝 歡喜 第一個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第二個釋迦族又得一個王子 阿難尊者 他的最好的是什麽 阿難的最大的特點 就是他的記憶力 他的記憶力 聼佛講經一遍 永遠記住 一個字也不漏掉!不增也不減!你想一想 多厲害!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釋迦牟尼佛入涅槃的那一刻要結集經典 請誰來複講 阿難尊者 你想一想幾十年下來 重複講的時候 當他複講 釋迦牟尼佛怎麽說 阿難尊者就怎麽講 一個字也不漏掉!你想一想 幾十年下來 他都不會忘掉!像錄音機 我們的錄音機有時候會有一個故障 五年 十年你放著 要打開的時候 有時候會成問題 知道嗎 阿難尊者 有這種的能力 你想一想 天底下有這種人才!記憶力好厲害的!真的好厲害!我們每天拼命的背 早晚背 晚上背 背上幾十年 都是一樣 前面記起來 後面忘了 後面記起來 前面忘了 所以你看現在很多年紀老了 得什麽病 老人癡呆症 所以你要小心 不要有一天 走過你面前的時候 唉呀 你是誰呀 我是學悟法師啊 哎呀 你是誰呀 學悟法師啊 M! 你是誰呀 學悟法師啊 講了三遍 他記不起來 現在很多 我有認識一個居士 他的母親 八十歲 現在很多常常忘記了 每一天跟她的女兒吵:我要睡覺了 三點 下午 跟她女兒說:已經晚上了八點九點 我要睡覺 你想一想 頭痛不痛 頭痛!所以 如果這個記憶力差的人 得了這種病 往生西方淨土 那障礙了 阿難尊者就是有這樣的能力 他的記憶力真的非常好 頭腦非常的好 而在這個方面呢 相反的一百八十度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其中一個 是誰呢 周利槃特 記憶力最差的 但是記憶力差 他還是證果 所以在這個地方不管頭腦好的 記憶力很差的 只要你對你自己有信心 精進勇猛的依教奉行 老實 聽話 真幹的 不管世法 出世法 你都能夠成就的 你要相信你自己的 最明顯的就是周利槃特 釋迦牟尼佛交代把他的精神意志集中在“掃除塵垢 掃除塵垢” 四句 才幾天的時間 那我們今天的記憶力很好 你能夠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更容易了 你的成績 你的成功可能會比周利槃特更好 人家證得阿羅漢果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成佛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老和尚有爲我們分享講一個故事 {f5409他説念佛的人有兩種 能夠成就的 第一種是哪種人 上根利智的 就是頭腦很好的 我們不是屬於這一類的 像舍利弗屬於這一類 但是你看 舍利弗智慧第一 到最後 你看還是表法什麽 念佛啊!你看我們的祖師 這些淨土宗的 藕益大師 蓮池大師 印光大師 你看 通宗通教 還是表法念佛往生西方的 第二種人是什麽人呢 就是下下根的 就是頭腦很差的 那個頭腦很差的 爲什麽呢 因爲他下下根的人 往往是最老實的 真的 你勸他念佛 他老老實實念佛 你勸他拜佛 他每天拜佛 你勸他相信淨土法門 不要改任何法門 他也聽話 這一類的人 我們是不是屬於這一類的 不是 那我們屬於哪一類的呢 上上根也不是 下下根也不是 屬於哪一類的呢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昨天還沒講完 最後的 圓瑛法師 他在講《彌陀經要解》的時候 他有應用了一個故事 對於這個下下根的 他説: 有一個YueGuo夫人 這個YueGuo夫人 姓王 王氏 她家裡請了很多丫鬟 所以 她常常領導這些丫鬟 做什麽呢 去念佛 每一天只要有空 時間空下來 她會領眾這些丫鬟 去一個念佛堂裡面 因爲她家裡有一個念佛堂 她修淨土的 雖然她的家庭很富足 但是 她的心 一心一意 就是求西方極樂世界 遠離苦海 念佛發願求生西方 所以每一天晚上帶著這些丫鬟念佛 你想一想 這些丫鬟有很多沒有知識的 學問很低的 所以呢 有一天 其中一個丫鬟 往生 往生之後 她托夢給YueGuo夫人 夢什麽呢 她告訴YueGuo夫人 說:我謝謝你 我感謝你 因爲你的教導 今生我已經得到解脫離苦 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我感謝你 YueGuo夫人聽到這個事 她就問這個丫鬟 她想要試看麽 你真的達到西方極樂世界嗎 這個丫鬟就跟她講 我真的 我已經真的達到了 已經到達了西方極樂世界 我只是現在又回來告訴你 已經往生了 又回來告訴你 這個故事有沒有人聽過 有沒有 沒有 要好好聽 還有三分鐘 YueGuo夫人就問這個丫鬟 既然你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不能帶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你能不能帶我去 這個丫鬟怎麽說呢 丫鬟怎麽說 沒問題!No problem! 其實 她不是講那一句話 這個我是編出來的啦 YueGuo夫人她怎麽講廣東話呢 怎麽講英文呢 沒問題!我帶你去!你看多自在 說帶就帶 説走就走 然後呢 你看從這個地方 我們很羡慕 真的 你看釋迦牟尼佛爲了度難陀 帶他到哪裡 到地獄去參觀 嚇了一跳!回到僧團裡面趕快認真修行 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要不然每天偷懶 釋迦牟尼佛有這種能力 今天我們想要到地獄去參觀 千萬不要去 一去無回 去不了的 千萬不能去的 我告訴大家 你們大家都有去過了 只是你們很健忘!你們自己忘記了 再過幾年 你不好好修行 將來墮在三途 那個一進入很難出來 有一位居士跟我説:師父 我要發大誓願跟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告訴你:千萬不要亂發這個願 一發這個願 一到了 地獄出不來了 那就慘了!因爲這個容易進 不容易出來 因爲時間長 你看《地藏經》地藏王菩薩跟摩耶夫人 解釋還有四大天王講那個地獄的狀況 不忍心看!那只是一種方便講而已 好恐怖的 千萬不要進去 是真的 所以現在的人很難度 你跟他講說地獄 地獄在哪裡 你説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在哪裡 所以好難 所以YueGuo夫人就告訴這個丫鬟 丫鬟講:好!我現在帶你走 然後呢 她就帶著這個YueGuo夫人 到西方極樂世界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YueGuo夫人第一個看到是什麽呢 是什麽呢 七寶池 第一個看到的 然後呢 看到這個蓮花池裡面的蓮花 有大 有小 有枯 有盛 有很大的 有很小的 有金的 有銀的 還有很漂亮的 還有一個一般的 所以YueGuo夫人就問這個丫鬟 這個是怎麽回事呢 因爲她(丫鬟)已經得到這種能力了 丫鬟已經得到 恢復了 具足了圓滿的智慧了 所以丫鬟就告訴YueGuo夫人 她怎麽説呢 她說:世間修淨土的人 真心想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剛剛才動了這個念頭 七寶池 就生起了一朵蓮花 你剛剛起了這個念頭 這個七寶池生起了一朵蓮花 而這一朵蓮花 看著這個念佛的人 如果這個念佛人精進 池中的蓮花就越來越大 光色就越來越好 如果今天你懈怠懶散 偷懶 蓮花就慢慢的枯萎 她就告訴YueGuo夫人 西方極樂世界 一切萬物 皆永恆不變 所以你看我們《彌陀經》代表四寶 金 銀 琉璃 玻璃 是代表什麽呢 代表常樂我淨 它永遠不變的 只有一個有變的 是什麽呢 蓮花池裡面的蓮花 唯獨七寶池蓮花 有生有滅 有枯 有榮 所以 西方極樂世界 告訴我們 爲什麽這個蓮花有生有滅 這個就是因爲 十方一切衆生 念佛的人而所感召的 你的蓮花大小 跟阿彌陀佛(毫)不相干的 你的蓮花能夠得到金 銀 大 小 就是跟你有關係的 你是感召來的 跟阿彌陀佛(絲毫無關) 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 你要得到金的 你要懂得精進 將來有一天你的蓮花枯了 在西方極樂世界 這跟阿彌陀佛毫不相干的 關鍵就是你自己 後來這個YueGuo夫人又看到了一樁事 非常的殊勝 這一樁事情是什麽呢 明天再跟大家分享 f10534} 今天時間到了 下面非常的精彩 這個YueGuo夫人後來看到 她們的眼前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下面我明天最後一天 再跟大家來分享 今天如果有講不好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批評!多多指教!祝大家六時吉祥!我們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50(1) 阿彌陀佛! 今天我就藉最後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 很重要的! 讓大家明白:人 這一生 千萬不要墮在三惡道 特別的就是我們的餓鬼道 像我們有時候施食 就是給這些鬼道的衆生 真的很可憐 他還能夠收得到 這個故事是怎麽 說的呢 讓大家留意 要注意一下 在來佛寺 就是海賢老和尚 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就是《四個餓鬼》有沒有 海賢老和尚曾經講過這個故事 有一天 有一位大阿羅漢 他要出去托缽 遇到了誰呢 大力鬼王 大小的大 力量的力 鬼王 這個大力鬼王 是一個女鬼 她爲什麽有這樣的福報 知道嗎 而在這個鬼道 做鬼王 因爲她曾經供養過一個阿羅漢 就是吃飯 過去這個女鬼 她就請這個阿羅漢到她的住處 這個阿羅漢一進去的時候 整個地方 非常的壯觀 非常的莊嚴 整個裡面非常的 富足 但是這個阿羅漢在吃飯的時候呢 這個桌子上 我們的桌子 有四脚 因爲阿羅漢有神通 而這個四脚 是誰啊 就是這四個餓鬼 這個四脚 阿羅漢看到這個樣子 他很難受 因爲這個餓鬼在那邊 一直拿著這個桌子 然後 一直看著阿羅漢的這些食物 很苦!阿羅漢很好奇 就問這個大力鬼王 就是這個女鬼 爲什麽會有這麽回事 這個大力鬼王就告訴阿羅漢:等一下 我現在有急事 我要出去 你千萬不要施食給這些餓鬼 這些衆生 你千萬不要給 這個大力鬼王一走出去的時候 這四個餓鬼 又站在這個阿羅漢的旁邊 你想一想 出家人以慈悲爲本 很難受 所以阿羅漢把這些食物 念咒 像我們念咒一樣 施食給這四個餓鬼 結果呢 發生什麽事 第一個餓鬼 收到這個食物的時候 這個食物變成什麽 變成他自己的肉 吃不了 第二個這個餓鬼 接受阿羅漢的食物變成什麽 鐵丸《地藏經》有講 鐵丸 爲什麽會受這樣的果報 造口業 鐵丸 那個鐵 很辛苦的 第三個這個餓鬼 得到這個食物的時候 變成什麽 大便 就是我們的那種 大便 骯髒的東西 第四呢 收到這個食物變成什麽 血膿 你想一想 他很苦!要吃東西 又吃不了 得到東西 又吃不了 這個鬼王 一回來 看到這些餓鬼 她就問這個阿羅漢:阿羅漢 我剛才不是交代你嗎 千交代萬交代 不可以施食的 給他們 你爲什麽要這樣做 你是不是你的愛 比我更愛 他們更大的嗎 阿羅漢就問這個大力鬼王 大力鬼王怎麽説呢 她才跟他講:阿羅漢 這四個餓鬼是誰你知道嗎 第一個的就是我前世的丈夫 前世丈夫 第二個是誰呢 就是她的兒子 第三是誰 就是她的媳婦 第四是誰呢 就是她的丫鬟 爲什麽變成餓鬼 因爲這個大力鬼王 有一天 她去供養一個阿羅漢 所以 她跟她的先生報告:我今天去供養阿羅漢 你要隨喜功德 她的先生怎麽講:你爲什麽這樣做 他爲什麽不吃他自己的東西 爲什麽吃我們的東西 爲什麽他不吃他自己的肉 這一句話 她先生講這一句話 她心裡好難受 做太太的 很難受 希望她的先生能夠隨喜功德 很難過的時候 去找她的兒子聊天 跟她兒子訴苦:兒子 爸爸不理解我 駡我 我供養 為大家好 你知道她兒子怎麽説呢 笑他的母親:媽媽 你很笨!爲什麽要供養他們出家人 沒事幹!乾脆叫他吃什麽 吃鐵丸 第二個 第三呢 有一次她的媳婦 因爲大力鬼王 有人送她這些食物 這些食物 她的媳婦跟她拿來偷吃 偷吃了 她只是問她:你爲什麽吃我的東西 你不跟我講一聲 誰吃你的東西啊 吃你的東西 我乾脆不如吃大便!有這種媳婦!還好 我沒有娶太太! 第四 她的丫鬟 跟她出去的時候 偷她的東西(夫人的東西) 夫人:你做人要禮貌 你要跟我吃東西 要跟我講一聲 我會給你的 誰吃的東西啦 吃你東西 我乾脆去吃那個膿血 就是因爲這四個人 講的這四句話 讓她心裡好難過 所以 發毒誓(發願):將來我要看他們生生世世墮在餓鬼道!所以他們真的 因爲她的福報很大 供養阿羅漢 得到這樣的福報 是因爲她起了一個瞋恨心 本來她可以到忉利天去享受的 但是因爲她的瞋恨心 這個恨心起來 所以墮在鬼道做鬼王 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教我們什麽呢 這個故事教我們什麽呢 一個道理:要善護口業!明白嗎 不犯世過 古人常常講:能吃過天食 下面是什麽 能吃過天食 下面是什麽呢 不説 什麽呢 能吃過天食 什麽呢 【不説過天話!】 話講太多了 會(引)起人家E Wu(惡惡) 討厭 所以我們無量劫以來 我們的生生世世爲什麽跟人家結了很多惡緣 從哪裡來的 我們的口業 我們的福報爲什麽損的很快?我們的口業!所以口業要小心!真的!你一句話不小心得罪人 人家起了怨恨 要來報復 所以古人講得好【良言一句 三冬暖】對不對 下面是什麽呢 良言 善良的(語言) 良言一句 三冬暖 冬天的冬 溫暖的暖 下面呢 【惡語傷人 六月寒】你明白嗎 講話 一句好話 會幫助一個人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講一句好話 能夠幫助一個人斷惡修善 講一句好話 能夠讓人家來學佛 講一句好話 能夠讓人家得到更好的效果 更好的幸福 語言要小心所以 該講的 我們要講 不該講的 一句話不説 念佛容易清淨 你要修清淨心從哪裡 從口業修 所以過去韓國 有一位法師 因爲他知道他的毛病 口業不好 所以發願什麽呢 一年不説話 法師 因爲習氣在嘛 有一天他在洗澡 突然間 這個燈 電停了 他在這個洗手間喊:誰把這個燈關掉了 又犯錯了 你看 去拜佛 佛菩薩 我今天又講話了!你看 習氣 所以這個語言 我們一定要小心 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講了麽【少説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話有沒有少説 佛有沒有多念呢?這個不知道 下面是什麽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所以口業一定要小心 你回去【禍從口出 病從口入】現在不僅僅我們的口業 手指也開始造業 對不對 打手機:某某人 我們的ZhengZong不好 我們ZhouBaoTong這個LaiShen不好 一大堆 雖然話不講 但是手指會講啊 對不對 在講:……You know……就是這個樣子 是不是 所以 話少說 最後 跟大家講一個果報 很恐怖 你看我們佛的大弟子 在《彌陀經》裡面 排第十一的誰 第十一的 《彌陀經》有沒有背起來 Hello? Come on! Relax! 放鬆一下《彌陀經》第十一位 Come on! Yes! Hello? Hello? 菩薩!第十一位 什麽呢 憍-梵-波-提 尊者 憍梵波提尊者 你知道 他(的名字)翻譯中文的意思就是什麽呢 就是牛呞 爲什麽稱為牛呞呢 因爲他的嘴巴長得像什麽 像牛一樣 二十四小時 像牛吃草一樣 一直咬 像牛 你看嘴巴像牛 像我們在吃口香糖 現在年輕人不是很喜歡吃口香糖 在路上 我常常看到那些年輕人 Boys! Girls! 口香糖就像牛在吃草一樣的 所以從今天開始 不要吃口香糖了!不能吃了 像牛一樣!爲什麽他會墮在(畜生道) (爲什麽)有這樣的果報呢 釋迦牟尼佛說 過去調皮 無意中笑誰呢 笑一個老和尚 在誦經 他笑什麽呢 他說:老和尚 你念經像什麽呢 像牛一樣 聲音很難聽 老和尚馬上起來 你趕快懺悔 你不懺悔 你慘了!爲什麽?因爲我已經證得阿羅漢 他本來要墮地獄的 因爲笑阿羅漢 因爲他的懺悔 發露懺悔 剩餘的餘報 墮在畜生道 所以 到釋迦牟尼佛出世 他那個習氣還在 那個嘴巴像牛一樣 只是笑人家 一句話 所以 不能亂笑人的:唉呀 學悟法師長得很胖呀 長得怎麽樣呀 你要讚歎嘛 唉呀 學悟法師長得很Handsome嘛!很帥嘛!莊嚴嘛!哎 這樣講嘛 對不對 你不要講這個人 講那個人 不要 口業千萬不要 所以因爲這樣 他在佛弟子當中 稱爲什麽:受天供第一 因爲釋迦牟尼佛不允許他在世人托缽 到哪裡托缽 天界 爲什麽呢 因爲天界不會笑他 如果他在一般的社會 如果外面笑他 那不慘了 跟他一樣了 所以 因禍得福 每一天吃什麽呢 【妙厨天供】每天吃那些天食的東西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回去 嘴巴 該駡的罵 該講的講 不該講的 M! 記得!記得!真的!你要記得師父的話 是不會錯的!你回去:話 你等一下 你等一下 五分鐘 我們忘得乾乾淨淨的 法會結束 哇 那個話出來了 忍不住了 今天我就跟大家藉這個緣 我們七月份 祈求阿彌陀佛的加持 七月份 ZhengZong 七月份我們再來 有緣再來辦這個三時繫念 佛七 或者怎麽樣 希望我們阿彌陀佛加持 我們再聚會 今天 真的 謝謝大家的配合!往生咒!還有念佛!爲我們的恩師!記得:不要講惡語!不要造口業!謝謝大家!阿彌陀佛!大衆請起立!大衆至誠禮謝和尚慈悲主法!頂禮和尚!三---拜---!阿彌陀佛!恭送和尚回寮!阿彌陀佛!
5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我們雪梨淨宗學會四眾弟子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個 三時繫念的法會 再跟大家來報告《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如果講到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大家一起 都在學習 這個環境 你要學習有進無退 説實在呢 確實很難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很不如意的 障礙我們在這個道業上 能夠增長 逆境順境 善緣惡緣 在這個環境裡 你想不想遇到呢 那真的很難 所以藕益大師 在世的時候 常常提醒我們 你要學習 怎麽樣去轉境界 能夠懂得轉境界 不管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都是好事的 如果不會修的人呢 遇到境界分別心就出來了 所以 過去有一位沙彌 是女眾 她說師父要怎麽修 心才不會有分別 確實難 但是你可以應用一個方法 爲什麽有分別心呢 因爲你的心量太狹窄 你要把你的心跟虛空法界一樣 跟阿彌陀佛一樣 都是好的 你的分別心慢慢的會減少 如果你喜歡計較這一個 計較那一個 這個是我的 這個是他的 那你的分別心越來越嚴重 所以 在這個環境裡面 真的想要修行呢 也不是很容易 那西方極樂世界 那當然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你有煩惱 煩惱起不了作用 你有障礙 障礙也不會障礙你 你想要起煩惱 你要發脾氣 你沒有這個機會 爲什麽呢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 沒有人能夠給你起煩惱的 也沒有人會説你的壞話 也沒有人來障礙你 不會的 因爲你這個地方都是同參道友 都是大善知識 你的朋友就是觀世音菩薩 你的朋友就是大勢至菩薩 你的朋友就是阿彌陀佛 而且彌勒菩薩每一天都會到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説法 講什麽 諸法實相 這個諸法實相你要修 真的 太難 所以彌勒菩薩每一天都到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説法 你看 你會有煩惱嗎 不會 你在這裡常常會遇到 來到佛堂會不會有煩惱 會呀 所以有些人到這個道場來 看到一些不順眼的 就不來了 不幹了 其實 它是給你一種學習的過程 你要這樣想 所以 爲什麽我們昨天給大家講做三時繫念?内容的意義 就是要我們來 鍛煉我們的心 磨煉我們的心 我們這個心 必須要磨煉 爲什麽要鍛煉呢?因爲你們的身上都有一個魔鬼 你一定要知道 這個魔鬼常常來干擾你 來打擾你 讓你起煩惱 讓你不如意 讓你不歡喜 讓你發脾氣 這個魔鬼 最嚴重的就是天魔 天魔是誰啊 就是 魔王波旬 這個魔難最大的 那這個魔王波旬 在欲界天 他是哪一界的天主呢 欲界有六層 那這個波旬魔王 是在哪一界的天主 在欲界裡面 有六層 天界有二十八層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欲界裡面有六層 他是屬於哪一層的天主 就是第六層 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就是他 大魔王啊 你看他化自在天 一天 我們人間幾年 幾年 幾年知道嗎 一千六百 壽命在他化自在天一萬六千嵗 他化自在天的一天 我們人間一千六百年 一天哦 所以 這個魔王 常常來干擾你 讓你在這一生 不讓你成就 讓你一直在六道 輪迴 所以 當他看到你們在認真修行的時候 他想盡辦法 來干擾 當你發願說 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Mm 他來了 所以 你(們)的身上都有一個魔鬼 這個魔鬼是什麽呢?最嚴重的:就是你的妄想 妄想很大 貪欲 欲望 再加上執著 分別 這個就是我們的魔鬼 所以 中峰國師告訴我們 人爲什麽不能成就的原因 中峰國師不是有講一句話嗎 【諸苦盡從貪欲起 不知貪欲起於何 因忘自性彌陀佛】下面是什麽【異念紛馳總是魔】你看【異念紛馳總是魔】這個就是你的魔障啊 “異念”是什麽 就是你的欲望 你的貪欲 你的妄想 你的分別 你的執著 這個就是你最大的障礙了 所以 魔王就是 有這樣的嫉妒心 所以 今天 如果你處事待人 對人的嫉妒 瞋恨 批評 是非人我 干擾 你就是魔王的子孫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爲什麽要做三時繫念 就是要把我們的心 磨煉 鍛煉一下 訓煉自己 所以爲什麽 在三時繫念裡面 中峰國師在第三時 告訴我們 要念念不捨 不捨哪一法呢?叫我們不捨這一句阿彌陀佛 處處時時刻刻的就是把這句阿彌陀佛落實在生活 這樣你才能夠成就 爲什麽叫你念念不捨?因爲我們這個魔障 我們這個心裡面的魔鬼太嚴重了 再加上外面的五欲六塵 名聞利養 貪瞋痴慢疑 哪來不墮落的道理 所以 你想要不造業 可能嗎 不可能 何況你要學到不迷惑 不顛倒 那更難了 所以 心要去磨煉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批評也好 阿彌陀佛 人家毀謗也好 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對待你 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樣來駡你 一句阿彌陀佛 統統一句阿彌陀佛 去化解 你的心就自在 你的心就清淨了 所以 有人問師父:我要怎麽修 這個心才容易清淨 怎麽修啊 怎麽修呢 怎麽修啊 你們念佛念了幾年 超過十年的 請舉手 現在馬上舉手 不然的話 打妄語 高一點 超過十年的 十年以下的 十年以下的 你不要馬上這樣 十年以下的請舉手 心有沒有清淨 爲什麽呢 什麽原因 你們應該要問師父:師父 你有沒有清淨 你要想法問過來嘛 爲什麽不問師父 你看 我們眼睛所看到的 落印象 所以今天呢 我昨天 回去的時候 回到我家 我住的地方 睡之前 我很開心 很法喜 因爲我們很久 沒有聚會 做三時繫念了 對不對 雖然你們大家帶著口罩 我一個沒有戴口罩 昨天有人說:師父 你是不是抗生力很好 不戴口罩 我不是不想戴口罩 我很想戴口罩啊 我不是省了 我也是忍啊 我也不是阿彌陀佛金剛不壞身 什麽病都沒有 // 我昨天很法喜 因爲我們一年多 都沒有聚會了 (來)念佛 來做三時繫念啊 跟大家來學習 一年多 一般我們至少 一年會兩三次 清明 中元 冬至 至少三次 甚至有時一年四次 因爲這個疫情的關係 所以 祈求阿彌陀佛中元七八月 我們雪梨 阿彌陀佛加持 佛力加持 我們能夠再舉辦三時繫念 這個祈求 衆生有感 佛就有應 對不對 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 三時繫念好 但是 最主要的 師父要的 不要有口無心 不要 用我們的那種恭敬的心 所以 三時繫念 就是教我們這樣做 所以 三時繫念中峰國師 人爲什麽會有煩惱 心 爲什麽會 心浮氣躁 他説【只因最初不覺 忽爾動心】下面是什麽呢 你看 中峰國師不是講麽 人爲什麽生活很壓力 煩惱 種種的 而不能超越六道輪迴 中峰國師講的【只因最初不覺】覺悟的覺【忽爾動心】下面是什麽呢【認妄為真 迷己逐物】你把外面的 當作真的 你哪來不痛苦呢 你把假的當作真的 把這個真的 當作假的 你哪來能夠超越六道輪迴 不可能 所以有人說:師父 我要怎麽修清淨心 你們不是每一天在丟垃圾嗎 是不是 把這個垃圾丟在哪裡 垃圾桶 你看 那個垃圾桶 滿了 然後你拉出去 政府會來帶走 當你拉出去的時候 重不重啊 政府拿走的時候 你拿下來的時候 垃圾桶輕還是重 就是這個 我們喜歡把外面的東西 這些煩惱 這個 那個 這個 那個 統統放在我們的身上 你心怎麽清淨 心不能清淨的話 你的智慧就起不了作用 發揮不了 所以有人問釋迦牟尼佛 舍利弗那個智慧 全身上上下下都是智慧 爲什麽呢 你看那個鼓 你看 鼓敲起來有沒有聲音 聽起來很舒服 洪亮 它爲什麽聲音這麽洪亮 因爲裡面空空的 是不是 如果你把這個鼓 塞一大堆東西 塞得滿滿的 聲音會敲出來嗎 不會的 大磬 你看這個大磬 它聲音出來了 裡面空的 智慧就是因爲你的心 内 容的清淨 到那種程度 所以智慧容易發揮 遇到什麽事情 智慧先第一個起作用的 不是煩惱 所以 你要 你要培養你的清淨心 你要懂得放下 能夠放下的 你要盡量放下 有多少 就放多少 慢慢來 沒關係 我們凡夫 阿彌陀佛會等你們的 不急 慢慢的 你慢慢放 一年 兩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你會成就的 所以這個呢 就是簡單來跟大家說 我們今天 爲什麽要做三時繫念 所以下面的三時繫念法事 法事就是中峰國師制定的 制定這個法本 以這個法本來 做這個法事 這個法事的主要就是什麽呢 就是要來求生西方淨土的這一樁事情 這個法事來舉辦的 原因就是這一個 所以 回去 心去磨煉 慢慢的磨煉 師父常常在我家的門口 早上起來做功課 煮早餐 煮好了 泡了一個薑茶 坐在門口 那個階梯 坐在那邊 一邊喝茶 一邊賞花 很多人 那些很漂亮的那一些女孩子 蹦來蹦去 蹦來蹦去 Hello! Good morning! 她跟我講 Good morning!我也不可能說 Yes!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I’m good! 你看蹦來蹦去 跑來跑去 還有一些華人 那小孩子 哎呀 問媽媽:這個人穿衣服的 好像怪怪的 那一種 看到了 白骨頭 那都是白骨頭 假的 心要這樣想 都是假的 你把它當作真的 煩惱來了 你説呢 所以修行要懂得修 我今天就是跟大家簡單講講話 因爲明天我們大家都要各做各的 對不對 後天 師父要到墨爾本 悟行法師 已經命令了 非去不可!你不要一直關住在雪梨 墨爾本也要關心一下麽!師父 疫情啊 疫情?澳洲很穩定啊 所以飛過去 兩天的三時繫念 法會還沒結束 八月份的行程又來了 我説 師父 這個以後再講吧 人生無常 不能答應 一答應了 欠人家的 你説對不對 所以 最主要的呢 我們在這個地方 師父要跟大家分享 修行 會修的人 所以 孔老夫子講【學而時習之】我們要懂得 學而時習 昨天已經講了 時習的意思 就是時時刻刻的把佛的教誨 聖賢的教導 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東西 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 遇到順境逆境 順緣逆緣 善緣惡緣 這個就是變成你的東西了 所以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真正能夠學佛的 落實依教奉行的 得最大的受用 他的人生是非常的幸福 法喜充滿的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肯定會得到的 這個簡單把這個 三時繫念的内容 意義 最主要的 磨你的心 你的心要磨煉 昨天 我已經跟大家分享這個阿難尊者 老和尚爲我們講 念佛的人有兩種人 容易成就的 第一個是 上上根的人 第二個是下下根的人 最麻煩的是哪一類的呢 昨天講到這個下下根 下下根的就是最老實的 往往是最老實 最聽話的 你教他念佛 他就念佛 你教他拜佛 他也拜佛2703你教他不要改法門一心一意的 死心塌地 淨土法門 不會改其他的法門 這個就是下下根的 所以昨天 跟大家分享那個故事 YueGuo夫人 YueGuo夫人當她問這個丫鬟的時候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有大有小有金有銀 有枯有榮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萬物 事物 都是永恆不變 不生不滅的 只有七寶池 就是蓮花池 (蓮花)有生有滅的 這個就是因爲我們十方法界 一切念佛的人 而所感召來的 你精進念佛 蓮花就大 你懈怠懶散 你不念佛了 蓮花就枯了 跟阿彌陀佛毫無相干的 不相干 這個就是你感召來的 這一生將來你墮在三惡道 也是你感召來的 你將來得人身 都是你的業力感召來的 這個就是跟我們自己有關係 所以 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池(蓮花)爲什麽有生有滅 這個就是因爲我們的關係 而這個之後YueGuo夫人 又看到一樁事看到什麽呢 她就是看到兩個做官的 這兩個做官的穿的是什麽朝服呢 宋朝的朝服 所以問這個丫鬟 這兩個人是誰呀 你看 丫鬟 她就知道 她說這兩個人 第一個就是YangJie 第二個就是MaGan YangJie跟MaGan在《淨土聖賢錄》裡面 有記載 大家有空可以去參觀 但是 她所看到的是哪一樁事呢 她看到MaGan 其實MaGan自己本身還沒往生西方淨土 但是他因爲念佛的精進 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深信不疑 所以 他的相 相貌 MaGan的相貌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 MaGan這個相貌呢 就如同《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 爲什麽呢 因爲每一個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相貌都是跟阿彌陀佛一樣的 MaGan的相貌已經接近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以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真的不可思議 不僅僅蓮花有我們的名字 連你的相貌 好像照片一樣 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YueGuo夫人就看到這樣的情形 真的不可思議 後來呢 這個YueGuo夫人 就問這個丫鬟 一個問題:那我的蓮花在哪裡?就問她 我將來往生要到哪裡去啊 丫鬟直截了當:夫人 前面那一朵大的蓮花 是金色的 而且金碧輝煌 光明洞然 都是你的蓮花 你想一想 能夠拿到金的蓮花 而且金碧輝煌光明洞然 那種境界是什麽境界你知道嗎 念佛三昧 境界很高 你才會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感應 所以 為什麽我常常講 你不要求果 你要求因 你因好了 果一定好 你因不好 果必定不好的 你要相信這個 所以我們遇到很多事 爲什麽我這一個 我爲什麽那一個 我爲什麽這麽樣 我爲什麽這個樣子 過去生你種的因不好 不要怪別人 求懺悔 發露的懺悔 所以 YueGuo夫人聽到 看到 心裡非常的法喜 隔天醒過來 非常的歡喜 然後 一年後 剛好就是她的壽辰 就是她的生日 一大早 她就跑去哪裡 跑去她的念佛堂 去燒香 站在哪裡 站在觀音閣 站在那邊 站在那邊在做什麽呢 走了 所以 當天很多人要來跟她 正好要向她拜壽的時候 人已經走了 你看自由自在 生活非常的富足 家庭非常的孝順 非常的幸福 但是她還是 覺悟到人生真的苦 人生真的無常 它不是永恆的 有苦有樂 有樂有苦 世界上的樂有名無實的 你要記得這一件事 我們世間的樂 有名無實的 它都是假的 因爲樂中有苦 苦中加苦 西方極樂世界的樂是真的 樂裡面非常的快樂 沒有再苦了 這個不一樣 所以希望大家你要明白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等於超越十法界了 你想一想 從一個凡夫 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你得到什麽樣的果位 阿惟越致菩薩的果位 阿惟越致菩薩用現在話來講 你已經明心見性 大徹大悟的那一種果位了 你要修多久呢 西方極樂世界好!所以 從這個地方 從這個YueGuo夫人 丫鬟念佛已經往生了 又回來告訴YueGuo夫人 事實真相 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這個就是等於 你看 雖然下下根的 但是 她真的往生西方淨土了 那我們時候呢 我不知啊 不知道啊 這個問題 看自己了 所以最麻煩的 老和尚告訴我們 哪一類人最麻煩呢 就是中間這一層的人 你説他上上根的 也不是 你説他下下根 也不是 你説他很聰明 看起來也不是很聰明 你説他很笨 看起來還一點聰明 所以 我們社會一般講 叫做什麽 半吊子 一半一半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是為哪一類講的 半吊子的人講的 那你們是不是半吊子的 我告訴你們 講實話 你們就是 半吊子 真的好難 你跟他說有西方極樂世界 明明釋迦牟尼佛講的 有西方極樂世界 有阿彌陀佛 哪裡有?你給我看?你證明給我看?你説有地獄 你不要胡思亂想 就是你胡思亂想出來的 哪有地獄 不過得好好的!哪有什麽地獄!所以現代的人要求證明 你怎麽證明給他看3650用錘 不可能嘛 對不對 所以太難了 求證明啊 你沒有證明 所以四年前 我有從一個CiJi的一個護法 台灣有一個護法 他在CiJi做義工 而且很護持 我前幾年去拜訪那個CiJi的 ZhengYan法師 就是他帶的 他在桃園 參觀 有一個聚會 什麽聚會呢 有一群小孩 好多人在看 這群小孩呢 是用手指來認字 來認畫 你畫畫什麽 他就會念出來 反正你寫什麽 他會認字出來 唯獨有人寫了:地藏王菩薩 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 他認不出來 然後電視臺去訪問 爲什麽 爲什麽認不出來 一打開: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 阿彌陀佛 那個四五年前 你説不可思議 真的不可思議 所以 你在念阿彌陀佛 真的你會放光 妖魔鬼怪看到你念佛 它會距離你 四十里!你想一想 很遠 我跟大家來講一個公案 幾年前 有一對夫妻到TaShiMaLi一家人 五個人 女兒開車冬天白天短晚上長 所以她很擔心 很害怕 又下點雪 又很晚了 所以很擔心 不知道該怎麽辦 因爲這對夫妻 是南傳的 常常請我到家裡去應供 就是去受供養 我常常在印尼一個星期會到一個居士的家 去接受供養 人家供養吃飯 每個星期一次 供養 吃好了 我會為家裡的人開示 半個鐘頭 有一次我跟她講:你遇到什麽樣 你走到哪裡 你要記得阿彌陀佛要放在心上 因爲他們修禪的 打坐的 她不相信這個 突然間他們兩位夫妻 因爲擔心害怕 所以在那邊念 在車上一邊念阿彌陀佛 一邊怎麽呢 阿彌陀佛 天不要暗 阿彌陀佛 天不要暗 阿彌陀佛 天不要暗 到了飯店門口的時候 一出來 整個天就暗了 突然間就暗下去了 她感覺到不可思議的 這個是事實 所以打電話:師父 確實真的 阿彌陀佛 真的不可思議的 她親自 兩位夫妻 加上她的兩個女兒 加了一個兒子 親眼看到這樣的事情 所以 回到印尼時候 跟我請了兩尊阿彌陀佛 一尊放在她的家裡的佛堂 一尊放在她的辦公大樓 她的辦公室 供起來 所以最近 師父要裝修 師父的那個萬姓祖先 爲什麽師父要裝修萬姓祖先 因爲師父以後每一年要辦 祭祖 她說:師父 我來負責這個可以嗎 阿彌陀佛 度她的 是真的 所以 這一類的人 真的太難度 所以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的原因就是這一個 就是幫助這一些人 開悟 幫助他們能夠深信 所以這一個法門 真的難信之法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好好聼老和尚的教誨 因爲我們的思想 行爲有時候會走偏 所以 我們一定要聽話 依教奉行 依老和尚 依我們的 諸佛菩薩聖賢的教悔 落實在生活裡面 我們才不會走偏 才不會走錯 所以 孔老夫子講的 學而時習之 這個就是老和尚來爲我們介紹 爲什麽 他分享這個故事 後來釋迦牟尼佛 入涅槃 在這個地方 我要跟大家 來分享一下 因爲時間還有五分鐘 佛後來 他就入涅槃 入涅槃 佛的大弟子 就是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 他在想我該怎麽做 因爲釋迦牟尼佛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學的這些成佛的方法 能不能讓佛的佛法 永住世間 所以 最後想到了一個方法就是應當要結集經典 所以 阿難尊者在這個部門 對我們貢獻很大 怎麽能夠結集經典呢 讓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能夠久住世間呢 大迦葉就跑到須彌山 到山頂 去做什麽 鼓打銅鐘 什麽叫鼓打銅鐘 我們平常大叢林 進來有一個很大的鼓 有一個很大的鐘 敲那個鐘 一邊敲這個鐘呢 大迦葉就一邊講了一句話 講什麽話呢【佛諸弟子 若念於佛 當報佛恩 莫入涅槃】當這個大迦葉敲這個鐘的時候呢 整個三千大千世界 佛的所有的弟子 統統都聼到了 而來到大迦葉的住處 大迦葉決定不入涅槃 大家聚會到大迦葉(的住處)三千大千世界 佛的所有的弟子全部聚會在大迦葉的住處 你想一想 在這個時候 大迦葉就選擇了一千個 阿羅漢 除了阿難尊者 九百九十九個都是大阿羅漢 阿難尊者還沒證得阿羅漢 所以剛好 結夏安居三個月 …月十五 大迦葉入定 用他的天眼通 去觀察這一些來聚會的一千個人 煩惱有沒有斷盡了 沒想到觀察到是誰 這一千個人裡面 有一個還沒斷盡的 是誰 阿難尊者啊 所以阿難尊者被大迦葉拉出去了 你現在給我回去 好好修行 你還沒成果 你不允許回來 阿難很頭痛 搞到好久 在觀想什麽 諸法實相 當他很累的時候 要躺下去 要休息的時候 忽然間 電光一閃 好像在黑暗中 人見到道路一樣 證得阿羅漢果 你想一想 所以 證得阿羅漢果的時候 他就回去這一千個的阿羅漢(當中)他要回去 回去的時候 他敲門 大迦葉就講:外面的人是誰 我是阿難 你今天來這裡做什麽呢 我要來參與這個法會 你煩惱斷盡了沒有 我已經斷盡了 如果你今天斷盡了呢 你從這個鑰匙孔 這個門 不是有鑰匙孔嗎 鑰匙孔很小 如果今天你獲得六神通 你已經恢複了 證得阿羅漢果 那你從這個鑰匙孔進來 讓你進來 阿難沒問題啊 真的 神通一出 進去了 你行嗎 行不了啊 所以一進來的時候呢 大迦葉用他的 左手摸頂阿難的頭 大迦葉就告訴阿難:阿難啊 我故為汝 使汝得道 汝無嫌恨 我爲你 讓你證得阿羅漢果 我不得已這樣做 你不要恨我好不好 阿難尊者是這樣 跟他講:這個是我的錯 不是你的錯 老師在的時候 我沒有好好 認真學習 老師不在了 我還不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 大迦葉當作他弟弟一樣看待 領導人很重要 你要領導一個人 領導這個團體 將來能不能成就 那個領導人很重要 真的 所以 那個時候大家在議論:要怎麽結集經藏呢 誰來責任 負責結集經典呢 突然間 阿尼婁䭾 阿尼婁䭾是誰 阿尼婁䭾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阿難尊者)之前 阿尼婁䭾就告訴大家 長老阿難 是佛弟子 最長親近佛陀的 他聼經聞法 是最圓滿的 而且大家都稱爲他是:多聞第一 所以 最資格的 就是阿難尊者來負責這個結集經典 所以 那個時候 大迦葉站起來 又摸頂 阿難的頭頂 告訴阿難 佛陀吩咐你 要奉持佛法藏 你應該要報答佛的恩德 阿難尊者才到這個臺上 把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一句一字的重複講出來 所以稱爲叫做複講 因爲這樣的原因 大家才把阿難尊者複講的才記錄下來 所以阿難尊者對我們(恩德)很大 我們講經複講 我們的祖宗是誰 阿難尊者傳下來的 所以最後跟大家分享 説實在的 複講 像我 也是複講 我是複講 我不敢自己發揮 我複講 經裡面怎麽說 我就怎麽講 因爲負因果的 所以講經 真的 是一樁很辛苦的(事) 我説實在的 真的講經很辛苦的 你看 我的母語不是華語的 我的母語是本地話 印尼話 我出家了七八年 才到台灣去學國語的 我要準備這個講稿很辛苦的 人家三天四天之前要準備 我不能 我要一個星期才能夠準備這個稿子 因爲從小 我的母語不是華語 所以 要找字典 找一些資料 然後來學寫這個稿子 真的很辛苦 所以爲什麽現在法師寧願去做那一些家務 常住的一些家務他不寧願去講經 寧願去做那一些經懺佛會 他也不要去講經 太辛苦了 真的 但是我的命 就是這一個 我認爲 我有時在想 我小的時候呢 我們家裡 都是拜什麽 拜觀音的 我的奶奶 拜觀音 小的時候 而且 中間有一個FuDeZhengShen 那個FuDeZhengShen旁邊有對聯 我小的時候呢 喜歡在那個桌子上 寫這個對聯 而且看到佛像 很喜歡畫佛像 所以我在想 我是不是以前出家人 過去沒有好好修行 今生又跑回來 真的 你看 我真的 有時候認爲是這個樣子 你看我們隔壁的人 我們家裡隔壁 剪頭髮的 他常常把我的朋友(他的孩子) 把那個頭髮剪光 剪頭光 我有時候跟我媽媽講:媽媽 我也想要頭光 不行!所以 我常常摸我朋友的頭 噢 摸得好舒服!所以 現在我的朋友 回頭過來 要笑我 你看 你以前常常摸我的頭 現在 換你了!你看 到了台灣 悟行法師要考試 敲地鐘的 不是那麽容易 你要敲地鐘 要考試的 一大堆的人 把這個木魚帶回家 拼命的敲 有一個居士 把隔壁的鄰居 鄰居反應 擱那兒罵:你每天敲法器 敲這個地鐘 讓我們很難睡覺 然後呢 到了學會 一考試 又考不了(過) 很多人考不了 最後呢 輪到我了 輪到我了 我真的 我從來沒有去敲過地鐘的 我只是聼而已 行師說:“我要考試 ” 我上去敲一個地鐘 一敲 行師說:“可以了 考試了 考過了 ” 真的 像那個唱誦 我沒有學過的 喜歡聼 聼了之後 背起來 你看 三天 叫我做維那 這個就是過去生 可能 我相信我是一個出家人 我相信 這個自己認爲的 今生又在走這條路 所以 這一生好好來學習 以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這個地方少來好 有緣我們來弘法 因爲這個地方太苦了 所以阿難尊者 就是因爲 以複講這個方法 讓我們懂得怎麽講經 所以現在人講經 很方便 因爲科技發達 你方便聼經 方便聞經 方便看這些經典 一打開手機 什麽都有了 過去的人學習講經很辛苦 真的 太難了 科技還沒發達 聼一遍 一定要把它記錄起來 而且 要聼經 要走一個很遠路 現代的人很容易 你們也可以講經 最明顯的就是誰 劉素雲老居士 你看 聼《無量壽經》自己會講《無量壽經》你們可以學習 沒有人聼 沒關係 講給墻壁聼 都是一樣的 所以 阿難尊者 這個方法留下來給我們 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而且 佛法幾千年傳下來的 就是祖祖相傳 就是用這種的方法 但是 在這個講經當中 我們一定要小心 講錯一句話 那我們要負因果 什麽因果呢 你看 轉錯一個字 會墮五百世狐狸身 真的 百丈大師 唐朝的時候 他每一次在講經 有一隻狐狸 常常化身來聼經 他爲什麽會墮在狐狸身呢 因爲他講錯 一個字 人家問他:大修行人 落不落因果 我們落不落因果 我們落不落因果 落因果 離不開因果 竟然 他跟人家講:大修行人 不落因果 因爲他這一句話 墮了狐狸身 五百世 好恐怖 到了百丈大師 (這隻狐狸)來聼經的時候 它來祈求超度 百丈大師就告訴它:好!你既然要(求超度) 你隔天來 我講經的時候 你同樣的問題來問我 它問這個問題 百丈大師怎麽説呢:不昧因果 因爲這一句話 它解脫了狐狸身的這個身分(畜生道) 所以 隔天 百丈大師帶這些居士到這個山上 告訴這些居士 這個狐狸就是昨天來聼經的 已經往生了 就是因爲他説錯了一句話 墮在狐狸身 五百世 所以阿難尊者這個複講 是幫助我們 佛怎麽説 我們怎麽講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這個簡單給大家介紹 阿難尊者(的)專長 希望大家來明白阿難尊者對我們很大的貢獻 就是因爲他能夠把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留下來 我們才能夠認識淨土念佛 所以 佛法是微妙 看你們大家 動不動用 懂用的人 走到哪裡很自在 走到哪裡都非常的幸福 今天 我就跟大家簡單分享到這裡 祝大家 我們道業能夠增長 祝大家能夠老實念佛 最主要的 明白這一生我們的方向 這一生 我們的目標 因爲這個人生真的是假的 好好去思維 好好去思考 我爲什麽要念佛 我爲什麽要來學佛 最大的目標 我就是要了生死 出三界 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等於超越六道輪迴了 這個大家一定要明白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 爲什麽祖師大德都勸導我們對於娑婆之苦 要徹底的去瞭解 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之樂 要好好的去覺悟 你就懂得對於娑婆與極樂怎麽樣去處理 怎麽樣去努力 謝謝大家 祝大家六時吉祥!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61 我們用我們的至誠心 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最主要的 在學習當中 我們要放鬆 輕鬆的學習佛法 這樣才能夠獲得佛法的加持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人容易被迷了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我們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念佛 聞經 目標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在這個末法時代 我們大家一定要記得一件事 在這個五濁惡世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我們人容易被迷了 在迷當中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不善的業 大家都不知道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在這個末法時代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不斷的在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一天都不間斷 每一天都在講經説法 目的 主要性的 就是要幫助我們開智慧 瞭解事實的真相 要如何了生死出三界 這個就是我們爲什麽 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要念佛 要聞經的目標 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希望我們Perth淨宗學會四眾弟子 能夠要好好珍惜 這個因緣 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這個道理我們應當要知道 在這個地方 還沒跟大家講講《彌陀經》的大意之前 首先跟大家來做一個報告 鼓勵了 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 都是以什麽圍繞爲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這個淨土今天念佛都是以圍著 繞著 什麽為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圍著什麽為中心呢 我們來看 希望大家好好來去思維 你能夠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你今生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就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就不可思議了 淨土法門的正道 它的正道的中心 這個正道是指我們淨土法門的中心在哪裡 都是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524// 你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佛怎麽用功 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不會往生西方淨土的 這個是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的原則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不然的話我們修學淨土 不知道淨土的原則是什麽 很多人對於這個中心的原則 到最後都搞不清楚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我的心很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向往西方極樂世界 我這一心一意的 只有想要了生死 出三界 不想再搞六道輪回 不想再來生 生生世世到處去流浪 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我今生我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獲得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老家 不變永恆 不變的 一個真的家 這個叫做發菩提心 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所以你今天沒有發菩提心 你想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就是我們的原則 一向專念 是指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念佛是一種手段 大家一定要知道 我們今天在念佛是一個手段 是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的主要性的 是幫助我們什麽呢 就是幫助我們來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積功累德 迴向淨土 這個是一個手段 你今天發了菩提心了 你的心已經發了 我要怎麽樣來發菩提心能夠整個圓滿呢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就是第二步了 下一步的就是告訴我們 你用這一句名號的手段 來幫助我們 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然後把這些所修學的一切的善 積功累德 統統迴向淨土 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 要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 很難 所以要靠他力 他的意思就是指 佛力的意思 你要靠自己是很難的 所以 一向專念是教我們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手段來幫助我們 不僅僅幫助我們1)斷惡修善 也幫助我們2)斷習氣 斷習氣 我們習氣無量劫以來 到現在 都無法能夠剋服 所以爲什麽衆生會造業 就是因爲隨著自己的習氣在造業的 佛號是一種手段 非常精彩的手段 而且3)幫助我們堅定信願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對彌陀的深信 而不發願 藕益大師講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你發心念佛了 但是你不發願 你的願力不夠力道 你往生不了的 信願建立了 你才能夠一心精進 精進你才能夠用功 所以這個叫做什麽 叫做正念 這個正念是什麽意思呢 大家一定要知道 這個正念是講 就是心清淨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靠的是清淨心 不是靠你今天念佛念了多少聲 你念佛念的多少 多少念 不是的 靠的是你的清淨心 所以念佛是幫助我們 恢復你的清淨心 我們清淨的心太污染了 今天對於娑婆世界還有一絲毫的貪戀 你就無法往生西方淨土的 所以 從這個地方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清楚 爲什麽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 都是在這個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你離開這兩個的原則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是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所以爲什麽在四十八願裡面 最精華的是第十八願 1117而第十八願沒有第十九願的輔助 第十八願是落空的 第十九願的就是講發菩提心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學習經典聽聞佛法 要懂得内容的精神的意義 我們聼經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好這個簡單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最主要性的 就是叫你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1153 道理就在這裡 好我們繼續來介紹 《彌陀經》的 就是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為代表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就是第二位 上個星期已經簡單跟大家介紹舍利弗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 用現代來形容 他是哲學家 第二是誰呢 我們來看 第二位 叫做摩訶目犍連 1244現在很多人說:師父 我爲什麽聼經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師父 我念佛爲什麽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你要學佛 首先要學 專 你專 你才能夠 一心 心不專 怎麽能夠得到一心呢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身好像在念阿彌陀佛 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當中爲什麽得不到三寶的加持 不能怪佛菩薩 怪自己心不專 所以 萬緣放下 把你的耳朵 把你的眼睛專注在這個學習當中 難得麽 1356 好我們來看這個摩訶目犍連 這個摩訶 它是古印度話 佛陀在世講經説法是用什麽呢 用巴利文 用巴利語言來講經説法的 所以巴利文 是屬於古文了 如果把它翻成中文 叫做大的意思 大小的大 所以目犍連 在這個地方 稱爲叫大目犍連 這樣的解釋清楚嗎 明白嗎 在這個地方 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一般 誦經之前 都會唱《蓮池讚》《蓮池讚》最後面會稱念 菩薩摩訶薩 在學習佛法當中 都稱為菩薩 我們每個人都能稱爲菩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在學習佛法 所以在印度 這個菩薩是簡稱的 在印度是念什麽 菩提薩陀 菩提薩陀的意思 就是覺有情的衆生 六道十法界的衆生 他已經覺悟了 所以在學習佛法當中 人人都能夠稱爲 菩薩 因爲你是覺悟的人 你們也是可以稱爲菩薩 不是羅刹 很多人剛開始到佛堂 發心念佛 做義工 都是菩薩心腸 久了 菩薩心腸慢慢就沒有了 變成什麽 羅刹鬼了 什麽叫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喜歡嫉妒 看這個人吃醋 或者看這個人講是非 批評 這個就是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動不動 不喜歡 動不動計較 這個就是羅刹鬼的心態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包括你們在内 比如説 Xinsheng菩薩 老菩薩 我們阿Zhai菩薩 人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比方説Qiu老師 Qiu菩薩 可以 人人都能夠稱為菩薩 唯獨不能稱呼的就是菩薩摩訶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們沒有資格 爲什麽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在這個地方我爲什麽要提醒大家 因爲現在很多在外面的這些佛教界裡面 很多人都是自稱 菩薩摩訶薩 這邪知邪見的 爲什麽我們不資格稱為菩薩摩訶薩呢 因爲摩訶薩的身份是很特別的 是什麽身份呢 他是法身大士的身份 法身大士的身份 等於在經典裡面 他是法雲地菩薩的身份 就是十地菩薩 換句話說 他還差兩品無明的煩惱就斷盡了 所以稱爲法身大士 所以我們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所以等一下不要:哎喲 我是菩薩摩訶薩!哎喲 阿彌陀佛 罪過 罪過!這個是不能亂稱的 飯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講 明白嗎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 你可以亂吃飯 你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説!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菩薩摩訶薩 我們不能自稱的 所以這個摩訶就是一樣的 大目犍連 意思說 他不是一般的 他不是一般的阿羅漢 他是大菩薩來的 這樣解釋 我相信大家應該有一個概念 如果以後在外面 聽到某某人稱:我是菩薩摩訶薩 你要跟人家解釋 不可以的 我們佛教徒有這個責任 不然的話 將來會墮在阿鼻地獄的 不可以的 好我們來看 下面的目犍連 目犍連這個名字 是怎麽取的呢 這個目犍連 這個目犍連的名字是從梵文而取的 從它的梵文裡面翻成中文 意思就是采菽 菽是指豆類的 就是各種的豆類作爲一個總稱 叫做菽 説明 目犍連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都是以農業爲生 所以用這個采菽為姓 為姓 從這個地方 從他的名字 我們可以瞭解目犍連 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 都是農業的 以什麽為農業呢 以豆類作爲農業 像師父的俗名 是以什麽樣的 來取這個名字呢 師父的取名 因爲師父的家鄉 是什麽行業呢 就是捕魚的行業 叫Hong Qingyuan Hong三點水的姓 Qingyuan都是三點水的 這個水爲什麽都有水呢 因爲我們生活在海上的 我們生活都在海上的 所以用這個來代表我們的家鄉 所以我們家鄉很多這些的俗名都是以這個水來代表 代表什麽 我們是以捕魚爲業 那西澳我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我真的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以什麽行業爲主呢 我不大清楚 聽説以前是以礦產 但是幾乎很多人都是移民過來的 所以很清楚啊 像師父的名字都很清楚的 讀到師父的名字的俗名 大家都知道 你的家鄉是這一個來的 所以 每一個人的名字 都有每一個人的意義 目犍連他就是這一個 所以用這個豆類 采菽來取他的姓 這樣的説明大家明白嗎 所以回去問你的母親 媽媽 我的俗名是怎麽取的 有什麽表法 這個很重要 要不然 等一下人家問你 你不清楚 問你父母 像我 我這個名字就是這個樣子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 目犍連在佛 是什麽身份呢 看下面的 目犍連在當時他的名氣他的知名度很高 就是很有名的 你走到哪裡 只要你提到舍利弗 目犍連沒有一人都不認識的 因爲他常常在佛陀旁邊 從來不離開釋迦牟尼佛的 所以舍利弗跟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的助教 就像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像毗盧遮那佛 文殊 普賢 他的助教 釋迦牟尼佛的助教是誰 常常在他的旁邊的舍利弗跟目犍連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2328所以他的知名度很高 很有名 大家都知道 他的 知名度 在佛陀學生當中 //目犍連 具有神通 就是神奇通達 能力是第一人 什麽叫做神奇通達 就是神通第一 他的神通 就是隨心所欲 千變萬化 目犍連的神通不是一般的神通 一般的阿羅漢 他要現神通 首先 他先要入定 入定之後 慢慢把他神通現出來 而且 神通一現出來 這個樣子而已 他沒辦法變化的 目犍連的神通 他能夠千變萬化的 隨心所欲的變化 你們有沒有看過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 你看孫悟空要變鳥就變鳥 要變貓就變貓 隨著它自己的喜歡 但是孫悟空才七十二變 目犍連是千變萬化的 而且神通真的了不起的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以前在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你好好聽 你聼了這個故事 你才明白 佛陀的弟子不是一般的人 個個都是了不起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他想要取寶 到一個地方去 取寶 但是要取寶 要經過一個很大的海 很危險 所以這個商人 他到了一個神廟 就是這個寺廟很靈感的寺廟 去求神 告訴神 告訴這個神廟裡面 如果我能夠取回來這些財寶 我要發一個願 什麽願呢 就是開一個無遮供僧大齋 的這個法會 供養所有的修行人來吃飯 所以沒想到這位商人 把這個財寶取回來 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他舉辦了這個叫做什麽 無遮供僧的大齋會 到了就供齋 意思是説 但是 在宣布的時候 這些外道的婆羅門教 外道的婆羅門教 聼到 這個時候呢 非常的歡喜 但是 在這個時候 他也是要爭一口氣 就是説 揚眉吐氣 爲什麽呢 因爲佛陀還沒成道之前 很多這些國王都是來供養這些婆羅門教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 這些國王統統供養佛陀了 很少來以婆羅門教來供養 來布施 所以趁這個機會 我們一定要爭一口氣 怎麽爭一口氣呢 因爲在佛教裡面 有一個戒律 佛陀有一個戒律 這個明相還沒出來 明相是講太陽 太陽還沒出來之前 我們佛陀弟子是不能出門的 不可以出門的 所以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來規劃:我們晚上偷偷先走 到了這個地方 然後 讓佛陀排在最後面! 沒想到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在規劃當中 目犍連在禪定當中(用)他的神通 被目犍連發現了 發現之後呢 目犍連在想 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的呢 這個是不莊嚴的 怎麽能夠讓這些大阿羅漢放在最後面的呢 讓這些凡夫外道排在最前面 所以目犍連就要顯神通了 怎麽顯神通呢 因爲大家要到這個大施主(的地方) 要經過一條大河 所以目犍連 用他的神通 把大河變成什麽 波浪凶狠 這個浪很大 所以大家到這個河邊 沒辦法用這個船走過去 太危險了 等到明相出來 就是太陽出來 釋迦牟尼佛帶著 這些阿羅漢 帶著這些弟子 走到這個河邊 沒想到 整個虛空法界出現了半圓形的彩虹的橋 釋迦牟尼佛帶著弟子 帶著這些比丘 從這個橋走到前面的河(對岸) 走到了前面(對岸) 達到了前面(對岸) 目犍連才把神通 放走了 水恢復平靜 大家才用船走過去 沒想到 一到 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已經在這個大施主(家)裡面了 所以這個外道的婆羅門教也沒辦法 本來要爭一口氣 沒想到 被這個目犍連發現了 目犍連用神通 把這個大河 變成很大波浪 而且很凶狠 大家都沒辦法過去 你看那個神通真不得了! 所以齋僧結束 釋迦牟尼佛就帶著大家來迴向 帶著婆羅門修行者 全部統統 迴向 這個就是我們在佛典故事裡面看到 目犍連有一次就是這樣的 因爲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呢 這個不莊嚴 所以用這個方法 讓大家來恭敬 這個就是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學生當中稱爲他是 神通第一 的原因 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目犍連尊者的身份 如果用現代話來講 他是一位科學家 爲什麽呢 有神通嘛 會千變萬化 就跟我們現在科學家一樣!(跟)科學一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神通 它不是一般 你看現在 我們是什麽時代 現代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 跟釋迦牟尼佛那個差別 釋迦牟尼佛在世是農業的時代 你看現在是我們科技時代 比方説 手機 一個七十歲的老翁 (手機)一拍(照)了 會變成什麽 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這個科技發達 發達到什麽程度 你看 75嵗的老翁 已經很老了 牙齒都看不到了 你看 手機一拍 變成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 所以很多人現在 在網路上 談戀愛 到時候要結婚的時候才發現 哎喲 被騙了!所以現在年輕人要小心 真的 要小心 因爲現在這個科技很會騙人的!變化很多!所以剛才爲什麽叫做千變萬化 科技的時代 帶來很多的方便 也是帶來很多的麻煩 你不好好應用它 會帶來很多的障礙 現在科技發達 我們可以用來修福 增加你的福德 增加你的善根 我們現在聼經很容易 只要你開Youtube你想聼哪一個講經 你就能夠聼得到 很發達!但是如果不會用的話 你就被這些科技 障礙了 所以要小心 現在這個時代 裡面都是殺盜邪婬 一不小心 自己造業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 如果今天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的能力就跟目犍連一樣了 從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能力就如同跟目犍連一樣!目犍連要修到這樣的程度 要修多久呢 修好久 他不是這一生得到這種能力 他已經無量劫以來 修學了很長時間 才會得到這種的能力 今天如果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僅僅是神通自由自在 全部恢復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來看一看 來比較一下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無量的 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所以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 特別的他的天眼通 好厲害!你看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獲得天眼通裡面的 内容是什麽 你一看都能夠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不是小千世界 是大千世界 也能夠微觀世界 這種的能力 不是一般的神通 所以 目犍連尊者在這一部經裡面的代表 就是學習這一部經就能得到很强的能力 那要得到怎麽樣很强的能力呢 你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到這種很强的能力 你現在是沒辦法的 不要説神通了 連鬼通都沒辦法!不要説得神通 連鬼通都很難 這個就是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3620目犍連在這一部經最大的表法 就是要告訴我們:你能夠深信不疑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得到很强很强的能力了 將來你的能力能夠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這個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爲什麽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會做一個普度 這個普度一般是以道教為講 但是佛教爲什麽會有這個中元 這個中元我們一般 又叫做盂蘭盆會 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很多道場會辦這個盂蘭盆會 我們一般淨土宗 淨土 這種的名稱 很少聼到的 我們只知道清明孝親報恩中峰三時繫念 中元普度超薦中峰三時繫念 很少有提過 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目犍連來的 爲什麽從目犍連 因爲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爲什麽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因爲他的母親不深信因果 不相信因果 常常犯殺業 毀謗三寶 破和合僧 所以 死了以後墮在餓鬼道 目犍連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 怎麽幫忙 幫忙不了 用他的神通 來供養 用他的食物來供養 每一次收到這個食物的供養 一吃下去 都是變成什麽 變成一個火粒 一粒一粒火 像火球一樣 所以沒辦法吃下去 吃下去 又吐出來 吃下去 又吐出來 所以 因爲這樣的情形 請佛陀 要怎麽樣來幫助母親脫離餓鬼道 佛陀才教他這種方法 祈求三寶加持 僧團的結夏安居之後 統統供養迴向給他的母親 母親後來才離開餓鬼道的 所以尊敬的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明白 目犍連最大的目標 就是要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 你要相信 只要你能夠相信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3925 所以 在這個地方 目犍連的最大的用意 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件事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的第二位 第三位是誰呢 第三位叫做 摩訶迦葉 這個迦葉是誰呢 我們等下個星期 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迦葉他有很特別 而且我們今天能夠聞佛法 看到經典 讀誦經文 如果沒有迦葉的話呢 真的 所以 這個迦葉的功勞 對我們貢獻很大!爲什麽他要集合 結集經典呢 他目的只有一個 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分享 因爲講太久 大家脚也酸 酸了 心不在焉 所以 也不要太長 也不要太短 剛剛好 所以 祝大家老實念佛 祝大家虔誠好好去聽經 只有聽聞佛法 才能夠幫助我們 瞭解事實的真相 事實真相瞭解了 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容易了 容易得力 容易得三寶的加持 祝大家好好用功!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老實念佛!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52 《佛說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今天 我再藉這個短短的時間 來跟大家繼續來學習 《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這一部經 説實在的 是很深 只是選擇一些 重要性的 來跟大家 報告 分享 就是最簡單的 所以 感謝大家的 支持 讓我有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學習 所以 走到哪裡 我用的一個學習的心態 來跟大家一起來 學習 所以 不管人怎麽樣的批評 這個都是好事 幫助自己能夠增長 增長自己的什麽呢 我們的福德 因爲我們在這個世上 我們的智慧 不足 我們的福報 也不足 所以用一個 學習的心態 來增長 我們自己的福德 只有增長自己的福德 在學習道業上 你才能夠 有機會的進步 所以在台上講經不是那麽容易 像師父有一次 到吉隆坡去演講三天 人數好多 一千多個人,那個很多人 我從來 沒有這麽多人的 所以 還沒講演之前 有一些人來找我 就是舉辦演講的這些人 他來跟我説:師父 在演講當中不要講得太深 就是太深度 怕人家聽不懂 另外還有幾位:師父 你要講深度一點 要不然 人家看不出來你的實力 還有 最後面的 那兩三位:師父 你演講當中 中間就好了 不要太深 也不要太淺 所以 我坐在那邊 我好難受 真的很難受 我在心裡想 我就告訴他們:師父要講什麽呢 所以 我們不是祖師大德 也不是釋迦牟尼佛 講經 才講開示 大家能夠證得無上菩提 證得阿羅漢果 須陀洹 阿羅漢 我們沒有那個能力 因爲釋迦牟尼佛 諸佛菩薩 智慧是圓滿的 所以 每一次講經常常會遇到這種的狀況 所以很難做 所以我記得 我的一位大師兄 我的大師兄 他很疼我的 很照顧我 愛護我的 所以每次跟他見面 他會常常叫我師弟 我的大師兄 他在印尼很有名的 講經講的很好 整個印度尼西亞非常有名 他常常來到我的道場 師父有一個小精舍 叫做“彌陀精舍” 其實 師父管的道場很多 萬佛寺 佛法寺 有幾個道場 但是 師父喜歡住在師父的小精舍 就是山上 跟那一些老人家一起念佛 每一天幾乎都有二十幾位 一起念佛 一起吃個飯 就是好像在叢林的道場 一起過堂 我這個大師兄 他就跟我講一句話 他說:學悟師 記得你發心要講經 你要記得我一件事 今天如果你講不好 人家會批評你的水平不夠 實力不夠 人家會看不起你 這個容易辦 你還能夠一條路 還(能)生存 但是如果今天 你講的很好 嫉妒心來了 嫉妒心一來 那你就很難了 所以他教我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 什麽意思呢 就是叫你跑了 講經完了 趕快跑 不要留在那個地方 要不然很麻煩 但是我現在 在雪梨很好啊 我沒有那種性格 我沒有那種性格 尤其我們雪梨淨宗學會也對我很照顧 在這裡生活 真的 悠悠哉哉的自由自在 吃飯的時候 吃飯 睡覺的時候 去睡覺 看書的時候 看書 有時候聼一點音樂 不是那種音樂 不要亂想 佛的音樂 那種阿彌陀佛的音樂 聽起來心裡很舒服 這樣 所以 趕快跑 其實我沒有那種個性 即使是 哪怕有人來批評 也是一件好事 爲什麽 他要來成就你的 大家累不累啊 累的話 放腿吧 放鬆一點 我師父就可以不要緊張 要不然你們 盤腿很辛苦 師父坐在這裡很舒服的 你們可以學習 以後有機會坐在這裡 感受一下那種感覺 10 41 其實很多事情 我們一定要從好的地方去看待 不要往 往往壞的去想 要記得這件事 不管我們遇到什麽樣的事 哪怕這個事情讓我們 很難忍受的話 你也要這樣做 回頭過來會不一樣的效果 往那個好的:想 不要處處往壞的去看待 因爲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已經不容易 生命很短暫的 時間很短促 又無常 什麽時候來 什麽時候到 我們無法去預算的 要珍惜這個生命 因爲這個世間很多事情 由不了我們自己做主 太多的事情 很多事情 而所想要的 常常帶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所以 古人講的好 人不如意事常八九 太多了 那爲什麽會這個樣子呢 我們活著在這個世界上 這個環境 跟西方極樂世界 (有)根本不一樣的差別 在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做主的 每一件事 無不是隨心所欲的 都是自己怎麽想就怎麽做 自己能夠做得了主 我們這個世上沒辦法 那爲什麽我們這個世上那麽多 讓我們不順利 種種的 讓我們很多的障礙 這個就是我們的業力 每一個人到這個世間都是業力做主的 每一件事都是業力感召來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教我們要修道 怎麽修道呢 把這個業力轉成爲什麽 變成我們的願力 發願的願 什麽叫做發願呢 什麽叫做願力 釋迦牟尼佛說 你不斷的去反省 不斷的去檢討自己 不斷的去改過自己 不斷地去提高自己的境界 你要這樣想 所以 你的人生是一片的美好 哪怕是今天所遇到的事情 讓我們很困擾 這個就是自己種的因 所以感召有這樣的 果報 我們要接受 哪怕是很難 所以 我走到哪裡 就是用一個謙虛 學習的心態 來跟大家學習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 爲什麽呢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 將來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 將來要了生死的 世界上所有種種的事情 沒必要每一件事去對立 每一件事情去計較 沒必要 因爲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除了這個之外 一切隨緣 這個是我的想法 所以謙虛 很重要 爲什麽要謙虛 你看現在很多人 有一種心態 用什麽心態 貢高我慢的 傲慢心 來學習 像這一類的人 不但不會有成就 而且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這個説實在的 所以古人説的好 【學問深時 意氣平】古人講的 不是我講的 但是這些古人講的 就是從他的三昧 他的自性流露出來 而講出來這個道理的 所以【學問深時 意氣平】沒有聽說一個人的學問越深 傲慢越重的 沒有聽説過的 一個人越有修養 人越謙虛 如果你今天學問越深 你的態度 你的心態 越傲慢 那不是學問 也不是修養 甚至於有時候 眼睛慢慢的長在哪裡 長在哪裡了 頭頂上了 看不到人了 是不是 看不起人家 輕視別人 這個叫做智慧嗎 那個不是智慧 那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煩惱 完全走錯的路 他不是正確的 所以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爲什麽要一門深入 你要斷煩惱 斷什麽煩惱 就是斷你的傲慢的心 你傲慢的心伏住了 你才能夠【法門無量誓願學】不然的話 你所學的都是邪知邪見的 你不會成就的 所以呢 你要用一個謙虛 那一種心態來對人對事對物 因爲他是在成就我們的 所以你看印光大師的文鈔菁華錄裡面 我很佩服 印光大師 他一出家 他爲什麽會出家 就是因爲他的眼睛不好 差一點瞎了 後來念觀世音的名號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才把他的眼睛治好了 所以發心出家 一出家 他有沒有說 我要講經説法 沒有 一出家 他到哪裡去做事 到厨房 去厨房做什麽事呢 幫這些法師 這些叢林的出家眾 煮什麽 熱水 因爲以前中國沒有像我們現在 有暖氣 有種種的 天氣很冷 所以幫助這些法師 煮熱水 給這些法師洗脚 給這些法師洗臉洗澡種種的 做了幾年 五年 以前在厨房做事很辛苦的 我們現在香積組 厨房 吃飯煮菜 很方便 瓦斯 電壓 種種 什麽都有 以前在厨房做事 你要每一天到哪裡 到山上去砍柴 然後把這些東西 背下山 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 做了五年 從來沒有怨恨別人 從來也沒有去訴苦 我很辛苦 從來沒有的 他就是這樣的心態 謙虛 所以弘一大師從來 一生對於一個人的讚歎 沒有那麽容易 唯獨對印光大師 五體投地 弘一大師的水平是很高的 沒有那麽容易對一個人讚歎 沒有那麽容易的 唯獨對印光大師 他那種謙虛 值得我們來讚歎 而且 印光大師 有一段時間住在 普陀山 閉關 做什麽 念《大藏經》一部《大藏經》大概念完 把它看完 大概要花五年的時間 五年一部《大藏經》連續看了三次(遍)總共十五年 對人對事都是以凡夫 以自稱凡夫 來對待 從來沒有跟人家說:我很了不起!我已經通宗通教了!我已經瞭解事實的真相!從來沒有 以凡夫 自稱對人 印光大師大家都知道在《印光大師全集》 第五冊 也爲我們説明 印光大師是誰 大勢至菩薩再來的 連印光大師都這樣稱呼 我們呢 學了一點經典 學了一些經教 貢高我慢 不得了 像這一種人能夠成就嗎 不會成就的 哪怕是在佛法在世法 在社會上也不會成就的 這個就是好處 所以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 我們在這個修行當中你要真正發心去修行 你想要清淨的話 你沒有基礎的根本 就是忍辱波羅密 的基礎 你的精進 談不上!你沒有精進 你談不上 你要精進 你沒有忍辱 談不上的 遇到什麽樣的 要忍 你沒有忍辱不行啊 聽得懂嗎 聽得懂嗎 精神一點嘛!看(起來)好像沒力氣 你不要把它看太認真 我們大家都在學習的 我看到你們也是很歡喜了 跟大家在這個地方 互相學習 真的 我最近 我發現 你沒有忍辱 你怎麽修 都不會進步 你看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的時候 五劫 去看無量無邊諸佛的刹土 他有沒有一帆的風順 沒有 他沒有一帆的風順 他也是遇到很多的 困擾 侮辱毀謗 傷害 種種的 但是他爲什麽統統都是順利通過呢 爲什麽他能夠順順利利的通過 什麽原因 因爲他的一片的慈悲心 他的這個慈悲心而顯出來的 是什麽心呢 他就是想:我有多苦 有多辛苦 我一定要建立一個好的環境 有一個世界讓十方一切衆生在這個環境好好修行 在這個環境能夠好好享福 能夠在這個環境裡面 而且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超越六道輪回 能這一生當中 能夠證得直至成佛 所以有多苦 只有能夠成就 這個環境 我也愛護一切衆生 有多苦我也要忍辱 所以才有今天的極樂世界 如果我們今天遇到種種的困擾逆境遇到逆境起了瞋恚 遇到順境起了貪念 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成立 成不了 就是因爲一片的慈悲心 今天我做什麽樣的 我做醫生 我爲什麽要做醫生 因爲我要幫助別人 不但要治人家的身體的病 我也要治人家的心 這種的精神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我們一定瞭解 所以 我常常講 古人常講的一句話 【小不忍 則亂大謀 】 小小的事情你都通不過 大的功德我們怎麽能夠成就呢 小小的事情我們都忍不住了 大的事 你能不能成就 所以 你要看一個人在生活當中 他有多大的成就 他就有多大的耐心 你要看一個人 在這個社會上 他有多大的成就 你要看他有多大的耐心 道理就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 你沒有忍辱 你精進不了 你今天沒有忍辱 你往生不了 你今天沒有忍辱 哪怕是在世法 你也不會(是)一個有成就的人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 一定要搞明白 爲什麽我們師父上人 在講經當中 常常提醒我們 你要忍辱 你要忍 不管怎麽樣 你要忍 哪怕是受不了 你也要忍 人家怎麽駡你 阿彌陀佛 要不然 脾氣一來 火燒功德林 辛辛苦苦念佛了 念了幾十年 脾氣來了什麽都沒有了 又重複再來 又再念佛 又遇到境界 又發脾氣 又火燒功德林 又從頭再來 哪一個頭啊 是不是 你看海賢老和尚 人家怎麽打他 人家怎麽駡他 一句話也不講 一句話也沒發脾氣 爲什麽 脾氣 就是地獄的業因 所以 從這個角度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師父沒有別的 主要的 只是跟大家來分享 我們在這個世上真的不容易 活在這個世間 太多事情 真的 由不了做主 所以 一定要修道 不斷的反省 不斷的去改過 來幫助增加自己的福德 這樣處事待人接物 那就不一樣 這個就是教我們學佛 學 就是這個樣啊 所以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常常講四句話 大家一定要注意 要記得 只要你記得這句話 那就不一樣 將來我相信你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常講四句話 講什麽呢 【提早覺悟】就是趕快覺悟了 不要再執迷不悟 不要再迷惑顛倒 只要你還是迷惑顛倒 你一天的日子不會好過的 只要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得到自在 只要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 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 你才能夠找到你的幸福 你的快樂 爲什麽會苦 因爲你迷了 爲什麽快樂 因爲你覺悟了 道理都是一樣 所以 佛教裡面講的非常深刻 這給做一個簡單來跟大家分享 所以如果有講錯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來指導 我們都是 一起學習 因爲我們將來要做阿彌陀佛的學生 做了阿彌陀佛的學生 等於做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學生 而且這個學生的身份是非常的高貴 真的 因爲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等於生到十方諸佛的國土 很多人向往到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那個墻太高了 我們進不了門 但是如果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隨時隨地你都可以到彌勒淨土去 而且彌勒淨土看到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是貴賓 你是VIP的 做VIP很好 你看我們做一個活動 你看VIP的位子 很有怎麽樣 如果今天不是VIP呢 坐在後面 看不清楚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就是在這裡 所以一切隨緣 今天人家說講經不深度 或者很深度 那個已經不重要 最重要 你把西方極樂世界取得了 把護照拿到了 一切都是好談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的 我們不是消極 也不是説迷信 是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人生真的很苦的 苦不堪言 你們難道不知道嗎 Hello? 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難道你們感覺不出來嗎 你看一對夫妻如果不和 老婆不聽老公的話 老公不聽老婆的話 兒女不聽媽媽的話 兒女又教不好 你説苦不苦 很苦 師父自己的生活這麽好 都能夠悟出這個人生真的很苦 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 得到彌陀的加持 你要發願再來 那個你的身份不一樣 哪怕人家看到你很苦 其實你一點苦都沒有 爲什麽 因爲你菩薩的身份 因爲你在這個菩薩當中 因爲你在五欲六塵當中 你的心都是定的 你不會被誘惑 你不會被染上 也不會被污染 這個就是菩薩 跟凡夫的身份不一樣 菩薩在做事 雖然 看起來就是凡夫 其實心裡面很清淨 我們凡夫不一樣 看到在做事 每一件事 都是在迷的 這個就是今天簡單來跟大家 做一個學習發報告 所以用我們的謙虛心態 來一起學習 所以放鬆 能夠看開一點 就看開 這個人生太苦了 很多事情真的師父看的太多了 兒女 夫妻 家庭 搞到要離婚的離婚 搞到要怎麽樣的 哎呀 天翻地覆 太多了 所以出家好 有沒有意思要出家 真的你試試看 很自在的 你看師父活得很自在:有 就做 沒有 隨緣 因爲什麽 印光大師教的 印光大師有一個很偉大的 就是 不跟人家攀緣 他跟人家沒有攀緣的 隨緣 所以我就是要學這個 不攀緣 有 就做 沒有 就算了 哪一個地方有緣 就去那個地方 不要勉强 因爲我們的目標就是一個 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 不要爲了這個一點點的事情 干擾自己的道業 那就不值得 這個叫做什麽 因小失大 不值得 也沒必要計較 3547 這個就是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好 我們今天繼續要跟大家來說的就是 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彌陀經》裡面的常隨弟子 第十位 就是羅侯羅尊者 大家要聽好 不然的話 師父講過聽不懂 浪費我們自己的時間 把你的心定下來 萬緣放下 外面的事統統放下 把你的眼睛 把你的心看著我 不要想外面的事 這個短短的時間 只有還有二十分鐘 我們大家來學習// 所以 我最近常常跟一些居士 我説如果你能夠每一天晚上睡覺之前 睡覺之前哪怕是你做著 盤腿 或者躺著 你把一切萬緣放下 也不用去拜佛 也不用去怎麽樣那念珠 只要你心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集中在這一句 阿-彌-陀-佛 你只要半個鐘頭每天 我告訴你 你將來你念佛的境界 會念到什麽境界 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 每一天半個鐘頭坐著也好 盤腿也罷 躺著在床上 萬緣放下 你把你的心集中在這一句阿彌陀佛 聼的很清楚 念的很清楚 慢慢的 阿-彌-陀-佛 每一天 真的 會幫助很多// 好我們今天來繼續跟大家來説羅侯羅尊者 羅侯羅尊者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説明他是佛弟子當中 是密行第一 密宗的密 修行的行 爲什麽稱爲密行呢 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就是他的名字 羅侯羅這個名字是以古印度話而取名的 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九歲出家 而九歲當中證得阿羅漢果 如果翻成中文的話 羅侯羅尊者 意思叫做覆障 覆蓋的覆 障礙的障 説實在的 其實覆障這個名字是不好聽的 你看現在這個社會 爲了兒女子孫取名字 一定要取最好聼的 而且這個名字的内容的意義一定要最好 不但最好能夠以這個名字帶來吉祥 發財 升官 種種的 所以把這些八字哪一年哪一日哪一月統統搬出來選擇這個名字的吉祥 但是很奇怪 爲什麽覆障這個字不好聼呢 因爲覆障的意思就是有障礙 所以很怪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為他的兒子羅侯羅起這個名字呢 爲什麽 一定有他的道理 爲什麽取這個名字 那今天我們來想 羅侯羅尊者有什麽大障礙 他這一生當中感召了什麽樣的魔難 爲什麽 這個都是有因緣果報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4023如果你把這個 因跟果 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能夠瞭解 搞清楚搞明白的話 你在這個生活裡面 跟一般人是不一樣 有因有果 有果有因的 今天你種了什麽因 你將來必定會感召什麽樣的果報 跑不了的! 所以 因果不是一種迷信 是一種教育 教你怎麽做人 所以現在這個社會爲什麽這麽動亂 人不像人 老師不像老師 醫生不像醫生 都有因緣果報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美滿的家庭 你要把因種好 有人來找我:師父 我要找一個 生在一個帝王之家 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生在一個身體很健康的 很長壽的 你要把布施的因修好 有些人說:師父 我很苦 有沒有哪一個世界 讓我沒有受任何的苦 讓我離苦得樂 生活非常的幸福 有沒有一個世界 釋迦牟尼佛推薦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到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達到這個方向 你要達到這個目標 你必須要把念佛的因修好 你才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叫做念佛的因修好 你能夠老實聽話真幹 你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不然的話哪怕是今天你念佛念的好 但是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一種力道不足 不夠 你也不會往生西方淨土 其實 這個名字都是一種教誨 一種教導我們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為他自己的兒子取這個名字 就是教導我們 教導什麽 因果通三世 不分類的 哪怕是今天諸佛菩薩 出現在這個世間 也離不開因果 沒有任何人能夠離開這個因果的 所以要小心 《了凡四訓》講到好:【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 你受什麽樣的果報 不要怪別人 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我爲什麽生在這個環境 我爲什麽會有經過這種的生活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好好 去覺悟 這個名字是教導我們 教你什麽 教你去覺悟 做任何事 每一件事都有因果存在的 不要傷害人 你傷害別人 有一天人會來傷害你 你做虧心事 有一天人家也怎麽樣對待你的 跑不了!哪怕是你躲在哪裡 躲在森林 躲在山上 躲在沒有人的地方 你還是避免不了因果的存在 所以寧願跟人家保持一個距離 也不要跟人家結冤仇 因果很恐怖 羅侯羅就是因爲 這個原因 什麽原因呢 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做《三時繫念》第一香讚要唱的是什麽 什麽呢 我們做《三時繫念》對不對 第一讚 要唱的是什麽 爲什麽要唱《戒定真香》爲什麽不唱《爐香讚》那這個《戒定真香》我們看到裡面有一段經文 大家應該很注意留意吧 哪一段經文 就是羅侯羅母親 羅侯羅的母親是誰 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裡面是怎麽講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你看你們雪梨太厲害了!問什麽 下面就解答什麽 你説我在這邊講經是不是很難啊!所以 我是用一個學習的 所以你看 羅侯羅感召了什麽樣的災難 什麽災難呢 你看他的母親懷孕他 他六年才出來的 他爲什麽要六年 爲什麽不是5年4年3年或者7年 為什麽要六年 人家一般生孩子的 頂多十個月 他爲什麽在他的母親裡面呆了這麽久 呆了多久 六年!他就是感召了這樣的果報 什麽果報呢 前世種了不善的因 所以這一生才受到這樣的果報 什麽果報 胎獄之報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血肉之軀 經過一個母親的母胎 才能夠到這個世間 跟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是我們的父母 所以蓮花化生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 經過母胎 才能夠到這個世間你想一想這八九個月 在母胎裡面 爲什麽稱爲胎獄 大家都知道 你在肚子裡面 你很辛苦 你看《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講的很清楚 大家也知道 你看當母親的時候 當她這個熱水到肚子裡面 這個胎兒整個體質受到的是什麽 八熱地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過 只是你們很健忘 一下子就忘記了 一生出來 你看小孩哭還是笑 哭還是笑 有沒有笑的 有沒有 有哇 那個不是人啊 那個 真的 所以你看 哭了 爲什麽 就是告訴你:我很苦啊 八熱地獄 當母親喝了冰水的時候 這個胎兒裡面整個體質感受到怎麽樣 感受到 叫做什麽 寒冰地獄 你去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怎麽樣把寒冰地獄去解釋 很苦!八九個月才出來 羅侯羅尊者 六年!在裡面胎獄受苦受難 才出來 什麽原因呢 爲什麽呢 其實這個故事 在《經律異相》《法苑珠林》裡面爲我們講的很清楚 因爲今天師父沒有時間無法爲大家詳細的(講解) 但是我可以把它大概的講一下 把這個原因講出來一下 什麽原因 羅侯羅尊者曾經調皮搗蛋 爲什麽調皮搗蛋呢 因爲他家裡常常來了老鼠 這個老鼠常常 把家裡的米吃得亂七八糟 大便 或者把這些衣服咬的亂七八糟的 所以他看到這樣的狀況起了一個厭惡的心 恨的心 討厭的心 所以有一天羅侯羅尊者看到這一隻老鼠一走出來 剛好要走到這個洞裡面去的時候 他趕快把這個老鼠洞用一個東西 把它塞住了 封起來了 一封起來 這一隻老鼠 你想一想 六天六夜 沒辦法出來找食物 在這個洞裡面挨餓 很痛苦 好辛苦 在裡面 差一點連命都沒有了 最後沒辦法就死掉了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才在母親裡面呆了六年 你看苦不苦 真的很苦 其實像這樣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 有時候 你看 師父有認識一個居士 這個是真實的故事 從醫學來看 也不知道怎麽解釋 這位居士 他十幾年 他現在住在山上 山上哪裡 圖文巴 學院 這位老居士 他十幾年 他的這個手 兩隻手常常酸痛 看醫生 西醫中醫吃了好多的藥 都治不了 很辛苦!酸痛 然後去X光 檢查出來都沒事 所以很納悶 很痛苦 很煩惱 有一天他在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時候 突然間流眼淚 爲什麽流眼淚呢 因爲以前 他的家裡很多螞蟻 所以很多螞蟻很討厭 所以把這些螞蟻怎麽做呢 用火 來燒! 你想燒螞蟻的時候 那個聲音是什麽 劈里啪啦 劈里啪啦那種 一邊燒一邊恨 一邊燒一邊罵 一邊燒一邊的很歡喜 反正看到螞蟻就燒 看到螞蟻就燒 帶來這樣的果報 明白這個道理 他真的發露懺悔 每一天不斷地 改過 迴向 發願 不再造 我要懺悔 對這些過去愚癡 如果我們今天有學習佛法 明白這些道理 哪怕是這些螞蟻 你還敢這樣做嗎 不可能!對不對 不可能 所以 今天羅侯羅尊者 爲什麽會這樣做 就是因爲他討厭 厭惡 看到這樣的情形 讓我很討厭 所以只有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把它除掉 用什麽方法 就是用這個方法 害得這一隻老鼠到最後死掉了 所以從這個故事裡面 給我們一個教誨 羅侯羅尊者只是起了一個小小不善的念頭 都會感召有這樣的果報 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 所造的 所做的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你想一想 比羅侯羅尊者 更嚴重幾千倍 幾萬倍!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人家做壞事爲什麽沒有得到報應【不是不報】下面是什麽【時候未到】而已!時候到了 老天爺新賬舊賬一起算 不是來嚇人的 不是 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 悟達國師這個故事嗎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來反省 不斷地去檢討 目的就是這一個 羅侯羅尊者只是動了一個小小的念頭 把這一隻老鼠害死了 受這樣胎獄之苦 你説我們今生今世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到現在 我們做了多少不善的事 多少!害的人多少 可能我們自己也不計其數 所以 那該怎麽辦呢 師父 求懺悔 怎麽懺悔法 後不再造 改過自新 你的前途才能一片的光明 將來哪怕是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起碼 人天福報 不會離開你的 你起碼也不會墮在三惡道 所以這個羅侯羅尊者什麽原因 爲什麽會遭到這樣的災難 就是這個原因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這一段又什麽意思呢 累不累 還有5分鐘 因爲我們一個星期才兩天 一個星期才兩個鐘頭 禮拜六一個鐘頭 禮拜天一個鐘頭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又什麽意思呢 耶輸陀羅 爲了懷孕羅侯羅 帶來多少的痛苦與煩惱 你想一想 耶輸陀羅 爲了羅侯羅尊者 帶來多少的折磨 多少的痛苦 爲什麽 因爲很多人都在懷疑 懷疑她什麽 釋迦牟尼佛都離開六年了 羅侯羅才出生 什麽道理 你講給誰聼 你解釋給誰聼 誰能夠相信 所以大家都對她的懷疑 大家都在想羅侯羅 耶輸陀羅這個兒子一定有大問題 釋迦牟尼佛都不了 他才出生 所以大家開始 講閑話 毀謗 傳是非 侮辱 種種的 讓她在一段時間過的非常的煩惱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侮辱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折磨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苦 誰能夠瞭解呢 誰能夠體會 所以中國有一句話講得好:遇到這樣的事情【跳到黃河】下面是什麽 【也洗不清】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辦 有沒有去過黃河 有沒有去過 真的 跳到黃河洗不清 那耶輸陀羅也沒話講 我也沒辦法跟人家解釋 越解釋人家會對你看待不一樣 那怎麽辦 耶輸陀羅準備了一個火坑 抱著羅侯羅 告訴大家 如果今天羅侯羅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我今天抱著羅侯羅 跳到這個火坑 如果我們母子沒事 平安無事的話 那就是證明 羅侯羅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沒想到 當這個火坑 它的火很大的時候 耶輸陀羅抱著羅侯羅 跳到這個火坑的時候 整個火就熄了 大家看到這樣的情形 一句話也沒有説 所以大家對她的嫌疑 是非 毀謗 誤解 因爲這樣的事情 才統統化解 所以稱爲【免難消災障】這個道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 你有修行 人家怎麽對待你 會不一樣 那我們今天念佛該怎麽辦呢 你要重在實質 你不要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用功 我很有修行 那個起不了大作用 如果真正念佛的人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第一個起作用的就是你的智慧 不是你的煩惱 所以很多人跟我説:師父 我聽老和尚的經都沒辦法斷煩惱 只有聼這一部經才能夠斷煩惱 沒關係 你聼哪一部經無所謂 只要適合你 你能夠斷煩惱 你就好好聽 但是到最後 要一定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 其實 會念佛的人 你在真正念佛 其實你在伏住你的煩惱了 今天爲什麽念佛不能斷煩惱 就是因爲你不懂念佛 這個是師父自己悟出來的 師父有時候念佛也是這樣 念佛的時候心散亂 心會亂 煩惱就起來 爲什麽 因爲你不懂的念 所以 我過去 去五臺山 拜訪夢參老和尚 那個時候夢參老和尚還沒有往生 其實師父要到夢參老和尚五臺山去閉關三年的 我要去那邊閉關三年 我見他老人家的時候 他已經躺在這個床上 已經很老了 沒有體力 但是因緣沒有具足 疫情就來了 現在我想要閉關 在等時候 等時間 因爲這個時間是最適合的 你看夢參老和尚跟我講了一句話 現在在這個修行當中 真正發願修行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真正發願修行的 越來越少了 所以你要真正發心去修行 你修行越好 能夠幫助你了生死 那今天我們念佛爲什麽 不能得力 因爲你沒有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沒有把你的行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沒有把你的願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念的是念你的習氣 念你的煩惱 不是念阿彌陀佛 所以祖師大德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 此方即淨土】你遇到的 都是西方極樂世界 你遇到任何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 你怎麽能夠不斷煩惱呢 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面 處事待人接物 都能夠以念佛來修行 所以羅侯羅這個故事 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啓示 對我們一個很大的啓發 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 要謹慎 要小心 不要去傷害別人 不要造那一些不該造的業 將來不管怎麽樣 你會感受到這種的果報 因爲因果通三世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羅侯羅尊者這個故事 第十一位 佛的常隨弟子也是很特別 羅侯羅尊者之後 第十一位是誰呢 憍梵波提 憍梵波提在這個佛的弟子當中 稱爲:受天供第一 接受天界的供養 所以稱爲他:受天供第一 而且憍梵波提有一個教誨 非常的之好 而且非常好 我們值得學習 他在這個地方教我們什麽 教我們口業 口業不修好 你怎麽修 不會清淨的 念佛主要就是要清淨心 你要清淨心首先從你的口業下手 教你要小心 不要造口業 古人講的好【良言一句 三冬暖】下面是什麽 【傷人一句 六月寒】話講多了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會跟人家結惡緣 你知道憍梵波提 他爲什麽會墮在畜生道嗎 而墮在畜生道 墮了幾世 五百世 只是因爲一句話 不小心 是什麽話呢 時間到了 明天再跟大家 不是明天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再來説明 憍梵波提裡面的故事很精彩 我們有空再來跟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今天師父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一些不好的 請大家多多批評 一起來學習 希望大家回去讓大家能夠吉祥如意!好好學習 好好認真改過 只要反省才能夠帶來一片的光明 如果不懂得反省只能有煩惱 只有苦日子吃 所以佛就是教我們這樣:趕快覺悟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11 except 學悟法師變炒飯和尚 你想一想麻煩不麻煩?很麻煩!那怎麽辦呢 學覺明妙行菩薩 覺明妙行菩薩 你看 “少説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 不重要的話也不用去講 別人的過失是別人的事 我們也不要去張揚 去批評 沒必要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必定知道 你看 清朝初年 大家都知道 冬瓜和尚 這個冬瓜和尚很有意思哦 真的很有意思 他爲了要修行 修行什麽 修淨業 首先從口業修 你看他老人家是怎麽修的 這個冬瓜和尚很有意思 他是在清朝杭州這一帶 有一個道場叫做華嚴寺 出家 出家以後呢 這些同參道友 法師 這些居士 就稱爲他是冬瓜和尚 爲什麽稱爲冬瓜和尚呢 因爲他喜歡吃冬瓜嘛 像宋朝 有一個法師 因爲口業很重 所以修行講話 二十年不講話 你看 二十年!不講話!所以這些同參道友 這些居士 這些法師 稱爲啞巴和尚 如果 我在這邊在雪梨淨宗學會 以後住久了 大家常常見面 有時候會問:學悟法師喜歡吃什麽呢 有人説:學悟法師喜歡吃炒飯!我看 我相信久而久之 慢慢 大家不會叫我什麽學悟法師了 叫什麽法師呢 炒飯和尚 這個有可能啊 這個很難説啦 但是呢 確實是真的 你看師父的冰箱 你看 我們這個82號的這個冰箱 這個炒飯吃不完的!你看師父的炒飯 你看有口福 吃不完的 你看!今天還剩下一箱 一盒 你看 你看師父 你看 很多人稱爲 不叫我學悟師了 尤其我們在雪梨 你看 住久了 如果住到明年 我看以後 管師兄也不會叫我 學悟師了 叫什麽呢 炒飯法師 我爲什麽喜歡吃炒飯 很多人問:“師父 你爲什麽喜歡吃炒飯?”不忘本 很多緣故 説實話 真的 以前生活很苦 真的很苦 其實 我們的家庭是非常好的 這個不能講 媽媽往生了 財產全部被我們的親戚霸占了 全部被霸占了 生活很苦的 所以每一天就吃炒飯 只有不斷的反省 才能夠過得那一種幸福快樂的人生 你要過那種智慧的人生 很簡單 一個凡夫跟一個聖人 的區別在哪裡覺悟跟迷惑而已 你覺了 你就是聖人 你迷了 你就是凡夫 一念之間而已 你要過什麽樣的人生 所以我妹妹 我的妹妹時常問我一件事 因爲我們以前的家產被我們的親戚霸占了 過的生活很辛苦 後來長大 上班了工作了 自己有事業了 賺到錢了 以爲可以享受了 沒想到跑去出家 奇怪 我妹妹常常問我一件事:“哥 你不抱怨嗎?你不恨他們嗎?”學佛了 不抱怨了 爲什麽不抱怨?明白道理了嘛!宇宙人生的真相 你搞清楚宇宙人生的真相 你不會再怨天尤人 也不會斤斤計較 也不會抱怨 爲什麽?因緣果報嘛 今天你受什麽樣的果報 跟你過去生所種的什麽樣的因 你能夠接受 你能夠明白清清楚楚的 你還能夠計較嗎?所以 心就安了 心安了 就得定 得定了 就開慧 所以 你要過智慧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沒有別的路 必定要開我們的智慧 這個智慧要從哪裡開?從宇宙人生的真相去瞭解、從宇宙人生的真相 透徹的去明白 你明白之後了 你就懂得因緣果報 你明白因緣果報 你怎麽能夠會對別人起一個不善的念頭?那個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我們的果報跟今天所受過去生中都有關係的 所以《了凡四訓》告訴我們:“預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 ”清清楚楚的因果通三世 所以 我從來不抱怨 我反而過的很幸福 但是 你看 看到這些人每天家破人亡 我們也不能祝福他們嗎?這個就是他種的因嘛!所以 吃虧是福 沒關係 我們在這個社會 吃一點虧沒關係 那個是福 人家怎麽對待我們 沒關係 能夠忍就忍 因爲我們的方向目標最主要的不是這一些 我們的方向目標就是將來要到西方極樂世界的 那個才是關鍵
61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人容易被迷了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我們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念佛 聞經 目標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在這個末法時代 我們大家一定要記得一件事 在這個五濁惡世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我們人容易被迷了 在迷當中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不善的業 大家都不知道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在這個末法時代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不斷的在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一天都不間斷 每一天都在講經説法 目的 主要性的 就是要幫助我們開智慧 瞭解事實的真相 要如何了生死出三界 這個就是我們爲什麽 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要念佛 要聞經的目標 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 都是以什麽圍繞爲中心呢 你能夠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你今生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就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就不可思議了 淨土法門的正道的中心 是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佛怎麽用功 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不會往生西方淨土的 //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我的心很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向往西方極樂世界 我這一心一意的 只有想要了生死 出三界 不想再搞六道輪回 不想再來生 生生世世到處去流浪 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我今生我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獲得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老家 不變永恆 不變的 一個真的家 這個叫做發菩提心 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所以你今天沒有發菩提心 你想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向專念 是指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念佛是一種手段 一個方法 就是幫助我們來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積功累德 回向淨土 你今天發了菩提心了 要怎麽樣來圓滿呢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就是第二步了 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 要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 很難 所以要靠他力 他的意思就是指 佛力 一向專念是教我們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手段來幫助我們 不僅僅幫助我們 1)斷惡修善 也幫助我們 2)斷習氣 我們習氣無量劫以來 到現在 都無法能夠剋服 所以爲什麽衆生會造業 就是因爲隨著自己的習氣在造業的 佛號是一種手段 非常精彩的手段 3)幫助我們堅定信願 藕益大師講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信願建立了 你才能夠一心精進 精進你才能夠用功 所以這個叫做正念 這個正念是講 心清淨的意思 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靠的是清淨心 不是靠你今天念佛念了多少聲 念佛是幫助我們 恢復清淨心 我們清淨的心太污染了 今天對於娑婆世界還有一絲毫的貪戀 你就無法往生西方淨土的 我們一定要清楚 爲什麽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 都是在這個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你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是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所以爲什麽在四十八願裡面 最精華的是第十八願 而第十八願沒有第十九願的輔助 第十八願是落空的 第十九願的就是講發菩提心 學習經典聽聞佛法 要懂得内容的精神的意義 我們聼經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淨土法門最主要性的原則: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現在很多人說:師父 我爲什麽聼經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師父 我念佛爲什麽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你要學佛 首先要學 專 你專 你才能夠 一心 心不專 怎麽能夠得到一心呢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身好像在念阿彌陀佛 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當中爲什麽得不到三寶的加持 不能怪佛菩薩 怪自己心不專 所以 萬緣放下 把你的耳朵 把你的眼睛專注在這個學習當中 難得麽 很多人剛開始到佛堂 發心念佛 做義工 都是菩薩心腸 久了 菩薩心腸慢慢就沒有了 變成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喜歡嫉妒 看這個人吃醋 或者看這個人講是非 批評 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動不動 不喜歡 動不動計較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能稱爲菩薩 因爲你在學習佛法 唯獨不能稱呼的就是菩薩摩訶薩 因爲你們沒有資格 現在很多在外面的這些佛教界裡面 很多人都是自稱 菩薩摩訶薩 這邪知邪見的 爲什麽我們不資格稱為菩薩摩訶薩呢 因爲摩訶薩是法身大士的身份 在經典裡面 是法雲地菩薩的身份 就是十地菩薩 換句話說 他還差兩品無明的煩惱就斷盡了 所以稱爲法身大士 聽到某某人稱:我是菩薩摩訶薩 你要跟人家解釋 不可以的 我們佛教徒有這個責任 不然的話 將來會墮在阿鼻地獄的 不可以的 一般的阿羅漢 他要現神通 首先 他先要入定 入定之後 慢慢把他神通現出來 而且 神通一現出來 這個樣子而已 他沒辦法變化的 所以目犍連尊者的身份 如果用現代話來講 他是一位科學家 爲什麽呢 有神通嘛 會千變萬化 就跟我們現在科學家一樣!(跟)科學一樣! 這個神通 它不是一般 你看現在 我們是什麽時代 現代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 跟釋迦牟尼佛那個差別 釋迦牟尼佛在世是農業的時代 你看現在是我們科技時代 比方説 手機 一個七十歲的老翁 (手機)一拍(照)了 會變成什麽 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這個科技發達 發達到什麽程度 你看 75嵗的老翁 已經很老了 牙齒都看不到了 你看 手機一拍 變成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 所以很多人現在 在網路上 談戀愛 到時候要結婚的時候才發現 哎喲 被騙了!所以現在年輕人要小心 真的 要小心 因爲現在這個科技很會騙人的!變化很多!所以剛才爲什麽叫做千變萬化 科技的時代 帶來很多的方便 也是帶來很多的麻煩 你不好好應用它 會帶來很多的障礙 現在科技發達 我們可以用來修福 增加你的福德 增加你的善根 我們現在聼經很容易 只要你開Youtube你想聼哪一個講經 你就能夠聼得到 很發達!但是如果不會用的話 你就被這些科技 障礙了 所以要小心 現在這個時代 裡面都是殺盜邪婬 一不小心 自己造業自己都不知道 目犍連在這一部經最大的表法 就是:你能夠深信不疑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得到很强很强的能力了 將來你的能力能夠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這個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盂蘭盆會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目犍連來的 爲什麽從目犍連 因爲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爲什麽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因爲他的母親不深信因果 不相信因果 常常犯殺業 毀謗三寶 破和合僧 所以 死了以後墮在餓鬼道 目犍連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 怎麽幫忙 幫忙不了 用他的神通 來供養 用他的食物來供養 每一次收到這個食物的供養 一吃下去 都是變成什麽 變成一個火粒 一粒一粒火 像火球一樣 所以沒辦法吃下去 吃下去 又吐出來 吃下去 又吐出來 所以 因爲這樣的情形 請佛陀 要怎麽樣來幫助母親脫離餓鬼道 佛陀才教他這種方法 祈求三寶加持 僧團的結夏安居之後 統統供養回向給他的母親 母親後來才離開餓鬼道的 因爲講太久 大家脚也酸 酸了 心不在焉 所以 也不要太長 也不要太短 剛剛好 所以 祝大家老實念佛 祝大家虔誠好好去聽經 只有聽聞佛法 才能夠幫助我們 瞭解事實的真相 事實真相瞭解了 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容易了 容易得力 容易得三寶的加持 祝大家好好用功!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老實念佛!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 Subtitle 61我們用我們的至誠心 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最主要的 在學習當中 我們要放鬆 輕鬆的學習佛法 這樣才能夠獲得佛法的加持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人容易被迷了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我們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念佛 聞經 目標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在這個末法時代 我們大家一定要記得一件事 在這個五濁惡世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我們人容易被迷了 在迷當中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不善的業 大家都不知道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在這個末法時代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不斷的在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一天都不間斷 每一天都在講經説法 目的 主要性的 就是要幫助我們開智慧 瞭解事實的真相 要如何了生死出三界 這個就是我們爲什麽 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要念佛 要聞經的目標 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希望我們Perth淨宗學會四眾弟子 能夠要好好珍惜 這個因緣 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這個道理我們應當要知道 在這個地方 還沒跟大家講講《彌陀經》的大意之前 首先跟大家來做一個報告 鼓勵了 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 都是以什麽圍繞爲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這個淨土今天念佛都是以圍著 繞著 什麽為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圍著什麽為中心呢 我們來看 希望大家好好來去思維 你能夠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你今生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就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就不可思議了 淨土法門的正道 它的正道的中心 這個正道是指我們淨土法門的中心在哪裡 都是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524// 你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佛怎麽用功 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不會往生西方淨土的 這個是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的原則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不然的話我們修學淨土 不知道淨土的原則是什麽 很多人對於這個中心的原則 到最後都搞不清楚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我的心很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向往西方極樂世界 我這一心一意的 只有想要了生死 出三界 不想再搞六道輪回 不想再來生 生生世世到處去流浪 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我今生我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獲得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老家 不變永恆 不變的 一個真的家 這個叫做發菩提心 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所以你今天沒有發菩提心 你想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就是我們的原則 一向專念 是指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念佛是一種手段 大家一定要知道 我們今天在念佛是一個手段 是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的主要性的 是幫助我們什麽呢 就是幫助我們來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積功累德 迴向淨土 這個是一個手段 你今天發了菩提心了 你的心已經發了 我要怎麽樣來發菩提心能夠整個圓滿呢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就是第二步了 下一步的就是告訴我們 你用這一句名號的手段 來幫助我們 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然後把這些所修學的一切的善 積功累德 統統迴向淨土 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 要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 很難 所以要靠他力 他的意思就是指 佛力的意思 你要靠自己是很難的 所以 一向專念是教我們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手段來幫助我們 不僅僅幫助我們1)斷惡修善 也幫助我們2)斷習氣 斷習氣 我們習氣無量劫以來 到現在 都無法能夠剋服 所以爲什麽衆生會造業 就是因爲隨著自己的習氣在造業的 佛號是一種手段 非常精彩的手段 而且3)幫助我們堅定信願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對彌陀的深信 而不發願 藕益大師講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你發心念佛了 但是你不發願 你的願力不夠力道 你往生不了的 信願建立了 你才能夠一心精進 精進你才能夠用功 所以這個叫做什麽 叫做正念 這個正念是什麽意思呢 大家一定要知道 這個正念是講 就是心清淨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靠的是清淨心 不是靠你今天念佛念了多少聲 你念佛念的多少 多少念 不是的 靠的是你的清淨心 所以念佛是幫助我們 恢復你的清淨心 我們清淨的心太污染了 今天對於娑婆世界還有一絲毫的貪戀 你就無法往生西方淨土的 所以 從這個地方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清楚 爲什麽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 都是在這個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你離開這兩個的原則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是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所以爲什麽在四十八願裡面 最精華的是第十八願 1117而第十八願沒有第十九願的輔助 第十八願是落空的 第十九願的就是講發菩提心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學習經典聽聞佛法 要懂得内容的精神的意義 我們聼經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好這個簡單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最主要性的 就是叫你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1153 道理就在這裡 好我們繼續來介紹 《彌陀經》的 就是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為代表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就是第二位 上個星期已經簡單跟大家介紹舍利弗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 用現代來形容 他是哲學家 第二是誰呢 我們來看 第二位 叫做摩訶目犍連 1244現在很多人說:師父 我爲什麽聼經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師父 我念佛爲什麽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你要學佛 首先要學 專 你專 你才能夠 一心 心不專 怎麽能夠得到一心呢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身好像在念阿彌陀佛 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當中爲什麽得不到三寶的加持 不能怪佛菩薩 怪自己心不專 所以 萬緣放下 把你的耳朵 把你的眼睛專注在這個學習當中 難得麽 1356 好我們來看這個摩訶目犍連 這個摩訶 它是古印度話 佛陀在世講經説法是用什麽呢 用巴利文 用巴利語言來講經説法的 所以巴利文 是屬於古文了 如果把它翻成中文 叫做大的意思 大小的大 所以目犍連 在這個地方 稱爲叫大目犍連 這樣的解釋清楚嗎 明白嗎 在這個地方 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一般 誦經之前 都會唱《蓮池讚》《蓮池讚》最後面會稱念 菩薩摩訶薩 在學習佛法當中 都稱為菩薩 我們每個人都能稱爲菩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在學習佛法 所以在印度 這個菩薩是簡稱的 在印度是念什麽 菩提薩陀 菩提薩陀的意思 就是覺有情的衆生 六道十法界的衆生 他已經覺悟了 所以在學習佛法當中 人人都能夠稱爲 菩薩 因爲你是覺悟的人 你們也是可以稱爲菩薩 不是羅刹 很多人剛開始到佛堂 發心念佛 做義工 都是菩薩心腸 久了 菩薩心腸慢慢就沒有了 變成什麽 羅刹鬼了 什麽叫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喜歡嫉妒 看這個人吃醋 或者看這個人講是非 批評 這個就是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動不動 不喜歡 動不動計較 這個就是羅刹鬼的心態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包括你們在内 比如説 Xinsheng菩薩 老菩薩 我們阿Zhai菩薩 人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比方説Qiu老師 Qiu菩薩 可以 人人都能夠稱為菩薩 唯獨不能稱呼的就是菩薩摩訶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們沒有資格 爲什麽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在這個地方我爲什麽要提醒大家 因爲現在很多在外面的這些佛教界裡面 很多人都是自稱 菩薩摩訶薩 這邪知邪見的 爲什麽我們不資格稱為菩薩摩訶薩呢 因爲摩訶薩的身份是很特別的 是什麽身份呢 他是法身大士的身份 法身大士的身份 等於在經典裡面 他是法雲地菩薩的身份 就是十地菩薩 換句話說 他還差兩品無明的煩惱就斷盡了 所以稱爲法身大士 所以我們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所以等一下不要:哎喲 我是菩薩摩訶薩!哎喲 阿彌陀佛 罪過 罪過!這個是不能亂稱的 飯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講 明白嗎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 你可以亂吃飯 你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説!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菩薩摩訶薩 我們不能自稱的 所以這個摩訶就是一樣的 大目犍連 意思說 他不是一般的 他不是一般的阿羅漢 他是大菩薩來的 這樣解釋 我相信大家應該有一個概念 如果以後在外面 聽到某某人稱:我是菩薩摩訶薩 你要跟人家解釋 不可以的 我們佛教徒有這個責任 不然的話 將來會墮在阿鼻地獄的 不可以的 好我們來看 下面的目犍連 目犍連這個名字 是怎麽取的呢 這個目犍連 這個目犍連的名字是從梵文而取的 從它的梵文裡面翻成中文 意思就是采菽 菽是指豆類的 就是各種的豆類作爲一個總稱 叫做菽 説明 目犍連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都是以農業爲生 所以用這個采菽為姓 為姓 從這個地方 從他的名字 我們可以瞭解目犍連 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 都是農業的 以什麽為農業呢 以豆類作爲農業 像師父的俗名 是以什麽樣的 來取這個名字呢 師父的取名 因爲師父的家鄉 是什麽行業呢 就是捕魚的行業 叫Hong Qingyuan Hong三點水的姓 Qingyuan都是三點水的 這個水爲什麽都有水呢 因爲我們生活在海上的 我們生活都在海上的 所以用這個來代表我們的家鄉 所以我們家鄉很多這些的俗名都是以這個水來代表 代表什麽 我們是以捕魚爲業 那西澳我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我真的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以什麽行業爲主呢 我不大清楚 聽説以前是以礦產 但是幾乎很多人都是移民過來的 所以很清楚啊 像師父的名字都很清楚的 讀到師父的名字的俗名 大家都知道 你的家鄉是這一個來的 所以 每一個人的名字 都有每一個人的意義 目犍連他就是這一個 所以用這個豆類 采菽來取他的姓 這樣的説明大家明白嗎 所以回去問你的母親 媽媽 我的俗名是怎麽取的 有什麽表法 這個很重要 要不然 等一下人家問你 你不清楚 問你父母 像我 我這個名字就是這個樣子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 目犍連在佛 是什麽身份呢 看下面的 目犍連在當時他的名氣他的知名度很高 就是很有名的 你走到哪裡 只要你提到舍利弗 目犍連沒有一人都不認識的 因爲他常常在佛陀旁邊 從來不離開釋迦牟尼佛的 所以舍利弗跟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的助教 就像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像毗盧遮那佛 文殊 普賢 他的助教 釋迦牟尼佛的助教是誰 常常在他的旁邊的舍利弗跟目犍連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2328所以他的知名度很高 很有名 大家都知道 他的 知名度 在佛陀學生當中 //目犍連 具有神通 就是神奇通達 能力是第一人 什麽叫做神奇通達 就是神通第一 他的神通 就是隨心所欲 千變萬化 目犍連的神通不是一般的神通 一般的阿羅漢 他要現神通 首先 他先要入定 入定之後 慢慢把他神通現出來 而且 神通一現出來 這個樣子而已 他沒辦法變化的 目犍連的神通 他能夠千變萬化的 隨心所欲的變化 你們有沒有看過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 你看孫悟空要變鳥就變鳥 要變貓就變貓 隨著它自己的喜歡 但是孫悟空才七十二變 目犍連是千變萬化的 而且神通真的了不起的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以前在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你好好聽 你聼了這個故事 你才明白 佛陀的弟子不是一般的人 個個都是了不起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他想要取寶 到一個地方去 取寶 但是要取寶 要經過一個很大的海 很危險 所以這個商人 他到了一個神廟 就是這個寺廟很靈感的寺廟 去求神 告訴神 告訴這個神廟裡面 如果我能夠取回來這些財寶 我要發一個願 什麽願呢 就是開一個無遮供僧大齋 的這個法會 供養所有的修行人來吃飯 所以沒想到這位商人 把這個財寶取回來 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他舉辦了這個叫做什麽 無遮供僧的大齋會 到了就供齋 意思是説 但是 在宣布的時候 這些外道的婆羅門教 外道的婆羅門教 聼到 這個時候呢 非常的歡喜 但是 在這個時候 他也是要爭一口氣 就是説 揚眉吐氣 爲什麽呢 因爲佛陀還沒成道之前 很多這些國王都是來供養這些婆羅門教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 這些國王統統供養佛陀了 很少來以婆羅門教來供養 來布施 所以趁這個機會 我們一定要爭一口氣 怎麽爭一口氣呢 因爲在佛教裡面 有一個戒律 佛陀有一個戒律 這個明相還沒出來 明相是講太陽 太陽還沒出來之前 我們佛陀弟子是不能出門的 不可以出門的 所以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來規劃:我們晚上偷偷先走 到了這個地方 然後 讓佛陀排在最後面! 沒想到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在規劃當中 目犍連在禪定當中(用)他的神通 被目犍連發現了 發現之後呢 目犍連在想 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的呢 這個是不莊嚴的 怎麽能夠讓這些大阿羅漢放在最後面的呢 讓這些凡夫外道排在最前面 所以目犍連就要顯神通了 怎麽顯神通呢 因爲大家要到這個大施主(的地方) 要經過一條大河 所以目犍連 用他的神通 把大河變成什麽 波浪凶狠 這個浪很大 所以大家到這個河邊 沒辦法用這個船走過去 太危險了 等到明相出來 就是太陽出來 釋迦牟尼佛帶著 這些阿羅漢 帶著這些弟子 走到這個河邊 沒想到 整個虛空法界出現了半圓形的彩虹的橋 釋迦牟尼佛帶著弟子 帶著這些比丘 從這個橋走到前面的河(對岸) 走到了前面(對岸) 達到了前面(對岸) 目犍連才把神通 放走了 水恢復平靜 大家才用船走過去 沒想到 一到 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已經在這個大施主(家)裡面了 所以這個外道的婆羅門教也沒辦法 本來要爭一口氣 沒想到 被這個目犍連發現了 目犍連用神通 把這個大河 變成很大波浪 而且很凶狠 大家都沒辦法過去 你看那個神通真不得了! 所以齋僧結束 釋迦牟尼佛就帶著大家來迴向 帶著婆羅門修行者 全部統統 迴向 這個就是我們在佛典故事裡面看到 目犍連有一次就是這樣的 因爲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呢 這個不莊嚴 所以用這個方法 讓大家來恭敬 這個就是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學生當中稱爲他是 神通第一 的原因 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目犍連尊者的身份 如果用現代話來講 他是一位科學家 爲什麽呢 有神通嘛 會千變萬化 就跟我們現在科學家一樣!(跟)科學一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神通 它不是一般 你看現在 我們是什麽時代 現代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 跟釋迦牟尼佛那個差別 釋迦牟尼佛在世是農業的時代 你看現在是我們科技時代 比方説 手機 一個七十歲的老翁 (手機)一拍(照)了 會變成什麽 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這個科技發達 發達到什麽程度 你看 75嵗的老翁 已經很老了 牙齒都看不到了 你看 手機一拍 變成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 所以很多人現在 在網路上 談戀愛 到時候要結婚的時候才發現 哎喲 被騙了!所以現在年輕人要小心 真的 要小心 因爲現在這個科技很會騙人的!變化很多!所以剛才爲什麽叫做千變萬化 科技的時代 帶來很多的方便 也是帶來很多的麻煩 你不好好應用它 會帶來很多的障礙 現在科技發達 我們可以用來修福 增加你的福德 增加你的善根 我們現在聼經很容易 只要你開Youtube你想聼哪一個講經 你就能夠聼得到 很發達!但是如果不會用的話 你就被這些科技 障礙了 所以要小心 現在這個時代 裡面都是殺盜邪婬 一不小心 自己造業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 如果今天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的能力就跟目犍連一樣了 從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能力就如同跟目犍連一樣!目犍連要修到這樣的程度 要修多久呢 修好久 他不是這一生得到這種能力 他已經無量劫以來 修學了很長時間 才會得到這種的能力 今天如果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僅僅是神通自由自在 全部恢復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來看一看 來比較一下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無量的 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所以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 特別的他的天眼通 好厲害!你看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獲得天眼通裡面的 内容是什麽 你一看都能夠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不是小千世界 是大千世界 也能夠微觀世界 這種的能力 不是一般的神通 所以 目犍連尊者在這一部經裡面的代表 就是學習這一部經就能得到很强的能力 那要得到怎麽樣很强的能力呢 你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到這種很强的能力 你現在是沒辦法的 不要説神通了 連鬼通都沒辦法!不要説得神通 連鬼通都很難 這個就是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3620目犍連在這一部經最大的表法 就是要告訴我們:你能夠深信不疑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得到很强很强的能力了 將來你的能力能夠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這個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爲什麽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會做一個普度 這個普度一般是以道教為講 但是佛教爲什麽會有這個中元 這個中元我們一般 又叫做盂蘭盆會 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很多道場會辦這個盂蘭盆會 我們一般淨土宗 淨土 這種的名稱 很少聼到的 我們只知道清明孝親報恩中峰三時繫念 中元普度超薦中峰三時繫念 很少有提過 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目犍連來的 爲什麽從目犍連 因爲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爲什麽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因爲他的母親不深信因果 不相信因果 常常犯殺業 毀謗三寶 破和合僧 所以 死了以後墮在餓鬼道 目犍連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 怎麽幫忙 幫忙不了 用他的神通 來供養 用他的食物來供養 每一次收到這個食物的供養 一吃下去 都是變成什麽 變成一個火粒 一粒一粒火 像火球一樣 所以沒辦法吃下去 吃下去 又吐出來 吃下去 又吐出來 所以 因爲這樣的情形 請佛陀 要怎麽樣來幫助母親脫離餓鬼道 佛陀才教他這種方法 祈求三寶加持 僧團的結夏安居之後 統統供養迴向給他的母親 母親後來才離開餓鬼道的 所以尊敬的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明白 目犍連最大的目標 就是要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 你要相信 只要你能夠相信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3925 所以 在這個地方 目犍連的最大的用意 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件事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的第二位 第三位是誰呢 第三位叫做 摩訶迦葉 這個迦葉是誰呢 我們等下個星期 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迦葉他有很特別 而且我們今天能夠聞佛法 看到經典 讀誦經文 如果沒有迦葉的話呢 真的 所以 這個迦葉的功勞 對我們貢獻很大!爲什麽他要集合 結集經典呢 他目的只有一個 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分享 因爲講太久 大家脚也酸 酸了 心不在焉 所以 也不要太長 也不要太短 剛剛好 所以 祝大家老實念佛 祝大家虔誠好好去聽經 只有聽聞佛法 才能夠幫助我們 瞭解事實的真相 事實真相瞭解了 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容易了 容易得力 容易得三寶的加持 祝大家好好用功!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老實念佛!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60 請合掌 我們來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用至誠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簡說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 再借這個共修的時間 借這個短短的因緣 這個時間來跟大家講講話 在這個末法時代 真正發心發願 要修行的 不多了 所以希望我們Perth淨宗學會 非常難得 建立這個道場 我們能夠來發心 來修行 培養自己的福德 善根 因緣 最近很多人 都問師父 佛為什麽無問自説來講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呢?這個也需要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讓你們有一個概念 有一個印象 我爲什麽要念佛?我爲什麽要深信淨土?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那我們爲什麽要念佛?爲什麽佛無問自説來講這一部《阿彌陀經》呢? 因爲釋迦牟尼佛明白瞭解 你在這個環境 你想要修行 了生死 超越六道輪回 想要一生成佛 那就很難的了 太難了!這條路太辛苦了!在加上在這個環境裡面 退的多 進的少 你想一想你們自己 能夠保持一天讀誦一部《阿彌陀經》不要説《無量壽經》一部《阿彌陀經》有時候自己都做不到 真的很難!退的多 進的很少!不要説《無量壽經》你一天來發心讀《阿彌陀經》一個星期你能夠行持的話 那你就不得了!功德無量!但是 現在人很難 在這個環境 兩天精神發心發願精進 三天就懈怠了 太難!再加上這個環境 你不顛倒 不迷惑 都已經很難了 何況不造業 那就更難了 你每一天不造業的 請舉手 請舉手 身口意三業 有沒有不造業?太難了!講話 一句話 就容易得罪人了 所以 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經就是希望我們轉移的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 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就容易了 成佛容易 爲什麽?因爲你在這個環境 不會退轉 只有進 沒有退 而在這個環境裡面 你永遠不會造業 再加上 你有的是時間 因爲你的壽命是無量 我們在這個時間 壽命太短了 一眨眼就過了 再過十年 你就老了 再過十年 眼睛看不清楚 再過十年 連聽話也聼不清楚 再過十年 你走路也要成問題了 你説苦不苦呢?真很苦! 前幾天師父 去幾個居士家裡 很多居士跟我説:師父 我看到我的母親 看到這個樣子 我很的很怕 做人很怕 以後老了時候 會不會變成這個樣子?有幾位居士 昨天師父去看 有一位居士 他的母親 七十六嵗 因爲骨折關係 所以她坐 不能坐太久 只能坐十分鐘 所以坐著吃飯 飯吃好了 她一定要躺在床上的 要不然她會很痛 你們還不錯!坐下來地鐘念佛 還不好好珍惜 有這個因緣 好好去增加你的福德善根 不要等到你這個身體成了問題了 你才來修福 才來培養你的善根念佛 我告訴你:太難了!真的 人 總有一天會老 不可能沒有老 因爲我們不可能永遠十八歲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 我跟我們Perth我們的這些同修 禮拜六講講話就是要提醒你們 也提醒我自己 趁這個機會 好好培養你的福德 福德就是講精進 還有加上師父 在去看別的一個居士 他的媽媽得了什麽?失憶症 每一天跟她的女兒 跟她的兒子 鬧著睡覺 鬧著吃飯 把一些當作什麽 很多一些藥 一些solution很多當作水來喝 每一天下午兩三點跟她的女兒鬧著:已經晚上 我要睡覺了 每一天都是鬧著 你看 兒女看到這樣的母親 他問我:師父 怎麽辦呢?不要想太多 好好念佛 所以總有一天如果 我們變成這個樣子 那就慘了!念佛的 真的往生不了了 太難了!失憶症!就是説得到那種老人癡呆症 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老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道教的始祖 就是祖師 你看那個老子 講一句話 這個老子呢 講了一句話 他説:…… 他説我們這個世間最麻煩就是我們這個身體 老子 老子是道教 他悟出這個道理 我們這個身體真的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它 你會帶來 感召來很多的麻煩 你好好辛辛苦苦來經營 你好好來照顧它 來補充它 照顧的非常好 時間一到 壽命到了又帶不走 你説呢?所以這個老子講的好:我所以有大患者 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 有何患!如果今天沒有身體了 有多好啊!現在我們這個身體 你想一想 真的很麻煩 你一不小心 很多事情就來了 病就來了 糖尿病啊 種種的 你想一想 辛辛苦苦來照顧 來經營 來補充 給它維他命 種種的 壽命一到 又保不住這個身體 你説苦不苦呢?很苦! 所以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才發大誓願一切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麽樣的的身體?金剛不壞身!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身體是透明的 不會壞掉的 你看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如果你沒有好好的去思考你這一生當中將來 因緣到了老就來了病就來了你想一想苦不苦?很苦!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入涅槃的那一刻 告訴我們:以苦爲師!知道苦 你才會想要離苦 才想要得到究竟樂 離究竟苦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今天我們念佛就是這一個道理啊 一切隨緣 有事做 去做 有錢賺 就賺 該做的事 去做 該放下的放下 該看開的 看開 該捨得 要捨得 因爲這個世間 沒有什麽讓我們能夠留戀 能夠起執著 因爲總有一天 帶不走 這個一定要明白 所以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無問自説 講這一部經 就是希望我們能夠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 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沒有苦 只有樂 而你能夠一生成佛 那這個就容易多了 希望我們Perth有一天做一個表演給大家看 念到預知時至 告訴大家:阿彌陀佛在面前了 那你念佛就不得了了 不需要人家來助念 不要以後:師父 我老了 臨命終的時候:師父 來幫我助念 我告訴你 靠助念 靠不住的!靠自己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好 我們來看下面的經文1328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 常隨弟子一千兩百五十五人的代表 而十六位的代表 第一位是誰呢?我們來看長老舍利弗 在這個地方首先要跟大家 説明一件事 先跟大家説明一件事 釋迦牟尼佛在講這一部經的時候 這些聽衆的人分爲 三個階段 排最前面的 就是聲聞眾 聲聞眾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他排在最前面的 釋迦牟尼佛在講這一部經的時候 坐在最前面的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這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來代表這十六位排在最前面的 這個表法什麽呢?然後第二排 就是在中間的 第二排就是我們今天經典所講的諸大菩薩 所以來聽這一部經除了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還有諸大菩薩 話句話說 就是這些菩薩眾 來聽經有多少?很多!不計其數 以誰來代表呢?有四大菩薩 文殊 彌勒 常精進菩薩 乾陀訶提菩薩 四大菩薩 而四大菩薩在這一部經表法什麽呢?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最後一排就是 無量諸天大衆俱 就是人天 有人 有天界 有天神 除了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還有這些諸大菩薩 還有天界 這個天界有二十八層天 來聽這一部經的太多了 誰來代表呢?就是忉利天的天主 釋提桓因 釋提桓因來代表 釋提桓因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玉皇大帝 西方講 上帝 就是他了 他來代表 爲什麽他來代表呢?天有二十八層天 忉利天只排在第二層 爲什麽呢?這個很重要的 下面會一層一層來爲大家分析 來爲大家説明 這些菩薩 文殊 彌勒菩薩代表什麽 釋提桓因 玉皇大帝 是代表什麽?這個必須跟大家一層一層的分析 因爲時間太短了 好 我們現在來看長老舍利弗 先來介紹長老 這個佛家裡面的名詞 讓大家有一個概念 爲什麽一個人 一個法師 會稱爲長老 一般在佛門裡面的 出家的時間很久 大概三十年 四十年 像我們師父上人 淨空老和尚 又他的地位德高望重 德行很高 有道德 有學問 這一類的人都稱爲長老 德行很高 他有德行 有道德 有學問 而在這個社會裡面 他的名望很高 名望很大像這一類的人 才能夠稱爲長老 有地位 有修養 有德行 有道德 像這一類的人 才能夠稱爲長老 如果今天大家稱學悟長老 不投邏輯 這個不適合 你叫我學悟法師就夠了 不用叫學悟長老 叫得太老了 師父還年輕 所以不能亂稱 所以Perth淨宗學會 看到一個法師 你不能亂稱 看到這個法師很老了 雖然他八十嵗 剛剛出家 你就稱爲他長老 不能亂稱的 以前師父 有跟一位老人家 剛剛出家的 三個月 年齡七十八歲 我跟他在一起 他剛出家兩個月 師父出家已經十年了 大家看著都是他 都是找他的 供養最多也是他 因爲他年紀老了嘛 以爲這個年紀一定 意思是説 已經出家很久了 其實剛剛出家兩個月 大家都不知道 所以這個我們不能亂稱的 像稱爲師父也不能亂稱 學悟長老 這個不能亂稱 釋迦牟尼佛的這十六位幾乎每一位都是長老 都能夠稱爲長老 像我常常遇到一些 比方説我的師父 我會稱爲他:定聖長老 等於就是說來尊稱他 尊敬他 恭敬他 因爲他有修養 有德行 德高望重 這個才稱爲長老 舍利弗的意思是什麽呢? 我們來看下面的解釋 舍利弗是用古印度的話來取這個名字 古印度話就是 梵文 一般古印度是巴利文 一般我們叫做梵文 舍利弗的意思是什麽呢?我們來看 舍利 如果把它翻成中文的意思 就是身相美好的 身相 身是講他的身體 他的相貌 弗 翻成中文 就是兒子 的意思 如果把舍利弗 把它翻成中文 它的意思是什麽呢?身相美好之人 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用現代話來講 就是帥哥一個!長得很莊嚴 像我們的維那 海清一穿 你看 長得好莊嚴!你看我們的木魚 敲木魚手 你看 海清一穿 你看整個人就變了 但是等一下共修結束 你把海清卸掉了 整個人又變另外一個人了!所以 裡面的東西很多的表法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舍利弗 因爲他的身相美好 長得很莊嚴 所以舍利弗 這個名字不是 一般來稱呼的 有很深的道理 所以 相能夠度一個人 相能夠度化衆生的 你看 地藏王菩薩 他爲什麽會發菩提心 而發大誓願 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是什麽樣的因緣 讓他能夠接觸佛法 能夠認識佛法?是什麽樣的因緣?就是因爲他過去生中看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看了怎麽樣? 2320見佛相好 千福莊嚴 看到佛這麽莊嚴 長得這麽莊嚴 起了一個羡慕的心 起了一個很愛慕的心 問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我要怎麽樣修福報才能夠得到這種的相貌?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才告訴他 你要發無量無邊 生生世世度化一切衆生 你就能夠得到這種的相貌 今天很多人說:師父 不要這麽麻煩 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去韓國 去整容一下 開一個刀 不就解決了嘛!道理不是這樣講的 你看現在很多人爲了相貌好看 長得美 長得帥 到處亂做 去整容!去開刀!阿彌陀佛!這個叫做造業 這個叫做什麽 不孝!把父母賜的生命 滿足自己的欲望 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 你説 你不孝 還是什麽呢? 一個人的美好是從你的内心發出來的 如果你從你的相貌 著重在外面的相貌 你永遠不會長得漂亮的 爲什麽?人家看到你就討厭 爲什麽?因爲你的態度 你的心態 你長得美 但是你的心態不好 貢高我慢 發脾氣 種種的 人家看到你 對你恭敬嗎?不會的 對你羡慕嗎?不會的 所以這個相貌 也是很重要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身有無量相 相有無量好?就是有很深的道理 所以舍利弗 長得身相美好之人 這個我們簡單來爲大家解釋舍利弗這個名字的意思 我們看下面2546舍利弗 在佛學生當中大家都稱爲他是:智慧第一 用現代話來講舍利弗的身份什麽呢 是什麽身份?他是哲學家 哲學智慧第一 用現代話來表達他的身份 他是哲學家 那不是一般的人 而且舍利弗 在經典有記載 他在社會當中 聲望非常高智慧很了不起 辯才無礙 可以説他一生當中沒有遇到過的對手 每一次辯論他都會贏 説明舍利弗的智慧他的頭腦 不是一般的 舍利弗 他還沒出家之前 誰來跟他辯論 沒有人能夠贏過他的 不管你是大知識分子 你有多大的學問誰來跟他辯論沒有人能夠贏過他 所以一生沒有找到一個對手 你想一想這個舍利弗 有多麽厲害!像這一類的人能夠跟著釋迦牟尼佛在旁邊學習 也不容易 而且甚至於 甚至於 我們看下面 舍利弗尊者 還沒出生之前 他還沒出生之前 都已經庇蔭到他的母親辯才無礙 爲什呢?舍利弗還沒出生他已經影響到他的母親 他的口才 他的辯才無礙 怎麽説呢?因爲舍利弗的母親還沒懷孕舍利弗 他的媽媽喜歡跟人家辯論 每一次跟人家辯論 都會輸給人家 都會輸給人家 很沒面子 她還沒懷孕舍利弗 每一次跟人家辯論 她就是會輸給人家的 你想一想 最特別的就是舍利弗的母親的哥哥 媽媽的哥哥 他的舅舅 下面會跟大家介紹 他的舅舅每一次跟舍利弗的母親辯論的時候 他的母親每一次都是輸給他的 有一天他母親懷孕舍利弗的時候 那就變了一個人 變成了一個人 爲什麽?他母親每一次跟人家辯論 口才非常好 他已經庇蔭到他的母親了 影響到他的母親了 每一次跟人家辯論 他的母親每一次跟人家辯論都贏 而且 她的哥哥 他的舅舅 就是他母親的哥哥 每一次跟他辯論 就會輸給她 所以他的舅舅 就想很奇怪爲什麽?是什麽樣的原因 讓他的妹妹有這麽好的口才? 她是怎麽修學的呢?後來去查到 原來是她懷孕 這個兒子的影響!讓他的妹妹 讓他這個母親 能夠得到這麽好的口才 而且辯才無礙!所以 他的舅舅因爲爲了這個原因 怕將來舍利弗出生以後 長大以後 如果我做一個舅舅跟他辯論如果輸給他 那我真的沒面子!所以他的舅舅就跑去森林去修道 修了一段時間 連時間都沒有 不吃不喝不睡!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爲了好面子 很多人爲了這個面子 活的很辛苦 所以 他的舅舅跑去修道 到最後舍利弗出生長大 回來跟舍利弗辯論 又輸給舍利弗 五體投地 佩服舍利弗!你想舍利弗的那個智慧 有多高! 真的不容易 所以 你看一個人 一個做媽媽 懷孕的時候 這個胎兒會帶來多大的影響給他的母親呢 要看他這個孩子的因緣 如果這個孩子來報恩的 這個媽媽懷孕當中會過的很順利的 不會容易發脾氣 不會容易造一些 感召一些 不…的事情 身體不舒服 身體不健康 如果這個胎兒來報仇的話 你就會看到這個母親 容易發脾氣 容易計較 容易吃醋 種種的一些惡行 言語 言行不善 統統會出來 會影響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 作爲一個媽媽在胎兒裡面 這個胎兒影響多大 這個真的有道理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父母恩重難報經》講的非常的清楚 所以舍利弗 真的 不是普通人啊 還沒出生之前 都庇陰到他的母親作爲一個口才無礙的 這個簡單爲大家介紹他的故事後來呢 我們看下面 後來舍利弗出家拜佛做老師 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 而且一輩子 一生當中從來沒有離開釋迦牟尼佛 都在釋迦牟尼佛的身邊 你想一想可見的釋迦牟尼佛是什麽人 你想一想舍利弗 像舍利弗 這一等的水準 非常之高的 智慧第一的 一生從來不離開釋迦牟尼佛 一生當中 一輩子都在釋迦牟尼佛身邊 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 能夠讓舍利弗尊者心服口服 跟著釋迦牟尼佛一輩子 在這個地方顯示 釋迦牟尼佛必然是值得我們尊敬 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果釋迦牟尼佛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 舍利弗是不可能的跟著佛出家 拜佛做老師一生從來不離開他 都在他身邊 跟著他學習 從這個地方顯示 告訴我們 什麽呢?釋迦牟尼佛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值得我們來學習 值得來做我們的好榜樣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3444一個人能不能給人家尊敬 不是靠他相貌好 或者有地位高 權力 有錢 不是!一個人能不能受到別人的尊敬 是他的德行 他的德行 今天我們出家人 怎麽培養自己的德行?從戒律來培養的 那我們在家居士怎麽培養德行呢?這個很深的道理 你看過去我們不是常常看武俠片 宋朝的包公麽?包青天 有沒有看過包青天?有看過的請舉手 有沒有?大家有沒有看過?你看 展昭 展昭目中無人的 沒有那麽容易把別人放在他的眼裡的 你看他對包公 這麽尊重 這麽尊敬 捨命爲他來做一些來讓包公能夠一件一件的去突破 來為百姓 爲國家 來貢獻 你看包公 他也沒有功夫 也不會功夫 他憑什麽?他的德行 他的旁邊他的智謀 公孫策 從來沒有把別人看在眼裡 爲什麽對包公這麽恭敬?都是因爲他的德行 影響他周圍的人 對他捨命 恭恭敬敬來幫助他 所以你想要別人來幫助你 希望別人來恭敬 首先你必須要怎麽樣來培養你自己的德行 從你的言行 從你的語言能夠值得來做一個榜樣的 3700 以前師父有遇到一個總幹事 我不講總幹事是誰 是淨宗學會的總幹事 做了幾十年的總幹事 遇到師父的時候 他跟師父講了一句話 我們希望大家一定要記得 他跟我師父講什麽呢?“只要有錢” 金錢的錢 “只要有權力 我們就容易做事了” 你想一想 這種的想法 他是真的修行人嗎?在學會裡面 做了總幹事 還有這種的觀念 還有這種的想法 那這一生幾十年下來是學什麽呢?你想一想 自己迷了自己都不知道 還以爲自己修的很不錯 所以這個環境真的 境界一來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一來容易就被迷惑了 被迷了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師父 我不會的 放心!” 你看 境界一來 脾氣又來了 逆境一來 脾氣又來了 逆境一來 又吃醋 逆境一來 又不高興 逆境一來 又計較 逆境一來 又對立 你説呢?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們自己想一想 你這一生當中 你從一天 從早到晚 你的言行 你的語言 有沒有符合經典裡面所講的 如果沒有符合的話 趕快懺悔 趕快反省 因爲如果自己沒有反省的話 將來會造無量無邊的造業 將來造了這些業感召了果報 那就很恐怖了 3924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爲什麽舍利弗一生從來不離開他 一生一輩子 都是在釋迦牟尼佛身邊 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 那這個内容是表法什麽呢?其實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件事哪一件事呢?你看下面的 其實舍利弗尊者 他不是普通人 他是古佛再來的 在久遠前 久遠以前 他老人家已經成佛了 他今天示現在釋迦牟尼佛的身邊 在印度跟著釋迦牟尼佛 用心就是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衆生 今天示現聲聞弟子的身份 就來給釋迦牟尼佛當助教一樣 真的大慈大悲 一佛出世千佛擁護 確實是真的 舍利弗以前 很久很久以前 已經成佛了 你看今天示現聲聞眾 來幫助釋迦牟尼佛 教化衆生 你看他那個大慈大悲 我們應當要像他學習 我們今天來到這個地方共修 也是發你的大慈大悲 爲什麽 因爲無形的衆生太多了 你今天在這個地方念佛 誦經 那些無形的衆生能夠獲得功德利益 而聞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想一想 你今天敲木魚 做維那 敲鼓 你做影響眾 你的功德有多大 太大了!無形的衆生太多了 爲什麽它們要來聼經 因爲它太苦了 真的很苦 能夠聼經 能夠誦經 能夠念佛 那真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今天我們能夠這樣的發心 你也是一樣 跟舍利弗大慈大悲 為一切衆生服務 哪怕是小或者大 範圍不一樣而已 但是你的心都是一樣的 以大衆爲主 像師父 每一天都在想師父每一天都在想一件事 我要怎麽樣來利益衆生 我要用我自己的生命 我的時間 我的福報 怎麽樣來跟一切衆生來分享 我要做什麽樣的事情不但幫助自己 也能夠來幫助別人 每一天都這樣的思維 都是這樣的反省 你才有這種的力量 有這種的力量 你才不會退轉 要不然容易懈怠 你明白嗎 爲什麽我們要聚會一起共修 就是幫助我們不要懈怠 你看明明一個星期來共修 明明有人懈怠找借口“哎呀 師父沒時間 哎呀師父這一個啊 哎呀師父有那一個啊 師父…做好事找借口 做惡事偏偏的去做 拼命的去造 你説人愚癡不愚癡?說你行善念佛你不好好念佛 找借口沒時間 怎麽樣怎麽樣啊 以後苦來的時候才想到阿彌陀佛 求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 來不及了 所以趁早我們來準備 只要你福報大 你的事情就沒有那麽多了 一個人有修養能夠化解無量無邊 無量劫以來所造的這一些不善的業 他能夠幫助你 好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瞭解 所以舍利弗尊者 在這裡表示他第一等的智慧 才能夠明瞭這一部經 只有智慧第一等的人 才能夠明白這一部經的内容的意義很深 今天你能夠念阿彌陀佛 今天你能夠深信淨土誓死不退 説明你的智慧 不是一般的 所以 你能夠坐下來念佛 坐下來聼這一部經 説明你的智慧 不是一般的智慧了 能夠提升越高的 你的智慧就是跟舍利弗一樣 舍利弗在這一部經都能夠深信淨土 能夠念佛 説明什麽 像舍利弗這樣大智慧第一的 都能夠深信淨土 那我們今天呢 所以今天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能夠來念佛 來讀誦這一部經 來深信淨土 説明你的善根福德因緣你的智慧不是一般的 所以《彌陀經》裡面講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今天我們的善根 我們的因緣 我們的福德統統具足了 接下來看 自己的用功了 如果今天阿彌陀佛說 要來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你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 佛也沒辦法 八隻牛也拉不動啊!你説對不對呢?所以這個做一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舍利弗在這個地方是代表佛學生當中智慧第一 只有智慧第一的才能夠明瞭這一部經 佛所説的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第二位是誰呢?我們看摩訶目犍連 第二位就是摩訶目犍連 目犍連以現在話來代表他是一個 科學家 怎麽説法呢?下個星期再跟大家説明 今天簡單來爲大家介紹舍利弗 他的身份簡單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老實念佛 因爲人生無常 大家一定要好好 好好去思維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 要超越六道輪回 因爲輪回六道就是苦 今天師父簡單跟大家介紹 希望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祝大家身體健康!法體安康!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19g except 爲什麽要修布施呢?這個必須很重要的 不是很重要的話 我們今天也不可能看到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時候 是以什麽樣爲主 以布施爲主 如果不是以布施爲主 今天我們也不可能看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超過十方諸佛國土 而供養給十方一切的衆生 去那邊做什麽?去學習 如果布施不是很重要的話 釋迦牟尼佛告訴這些菩薩你要圓滿成佛 你必須要把六度做圓滿 六度沒有圓滿 你成不了佛 六度第一條 是講什麽?布施呀!所以 釋迦牟尼佛把布施 講的太長了 講的很圓滿 那爲什麽要布施?把我們的貪欲 把我們的習氣 布施出去 捨掉 你今天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對這個世間的貪戀 你能不能去?去不了!因爲你的貪心 布施啊!每一天要學習布施 我們的習氣 脾氣 惡語 兩舌 惡口 每一天把它布施出去 要這樣修啊!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看那個武則天 武則天的福報從哪裡來的?你看釋迦牟尼佛好厲害!最後跟大家講這個故事 武則天的福報從哪裡來的?兩千五百年前 把這一個傳説 佛教裡面有一個傳説 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帶著阿難尊者出去托缽 在托缽路上的時候 看到一群小孩 這些小孩在玩什麽?玩那個堆沙 在玩的時候 有一個小女孩 拿個沙子 把這個沙子放在哪裡?放在釋迦牟尼佛的缽 而釋迦牟尼佛接受這個供養 這個小女孩很開心!但是 阿難尊者 看不下去 忍不住 就罵這個小孩:你爲什麽沒有禮貌!你怎麽能夠對著世尊 這樣的態度?所以阿難尊者 路上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世尊 這些孩子這樣態度對著你 你爲什麽能夠接受呢?你看 我們常常就是這個樣子 皇上不急 太監急 你看阿難尊者 受不了 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 您爲什麽能夠接受呢?釋迦牟尼佛微微笑笑的 微笑 告訴阿難尊者 你看 釋迦牟尼佛身上 上上下下都是智慧 我們遇到什麽事情 整個臉上就不好看了 好像魔王一樣 你看我們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不開心的時候 你看 我們的臉色 表現出來就是像一個魔鬼一樣!釋迦牟尼佛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微笑!你看 師父的微笑多好看!你看 這個多好啊!然後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阿難 這個小女孩 因爲她供養給我 你把這個沙石帶回去精舍 做什麽呢?鋪在墻壁 告訴阿難 然後第二呢 釋迦牟尼佛又接著說 説什麽 這個小女孩 千百年後 你看 這個小女孩只是供養一些沙子 給釋迦牟尼佛而已 歡歡喜喜供養 釋迦牟尼佛又接著告訴阿難尊者 千百年後 因緣成熟這個小女孩會在東震旦國 東方震旦國 震旦國就是中國 為女王啊 將來千百年後 這個小女孩會在東震旦國 做爲一個女王 你想一想 千百年後 中國歷史上 震旦國就是中國 你看 千百年後 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女皇帝 這個女皇帝是誰?武則天 如果今天我不接受她的供養 她將來做皇帝 她會試圖破壞佛法 但是 我今天接受她的供養 將來她會護持佛法 而喜愛佛法 將來會弘法 會幫助來護法 你看武則天對佛法非常的喜愛啊!非常的護持啊!你看那個大同中國不是有個地方 叫大同嗎(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那個佛像刻在墻壁 刻在那個石頭那個臉 他說是武則天的臉 你看 釋迦牟尼佛好厲害 千百年後 會出現一個女皇帝 就是中國現在的女皇帝 武則天 所以有時候有一些人 居士 問師父:你看我的臉有沒有什麽樣的福報嗎?將來怎麽樣?有!你的臉顯出來都是煩惱!所以 有一些居士見到師父 師父 你幫看我的臉這個貌相將來會不會帶來福氣啊 快樂啊 或者將來成就什麽呀?有!你會一大堆的煩惱!你看你們的臉上就知道了嘛!你看你們的臉上顯出來是什麽?苦字啊!你看武則天 真的 她對佛法很喜愛 特別是《華嚴經》《華嚴經》當時在她的時代 不是翻譯很完整 爲什麽?只有六十華嚴 所以感覺很珍惜 所以 因爲要把《華嚴經》做的圓滿 整套的完整的 派使者 到印度 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 也有這個本子 所以 武則天順便一起把實叉難陀一起請到中國主持翻譯《華嚴經》後來翻譯出來 現在我們所講的 八十華嚴 就是八十卷 讀完之後 武則天對佛法的稱讚 對佛法的稀有 才有今天我們所念的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個就是武則天而寫出來的 顯出佛法的珍貴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的珍貴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知道 武則天的福報從哪裡(來的)布施而來的 那你説今天你不修布施 你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能!我們來看看最後 彌陀經那一段經文是怎麽念的 我們來看一下 這一段經文雖然很簡單 但是意義裡的内容很深 怎麽説呢 我們來念一下 請合掌:
58 請合掌。我們來至誠稱念 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首先 還沒爲大家介紹佛的常隨弟子 這十六位當中的最後一位 首先 祝福大家今天能夠來發心 受持八關齋戒 因爲今天是我們的 佛二 非常難得 你看我們墨爾本 昨天聽説又在封城 因爲疫情的關係 特別發現這個疫情 是從印度 大家都知道現在 印度這種狀況是 非常嚴重 一天的死亡很多 今天我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打佛二 又能夠受持八關齋戒 非常難得 釋迦牟尼佛在世 還沒入涅槃的那一刻 就是等於 他老人家 對於我們衆生的關懷 非常的慈悲 所以 他老人家還沒入涅槃之前 勸導我們 要以戒爲師 以苦為師 真正能夠悟到 覺悟得到 他老人家所説的 這幾句話 很少 爲什麽他老人家教我們要以戒爲師 就是把 以戒律為中心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以這個戒爲中心 你才能夠發展 第二步 所以他老人家 爲什麽要講這一句話 道理很深 因爲這一個戒你不能把一般來看 它是很廣的 就如同我們今天念佛 是以什麽樣爲中心呢 我們念佛 以什麽 修學為中心?不知道?那你每天在這邊做什麽?以念佛為心嘛 但是 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展開 以什麽樣的佛法 修學為中心呢?淨業三福 都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淨業三福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淨因 所以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 以淨業三福為中心 你看 從第一條來看 教我們做什麽呢?孝養父母 奉師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就是教你先把人做好 人做好了 你才能夠發展第二步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教我們 受持三皈 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 第二步我們能夠 把它學好 你才真正能夠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 是一步一步有次第的 所以 今天釋迦牟尼佛 我們今天來受持八關齋戒 沒有別的 你看我們六道裡面的三善道 跟三惡道 三善道幾乎跟這個戒都有關係 人爲什麽會墮在三惡道 都跟戒有關係的 所以 你沒有戒的基礎 你想要進一步來學更深的佛法 那就免談了 因爲你的根基不穩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爲什麽祖師大德 常常勸導我們 一切善從戒而生 一切惡從戒而滅 這個道理很深 你要很深的去體悟 佛所講的話是什麽意思 你看我們的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每一天不斷的都是造業 你今天沒有以戒作爲我們的老師 你會失去你的方向 不知不覺 你已經造了 種種的這些的業力 將來會受種種的果報 這些道理 我們必須要真正去瞭解 去體會釋迦牟尼佛臨終的 要入涅槃的那一刻 爲什麽要以戒爲師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學佛要從哪裡開始?從戒 你沒有戒的根基 你學什麽樣的佛法 只是跟諸佛如來 而結一個善緣 你不會有成就的 習氣太重了 所以在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 你連五戒都做不好 不要說得人身 連狐狸的身份 你都得不到 這個説明什麽?不要說人天福報 連畜生道的 所以 在這個地方 我們爲什麽要來傳八關齋戒 用意很深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 真的去體悟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爲我們所説的一切法 沒有別的 就是教你要覺悟 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了 所以爲什麽 現在的人 念佛的人多 得三世諸佛的加持很少 什麽原因呢?沒有把根基做好 所以淨業三福 第一福 教我們要先把人做好 你人做好了 你才能夠談我要怎麽成佛 人都做不好了 其他就免談了 所以希望大家再借這個短短的因緣 我們一定好好去思維 我這一生當中最主要的是什麽 像昨天 師父晚上睡覺之前 在靜坐的時候 佛在世的時候 常常勸導我們 一定要隨緣 什麽叫做隨緣?就是説 你不要把這個事實 全部當作真的 宇宙的事實的真相 都是假的 你不要把它當作真的 如果你把它當作真的 它就是變成我們的障礙了 念佛也是如此 你看 祖師大德講的很清楚 淨土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幫助一切衆生斷煩惱的 了生死 出三界 也幫助我們這一生能夠一生直至成佛的 所以稱爲易行道 行住坐臥 你就能夠容易方便簡單去行持 只要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在善 在惡 在順 在逆境當中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都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的 所以爲什麽現在你看 本來是易行道 這個法門 稱爲第一個法門 爲什麽現在變成難行道?原因就是因爲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留戀 對於名聞利養 對於我們的自私自利 對於我們的五欲六塵的享受 看不破 放不下 產生最大的障礙 爲什麽我們往生不了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從這個地方 釋迦牟尼佛才爲我們説明第二件事:以苦爲師 昨天有一位老人家 八十四歲 我跟他很熟 他打電話:師父 我家裡有八個孩子 六個兒子 兩個女兒 孫子有十三位 曾孫有四位 現在已經老了體衰 很多兒女都不想照顧 這個推這個 那個推那個 你説苦不苦?很苦 人總有一天也會老 如果遇到兒女不孝順怎麽辦?你説糟糕不糟糕?你看現在墨爾本突然間又冒出來 又封城 又不能出門 出去 講話又要有距離 出門要帶口罩 種種的 又擔心 怕不小心被感染 苦不苦?很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把釋迦牟尼佛這一句話 能夠真正去瞭解呢 很少 如果今天你能夠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們早就去了 還在這邊受苦受難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跟大家有這一段的因緣 來互相提醒 記得我們的方向是什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帶的走的 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這個世間 離開這個世間 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標 最主要的是什麽?你能把這個事實真相 搞清楚搞明白 你對一切的任何在境界當中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你就不會被影響的 人家任何對你什麽樣的 你不會被這一些的境界 來動搖你自己的清淨心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學佛 最主要是什麽?好好照顧你那顆清淨心!所以最近 師父收到一些電話 問一些佛法:師父 什麽樣的境界念佛才能夠得三寶的加持 才能夠得到自己的境界 真正在這個修學當中 真正得利益?只要你能夠這個六根接觸六塵裡面 你不會被外面的這些境界 而所轉 而被迷惑了 那説明 你修學的境界 已經提高了 不管在善緣 逆緣 或者在惡緣當中 你能夠如如不動 而保持你那個清淨心 那你説 你這句名號 已經念的非常的成功了 但是如果 我們今天還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但是 還是被外面的境界而所感染 境界一來 而被迷了 那你今天所念的不是正念 所以從這個地方 大家一定好好去覺悟 你能夠覺悟 什麽都好談了 什麽事情就容易了 關鍵今天我們沒有覺悟 還在迷呀 而在這個迷當中 明明知道 這個會障礙我們的 但是 在這個迷當中 你還不想覺悟 你明明知道這個是苦 你還不想離苦 你説可憐不可憐?很可憐的!所以釋迦牟尼佛 十方諸佛如來 阿彌陀佛 每一分每一秒 不斷的在照顧我們 在照亮我們 只是因爲你自己迷的太深了 對一切事 對一切物 對一切人 執著而看不破 放不下 產生自己最大的障礙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所以 這個就是看個人了 昨天師父 晚上想了很多事 真的 要聽話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要隨緣 那我們就隨緣 爲什麽 心就輕鬆了 因爲你能夠這樣的做 就是教我們不要把 這一些 當作真的 因爲它都是假的 你把它當作真的 障礙來了 煩惱就來了 你説呢 人家駡你 假的 人家讚歎你 這也是假的 今天賺了很多錢 都是假的 都是假的什麽不是真的 真的是哪一個?你能不能覺悟 那個才是真的 如果你今天 念佛歸念佛 但是 還是 迷也該歸迷 該迷的時候 也迷 該覺悟的時候不覺悟!你所學的東西只是皮毛而已 不是真正在修學佛法 所以你要真正去問問你自己本身 我這一生當中 我最主要的 關鍵的是什麽?我還要搞六道輪回還是 真正要了生死的?這個方向一定要搞清楚 搞明白 然後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這樣修學我們就很容易成就 因爲我們的根性 跟古代的那些不一樣 我們不是上上根之人 我們不是 我們也不是下下根之人 我們在哪裡?在中間 所以在中間這一類的人最難度的 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 很調皮?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很調皮?你怎麽樣來治他?好難啊!那我們跟這個小孩有沒有兩樣?差不多!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 那個父母很頭大的 叫他讀書 偏偏不讀書 叫他早點睡覺 偏偏不睡覺 叫他吃飯 他偏偏不吃飯 你説 你做父母不頭痛啊?頭痛不痛?頭很痛!我們現在的狀況 跟這個小孩做的是一樣的 非常剛强的衆生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留下這麽長的時間 講了這麽多的法門 就是為這一類的衆生而講的 我們是不是屬於這一類的?説實話的 你們就是!如果我們今天下下根之人 還好! 像那些老菩薩 有沒有念佛?有!所以 很麻煩 昨天 我不是跟大家講過嗎 我的寺廟有一位居士 預知時至往生了 他火化出來 一大堆的舍利子 他太太跟我説:師父這個舍利子 怎麽辦?看你了!你要留下就留下 如果你要放在寺廟 你就放在寺廟 供起來也可以 你看非常難得 人家去作佛了 我們還在這裡受苦受難 你説呢?這個就是簡單 我們一定要在這個修學當中 必須要以戒爲中心 就如同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樣 而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一展開就是我們釋迦牟尼佛勸導的 以淨業三福為中心 你要有一個實地的學習 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第三步 這個簡單跟大家 來説明一下 因爲今天八關齋戒 時間很短 所以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來介紹 最後一位 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是誰呢?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的 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 而代表 每一個在這一部經 有内容的表法 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一部經 是表法什麽呢?最後的 他從這個地方 内容非常的精彩 而阿㝹樓馱尊者 在釋迦牟尼佛 大家稱爲【天眼第一】爲什麽大家稱爲他是天眼第一呢?是什麽樣的因緣 什麽樣的原因能夠得到這種的力量?而且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天眼通 不是一般小乘阿羅漢 一般小乘阿羅漢的天眼通 只能看到一個小千世界 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天眼通 他的能力能夠看到什麽 一個大千世界 整個娑婆世界 他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 這個就是阿㝹樓馱尊者 爲什麽在佛弟子當中 稱爲 天眼第一 是什麽樣的因緣 讓他有這種的能力?他在這部經裡面 教我們要怎麽來修學 而在這一個裡面阿㝹樓馱尊者 也爲我們説明了一件事 哪一件事呢 這個就是今天 要跟大家來分享的 我們來看 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名字是以梵文而取的 就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呢?最後的一位 阿㝹樓馱尊者 如果把他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就是【無貧】無常的無 貧窮的貧 翻成【無貧】阿㝹樓馱尊者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 都沒有受過貧窮的果報 你要知道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從來沒有受過貧窮的果報而且在生活裡面非常的富裕 很充足 什麽都不缺乏 像這一類的人 快樂不快樂?可以説很快樂!所以大家在這個名字裡面 稱爲叫做無貧 爲什麽阿㝹樓馱尊者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 沒有受任何貧窮的果報 是什麽原因呢?這個就是跟我們一般講的 跟因果有關係 有因必有果 有果必有因 很清楚的 你種了什麽樣的因 你就會受什麽樣的果報 今天你受種種的苦 不是沒有原因的 都有因 都有果的 有果必有因的 所以 我很喜歡《了凡四訓》裡面 常常講一句話 【預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預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在這個世間裡面 我們的生活當中 任何一件事 都有因 都有果的 每一件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生活身上裡面 都是跟我們過去生有關係的 所以關鍵不是在外頭 在我們自己 所以一個人的成敗 你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你就懂得該怎麽去做了 你明白這個因果 你還敢做那一些 傷害 造一些不該造的業 不可能 像我們《易經》裡面不是常常講一句話嗎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下面呢?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你要把果 能夠有一個好的果報 首先你要把因修好 你把因修好了 果必定會好的 你的因沒有修好 果必定會不好的 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他爲什麽長劫以來 在這個地方能夠 生生世世 不受貧窮的果報 就是因爲他把因修好 修什麽因呢?布施 真的 像師父現在 有一些地方 上個星期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泰國的那一些 很多法師 因爲疫情的關係 沒辦法人家來供養 所以問我要不要來發心 我説行啊 可以啊 但是 我所發這個心 我沒有貪圖這個 這樣的念頭 哪一個地方能夠有利益衆生 你就好好去利益衆生 有機會布施 我們就趕快去布施 像前幾天 衛塞節 我們印尼那邊剛剛 有幾位年輕人也出家 有六位出家 我只跟他講 你好好學習 其他的你不用操心 我來護持 因爲我們知道 能夠護持他們 將來能夠利益更大的 對衆生 我們要護持的 想盡辦法來護持 不要計較任何事情 我跟他講趁這個疫情 你什麽都不用去想 好好靜修 好好去學習 將來才能夠真正利益一切衆生 現在你沒有好好學習 你想要來利益衆生 那就免談了 說實在的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就是因爲他喜歡布施 而沒有執著 任何的境界當中 有 他去做 沒有 他就隨緣 心清淨 所以我常常講 我剛才已經跟大家講過 你要保持那個心 雖然我們知道【何其自性本來清淨】這個心本來是清淨的 但是我們也要保持 3616無論如何 不管你在哪裡 你要 保持那個心 那個才是關鍵 其他的隨緣就好了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他自己本身喜歡布施 而不會執著這個布施行善 有一天呢 他真的遇到了一位什麽 辟支佛 遇到這位辟支佛剛好出來托缽 遇到了 他就恭恭敬敬的 來供養 來布施 因爲來供養一位辟支佛 所以他在長劫以來 不受任何貧窮的果報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 布施很重要 這個布施你不能把它範圍看的太小 這個布施 很廣的意思 你看六度萬行裡面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把布施放在第一呢 因爲我們衆生最大的煩惱 是什麽呢?貪心 吝嗇 自己有的不想跟別人分享 回頭過來想盡辦法 把別人的東西霸占己有的(為己) 你想一想 這一類的人 多不多?很多!然後我們一定要知道:貪 是煩惱的根源 所以中峰國師爲什麽 講的很清楚:【諸苦盡從】 什麽呢?【貪欲起】什麽叫做諸苦 諸苦所指的就是我們講的根本煩惱 吝嗇3835所以很多 在六度裡面可以看到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把布施排在第一 把戒第二 這個有很大的原因 我相信大家也對六度萬行裡面 也聽得很清楚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供佛的布施 很大 你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皇 是誰啊?武則天 你看武則天 一出生 帝王的龍鳳之氣 非常的 能夠看得出來 將來會做皇帝的 她福報從哪裡來的?從哪裡來的呢?從布施來的嘛 而且這個布施是半戲半真的 布施給誰呢?釋迦牟尼佛!她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 很可惜我們沒有啊!可能我們有了 只是可能沒有遇到 沒有這個善根 你看 武則天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要出去弘法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缽就帶到哪裡的 他那個缽就帶到哪裡 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 你看有一天在走路的時候 遇到一些小孩 這些小孩 在玩什麽?玩推沙子 看到釋迦牟尼佛 帶著阿難 這些大弟子 一走過來 看到釋迦牟尼佛這麽莊嚴 起了一個歡喜心 小孩嘛 手上盼著這些的沙子 把沙子放在哪裡?放在釋迦牟尼佛的缽 釋迦牟尼佛歡歡喜喜來接受 釋迦牟尼佛有神通 但是 走了一段路 大概一兩公里 阿難尊者 就是隨著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看到這樣的情形 他能不能接受?接受不了啊!心裡一直在想:這個小孩子爲什麽沒禮貌 對釋迦牟尼佛 這樣的不禮貌!把這個沙子放在釋迦牟尼的缽 所以心裡面很難 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 像我以前 剛剛出家的時候 你知道我師父頭一天 派我去做什麽工作麽?天天做 什麽呢?你們怎麽知道 好厲害 哎喲 阿彌陀佛!記得很清楚!師父要小心了 不然的話 就慘了!頭一天 師父就叫我去做什麽?洗厠所!一年!我剛開始呢 我還能夠接受 一兩個月之後我真的受不了了 忍不住了 我出家不是爲了洗厠所 你天天派我去洗厠所 我好難受!有一天晚上 我就跪著在我師父的寮房 我師父說:你又犯了什麽錯 又跪在這邊?我説:師父我有一些事情 我想問 那就進來了 跟我師父聊天 我就跪著 我説:師父 你爲什麽老人家天天派我去洗厠所呢?又來了 又來了 他馬上指這個事 後來才爲我開示 明白 我以前剛出家的時候 還沒出家 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氣 什麽習氣呢?自傲 非常的傲慢 從來看不起別人的 我不知道爲什麽我師父 會看到我這一點 所以他才告訴我 才為我開示 我才明白 爲什麽叫你去洗厠所 就是叫你要學習放下 學習懂得恭敬 要懂得怎麽樣謙虛 所以布施最主要的 就是叫你要放下 叫你捨 你什麽都捨 你哪來的煩惱呢?你説呢?你今天很多煩惱就是因爲捨不得 這個捨不得 那個捨不得 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 我辛辛苦苦 做的這麽辛苦 讓手給別人 捨得嗎?看起來捨得 心裡面有時候捨不得 真的 很多事情 我們自己沒有覺悟到 所以經過我師父的教誨 我才明白 做了一年 除了學習 每一天 天天洗厠所 你想一想 以前洗厠所 一邊抱怨 很痛苦啊 自傲嘛 人家看你洗厠所 你那個臉放在哪裡啊?你想一想 經過老師的教誨 天天洗厠所 越洗越快樂 而且我師父跟我説:洗厠所的人福報是最大的!幫人家洗厠所 人家進來 很乾淨 起了一個歡喜心 不是布施了嗎 所以要把布施 看廣一點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每一天很辛苦 每一天要煮飯 要看孩子 要看這個家庭 要照顧這個家庭 你不要把它當作一種苦 當作一種修行 爲什麽?當作布施 你布施給大家 然後你把這個家庭照顧好 影響到你的鄰居 然後呢 鄰居以你作爲一個好榜樣 你不是布施了嗎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佛法裡面要懂得去修學 你懂的修學 你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而且這個功德利益最大的是什麽?得大自在!你要記得:我們念佛得到功德利益 不是因爲我們一般講 很多人誤會:得到利益就是説 我們在這個生活裡面 生意種種的 能夠如意 在這個商場裡面 能夠順順利利的 不是的 念佛能夠獲得念佛功德的利益 就是第一個利益 你能夠得大自在 而這個大自在 從哪裡學的?從你的布施而修來的 它是有關係的 所以武則天 有這種的福報 阿難尊者看到這個問題 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世尊 剛才那個小孩 把這個沙子放在 您這個缽裡面 您怎麽能夠任她這麽胡鬧呢 釋迦牟尼佛笑著 對著阿難 而告訴阿難:沒關係!這些沙子你可以帶回家 放在我們的精舍 修補墻壁 然後 又告訴阿難尊者 你們有所不知 此女千百年後 因緣成熟 要在東震旦國為王 這個時候如果我不接受她的供養 將來她會試圖 去破壞佛法 今天因爲我接受她的供養 跟她結下了這個好緣 將來她做國王會來護持佛法 震旦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 中國 真的釋迦牟尼佛入涅槃 千百年後 武則天出世了 出現在中國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阿㝹樓馱尊者 他爲什麽長劫以來 會得到這樣 生生世世沒有得到貧窮的果報呢 就是因爲他從布施供養一尊辟支佛 所以他生生世世得到這樣的果報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接下來我們來看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個地方他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麽樣的關係呢?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 你看 釋迦牟尼佛還厲害 把他的師兄弟統統度出家 他的家屬裡面 除了他的父親 他的阿姨 他的兒子 他的太太 統統出家 但是阿㝹樓馱尊者在這個地方 他有一個很大的毛病 很大的習氣 是什麽習氣呢?而且這個習氣我們每個人都有 你不相信 眼睛看大家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什麽?打瞌睡!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經的時候 他就打瞌睡 釋迦牟尼佛剛講 他就入定了 提不出來那種精神 你説苦不苦?很辛苦!所以我的寺廟有一位老居士 他就説:師父 我每次 您講經的時候 我真的好難受 我在裡面好難熬!我寧願在外面看東看西 忙這個 忙那個 感覺時間好像很容易過 但是我已進入這個大殿 我好難受!又很拘束的感覺 還有威儀 動也動不了 如果 在外面很舒服 我相信大家還有這種的習慣 對不對?我寧愿在外面忙 比我裡面 坐在那邊聼經 你看馬來西亞有一位會長 她的先生 她先生對佛法真的 一竅不通的 但是因爲他太太做會長 很護持他的太太 你做會長 我來做護法 所以 每一次做三時繫念 他的太太就故意排他做第一時的齋主 他説 我好痛苦啊! 我在那邊熬的好辛苦!所以常常跟他的太太討價還價 怎麽討價還價?我做第二時可不可以?因爲第二時 時間比較短 第一時很長 所以 他喜歡在外面 他每次做三時繫念 做齋主 要睡也不敢睡 要動也不敢動 在那邊好辛苦 阿㝹樓馱尊者 他就是有這種的習慣 當釋迦牟尼佛沒有講經的時候 他像“活龍”一條!活蹦亂跳的 精神好的不得了!當釋迦牟尼佛講經的時候 就開始睡覺了 所以爲什麽我們 彌陀經裡面不是有一段經文嗎 【諸眾之鳥 而為説法】你看 阿彌陀佛的慈悲 今天如果阿彌陀佛 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你是不是要坐在那邊規規矩矩的?很威儀 很恭敬的 但是如果今天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聽經 而誰來爲我們講經説法?這些眾鳥來爲我們説法 那你輕鬆多了 你要坐著 躺著 站著 走著 你都可以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經裡面告訴我們 阿彌陀佛的慈悲到這樣的極點!讓你方便簡單 而在這個輕鬆當中學習佛法 而從戒定慧 你統統具足了你看這麽好 所以很多人 因爲看到這一段經文 又來批評毀謗 你看阿彌陀佛 不是在四十八願裡面發願嗎 頭一願是什麽?國無惡道願 既然 國無惡道願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些眾鳥爲我們講經呢?很多人就是用這個來批評毀謗 這些都是阿彌陀佛化身的 而來爲我們 幫助我們 在這個戒定慧當中能夠同一個時間 具足圓滿的落實 所以這個很慈悲 它不是業力而感召來的 這些鳥是阿彌陀佛願力而感召來的 不一樣 業力而感召來 那就不同 願力那就不同了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就是因爲這樣的習氣 這樣的毛病 釋迦牟尼佛有一天看到這樣的狀況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會不會放過他?會不會?釋迦牟尼佛不會 那跟我不一樣 如果我在講經你們要睡覺 趕快睡 因爲沒辦法呀!這是一種習氣 所以有一次 我有曾經問過我們老和尚 我爲什麽常常聼經 聼不明白?有時候很多障礙 老和尚講這個就是業障 那你要懺悔 祈求三寶的加持 才能夠幫助你 真的我們的生活裡面 太多業障了 而且這個業障就是自己而感召來的 自己還不覺悟 那釋迦牟尼佛是怎麽教誡阿㝹樓馱尊者的呢?而且罵阿㝹樓馱一句話 這一句話是怎麽説的呢?時間到了 明天再來跟大家分享 因爲今天我們有八關齋戒 要過堂 所以今天 我就簡單跟大家講到這裡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希望大家 老實念佛 希望大家 能夠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