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4, 2022
學悟法師20220731《先恩師上淨下空老和尚走之前的遺言》
學悟法師20220731《先恩師上淨下空老和尚走之前的遺言》
今天我們聚會在這個地方,再一次舉辦這個三時繫念,沒有別的,都是爲我們先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作爲我們對老師的報恩。
在佛教裡面,有四種恩,我們做人的基本。是一定要做到的。大家都知道第一個,報父母恩;(第二),報老師之恩;第三,報國家之恩;(第四),報衆生之恩。這個是我們做人的基本。無論高貴貧賤,我們一定要做得到,也不能忘本。
剛才已經給大家說了,我們師父的法體現在還在臺南,淨宗學會極樂寺。他老人家,據説,告別式,定在九月十六號,也蠻久的。13、14、15會舉辦三天的三時繫念,除此之外,每一天很多人都在這個地方,就是在臺南市,無論在淨宗學會,全世界網路,種種的,都在進行爲我們師父上人助念。所以,大家有因緣,有空也可以參與,雖然我們沒辦法能夠到我們臺南極樂寺,但是現在科技很發達,網路很發達,大家也可以參與這個助念,作爲我們對老師的供養,對於我們老師的恩德,來貢獻。
我這一生,可以説,很幸運,能夠遇到我們師父上人。再加上以前,我剛剛出家的時候,我們師父上人第一次到印度尼西亞,到雅加達,爲了幫助社會安定,爲了幫助世間的災難,大災化小,小災化無。他老人家到了印度尼西亞。舉辦了一個很大的活動。就是傳《大藏經》。
舉辦這個大會是在我師父的道場,雅加達...禪寺。在這個地方舉辦的。請了很多很多這一些高僧大德,這些大官,這些護法,聚在我師父的道場。那個時候,主持這個大會,是我自己本身主持的。在這個因緣,我就認識了我們師父上人,很多次跟他老人家相處,聼他老人家的勸導、的講話,我才能夠決定下來,這個老師是我一生要找的!而這個老師能夠靠得住的。
我回到寮房的時候,去觀察這幾天的相處,我才發現我們師父上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有修養的,有修行的,有德行的。我相信:他不是一般的人。
所以,經過很多天的參考,決定下來了。但是,那個時候,對這個華語,是有一個障礙。那怎麽辦呢?所以,有一些護法(把)我介紹給悟行法師,因爲你想要聼老和尚的經,但是你有這個障礙,怎麽解決呢?所以,很多人就介紹給我悟行法師。所以,我第一次到澳洲,是到淨宗學院參加韓館長(往生十周年紀念)。在那個時候,悟行法師介紹我到臺南,去臺南學華語。
到了臺南,才把這個障礙慢慢化解了。才能夠有機會,能夠去瞭解,我們師父上人裡面所講的經,内容是什麽。那一刻開始,我才認識了淨土。
在這一生當中你想要成就,你想要了生死出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你不靠這個法門是不行的。凴我們的根性,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們的根性不如以前了。
釋迦牟尼佛一生雖然講經講了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平等的,無有高下的。每一個法門都能夠幫助我們成就的,但是凴我們這個凡夫,凴我們這個現在這個能力,你想要成就,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了生死出三界,你不靠念佛法門是沒有一條路能夠幫助我們的。除此之外是沒有了。這一句話我是否講得太過了?言重了嗎?沒有。是把我的心裡話所講出來的。我們真的不如以前了。
所以,我很感恩,很感謝。我們師父上人在我這個聼經當中,讓我瞭解,讓我明白,將來我的路要往哪裡走。讓我很清楚我的目標,我的方向,要鎖定在哪裡,很清楚了。所以,一生不改變。
我們師父上人講經當中,常講一句話,大家應當很熟悉的。老和尚怎麽講呢?老實、聽話,最後要真幹。這六句話,如果你能夠用你的真誠心去聼,它的内容都是有高度的智慧,而這六句話,你能夠真心的去聼,去體悟,它能夠幫助我們這一生當中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最難得的這一生當中,能夠幫助我們一生成就,將來有機會親近阿彌陀佛往生淨土。1106
所以,我非常的感恩,感謝他老人家一生的教導。所以,經過學習在臺南,讓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很感謝我們悟行法師,默默的護持,默默的來鼓勵我在這個地方,好好認真的學習。最後才有這個因緣跟大家認識。
****
所以,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是偶爾的,都有因緣具足的。今天我們聚會在這個地方,也不是偶爾的,真的。我們在這個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離開,每一個人都(是)有因緣來到這個世上的,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將來你的路,是怎麽樣的,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成就,關鍵不是在別人是在我們自己本身。
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在世的時候,常常在講經當中,都是在勸導。我們有沒有聼進去嗎?聼進去的人太少了。現在老人家離開了。我們還這樣的放鬆呢?我們還不認真,不精進,不用功,將來我們能夠靠誰呢?只能靠自己。
所以,下面他所講的這六句話【老實,聽話,真幹】我們一定要努力的去落實,依教奉行。因爲最後的成就不是別人,都是你自己來成就你自己的。因爲老和尚師父說:這個世上,啥都是假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淨土,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念佛法門,好好珍惜,將來離開這個世間,好好跟阿彌陀佛聚在一處,比什麽更重要的。這個就是他老人家所講的真話。今天就算我們能夠活到一百嵗,一百五十嵗,你還是無常,就算兩百嵗,還是要離開這個世上,沒有一根一草能夠帶得走的。
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個道理,我們還要爭什麽呢?我們還要執著什麽呢?我們還要計較什麽呢?沒必要了,啥都是假的。
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從來不爲自身而求安樂,但為衆生得離苦,這個就是他一生的言教,從來不求自己的,從來不考慮到自己,從來不想到自己。所想的,都是為一切衆生,如何讓一切衆生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成就,如果在這一生當中如何讓一切衆生能夠離苦得樂。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的期望,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的願望,這個就是師父上人對我們的期望,我們有沒有聼進去?這個是一個關鍵。
所以,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天地而立心,為生民而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就是我們師父的志向。所以,他老人家每一天,爲什麽像我們所講的,九十嵗了,他還是到處奔波,爲了誰呢?爲了我們一切衆生,不讓衆生苦。(因)爲我們這個宗教慢慢的衰弱,希望這個宗教,希望我們佛陀所留下來這個聖教,能夠興旺起來,能夠去利益一切衆生。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一生的志向。我們能夠體會得到嗎?所以,我這一生當中很感恩,感謝他老人家。
我還記得幾年前,好像八九年前,我跟悟行法師在吃飯的時候,兩個人單獨。我跟悟行法師講過,我曾經做了一個夢,這個夢是什麽呢?我夢老和尚連續四次,連續的四次,在夢當中在做什麽呢?他老人家連續四次來駡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這種的夢?我不知道。
我就問悟行法師:這個夢中裡面是什麽樣的啓示呢?悟行法師一句話沒講,告訴我:你慢慢的去體悟吧。去反省、去檢討。你是不是犯了什麽毛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是我們所遇到的,確實他老人家,有這樣的勸導。後來才明白,反省檢討在哪個地方,能夠自己去覺悟。
所以,這一段時間,我出家二十二年,認識了我們師父上人將近十八年,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我們有沒有聼他老人家的教誨,説實在的,到現在,我們還沒真正的把他老人家的教誨,去落實了。如果我們真的落實了,現在我們不是這個樣了。1915
****
所以,今天我就藉這個因緣想跟大家來講講幾句話。原本一般的行程,禮拜天共修,我會跟大家來講這個三時繫念的大意,但是,今天我想藉這個因緣,聽聽我們師父上人是怎麽說的呢?
我們師父上人講經六十多年,所講的經太多了,所勸導的全部都在裡面了。我們有沒有去體會得到,就看自己了。在這麽多的勸導,在這麽多的勸誡,在這麽多的所講的經,我想選擇一些,他老人家走前的遺言,來跟大家來講講話。
師父是這樣講的,他曾經有説過,他說:“我的年齡已經老了,而且也快要走了,我所説的話,所講的都是真語。”
希望大家,我們來慢慢的聼。看看聼我們師父上人是怎麽講的。第一個,師父説: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能夠吃一點苦沒關係,是一個好事。吃一點苦沒關係,你願意吃苦,説明你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如果今天你不想,也不愿意吃苦,老和尚就告訴我們:隨他去吧。不要勉强,隨他去。爲什麽呢?不會有成就的。
這個就是第一個我們師父上人走前的遺言,來勸導我們念佛的人。你這一生想要離苦得樂,你這一生想要超越六道輪迴,你這一生想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成就,獲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你不吃苦,行嗎?
釋迦牟尼佛當年要入涅槃的時候,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大涅槃經》我們看到了一個故事,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他問:世尊,您在的時候,我們能夠依靠您老人家,但是現在您老人家要離開我們了,我們要靠誰,來作爲我們的老師呢?(誰)能夠依靠,才不會走錯路,將來才能夠成就?釋迦牟尼佛很簡單把這一句話講出來,但是我們有多少人能夠體悟得到呢?雖然很短。但是内容的智慧不是一般的。釋迦牟尼佛怎麽講?【以戒爲師,以苦爲師】你不吃苦,你不愿意吃苦,你能夠成就嗎?是不可能的。
當年法藏比丘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而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事、物質、生活環境、學習的環境,都是超過十方一切諸佛國土,如果他老人家不吃苦行嗎?
我們今天所看的祖師大德,在《淨土聖賢錄》這些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他也是慢慢一步一步的纍計下來的。永恆不間斷的堅持,如何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如何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落實在,無論在人事、物質生活的環境,處事待人接物,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來不間斷。無論在逆境順境善緣惡緣,這一句阿彌陀佛都從來不間斷的。無論狂風大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來也不停過的。《淨土聖賢錄》他們的成就,他們也是很多人,也吃過很多苦,慢慢的去鍛煉,慢慢在這個生活裡面去考驗,去成就自己,培養自己的德行,培養自己的智慧,才有今天的成就。
我們今天學佛也要這樣的修持呀,也要這樣的行持呀。所以老和尚在這個講經當中常常告訴我們:你能夠願意吃苦,將來你一定成就的。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今天就算有人來批評,就算今天有人來毀謗,就算今天有人來傷害你,就算今天有人來對你不利,種種的,或者遇到一些你不如意的事情、不順心的事,只要你能夠【忍】,只要你能夠吃苦,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讓我們失敗的,不會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這個是我們師父上人在走前的遺言,對我們念佛的人的勸導。這個世上確實真的是無常的,人生確實是苦。你能夠以苦爲師,你才能夠懂得如何離苦得樂,從苦得究竟樂,從苦得究竟的解脫,從苦得到我們的自性本來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你不吃苦,你行嗎?沒辦法的。這個【吃苦】的意思很多。你才不會懈怠,你才不會懶散,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才對我們有意義,才對我們有幫助。這個是老和尚,他走前的遺言,為我們念佛的人,而所提醒的。2707
****
那第二個是什麽呢?我們現在在這個環境裡面,佛在經上常告訴我們,是五濁惡世的時代。我們今天在居住的這個環境,無論人事、物質、生活學習的環境,所遇到的人幾乎都是凡夫的。你看我們的周圍,旁邊的人,我們几乎都是凡夫。而這個凡夫當中,再加上自己的習氣煩惱,再加上内心的自私自利,内心的貪瞋痴慢疑,在這個環境當中,你想要念佛學佛這一生當中成就,你要從哪裡開始呢?你要用什麽方法,你的德行才能夠提升呢?你要用什麽方法,你的境界才能夠提升呢?你要用什麽方法,你的智慧慢慢的(才)能夠增長呢?請問大家。用什麽方法呢?
我們今天學佛,我們今天是凡夫,學佛的起步,這個起步,我們一定要從哪裡開始呢?這個我們念佛的人很重要。師父上人所講的:一定要從【和】,和睦的和,這個字開始來學。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所講的,不是不有道理?這一句話非常有高度的智慧。把一切衆生的根本煩惱統統講出來了,大家有沒有去留意一下?大家有沒有去注意一下嗎?我們看到今天的世間,天災、人禍,從哪裡來的呢?
一個國家跟一個國家,產生衝突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現在在這個環境裡面,比如説我們在這個佛堂,我們今天來做義工,我們來發心,你要用什麽心態來發心、來處事、來待人、來接物呢?讓我們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夠念得好?獲得阿彌陀佛的加持。用什麽心態呢?老和尚告訴我們:從【和】學起,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國家跟一個國家能夠和睦相處,這個天下是太平的;一個社會能夠和睦相處,這個社會是安定的;一個家庭能夠和睦相處,一個家庭是快樂幸福的;從根本來講:世間的快樂,世間的太平,世間的和諧,沒有別的,都是從【和】這一個字而做起的。不容易呀。
今天如果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還在這個地方造口業嗎?很多人來到這個佛堂到最後,有沒有真正去修行?有沒有真正去成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是是非人我的,如果他明白這個道理,是非人我還會在這個世間出現嗎?不會的。3136
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麽稱爲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爲什麽在那個地方的生活非常的快樂?非常的幸福,沒有別的,把這個事實的真相落實在生活才稱爲,我們所講的-極樂世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環境,爲什麽會有是非人我?會有邪正的分別?都是因爲我們不懂。
所以,老和尚告訴我們,我們念佛的人,我們學佛的人,我們要從哪裡做起?
師父上人告訴我們:從【和】學起。別人對我不和,我們要跟他和。別人要跟我對陣,我不跟他對陣。別人要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別人要跟我計較,我也不跟他計較。師父說,這個才是真正解決我們世間的人的問題。
如果今天別人要跟我不和,然後我要跟他對抗,我們師父上人告訴我們:問題嚴重就出現了。結果呢?結果你就跟大家結怨仇。古人所講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説,苦不苦啊?苦不堪言。
痛苦的不是一方,而且雙方都是痛苦的,那又何必呢?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的。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老和尚講在這個地方,不是沒有道理,把我們一切衆生的根本煩惱統統講(用)在這一句話而已。
你想一想,你去思維,你去思考:我這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所看到的人,我跟人的相處,多的是跟人家和睦,還是跟人家計較?多的跟人家和睦,還是跟人家針對?多的跟人家和睦,還是跟別人的對抗。一目瞭然了。自己能夠去體會。
如果今天我們用這種心態來念佛,就算你一天念了十萬聲的佛號,你也未必能夠往生得了。你今天不是真念佛,你今天不是真學佛。你只是做一個樣子給別人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爲,是不是這個道理?你自己就體會得到。你是不是真的修行,你是不是真的依教奉行。一目瞭然啊。
看到逆境的時候,起了瞋恨心;看到順境的時候,起了貪心。每一天都在這個環境裡面去分別,每一天都在這個環境裡面去執著,很苦啊。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煩惱習氣還是放不下。3537
所以,我每天,有時候在思維,在思考,我今天是不是像這樣的人?於人,於事,我是不是要學習和睦?還是學習和人家對抗?還是學習跟人家計較?還是跟人家學習來批評,來傷害?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教我們:你能夠忍一忍雙方都是很有好處的。你無有煩惱,我也沒有災害。真的做到雙方都是快樂的。雙方都是幸福的。你想要給你的旁邊周圍的人快樂,先從你自己做出來,你要先如何跟別人和睦?你想要讓你所有的人,你周圍的人,讓你自己能夠過得幸福快樂,你最好,好好把老和尚這一句話落實在生活裡面。
你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一切處,無論在一切時,你的那個心靈就過得非常的安樂,快樂自在。因爲你的心從來沒有跟人家對抗,因爲你的心從來沒有跟人家來計較,因爲你的心從來沒有跟人家對陣,都是和睦相處的。爲什麽我們不落實呢?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的勸導。
所以,佛菩薩常勸導我們:不能跟人衝突,處處要學習忍讓,古人告訴我們:吃虧是福。吃虧的人是沒有錯。喜歡占便宜的人有很多災難。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相信,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喜歡占便宜的人,他的生活不會好過的,天天活得很辛苦;喜歡占便宜的人,你以爲他得到的,能夠讓他快樂?不一定的。吃虧的人不一定很痛苦,因爲他明白。
所以,古人所講的不是沒有道理:處處一定要忍、處處一定要讓,不要跟別人爭。每一天能夠過得海闊天空,無論我們在什麽樣的地方,都是自在的,爲什麽我們不肯讓呢?3840
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在講經當中常常提醒我們,把我們的毛病,特別是念佛的人,我們有這個毛病,其實自己有時候不知道而已。天天跟人家爭,天天跟人家對抗,天天不願意隨緣,天天看人家不順眼,天天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你哪來不苦的道理呢?
所以,老和尚講:他想要這個地球,地球給他!不要跟他爭。我們去選擇,整個虛空很多星球,在經上裡面佛告訴我們有一個世界,過十萬億佛土,這個世界叫做什麽?叫做極樂世界。我們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在西方極樂世界無論在人事、物質、生活學習的環境都是超過十方一切諸佛國土,都是超過我們這個國土的,我們還要跟人家爭嗎?
他要這個地球,統統給他。我們趕緊念佛,親近阿彌陀佛,比這個環境更好、更殊勝,我們還要爭嗎?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心裡非常的自在。他要地位,統統給他。他要名聞利養,統統給他。我們不要跟人家爭。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一生言行所做的樣子,讓我們瞭解,做一個好樣子給我們看的。人家要爭,給他爭。我不跟人家爭。一生於人無求,於事無爭。你想一想,像這樣的,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4036
****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應該要怎麽做?這個自己很清楚的。你看我們師父上人,他一生有三個道場,三個道場人家要,統統,他讓給人家。他一句話抱怨都沒有。大家都知道,我們聼老和尚講經當中,跟著老和尚旁邊的人,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的。師父一生有三個道場。人家想要,他就給他。
臺北,有一個小道場,人家要,老和尚就給他。沒有一句抱怨的。
在美國有一個小道場,人家要,他也給他!也不跟人家爭。
離開了台灣,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在三年當中,很多四海同修捐了很多錢,在新加坡買了一棟公寓。這一棟公寓花了多少錢?新幣:一千多萬!那是幾十年前,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寸土寸金的,你沒有能力是沒辦法買房子的。那邊的房子非常貴。幾十年前那一棟公寓,我也去過了,一千多萬!現在不止。現在不知道多少錢。
你想一想,新幣一千多萬,不是一百多萬。人家要,老和尚一句話沒講,讓給他!太了不起了!真的太了不起了。人家不喜歡他住在新加坡,他也快快樂樂、自自在在的移民到澳洲,住在學院,過得很快樂,過得很自在。他老人家有沒有抱怨?從來不抱怨的。
你想一想,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一個人能夠做到(接受)這樣的侮辱,一個人能夠受到(接受)這樣的人家的傷害,他一句話的抱怨都沒有,你說一説,如果沒有經過一個修行的成就,他今天能夠做得到嗎?做不到的。太了不起了!
今天如果我們莫名其妙被人家欺騙了,不要説一千萬,一萬塊,兩萬,三萬,五萬,十萬,你的心是怎麽樣的?講實話。你會不會抱怨?會不會瞋恨?會不會跟人家計較?請舉手。
今天莫名其妙,把你的戶口裡面,突然減少了十萬澳幣,一萬澳幣,你的心是怎麽樣的?幸福的?快樂的?禮讓的?還是怎麽樣?請舉手。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得到,真正修行的人,真的有大智慧。我們凡夫爲什麽會很痛苦?就是所看到的眼前,我們放不下,看不破。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常常告訴我們:【你能夠看得破,才是大智慧,你能夠放得下,那個才是大福報。】你放不下,你看不破,到最後,苦不堪言。
你不相信,你試試看,有一天,你的戶口,突然間少了一萬塊,你會不會哭?會不會起煩惱?會不會緊急?趕快跑到銀行去,去問銀行:“爲什麽我的錢少了這一塊? 你爲什麽這樣?你爲什麽那樣?” (你)會不會這樣(做)?
師父上人從來不跟人家計較的,據我所知,我眼所看得到的,很多人到老和尚面前去欺騙,老和尚一句怨言都沒有講,騙了多少錢,老和尚從來不計較,從來不講話。
你想一想,像這樣的修養,像這樣的德行,我們還不學習嗎?
所以,老和尚講這一句話,都是從他的自性内心流露出來。他老人家如果沒有把這個事實真相,落實在生活裡面,成就自己的道業,他講不出來這一句話。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把我們這個毛病,統統講出來。今天如果有人來批評我們,來毀謗我們,來侮辱我們,都是我們的好老師,他是來成就我們的,我們沒必要跟人家計較。回到家裡,看到老婆,你感覺好像不如意你的事;看到孩子,不聽話,種種的事情,你能夠有高度的智慧,你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沒有高度的智慧,所看到的,都是煩惱;所聽到的,都是你的傷害,都是你的執著,都是你的造業。4700
這個就是老和尚告訴我們,爲什麽我們不肯讓呢?讓給他。他要的,統統給他。他要地位,他要做這個地位,統統給他,沒關係,只要他能夠利益大衆,他做,我做都是一樣的。
****
像師父在雅加達有建立一個道場,一個淨宗學會,剛剛建立才幾年而已。這個會長他想要,在外面傳言、毀謗、侮辱,前幾天印尼有一個聚會,有一個居士打電話來:“師父,這一個人爲什麽這樣對待師父?明明道場是師父建立的,明明師父把錢給他的,去建立這個道場的,不但沒有感恩,回頭過來咬你一口,毀謗、侮辱,甚至講你的壞話,講得很難聽。師父,您能夠接受嗎?”
“沒關係,給他。他要的,給他,統統給他,今天他能夠做,跟我做都是一樣的,只要能夠利益一切衆生,不要跟人家計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何苦呢?都是假的。”
很多,很多這些居士對我不滿,對我所講的,對我所聼的,而這些對他而所聼的,這一些的謠言,他聽了很難過:“師父,您不生氣嗎?” 沒關係。我們師父常勸導,他要的,統統給他,沒必要跟人家爭。
那爲什麽我們要讓呢?老和尚告訴我們,因爲讓是我們的性德,你一定要記得,讓是我們的性德,與性德相應的,你的去處是越來越好的。你走到哪裡,都非常的自在;你走到哪裡都非常的快樂。無論在一切時,一切處,處事待人接物,你從來不會(因爲別)人的習氣煩惱,來增加你自己的煩惱,不會了,因爲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4930
但是,如果我們今天因爲不擇手段而掙來的,所得到的這一些,是不是好事情?都不是好事情。縱然你得到了,師父上人告訴我們:你的後頭不是病,那就是天災人禍了。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在講經當中,常常勸導,告訴我們:你不擇手段,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就算你得到了,後頭不是病,都是災害的,而且在你的日常生活裡面,你這個日子不會好過的。
所以,今天我們念佛的人,學佛的人,老和尚師父上人常常勸我們什麽: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讓給大家來看,我們學佛的人,不是這個樣的。我們學佛的人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學佛的人個個都是大慈悲心的,我們慈悲的人,我們個個都是發大菩提心的。對一切衆生的關懷,對一切衆生的恩愛,對一切衆生的愛心,恭敬,敬愛。這個才是對三寶真正的供養,這個才是對國家,對社會,對我們的老師的恩德,才是真正的供養。
所以,今天佛菩薩教我們忍讓,這個忍讓裡面,有無窮樂趣的。我們大家都不知道,真的。今天佛菩薩爲什麽教我們忍讓?這個忍讓裡面有很多、無窮、無盡的快樂、自在,沒有人知道的。只有什麽樣的人知道呢?只有依教奉行的人,在日常生活裡面,才能夠感觸得到,才能夠嘗到這一種的快樂,這一種的樂趣,這一種的自在,這一種幸福。如果今天你沒有真正依教奉行,你無法真正能夠感觸得到什麽叫做自在,什麽叫做快樂,什麽叫做幸福。因爲你沒有把它做到。
就像我們今天,每個人讀《無量壽經》或者我們今天所念的,簡單的《彌陀經》,你看《彌陀經》佛在經上不是跟我們講一句話嘛。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爲極樂?其國衆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你能夠體會得到嗎?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在那個環境裡面,沒有苦只有樂,你能夠感觸得到嗎?你能夠感覺得到嗎?不要說我們,連舍利弗都無法來為釋迦牟尼佛解答這個問題。
那要如何(才)能夠嘗到,能夠瞭解,能夠感觸得到西方極樂世界所講的快樂呢?沒有別的。只有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你才能夠感觸得到什麽叫做西方極樂世界的樂,那一個快樂。不然的話,你是無法能夠體會得到。佛所講的那個快樂,是沒辦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要落實在生活。
所以,老和尚告訴我們:能夠讓才能夠跟一切衆生和睦相處,如果你不能讓,那一個和睦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老和尚講:當你真正能忍讓的時候,就算我們忍讓了幾次,那個忍讓,那不是忍讓了,是什麽呢?叫做樂讓。樂,就是快樂的樂。你看,老和尚所講的,而且這個樂,是很快樂的樂,你那個快樂去忍讓,遇到什麽樣的境界,當你忍讓的時候,那個不是忍了,是很快樂的,是禮讓了。
這一句話不是隨便講的,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正去落實,他不會講得出來這個道理的。真的。我們現在的忍讓,我們現在的禮讓,有時候會有一種抱怨,痛苦,不甘心,不甘願的。爲什麽他這樣對待我?爲什麽我會失去了?爲什麽我會被人家騙?雖然我已經很讓了,但是你那種苦還存在的,所以,叫做忍讓。叫你忍。無論有多苦,你要忍;無論有多難,你要忍,就是忍讓。但是,當你能夠提高你自己的境界,提高你自己的智慧,提高你自己的德行,那個忍自自然然就沒有了,只有快樂。就算把這個身體,你身家之物,所有一切萬物,被人家拿走了,你那種快樂也是無比的。
所以,老和尚真的不容易。從忍讓達到了什麽境界?樂讓。我們一定要這樣學。剛開始我們可以忍,因爲我們衆生嘛,初學佛,在這個世上離不開情執,有時候遇到這個境界,心裡面還會有煩惱,還會放不下,還會有執著,還看不破,但是當你過了幾次的修養,過了幾次的修,過了幾次的考驗,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們就明白了:不但忍讓,你所做的都是快樂的。
而且老和尚最後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知道不但要禮讓,我們還要感恩。爲什麽要感恩呢?因爲它能夠讓你的境界提升了,能夠讓你的德行也提升了,能夠讓你的智慧也增長了,怎麽能夠不感恩呢?今天有人來批評我們,我們該不該感恩啊?感恩。今天有人來毀謗,我們該不該感恩?該感恩。今天有人來侮辱我們,來批評我們,來傷害我們,我們該不該感恩?我們一定要感恩。爲什麽要感恩?他來成就我。5719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當年的時候,提婆達多,天天找他麻煩,毀謗、侮辱、傷害。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計較?沒有。釋迦牟尼佛做給我們看。提婆達多是不是佛菩薩?提婆達多都是佛菩薩,來成就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從負面來看,提婆達多好像是一個壞人。但是從正面來看,釋迦牟尼佛也為我們做一個表演了,也做一個表法。只是,一個正面,一個負面而已。負面,我們所看到提婆達多是這樣的;正面看到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的行持,其實,都是佛菩薩來成就我們的。
所以,今天如果我們走這個門出去,遇到一些逆境。人家批評、人家毀謗、侮辱,種種的,你不要去記恨,你不要去計較,他都是你的老師,好老師,他要來成就你的,你爲什麽不感恩呢?你要感恩。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在走前的遺言告訴我們:你一定要忍讓。你一定要禮讓,你一定要懂得感恩,你一定要從和睦而處事待人接物,你的人生比誰更快樂,你的人生比誰更幸福。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看那個慧能大師傳裡面,過去我有看過他的一部電影《慧能大師》慧能大師,五祖忍和尚告訴他:雖然你現在已經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但是,不用過於著急出家,後來躲在哪裡?打獵的,躲了二十年,在打獵當中,被人家欺負、被人家侮辱、被人家打,甚至於有人要他的生命。最後呢?這個常常侮辱他的人,就問他:我常常駡你,我常常打你,我甚至要傷害、要殺掉你,侮辱你,你爲什麽還要幫助我呢?慧能大師是怎麽說的呢?“你是我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老師。你是來成就我的。”講完了,慧能大師就離開了。
你要這樣的行持呀。因為在這個世上,太多不如意的事,不順心的事,太多了,你不忍讓,結果會跟人家結惡緣,冤冤相報,前面所講的【沒完沒了的】。
所以,藕益大師才告訴我們:【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境,就是講我們這個物質生活的環境;緣,是講這個人事的環境。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沒有絕對的是非邪正的。是非邪正,藕益大師告訴我們,是我們自己的念頭而分別出來的。如果自己念頭是正的,沒有一樣是不正的,邪,也變成正;如果今天我們的念頭是邪的,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阿彌陀佛來在你的眼前都是一樣,正就變成邪了。
所以,最後,師父上人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一切不如意的事,當我們遇到很多一些不順心的事、遭遇,都是債,我們一定要忍讓。忍讓,福中福啊。你能夠忍,你能夠讓,内心一定是心平氣和的,那一筆債,也就還清了。
接下來,老和尚又告訴我們:你能夠讓,福報慢慢就來了。所謂的【不忍,福中禍;不忍,債沒還】到時候,如果你沒辦法忍耐,你的債還也還不清,苦也吃不完的。這個就是老和尚在遺言當中,來爲我們開示的。希望大家好好把老和尚的教誨落實在生活裡面。
在這個因緣,簡單來爲大家説明,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我們師父上人,也是我們的福分,我們的福報。要如何來報答,老師對我們教誨之恩呢? 沒有別的,只有六句話:老實、聽話、真幹。將來你能夠成就,將來這一生當中,你能夠親近阿彌陀佛,離苦得樂,超越六道輪迴,這個就是對老師,對阿彌陀佛,對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最大的供養。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等一下我們接下來要來做三時繫念,用我們的真誠心來供養,用我們的恭敬的心來供養,用我們的敬愛的心來供養,希望師父上人能夠乘願再來,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希望我們做這個三時繫念裡面,也能夠來提醒我們自己。
祖師大德所講的,一切都是假的,好好念佛就對了,將來成就,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什麽更重要。啥都是假的。能夠看得破的,盡量看破;能夠放得下的,我們盡量放下,一絲毫不要過於執著。因爲執著是煩惱的根源,因爲執著是六道輪迴的根源,因爲執著有十法界,因爲執著才能夠讓我們一切衆生,在這個六道裡面,無量無邊,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無法解脫,這個就是最大的根源。
我們一定要明白。懂得看破,才能夠大智慧;懂得放下,你的福報才能夠現前。這個就是我們師父上人,對我們的勸導,對我們的教誨。我們一定要依教奉行。
今天,藉這個因緣講到這個地方,如果有講錯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多多包涵。我們今天雖然師父離開我們了,但是師父的精神,師父的關懷永遠在我們的心中,只要你能夠念佛,阿彌陀佛,老師也是在念阿彌陀佛,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這個就是對老師的供養。因爲師父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能夠離苦得樂,超越六道輪迴,了生死出三界,而且師父的願望,希望我們離開這個世間,將來去親近阿彌陀佛,不要再搞六道輪迴了,太苦了。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謝謝大家,祝大家六時吉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