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在修學當中,幫助我們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徹底的瞭解明白。所以,在這個環境,在這個地方,實在講非常的殊勝。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這個地方來念佛、來聼經、來學習,快快成就。以後成就了趕緊去幫助那一些苦難的衆生。
哪一個地方有緣,我們就在這個地方去幫助。只有成就自己,才能夠度化更多的人。自己成就了,你有智慧才能夠解決衆生的煩惱。自己沒有智慧,你要幫助衆生,幫不上忙。而且你所幫忙的是有限的,不是徹底的。只是結個緣而已,它不是徹底的。但是如果今天你成就了,你有智慧了,那這個境界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佛法裡面所講的【衆生無邊誓願度】。
所以,爲什麽法藏比丘這短短的時間建立一個很好的環境,讓十方一切衆生在這個環境裡面沒有別的,成就自己,成就之後,你要去度化衆生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很好的學校,讓我們作爲一個學生在這個地方能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然後成佛來度化衆生。那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也沒有別的,就是要成就自己,不是成就別人。因爲你成就自己了,你才是真正的,對於衆生的煩惱、對於我們六道凡夫的煩惱,才能夠真正的瞭解。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在這個地方來念佛,來學佛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所以,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不是來做一個樣子,坐在那個地方,拿著念珠,我真的是念佛嗎?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的。
《淨土聖賢錄》裡面,真正念佛成就,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念佛堂裡面的,很少。幾乎都是在生活裡面。融入了,瞭解了,從來不離開。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希望大家快快成就。同不同意啊?同意。真的嗎?真的。那好,那就一起吧。好!
説實在的,真的,要不然的話,你看時間過得很快。人生無常。國土脆弱。你不抓緊這個時間,不好好把這個大好時光運用,珍惜在我們這個短短生命,那真的很可哀,真的很悲哀,很可惜了。所以,好好要成就自己,只有成就自己,才能夠真正來幫助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
****
前幾天,有一位居士問了一個問題。我請教大家這個問題怎麽解答。他說:要用什麽樣的佛法,修什麽樣的心法,才是真正的功德?而這個功德才能夠真正保得住?怎麽修呢?我們在這個地方,在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我們無法能夠體會得到的,唯有佛與佛才能方能究竟的。我們凡夫九法界的衆生是無法能夠體會得到。就算你把這部《無量壽經》讀了千遍,你也無法能夠體會得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因爲我們(是)凡夫啊。
所以,很多人說,那應該如何能夠瞭解呢?很簡單,你趕緊到阿彌陀佛那邊去,問他老人家,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有多大,他會告訴你。
那這個功德,我們要怎麽樣如何來保住呢?因爲功德才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六道,因爲功德才能夠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淨土的。沒有這個功德是不行的。那要如何來保住我們這個功德。辛辛苦苦的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來修這樣的大的功德,要如何,用什麽方法讓我們這個功德保得住呢?用什麽方法呢?忍辱。只有忍辱,確實是真的。你沒有用這個方法,來保住我們的功德,你就沒有辦法了。
所以,古人講得好【一念瞋恚心,百萬障門開】障,就是障礙。你一念之心,沒辦法克服你那個瞋恚心,無法忍辱對一切法,處事待人接物,在念佛當中,在落實在生活當中,遇到逆境也好,順境也罷,善緣也好,惡緣也罷,如果無法能夠來克服我們内心的那個脾氣,瞋恚心,你那個功德保不住的。而且,無量的(障)門,所有的障礙統統從這邊而生起了。所以,説實在的,修、講,很容易,當你遇到境界的時候,你能不能忍辱呢?這個看我們的功夫了。
真的不容易。遇到境界的時候,脾氣一起來。所以,我們常常在這個佛法裡面常常聼的【火燒功德林】這一句話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在你的心裡面,刻在你的心裡面【火燒功德林】。那怎麽辦呢?功德沒有了,還有沒有剩下的?有。只剩下福德。福德是無法解脫的。無法能夠讓我們超越六道輪迴。只是在這個六道裡面,你能夠享福,而在這個六道裡面你的苦可能會減少一點,這些而已。它沒辦法幫助我們(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只有這個方法才能夠來幫助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自己來思維,來思考,我在處事待人接物,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狂風大浪,我在這個境界當中,我有沒有忍辱。
那今天如果我們無法忍辱,發脾氣,遇到境界的時候,我們無法克服你那個瞋恚的心態,所有的障礙從這個地方開始了。這個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念佛往生西方也是我們最大的障礙,超越六道輪迴也是我們的障礙,這個忍辱一定要修。
你要提高你自己的境界,你要提升你自己的境界,沒有以忍辱的開始來做我們的基礎,你是無法的。那忍辱要怎麽修呢?要從哪裡基本開始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沒有別的,用什麽動力呢?只有用慈悲心、用發大菩提心,為我們(的)動力來對一切衆生。你看那些菩薩,對衆生時時刻刻都是想盡辦法幫助一切衆生,想盡辦法讓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衆生不懂得感恩,而且又回頭過來咬你一口,毀謗、侮辱,菩薩也是這樣對待一切衆生。爲什麽菩薩能夠做得到?他的動力是什麽?就是這個菩提心。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告訴我們:要如何來修忍辱?只有一個:發菩提心,第二是什麽呢?感恩的心。今天有人駡你,阿彌陀佛,你是我的老師。今天人家侮辱你,謝謝,感恩你,你是我的老師,能夠用這種心態去想嗎?
有時候遇到境界的時候,這個忍辱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麽?就是我們的習氣煩惱。所以這個問題,只能靠忍辱,才能夠保得住我們的功德。辛辛苦苦幾十年下來,我們念佛、誦經、拜佛,如果無法克服,(無法)修這個忍辱,脾氣一起來,火燒功德林。那又要從頭開始,再修一年,脾氣又來了,又火燒功德林,辛辛苦苦又修了一年,又在發脾氣,又火燒功德林,那到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所以,在這個地方,也是提醒我自己本身,真的。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太多的事情,有時候讓我們,能夠稱心如意的真的不多,太少了。而這個境界當中,有時候讓我們能夠克服我們那個心,那個真的太少太少了。所以,沒有別的路,只有一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來提高你自己的德行,提高你自己的境界。只有用這個方法才能夠幫助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用這個方法)才能夠靠得住。不然的話,就算你今天,一天念了十萬聲的佛號,一百萬聲的佛號,就算你一天裡面,讀了十部的《無量壽經》、一百部的《無量壽經》都是一樣的。大家能夠解答這個問題,説明你們太了不起了!忍辱是第一。當遇到境界的時候,忍辱都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
請合掌【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玄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
上個星期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開示的非常好,上個星期已經給大家説過了,接下來所開示的内容是比較深,但是沒關係,只要你用你心,真心來去學,真心來去讀,真心來去聼,真心來看,你會從這個地方的開示,你會有一個一點點的印象。中峰國師是怎麽爲我們而開示的,所以,在佛法裡面,無論你在修什麽樣的法門,那個真心很重要,就是用你的真誠心,恭敬的心來學習,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道理。我們現在的衆生缺乏的就是這一個。所以,無論我們在念佛當中,無論我們在學習什麽樣的佛法當中,無法能夠得到利益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真誠心不夠。所以,上個星期給大家講過了,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的誠敬得十分的利益,不是隨便講出來的,都是從他的自性,内心流露出來而所講這個道理,内容是高度的智慧。如果你明白他所講的這句話,一生受用無盡的。
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他說:我們的自性【法性湛然】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心其實是純淨的,是清淨的,是一絲毫不染,沒有一絲毫污染的,沒有一絲毫動搖的,我們的自性裡面,我們的本性裡面,其實,都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那現在爲什麽我們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們本來跟佛都是一樣,我們的原本,我們的樣子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跟諸佛如來是一樣的,那爲什麽現在我們變成這個樣子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什麽樣的原因呢?一念不覺而生起的。所以,我們才看到了這一些的森羅萬象,一切萬法,都是從一念不覺而生起的,就像上個星期跟大家講這個毛巾,這個真的毛巾嗎?你對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來講,這個是毛巾嗎?不是!這個是你的分別心而出來的。如果你把這個毛巾,這個毛巾是怎麽組成的?就是很多綫而組成的。但是如果你把這個毛巾的綫,一條一條的抽開,它還是毛巾嗎?不是毛巾。只是我們分別在這個地方,在這個森羅萬象裡面而產生了分別了。爲什麽會有分別、執著、妄想呢?就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一念不覺】而生起的,才會有今天的現象,才會有煩惱,會有痛苦,會有六道,還有十法界,都是從哪裡來的?都是從我們一念不覺而生起的。2049
雖然我們現在這一念已經生起了,本來是佛的,本來是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現在我們變成凡夫,就算我們現在墮在三惡道,我們現在是六道輪迴的凡夫,但是我們那個體,我們那個自性,本性,它從來不消失的,它都是存在的,只是現在一念不覺,你迷失了,起了妄念,起了分別,起了執著, 才會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森羅萬象,一切萬法。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個體都是一樣的。我們跟諸佛如來都是一樣的。所以,諸佛如來的境界是什麽?就是寂滅的清淨。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就是這個境界。我們跟諸佛如來,跟阿彌陀佛如來,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是一不是二,都是一樣的。就是因爲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的開示非常的美妙。所以,用很多比喻來爲我們説明我們的自性,我們這個體,本來是具有,本來是純淨,本來是清淨,本無動搖,沒有一絲毫的污染。
就好像用金來爲我們比喻。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是什麽?黃金就是體呀。體,就是真的呀。今天我們所看到外面的黃金,造成各樣各色的,只是暫時而已,當你不喜歡,你把這些各樣各色的黃金,融化了,它是不是黃金了?它也是黃金啊。沒有兩樣啊。它的體就是黃金。
今天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墮在三惡道,無論我們在三善道,無法超越六道輪迴。但是,我們那個體還是存在,沒有消滅的。
所以,中峰國師用這個黃金來爲我們比喻,讓我們容易瞭解。我們所看到的各樣各色的黃金,你喜歡哪一樣的,你就製造這個樣子,你喜歡這個樣的,我就製造這樣,但是它的體都是一樣,都是金的。
我們今天迷了到什麽樣程度,就算我們墮在無間地獄了,就算我們現在執迷不悟了,但是你那個自性都是一樣的,從來沒有消失的。這個是黃金來比喻。2351
像上個星期,我跟大家用什麽比喻?更瞭解明白,做夢一樣。夢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然假的了。誰沒有做過夢?請舉手。像上個星期師父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嘛。
明明在做夢裡面看到一堆的黃金,你看,一邊看,一邊歡喜,一邊笑,笑到自己父親看我很奇怪:他爲什麽一邊睡覺,一邊做夢,還不知做了什麽夢,笑得很大聲。不知不覺把我叫醒過來。叫醒過來的時候,眼睛一張開,什麽都沒有了!什麽都沒有,開不開心?我很不開心,那個時候。我問父親:“你幹嘛把我叫醒過來?” 我在夢中裡面這麽好,一叫醒過來,什麽都沒有了!而且因爲這個夢,天天打妄想:如果家裡有很多黃金多好。吃飯打妄想,睡覺打妄想,去讀書也打妄想,天天打妄想,天天怪父親,這個夢裡面多好,爲什麽把我叫醒過來!如果能夠不醒過來是最好的。你看,迷到這種程度。其實,我們不知道,只是一個夢而已。
所以,蓮池大師曾經有講過一個故事。他說,過去有一個修行人,他在睡覺的時候,夢見一頭大老虎,好猛好兇的,然後這隻大老虎往這個修行人一直追,一直追,想要把這個人吃掉。這個修行人拼命的跑,好害怕,一邊的喊,好害怕。你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夢?有沒有?
比如說,人家來討債的,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夢?師父有做過這樣的夢。人家來討債,跟這個討債的打架,我的父親剛好在旁邊,父親他也不知道,但是我在夢中的時候跟人家打架嘛,後來我的父親被我打,一邊打,一邊打,打到自己醒過來,(父親說)不要再打了,好痛啊。就是做這個夢而已啊。
你看蓮池大師他說,這個修行人,他在做這個夢的時候,當這隻老虎要把他吃掉的時候,他突然間醒過來了,醒過來之後,他才瞭解,才明白原來是一場夢。但是,這位修行人很有善根。他驚醒之後,他很後悔呀。他很後悔。説明他這個人有善根,不錯。醒過來之後還懂得後悔。他爲什麽後悔呢?他說,這個是虛驚一場,原來是一場夢而已啊。早知道是一場夢,我跑什麽呢?它只是一個夢而已,我還要跑嗎!一場夢而已,我何必再害怕呢?我就讓它吃掉,不就行了嘛!反正都一場夢嘛!有什麽好害怕的?有什麽好跑的呢?這個修行人還能有善根,真能這樣想,他真的知道了嘛。
我們很多人在做夢當中,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其實,我們從這個裡面可以看到,蓮池大師其實提醒我們,我們在這個做夢當中的時候,你真正瞭解了嗎,你真的知道了嗎?其實當我們在做這個夢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知道。
你知道嗎?(如果)你知道你還會跑嗎?是不可能的。你自己去思維,自己去思考一下,你在做夢的時候,特別是在做惡夢的時候,你真的能夠知道嗎?我們真的不知道啊。很(多)的人並不知道。晚上做這個夢,我們容易醒,是不是?但是白天做的這個夢,我們不好醒。我們現在就是什麽?我們現在就是長劫大夢,不大好醒。蓮池大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無法離苦得樂,無法超越十法界,無法成佛,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因爲我們到現在還在做夢,不想醒過來,能夠怪誰呢?只能怪自己。自己是沒辦法。對一切森羅萬象,對於一切萬法,到現在還是執著,放不下。
所以,前幾天師父在墨爾本的時候,我在墨爾本,我昨天剛剛回來。有一個居士打電話說:“師父,我很苦。我明白這個苦,但是我放不下。”
“你放不下,我也沒辦法呀,你打電話給我幹嘛?不是浪費了嗎?”是不是?很多人就是這樣的。
“師父,我好苦,我沒辦法接受。但是,我放不下,怎麽辦呢?”
“我也沒辦法。”
很多人說:師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好,無病、無苦、無痛,但是爲什麽我這麽執著?我爲什麽現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心發不出來?我也沒辦法呀。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蓮池大師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晚上我們做這個夢很容易醒過來。當我們驚訝的時候,你醒過來。但是白天這個夢不容易啊。這個白天是什麽?對世間的執著,對五欲六塵的執著,對於名聞利養的執著,對自私自利的執著,對我們的内心的貪瞋痴的執著。這個不容易醒過來。那不容易醒過來,佛也沒辦法,阿彌陀佛在你的面前,要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也無所謂能夠解脫的。這能怪誰?怪你自己呀。明白之後,你就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個裡面去體會:可以回想過去的幾十年,是否如【黃粱一夢】?你自己去思維一下,是不是這樣?幾十年前,跟今天我們所看的,是不是一樣?是不是?都是假的,何必執著呢?你想一想,你三十年前,你們今年幾歲了?五十年前,四十年前,三十年前,今天你所得到的,有沒有得到?就算今後雖然可能還有一段時期,難道還有什麽不同嗎?就算未來的三十年,未來二十年,也是一樣嘛。都是一樣的。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其實,都是一樣,只是我們現在,站在這個角度,來看未來而已。實際上,不過是另外一場夢準備開始而已啊!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三十年後,三十年未來,四十年後,四十年未來,五十年後是五十年的未來,都是一場夢開始而已啊,都是一場夢。我們要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都是一場夢。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你應當要好好勸導大家、勸導自己好好來聼中峰國師告訴我們:趕緊醒過來,不要再做夢了,不要再執著了。
所以,我們在三時繫念裡面,我們看到了第二時,永嘉大師告訴我們【夢裡明明有六趣】下面是什麽呢?【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麽都沒有。哪一個是你的呢?這個世上哪個是你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只是暫時給我們用而已,時間到了,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的。那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還要這麽...的執著嗎?還過於這樣的執著嗎?在一切境界裡面你會能夠產生有分別嗎?有妄念嗎?不會的。就算有,我們也懂得怎麽樣去克服。
但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如果在這個裡面我們還認識不到,認識不到什麽呢?這個事實的真相,中峰國師所講的一切森羅萬象都是一場夢而已,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都是虛妄的,結果是怎麽樣呢?我們看下面中峰國師怎麽講,請合掌:【業果儼然】
你看中峰國師在這個裡面講得非常好,非常的精彩,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所講的每一句都是智慧的,【業果儼然】。你看我們凡夫,所講的話,都是煩惱、都是造業、都是習氣的。明心見性的人,句句都是講到我們衆生的根本煩惱,讓我們的根本煩惱怎麽樣去化解。
中峰國師就告訴我們【業果儼然】,業果儼然,是指什麽?就是指衆生因爲不瞭解這個事實真相:是假的、是虛妄的,不明白這個宇宙事實的真相。所以,從他的身口意產生了執著,產生了迷惑。衆生一迷惑了,哪來不造業的道理?造了業,將來一定要受果報。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告訴我們【業果儼然】就是說:你造了業,因果就分明了。其實,是我們衆生,心、佛、衆生都是無差別的,都是一的,但是因爲產生了迷惑,產生了執著。不懂這個事實真相的道理,產生了,開始了造業,後來受報,能夠怪誰呢?六道輪迴就是從這邊出來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業果儼然】,就是講因果,這個道理,每一個人都跑不了的。
****
所以,中峰國師下面,又爲我們開示什麽呢?請合掌
【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生,這一個字,就是剛才所講的:生滅的現象,有生滅現象。因爲衆生迷了,對於生滅的現象不瞭解,(對於)事實的真相不瞭解,衆生開始執著了。你開始執著了,(就變成)六道輪迴的凡夫了。
但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無生者】是指什麽呢?都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都是阿彌陀佛所證得的境界,都是我們衆生原本的樣子。我們的原本的樣子是什麽?都是阿彌陀佛,都是跟諸佛如來都是一樣的。他的心就是寂滅的清淨,都是不生不滅的,就是一塵不染的。我們的原本的樣子就是這一個,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的。我們跟佛,跟阿彌陀佛是沒有兩樣的,大家一定要瞭解這個道理。
爲什麽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的?中峰國師告訴我們
【寂滅之本】。【本】是什麽呢?都是如如不動啊,不生不滅。對於一切森羅萬象,一切萬法都是如如不動,這個叫做【寂滅之本】。【本】就是什麽?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自性,就是我們清淨寂滅的,就是我們自性裡面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五欲六塵,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自私自利,沒有貪瞋痴。這個就是我們的本。什麽都沒有。
所以,諸佛如來,在他的法界裡面,什麽都沒有障礙,因爲自性裡面沒有這樣的障礙。這個就是諸佛的境界。這個就是阿彌陀佛的境界,就是這個我們裡面所看到的。
所以,他們在那個法界裡面,所生活裡面的沒有苦。爲什麽我們六道輪迴,在這個十法界的衆生,爲什麽會有苦呢?因爲我們有障礙。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裡面很深刻。你要慢慢去體會。那麽我們爲什麽會有很多障礙呢?你把自性迷失了。真的。4033
****
所以,中峰國師在下面就告訴我們:
【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玄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這一段話是什麽意思呢?我們原本的這個這樣子,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佛性,人人本具啊。每一個人都有啊,每一個人都不例外。一切衆生都不例外。那麽現在我們差別在哪裡呢?我們現在跟阿彌陀佛的差別在哪裡?我們現在跟諸佛如來的差別在哪裡?我們現在跟中峰國師的差別在哪裡?本來都是一樣的。是什麽樣的差別呢?差別到什麽程度呢?我們本來跟阿彌陀佛不是一樣的嗎?阿彌陀佛不是告訴我們嗎:你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那爲什麽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我們跟阿彌陀佛的差別在哪裡?中峰國師在下面那句話告訴我們,講得非常的精彩,把衆生的一切煩惱,統統講出來了。哪一個呢?我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中峰國師告訴我們:
【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你看,中峰國師在内容的開示,有時候真的非常非常的精彩。什麽樣的差別讓我們跟阿彌陀佛變成這麽大的距離,跟釋迦牟尼佛變成距離這麽大?跟中峰國師距離變成這麽大?什麽樣的原因?【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我們衆生本來都是清淨的,本來純淨,一絲毫動搖都沒有的。我們衆生原本是不生不滅的,爲什麽我們現在會看到這麽多的生滅的現象?又生起了這麽多的煩惱,原因在哪裡?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最初不覺】就是這個原因。就是因爲這個最初不覺,你動了一個念頭,我們一般講,這個念頭,你動了心了。外面看到的,你喜歡,你就起了貪念。外面看到的,不喜歡的,你起了一個瞋恚,你動心了。六根接觸六塵,沒有一樣不動心的。你想想,你現在,你眼睛所看到的,有沒有動心?有啊。耳朵所聽到的,有沒有動心?有。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中峰國師告訴我們:都是因爲不覺了,迷了,所以無明煩惱就生起了。這個中峰國師明確的告訴我們,我們的煩惱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一念不覺而來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衆生跟佛區別在哪裡?一念之間而已。你覺悟了,你就是佛,你迷了,你就是衆生了。
所以,它真的是如如不動。我們呢?六根接觸六塵,心每一天都在動,是不是這樣?我用一個比如了,大家可能容易瞭解。比如說冬天要結束了,對不對?我們看到廣告。這個廣告裡面比如説... 有打折,原本是兩百五十塊,打折剩下六十塊。會不會動心?
不要說你,我都會動心。我馬上手機拿起來:“鄭總,有沒有時間?我們趕快到...看一下。” 會動心的。看到那邊原本是三百五十塊,現在打折discount 六十塊。拼命的買,不買白不買,拼命的買,趕快買,趕快買,打折啊,很便宜的,趕緊買,趕緊買。是不是這個?其實我們所買的東西,家裡很多了,你家裡的衣服可能十幾年下來,你都能夠穿得了,不用買的。但是因爲起了一個念頭,什麽念頭?貪心,一念之間,起了這個貪念,你跑去外面了,拼命的去買。買回來,有時候,又頭痛:這東西要放在哪裡?是不是這個道理?我們人都是這樣的。
我常常這樣。我這次去墨爾本也是這個樣的。因爲那個居士知道我要去,學會安排,帶師父去看雪山,明天。他怕我衣服不夠用,不夠穿。其實我的衣服很多。真的。我很想送出去,太多了。所以,以後你們要送過來,先問我一下,我喜歡哪一樣的。不要亂送,送來,我穿不了。有時候太小,穿不進去;太大,(也)不行,對不對?
對呀。去雪山去看一下,因爲我沒有看過雪。雪梨什麽都沒有,因爲你們都沒有説:師父,我帶你到雪山走一走。對不對?你們也沒有說,我只能主動了,厚臉皮呀。我只能主動了:去雪山一下。對不對?像師父這麽多年來到澳洲,大概將近十幾年,常常聼...很不錯。我很想去,但是有時候不敢開口。今天藉這個因緣,我開口了。就是這個呀。真的。很想去。你看師父在墨爾本,動了這個念頭。
“師父,您不是去雪山嗎?那個店打折,本來是四百多塊,現在一百多塊,師父!”
“真的嗎?”
“真的。”
“好!我們走!”
你看,心就動了。只是廣告而已,還沒別的。你看,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不被迷惑了嗎?不可能。你耳朵所聽到的,不被起煩惱?不可能。真的,不容易。
一到了那個店的時候,哇,這個便宜,那個便宜。這個打折,那個打折,我自己都看到自己眼花,很難説了。到最後,只買一件,不用太多了,一件就夠了。那一件多少錢知道嗎?那個外套,一百多塊。本來是四百多塊。你看,被動心了。人就是這一個樣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真的不容易。在這個環境裡面,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你說你心不動搖,那個是很難的。所以,我真的很佩服冬瓜和尚。真的很佩服,你去看看那個冬瓜和尚的傳裡面,你就明白十年,六根接觸六塵,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聼的,把所有的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罷,善緣也好,惡緣也罷,是非也好,無論是什麽樣的境界當中,把所有的境界轉成什麽?轉成一句阿彌陀佛。真的。天天在外面逛街,從來心不動搖的。
你想一想,我們一逛街了,這個要,那一個要。所以,有時候師父看到一個人,他家裡好大一堆東西,買了一大堆的東西,你看,師父以前也是這樣,喜歡買東西的。你看,網路,那個淘寶,天天的看,浪費時間。現在的東西全部盡量送給別人了。
還有一個人,他早上打電話的時候,“你今天爲什麽精神不好?”他說:師父,我昨天看抖音,抖音賣東西,都便宜的不得了!天天的去逛,天天的去買,買到三更半夜還不睡覺,你不生病才怪。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在這個地方裡面外面的誘惑,其實,中峰國師告訴我們:這個是并不可怕的。外面的境界,什麽樣的境界,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這個是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無法克服你内心的誘惑,那個才是可怕。外面的境界,無論在什麽樣的誘惑,沒辦法,我們並不可怕的。你那個内心的誘惑,你無法克服的。就是變成我們自己的障礙了。
那你想一想,所以在這個地方,有人問了:這個最初一念,是什麽生起的呢?你們大家知道嗎?中峰國師不是告訴我們嗎?我們本來跟阿彌陀佛,跟十方諸佛如來,他的樣子都是一樣,現在爲什麽變成六道凡夫?就是因爲,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只因最初不覺】就是這一念之間。那請問師父:這一念之間不覺是什麽時候生起的?中峰國師直截了當告訴我們:這個就是因爲我們現在生起的,就是當下這一念,而生起的。不用再去問了。也不用去問爲什麽不覺。也不用去問我爲什麽會迷惑。沒必要去問了。當下這一念而生起的。
所以經上裡面告訴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無始無明的煩惱,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事情,都是沒有開始的。沒有開始就是告訴我們:從頭到尾,都是假的,就是像做夢一樣的。
譬如今天我們有誰能夠知道:幾點幾分我們開始做夢了?誰能夠知道?大家去試一下,當你做夢的時候,你能夠瞭解嗎?你能夠知道嗎?我做夢是幾點?我做夢的時候是幾分?如果你知道的話,那你還沒睡著。是不是?你在做夢的時候你能夠知道嗎?沒有人能夠知道的。我今天是幾點幾分,等一下幾點幾分開始做夢的,我幾點開始要醒過來的?誰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呢?沒有的,我們六道凡夫是沒辦法的。
所以,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原本本來都是這個樣的,只是因爲我們現在迷了,就變成這個樣子的。所以,如果我們到現在醒不過來,那怎麽辦呢?什麽樣的原因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逐物。】就是這個道理了。
怎麽辦呢?那我們怎麽辦呢?明白這個道理了。什麽時候才能夠醒過來?我們這一念當中,什麽時候才能夠醒過來?什麽時候能夠覺悟?怎麽辦呢?當下要放下。你這一念放下了,你就是跟阿彌陀佛都是一樣的,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
中峰國師下面又再告訴我們:
【由是業網牽纏。流轉五道。恆隨生死以升沉。亙古至今而靡間。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你看,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念不覺六道輪迴就出現了,一念不覺,我們開始造業了,那怎麽辦呢?
下個星期...
5544爲我們説明:我們煩惱是從哪裡來的,就是一念不覺而生起的。沒有別的。那怎麽辦呢?那就看自己怎麽樣去體悟,怎麽樣去體會:我的煩惱是從哪裡來的?我的痛苦是怎麽來的?要如何來解脫,離苦得樂?這一念很重要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在經上裡面釋迦牟尼佛常常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靠你念了多少聲的佛號,你能念多少聲佛號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關。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你這一念當中而已。你這一念當中,你真的放下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在你的眼前了。這一念,當下你不放下,你執著看不破,就算你天天念佛,我們也無法達到中峰國師所講的。所以這一念當中很重要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要念佛,要懂得念佛,你要學佛,要懂得學佛。你在這一念當中,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麽。那個是一個關鍵。聽懂嗎?“聽不懂,師父。”
...希望大家在這個做三時繫念當中,很多人,很多,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在做這個三時繫念當中,當他們看到、聽到這個三時繫念内容的開示,很多人都開悟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很多人覺悟了。所以爲什麽很多那一些眼睛(不)能夠看到的,這些無形的衆生三時繫念做了一半,還沒做完,他們都走了。走了去哪裡?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什麽樣的原因?他知道了。他明白了。我們很多人在做這個三時繫念,有沒有開悟呢?我們在這個地方,其實有。只是因爲他們沒有顯出來而已。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這個三時繫念的内容,説實在,真的,只要你用心去聽,用心去看,用心去讀,你能夠聼出來中峰國師所講内容(都是)他的内心流露出來,你要用你的真心去感,説實在的,沒有這個真心去感,你只是跟這個三時繫念,跟阿彌陀佛,跟中峰國師,只是修點福報而已。但是這個福報沒辦法超越六道。但是,如果你聽懂了,真的,對你的好處是太大了。
所以,三時繫念裡面,我們一定要好好來學習,來聽。當我們做這個三時繫念的時候,真的要用你那個真心去感。感了之後,你會明白了。諸佛如來其實跟我們都是一體的。你就明白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