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6, 2021

047當在念佛的時候 專注在這句阿彌陀佛 念頭起來 不要管它 你知道就好 你越管它 又起了一個執著 起來的時候 你就把它抓來回來 專注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 再藉這個共修 這短短時間 再跟大家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一起在學習 最主要的 我們能夠把你們的精神 意志 能夠集中在這個學習當中 我相信我們大家能夠得到利益 因爲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雖然分量很少 但是内容 字字都非常的重要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把你們的萬緣放下 把這個短短時間 我們把精神 意志 集中在學習

前兩天 有一位沙彌尼 一個出家人女眾 還沒疫情之前 去到處 去訪問學習 提出了一個問題來問我 她說:看到很多地方 真正在修行的 不多 每一天搞是非人我的 每一天都在造口業的 那個確實真的很多 但是 最嚴重的 分別心非常嚴重 爲什麽在一個寺廟裡面 會出現這個樣問題 錯在哪裡呢 爲什麽人 會有分別心 這麽重 當然了 如果分別心都沒有了 你就成佛了麽

爲什麽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 人爲什麽會有分別心 爲什麽呢 爲什麽會有分別心呢 用簡單來講話 我們大乘經裡面 不是有講嗎 只要你能夠把妄想 分別 執著 能夠放下 你就成佛了 而且分別心 是最難的 爲什麽人會有分別心 很簡單其實這個道理 跟我們日常生活裡面 如果你去思維 你就明白

爲什麽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分別心從哪裡來的 什麽原因呢 心量小 很簡單 你的心量很小 心胸狹窄 才會出現跟人家對立 還有分別心 才會出現 對事對人對物 會產生的計較 所以分別心很難修 難在哪裡 我們自己都沒有去覺悟到 這個事情很簡單 心量太狹窄了 每一件事 看到每一次的處事待人接物 幾乎都是跟人家計較 所以你要修 不分別心 你首先把你的心量 進入跟大海一樣 所謂的【量周沙界】你的心一定要 像跟阿彌陀佛一樣 那樣 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衆生 都是跟我們是一體的 你能夠這樣的分析 來對自己的修行 你會進步很快 再加上我們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點 今天如果你像彌勒菩薩那種肚量【量大福大】那事情就很簡單了

所以 以前 我的老師 他常常提醒我一件事 他説:你的心像什麽 像這個拳頭 這麽大小 如果你今天要成大事 你想要成就 你每一件事情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你要把這些事情全部容納在你的心裡面 你會很難受的 你會很辛苦的 所以一定要把你的心 跟大海一樣 你才能夠有很大的成就 老師説的 真的很有道理

我們在外面 或者我們在這個道場裡面 有時候做一些服務 做一些事情 我們會遇到很多 讓我們很難受 所以人家問我:常常講別人的壞話 這個人是什麽樣的人?這個就是有問題的人 如果他不是有問題 他不會這樣的 批評啊 說人家的壞話 這些種種的 就是説明這個人有問題 修養有問題 德行有問題 有修養的人 他會每天講人家的壞話嗎 想要控制別人嗎 不會的 所以有修跟沒有修 有區別

所以我的老師常常提醒我:你的心量要跟大海一樣 遇到什麽事情 才不會很辛苦 要不然 你的心像拳頭那麽大小 你走到哪裡 這個你也計較 這個你也對立 你説你辛不辛苦 很辛苦的 所以爲什麽我們學佛 特別是念佛法門 常常跟大家提醒你的心常常跟阿彌陀佛要一樣 你的行 一定要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 你的願 一定要跟阿彌陀佛同願 所以爲什麽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裡面 告訴我們:你就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你 讓我們直定下來 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今天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這個問題很多 在修行當中 有時候出現這些很多問題1030 我們又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點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天要不斷的聼經聞法 我已經跟大家講過 你要開智慧 你首先一定要不斷的聼經聞法 下面會跟大家講 爲什麽聞法很重要 所以從今天開始 走到哪裡 你要把你的心量 就如同大海一樣 像這個大地一樣 你看這個大地 人家怎麽對待它 它從來沒有跟你説:不!

所以爲什麽地藏王菩薩爲什麽以“地”這個名 來取這個名字 就是説他的心量 他的願心 才會出現【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所以 以前 我問過我的老師 我説:師父 您以後-百年後 要去哪裡 西方極樂世界沒我的份 地獄就是我的份 哇 師父 您這個願 不得了 什麽意思 這個什麽意思呢 這個你慢慢就瞭解了 意思是説 他的心就是在衆生 就是説:我的心時時刻刻的 就是建立在:以衆生爲本 你想一想那種心量 所以人家到現在 長壽健康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不是一樣嗎

所以斤斤計較的人 你看幾乎第一個 福報損失了 第二 短命 真的 如果不是短命的話 長壽 很多病 而且障礙很多 現在看 還沒看得出來【時間未到】時間到了的時候 你就明白了 所以 心量要大 心量大的人 業障就消了 心量狹窄的人 業障就來了 會修的人就不一樣!所以 要懂得 要修 這個 簡單來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這個是一個女眾的出家人 剛剛出家大概四年 到現在 她不想受比丘尼戒 她還在要學習 還沒資格 所以謙虛 這個簡單跟大家做一個介紹 分析 能不能接受 能不能作爲一個我們自己的學習的參考 那就看個人了 這個是我以 個人的修學 來跟大家分享【量大福大】我們做三時繫念【量周沙界】

所以 回到家裡 看到一切人 看到一切物 他就是阿彌陀佛 你把這個心量擴大了 事情容易辦 哪怕是有時候心裡難受 但是沒關係 我相信 我們會有很大的一種自在 解脫

好 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介紹 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來代表 今天要介紹的是 第九位 大家如果脚很酸 可以放腿 不要太嚴肅 太嚴肅 我也是不好意思 放鬆一點 這個叫做放鬆 放鬆一下 大家學習佛法現在不一樣了

第九位是誰呢 阿難陀 阿難陀尊者 我們大家都知道 他在這個釋迦族裡面 而阿難跟釋迦牟尼佛是什麽關係呢 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堂兄弟 説明他們兩個人的關係 可以說非常的密切 後來阿難出家 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來服務 來照顧 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的起居 所以什麽樣的事情 每日的生活 種種的 就是阿難尊者在管理 所以一般講叫做秘書現代話了

所以阿難尊者 真的 福報很大 你看能夠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出家從頭一天 到佛入涅槃 一生從來 不離開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他就跟著到哪裡 所以你看 福報很大 佛 不是一般菩薩 無量劫以來 所修學的在印度示現成佛 所以 要做侍者 不是那麽容易 你要有很大的福報 第一個

阿難尊者最大的福報是什麽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最大的福報 如果今天沒有阿難 尊者 你看 今天我們聞到這個淨土法門 你説有沒有這個機會 沒有 而阿難的這個福報來貢獻給我們一切衆生 分享 所以 沒有福報很大的人 沒有很有能力的人 作佛的侍者 那個很難

我以前認識了我們老和尚 我一直很想 動這個妄念 這個念頭 我很想做我們師父的侍者 一直動這個念頭 你知道嗎 後來在臺南 這個機會來了 但是後來 還是沒有福報 很想我不是跟他去到處跑 不是 因爲我很想學習 有在老師旁邊 你看特別是修這個淨土 有什麽事情 我們會請教老師 老師在旁邊的教導 我們進步很快 但是沒有這個福報 真的 沒有這個福報

連我的老師 在山上的 那個九十四歲的 我想做他的侍者 他也不肯 他習慣一個人生活了 他不習慣有侍者 真的 他一個人真的很簡單 日中一食 一天只有吃一餐 自己處理 所以沒有這個福報

這個阿難尊者真的 有這個福報 所以一生照顧釋迦牟尼佛 在這個地方 我要跟大家提醒一件事


//在這個《佛典故事》裡面 有提出一個公案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缽 釋迦牟尼佛的缽 很重的 又很大 如果沒有一個力氣很大的人 很辛苦 你看每一天釋迦牟尼佛要出去托缽 好遠 要走一趟路 好遠 出去 又回來 你説如果沒有力氣大的人 行嗎 很難 阿難尊者的力氣很大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的缽很大 又很重呢 爲什麽 爲什麽呢

他缽空的 很重 釋迦牟尼佛的缽 很重 像我的缽 我有自己出家人的缽 只是這邊沒有機會用得到而已 我在印尼有用得到 每一天吃 都用那個缽吃的 我們出家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缽 釋迦牟尼佛這個缽從哪裡來的 聽説 在《佛典故事》裡面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成佛 要出去托缽 但是沒有缽 被四天王 就是我們講的四大天王 知道了 所以四大天王 每一個天王 東方天王 西方天王…每一個人拿一個缽 到釋迦牟尼佛的住處想要供養 但是 釋迦牟尼佛要平等 如果今天他接受東方的缽 西方天主會不高興 如果接受西方的 北方天主會不高興那怎麽辦 把這四個缽 用神力 釋迦牟尼佛用神力 把它黏在一起變成一個 雖然天主 在天界但是那種執著的心態 還有

所以釋迦牟尼佛 爲了平等 把這四個缽黏在一起 所以那個缽 很重啊 所以師父的那個缽 小小的 又輕 不是輕 雖然輕 但是拿起來 蠻重的 但是像釋迦牟尼佛(的)那個很重 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 一次出門好遠

阿難自己本身 有這個能力 力氣大 所以每天拿著這個釋迦牟尼佛的缽出去托缽 他有這個能力 你想想 二十幾年下來 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 以後 我可以在這邊試試看 拿這個缽出來 看看誰要來供養 這個蠻有趣的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沒有遇到這種事//


所以在這個《佛説出家功德經》裡面 有爲我們説明 一個人能夠短期出家 或者他出家一天的功德 有多大 所以我希望這個疫情過後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可以來辦 七天 十天 短期出家 女眾不用剃頭 男眾可以剃頭的 受這個《沙彌律儀》 每一天講課 聼經 念佛 以這個《佛説出家功德經》這一部經爲主 師父本來還沒疫情之前 師父的道場要辦這一個 給大人的 沒想到疫情來了 因緣沒有具足 以後 我們這邊有因緣 可以辦 還是以念佛爲主 七天 十天 很快就過了 你想想一天功德有多大 《佛説出家功德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所以非常難得

這個就是阿難尊者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現在我來介紹阿難尊者這個名字是怎麽取的 阿難的名字 它原本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 阿難的意思是什麽呢2457它的意思就是慶喜 慶祝的慶 歡喜的喜 爲什麽取這個名字呢 因爲釋迦牟尼佛成道日的那一天 而這個成道信息傳到他的家屬 到這個皇宮來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 正好阿難出生 所以因爲這個原因大家取他叫做阿難 意思就是慶喜 後來出家

所以我們中國宗教有分為十大派 在中國除了禪宗 這些十大派宗教 叫做稱爲什麽 教下 教下的初祖(祖宗)是誰 阿難尊者 所以 在佛法 在佛弟子當中 阿難尊者是表法什麽 教下 所以 你看那些南傳的佛堂 像泰國 或者我師父的一些道場 釋迦牟尼佛旁邊 就是誰 阿難 跟誰 迦葉尊者 阿難代表什麽 教下 迦葉代表什麽 禪宗 戒律 威儀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都有表法的 阿難就是這個表法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阿難的名字怎麽取的 大家可能會比較容易 我們懂 但是有一些人不知道

接下來 我們來看 釋迦牟尼佛在堂兄弟裡面 他的年紀是最老的 就是説 老大 阿難尊者是排第幾的呢 最小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 跟阿難尊者 他的年紀相差幾歲呢 三十歲 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度他出家的時候 阿難尊者提出了一個條件什麽條件 他說:釋迦牟尼佛 您曾經所講的這一些的經典 我沒有聽過的 求佛陀重複再講一遍 佛陀答應 我(就)出家 釋迦牟尼佛答應他了:好 我答應你 我有時間慢慢爲你說

所以阿難尊者在佛弟子當中 聼佛講經最圓滿的 最完整的 就是他 沒有一個比阿難尊者 因爲佛走到哪裡就跟著到哪裡 所以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他什麽:多聞第一 就是這個原因 什麽叫做多聞第一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所以這一段我們一定會知道 大家都知道 但是有一些人可能需要簡單來説明 在這個地方 有一個問題 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阿難尊者 他的特別的專長 是什麽呢 而且剛好跟周利槃特 一百八十度 相反的 大家都知道 周利槃特的記憶力很差 下下根的 愚笨 很笨的那種 剛好相反跟阿難尊者 大家都知道 阿難的頭腦很棒 很好 而且他的記憶力大家都知道 在佛弟子當中是排第一的 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 佛講經他聼一遍 永遠記住 一個字也不漏掉 釋迦牟尼佛怎麽講 他就怎麽記錄 一字也不漏掉! 不增也不減 你想一想 這個腦就像什麽像電腦錄音機一樣 天底下有這種天才 有時候電腦會壞 有一點問題 故障 阿難尊者不會 一句都不漏掉

像師父現在講經 所謂錄起來的 錄起來 裡面跟師父所講的 一模一樣 不增也不減 阿難尊者的腦就是這個樣 所以這個福報不知道怎麽修的 你想一想 這個不是普通人 我們每一天聼了幾十遍 不但記不起來 常常忘記 不要説別人聼經 有時候你看我們年齡越來越大 記憶力越來越衰 你説呢 所以有一些很重要的事 不能記起來 要寫起來 不然的話 我的戶口裡面剩下多少也不知道 密碼多少也不知道 你説呢

師父常常遇到一些居士 人還沒走 開始寫遺囑 這個財產給誰 這個財產給誰 有時候到我的寺廟 因爲師父 很開放 開放的意思就是説 你要來找師父 很容易 所以師父禮拜天 禮拜六 或者其他時間很多人來找師父 有時候問問一些佛法 所以他們知道禮拜一是師父的禮拜天的時間 就是禮拜一師父不想跟人家見面 除非很重要的事 喜歡做自己的事 除了禮拜一師父時間都是很多 常常跟這些人 老師啊 或者其他的 一些護法 談談一些佛法 有些居士提出這給問題 這個遺囑怎麽樣怎麽樣 我説 你們怎麽提 是你們的事 但是師父那一份你們不要忘記 厚臉皮呀 開玩笑啦 有時候需要 放鬆一點

我説:懂得布施是好 你今生留下這些 就是你的福報 但是 你也要爲你將來鋪路 雖然你只是行善 人天福報 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布施對你來説也很重要 爲什麽 這個布施出去將來會有利息 而且將來都是你的3447//

幾分交代給自己的兒女 幾分你自己要去幫助那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也不一定到道場 看哪一些人需要 老人院 孤兒院 那一些病人 需要的 你去供養 幫助那一些需要的 這都是你的 所以 財要懂得用 你不要一直積在裡面 死也帶不走【生不帶來 死不帶走】以後誰來爲你花呢 如果你的兒女孝順的話 也不錯 爲你修福 兒女不孝順怎麽辦 【死路一條】這個事情我們一定要懂得布施供養 真的

所以 有這個機會 新加坡 昨天有一位居士 他說要辦這個佛一 租一個地方 大概一千兩百塊的新幣 我説:有沒有人供養 現在還沒 給我機會來供養吧 一千兩百 好 我來供養 看看我的錢包還有多少 這個裡面 供養出去 給一百多個人能夠聚會在裡面念佛 好事 能夠減少給別人壓力 也是好事 看你的能力 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 都是一樣的 都是布施 因爲我們所講的【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對呀 所以能夠帶得走的 分秒必爭 帶不走的 盡量放下 3651

但是 不管你的頭腦好還是頭腦笨 我們老師父講 我們師父上人 只要你信心 精進 老實 聽話 依教奉行 你都會有成就的 而最大的就是你能夠聽話 這個聽話的意思是什麽呢 你會有成就的 我們常常聼我們師父上人講什麽叫做聽話 聽話的意思是什麽呢 就是叫你放下的意思 我們今天現在很多出現在哪裡 關鍵在哪裡 我們很多事情放不下 捨不得 看不破 以爲這個身是我的 以爲這個東西是我的 以爲這些全部都是我的 其實哪一件東西是你的 沒有 連這個身體你都帶不走 何況 外面這些身外之物 你何必這麽辛苦 這個是我的 你要一定聽我的 哪一件是你的 連這個道場也不是你的 所以不要去爲了這個事情 給自己壓力辛苦

所以爲什麽會有六道 六道的根源在哪裡 在哪裡 執著啊 六道輪迴的根就是因爲你有執著 爲什麽有一些人到三惡道去 爲什麽有一些人到三善道去 執著的關係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師父上人常講 叫做老實 聽話 而老實聽話建立在哪裡 你能不能放得下

你看那個龍女 幾歲成佛 八歲 在《法華經》有 有一品 叫做…品 有爲我們説明出來啊 她是怎麽成佛的 她是怎麽成佛的 在老師文殊師利菩薩的導下 就是他的教導 而文殊師利菩薩在龍宮 你想一想龍是畜生道 只是福報比我們好 在龍宮聼文殊師利菩薩講經 聽了之後 馬上覺悟 明白了 覺悟了 明白了 什麽覺悟 什麽明白 就是把行門立刻成就了 她爲什麽會明白 什麽叫做行門 行門是什麽 這個佛教用詞 你們大家一定要知道 行門是什麽 行門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放下的意思 她聼經聼明白了 文殊師利菩薩怎麽說 她聽話 老實 放下 她立刻做到了 所以大乘經裡面跟我們講 你能夠把妄想 分別 執著 而能夠放下 你就是成佛了 道理很簡單

問題現在我們 比什麽樣的人都放不下 關鍵就是在這裡 障礙就是在這裡 眼睛看到的 有沒有放下 沒有 看到的 都是落印象 而這個印象將來變成我們的障礙 耳朵所接觸的也是落印象 執著 分別 妄想 你看統統都具足 所以我們爲什麽今天念佛 一萬當中念佛的人 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因爲祖師大德的問題 是因爲我們自己關鍵太多東西放不下 沒辦法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看那個《華嚴經》末後 我們有看到誰 善財 善財一生圓證無上菩提 就是成佛 而他得這個根本智 在哪裡 在哪裡得根本智 文殊師利菩薩 根本智的意思是什麽 根本智的意思就是得清淨心 容易懂 他得到清淨心(是)在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誨(下) 他爲什麽會得到清淨心 看破 放下

所以 有很多事 我們學佛的人不懂怎麽修 所以修了一輩子 就是這個樣子 像昨天有一位居士來找我 跟我講很多他修行的心得報告 可是我告訴他:不要著相 無我相 無人相 無衆生相 都是假的 善惡也都是假的 不要去執著這一些 你的境界就提升了

所以從這地方在佛法裡面説 無論你是上根利智 下下根的 只要你真正修行 真正好好的 一門深入 長時熏修 特別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你會成就的 你要相信 這個事情我們必須要相信的 只要你真的 想要超越六道輪迴 往生西方淨土的 你只要真的落實 聽話

所以有一些人跟我説:師父 念佛很難 難在哪裡呢 念佛難麽 爲什麽這麽難得到這個利益呢 難在哪裡 我們很多人 難在持久 他常常斷續 一天念佛兩天休息 兩天念佛 兩個星期請假 你説呢 像《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 不是講嗎 什麽叫做淨念相續 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淨念相續 我們常常斷續 這一句名號是最容易的 爲什麽你會斷續呢 因爲你對這一句名號沒有信心 所以沒辦法持久 念佛是一步一步的纍積 我們不是上上根的人 我們是下下的 我們一步一步的纍積下來 在念佛當中常常遇到一些境界 很正常 持久不難 難在哪裡呢 難在一心 所以一心其實不難 難在你自己沒辦法專 你沒有把這句阿彌陀佛 放在你的心上

像比如說 你們現在在這裡 人在這裡 心有沒有在這裡 到處亂跑 你不相信嗎 你想一想 你一支香 你去看看你的念頭 妄念 動念 有多少 人在這裡呀 心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有一些更嚴重的 比如說法師敲地鐘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心才跑回來 結束了 結束了 很多人有這種的事情啊 外面工作還沒做完 這個要處理 處理那個 所以沒辦法呀!

像我以前剛剛到臺南 我遇到兩位老菩薩 我説:老菩薩 念佛怎麽樣 很好很好 累不累 不累不累 這麽厲害!我説:你在念佛的時候是坐著 還是盤腿 他說坐著 那你坐著舒服嗎 舒服 有沒有睡覺 有啊 念著念著睡着了 難怪他說念佛很舒服 原來他是來睡覺的 你看人家地鐘結束了 才起來 結束了 嘻嘻哈哈

所以呢 在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知道 其實念佛不難 你要學專心 學專才能夠達到一心 所以你看那個周利槃特 他爲什麽會這個樣子 就是因爲他專心 把他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掃把 集中在掃地 我們今天的根性比他好 你能夠把你的精神意志 集中在這句阿彌陀佛 當在念佛的時候 萬緣放下 念頭起來 不要管它 只要你把它抓回來 專注在這句阿彌陀佛 你知道就好 這個念頭又起來了 不知跑到哪裡去 不要管它 你越管它 又起了一個執著 起來的時候 你就把它抓來回來 專注

所以師父在念佛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拿著念珠 雖然我沒有跟著念珠 但是起念頭來的時候 我在念佛 有時候跟它講:我們商量一下 我知道你現在到處要跑 因爲我們習慣了嗎 這個念頭習慣了 到處跑 但是 我現在萬緣放下 半個鐘頭 我就半個鐘頭萬緣放下 專注在這句阿彌陀佛 把心放在這句阿彌陀佛 當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我知道 你耐心一點 我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這樣溝通 感覺不錯 不要去理它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所以念佛其實不難 難在哪裡 難在我們自己 所以老和尚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他説兩種念佛的人很容易成就 哪兩種人呢 時間到了 時間到了 下個星期 我再來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哪兩種人念佛最容易成就的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祝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