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好 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在這個地方 首先 先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也感謝大家 經過網路 視頻共修 給我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學習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我們不是聖人 但是我們進一步 就是往前認真來修學 希望我們能夠成就的一天 最主要的 這一生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將來生西方極樂淨土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經 《佛説阿彌陀經》的教誨
在這個地方想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我們如果真正修淨土的 修學大乘佛法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件事 尤其這個特別重要的 在學習當中 我們一定要 務必 把我們的自私自利 要好好的放下 不然的話 你怎麽修 只要我們還有這個念頭 那我們的菩提道上 就很難進步 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知道 只要你還有一絲毫有這個念頭 存著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不管你怎麽樣的 努力修行 都是寸步難行的 而且原地踏步 從來沒有向外邁出一步 這個事情我們一定懂得 所以 這個自私自利 真的 害人害己 所以你想要有成就 在修學當中 特別是對於我們念這一句名號的 那你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一定要放下 不放下 那就浪費時間了
所以 爲什麽現在的人 在外面 被人家批評 我們學佛的同修 沒有做出個好樣子 像我常常遇到這些事情 人家來訴苦 這個人好像很用功 很念佛 但是他行爲言語造作沒有做一個好樣子出來 人家批評的是誰 不是我們 是佛教 這個事情我常常遇到的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這一段時間在這邊共修 我每一次在共修 在講解之前 我會先跟大家來做一個提醒報告 提醒 我們自己 只要我們這個自私自利的念頭還在 搞這些名聞利養 哪怕是你今天很努力 很用功 很精進的 不會幫助我們的
所以這個頭一個念頭 我們一定要好好去思考:我這一段時間的修學 我的行爲 我的言語 我的造作 有沒有像阿彌陀佛一樣 我們的心 我們的願 我們的行 有沒有跟阿彌陀佛一致 同心同德 如果沒有的話 趕快反省 將來才會有成就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聼經 聼經都是爲了幫助什麽 你想要開智慧 沒有別的路:多聽經。所謂 聼經都是聼這些聖賢的教誨 幫助我們斷煩惱 開智慧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一生 四十九年每一天八個鐘頭 都在講經 晚上十點睡覺 凌晨兩點起床 幾個小時 我們還算不錯 一天至少八個鐘頭 中午累 還補一下覺 以前哪有這個樣子啊 你看今天我們 看到一些外面聼經的人 太好命了 過去的人聼經 是站著的、跪著的 這樣的求法 你看現在的人 坐著聼經 有時候坐在沙發 躺在床上 拿一個咖啡 在加上餅乾 有時候甚至於 一邊吃飯 一邊聽經 一邊拿手機 一邊聽經 有沒有在專心 根本都沒有 聼經有沒有的利益 根本都沒有的 我一般聼經半個鐘頭也好 我什麽都放下 把我的精神集中在聼經當中 聼一遍 聼兩遍 聼三遍 慢慢你就知道 什麽叫做開智慧 斷煩惱 你心就靜下來 心一靜下來 煩惱減少了 我們爲什麽會有煩惱 心浮氣躁
所以 我們聼經少 習氣多 如果你聼經 集中在聼經 就是等於佛菩薩爲我們的教誨 你説你的習氣能不能減少 你的煩惱能不能減少 當然會!所以現在的人 就是太麻煩了 特別現代 你跟他講這些佛法 你説 這些我都是懂 做得到嗎 做不到 所以借這個地方 我一定要提醒 真的 釋迦牟尼佛 過去八個鐘頭從來沒有斷續的 四十九年如一日 每一天就是這個樣子的 到他老人家要入涅槃的那一刻 他還不放棄 還在講經 你説呢 如果聼經不重要的話 釋迦牟尼佛 無量劫以來所修學的 爲什麽要爲我們這樣做 一天 八個鐘頭!
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知道 頭一條 頭一字 必須要把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把它淡化
第二件事是什麽 就是把我們的貪欲 把我們的瞋恚 把我們的愚癡 能夠放下 那個最好的 如果做不到 怎麽辦呢師父 你把它淡化 不再有控制的心態 不再有占有的心態 你把你的心慢慢的向著什麽 清淨的心 這個方向 去走 你將來會成就的 記得 不能有控制那種心態 我要控制你 我每天來跟你計較 這種的心態 我們盡量要放下 哪怕是很難 你能夠把它淡化 減少 占有的心態 占便宜的心態 我們必須把它除掉 不然的話 真的 我們念佛念了一輩子 能不能成就 那就很難 那就很可惜了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 不要讓人家對我們佛教一種想法 一種迷信 那你這樣的做 功德無量 所以我最近常常 睡覺之前 常常問一個問題:人啊 爲什麽生活這麽辛苦啊 人爲什麽這麽煩惱呢 恐懼 害怕 憂慮 而且 每一天的煩惱不但 沒有減少 而且 每一天增長 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呢 我每天在想這樁事情啊 人爲什麽生活這麽辛苦 每天那種 很憂慮 煩惱那一種 什麽原因
你看我每天想 後來找到一個答案 我們爲什麽會恐懼害怕 煩惱 生活不自在 什麽原因呢 對一切法 對一切物 牽挂太多了 放不下的東西 太多 看不破 放不下 有時候 遇到境界的時候 比任何人更執著 捨不得 所以 你生活會感覺很壓力 牽挂太多了 這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迷 爲什麽人會生活很快樂 因爲他覺悟了 爲什麽人生活很痛苦 因爲他迷了
所以你看區別這麽大 只是一念之間而已 你覺悟了 你的前途是一片的光明 你迷了 你的前途是一片的黑暗 所以看看我們的心 所以區別這麽大 真的
像我以前 小的時候 大概九歲 十歲的時候 我常常問我的母親:媽媽 爲什麽天上會下雨啊?看到鄰居人家往生 媽媽 爲什麽人會死?看到人家鄰居吵架 媽媽 爲什麽會人家吵架?母親都不會給我一個 那種讓我很滿意的解答 統統退給誰 都是老天爺安排的啦 這個天上會下雨 這是老天爺的事 人家會死 都是老天爺的安排 人家吵架 不要管人家的事 就是這個問題呀 所以 沒有找到這個答案 所以學佛之後 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知道 釋迦牟尼佛 從兜率天 到印度 生在一個帝王之家 你想一想 享受榮華富貴 他老人家 爲什麽放棄 選擇修苦行 日中一食 三衣一缽 樹下一宿 什麽原因呢 就是因爲要爲了度衆生
所以 這個道理 我們一定要知道 今天爲什麽我們修行會有退步 進的很少 退的很多 什麽原因呢 什麽原因 你看 諸佛菩薩 從來 沒有放棄的 想盡辦法來幫助一切衆生 盡虛空 遍法界 不捨一人 想盡辦法來幫助 哪怕是這些衆生對他的傷害 毀謗 侮辱 甚至於要來傷害他的生命 他從來都不放棄的 是什麽力量
我最近在想 我們爲什麽會退步 退步在哪裡 什麽原因 什麽原因呢 我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分享 因爲我們的慈悲心不夠 那種愛的心 沒有培養 加强 所以容易退步 所以 諸佛菩薩爲什麽 是什麽樣的力量 讓他們有這樣的 就是因爲他的本懷 他的本懷建立在哪裡 以慈悲為本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有慈悲的人 他跟人家發脾氣嗎 不會的 都是很溫和的 有慈悲的人 你看那些佛菩薩 觀世音菩薩哪有說在發脾氣 沒有 你去讀《無量壽經》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在發脾氣呀 沒有的
所以 爲什麽 我們容易退步 那種慈悲心沒有發出來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這個初發心從哪裡建立的 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用意在哪裡 以慈悲爲本 這個就是我跟大家分享 爲什麽我們會容易退轉 你的慈悲心 如果 今天你的慈悲心非常強 那就不得了了
你看過去 四千年前 那個最出名的 大家都知道 TangYao帝君 禹舜 大禹 不管有多困難 有多難 你看他們 三位的表演 你看他們的德行 你看他們的修養 以天下爲主 以天下爲家 這個是什麽心態 就是慈悲 那種心態 像阿彌陀佛 爲什麽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 爲誰而建的 為十方一切衆生而建的 而建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本懷的建立在哪裡 慈悲心 如果以慈悲心 來對待 你還會跟人家計較嗎 不可能的事 還跟人家斤斤執著 斤斤計較嗎 不會的 他不會有這樣的
所以 慈悲裡面 你才能夠把你的智慧開發出來 這個智慧要從哪裡來得到的 依我的經驗 一定要聼經 多聽經 聼經煩惱少了 煩惱輕了 你的智慧就長了麽 所以 福慧雙修 慈悲跟智慧 它是一不是二 所以這個道理 我們要好好去思考 今天爲什麽要跟大家講講這個道理 沒有別的 就是爲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希望大家好好的用功 好好來修學 做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學佛是很法喜的 看到人的臉 笑容 歡喜 法喜 看你這樣 人家 你不要勸他來念佛 我告訴你 他會乖乖跟著你念佛了 今天 每一天做那一些違背經教裡面的教誨 你不要説勸人家來念佛 人家看到你 福建話說:… 就是這個道理 人家看到你:哎呀 算了 算了 這個 我希望大家 我們一定要好好知道 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 就功德無量
所以希望大家 以隨緣妙用 妙在哪裡 妙在隨喜功德 只要你能夠放下 從心上去放下 不要從事 從心 在事上我們都是跟人家一般一樣 該做事的 做事 該吃飯的 吃飯 佛菩薩來到這個世間 都是這個樣子的 示現什麽呢 從心開始 你要從你的心 慢慢的放下 你能夠放下一分 你的煩惱就減少一分 你的壓力就減少一分 你能夠放下五分 你的煩惱 你的壓力 你的憂慮 就能夠減少五分 你放下圓滿了 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而且這個自在 你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了 那就不得了了!這個境界那就很高了 希望(為)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好 接下來 我們來繼續 爲大家介紹 第八位 佛的弟子 佛的隨身大弟子 就是 難陀尊者 難陀尊者的出家因緣 上一次已經跟大家做簡單報告了 現在 要來特別介紹 難陀的專長 這個難陀是誰呀 他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都稱為他什麽 而且他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 是什麽關係 這一次 要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難陀尊者跟釋迦牟尼佛是什麽關係 兄弟 是胞弟 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你看 釋迦牟尼佛是老大 度他的弟弟 去出家 像我師父 我師父有兩個兄弟 他出家後 度他的弟弟出家 兩個出家 他媽媽剛開始好難受 兩個兒子統統出家了 沒想到 後來媽媽接受了 既然這個是你的使命 那你就好好為大衆服務 我師父真的 兩個兄弟出家
所以 這個難陀尊者就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 而且呢 在佛弟子當中 這個難陀 大家都稱為他什麽 稱爲他什麽呢 像舍利弗是 智慧第一 目犍連是神通第一 那難陀尊者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都稱讚他什麽 什麽呢:師父 這樁事情對我來講不重要 但是這個很重要 難陀尊者是什麽呢 就是 威儀的儀 儀容聲妙第一 爲什麽呢 因爲難陀尊者 他真的不是一般人 你看長得很莊嚴 很有威儀 而且他的聲音很美妙 很好聼 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對他的讚歎 對他的讚美 所以 稱爲他叫做:儀容聲妙第一
他相貌 長得好看 我們一般講 帥哥一個 不僅僅帥哥 聲音又很好聼 很迷人
你看那些歌迷 爲什麽會歌迷 因爲他長得很帥 聲音又很好聼 歌迷麽 像師父 以前 還沒出家 很喜歡聼誰的唱歌呢 鄧麗君 這個鄧麗君 師父很喜歡聼 好喜歡聼她的歌 沒想到 一往生了 心裡好難受 失去了 這個歌迷 你看 我們的偶像走了 我心裡特難受 大概兩個星期好難受 歌 迷了麽 迷了 被這些人迷了 迷得團團轉 又跑到台灣 到這個臺北 專門看這個鄧麗君的墳墓 歌迷呀 這個很麻煩 你們有沒有去過臺北 往那個法鼓山那一條綫去走 那個地方 台灣的一個很好的風地 專門人家 買往生之後 埋在那邊 很漂亮一個地方 歌迷
難陀尊者就是有這種的能力 福報很大 不僅僅有這樣的 而且生在帝王之家 你想一想 那不是一般人 而最難得的 在難陀 在生活裡面的 他的品德 他的德行 值得人家敬仰的 我們很多人在這個社會上你看 長得很帥 很好看 聲音又很好 他的品德好不好 他的德行好不好 不一定好 甚至於有時候 目中無人 貢高我慢 看不起人家的 這種人太多 這一類的人太多了 所以 德行很重要
最大的特點 在難陀本身是什麽呢 謙虛 謙虛 他的德行就是這個 人家怎麽讚歎他 謙虛 人家讚歎他 謙虛 從來沒有貢高我慢的 不像我們被人家讚歎一兩句 哇 整個人就不一樣了
所以前幾天有一位年輕人 打電話:師父 我能不能到你那邊 跟你聊聊天 講講話 我説:行啊 可以 就過來吧 如果講是非人我 你給我打住 對我來説這不重要 但是問佛法 我可以跟你説明 問我一件事 聊到最後 他說:師父 我這一生 最大的希望 能夠娶一個長得很美 長得怎麽樣的 我告訴你 你要建立幸福一個家庭 如果著重在外表 你永遠會活得很痛苦的 建立一個家庭的幸福快樂的美滿人生 如果建立在外表的話 你永遠會隨著這個環境的痛苦 但是如果著重在德行 那你永遠就是幸福快樂的 爲什麽 外表都是假的麽 你説:她很漂亮 十年後 二十年後 她還漂亮嗎 長得漂亮嗎 不會了嘛
你看哪一個人 年年十八歲的 有沒有 有沒有啊 “沒有” 你看你們 十年前跟二十年前 現在比一下是怎麽樣的 變化無常 你説美 美在哪裡 到最後變成老太婆 都是一樣的 假的 假相 這個假的 幹嘛去追求呢?過幾年 人不但老了 最後呢 什麽呢 變成一堆骨頭了麽 骨頭就是這個樣子 你説漂亮在哪裡呢 你説帥在哪裡呢 所以告訴大家 外面都是假的 不要太認真 你明白嗎 真的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都是假的 不要太認真 認真自己給自己痛苦 沒必要 所以我剛才講 隨喜功德【隨緣而妙用】不要太認真 好的來 也好 不好的來 也罷 對我來説 一句阿彌陀佛
人 要著重在德行 一個人能夠懂得 感恩 知足 才能夠帶來幸福 如果沒有知足 不懂得感恩 不管你在什麽樣的環境生活 你過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
所以這個事情 爲什麽難陀有這樣的果報 爲什麽他這一生感召這麽殊勝的果報 爲什麽呢 就是因爲他的前世的因 而所感召來的 所謂的【預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預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你今生受到什麽樣的果報 就是跟你過去生所種的因 跑不了的 所以 你希望你將來的果報好 你要把活在當下的因種好 你才能夠獲得好的果報 //
你看 你們生在澳洲 好不好 很好 空氣又好 什麽都方便 你看看那些非洲的國家 有一些國家 不要説吃飯 連水都沒辦法喝 喝什麽呢 你們有看過嗎 你看那些非洲的國家 很多 連要喝水都很難 喝什麽呢 喝馬尿 真的 像我們的道場 還沒疫情之前 每兩年 最慢每兩年 有時候 一年 會到非洲做什麽呢 做醫療 幫助人家那一些 生病的一些 給他們布施藥 布施一些需要的東西 都送過去的 我們的佛堂 還有幾個佛堂 團體集合一起 去做這個 能夠幫助 就幫助別人
所以 有時候 把錢省用一點 能夠省的就省 剩下的 去做什麽 去幫助那一些人 你去供養 去布施 所以 不要放在太久 你以後走了 你也用不了 但是我們今天積功累德 你拿去布施 去供養 去幫助別人 哪怕是有多少 將來都是你的 像師父今天講經 跟大家學習報告 我用我的時間 用我的精神 來供養 一種布施 所以 很多地方 你看 很多國家 在打仗 生活很辛苦 恐懼害怕 我們在澳洲 生活有多好 很好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一飲飲啄 莫非前定】你受到什麽樣的果報 就是你過去生 所種的什麽樣的因
就是因爲難陀尊者前世種的這樣的好的因緣 所以今生 受到這麽殊勝的果報 所謂的【因果通三世】所以一定要小心 你要將來哪怕是 十年後 二十年後 三十年後 你今生 你這當下 你必須要把好的因種下去 將來十年後 二十年後 你會感受 感召 好的果報來 哪怕是將來 你過去所造的(不善)業 而且這個業很大 因爲你不斷的去斷惡修善 慢慢這些本來 我們要受這樣的果報 因爲你不斷的去行善 去斷惡修善 你這些的果報 將來會化解了 (你今生當下 必須要把好的因種下去 十年後 二十年後 你會感召好的果報來 哪怕是你過去所造的(不善)業 而且這個業很大 因爲你不斷的去斷惡修善 慢慢這些我們本來要受的果報 將來會化解了)
所以 這個難陀尊者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度難陀 他的弟弟出家呢 是什麽原因呢 不僅僅難陀 他自己的弟弟 連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是誰呀 羅侯羅尊者 也出家 不僅僅羅侯羅尊者出家 羅侯羅尊者出家幾歲 幾歲出家 九歲出家 不久證果 所以在十六位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這些隨身弟子 最年輕的是誰 羅侯羅尊者 而羅侯羅尊者在這一部經的表法是什麽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很精彩 小孩子 代表什麽呢 不僅僅羅侯羅尊者 連羅侯羅的母親 是誰 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最後也是出家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度他們出家呢 這個很深的道理 而且内容的意義很深 下面會跟大家説明 爲什麽要度他(們)出家 所以 有一些法師 爲什麽要出家 他有出家的因緣 所以我們看到出家人 一定要恭敬他 有修沒有修 是他的事情 但是他能夠保持這個袈裟 我們必須要恭敬他 不要看他的外表
不僅僅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還有釋迦牟尼佛的太太 還有釋迦牟尼佛的弟弟 連他的父親 是誰呀 淨飯王 雖然沒有出家 但是淨飯王修行的成果非常的殊勝 爲什麽 因爲他臨終的時候 是什麽呢 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啊 最後 他的父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因緣非常的殊勝 所以 你要度你的母親盡孝道 最好是什麽呢 勸父母 往生西方淨土 因爲去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了生死出三界 他不會再受苦 而且一生成佛 你看多好!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盡孝道
不但度他的父親 淨飯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連釋迦牟尼佛的阿姨 就是他的母親的姐姐 你看 釋迦牟尼佛的阿姨 因爲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生他出來以後 一個星期 她就往生了 生到哪裡 忉利天 所以 釋迦牟尼佛小時候 由誰來帶大的 就是他的阿姨 連他的阿姨 最後也是出家 你看這麽大的家屬 統統把他(們)度出家
而且最後三個月之前 釋迦牟尼佛還沒入涅槃 到哪裡講經説法 忉利天 誰來請他 忉利天的天主 是誰 釋提桓因 在《彌陀經》下面有講 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玉皇大帝 西方國家講上帝 釋提桓因來請法 請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 爲什麽 為母説法 你看 釋迦牟尼佛盡孝道值得我們來榜樣 做得非常的完美 讓家屬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 而且真正可以永遠了脫生死的輪迴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對他的家屬 對他的親人的報恩貢獻 釋迦牟尼佛做得最圓滿!
所以過去 這個TangYao對於堯舜 他說:忠孝難以兩全 但是你能夠 孝一切人 孝天下 那你的孝不是一般的孝了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難陀今天出家的因緣 就是因爲釋迦牟尼佛為度他的家屬出家的原因 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今天我們幫助我們家屬 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一個好榜樣 將來他們能夠蒙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就等於幫助一個人去成佛 將來成佛去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那你説你的功德有多大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次做法會 再過幾天 我們要做法會 做《三時繫念》你看爲什麽要迴向 給我們過往的父母 家親眷屬 累劫冤親債主 這個迴向不要建立一個形式 建立實質 你不要說 寫這些名字去迴向 你的德行能夠做一個好樣子出來 你的周圍的人 包括那些過往的往生的人 你的家親眷屬都會沾光 真的 比你在那邊做一個形式 人家做法會 寫一個名字 寫了一大堆 自己有沒有真的去修行 效果沒有那麽快 有效 但是沒有那麽明顯
但是今天你真的有修行 你每天不斷地去斷惡修善 提升自己的修學 真的 你的這些過往的父母 你的累劫冤親債主 你這些的家親眷屬 你的範圍的這一些眼睛看不到的 會獲得你們這些的光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就是簡單爲大家介紹 佛的大弟子難陀尊者 那第九位是誰呢 阿難 阿難是誰呢 時間到了 我們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今天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指點 我們大家都是同參道友 在這個地方 祝大家六時吉祥!老實念佛!同生極樂國!好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我們來念佛 謝謝師父慈悲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