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6, 2021

《認識佛教》5 人,活低調一點好。不要活得太高調,活得太高調,很辛苦,很麻煩。障礙很多。人,越低調,生活越自在。我們想的就是自己的私欲、自己的貪欲,佛菩薩想的就是一切衆生的快樂。我們想的就是自己的快樂



大家請合掌 請合掌 我們一起來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晚安 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繼續來給大家 習講《如何認識佛教》。原本是昨天,因爲昨天身體有一點不舒服,所以改成今天來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如何來認識佛教。如果在習講當中,如果講到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你們大家多多批評。

上個星期已經給大家簡單的説明在佛門裡面,佛菩薩的形象,它的含義表法是很廣的。意思是很深,而且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歸納起來,它有兩個意思。上個星期已經給大家簡單的説明了。但是最主要性的我們一定要知道。在佛菩薩的名號的形象,它的主要性只有一個。無論釋迦牟尼佛或者阿彌陀佛,或者藥師如來的名號,或者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者地藏王菩薩的名號,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無論哪一尊佛菩薩的形象,佛菩薩的名號,它只有一個:就是利益一切衆生。它的精神就是這一個。像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每一尊佛成佛發願都是一樣的。方法都是不一樣,但是他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孝敬一切衆生。那佛菩薩,在我們佛教裡面,佛門裡面,他就是有這樣的表法。

上個星期已經給大家簡單的説明。但是在這個地方,首先我要做一個加强,來補充上個星期的對大家的講解。

供養佛菩薩的形象,我們已經給大家説明了,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最重要的,就是教導我們:你要懂得,知恩報恩。而且這個恩,這個報恩,它的對象是誰呢?是老師,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或者諸佛菩薩,對我們一切衆生的貢獻是很大的。

所以,對老師,我們一定要感恩戴德。所謂的【報本反始】。這個是上個星期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了。對老師我們要懂得,爲什麽要對老師要報恩呢?當然我們作爲佛陀的弟子,要怎麽樣對老師來報恩呢?這個下面會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報告。我們對老師要怎麽樣來報恩。

其實,對老師的恩德那是很廣的,這個恩,是很廣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經上把(為)我們歸納起來,這個恩,有四大類。這個恩德有四大類。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第一個是報父母恩。這個稿子前面已經給大家做一個稿子來看。

第一個就是報父母恩。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當作來溫習一下。有一些人可能會不清楚,因爲這個恩的意思的内涵是太廣了,太深度了。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佛把它歸納四大類。

第一個就是我們一定要知恩,對父母要懂得報恩。第二要報老師之恩,報國家之恩,報一切衆生之恩,這一切衆生,包括有情無情的,分爲四大類。

有人問了:師父,報父母恩要怎麽報答呢?有些人說我父母不在了。或者我現在,作爲兒女我要怎麽樣來報答父母對我養育之恩呢?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報父母之恩,對圓滿的就是能夠勸父母,他能夠老老實實來念這句阿彌陀佛。你能夠勸你的父母念佛。你勸你的父母將來離開這個世間要發願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的父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恩是最圓滿的報答。爲什麽呢?因爲你幫助你的父母離苦得樂了麽,了生死了麽。

844不願再讓父母,再墮在六道,受六道之苦。所以最圓滿的能夠幫助母親,幫助你的父母,這一生能夠念這句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我們做兒女最大的報答。

907這個簡單一種比喻了。那怎麽樣來報答,老師之恩呢?要怎麽樣來報答?你看佛都不在了。留下來就是這些經典。經典又這麽多,有八萬四千法門。我們怎麽樣來報答老師之恩呢?怎麽報答呢?

你能夠,比如說,你能夠把這個《認識佛教》然後介紹給別人。讓別人能夠對佛教,不會有產生嚴重的誤解,認爲我們佛教是迷信的。讓大家能夠懂得:佛教能夠帶來幸福的;佛陀的教育能夠帶來一個圓滿的人生;佛陀的教育能夠帶來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能夠帶來這個社會的和諧;能夠帶來這個國家的安定。讓這個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個就是你對佛、對老師最大的報恩。

報恩有兩種:一種是從言教。言教就是説你能夠講解給別人聼。佛教,它的精神是這一個的。它主要性的是什麽。讓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讓他能夠信心來學佛。

第二種是用身教。用什麽身教呢?你能夠做一個好樣子。比如説:我能夠把這個家庭,能夠帶來幸福,人家看到你:“你的生活爲什麽這麽快樂?你們的生活爲什麽互相的和睦?” 你能夠讓大家明白:這個就是因爲我學佛得到的利益。讓大家能夠信心,讓大家能夠對這個佛教沒有一絲毫的懷疑。那這個就是你對老師最大的報恩了。

像我們今天念佛也是如此,你要怎麽報阿彌陀佛之恩?你能夠讓大家做一個好樣子,做一個典型,讓大家能夠對這個淨土法門,對這個念佛法門,能夠有深信。那你這個福報很大呀!將來如果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而且得人身,那你這個福報更大了。所以報老師之恩,首先,先把自己做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然後來給大家介紹佛教真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這樣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報答之恩了。

1233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有人説:師父,我要怎麽樣報答國家之恩?一個國家要建立不是那麽容易的。你看過去的歷史記載,改朝換代,爲什麽一個朝代一個朝代換來換去的?什麽原因呢?你看要建立一個國家,你要犧牲多少人?要死多少人?要怎麽樣來報答這個國家呢?你要守法呀。守法很廣。

過去,爲什麽國家會帶來災難?人民苦不堪言,很殘酷,爲什麽?因爲貪的關係麽。所以你能夠守法,種種對這個國家帶來一個和睦,給大家能夠帶來一種幸福,首先,你一定要守法。國家的法律叫我們怎麽做,那我們一定要守法。

最後報一切衆生之恩。這個衆生太廣了。我們今天能夠生在這個環境,能夠生存,靠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所穿,所看得到,所吃的,所喝的,種種的,都是從哪裡來的?這個我們一定要一個很深度的去思考。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一切都要懂得去感恩。所以從這個恩德,我們來學習,你想一想,我們能夠在這個環境裡面,你能夠用這個恩德來對待一切衆生,你能夠跟一切衆生結惡緣嗎?你能夠用這個恩德來對待一切衆生,你還會傷害別人嗎?你的行爲,你的言語,你的念頭,會不會去傷害別人啊?是不可能。

1457 所以,意思太廣了。所以,這個恩,能夠幫助我們修行什麽?修行你的忍辱。無論什麽樣的境界在你的生命裡面,順境也好,逆境也罷,只要你能夠用這種恩德的精神,你對每一件事情,對任何一個人,你不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嫉妒、瞋恨,種種的。因爲你有感恩的心態麽。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的表法,佛菩薩的行善的表法,其實都是教導我們一種教育。教導我們什麽呢?最基本的教導我們做人的根本。所以你看到一尊佛像在你的面前,你看到一尊佛菩薩的那個形象在你的眼前,它都是在代表這一個的。代表什麽?代表你懂得知恩報恩。知恩報恩要從哪裡?從做人麽。做人的根本就是這一個麽。

1620你想要一個幸福的家庭,你連人都做不好,有可能嗎?你想要你這個家庭和睦相處,你沒有把人做好,有可能嗎?現在爲什麽這個社會會這麽動亂?人與人之間互相不來往,人與人之間互相不信任,人與人之間不互相的關懷。爲什麽會產生這個問題呢?因爲做人的關係有問題了。人都做不好了。比方説,我們想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要成佛,成菩薩,你想要成就,但是你把人都做不好,你有可能嗎?今天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都連人都做不好了,你有可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關鍵都是我們這一個“人”。人,沒有教好,那這個社會就會動亂。所以如果把人做好了,你的幸福,你要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你要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安定的國家,那就容易了。

1740所以你看,你從這個地方,角度,你去看看,佛菩薩的形象,它這種的教育,這種的表法,多麽,那麽好!它不是迷信的。它絕非迷信的。它都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們,都在教導我們:要把人做好,人做好了,你要成佛,成菩薩,你要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你要建立一個好的環境,建立一個好的國家,那就容易了。

1818如果人沒有教好,那這個國家會動亂,這個家庭不會(和睦),你想要幸福的家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你可以看一看,看到佛像:我要懂得報恩。我要懂得知恩報恩,我要懂得對一切衆生一個感恩的心態,這樣的話,你才不會有一種嫉妒的心態、瞋恨的心態。你看,你這個人生會過得真的很美滿。這個就是佛教。這個是第一個。

1900第二個我們來看叫做:見賢思齊。第二個就是這一個。你想一想,釋迦牟尼佛,他是生在帝王之家,享受榮華富貴,將來又繼承他的父王的王位,你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出家呢?他爲什麽選擇,修那種苦行。三衣一缽,樹下一宿。他爲什麽不享受,那種帝王之家的待遇?那種享受榮華富貴?他爲什麽要這樣做?你想一想,他辛辛苦苦的,很不容易。

1950 你想一想,樹下一宿。我們不要説六年、十年。你説,一天你在外面,你試試看。你不相信,你明天開始。你不相信嘛,你明天,在你的門口,跟你的兒女說:我不在房間睡覺,我要在門口睡個覺。你自己想一想,你能夠受得了嗎?我看第二天,把你送到哪裡去?加護病房了!不要説在外面睡覺,有時候家裡遇到一些蚊子,自己都受不了了。你看釋迦牟尼佛,你看,六年在菩提樹下,沒睡、沒喝、沒吃。想的就是爲了誰?爲了我們一切衆生能夠得到離苦得樂的方法。避免生老病死。八苦焦煎的這一些的苦,所以犧牲自己來貢獻給我們一切衆生。所以佛菩薩跟我們衆生的區別在哪裡?我們想的就是自己的私欲、自己的貪欲,佛菩薩想的就是一切衆生的快樂。我們想的就是自己的快樂。

2100所以今天釋迦牟尼佛你看,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的貢獻,我們怎麽能夠認識阿彌陀佛的國土:極樂世界呢?十方諸佛國土這麽大,整個宇宙,盡虛空,遍法界這麽大的一個虛空法界,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來爲我們説明,我們怎麽能夠知道有這麽好的一個環境,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呢?所以用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瞭解,在佛菩薩形象裡面的表法就是告訴你:你要見賢思齊。今天釋迦牟尼佛能夠成佛,也真的不容易。

我們一定要感恩。他都是表法這一個。所以一尊佛菩薩的形象,我們的供養,一尊佛菩薩,形象供養的意義。你看,你家裡佛菩薩的形象,你看到那個佛菩薩的形象,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麽呢?

2236 你看師父每一天睡覺之前,先禮佛三拜,每一次想到佛菩薩,想到自己,想到什麽呢?提醒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教育我們:你今天你的念頭有沒有善?你的行爲有沒有善?你的言語有沒有善?你所做所爲,對人對事對物有沒有善?這個就是佛菩薩的形象的表法。供在那邊,就是提醒你的。如果今天我有做錯。我要反省【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每一個人都有過失。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做錯的地方。但是做錯,不代表我們沒有機會改變。

2344 所以過去我小的時候,我媽媽常常給我講一句話:人,不怕犯錯。我的母親常常以前告訴我:人,不怕犯錯,最怕的,不懂得去改過。就這個道理的。所以每天我們看到佛像,教導我們,提醒我們,時時刻刻的:我一定要改過自己,改變自己的行爲,改變不善的念頭,改變不善的言語。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善。

所以佛教,在這個佛菩薩的形象,它的決定的表法,它是絕非的迷信的。它不是迷信。它真的不是迷信的。讓大家明白,佛菩薩的形象的表法,它不是迷信的。所以不要把這個佛菩薩的形象當作神明來看待!這樣的話,那是不對的。那這樣的看待,那我們有罪過的。

2508 這個就是簡單給大家説明,這個佛菩薩的形象,它的表法的意義,雖然很廣,雖然很深,但是它最主要的就是這兩個。第一個就是教我們:要懂得【報恩】。第二要懂得,你要【知恩】,佛菩薩對我們的貢獻,因爲佛菩薩對我們的貢獻太大了。對我們一切的衆生貢獻太大了。這個是簡單來給大家説明佛菩薩的形象。

2551所以在拜佛的時候,不是在拜那個佛像,是拜你自己,知道嗎?佛菩薩形象它只是一種代表【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拜佛的時候就是拜你自己,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的。阿彌陀佛不是教你,要念他。是念你自己本身。因爲阿彌陀佛本來都已經成佛了。最主要是念你自己。這個是簡單給大家説明。

2633 所以在佛教裡面,佛菩薩的形象很多。爲什麽呢?你看,會有這麽多的佛號。比如說我們看到阿彌陀佛、有藥師佛、有釋迦牟尼佛,有這麽多。也會有這麽多的菩薩,那我們在這個地方,有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知道。是什麽事實呢?我們看下面的

2713你看這個佛菩薩這麽多,上個星期不是給大家説明了麽,佛菩薩在《大藏經》裡面給我們介紹,佛的名號很多,菩薩的名號就更多了。在這個地方,它有一個事實要告訴我們:這些名號,它有一個事實,它有一個很重要性的,要提醒你們。是什麽呢?就是告訴我們,你自己本性裡頭,你那個智慧,是無量無邊的。就是告訴你這個道理。

2806 佛菩薩的這些名號,這麽多,它最重要性的呢?就是要告訴你這個道理:你的智慧,你的内心的智慧,其實是無量無邊的。你的福報,其實是無量無邊的。你的德能、你的才藝,其實都是無量無邊的。這個就是事實啊。那現在爲什麽顯不出來呢?

你看我們在三時繫念,不是説嗎?【你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你】。這個也是事實。這個就是事實。所以你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每一尊佛的名號、每一尊菩薩的名號,就是要告訴你這個道理。提醒你。

所以一個佛的名號,或者一個菩薩的名號,是沒有辦法代表一切的。沒有辦法代表的。因爲它的内涵的意義實在太廣了。是無量無邊的。

好像,比如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有一位大老闆,有地位的,有能力,有才華,有才幹的。你看,平常他要介紹,他把他的名片,一拿出來,裡頭有十幾條,有二十條,都是介紹他,介紹他的身份嘛。

我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我是那個公司的董事長,我是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全部都是介紹他的身份。他爲什麽不拿一條就好了?爲什麽拿這麽多條呢?就是要説明他的身份,他的能力,他的才華,他的才幹嘛。“我很了不起!我這個人太了不起了!” 不是這一個嗎?

3032 像我以前,我們的幹部,在印尼那邊的道場:師父,能不能幫您做名片?名片後面,把您的身份,一條一條寫出來?

需要嗎?重要嗎?

師父,您在這個學校執事什麽、您幾個道場、您是做什麽樣的會長、那個做會長、這個做會長,統統都把它一個一個寫出來。

重要嗎?不重要啊。人,活低調一點好。不要活得太高調,活得太高調,很辛苦,很麻煩。障礙很多。人,越低調,生活越自在。

3126所以這個名號,佛的名號,它的意思是很廣的,比方説,釋迦牟尼佛,他這個名號一拿出來,不是僅僅是二十條,幾十條,可能會上萬條的,可能會幾十萬,甚至於可能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都是表法什麽呢?是代表什麽呢?就是告訴我們:你的内心,你的本性裡面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你有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具足無量無邊的福報,具足無量無邊的才藝,只是跟你説這個道理而已。

3219當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告訴你:你本來是阿彌陀佛,你本來是有無量無邊的智慧。提醒你:你本來是具足無量無邊的福報,你要相信你自己。所以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如果用現代話來講是什麽意思呢?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就是你自己一個人。跟別人是沒有關係的。你念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是你。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是你。你念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就是你。全部的這一些佛菩薩的名號,所講的都是你一個人。跟別人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一定要相信。今天的成敗,關鍵不在別人,就是在你自己。今天你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也是在你自己。今天你的生活幸福還是不幸福,都是在你自己本身。跟別人毫無關係的。你今天爲什麽生活會很辛苦?你今天爲什麽生活會很煩惱?有一些人爲什麽生活很快樂、很幸福?跟別人是沒有關係的。關鍵就是在你自己本身。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聽懂嗎?聽清楚嗎?

所以有人問:“你是誰?”

“我是阿彌陀佛!”

“你是誰?”

“我是觀世音菩薩!”

你不要跟人家:“你是誰?”

“我是老蔡。”

你不要講這一句話。這個你要清楚,因爲你講到這個,問你是誰,我是阿彌陀佛,説明你修行不錯了。你已經達到什麽樣境界?那個無我的境界了。

如果,“你今天是誰?”

“我是學悟法師。”

你還有這個我的存在。所以,修行的人跟不會修的人,是不一樣。但是這個名字是一種方法而已。是一種與人之間的關係,給我們講清楚。其實,都是自己來的。這個是簡單給大家介紹,佛的名號的代表。佛的名號的代表太多了。只是説,最主要性的告訴你的,告訴你什麽?

3522 某某人:其實你有智慧是無量無邊,你有德能、才藝、福報是無量無邊,你要把它恢復。怎麽恢復呢?所以,菩薩的代表是什麽呢?看下面。

菩薩的名號,最重要的代表是什麽呢?就是教我們要修德。比如說,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者念地藏王菩薩的名號,念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者念其他的菩薩的名號。它最主要的,教你修德。前面講佛,這個名號,是告訴你,你的自性,你的本性裡面本來具足這一個的智慧,但是菩薩的名號是提醒你,提醒你什麽呢?提醒你叫你修德。【德】是什麽?德是指我們的本能、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福報、我們的德相、我們的才藝,是無量無邊的。這個是【德】。念一尊菩薩的名號就是這一個,提醒你:你要修,修這個【德】。這個【德】如果不修,你這個【德】顯不出來。

3659所以我們看看,如果我們不好好來修,我們那個能力,這個能力是什麽?就是你的智慧、你的德相、你的福報,一條也透不出來。沒辦法顯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好好修,你要精進努力,你才能夠得到。比方説,我們今天,聽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無盡的莊嚴、無盡的美好。到那邊,只有樂,沒有苦,但是你沒有好好修,你沒有好好來認真,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得不到這種的快樂。

3755像我們一般的民間,很多人說:師父,我要長壽,我要健康,我要富貴,最後我要善終。就是說你離開這個世間,你沒有生病,你又能夠預知時至。知道什麽時候離開這個世間。一般人善終,就是好死的意思。好死,就有好生。怎麽來的呢?靠什麽呢?靠去讀,或者靠去看,靠去聼,這個是一種手段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你沒有修,你怎麽能夠得到呢?

像前幾天有人説:師父,我要長壽健康,有沒有方法?

有!你只要好好持戒。特別是第一條戒。【不殺生】戒。你就能夠得到健康長壽。

3854 像以前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薄拘羅尊者,一百六十嵗,健康長壽。爲什麽他的壽命這麽長?過去生專門持哪一條戒?【不殺生】這一條戒。你要修你才能夠得到嘛。

3916所以菩薩的名號是爲我們代表要修德,佛的名號是代表你的性德。你要記得這件事情,你要記得。菩薩的名號是教你:你要修德。佛的名號是提醒你:你的德能、智慧、你的福報本來是具足的,你要怎麽樣把它透出來,怎麽樣把它顯出來,經過修行,精進勇猛,你才能夠顯出來。

所以經上告訴我們,佛菩薩的名號的代表,全部都是你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人之外,決定是沒有第二個,沒有第二個了。要記得。這個講得很清楚。佛菩薩的名號全部都是你自己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人之外,決定沒有第二個。

所以今天我們學佛,是爲了什麽?就是教你覺悟。沒有別的,就是這一個。所以如果我們明白這個意義,你才曉得佛法的教學方式,如果用現代話來講,是高度的藝術化,是高度的智慧。我們看下面的

4105就是這一個。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的。佛菩薩,佛法的教學的方式,它真的是高度的藝術化的,高度的智慧。而且這個高度智慧能夠帶來幸福的。所以經上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夠對佛教有正確的認知,你就才得到佛法教學真實的利益。這個是我們首先一定要知道。這個就是簡單給大家介紹説明,佛教裡面的這一些佛菩薩的名號,佛菩薩的形象的表法,簡單來給大家説明。讓你們才能夠認知清楚佛菩薩的名號,佛菩薩的形象,都是代表教育的、都是有表法的。這樣解釋大家聽得懂嗎?行嗎?或者講得太快嗎?

這個是簡單給大家介紹。所以家裡供個佛菩薩的形象,你要記得,它代表什麽。不要天天拜佛,佛祖啊,保佑啊,升官發財啊。一大堆要求。我告訴你,你越求,越多,你一件都得不到。

4259你不要求佛,求你自己。這個全部就是從你自己能夠顯出來的,佛菩薩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把這個方法已經告訴你,關鍵就是在你自己。那在佛門裡面不但有佛菩薩這個名號的代表,佛菩薩形象的代表,也有稱呼叫做和尚阿闍黎。和尚阿闍黎

4345你看和尚阿闍黎。這個也是佛教裡面的一種名詞。比方説,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恭請和尚慈悲主法】這個和尚的意思是什麽?【禮謝和尚慈悲主法】這個和尚的表法是什麽呢?像我們一般打佛七,不是有受八關齋戒嗎?八關齋戒要傳授之前,這個法師傳八關齋戒不是,頭一條先念【阿闍黎】這個阿闍黎是什麽呢?

和尚阿闍黎一般在我們中國人習慣的稱呼法師,而這些稱號在宗教裡頭是沒有的。唯有佛教才有。阿闍黎 和尚這個名詞是什麽意思呢?讓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不然的話,爲什麽稱呼他和尚?又稱呼他法師?又稱為阿闍黎呢?和尚阿闍黎是古印度話。就是梵文。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呢?

我們先看第一個和尚。和尚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做親教師。親教師這個名詞如果用現代話來講,叫做:他親自教導我們的這個老師,所以這個老師我們稱爲他叫做【和尚】。像師父每次回到印尼,會去見我的老師,在山上,一位老和尚,年齡九十六嵗了。身體很健康。他是我的老師。像我們師父上人,他也是我們的老師。只是區別在哪裡?這個人親自教導你的,這個人稱呼他叫做【和尚】。所以這個和尚的意義,意思很深的。你看你在這日常生活裡面,你有沒有老師?

4642我有一個老師,雖然他不是出家,雖然是在家居士,你也能夠稱呼他是和尚。因爲他親自來教導你的。他也是一個和尚。比方説,在一個學校裡面,親自教導學生的是誰啊?校長。教育的政策一般都是校長定的。課程也是校長指導的。學校裡面的那一些教員是執行他的命令,來幫助他,來教導他的學生。所以和尚在學校也是稱爲,我們講的校長。校長就是和尚。所以,教學成功失敗,校長負責任。教員是沒有負責任的。所以校長的責任很大。所以校長在佛教裡面也可以稱爲和尚。所以和尚呢,不僅僅是一個法師,你就明白了。

4807和尚,和尚就是一個出家人。他不一定是出家人。所以和尚他責任很大。像我們佛教裡面,比如說我們收徒弟。但是如果你沒有把這個徒弟教好,後來他破壞了整個佛教的團體,破壞了整個社會,而社會對佛教的嚴重的誤會,這個責任是誰呢?最大的責任?是老師,是和尚。

4851而且這個果報在哪裡?無間地獄。所以當和尚收徒弟不容易。你要教,所以很多人說。現在生孩子容易,你要把孩子教好,不是那麽容易了。所以校長,他責任很大。和尚,他責任很大。所以,和尚這個稱呼都非常的尊貴,非常的親密。所以和尚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它不是佛門裡面專用的名詞。它不是。這個和尚,不是在我們佛教裡面專用的,在一般的社會也可以用。親自教導你的,你可以稱呼他和尚。明白嗎?

4957所以每次我們做法會,【恭請和尚】這個其實,也是一種責任感,知道嗎?責任。你有沒有這個能力?你有沒有這個德行?這個就是簡單給大家介紹和尚這個名詞的意思。所以以後,如果遇到了,“這個和尚的名詞什麽意思?” 它不代表一個出家人,它是代表一個老師,而且這個老師親自教導你,讓你成就,讓你能夠將來,你的前途一片的光明,能夠將來能夠對這個社會的貢獻,能夠對這個國家的貢獻,能夠來幫助一切衆生。這個叫做和尚。

這樣解釋聽得懂嗎?聼明白嗎?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就明白,和尚的意思是什麽。我們來看下面【阿闍黎】

5105阿闍黎用現代話來講,是教授。我們學校不是有嗎?這個人,是教授。但是,阿闍黎的意思,在我們佛教裡面,它的意思比這個教授的意思更圓滿。爲什麽呢?他不是一般的教授。阿闍黎,他爲什麽跟一般的教授是不一樣的呢?因爲這個老師,他的言語、行爲、德行可以做我們的好榜樣。我應該要向他學習。所以阿闍黎用現代話意思就是【規範師】。什麽叫做規範師?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模範,做我的典型。所以阿闍黎的意思就是這一個。他是一位老師,但是這位老師他有德行,從他的言語,從他的念頭,從他的造作,值得我們來學習,值得作爲我們一個好榜樣。一般的教授,他不一定有好的德行,他不一定有的。但是阿闍黎,他就有這一個。所以稱爲他阿闍黎,因爲他的德行,他的言語,種種的,值得作爲我們的好樣子,值得作爲我們的好榜樣,值得作爲我們的典型,我們的模範。所以稱呼他是阿闍黎。

5323明白嗎?所以我們在受八關齋戒的時候,你看傳八關齋戒【阿闍黎存念】阿闍黎存念,這個【念】的意思是什麽呢?就是講你的德行,講你的行爲,講你的言語,你要做一個好樣子,做一個好榜樣。怎麽樣好榜樣呢?下面就給大家説明了。像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今天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已經傳到現在已經三千年了。已經三千年了,但是學佛的人多不多?不少,很多。爲什麽到現在社會還能夠接受呢?因爲釋迦牟尼佛的德行嘛。如果今天釋迦牟尼佛沒有做到,到現在大家能夠接受嗎?是不可能。

5429像我們一般在社會,一個人能夠受到尊重,受別人的關懷,受別人的愛護,不是因爲他很多錢,或者他的地位很高,或者他有權力,不是的。一個人能夠受到社會的尊重,國家的恭敬,別人的愛護,是因爲他的德行而感召來的。不是他的這一些財力呀,權力,地位,不是的。靠的就是他的德行。今天如果你想要別人恭敬你,你要把你自己的德行培養好。今天你想要在這個社會上,不要去得罪人家,你要把德行修好。靠的就是德行。不是靠你講的幾句話,不是的。“我是這一個,我是身份很高的。我是老大。你是老二。” 不是的。

5538“他是大老闆。”不是的。靠的就是你的德行。所以佛教的,的的確確的,他真的是屬於師道,它不是神道。我們佛教不是神道,它是師道。

宗教就是神道。再說難聽的話,宗教就是迷信的。爲什麽呢?爲什麽宗教是迷信呢?等下一堂課再跟大家來解釋。

這個簡單來給大家介紹,在佛教裡面的這一些名詞,讓大家有一個概念。阿闍黎,阿闍黎什麽意思?阿闍黎就是提醒我自己,你的言行,你的言語,你的行爲種種的,你要做一個好樣子。阿闍黎,他就是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德行。所以稱呼他是阿闍黎。和尚也是一樣的。

5709所以這個簡單,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等下一堂課再繼續來給大家來説明:爲什麽宗教是迷信呢?爲什麽?這個一個很大的學問。需要來跟大家來説明:爲什麽宗教會變成一種迷信呢?這個等下一堂課再來給大家介紹。

因爲下個星期有打佛七,下個星期我就給大家先休息,等佛七過後,我們就繼續來給大家習講《如何認識佛教》。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今天如果講一些不圓滿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請大家多多指點。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好我們一起來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