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7, 2022

20220219《學佛就是生活》你以爲阿彌陀佛 每一件事情都是稱心如意的?沒有。把惡轉為善 把你污染的心轉為清淨心 在一切境界當中 你能夠把這個境界 當作你的一種功德來看待。對三寶有懷疑 懷疑就是我們 學佛的人最大的障礙 《學佛都是在生活磨煉的》《把這一些的障礙 變成自己的力量 你要記得!》

 

b學悟法師《學佛就是生活》20220219

喉嚨有點非常痛 再加上 整個頭部一半都很痛 所以 這兩天也都睡不好 那個痛到很難 這個也不代表說 它是我們的障礙

最近末學看到很多 也聽到很多 但是我們澳大利亞也是很多一些國家 一些同修 在這個學習佛法當中 常常遇到一些境緣 有時候不知道該如何 把這些境緣 不但不退步 不迷惑 而且在這個境緣當中 能夠化爲我們自己的功德 這個就是要跟大家來先講一講這些的問題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 在這個生活當中 生在這個環境當中 我相信每一個人 都有自己的一個 種種的障緣 讓我們有時候活得很辛苦 讓我們活得好像 很多事情 不能稱心如意的 有時候很多讓我們 我爲什麽學佛 有這麽多的障礙 甚至於有時候 很多事情 都不能一帆風順 師父 我該怎麽辦才好呢

像最近有一位居士開店 建立一個公司 一生都在這個公司裡面 去操作 將近做了三十年 對佛教...有貢獻 甚至於有時候 出錢出力 做一些 甚至於有時候把自己的生命 都投入在這個宗教當中 甚至於做一些慈善的事業 爲什麽呢 一眨眼 整個公司就沒有了 火一燒起來 全部都沒有了

師父 我爲什麽 我明明每天都在斷業 每天誦經念佛 師父 讓我在這個生活裡面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考驗 讓我在這一生當中 好像對三寶沒有什麽信心

所以今天很多事情 我要先給大家來講一講 説一説 所以這一個星期的三時繫念 我就把它改成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來講 因爲這幾天 説實在的 喉嚨有點非常痛 再加上 整個頭部一半都很痛 所以 這兩天也都睡不好 那個痛到很難 這個也不代表說 它是我們的障礙 所以 這個三時繫念 我就跟大家改成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説明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 我們人的個性有很多種 有一些人個性很固執的 很頑固的 你怎麽跟他講 你怎麽勸他 他都不會聼的 有一些人 他生在這個環境裡面 非常的自傲 貢高我慢 目中無人 從來看不起別人的 自以爲是的 你怎麽樣跟他交流 他就不會把你放在眼裡的 像這一類的人 也很多

有一些人 生在這個環境 很歡喜 很隨喜的 換句話說 很隨緣 你怎麽對待他 他也不會跟你計較 你請他做布施來供養 他也歡歡喜喜來供養 從來不搞名聞利養 也從來不是為自己 都是想把自己能夠做的 我來供養 出錢出力 歡歡喜喜來為一切衆生做事 也有這樣的人 能夠包容 看到一切人 無論人家批評 毀謗 傷害 甚至於講他的一些 去破壞 他從來都不計較 都是能夠來包容 從來不看別人的過失 從來不記別人的過失 都是用一種包容的心態 來看待一切事 看待一切人 像這一類的人 也是很多 師父 也看過很多這一類的人 像這一類的人 生活的非常的自在 生活的非常的快樂

那我們是屬於哪一類的人呢 我們是屬於哪一類的 今天我們學佛 念佛 如果連一點點的事情 我們都不能包容的話 你連一點點的事情 我們都喜歡跟人家計較 連一點點過失 你就把別人的過失 常常記在你的心上 記在你的心上裡面 那我們今天念佛 會不會有成就呢 不會有成就的 説實在的 不但沒有成就 對你的眼前的生活 你也不會有一個很樂觀 歡喜快樂的生活 健康的生活 不會有的 你天天會爲了這個事情起煩惱 爲了這個事情 去痛苦 種種的

所以我們今天學佛 學佛就是什麽 學佛就是生活 什麽生活呢 就是把自己的煩惱習氣 能夠在這一生當中 能夠化除 增加自己的福報 用什麽增加福報 用你的智慧 用你的慈悲 這樣我們學佛才不會走迷信之路 這樣學佛 我們才能夠真正走正覺之路 這樣的學佛 到最後 一定有一個很大的成就 這個成就是什麽

將來你離開這個世界 你會自由自在的 沒有障礙 沒有敵人 沒有冤親債主 就算你有了 在你的眼前 都是 都是什麽 順緣的 因爲你能夠把這一些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都是變成你自己的功德 功德才能夠幫助我們消除業障 功德才能夠幫助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福德是沒辦法的 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消業障 只有功德 你沒有靠功德是不可能的 福德是不可能的

什麽叫做功德 功 就是功夫 德 什麽叫做德呢 你能夠有能力 把惡轉為善 把你污染的心轉為清淨心 在一切境界當中 你能夠把這個境界 當作你的一種功德來看待 那你今天的功德 修得太大了 就算你沒有在那邊念經 就算你沒有在那邊念佛 就算你天天在那邊念佛 就算你天天在那邊誦經 就算你天天拜懺 你的業障也消不了 爲什麽 你的功德做不到

你能夠把這個功德做得到了 就算你沒有 坐在那邊天天念阿彌陀佛 拜懺 拜佛 誦經 你的業障自自然然 就消了 爲什麽 因爲你在真修行啊

你不(只)是落實在表面上 我好像在修行 不是 你真實在這個功夫上 你在用功 這樣念佛 你才是真正的得力了 不然的話 那我們念佛就不能得力了

所以 很多人說 師父 我爲什麽在這個修行當中 常常遇到一些境緣 讓我有時候 不知道該怎麽去處理 你看阿彌陀佛 因地修行的時候 他有沒有一帆風順 有沒有 沒有 你以爲阿彌陀佛 每一件事情都是稱心如意的?沒有。 你去看《無量壽經》你就明白了 你看阿彌陀佛怎麽修行的 他很多事情有時候不是一帆風順的

你看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印度 成佛之前 他也不是一帆風順 你看 釋迦牟尼佛 還沒成佛之前 他曾經做過一位修行者 叫做什麽 叫做忍辱仙人 大家應該有聽過這個忍辱仙人跟歌利王的這一段故事 你看 你們有沒有感覺到一種經驗 那種割肉的痛苦嗎 有沒有 割肉 有沒有經過 不要説你們 師父也沒有曾經 這種的經驗 誰敢去承受這種的痛苦呢 不要説割肉了 我們手指被切了一點點 你就感覺很痛 不要說怎麽樣的 說我們的頭痛 牙齒痛 有時候受不了

你看 釋迦牟尼佛 當他做一個忍辱仙人 你看他的肉一塊一塊被人家割下來 一塊一塊把他割了 你想一想 全身 一塊一塊的 被歌利王這樣的虐待 這樣的欺負 這樣的傷害 歌利王最後問忍辱仙人 他説:忍辱仙人 我這樣對待你 你會忍辱嗎 你還會怨恨我嗎 你有沒有恨我嗎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來傷害你 莫名其妙 來駡你一句話 講你一句話 或者講你一些是非 做一些讓你不高興的話 你會不會怨恨他 你會不會怨恨他 我很討厭你 我厭惡你 你爲什麽這個樣子 我沒有得罪你 你爲什麽這樣對待我 1308

****

 3040所以 很多人說 師父 我們的信願要從哪裡建立 從這個地方建立來的 這個真的 你看 過去我們有聽過我們師父上人講一個故事 他說有一個人得了癌症 他的癌症 你想一想 得癌症 很痛苦 真的 很痛苦 人活在這個世上 沒有人願意生病的 沒有人願意生病 你看生病很苦的 所以很多人說 師父 我寧願在這個生活當中過得 簡單一般 但是千萬不要生病 病是假的 痛是真的 

真的 你想一想 你說頭痛 頭痛很痛苦 真的 但是 你不能把它變成你自己的障礙 變成你自己的障礙 更加痛了 業障更加深入了 你看 他天天拜佛 他拜的很辛苦 天天拜佛 發願:我一天要拜八百拜剛開始 沒辦法達到 每一次要拜佛的時候 他很痛苦 太痛苦了 到最後 因爲他的信心 對三寶的信心 對阿彌陀佛的信心 他的力量 慢慢的增加 

所以他能夠達到他的願望 每一天八百 沒想到 你看 拜了一段時間 突然間 他的汗 流出來的汗 都是黑的汗 而且黑的汗 都是很臭的 真的 當他汗留下來都是黑的 當他汗所聞到的 都是臭的 別人都聞得到 他自己聞不到 讓他更加的信心 

我們今天呢 當你遇到這些的時候 你會不會有這種的精神 來障礙你 不會的 所以 我常常講 我們今天學佛 最大的障礙 不是外面的這些貪瞋痴慢 不是這一些的自私自利 不是這一些的煩惱 種種的 

最大的障礙 我們今天學佛的人 就是什麽 對三寶沒有信心 我們一般講的就是 對三寶有懷疑 懷疑就是我們 學佛的人最大的障礙 所以 爲什麽我們 看看我們這一部《彌陀經》裡面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三資糧 你必須要具足 首先第一條 先教你要信 爲什麽要信 把你這個疑 能夠化掉 化除 你才能夠進入 所以每一部經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所講的經 一定要從【如是我聞】開始呢 就是教你要先建立你對三寶的信心 你如果對三寶沒有信心的話 那其他就免談 你就不用講 因爲沒用 

所以一切法都是以信為入 你沒有信 對三寶 對佛的教誨 你都沒有深信的話 我們怎麽能夠入門呢 是不可能的 那現在我們念佛 有沒有真信 也不一定 我們今天在學佛 有沒有真信 也不一定 今天我們只是因爲 念佛不錯 當你遇到境界的時候 你還會對三寶有相信嗎 你還對三寶有信心嗎 

就算我們遇到這些境界 我還對三寶有信心 你那個信還不是真信 所以很多事情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常常講:學佛都是在生活磨煉的 在生活裡面能夠融合而一 能夠深入 把這一些的障礙變成自己的力量 你要記得!將來我們遇到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它都是你的力量 讓我更瞭解 讓我更加信心 我今生選擇念佛法門 我這一生選擇了生死出三界 更加的信心 讓我明白 這個人生是苦的 讓我更加 這一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加的用功努力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心的精神來講 你想一想 我們學佛的人 我相信 你念佛這一生 不但將來會有成就 而且將來會幫助很多人 真的 真的 所以 我們很多事情 其實都在我們的眼前 自己沒有去發覺而已 所以在這個地方 做一個簡單給大家來分享 真的來做一個分享 我們學佛 如果在表面上下功夫呢 那你所學的東西 你就不會得到了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 修一點福報而已 所以真正能夠瞭解 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的 那是幫不上忙了 能夠幫助我們 真的解脫了生死 靠的就是你那個功德 剛才我講 功 就是功夫 什麽功夫呢 你能夠斷惡修善 你能夠把這一些污染的心 從你的身心 污染的這些 能夠成爲 變成你自己的清淨心

****

C20220219《學佛就是生活》

 2228把這一些的逆緣 變成你自己的功德 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 那你這一生當中 念佛往生有把握了 隨時隨地 什麽時候走 你就有這個能力 什麽時候留 你要留多久 你還是要留在這個世間有多長時間 你有這個能力 你不想再留了 你想馬上走了 你也有這個能力 自由自在的 都能夠自己做得了主 這一些都是靠自己慢慢纍積 一步一步的纍積 來修行

那關鍵在哪裡呢 關鍵在你的忍辱 關鍵在你的忍辱【一切法得於忍】只有忍辱才能夠提升你自己的境界 你沒有靠忍辱 你的境界無法提升 提高的 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記得 我們學佛的人 或者我們念佛的人 你沒有忍辱 你是沒辦法提高你自己 你就是永遠在那個程度 只有忍辱才能夠幫助我們 忍辱要從哪裡下手呢 這個 看個人的功夫了 你們每個人 我相信都想要修忍辱 在修行當中 好像好難 逆境來的時候 控制不了 發脾氣了 境界來的時候 控制不了還是討厭了 那怎麽辦呢

忍辱從哪裡來呢 從懺悔 懺悔的力量 懺悔的力量 有一天有人駡你 對 該駡 有人在批評你 該批評 有人在説你的時候 沒關係 有錯則改 沒錯怎麽樣 好好進步 這樣 好好用這種懺悔的心 懺悔的心 不斷的 用這種的心 用這種的力量 來幫助我們 這個就是一種經驗跟大家分享

所以 最近 師父 遇到一些什麽事情都是用懺悔 身體不舒服 懺悔 人家突然間傳一些話 沒關係 懺悔 把懺悔的功德統統迴向給他們

最後 迴向給自己 迴向給自己什麽呢 祈求三寶 諸佛如來 來加持 讓我這一生能夠 把我的願望能夠做個圓滿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世界上都是假的 真的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的 沒必要去計較太多 最主要是什麽 你要計較什麽呢 你要計較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沒有成就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你有沒有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 那個才是關鍵 其他的 隨緣 隨喜功德 不要去計較 真的 這個就是中峰國師 上次我們學習的 爲什麽叫我們在生活裡面 去考驗 去磨練 去鍛煉 去成就 因爲他都是你的老師 他們都是你的老師 如果你這樣想呢 我相信我們修行一定會有成就的 所以 今天 我簡單跟大家來 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要記得:不要把你的境緣 所遇到的 變成你自己的障礙 你要記得 你看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 你所接觸的外面的這一些的境界 你所看到 所聽到的 所感受到的 你不能把它變成你自己的障礙 你要變成什麽 變成你自己的Power! 變成你自己的力量 什麽力量呢 把這一些的 變成你自己的功德 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目標 無論人家 怎麽對待我們 無論在什麽樣的生活上 無論是怎麽樣的境界當中 從來不怪別人 從來不計別人的過失 統統都回到自己 把自己的這一些回收 變成自己的什麽呢 變成自己的功德 那你今天修行 那就成就了

因爲我們在這個生活當中 很多事情 有時候 能夠稱心如意不多  那怎麽辦呢 那好好啦 因爲我們有一天 會離開這個世間 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 不要突然間 如果這個境緣 障礙我們 我們有這個能力去化解了 因爲你慢慢纍積 一步一步的纍積 一步一步去放下 一步一步去修行 當這個境緣在你的眼前的時候 當你臨終的時候 業障現前了 它也不會來障礙你的 因爲我們在這個臨終的時候 最主要的 那個關頭 如果被這個境緣一影響了 被拉著走了 那慘了!念佛這幾年功夫 就白費了 真的 你現在不要以爲 我今天念佛不錯 因爲現在你的冤親債主還沒找上門 當他找上門的時候 你那個時候才知道 什麽叫做【苦】

我們要像彌勒菩薩那樣 學佛走到哪裡 要像什麽樣呢 像彌勒菩薩那樣 彌勒菩薩你看他的臉 笑眯眯 歡歡喜喜的 看這個人間 歡歡喜喜的 去對人對事對物 反正每一件事情 你要歡歡喜喜的 你這樣學佛 會帶來什麽呢 給人家信心 給人家歡喜 這樣最好的了 所以很多事情 看開一點 什麽都是假的 看破一點 放下一點 因爲什麽都是假的 什麽都帶不走的 能夠帶得走的是什麽呢 我們的功德 我們這句名號 end

****

a學悟法師《學佛就是生活》20220219

2415我們從哪裡 從這個布施下手 從我們的笑容 很簡單 你能不能做得到 行 有一天人家駡你 像佛菩薩那樣 像彌勒菩薩那樣 笑眯眯的 你的功德就來了 你不用去拼命 功德自自然然 你看我佛堂 一進門 大門 爲什麽會有四天王 中間有一個彌勒菩薩 爲什麽放在大門口呢 像師父的道場 一進門 有一尊彌勒菩薩在那邊 彌勒菩薩爲什麽放在那邊 就是告訴你 你一進門你要歡歡喜喜的 學佛要歡歡喜喜的 不要每天學佛好像 拉著個臉 好像很緊張 這麽簡單的事情 我們有時候真的就做不到 你看到彌勒菩薩那個臉 肚量很大 能夠包容一切 所以布施可以從這邊開始 從你的笑容 無論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歡喜也好 不歡喜也罷 痛苦也好 快樂也罷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無論你那個常常笑眯眯的 你看釋迦牟尼佛 四十九年 你看 他走到哪裡 度化衆生 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 他的臉都是微笑的那種 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像那個羅刹鬼那樣 沒有啊 真的沒有 釋迦牟尼佛 雖然不講法 有時候他沒有在講法 其實 從他的這個表面上都在行布施 你看那個佛像 你看我們的佛像 那個大殿 你看那個佛像的臉都是微笑的 他代表什麽 叫你行布施 布施嘛 第二 什麽方法 用你的真誠心 來供養 用你的真誠心來布施 無論這個人怎麽樣對待你 無論那個人怎麽樣來侮辱你 你都是用你的真誠心去對待的 你想一想 包容 禮貌 關懷 協助 用種種的 用我們的能力去布施 哪一個人能夠跟你結惡緣呢 哪一個人不歡喜你呢 廣結善緣其實很簡單 只是我們肯不肯做而已 全部都在我們的生活上 但是很可惜 很多人對這個方面學習佛法 以爲認真 我今天學佛就是要念經 很多人有這種的認爲:我學佛就是要念經 早上念一部 中午念一部 晚上念一部 有時候甚至在念經的時候 看看佛像:佛有沒有看到我呢 念經好了 又跟阿彌陀佛講:阿彌陀佛我很聼話 很聼話什麽呢 我天天誦經 阿彌陀佛需要聼你誦經嗎 很多人就是這樣的 學佛認爲都是念經的 所以天天拿著經本 走到哪裡 經本拿到哪裡 只要有機會 就開始讀經了 跟阿彌陀佛說:報告完畢!就是有這種的心態 就是這樣:我念佛 今天我念了一萬聲 阿彌陀佛 我報告回向了 感覺跟阿彌陀佛討功:我很用功 我很怎麽樣 阿彌陀佛需要你念佛給他聼嗎 阿彌陀佛需要你念經給他聼嗎 不需要的 因為經都是他講的 佛號都是他自己的 他還需要嗎 不需要的 佛的需要是什麽呢 你能不能把這些教誨落實在生活裡面 那個才是真正的學佛 不是像這樣的 我們現在很多人搞到現在學佛 讓人家認爲學佛念佛都是迷信的 都是消極的 你要度化別人 首先你要怎麽樣讓別人對你有相信的 廣結善緣 我們一定要從哪裡 從這個地方做起 你能夠這樣修持 走到哪裡 就算你在這個生活裡面 遇到一些你不如意的事情 或者你所講的逆緣 你也不會被這個逆緣 變成你自己的障礙 爲什麽 因爲你會認爲這一些逆緣 就是你的老師 他就是來考驗我 他就是來 幫助我讓我這個成就 這個就是真正學佛最大的好處 就是這個地方來的 所以 我們一定要知道 學佛不代表 你今天念了多少部經 念了多少句的佛號 拜了多少的佛 不是代表這一個的 學佛的代表是什麽 你能不能對人對事對物 你把佛陀的教誨 應用在這個生活裡面 能不能化除你的煩惱 (變成)你的智慧 把你的習氣變成你自己的福報 把你的業障變成你自己的力量 這樣學佛才會有一個得到的好處。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