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學悟法師2022032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10)《這個國土脆弱 人命無常 無常 它的最後 都是苦的》
修淨土法門 最終極的目標 是爲了 了生死出三界 求生淨土 這個是我們 修淨土法門 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爲什麽呢 因爲我們的佛陀 釋迦牟尼佛在世常常也提醒我們 這個國土脆弱 人命無常
無常 它的最後 都是苦的 不但我們居住這個環境 人 避免不了 有生老病死之苦 有八苦交煎 連三界 都也是如此 所謂的【三界猶如火宅】也避免不了的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所以 我們今天修淨土法門 最終極的目標只有一個 就是要求生淨土的 你要建立在這個地方
所以 很多人 我們看到現代念佛的人很普遍 念佛的人多 但是 他們初發心 而來念佛是不一樣的 譬如說 有人念佛是爲了什麽 爲了來享受 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幹什麽 去享受 因爲 西方極樂世界的福報太大了 動這個念頭來念佛 是不能往生西方淨土的 心不清淨
經上佛雖然爲我們説明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的福報 我們的待遇都是跟阿彌陀佛是一樣 獲得:沒有生 老 病 死之苦
但是我們的目標不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今天來念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目標就是一個 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學本領的 學能力 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去培訓的 阿彌陀佛來培訓我們什麽呢 要我們去成佛
以後成佛 你有使命 什麽使命呢 就是要度衆生 不是去享受的 所以 很多人誤解這個道理 就算我們今天 念佛 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用這個念頭來修行 就算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他真的念佛 他真的有這個福報 但是 目標不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 西方極樂世界 就好像什麽呢 好像一個學校裡面 我們到那邊去讀書 讀書畢業了 畢業好了 做什麽呢 工作啊
你畢業好了 你不能呆在西方極樂世界的 你要出去工作
所以 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之後 你的家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了 你的家在哪裡 在十方諸佛國土 看到哪一個地方有緣 你就在這個地方度化衆生 哪一個衆生跟你有緣 你就幫助衆生離苦得樂
所以 西方極樂世界只是給我們一個方便 一個好處 一個很好的地方 讓我們修學 將來成就了 那你家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了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的
所以 今天我們 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 可以説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 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享福 福報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福報 但是 真正的目的不是在這一個 所以 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很多人 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功德不可思議 所想的就是 在西方極樂世界享福 不是的 去學習
你這樣念佛 你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用一種享受 享福的念頭 是不能往生的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
所以 你們很偉大 你們很了不起! 將來你們的使命 不僅僅是這個娑婆國土 是十方世界 你的對象都是這一些衆生
所以 我上個星期跟大家講過了 阿彌陀佛跟我們每個衆生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所以 你們真的太了不起 你要直下這個承當: 我將來是要成佛的 不是去享福的 那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了
像這樣的精神念佛 我相信 一萬當中 統統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 肯念佛 肯受持 你們不是普通人 真的 不是一般人 如果不是大善根 大福德 大因緣 你會念佛嗎 你肯相信嗎 你肯發願嗎 是不可能的《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的 過去你修的福報太大了 供養諸佛如來 你才會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歡喜 肯念 肯發願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 回到家裡 你想一想 我將來要成佛的 所以 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在我們的眼前 無論在善緣惡緣 那個是鷄毛小事 明白嗎 不要去計較 你越計較 增加你的煩惱了 隨緣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的
所以 我每次想到這一件事情 遇到一些逆境的時候 惡緣的時候 雖然我們會有煩惱 但是這個煩惱很快就轉過來了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的好處 真念 真修的好處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相信 你能夠做得到 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就算狂風大浪 你能夠禁得起考驗的 因為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就是要成佛的 這些境界都是來考驗我 來磨煉我的性格 讓我這個心 讓我的業障趕快消除 業障消了 智慧就長了 這個就是我們修學佛法在這個日常生活裡面 我們一定要知道
****
B學悟法師2022032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10)
【清涼月兮有水皆含 功德雲而無山不戴 香象渡河 一舉洪名超二死 迦陵出殼 千稱嘉號壓群音】經文我們念到這個地方 你們大家很了不起 都不看書 都背起來 是不是 這一段經文 最重要的 中峰國師要爲我們説明一樁事情 哪一樁事情呢 就是念佛法門的感應道交是不可思議的 是講這樁事情
那什麽叫做感應呢 這個道理很深 在這個地方需要給大家簡單來説明 我們今天淨宗之妙 妙在哪裡呢 完全是靠什麽
我們念佛法門之妙 妙在哪裡 完全靠在什麽地方呢 靠哪裡 完全靠【行】 行持的行 就是説 你肯念 你真的相信 真的相信有阿彌陀佛 真的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肯發願 這個叫行持
如果你今天真【行】那你今天所念的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它就起感應了 他就起感應了 特別是現代的人 如果他沒有感應 他不相信 對不對
你看很多人到這個寺廟 帶著是什麽心態 我來拜佛 希望佛能夠加持 如果他在供養三寶的時候 獲得三寶的加持感應的話呢 他對這個三寶非常的信心
如果他在供養三寶的時候 他沒有獲得這種的感應 你看 他對三寶會恭敬嗎 不會
你看 我過去小的時候 我的母親 她最崇拜的是誰 觀世音菩薩 她爲什麽會喜歡觀世音菩薩 因爲她很多次獲得觀世音菩薩的加持 所以 無論人怎麽勸導 她從來不懷疑的
我們也是一樣 今天 我來問大家 什麽叫做感應呢 什麽叫做感應
從我們眼前日常生活 這樁事情來看 我們每天要過生活嘛 對不對
如果在這個日常生活裡面 你的煩惱輕了 你的智慧長了
無論 在順境 在逆境 在善緣 在惡緣 你那個身心 都非常的安康 非常的健康
而且 無論在什麽樣的地方 在一切處 一切時 你那個心非常的自在快樂 自在安樂 這個就是感應
當你有這種心態的時候 你遇到這些惡緣 善緣 順境 逆境的時候 你會應付的非常的體貼 應付的非常的自然
而且 顯出來的 處事待人接物 都是非常的圓滿 這個就是感應
你看我們現在 遇到逆境的時候 遇到惡緣的時候 遇到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 遇到一些你不喜歡的人
雖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 你要應付這樣的事情 你要去面對這樣的事情 你能夠自然嗎 你能夠很自在的快樂幸福嗎
有時候當這個境界來的時候 我們有時候應付不了 起煩惱 甚至於起了瞋恚心 起了一個嫉妒的心 來面對這個事情的
現在的人很多 你看有一些人 遇到事情的時候 越應付 越來越糟糕
本來小事 越搞越大 本來是沒事 越搞越亂 説明什麽呢
説明你念這句名號沒有獲得彌陀的加持 那怎麽感應呢
所以 我們現在常常講 身心的安康 身心的安樂 起碼你在這個生活裡面你的家庭是美滿的 你的事業是順利的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的好處 念佛的感應
念佛的人 如果連這個都得不到 鷄毛小事都得不到 那大事就不用講了
什麽大事呢 我們今天念佛就是大事
什麽大事 成佛大事 成佛都能夠解決了 何況這些事情呢
所以 你真正學佛 你真正念佛 確實 真的會有這樣的感應
第一個的感應是什麽呢 你的煩惱真的輕了 你的智慧慢慢的增長
這個是從我們眼前所看到的 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 我們所得到的 真正念佛的好處在這個地方
你看我們師父上人 他一生不求長壽
但是你看 到現在九十多嵗了還在表法
他不求長壽 你看 而且 算命先生跟他講 他的壽命好像到四十幾歲 到四十幾歲的那一天 生了一個大病 関門起來 一心一意念佛 求生西方 隔天沒事
你看到現在長壽 這個就是念佛的感應
很多人生病 而且 很嚴重的病就好了 這個是念佛的感應
你看《了凡四訓》(袁了凡)求功名 求富貴 求兒女 他從來都不求長壽的
他的壽命 算命先生 孔先生給他算命 到幾歲
53嵗 活到幾歲呢 74 延長幾年 21年 他不求 在這個世上很多 求長壽的人很多 不求長壽的人 也很多
他爲什麽會有這樣的 功德而所成就的嘛
這個是從我們眼前所看到的 如果更深一層來看呢 他根本把這個【我】已經忘了 你這個【我】都不存在了 哪來有苦樂的這個道理呢 沒有了
所以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瞭解 念佛的感應真的不可思議的 但是 你要用什麽心來念佛呢
****
C學悟法師2022032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10)
這個很重要 這個非常的重要 所以 中峰國師頭一句就告訴我們【清涼月兮有水皆含 功德雲而無山不戴】什麽意思呢 這一句話是一個比喻 比喻什麽呢 如果今天 用修學這個角度來看 來講呢 假如我們今天真正的發心來念佛
我再重複一遍 真正發心來念佛 用你的真誠心來念佛 用你那個恭敬心來念佛 對阿彌陀佛沒有絲毫的懷疑 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從來 沒有絲毫的懷疑 對於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法 從來沒有懷疑 你這樣的心態來念佛 結果是怎麽樣 自自然然 中峰國師就告訴我們什麽 就會有這種的感應 而且 這感應不僅僅是跟阿彌陀佛有感應 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都能夠產生感應
爲什麽呢 什麽原因呢 古人講得好【至誠】下面是什麽【感通】【誠則靈】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的 真的 我們一定要相信 你看上個星期我跟大家講那個故事 這個是我親自而所感受到的 你看 在夢中裡面看到一片 這些妖魔鬼怪 很凶的 要來抓你 要來傷害你 當這個老和尚 跟我説: "趕快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要相信!" 當你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 整片這些妖魔鬼怪變成什麽 變成一片的光明 這個是我們親眼所看到的 你想一想 這個是在眼睛所看得到的 那看不到的 更不可思議了
所以 前幾天有人問我 師父 那位老菩薩 跟你介紹的這個老和尚是誰 我不能講 在夢中裡面不能講 我問這位老菩薩的時候 老菩薩跟我説 這個老和尚的名字是這一個 他的法號 然後我問她 這個老和尚是誰 你回去你就知道了 她跟我講這一句話 説實在的 回去 隔天 我去問 我才知道這個老和尚是誰 真的
所以 我們一定要相信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話 我們一定要相信 經上所講的這些的道理 我們必須要相信 因爲【信】才能夠幫助我們 所以 這一個感應 如果你用這種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不求感應 阿彌陀佛他真的感應就不可思議了 自自然然就來了 你不用求 他就會來的
而且 在這個地方 最重要的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裡面中峰國師所講的内容 它有一個很深的道理 什麽道理呢 從這個比喻 我們來看你就明白了 中峰國師的用心
【清 涼 月】清涼月是代表什麽呢 是比喻什麽呢 比喻我們的自性 你要明白 一般我們講是佛性的意思 一切衆生皆有如來德相 就是說 我們一切衆生 這個佛性從來不離開我們的 就算今天我們墮在三惡道 地獄道 餓鬼道 畜生道 那個自性的佛性 它都在的 它不離開 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你那個自性
所以 慧能大師不是講【自性本有】他沒有説 有去有來 沒有的 它一直都在我們内心裡面 那我們今天爲什麽我們無法顯出來呢 因爲我們被矇蔽了 被誰矇蔽了 被外面這些五欲六塵 名聞利養 自私自利 貪瞋痴慢疑 被這些矇蔽了 所以 你那個自性無法顯出來 這個最大的原因 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大家都是很清楚 但是 有時候 看不到
所以【清 涼 月】我們常常在經上也是通常爲我們做一個比喻 比喻什麽呢 譬如 就是佛菩薩 諸佛菩薩 爲什麽爲我們比喻這個呢 譬如説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一句話 大家應該很清楚 他説什麽【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 眾生心垢淨】垢 就是污染 淨 就是清淨的【菩提影現中】什麽意思呢 就是説明我們的自性 自性從來都存在的 從來不離開我們的 道理都是一樣的
你看 過去中國 道家 那個道家的道場 如果大家有去過那個道家的道場 你會常常看到一副對聯 這一副對聯是怎麽寫的呢 而且 這一幅對聯就是爲我們說明什麽 説明我們的自性 我們的自性像什麽呢 他說【千江有水 千江月】下面是什麽呢 道家裡面 我們常常看到一副對聯【萬里無雲 萬里天】這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就是爲我們説明 比喻這個道理 什麽道理呢 就是爲我們説明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那一個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 中峰國師在這個三時繫念裡面 用了很多這些比喻 目的就是一個 要爲我們説明這個道理 爲了我們明瞭這個道理 爲了我們能夠覺悟這個道理 你的自性本來就是有的 你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 你的自性本來具有的 你的智慧本來是圓滿的 你的能力本來是圓滿的 現在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只有一個目標 把這個能力恢復而已 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 現在師父 我念了好多年 好像這個能力都還沒恢復
你煩惱有沒有減輕 不要説恢復你的自性 恢復你的能力 你的煩惱有沒有減輕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就知道了 你有沒有遇到逆境的時候 會起煩惱 有時候甚至於 還跟人家計較 發脾氣 有時候會不高興的那種心態 不要説別的 從這個道理我們來看
所以 這一句名號很容易念 有時候修起來不容易 所以真正的要念佛 所以 一個人能不能往生到最後 他真的念佛 到最後能夠看得出來 臨終的時候 他有沒有靠得住 真的 如果你真念佛的時候 臨終的時候 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那個心都是定的
但是 我們一定要知道【清 涼 月】這一句話 如果具體而言來講 最重要的是爲我們指什麽呢 我們在做三時繫念【清 涼 月兮 有水皆含】清 涼 月 這一句話 最主要的 它是爲我們説明哪一件事情呢 是指誰呢
****
D學悟法師2022032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10)
你們知道嗎 你們不是常常做三時繫念嗎 你看我們下個月 不是要做三時繫念嗎 師父 禮拜二 要到墨爾本做三時繫念 我們都念的很熟啊【清涼月兮】清涼月 當你念到這一句的時候 它是指什麽呢 是指這一句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 是指阿彌陀佛。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是指阿彌陀佛 你的自性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 阿彌陀佛本來就是你啊 從來不離開的
所以 中峰國師用下面的【有水皆含】水是比喻什麽呢 比喻我們衆生 就是我們念佛的人 我們這個念佛的人能夠用念佛 這一顆心 哪一顆心呢 你肯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肯相信 你真念這句阿彌陀佛你肯發願 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中 那種影子就顯出來了 只要你肯念這句阿彌陀佛 你老實念 你相信 你真誠的去念 不懷疑 不夾雜 你一句一句的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無論十聲 一聲 五聲阿彌陀佛 那個影子常常都在顯出來的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所以 阿彌陀佛就好比什麽呢?好比那個(月亮)一樣 哪裡有水 哪裡都有什麽呢 月亮的影子 對不對 所以 你每天不是要看鏡子嗎 鏡子所顯出來的 什麽樣的模樣隨著那個在看鏡子的人 你在發脾氣的時候 你看看 你那個鏡子是什麽樣的模樣 從這個地方你就看得出來了 當你歡喜的時候 你看看那個鏡子的時候 有沒有顯出來的是什麽 就是阿彌陀佛 道理很簡單 但是 有時候悟不出來這個道理的 所以 那個心 用心很重要
像師父 有遇到一個老人家 這個老人家 他有點神通 他會看得到這些衆生的 他說 有一次呢 他看到一位女居士 坐在那邊 但是呢 這個女居士而顯出來的那個影子 是地藏菩薩的形象 她人坐在那邊一動不動 坐下來這樣 但是她的影子顯出來 他所看到的 不是那個人 是地藏王菩薩!所以 後來這位老師 就問這位居士:你剛才在做什麽呢 她說在念地藏王菩薩 你看 確實是真的
那你今天如果 你坐著 在那邊胡思亂想 不是真念阿彌陀佛 顯出來是什麽呢 妖魔鬼怪的 真的 我不騙你 上個星期不是跟大家講過了麽 洋人 那個學神通的 他爲什麽會學佛 就是因爲看到很多那些念佛的人 口中念一句阿彌陀佛 會出一道光 我們呢 口中能不能念出一道光呢 也不一定 這個就是用水來做比喻 讓我們明白 你那個心顯出來的是什麽樣的 就是你的那個心很關鍵
但是 在這個地方要爲大家先説明 一件事情 哪一件事情呢 如果 這個水 我們所看到的 太渾濁了 太渾濁了 裡面所看到的一定很不清楚的 裡面的月亮 顯出來的影子 恐怕也不清楚 就好像以前師父的家 養了很多那些魚 那個魚池 那個水很濁的時候 渾濁的時候 那些魚 你能夠看得清楚嗎 看得到 但是 看不清楚 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中峰國師 在三時繫念 第三時最後 提醒我們一件事 你看 中峰國師念的非常好【清珠投於濁水】下面是什麽【濁水不得不清】下面的呢 下面是什麽呢【 念佛投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你用那種散亂的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有沒有顯出來 有 但是 不是很明顯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今天 你要用什麽心來念佛呢 你那個阿彌陀佛能夠顯出來 功德能夠顯出來 那種感應才能夠顯出來 今天 你念佛 念得很散亂 感應也有影響的
所以 你不求感應 自自然然就會有的 所以 同樣的一個道理 如果今天 我們念佛之心 不能用清淨的心 來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那阿彌陀佛縱然顯現出來 在我們那個心中 可是很模糊 很模糊 很不清楚 所以 我們這顆心 念佛的心 至少 一點點的 最低的 多少要有一點點的清淨心 一定要 而且 最低的 低到什麽程度呢 低到你在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 你能夠看到阿彌陀佛 不能再低了 如果連這個你還計較呢 還沒辦法達到這樣的境界 那念佛是不能往生西方淨土的 是真的很難了
所以 今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靠的是什麽 靠的是你的清淨心 就算你今天一天念十萬佛號 你念到最後 你還是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 心不清淨
所以 我們修淨宗的 最主要的 要把你那個心 好好看好 照顧好 不要被外面的境界來干擾 來污染我們這個清淨心 你能夠保持這種的境界 念佛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 從今天開始 最低限的 就是要保持那個清淨心 所以 我們念佛法門最好的最容易的 最方便的 就是因爲這個方法 所以 這個法門才殊勝 可惜現在很多念佛的人 念到最後 心不但沒有清淨 越念越亂 那怎麽辦呢 這個不能怪佛菩薩 怪自己沒有好好念佛 這個不能怪祖師大德 所以 從這個道理 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念佛功夫深淺 佛在經上常常爲我們説出來 往生的品位 最低的是什麽呢 就是下下品的 最下下品的 你一定要得到的 如果連這個地方你都不能得到 你是沒辦法得生淨土的 所以 我們能夠得到 縱然 我們念佛是下下品的 雖然那個心 很渾濁 很不是很清淨 但是 還能夠看到阿彌陀佛 但是 完全還沒看得到 只是很模糊 好像看到佛 但是 還沒全部看得到 這個感應 你就能夠產生了 所以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清楚了 那你怎麽念佛跟阿彌陀佛起感應呢?
****
E學悟法師20220320《三時繫念》(10)《阿彌陀佛在哪裡?造了這種無間地獄的因 將來會墮在無間地獄的果報 像這一類的人只要他肯念佛 肯懺悔 阿彌陀佛從來沒有嫌棄他 阿彌陀佛常在他的心中 在等著他:你趕快醒過來》
所以 很多人 常常問一個問題 他說:師父 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的
對呀 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
今天 我縱算沒有看到阿彌陀佛 沒關係 阿彌陀佛 能夠來到這裡 就行了
你説這個道理對不對呢 大家不是説 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 我今天雖然沒有看到阿彌陀佛 沒關係 但是 阿彌陀佛來就行了 你説呢 道理不是這樣講的
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個道理 中國祖師在這個地方常常提醒我們念佛的人: 阿彌陀佛是無來無去的 阿彌陀佛原本都在此地 沒有去 也沒有來 他常常在你的心中 只是因爲你的迷惑 所以 沒辦法把這句阿彌陀佛顯出來 就是這個道理而已 阿彌陀佛在一切處 一切時 無論在哪裡 阿彌陀佛 從來都沒離開我們的 沒有 就在眼前 縱算我們 不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同樣也是在呀 在哪裡呢 在你那個内心 沒有離開我們 每一分每一秒 從來都不離開我們的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的
所以 很多人說 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在哪裡 你看 那個達摩祖師以前到中國的時候 梁武帝問他: 在這個世上有沒有佛 達摩祖師怎麽説呢【世上沒有佛】梁武帝聽了這一句話很不高興 明明有佛 爲什麽說沒有佛呢 你説 你心中都沒有那句阿彌陀佛 你哪來有佛呢 佛從來都不來不去的 從來都是在我們的心中 他怎麽能夠有沒有呢 有跟沒有是我們心在分別的 所以 阿彌陀佛以慈悲的願力時時處處的 每一分每一秒 他都是在召喚我們的 只是我們很不聼話 他天天在召喚我們 你説你看那個佛像 你就明白
上個星期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黃金臂晝夜常垂】24小時都在那邊 從來不離開我們 是你自己的煩惱 把阿彌陀佛遮住了 沒辦法呀 所以 很多人有時候遇到很多事情 求佛感應 阿彌陀佛在哪裡 我爲什麽沒有看到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從來不離開你 只要你用那個真心 真正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出來了 現在爲什麽我們看不到呢
比如説 爲什麽有人念佛能往生 有人念佛不能往生 什麽原因呢 有人念佛的時候 能夠感應道交 有人念佛 爲什麽不能感應道交 這個原因差別在哪裡呢 大家都知道不在阿彌陀佛那邊 在我們這邊 我們這一邊在哪裡 用心不一樣 你那個心念佛是用什麽心 你從這個地方你就明白了 你看那個《淨土聖賢錄》他們很多念佛往生的都不認識字 但是 他們常常念佛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感應 你看 海賢老和尚 海賢老和尚 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一種境界 看到阿彌陀佛那個境界 不止三次四次 很多次 他爲什麽能夠有這種的感應呢 心不一樣嘛
所以 我們今天爲什麽看不到 你看你們念佛念了幾年了 幾年 超過十年的 請舉手 超過十年的 哎呀 舉手嘛 不敢舉手 五年以下的 你看 有沒有看到阿彌陀佛 有沒有呢 沒有啊 爲什麽呢 你從這個地方你就明白了嘛 説實在的 真的 這個就是這一段經文 中峰國師就是爲我們説明這個道理 念佛這個法門 這個感應真的不可思議 只有你親自真修 真念 你才能夠把這句阿彌陀佛 顯出來 感應道交
所以 如果我們沒有用這個心去感應 我們如果沒有用這個心去感 你就沒辦法 所謂【衆生有感 菩薩就會有應】所以 我們不能怪阿彌陀佛 爲什麽呢 爲什麽佛不來 爲什麽佛不感應 説老實話 要怪怪誰 怪你自己 這個地方大家要好好反省 佛本身沒有來 也沒有去 在一切處 一切時 每一分每一秒 常在我們衆生心中 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尤其是阿彌陀佛 你看 阿彌陀佛在經上裡面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阿彌陀佛那個弘深誓願 哪怕是這個衆生 這一生造了五逆十惡 這個衆生 他造業造得太重了 不敬三寶 不相信因果 毀謗三寶 造了這種無間地獄的因 將來會墮在無間地獄的果報 像這一類的人只要他肯念佛 他肯回向 肯懺悔 肯改過 阿彌陀佛從來沒有嫌棄他 阿彌陀佛常在他的心中 在等著他 你趕快醒過來 你只要能夠醒過來的 阿彌陀佛就顯出來了
所以 你看 阿闍世王 犯了五逆十惡的因 他爲什麽對這個法門會有這麽大的興趣 因爲他念佛感應了 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 他真正發願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不低 很高 什麽樣的因緣 讓他對這個法門 有這麽大的殊勝的 無比殊勝的信願 感應道交 可是 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絕不是因爲阿彌陀佛 把我們落下來的 是不可能的 爲什麽呢 因爲佛 阿彌陀佛從來不勉强任何一個衆生 是我們需要用我們的真誠心 用我們的恭敬心 自己主動去感應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阿彌陀佛從來不要求我們 從來不逼我們 從來也不勉强我們 阿彌陀佛在你的眼前 主動用你的心 怎麽樣去感應 關鍵在這個地方 所以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哪怕是這個感應很微弱 就好像我們手機一樣 這個手機到一個郊外 突然間很緊急 你要打電話 突然間這個手機沒有信號 你那個心 會不會急 很急呀 當你這個手機 有一點點的信號的時候 你那個心是怎麽樣的 很歡喜呀 哪怕是很微弱 只要有信號 只要有信號 都能夠成就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道理
****
F學悟法師20220320《三時繫念》只要你能夠保持 你那個心清淨 念佛功夫成片 最低的 你都能夠往生。有時候很煩 趕快轉過來 這個跟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關係嗎 沒有關係你幹嘛放在心上呢 那愚癡!
爲什麽呢 所以 這個比喻我們容易懂 就算我們今天往生 沒辦法達到 上上品的 沒關係 只要你能夠保持 你那個心清淨 念佛功夫成片 最低的 你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你要保持 天天要保持 所以 師父每一次都是這樣的 遇到境界來的時候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跟我生死無關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我每次遇到境界的時候 看到我一些 有時候很煩 趕快轉過來 這個跟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關係嗎 沒有關係的 沒有關係你幹嘛放在心上呢 那愚癡! 我常常這樣的想 我遇到事情的時候 我就是這樣的 看到人家在講我們不好的話 跟我念佛有關係嗎 跟我往生有關係嗎 沒有 那我幹嘛想它呢 事情就轉過來 很容易的
剛開始真的很難 但是 雖然難 我們也要學 真的 有時候真的 念佛起來 說容易就容易 說不容易 真的不容易 我真的看到一位老人家 人家怎麽駡他 人家越罵越大聲 他念佛號越大聲 在駡他 他在一個道場 做義工 做什麽義工呢 香積組 煮菜的 每次看到那個冤家對頭 看到冤家對頭在駡他 越炒菜(念阿彌陀佛) 越大聲
所以 有時候 如果有一天 你在這邊做義工 做三時繫念 不是要搬東西嘛 你看 我們淨宗學會 十幾年來 每一次禮拜六 禮拜天 我在外面看你們 搬來搬去 搬來搬去221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 趕快把這個道場建起來吧 要不然可憐啊 你看你們 禮拜六 禮拜天結束了 禮拜六搬過來 禮拜天又搬回去 搬了多少年了 將近二十年了 真的不容易呀 説實在的 但是 這個也是一種修行 你把這個椅子當作阿彌陀佛來搬功德無量! 對不對 你把這個椅子當作阿彌陀佛來搬 沒事 像剛才師父看到人家搬這個拜墊 明明等一下用完了 又搬回去了 當作阿彌陀佛 抱著阿彌陀佛 沒事了 真的 所以 修行很簡單 只要能夠用對地方 一切境界當中 無論在逆境善緣 都能夠變成我們的功德了 這個修學就不得了了 就算我們今生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那個福報很大 真的 那個福報太大了
所以 如果今天我們的心水 能夠越清淨 往生的品位就越高 我們要保持這一個 這個感應就越來(越)殊勝 這個是肯定的 不用懷疑 而且最殊勝的 就是能夠證得上上品往生 那這個感應就不可思議了 所以 一個人念佛的 品位高下 不是在念佛堂去培養的 在哪裡呢 在哪裡呢 在日常生活裡面去培養的 你看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淨土聖賢錄》裡面 在《往生傳》裡面的 真正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念佛堂 很少 一萬當中有時候找不到一兩個 裡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 在生活 所以 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 很多人誤解我的意思 師父說: 念佛在生活 所以 回去該開音樂的開音樂 該跳舞的跳舞 該喝酒的喝酒 那個不是我的意思 要先在這邊說清楚一下 不然的話 師父說 念佛在生活 從今天開始不到念佛堂了 不是 不是這樣意思 所以 看我們的境界 看我們的善根 如果我們的善根是下下根的 那千萬還是在念佛堂比較好了 因爲 我們沒辦法 遇到境界的時候真的好辛苦
****
G學悟法師20220320《中峰三時繫念法事》這個法事 你能夠付出多少的誠心 你就有多少的感應
所以 在這個現前 修學當中 我們念這一句佛號 做一個繫念法事 有沒有感應呢 同樣的道理 感應有多少 你要學著這個原則 你違背這個原則 無論你做什麽樣的法事 無論你念什麽樣的佛號 你那個感應就很模糊了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最後 比如最近很多道場 還沒疫情之前 現在也是 就算疫情還沒結束 很多道場流行什麽 做三時繫念 對不對 你看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一次性做三天 如果三天不夠 要做多一天 能夠做四天是最好的 哎呀 我是沒辦法啦 真的
所以 有很多念佛的同修 也喜歡去參加 但是 很可惜 在這個地方 有時候在做這個法事的時候 我看到很多 起了個分別心 比如: 三時繫念法事好 還是其他的法事好 做三時繫念好 還是放焰口好 做三時繫念好 還是做蒙山好 就在裡面去分別
甚至有時候 會分別什麽呢 這個主法和尚好 還是那個主法和尚好 如果這個主法和尚來主持這個法會 一窩蜂跑過來了 如果這個主法和尚 這個法師 來主法 哎呀 不要了 那個小小的法師 沒什麽的 我們常常有這種的分別心 比如説 我常常有遇到 聽到: 請到我們上悟下行法師來做主法 大家好開心 我要來參加這個法事 聽到這個法師是 學悟法師 沒什麽了不起的 分別心 有時候甚至於 有一些信徒 做三時繫念的時候 那個維那是誰 如果維那是學悟法師 我要參加 如果那個維那不是學悟法師 哎呀 他唱起來 他不累 我很累 這個分別心就出來了 你想一想 你參與這個法事 你做這個法事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能夠感應嗎 會有感應嗎 所以 不要管太多 哪個法師都好 哪個做維那都好 用你那個真誠心來參與這個法會 其實 説實在的 這個法事好不好 這個問題不能問別人 你不能問別人的 這個問題問誰 問你自己
所以 這個法事能夠獲得多少的功德 能夠獲得多少的感應 你能夠付出多少的誠心 你就有多少的感應 縱然這個法師沒有名 是阿彌陀佛再來的 是阿彌陀佛再來的 是菩薩再來的 是中峰國師再來的 但是 如果參與這個法會的人 來參與這個三時繫念的人 沒有那個真誠心 來參與這個法會 他能夠獲得這種的感應嗎 沒有啊
所以 我們爲什麽每次做三時繫念的時候 前面主法和尚立了一個牌位 誰的牌位 中峰國師的牌位 請中峰國師來主法 不是我來主法的 我只是來代替而已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 這個三時繫念的法事 不是學悟法師 三時繫念的主法是誰 中峰國師來加持 來護持 來護念這個法師 能夠讓這個法事獲得功德 無量不可思議的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 我們常常看到 比方説 有一些看到他的家屬 往生了 往生了 他的父母往生了 來到道場請法師 來主持超度亡靈 我們常常看到這一些 這一些家屬 這一些居士 他會常常一種習慣 什麽呢 我請法師來就好了 我給他供養 法會結束 我拿一個大紅包 給他 超度的事情 那個法師的事 跟我無關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事情 對不對 那自己幹什麽呢 自己在哪裡呢 在外面 做什麽 去風涼 講是非 抽烟 看手機 講話 我們常常看到這一類的人 你不要説我們外面的 説我們來做三時繫念的 做到第一時結束 下面是什麽 ... 就走了 第一時結束就走了 第二時 第三時 那個主法的事情 你想
甚至於有時候 你請外面的人 你請他來磕頭一下 他有時候很不願意 有時候來磕頭的時候 心不在焉 真的 你看 我在一個地方做三時繫念 這個淨宗學會的會長 會長是女居士 她的先生是一個企業家 她每次做三時繫念 她逼著她的先生來做三時繫念 做齋主 而且她的先生 選擇計較 三時裡面 哪一個是最短的 他太太跟他講第二時 那好我就參加第二時 但是 她的先生很喜歡幫忙做一些 比方説打掃 搬東西 寧願在那邊搬東西 他也不愿意在裡面做三時繫念 有一天我問她的先生 你在裡面做三時繫念怎麽樣 哎呀 師父 我真的好痛苦 我真的太痛苦了 我在裡面 我每次看到這些人在敲法器呀 那個頭好煩惱 所以 他每次做法事的時候 剛剛我們要起《阿彌陀經》的時候【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園】慢慢 慢慢 他就入定了 他就睡著了 等到齋主... 在跟大家喊 大家請起立 他就起來了 所以 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 一個人 如果要跟阿彌陀佛產生感應道交 沒有別的 一定要用你的 真誠心 主動 去跟阿彌陀佛 起感應 阿彌陀佛都在那邊的 他也不求你 也不勉强 他一直都在那邊的 你要主動 跟他產生那種感應 就好像我們driving 開車 有沒有 我們要到一個地方 我們不知道 你要開Google Map 你開了 地址打上去 它就接上去了 念佛也是一樣 所以【清涼月兮有水皆含】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那下面中峰國師怎麽説呢【功德雲而無山不戴】這一句話是比喻什麽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