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我們的目的到最後,記得:到最後,不管今天你有多少的財富、地位有多高、你的前途有多好、家庭有多美滿,我們到最後都避免不了有生必有死,所以希望我們這一段時間,我跟你們好像同參道友,希望我們將來能夠同生極樂國。説實話,這個是我們最向往的,也是最希望的。希望這一生能夠親近阿彌陀佛。因爲我們已經明白了這個宇宙人生的真相,確實真的很苦。你明白這個道理,世間的萬緣,世間的一切法,我們應當不要過於執著,隨緣就好了,有就有,沒有就算了。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把這個去思維、去思考。我們這一生,死要往哪裡去,生從哪裡來的?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搞清楚。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爲了什麽?死後,要往哪裡走?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去思考。…
有一位居士,這位居士他是一位企業家,生活非常富裕。他問我一件事,他說:師父,世界上真的有妖魔鬼怪嗎?如果有妖魔鬼怪的話,怎麽樣去辨別呢?怎麽樣去分清楚這個妖魔鬼怪?他問我這個問題。
我就直接跟他解答,我說,有啊,在我的面前有一個。我就跟他講,在我的面前,我説很多,非常多。尤其是在末法期間,非常多。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學《楞嚴經》就是這個道理。
我説,是你呀。他就問我這個事情。我就跟他解答,我説,現在雖然我們長的像人,生在這個人道,我們的面貌是人,但是我們的心,不是人心。這個是真的。我們雖然生在這個人道,面貌是人,但是大家你去思維,去看一下,雖然是人,但是他不是人心,他們的心都是妖魔鬼怪。怎麽去分別呢?你看《楞嚴經》佛不是告訴我們嘛【邪師説法如恆河沙】。尤其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經,第四卷裡面,大家有空去看一看。在第四卷裡面,這一段經文不長,很短。佛在《楞嚴經》的第四卷,佛在《楞嚴經》的第四卷,稱爲【四種清淨明誨】這一品,就是說有四種清淨明誨,在這一段經文,佛,告訴我們什麽?
因爲這一段經文就是在講什麽?就如同好像照妖鏡一樣,如果能夠學習這一品(這一卷),你的眼睛就如同孫悟空一樣。你在生活裡面你會過得很自在。你的眼睛會像孫悟空一樣。你看孫悟空好厲害,哪一個是妖,哪一個是神。哪一個是妖來害他的師父,或者哪一個神要來救他的師父,他的眼睛一看就知道了,孫悟空。大家應該有看過。
所以,這第四卷裡面就如同照妖鏡一樣,這一卷是講什麽呢?就是爲我們辨別四種:哪一類是妖,哪一類是魔,哪一類是鬼,哪一類是怪。分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尤其我們生活裡面,上班工作。在《楞嚴經》第四卷裡面,大家應該去參與一下,學習一下。當你在處事待人接物,你是怎麽樣去化解的,你就很明白。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滅法經》(《法滅盡經》)裡面,不是《楞嚴經》,《滅法經》(《法滅盡經》)有跟我們講過一句話就是預言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預言。他講什麽呢?
他説將來,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經,哪一部經先滅掉呢?先消滅呢?就是《楞嚴經》。《楞嚴經》這一部經先滅了,然後最後的就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大本就是《無量壽經》我們講就是《無量壽經》。其實,他都在講《彌陀經》,最後的。爲什麽《楞嚴經》先消滅呢?因爲這些妖魔鬼怪,他對於這一部經非常的頭痛,很討厭。所以想盡辦法要怎麽樣把這一部經把它消滅了,它才能夠作怪嘛。
如果有這一部經,它很難作怪呀。所以,先把這一部經消滅了,它才能夠做怪。所以你看,以後這一部經消滅了之後,或者我們講現在這一部《楞嚴經》開始要慢慢消滅了。如果消滅之後呢,我們很難辨別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的。有時候他裝得很像佛菩薩一樣,你看他好像在修行,拿一個念珠,其實我們不知道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他有時候裝得很像。類似的。裝得非常像。有時候我們把他當作佛菩薩來供起來。這個非常危險。
所以,我鼓勵大家有空把這個第四卷《楞嚴經》去學一學,去看一看,你就明白了。尤其這一部經《楞嚴經》不是普通經典。以前在印度,皇帝是把它當作國寶。希望大家就是能夠這樣辨別。所以,你們想一想,我們現在雖然面貌,我們的面貌長的是人,但是我們的心不是人心,妖魔鬼怪的心。所以,儒家左丘明,你看左丘明在《左傳》裡面,不是講一句話嗎,他説【人棄常,則妖興】這個是左丘明在《左傳》裡面講這一句話【人棄常,則妖興】
什麽叫做【常】?常,指的是五常。人,如果失去這個五常,他不是人了,他就是妖魔鬼怪。雖然他長的是人,但是他的心,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跟妖魔鬼怪是一樣的。你看那個五常是什麽?仁、義、禮、智、信。人,沒有仁義了,你看,我們佛家裡面講五戒,不殺生。人,沒有仁,沒有義,沒有講禮,沒有講信用。所做的,所學的,就是邪知邪見的。你想一想,他跟誰都在一起的?就是跟妖魔鬼怪在一起的。那現在我們問我們自己:我們學佛的人,我們念佛的人,我們的心是不是跟妖魔鬼怪在一起的?你的態度,你的言語,你的個性,你的想法,你所作所爲的,你是不是跟聖賢人一樣的? 還是跟佛菩薩一樣的?或者你跟妖魔鬼怪是一樣。
所以,你跟妖魔鬼怪是一樣的,那將來幾乎都在三途了。所以,這個《楞嚴經》裡面爲我們指一條路出來,希望你們有空去學一學。這一段經文不長,你慢慢去聽,慢慢去學。老和尚以前有講過,在美國,他有講過。你就有空去聽一聽,去看一看。這個是第一個問題,我跟大家來介紹,順便來分享。因爲我們現在這個眼睛沒有智慧,沒辦法辨別這個是真,這個是假,這個是對還是錯。我們真的有時候辨別不出來,所以有時候會犯那些糊塗、做一些糊塗事。這個我們必定要清楚、要明白。要不然以後,會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淨土,這個必定要知道的。
****
1)07 002 0001《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slJvHpF3fqs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熾盛世間。】
【廣行貪淫。為善知識。】
【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2)07 002 0002《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vdaxfOjOfbI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為大力鬼。】
【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
【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3)07 002 0003《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kyIwpPOG-8g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何以故。】
【服其身分。皆為彼緣。】
【如人食其地中百榖。足不離地。】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
【身心二途不服不食。】
【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4)07 002 0004《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YacP9_hW4Rc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炫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
【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
【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
【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5)07 002 0005《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nEtgM_9uzU8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燃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
【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蓄。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6)07 002 0006《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iptkuyCGCZI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我滅度後。】
【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
【或作沙門。】
【白衣居士。】
【人王。】
【宰官。】
【童男童女。】
【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
【與其同事。】
【稱讚佛乘。】
【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
7)07 002 0007《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https://youtu.be/Yopm6QQMofQ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
【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
【自不能生一切枝葉。】
【心三口四。】
【生必無因。】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