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1, 2024

學悟法師 20240616《念佛的好處》 第一時


學悟法師 20240616《念佛的好處》 第一時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首先感謝我們的鄭居士。感謝我們的鄭太。

今天,藉這個共修的因緣再一次來給大家結個法緣,談談佛法。

我算一算,大概將近一年多了,沒有跟大家一起共修。其實,這一年當中,有時候,會有一個想念,想念大家!因爲平常我們每一年,至少有四次,在這個地方,舉辦三時繫念、打佛七、八關齋戒、講經。

這一年當中,因爲有一些因緣,業障深重,沒有修好,身體出了問題。所以,這一年師父都在印尼調養,最近調得很好。所以,剛剛這一次澳洲有一些因緣,我就回來。我就告訴鄭居士,我想禮拜天跟大家見見面,講講話。因爲説實在,很想念你們。大家好不好?

以後,可能不會到處亂跑了,以後來到澳洲的因緣可能會很少了,會很少。因爲身體出了問題之後,決定下來了:要定在一個地方。好好念佛了。我自己有自己的道場,好好在這個道場定下來講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有淨土資糧,開始要定下來了。

所以,今天非常的特殊,因爲月底我要到墨爾本,墨爾本回來,七月初,我就要回印度尼西亞。七月中,我就要去台灣,參加我們的師父上人老和尚的二周年。

所以,今天我就藉這一次跟大家結一個法緣,難得,還有這個因緣,能夠聚在這個地方共修,念佛、學習、聼經聞法。

所以,説實在的,一個道場要管理是很辛苦的。我很明白我們的鄭居士還有鄭太常常擔心這個問題,我很瞭解,因爲不容易!

特別現在出家眾,越來越少,所以,一個地方能夠有一個法師來講經非常難得,真的。尤其在這個道場當中,你能夠學習淨土,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爲主,你這個人的福報可以說,有福之人。很不容易。

所以,你們要好好珍惜,去爭取這麽好的因緣,將來念佛求生淨土,比什麽更重要了。沒有比這個事情更重要。這個世間,説老實話,啥都是假的。就算你有上千萬的財富,終究最後,你還是帶不走;就算你今天活到一百二十嵗,但是,總有一天你還是要離開;就算我們今天所居住的這個環境,澳洲環境很好,吃、住、水、空氣,都很好,特別是老人,住在這個地方,是有福,但是,不究竟,無常。它不究竟。

所以,好好珍惜,人生一來,你要懂得怎麽樣去利用。借這個假身修真,好好用功。真的,師父這一年來,悟出很多道理:什麽都是假的。聽起來好像明白、瞭解,其實,一絲毫明白都沒有。像釋迦牟尼佛常講的:人生無常,國土危脆。聽起來好像明白,其實,你沒有真入佛陀的境界,(佛陀)爲我們所開示的境界。

今天,我就跟大家借這個因緣來講講。有人説:師父,您爲什麽最近又發福了?吃得好,睡得好。所以,好好珍惜。像師父這一年來,我走很多地方。特別到小鎮、鄉下,我喜歡到那個地方去弘法。爲什麽喜歡到鄉下?人老實,淳樸。你説一,他就一。你説二,他就二。所以,像這一種人,在這個社會上已經很少了。

住在大城市的人,不老實。真的不老實,很容易被迷惑,不容易來勸導。所以,我喜歡到小鎮、到鄉下,去弘法,跟大家來介紹念佛法門的不可思議。

但是,我走很多地方,讓我很驚訝,驚訝什麽呢?很多地方,不要説聞到淨土,聞到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有時候連一句阿彌陀佛,他們都沒有聽到(過),都不知道。你跟他鼓勵,你勸導他,你爲他介紹淨土法門,他們都不知道。阿彌陀佛是誰,他們也不認識。

甚至於有一些人,對彌陀名號很排斥。認爲彌陀名號是不吉利的,我看到很多。讓我這個心堅持決定下來,有多苦,一定要把佛陀最精華的精華,在佛法當中最殊勝的一定要介紹給大家,希望這一生,他好好念佛,能夠認識淨土法門、認識西方極樂世界。將來時間到了,好好念佛,親近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這一生他就不白來了。所以,我的工作現在就是這一個。

今天,我就借這個因緣跟大家來講講話。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因爲我好久沒跟你們講話,心裡面有點緊張、害怕,怕講錯。因爲,你們大家都修得好,念佛念得好,我比你們差的遠。所以,我就借這個因緣跟大家講講。

過去,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常常勸導學佛的人,他老人家是怎麽講的呢?他説:人,這個人是指念佛的人,對於那些一生,向往、親近求生淨土,這一些念佛的人來講。

他說:人,能夠分別,能夠搞清楚、搞明白西方極樂世界的快樂、西方極樂世界的完美,西方極樂世界的幸福、自在、無憂無慮,能夠跟娑婆世界之苦分得清楚、搞得明白,那麽這一個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遠了。就是說容易了。他說這個人,離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遠了,就容易了。

過去善導大師所講的: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沒有一個不往生的。現在,念佛的人多,你看,這麽多人在這個地方念佛,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多不多呢?不多。以前,過去是萬修萬人去,現在的人,一萬當中才找到一兩個,那個是算不錯了。

那麽請問大家:這一兩個當中,我們是不是屬於其中一個呢?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我們是不是屬於其中一個?你好好去思維,將來該怎麽生死,只能自己決定,沒有人能夠影響你的。該怎麽往生,就怎麽往生,該怎麽生死就怎麽生死,就看個人。

所以,我常常告訴念佛的人:把你們的方向,把你們的目標搞清楚,搞明白了,然後鎖定:無論怎麽樣的境界,不會來動搖你那個心。只要你搞清楚,你的方向,你的目標,沒有一個不往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這個道理我們要深度去體會啊。我們要真的,去問問我自己,我的未來,我的路將來是怎麽走呢?沒有人能夠來障礙你的。你自己要選擇,如果選對了,那恭喜你了。如果選不對了,那麽你這一生念佛,就白念了。爲什麽呢?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修點福報而已,你還是離不開六道,你還是搞六道輪迴。

所以,我們要搞清楚:佛號是怎麽念的,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的方向,我們的信心,我們的願力,我們已經建立、堅持,關鍵我們自己本身有沒有這個心態,那個才是關鍵。

所以,好好深度去思維印光大師所講。真的,這一生能夠遇到不容易,太難得了。那麽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要好好爭取。總有一天,無常來臨了,我們知道了,該往哪裡走,我就知道往那個方向離開。那麽我們今天念佛就不白念了。知道嗎?

所以,有時候我每一次看《無量壽經》看到四十八願,想一想: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太好了,太好了!真的太好了!我們在這邊擔心:有一天這個身體生病了,有生病之苦,生病很辛苦的。西方極樂世界不要説生病,連生病的名字你都沒有機會聽到,你説好不好?好啊!

我們在這個地方擔心:有一天這個身體衰老了,有老之苦,人一老了很辛苦,真的。西方極樂世界不要有老苦,連老苦的名字你也沒有聼得到,爲什麽?金剛不壞身!

我們在這個地方擔心:有一天,有死之別,有死之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西方極樂世界不要說有死之苦,壽命都是無量壽的。

我們在這個地方擔心:每一件事情不能稱心如意,不能稱心如意的事情,後頭就是苦啊。西方極樂世界,每一樁事情都是稱心如意的,都是心想事成的,都是隨心所欲的。你想要到十方諸佛國土,動一個念頭,你就到了。你在這個環境行嗎?不行啊!

我們在這個地方每一天難受,有八苦焦煎。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八苦焦煎,連苦的名字你也沒有聼得到。這麽好的環境,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怎麽不念佛呢?怎麽不發願呢?如果到這樣程度,你還是不明白,説明這一個人業障很重,業障重的人,你怎麽勸他也沒辦法。

所以,大家你可以去思維一下:我是不是屬於這一類的人呢?一目瞭然啊。很清楚,佛講得很清楚的。所以,好好去真修、去認知:爲什麽我這一生要念佛?我爲什麽要發願求生西方?你要認知。生死無常。

師父,最近生病,常常去醫院檢查身體,前兩個小時見到他,出來遇到他的家屬,他家屬説什麽呢?爸爸走了,媽媽走了,先生走了,太太走了,還有年輕的,兒子也走了,一進門。還有沒有時間念佛,不一定。我們現在有這個因緣,我們要抓住,好好念佛。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有人問你:“你為什麽要念佛?”請問大家,你如何回答呢?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能夠讓我們證得無上菩提。如果有人問你這個問題,你説:“我要念佛成佛。”人家問你:“成佛有什麽好呢?”你能夠講得出來嗎?成佛好嗎?好在哪裡?你能夠講得出來嗎?

你一個凡夫,你能夠講到佛的境界嗎?能夠講得出來?如果有人問你,這個問題很簡單。

如果,有一天你的兒女,你的先生,你的太太,你的朋友:“你爲什麽天天要念佛?”

“我念佛要求生西方,我要親近阿彌陀佛!”如果一個初學佛的人聽到你這樣講,他敢來念佛嗎?動不動“求生西方”。我們這個人生還有很多事還沒做完,動不動跟我講求生西方,誰敢來念佛呢?你如何解答?讓他們能夠對這句名號產生信心,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請問大家,如何回答?

如果從一個角度簡單來講,今天如果你這個心,不會被欲望所惑,違背這個欲望;不會被名聞利養,不會被你們的自私自利,不會被你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被迷惑了,就如同六祖慧能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一種境界了,你可以不念佛。就好像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的時候,講了兩句很重要的,第一句是什麽?

【以戒為師】爲什麽以戒為師呢?請問大家,我們念佛的人要不要持戒?要啊!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要以戒為師呢?因爲人,有貪念,人有欲望。你不持戒,行嗎?不行啊。

今天我們念佛也是,只要你不被這些境界而所轉,你能夠像六祖慧能大師,自性本來清淨那一種程度,你可以不念佛。

但是,今天我們每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都在造業的。(如果)我們(還有)貪瞋痴慢疑、(還會)被外面的五欲六塵(誘惑),(還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還有)我們的欲望、我們的貪念,那麽你今天不但你要念佛,你還是要念法,你還是要念僧。

但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門,都會講到我們這個心。如果有一個人,來問你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解答呢?【爲什麽要念佛?】因爲最近我常常遇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把這個問題來談一談,我們來研究一下。讓我們(對)這一句名號,能夠生起、增長我們的信心,讓我們這些初學佛的人,遇到這個念佛法門,沒有一絲毫懷疑;歡喜接受念佛法門。

因爲我最近常常遇到(有人問)這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多半都是屬於初學的,但是,很多這一些老同修,念佛念了三十年了,有時候會疏忽了。所謂的“....”,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來談一談,因爲你們大家都在念佛,是不是?要如何讓這個佛號增長你的信心,才不會懈怠,讓你能夠明白這一句名號,它的用處、它的好處,讓我們能夠深入,把這一句名號跟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人生、跟我們的想法,能夠融合而一。

在一切處一切時,你不離這一句名號。口不離佛號,心不離念佛。讓你們增加這個信心,無論你在哪裡,上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如何用這句名號來幫助我們。大家念佛超過十年的,請舉手。念佛五年以上的請舉手,五年以下的。

我們這個道場是淨宗的道場,顧名思義就是專修淨土的,就是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為主修。一定要知道。就是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主,除此之外,我們不念其他的,只有一句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所講的【長時熏修,一門深入】。你要成就自己,首先,釋迦牟尼佛沒有勸導鼓勵我們去廣學廣修,或者去,把八萬四千法門去學,沒有。你要成就自己這一生當中,你必須先從【專】開始,所謂的【一向專念】,下面是什麽呢?【阿彌陀佛】。你要【專】。

像運動員,比如説足球、籃球,他們爲什麽這麽出色?這麽有名呢?就是因爲他一生把心思放在“球,如何把它打好”。

我們今天念佛也是如此,你要如何把這一句名號念好呢?你要把你的心放在這句阿彌陀佛名號。你不能有第二個念,你有第二個念頭,佛號沒有了;佛號沒有了,習氣來了;習氣來了,又開始造業了。所以,如果你要想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好,你要先把你的心,專心繫念在這一句名號上。

所以,以這一句名號,為主修。

淨土,也是叫做淨業。所謂,專修淨業。爲什麽專修淨業呢?淨,所指的是清淨心。就算我們還是凡夫一個,煩惱未斷,只要你那個心清淨,你真的對阿彌陀佛有信心,你對西方極樂世界一絲毫沒有懷疑,你那種心態,你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算你的煩惱未斷,你還是能夠往生西方。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不是在你念佛拜佛,念了多少,拜了多少。關鍵你那個心,有沒有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行爲,有沒有跟阿彌陀佛一樣?你的願有沒有跟阿彌陀佛一樣?如果你的願、心、行,符合了,就算一句、十句,臨終的時候,都能夠得生淨土。心要清淨。

所以,你還有一絲毫、一絲毫,對這個世間的執著,那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你的份。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念起來容易不容易?容易。做起來呢?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呀。如果容易的話,我們早就去親近阿彌陀佛了,你還留在這個地方?就是因爲你們還有那種沒有發覺、觀察到,你還有一絲毫對這個世間的留戀、妄念,還有執著、還有分別。聼起來容易。只要你能夠講話,連三嵗小孩都會念這句阿彌陀佛。但是,做起來呢?還(差)得遠。

所以,天天要念,不得已。你不念,不行。

只要你還有一絲毫(留戀),就好像我要回國,我要先從這邊放下,你才能夠回了嘛。你這邊放不下,你回不了。

師父,最近遇到了一個老同修,念佛念了二十六年,生病的時候,我給他助念,兩個小時。我在那邊陪他念佛,他頭腦還清醒,頭腦很清醒。也不是為他助念,我陪他念佛。

他知道,他說: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無盡的美好,我非常向往、我非常的希望,有一天我要到那邊。但是業障深重,每一次願力來了,他的業障就現前了。他每一次要發這個願,他(就)業障現前。業障最嚴重的什麽?就是他的小女兒。我陪他念佛,他生病了,我陪他念佛,我們一起來念佛。念了一半,女兒的想象出來了:“我的女兒怎麽辦?我以後走了怎麽辦?”你想一想,他平常的時候很用功,很明白這個道理,但是臨終的時候,當他生病的時候,業障現前,障礙他。

所以,你要小心你的念頭。一個人要臨終的時候,你要注意:哪一個念頭最强的,他就跟著那個念頭走了。真的。這個就是業力。哪一個念頭最强的,他就跟著那個念頭跑了

如果,今天你的這一念當中佛號是最强的,那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把握如果,這一念當中,你放不下這個世間,放不下你的兒女、放不下你的地位、放不下你的享受,那麽你就跟著這個念頭跑,自己不知道

所以,爲什麽我們每一天要鍛煉,鍛煉什麽?叫你捨,叫你放下,就是這個原因。遇到境界的時候,你就容易了,你不容易被這些境界而所轉,一所轉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離開我們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現在看起來容易,但是,遇到境界的時候,那就看你們的定功了。你沒定功,你沒辦法,你就隨著你自己的業力搞六道輪迴。所以,今天,我們專修淨土的,我們這個道場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有一天,有一個人來問你:“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是無量無邊的,你們爲什麽要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呢?爲什麽不念別的佛號呢?”

釋迦牟尼佛有為我們講:在這個宇宙,不僅僅一尊釋迦牟尼佛,(佛)是無量無邊的。而且每一尊佛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無論你念哪一尊佛,這個佛號的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這麽多的名號,你爲什麽單獨要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爲我們都是修淨土的嘛,我們是修淨業的,我們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人家要問你,你要搞清楚。

“你爲什麽不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你爲什麽不念毗盧遮那佛?你爲什麽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

而且,佛告訴我們,每一尊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佛名號。心生恭敬。獲無量無邊福德。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這個是佛在《地藏經》講的一句名號。何況你今天用這個心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這個功德大不可思議了!大到什麽程度呢?無法用語言來給大家形容。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請問大家,“我爲什麽要念阿彌陀佛?”誰能夠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爲什麽要專念阿彌陀佛?爲什麽不念十方諸佛的名號?”如果有一天人家問你這個問題,你該怎麽解答呢?怎麽回答呢?

“反正念佛,有念有保佑,有念能夠發財,平安。”是不是?那麽我今天問你們,你們怎麽解答?

如果,照《佛説阿彌陀經》來講,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有幾次勸導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呢?幾次?有人知道的,不要講,我要問那些不知道的。你們不是常常誦彌陀經嗎?你們沒有發現嗎?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勸導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有幾次?四次。《彌陀經》可以做證明的。確實釋迦牟尼佛連續四次來告訴我們: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所以,這一部經很特別。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來沒有勸人家超過兩次的,沒有,只講一次,但是在這一部彌陀經連續的四次!這個什麽原因?什麽意思呢?有大的道理。你要去研究一下、瞭解一下,釋迦牟尼佛爲什麽唯獨在這一部經,在其他的經典從來沒有這樣做過的,但是唯獨在《佛説阿彌陀經》連續的四次,勸導我們念佛。

所以,今天我們就順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念佛求生淨土。但是,這個問題是最容易答復的。可是人家所問的問題并沒有把它解開。從《彌陀經》上來講:我們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的,我們作爲學生,他作爲我們的老師,我們就順從老師的教誨,我們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專念阿彌陀佛?不但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在《佛説阿彌陀經》,我們可以做證明: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勸導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請問這個是什麽意思呢?

沒有一尊佛不勸導我們的,《無量壽經》《彌陀經》可以做證明。諸位同修,今天如果你把這個宇宙,宇宙,(就是)佛法講的法界。這個宇宙很大。如果你能夠把這個宇宙人生真相真正的搞清楚了,真正的搞明白了,你就明白一切諸佛如來,爲什麽勸導我們要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你能夠搞清楚。

所以,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雖然對初學佛來講,但是對我們來講,它是一個大問題。爲什麽呢?下面的,佛告訴我們的:

你看,佛教裡面有一部大乘經叫做《八十八佛》。有沒有讀過這一本書?以前師父常常讀,但是,讀不出來它的味道。師父常常念,念《八十八佛》,以前常念,念一尊佛就拜,八十八佛。但是,沒有發現,後來認識了淨土,我才明白。

《八十八佛》裡面有一段經文:【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大家有沒有印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什麽叫做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就是說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法界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明白嗎?不可思議。【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法界、整個宇宙、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名號的本名。而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

就是說【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叫【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那個功德很大!一句【阿彌陀佛】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名號統統包括在裡面了,你還要拐彎抹角嗎?一直了當,一句阿彌陀佛,你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統統念在裡面了。

那個功德有多大?太大了!剛才前面不是講過了嗎?《地藏菩薩本願經》,一個人能夠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用恭敬的心,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德,超越四十劫生死的重苦,【常生人天,受勝妙樂】!你想一想,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你今天把這句阿彌陀佛能夠在這個地方好好念,你等於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名號念在其中了,你還要念其他的嗎?你還要拐彎抹角嗎?沒必要。這個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改不了的,它就是事實,你怎麽改也改不了。這個就是事實。那麽今天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會搞別的嗎?不會。

所以,請問何以說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爲什麽呢?這個問題一定要解答,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爲什麽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呢?

其實,如果你從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去看,大家都明白,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如果把它翻成中國話,阿彌陀是無量,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翻成智。那麽請問大家,阿彌陀佛,如果翻成中文叫做什麽?無量覺,無量智。所以,大家想一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呢?都是。沒有一尊佛不是無量智,沒有一尊佛不是無量覺。

所以,你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夠明白: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確實真的,不可思議的;確實真的,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所以,你想一想,你念這句阿彌陀佛,你説你功德大不大?很大!

所以,過去有人曾經問我一樁事情,他說:“師父,毗盧遮那佛也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名啊。”對。但是,不一樣。雖然它的意思很接近,但是不一樣。毗盧遮那,如果翻成中文的話就是遍一切處。毗盧遮那,它是梵語,翻成中文是遍一切處。

阿彌陀佛,是以無量覺遍一切處;阿彌陀佛,是無量智遍一切處。所以,這一個名號合起來,一看,意思就非常的明顯。所以,我們要明白,佛名號真正的含義。

所以,今天一切諸佛如來勸我們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是沒有道理的。你想一想,一句名號的功德大不可思議。所以,佛在經上爲我們做了多的比喻,為我們説明,簡單我舉一個例子。

佛在《無量壽經》講過一件事,哪一件事?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有意無意稱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無意、有意,真誠心,一念之間,然後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人所獲得的功德,那真的大,功德不可思議。

大到什麽程度呢?有沒有人知道?不要説我們,連舍利弗都不知道,連等覺菩薩都不知道,唯有誰能夠知道?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如果不是成佛,如果不是佛,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今天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親近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了,然後你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告訴你,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 

那這個功德有多大呢?大到什麽程度呢?我們在一部經叫做《大智度論》裡面,龍樹菩薩有做了一個比喻,什麽比喻呢?形容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功德)如何大不可思議呢?

龍樹菩薩講的,他說,假如有一個人,一生出來,每一天跑一千里,每一天哦,沒有間斷,跑一千里;這一個人的壽命幾歲?一千嵗。他每天在跑。在這個千里之内,全部都是金銀七寶,而且,這一些金銀七寶都是他的。你們想一想這個人的福報有多大?很大!如果,他把這些金銀七寶去供養,去布施給無量無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想一想,這一個人的功德,他的福報大不大?大到不可思議,怎麽形容?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無法去形容的。無法用語言來給它解釋的。

你想一想,一千嵗,每一天跑一千里,千里之内金銀七寶就是他的。他把這些金銀七寶去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那個福報太大了!不要說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供養一尊佛那個福報很大,你那個福報享不完的。不要説一尊佛,一位阿羅漢,也不得了啊。

你看,佛的堂弟,阿菟樓馱,是梵語,翻成漢語是什麽呢?阿菟樓馱,在《彌陀經》,有代表阿菟樓馱,最後一個。代表【無貧】。他長劫以來,從來沒有受貧窮的果報。都是生在帝王之家。富貴之家,從來沒有受貧窮。爲什麽他會受這樣的果報?因爲過去他曾經供養一尊辟支佛,一位阿羅漢,所以,他的福報這麽大。

你想一想,你把這個福報,把你所有擁有的財產,你去供養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們可以想一想福報大不大呢?很大。

但是,下面的那一句,龍樹菩薩講:雖然他的福報很大,可是還不如這一個人在末法時代,在這個時代,這一個人,這一念之間,真誠來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功德,超過這一個人的功德。而且,一念之間,念佛的功德的殊勝。還不如念一句阿彌陀佛。

怎麽會這麽殊勝呢?其實,它有道理。只要一個衆生曾經念過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念哪一個佛的名號,這個衆生的成佛的因,已經定下來了。你要明白,這個衆生將來必定成佛。這個是佛在經上講的。龍樹菩薩告訴我們,還不如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爲什麽?因爲你將來你會成佛的。因爲你把這個因種下去,你把這個種子已經種下去了。我們一定要相信佛的話,要相信。佛沒有理由來騙我們的,沒有理由。真的

你看,佛在《法華經》不是講一個故事嗎?他説,有一位老漢,五百劫前,有一天,去山上砍柴,遇到老虎要他的命,怕得要死,所以,跑,跑到哪裡?跑到樹上,因爲那個老虎一直追他,怕麽。

哪一個人見到老虎不跑的?請舉手?不要説老虎,師父見一隻狗,師父都害怕。因爲以前有被一隻狗咬過,好痛苦。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像這樣的境界,你要...趕快跑,你能不能不跑。

這個人就跑到樹上去了。害怕麽。

像以前有一位老居士:“師父,我要修忍辱,像海賢老和尚那樣。”我説:“很好!”如果有一天有一個人拿個棍子要打你,你要給他打嗎?要不要給他打?我才不要。人家要打你,你趕快跑,笨笨的給他打這樣,學佛不能愚癡。“學忍辱,來呀,打就打唄。”不行!該躲的要躲,該跑的要跑,這個人跑到樹上了。突然間念了【南無佛】。沒想到,五百劫後,他的善根成熟了,遇到了釋迦牟尼佛,後來出家經過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這一個人結果成道了。

所以,你不能小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們今天,天天在這念阿彌陀佛還得了嗎!這個無意有意的,一句【阿彌陀佛】有這麽大的功德,你今天在這個地方天天念佛,那這個功德大不可思議了!

所以,很多人問:“師父,供養布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不是也是在修因嗎?”對呀,也是在修因,雖然都在修因,但是,他的信念不一樣。

比如,有一些人供養布施,求什麽?求人天福報,來世生好一點。不要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生在一個很好的家庭,幸福美滿的家庭,衣食無憂,很快樂。很多人都求這一個。但是,無論你怎麽求人天福報,縱然得到了,總有一天也會沒有了。縱然你有上千萬的財富,你總有一天也會沒有了。

就好像一個人,我們印尼有一個很有錢的人,可以說最有錢的一個人。最後呢?當他躺在棺材的時候,他能夠帶得走他的財產嗎?帶不走啊。一草一木沒有帶的走。

所以,這個告訴我們什麽道理?衆生一念之間念佛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斷絕。所以,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將來這一個人必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入涅槃界的意思是說:就是入佛的境界。這一個人將來必定成佛,無論有意無意,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這麽殊勝的功德,何況我們這一天當中,在念佛堂天天念佛,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你要堅定的信心: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真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好好念,真的,好好念。從這個角度,我們應當要明白,爲什麽我們要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就是我們所講的,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來培自己的福報,因爲這個名號功德太大了

因爲時間的關係,我最後給大家來講一個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大家不可以學,聽聽就好了。這個故事是怎麽講呢?爲我們説明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確實真的。

唐朝有一位比丘叫雄俊。有沒有人聽過?唐朝,雄俊。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有這個公案。這位比丘跟瑩珂法師差不多一樣。瑩珂法師大家都聽過了,雄俊,大家有沒有聽過?沒有。

這個雄俊比丘常常犯清規,不守戒律。戒律對他來講不起作用,所以,天天(犯)。但是,他有一個善根,無論他天天造業,但是他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從來不懷疑,他很相信。所以, 一方面,他也造業;一方面,他也念佛,很用功,很精進。所以,大家笑他:“這麽惡的一個人,什麽事都幹出來,他還是念佛。佛怎麽能夠幫助你呢?”

你知道雄俊比丘跟這些同修講什麽呢?“你説這一句名號對我有用沒有用,你説不算。誰講有算呢?佛講的有算。所以,你講不算!因爲我相信佛。佛從來不打妄語,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一劫生死重罪,這個阿彌陀佛講的。我相信。你講,不算!”

所以,一方面,他也造業;一方面,他也是用功念佛。有一天,他暴斃了。他被誰抓了?被閻羅王抓了。閻羅王在審判他的時候,說:“你看,你造的業,造的這麽多,我現在看你的造業,判你到哪一個地獄去。”他說:“你的造業很重,現在你的造業我要看,我要你判到哪一個地獄去受苦。”然後,雄俊比丘,他就下面大喊大叫,他反對閻羅王:“閻羅王,對呀,我今天造了很多業。但是你知道嗎?我也有念佛呀!我也是在念佛,念佛的功德很大!”不是,剛才講的:【稱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能滅八萬億生死的重苦】麽?我也是在念佛呀!

“對呀,你也是在念佛。但是,你造業很重。”“我不管!反正我也在念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不打妄語!因爲這一句是佛講的。”所以,他就這個閻羅王唱反調,在那邊理論、辯論。

後來,雄俊比丘就合掌,很大聲的念【阿彌陀佛】。結果呢?沒想到,一念,整個地獄變成清涼。你知道那個地獄是很黑暗的,都是火。一下子變成清涼,這一些火坑,變成蓮池。

而且在當下西方三聖示現在他的面前。因爲這個因緣,雄俊比丘就跟著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怎麽知道的呢?因爲這些衆生在地域受苦的同一天,受到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也得到利益,被放出來,然後,講給大家聼,而這個故事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有記載。你想一想,爲什麽他能夠做得到?

很多人說:“師父,今天,我不念佛了,等到我下地獄的時候,我再來念佛。”這個可不能學,這個很糟糕!這個事情我們不是要像雄俊那樣,他只是來給我們一個比喻。比喻什麽?我們今天念佛,雖然看到下下品有這樣的例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我們不是想學他們。我們要學哪些人?上上品的這些人。你不能因爲這些例子胡作非爲,肆無忌憚的,什麽都幹出來,反正念佛能夠幫助我往生。不是。這個告訴我們:這一句名號真的不可思議:左脚你已經在地獄了,右脚你還在這個門口,你真的念這句【阿彌陀佛】,真的有救!

這説明什麽呢?説明這一句名號真的不可思議。大到什麽程度?無法形容。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好好念佛。用這一句名號來做什麽呢?磨練我們的心,把我們的心好好磨練,讓這些毛病習氣能夠化解,把你那個心本來的面目,什麽是本來的面目?清淨的心、慈悲心,關懷的心,把那個心恢復。讓這個心平衡,讓我們的語言不要去講別人的壞話,讓我們的念頭不要起貪瞋痴慢,讓我們的行爲能夠修正,那我們今天的念佛就不可思議了。

所以,因爲時間的關係,我就給大家講到這個地方,希望大家好好念佛。

確實真的,這個世上沒有一樣東西值得我們留戀的,包括我們這個身體,沒有一樣東西值得留戀的。總有一天,早晚而已。你早一點離開跟晚一點離開都是一樣,到最後你還是不能不面對無常的來臨。

所以,好好念佛。用這一句名號來改變我們的心態,爲什麽要改變我們的心態?因爲你的心態能夠決定你的未來。如果你的心態不好,你的未來都是一片的黑暗。所以,你的心態好,言語一定好;你的心態好,你的行爲一定好。

所以,我們今天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來用一片鏡子,來照亮你自己的心。你的心以前毛病很多,習氣多,喜歡講別人的過失,喜歡看別人的過失,喜歡講別人的不好。

我們好好念佛,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態。這樣我們念佛,才能夠得救;我們念佛才能夠得力。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