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21

52很多事情 我們一定要從好的地方去看待 不要往 往往壞的去想 要記得這件事 / 話講多了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會跟人家結惡緣

 《佛說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今天 我再藉這個短短的時間 來跟大家繼續來學習 《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這一部經 説實在的 是很深 只是選擇一些 重要性的 來跟大家 報告 分享 就是最簡單的 所以 感謝大家的 支持 讓我有這個機會 來跟大家學習 所以 走到哪裡 我用一個學習的心態 來跟大家一起來 學習 所以 不管人怎麽樣的批評 這個都是好事 幫助自己能夠增長 增長自己的什麽呢 我們的福德 因爲我們在這個世上 我們的智慧 不足 我們的福報 也不足 所以用一個 學習的心態 來增長 我們自己的福德 只有增長自己的福德 在學習道業上 你才能夠 有機會的進步 所以在台上講經不是那麽容易 像師父有一次 到吉隆坡去演講三天 人數好多 一千多個人,那個很多人 我從來 沒有這麽多人的 所以 還沒講演之前 有一些人來找我 就是舉辦演講的這些人 他來跟我説:師父 在演講當中不要講得太深 就是太深度 怕人家聽不懂 另外還有幾位:師父 你要講深度一點 要不然 人家看不出來你的實力 還有 最後面的 那兩三位:師父 你演講當中 中間就好了 不要太深 也不要太淺 所以 我坐在那邊 我好難受 真的很難受 我在心裡想 我就告訴他們:師父要講什麽呢 所以 我們不是祖師大德 也不是釋迦牟尼佛 講經 才講開示 大家能夠證得無上菩提 證得阿羅漢果 須陀洹 阿羅漢 我們沒有那個能力 因爲釋迦牟尼佛 諸佛菩薩 智慧是圓滿的 所以 每一次講經常常會遇到這種的狀況 所以很難做 所以我記得 我的一位大師兄 我的大師兄 他很疼我的 很照顧我 愛護我的 所以每次跟他見面 他會常常叫我師弟 我的大師兄 他在印尼很有名的 講經講的很好 整個印度尼西亞非常有名 他常常來到我的道場 師父有一個小精舍 叫做“彌陀精舍” 其實 師父管的道場很多 萬佛寺 佛法寺 有幾個道場 但是 師父喜歡住在師父的小精舍 就是山上 跟那一些老人家一起念佛 每一天幾乎都有二十幾位 一起念佛 一起吃個飯 就是好像在叢林的道場 一起過堂 我這個大師兄 他就跟我講一句話 他說:學悟師 記得你發心要講經 你要記得我一件事 今天如果你講不好 人家會批評你的水平不夠 實力不夠 人家會看不起你 這個容易辦 你還能夠一條路 還(能)生存 但是如果今天 你講的很好 嫉妒心來了 嫉妒心一來 那你就很難了 所以他教我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 什麽意思呢 就是叫你跑了 講經完了 趕快跑 不要留在那個地方 要不然很麻煩 但是我現在 在雪梨很好啊 我沒有那種性格 我沒有那種性格 尤其我們雪梨淨宗學會也對我很照顧 在這裡生活 真的 悠悠哉哉的自由自在 吃飯的時候 吃飯 睡覺的時候 去睡覺 看書的時候 看書 有時候聼一點音樂 不是那種音樂 不要亂想 佛的音樂 那種阿彌陀佛的音樂 聽起來心裡很舒服 這樣 所以 趕快跑 其實我沒有那種個性 即使是 哪怕有人來批評 也是一件好事 爲什麽 他要來成就你的 大家累不累啊 累的話 放腿吧 放鬆一點 我師父就可以不要緊張 要不然你們 盤腿很辛苦 師父坐在這裡很舒服的 你們可以學習 以後有機會坐在這裡 感受一下那種感覺 

10 41 其實很多事情 我們一定要從好的地方去看待 不要往 往往壞的去想 要記得這件事  不管我們遇到什麽樣的事 哪怕這個事情讓我們 很難忍受的話 你也要這樣做 回頭過來會不一樣的效果 往那個好的:想 不要處處往壞的去看待 因爲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已經不容易 生命很短暫的 時間很短促 又無常 什麽時候來 什麽時候到 我們無法去預算的 要珍惜這個生命 因爲這個世間很多事情 由不了我們自己做主 太多的事情 很多事情 而所想要的 常常帶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所以 古人講的好 人不如意事常八九 太多了 那爲什麽會這個樣子呢 我們活著在這個世界上 這個環境 跟西方極樂世界 (有)根本不一樣的差別 在西方極樂世界是自己做主的 每一件事 無不是隨心所欲的 都是自己怎麽想就怎麽做 自己能夠做得了主 我們這個世上沒辦法 那爲什麽我們這個世上那麽多 讓我們不順利 種種的 讓我們很多障礙 這個就是我們的業力 每一個人到這個世間都是業力做主的 每一件事都是業力感召來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教我們要修道 怎麽修道呢 把這個業力轉成爲什麽 變成我們的願力 發願的願 什麽叫做發願呢 什麽叫做願力 釋迦牟尼佛說 你不斷的去反省 不斷的去檢討自己 不斷的去改過自己 不斷地去提高自己的境界 你要這樣想 所以 你的人生是一片的美好 哪怕是今天所遇到的事情 讓我們很困擾 這個就是自己種的因 所以感召有這樣的 果報 我們要接受 哪怕是很難 所以 我走到哪裡 就是用一個謙虛 學習的心態 來跟大家學習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 爲什麽呢 因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 將來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 將來要了生死的 世界上所有種種的事情 沒必要每一件事去對立 每一件事情去計較 沒必要 因爲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了生死出三界的 除了這個之外 一切隨緣 這個是我的想法 所以謙虛 很重要 爲什麽要謙虛 你看現在很多人 有一種心態 什麽心態 貢高我慢的 傲慢心 來學習 像這一類的人 不但不會有成就 而且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這個説實在的 所以古人説的好 【學問深時 意氣平】古人講的 不是我講的 但是這些古人講的 就是從他的三昧 他的自性流露出來 而講出來這個道理的 所以【學問深時 意氣平】沒有聽說一個人的學問越深 傲慢越重的 沒有聽説過的 一個人越有修養 人越謙虛 如果你今天學問越深 你的態度 你的心態 越傲慢 那不是學問 也不是修養 甚至於有時候 眼睛慢慢的長在哪裡 長在哪裡了 頭頂上了 看不到人了 是不是 看不起人家 輕視別人 這個叫做智慧嗎 那個不是智慧 那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煩惱 完全走錯的路 他不是正確的 所以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爲什麽要一門深入 你要斷煩惱 斷什麽煩惱 就是斷你的傲慢的心 你傲慢的心伏住了 你才能夠【法門無量誓願學】不然的話 你所學的都是邪知邪見的 你不會成就的 所以呢 你要用一個謙虛 那一種心態來對人對事對物 因爲他是在成就我們的 所以你看印光大師的文鈔菁華錄裡面 我很佩服 印光大師 他一出家 他爲什麽會出家 就是因爲他的眼睛不好 差一點瞎了 後來念觀世音的名號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才把他的眼睛治好了 所以發心出家 一出家 他有沒有說 我要講經説法 沒有 一出家 他到哪裡去做事 到厨房 去厨房做什麽事呢 幫這些法師 這些叢林的出家眾 煮什麽 熱水 因爲以前中國沒有像我們現在 有暖氣 有種種的 天氣很冷 所以幫助這些法師 煮熱水 給這些法師洗脚 給這些法師洗臉洗澡種種的 做了幾年 五年 以前在厨房做事很辛苦的 我們現在香積組 厨房 吃飯煮菜 很方便 瓦斯 電壓 種種 什麽都有 以前在厨房做事 你要每一天到哪裡 到山上去砍柴 然後把這些東西 背下山 每一天都是這個樣子 做了五年 從來沒有怨恨別人 從來也沒有去訴苦 我很辛苦 從來沒有的 他就是這樣的心態 謙虛 所以弘一大師從來 一生對於一個人的讚歎 沒有那麽容易 唯獨對印光大師 五體投地 弘一大師的水平是很高的 沒有那麽容易對一個人讚歎 沒有那麽容易的 唯獨對印光大師 他那種謙虛 值得我們來讚歎 而且 印光大師 有一段時間住在 普陀山 閉關 做什麽 念《大藏經》一部《大藏經》大概念完 把它看完 大概要花五年的時間 五年一部《大藏經》連續看了三次(遍)總共十五年 對人對事都是以凡夫 以自稱凡夫 來對待 從來沒有跟人家說:我很了不起!我已經通宗通教了!我已經瞭解事實的真相!從來沒有 以凡夫 自稱對人 印光大師大家都知道在《印光大師全集》 第五冊 也爲我們説明 印光大師是誰 大勢至菩薩再來的 連印光大師都這樣稱呼 我們呢 學了一點經典 學了一些經教 貢高我慢 不得了 像這一種人能夠成就嗎 不會成就的 哪怕是在佛法在世法 在社會上也不會成就的 這個就是好處 所以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 我們在這個修行當中你要真正發心去修行 你想要清淨的話 你沒有基礎的根本 就是忍辱波羅密 的基礎 你的精進 談不上!你沒有精進 你談不上 你要精進 你沒有忍辱 談不上的 遇到什麽樣的 要忍 你沒有忍辱不行啊 

聽得懂嗎 聽得懂嗎 精神一點嘛!看(起來)好像沒力氣 你不要把它看太認真 我們大家都在學習的 我看到你們也是很歡喜了 跟大家在這個地方 互相學習 

真的 我最近 我發現 你沒有忍辱 你怎麽修 都不會進步 你看法藏比丘因地修行的時候 五劫 去看無量無邊諸佛的刹土 他有沒有一帆的風順 沒有 他沒有一帆的風順 他也是遇到很多的 困擾 侮辱毀謗 傷害 種種的 但是他爲什麽統統都是順利通過呢 爲什麽他能夠順順利利的通過 什麽原因 因爲他的一片的慈悲心 他的這個慈悲心而顯出來的 是什麽心呢 

他就是想:我有多苦 有多辛苦 我一定要建立一個好的環境 有一個世界讓十方一切衆生在這個環境好好修行 在這個環境能夠好好享福 能夠在這個環境裡面 而且能夠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超越六道輪回 能這一生當中 能夠證得直至成佛 所以有多苦 只有能夠成就 這個環境 我也愛護一切衆生 有多苦我也要忍辱 所以才有今天的極樂世界 如果我們今天遇到種種的困擾逆境遇到逆境起了瞋恚 遇到順境起了貪念 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成立 成不了 就是因爲一片的慈悲心 今天我做什麽樣的 我做醫生 我爲什麽要做醫生 因爲我要幫助別人 

不但要治人家的身體的病 我也要治人家的心 這種的精神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我們一定瞭解 

所以 我常常講 古人常講的一句話 【小不忍 則亂大謀小小的事情你都通不過 大的功德我們怎麽能夠成就呢 小小的事情我們都忍不住了 大的事 你能不能成就 所以 你要看一個人在生活當中 他有多大的成就 他就有多大的耐心 你要看一個人 在這個社會上 他有多大的成就 你要看他有多大的耐心 道理就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 你沒有忍辱 你精進不了 你今天沒有忍辱 你往生不了 你今天沒有忍辱 哪怕是在世法 你也不會(是)一個有成就的人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 一定要搞明白 爲什麽我們師父上人 在講經當中 常常提醒我們 你要忍辱 你要忍 不管怎麽樣 你要忍 哪怕是受不了 你也要忍 人家怎麽駡你 阿彌陀佛 要不然 脾氣一來 火燒功德林 辛辛苦苦念佛了 念了幾十年 脾氣來了什麽都沒有了 又重複再來 又再念佛 又遇到境界 又發脾氣 又火燒功德林 又從頭再來 哪一個頭啊 是不是 你看海賢老和尚 人家怎麽打他 人家怎麽駡他 一句話也不講 一句話也沒發脾氣 爲什麽 脾氣 就是地獄的業因 

所以 從這個角度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師父沒有別的 主要的 只是跟大家來分享 我們在這個世上真的不容易 活在這個世間 太多事情 真的 由不了做主 所以 一定要修道 不斷的反省 不斷的去改過 來幫助增加自己的福德 這樣處事待人接物 那就不一樣 這個就是教我們學佛 學 就是這個樣啊 所以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常常講四句話 大家一定要注意 要記得 只要你記得這句話 那就不一樣 將來我相信你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常講四句話 講什麽呢 【提早覺悟就是趕快覺悟了 不要再執迷不悟 不要再迷惑顛倒 只要你還是迷惑顛倒 你一天的日子不會好過的 只要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得到自在 只要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 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 你才能夠找到你的幸福 你的快樂 爲什麽會苦 因爲你迷了 爲什麽快樂 因爲你覺悟了 道理都是一樣 所以 佛教裡面講的非常深刻

這給做一個簡單來跟大家分享 所以如果有講錯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來指導 我們都是 一起學習 因爲我們將來要做阿彌陀佛的學生 做了阿彌陀佛的學生 等於做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學生 而且這個學生的身份是非常的高貴 真的 因爲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等於生到十方諸佛的國土 很多人向往到彌勒淨土 彌勒淨土那個墻太高了 我們進不了門 但是如果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隨時隨地你都可以到彌勒淨土去 而且彌勒淨土看到你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你是貴賓 你是VIP的 做VIP很好 你看我們做一個活動 你看VIP的位子 很有怎麽樣 如果今天不是VIP呢 坐在後面 看不清楚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就是在這裡 所以一切隨緣 今天人家說講經不深度 或者很深度 那個已經不重要 最重要 你把西方極樂世界取得了 把護照拿到了 一切都是好談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的 

我們不是消極 也不是説迷信 是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人生真的很苦的 苦不堪言 你們難道不知道嗎 Hello? 難道你們不知道嗎 難道你們感覺不出來嗎 你看一對夫妻如果不和 老婆不聽老公的話 老公不聽老婆的話 兒女不聽媽媽的話 兒女又教不好 你説苦不苦 很苦 師父自己的生活這麽好 都能夠悟出這個人生真的很苦 

只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 得到彌陀的加持 你要發願再來 那個你的身份不一樣 哪怕人家看到你很苦 其實你一點苦都沒有 爲什麽 因爲你菩薩的身份 因爲你在這個菩薩當中 因爲你在五欲六塵當中 你的心都是定的 你不會被誘惑 你不會被染上 也不會被污染 這個就是菩薩 跟凡夫的身份不一樣 菩薩在做事 雖然 看起來就是凡夫 其實心裡面很清淨 我們凡夫不一樣 看到在做事 每一件事 都是在迷的

這個就是今天簡單來跟大家 做一個學習發報告 所以用我們的謙虛心態 來一起學習 所以放鬆 能夠看開一點 就看開 這個人生太苦了 很多事情真的師父看的太多了 兒女 夫妻 家庭 搞到要離婚的離婚 搞到要怎麽樣的 哎呀 天翻地覆 太多了 所以出家好 有沒有意思要出家 真的你試試看 很自在的 你看師父活得很自在:有 就做 沒有 隨緣 因爲什麽 印光大師教的 印光大師有一個很偉大的 就是 不跟人家攀緣 他跟人家沒有攀緣的 隨緣 所以我就是要學這個 不攀緣 有 就做 沒有 就算了 哪一個地方有緣 就去那個地方 不要勉强 因爲我們的目標就是一個 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 不要爲了這個一點點的事情 干擾自己的道業 那就不值得 這個叫做什麽 因小失大 不值得 也沒必要計較 3547

這個就是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好 我們今天繼續要跟大家來說的就是 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彌陀經》裡面的常隨弟子 第十位 就是羅侯羅尊者 大家要聽好 不然的話 師父講過聽不懂 浪費我們自己的時間 把你的心定下來 萬緣放下 外面的事統統放下 把你的眼睛 把你的心看著我 不要想外面的事 這個短短的時間 只有還有二十分鐘 我們大家來學習//

 所以 我最近常常跟一些居士 我説如果你能夠每一天晚上睡覺之前 睡覺之前哪怕是你做著 盤腿 或者躺著 你把一切萬緣放下 也不用去拜佛 也不用去怎麽樣那念珠 只要你心你的精神 你的意志集中在這一句 阿-彌-陀-佛 你只要半個鐘頭每天 我告訴你 你將來你念佛的境界 會念到什麽境界 念而無念 無念而念 每一天半個鐘頭坐著也好 盤腿也罷 躺著在床上 萬緣放下 你把你的心集中在這一句阿彌陀佛 聼的很清楚 念的很清楚 慢慢的 阿-彌-陀-佛 每一天 真的 會幫助很多// 

好我們今天來繼續跟大家來説羅侯羅尊者 羅侯羅尊者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説明他是佛弟子當中 是密行第一 密宗的密 修行的行 爲什麽稱爲密行呢 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就是他的名字 

羅侯羅這個名字是以古印度話而取名的 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九歲出家 而九歲當中證得阿羅漢果 如果翻成中文的話 羅侯羅尊者 意思叫做覆障 覆蓋的覆 障礙的障 説實在的 其實覆障這個名字是不好聽的 你看現在這個社會 爲了兒女子孫取名字 一定要取最好聼的 而且這個名字的内容的意義一定要最好 不但最好能夠以這個名字帶來吉祥 發財 升官 種種的 所以把這些八字哪一年哪一日哪一月統統搬出來選擇這個名字的吉祥 但是很奇怪 爲什麽覆障這個字不好聼呢 因爲覆障的意思就是有障礙 所以很怪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為他的兒子羅侯羅起這個名字呢 爲什麽 一定有他的道理 爲什麽取這個名字 那今天我們來想 羅侯羅尊者有什麽大障礙 他這一生當中感召了什麽樣的魔難 爲什麽 這個都是有因緣果報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4023如果你把這個 因跟果 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能夠瞭解 搞清楚搞明白的話 你在這個生活裡面 跟一般人是不一樣 有因有果 有果有因的 今天你種了什麽因 你將來必定會感召什麽樣的果報 跑不了的! 所以 因果不是一種迷信 是一種教育 教你怎麽做人 所以現在這個社會爲什麽這麽動亂 人不像人 老師不像老師 醫生不像醫生 都有因緣果報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美滿的家庭 你要把因種好 有人來找我:師父 我要找一個 生在一個帝王之家 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生在一個身體很健康的 很長壽的 你要把布施的因修好 有些人說:師父 我很苦 有沒有哪一個世界 讓我沒有受任何的苦 讓我離苦得樂 生活非常的幸福 有沒有一個世界 釋迦牟尼佛推薦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到這個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達到這個方向 你要達到這個目標 你必須要把念佛的因修好 你才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叫做念佛的因修好 你能夠老實聽話真幹 你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不然的話哪怕是今天你念佛念的好 但是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一種力道不足 不夠 你也不會往生西方淨土 

其實 這個名字都是一種教誨 一種教導我們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為他自己的兒子取這個名字 就是教導我們 教導什麽 因果通三世 不分類的 哪怕是今天諸佛菩薩 出現在這個世間 也離不開因果 沒有任何人能夠離開這個因果的 所以要小心 《了凡四訓》講到好:【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 你受什麽樣的果報 不要怪別人 都是自己感召來的 我爲什麽生在這個環境 我爲什麽會有經過這種的生活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好好 去覺悟 這個名字是教導我們 教你什麽 教你去覺悟 做任何事 每一件事都有因果存在的 不要傷害人 你傷害別人 有一天人會來傷害你 你做虧心事 有一天人家也怎麽樣對待你的 跑不了哪怕是你躲在哪裡 躲在森林 躲在山上 躲在沒有人的地方 你還是避免不了因果的存在 

所以寧願跟人家保持一個距離 也不要跟人家結冤仇 因果很恐怖 羅侯羅就是因爲 這個原因 什麽原因呢 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做《三時繫念》第一香讚要唱的是什麽 什麽呢 我們做《三時繫念》對不對 第一讚 要唱的是什麽 爲什麽要唱《戒定真香》爲什麽不唱《爐香讚》那這個《戒定真香》我們看到裡面有一段經文 大家應該很注意留意吧 哪一段經文 就是羅侯羅母親 羅侯羅的母親是誰 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裡面是怎麽講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你看你們雪梨太厲害了!問什麽 下面就解答什麽 你説我在這邊講經是不是很難啊!所以 我是用一個學習的 

所以你看 羅侯羅感召了什麽樣的災難 什麽災難呢 你看他的母親懷孕他 他六年才出來的 他爲什麽要六年 爲什麽不是5年4年3年或者7年 為什麽要六年 人家一般生孩子的 頂多十個月 他爲什麽在他的母親裡面呆了這麽久 呆了多久 六年!他就是感召了這樣的果報 什麽果報呢 前世種了不善的因 所以這一生才受到這樣的果報 什麽果報 胎獄之報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血肉之軀 經過一個母親的母胎 才能夠到這個世間 跟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是我們的父母 所以蓮花化生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 經過母胎 才能夠到這個世間你想一想這八九個月 在母胎裡面 爲什麽稱爲胎獄 大家都知道 你在肚子裡面 你很辛苦 你看《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講的很清楚 大家也知道 你看當母親的時候 當她這個熱水到肚子裡面 這個胎兒整個體質受到的是什麽 八熱地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過 只是你們很健忘 一下子就忘記了 一生出來 你看小孩哭還是笑 哭還是笑 有沒有笑的 有沒有 有哇 那個不是人啊 那個 真的 所以你看 哭了 爲什麽 就是告訴你:我很苦啊 八熱地獄 當母親喝了冰水的時候 這個胎兒裡面整個體質感受到怎麽樣 感受到 叫做什麽 寒冰地獄 你去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怎麽樣把寒冰地獄去解釋 很苦!八九個月才出來 羅侯羅尊者 六年!在裡面胎獄受苦受難 才出來 什麽原因呢 爲什麽呢 其實這個故事 在《經律異相》《法苑珠林》裡面爲我們講的很清楚 因爲今天師父沒有時間無法爲大家詳細的(講解) 但是我可以把它大概的講一下 把這個原因講出來一下 什麽原因 

羅侯羅尊者曾經調皮搗蛋 爲什麽調皮搗蛋呢 因爲他家裡常常來了老鼠 這個老鼠常常 把家裡的米吃得亂七八糟 大便 或者把這些衣服咬的亂七八糟的 所以他看到這樣的狀況起了一個厭惡的心 恨的心 討厭的心 所以有一天羅侯羅尊者看到這一隻老鼠一走出來 剛好要走到這個洞裡面去的時候 他趕快把這個老鼠洞用一個東西 把它塞住了 封起來了 一封起來 這一隻老鼠 你想一想 六天六夜 沒辦法出來找食物 在這個洞裡面挨餓 很痛苦 好辛苦 在裡面 差一點連命都沒有了 最後沒辦法就死掉了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才在母親裡面呆了六年 你看苦不苦 真的很苦 其實像這樣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會發生 

有時候 你看 師父有認識一個居士 這個是真實的故事 從醫學來看 也不知道怎麽解釋 這位居士 他十幾年 他現在住在山上 山上哪裡 圖文巴 學院 這位老居士 他十幾年 他的這個手 兩隻手常常酸痛 看醫生 西醫中醫吃了好多的藥 都治不了 很辛苦!酸痛 然後去X光 檢查出來都沒事 所以很納悶 很痛苦 很煩惱 有一天他在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時候 突然間流眼淚 爲什麽流眼淚呢 因爲以前 他的家裡很多螞蟻 所以很多螞蟻很討厭 所以把這些螞蟻怎麽做呢 用火 來燒! 你想燒螞蟻的時候 那個聲音是什麽 劈里啪啦 劈里啪啦那種 一邊燒一邊恨 一邊燒一邊罵 一邊燒一邊的很歡喜 反正看到螞蟻就燒 看到螞蟻就燒 帶來這樣的果報 明白這個道理 他真的發露懺悔 每一天不斷地 改過 迴向 發願 不再造 我要懺悔 對這些過去愚癡 如果我們今天有學習佛法 明白這些道理 哪怕是這些螞蟻 你還敢這樣做嗎 不可能!對不對 不可能 所以 今天羅侯羅尊者 爲什麽會這樣做 就是因爲他討厭 厭惡 看到這樣的情形 讓我很討厭 所以只有一個方法 什麽方法呢 把它除掉 用什麽方法 就是用這個方法 害得這一隻老鼠到最後死掉了 所以從這個故事裡面 給我們一個教誨 羅侯羅尊者只是起了一個小小不善的念頭 都會感召有這樣的果報 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 所造的 所做的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你想一想 比羅侯羅尊者 更嚴重幾千倍 幾萬倍!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人家做壞事爲什麽沒有得到報應【不是不報】下面是什麽【時候未到】而已!時候到了 老天爺新賬舊賬一起算 不是來嚇人的 不是 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 悟達國師這個故事嗎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來反省 不斷地去檢討 目的就是這一個 羅侯羅尊者只是動了一個小小的念頭 把這一隻老鼠害死了 受這樣胎獄之苦 你説我們今生今世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到現在 我們做了多少不善的事 多少!害的人多少 可能我們自己也不計其數 所以 那該怎麽辦呢 師父 求懺悔 怎麽懺悔法 後不再造 改過自新 你的前途才能一片的光明 將來哪怕是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起碼 人天福報 不會離開你的 你起碼也不會墮在三惡道 所以這個羅侯羅尊者什麽原因 爲什麽會遭到這樣的災難 就是這個原因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這一段又什麽意思呢 累不累 還有5分鐘 因爲我們一個星期才兩天 一個星期才兩個鐘頭 禮拜六一個鐘頭 禮拜天一個鐘頭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又什麽意思呢 耶輸陀羅 爲了懷孕羅侯羅 帶來多少的痛苦與煩惱 你想一想 耶輸陀羅 爲了羅侯羅尊者 帶來多少的折磨 多少的痛苦 爲什麽 因爲很多人都在懷疑 懷疑她什麽 釋迦牟尼佛都離開六年了 羅侯羅才出生 什麽道理 你講給誰聼 你解釋給誰聼 誰能夠相信 所以大家都對她的懷疑 大家都在想羅侯羅 耶輸陀羅這個兒子一定有大問題 釋迦牟尼佛都不了 他才出生 所以大家開始 講閑話 毀謗 傳是非 侮辱 種種的 讓她在一段時間過的非常的煩惱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侮辱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折磨 一個女人受到這樣的苦 誰能夠瞭解呢 誰能夠體會 所以中國有一句話講得好:遇到這樣的事情【跳到黃河】下面是什麽 【也洗不清】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辦 有沒有去過黃河 有沒有去過 真的 跳到黃河洗不清 那耶輸陀羅也沒話講 我也沒辦法跟人家解釋 越解釋人家會對你看待不一樣 那怎麽辦 耶輸陀羅準備了一個火坑 抱著羅侯羅 告訴大家 如果今天羅侯羅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我今天抱著羅侯羅 跳到這個火坑 如果我們母子沒事 平安無事的話 那就是證明 羅侯羅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 沒想到 當這個火坑 它的火很大的時候 耶輸陀羅抱著羅侯羅 跳到這個火坑的時候 整個火就熄了 大家看到這樣的情形 一句話也沒有説 所以大家對她的嫌疑 是非 毀謗 誤解 因爲這樣的事情 才統統化解 所以稱爲【免難消災障】這個道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好好修行 你有修行 人家怎麽對待你 會不一樣 那我們今天念佛該怎麽辦呢 你要重在實質 你不要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用功 我很有修行 那個起不了大作用 如果真正念佛的人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第一個起作用的就是你的智慧 不是你的煩惱 所以很多人跟我説:師父 我聽老和尚的經都沒辦法斷煩惱 只有聼這一部經才能夠斷煩惱 沒關係 你聼哪一部經無所謂 只要適合你 你能夠斷煩惱 你就好好聽 但是到最後 要一定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 其實 會念佛的人 你在真正念佛 其實你在伏住你的煩惱了 今天爲什麽念佛不能斷煩惱 就是因爲你不懂念佛 這個是師父自己悟出來的 師父有時候念佛也是這樣 念佛的時候心散亂 心會亂 煩惱就起來 爲什麽 因爲你不懂的念 

所以 我過去 去五臺山 拜訪夢參老和尚 那個時候夢參老和尚還沒有往生 其實師父要到夢參老和尚五臺山去閉關三年的 我要去那邊閉關三年 我見他老人家的時候 他已經躺在這個床上 已經很老了 沒有體力 但是因緣沒有具足 疫情就來了 現在我想要閉關 在等時候 等時間 因爲這個時間是最適合的 你看夢參老和尚跟我講了一句話 現在在這個修行當中 真正發願修行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真正發願修行的 越來越少了 所以你要真正發心去修行 你修行越好 能夠幫助你了生死 那今天我們念佛爲什麽 不能得力 因爲你沒有把你的心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沒有把你的行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沒有把你的願放在阿彌陀佛那邊 你念的是念你的習氣 念你的煩惱 不是念阿彌陀佛 所以祖師大德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淨土即此方 此方即淨土】你遇到的 都是西方極樂世界 你遇到任何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 你怎麽能夠不斷煩惱呢 所以在日常生活裡面 處事待人接物 都能夠以念佛來修行 

所以羅侯羅這個故事 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啓示 對我們一個很大的啓發 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 要謹慎 要小心 不要去傷害別人 不要造那一些不該造的業 將來不管怎麽樣 你會感受到這種的果報 因爲因果通三世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羅侯羅尊者這個故事 第十一位 佛的常隨弟子也是很特別 羅侯羅尊者之後 第十一位是誰呢 憍梵波提 憍梵波提在這個佛的弟子當中 稱爲:受天供第一 接受天界的供養 所以稱爲他:受天供第一 而且憍梵波提有一個教誨 非常的之好 而且非常好 我們值得學習 他在這個地方教我們什麽 教我們口業 口業不修好 你怎麽修 不會清淨的 念佛主要就是要清淨心 你要清淨心首先從你的口業下手 教你要小心 不要造口業 古人講的好【良言一句 三冬暖】下面是什麽 【傷人一句 六月寒】話講多了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會跟人家結惡緣 你知道憍梵波提 他爲什麽會墮在畜生道嗎 而墮在畜生道 墮了幾世 五百世 只是因爲一句話 不小心 是什麽話呢 時間到了 明天再跟大家 不是明天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再來説明 憍梵波提裡面的故事很精彩 我們有空再來跟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今天師父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一些不好的 請大家多多批評 一起來學習 希望大家回去讓大家能夠吉祥如意!好好學習 好好認真改過 只要反省才能夠帶來一片的光明 如果不懂得反省只能有煩惱 只有苦日子吃 所以佛就是教我們這樣:趕快覺悟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