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 2021

58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每一分每一秒 不斷的在照顧我們 在照亮我們 只是因爲你自己迷的太深了 對一切事 對一切物 對一切人 執著而看不破 放不下 產生自己最大的障礙

 請合掌。我們來至誠稱念 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首先 還沒爲大家介紹佛的常隨弟子 這十六位當中的最後一位 首先 祝福大家今天能夠來發心 受持八關齋戒 因爲今天是我們的 佛二 非常難得 你看我們墨爾本 昨天聽説又在封城 因爲疫情的關係 特別發現這個疫情 是從印度 大家都知道現在 印度這種狀況是 非常嚴重 一天的死亡很多 今天我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打佛二 又能夠受持八關齋戒 非常難得 釋迦牟尼佛在世 還沒入涅槃的那一刻 就是等於 他老人家 對於我們衆生的關懷 非常的慈悲 所以 他老人家還沒入涅槃之前 勸導我們 要以戒爲師 以苦為師 真正能夠悟到 覺悟得到 他老人家所説的 這幾句話 很少 爲什麽他老人家教我們要以戒爲師 就是把 以戒律為中心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以這個戒爲中心 你才能夠發展 第二步 所以他老人家 爲什麽要講這一句話 道理很深 因爲這一個戒你不能把一般來看 它是很廣的 就如同我們今天念佛 是以什麽樣爲中心呢 我們念佛 以什麽 修學為中心?不知道?那你每天在這邊做什麽?以念佛為心嘛 但是 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展開 以什麽樣的佛法 修學為中心呢?淨業三福 都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淨業三福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淨因 所以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 以淨業三福為中心 你看 從第一條來看 教我們做什麽呢?孝養父母 奉師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就是教你先把人做好 人做好了 你才能夠發展第二步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教我們 受持三皈 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 第二步我們能夠 把它學好 你才真正能夠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 是一步一步有次第的 所以 今天釋迦牟尼佛 我們今天來受持八關齋戒 沒有別的 你看我們六道裡面的三善道 跟三惡道 三善道幾乎跟這個戒都有關係 人爲什麽會墮在三惡道 都跟戒有關係的 所以 你沒有戒的基礎 你想要進一步來學更深的佛法 那就免談了 因爲你的根基不穩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爲什麽祖師大德 常常勸導我們 一切善從戒而生 一切惡從戒而滅 這個道理很深 你要很深的去體悟 佛所講的話是什麽意思 你看我們的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每一天不斷的都是造業 你今天沒有以戒作爲我們的老師 你會失去你的方向 不知不覺 你已經造了 種種的這些的業力 將來會受種種的果報 這些道理 我們必須要真正去瞭解 去體會釋迦牟尼佛臨終的 要入涅槃的那一刻 爲什麽要以戒爲師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要學佛要從哪裡開始?從戒 你沒有戒的根基 你學什麽樣的佛法 只是跟諸佛如來 而結一個善緣 你不會有成就的 習氣太重了 所以在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 你連五戒都做不好 不要說得人身 連狐狸的身份 你都得不到 這個説明什麽?不要說人天福報 連畜生道的 所以 在這個地方 我們爲什麽要來傳八關齋戒 用意很深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 真的去體悟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爲我們所説的一切法 沒有別的 就是教你要覺悟 你覺悟了 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了 所以爲什麽 現在的人 念佛的人多 得三世諸佛的加持很少 什麽原因呢?沒有把根基做好 所以淨業三福 第一福 教我們要先把人做好 你人做好了 你才能夠談我要怎麽成佛 人都做不好了 其他就免談了 所以希望大家再借這個短短的因緣 我們一定好好去思維 我這一生當中最主要的是什麽 像昨天 師父晚上睡覺之前 在靜坐的時候 佛在世的時候 常常勸導我們 一定要隨緣 什麽叫做隨緣?就是説 你不要把這個事實 全部當作真的 宇宙的事實的真相 都是假的 你不要把它當作真的 如果你把它當作真的 它就是變成我們的障礙了 念佛也是如此 你看 祖師大德講的很清楚 淨土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幫助一切衆生斷煩惱的 了生死 出三界 也幫助我們這一生能夠一生直至成佛的 所以稱爲易行道 行住坐臥 你就能夠容易方便簡單去行持 只要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在善 在惡 在順 在逆境當中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都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的 所以爲什麽現在你看 本來是易行道 這個法門 稱爲第一個法門 爲什麽現在變成難行道?原因就是因爲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留戀 對於名聞利養 對於我們的自私自利 對於我們的五欲六塵的享受 看不破 放不下 產生最大的障礙 爲什麽我們往生不了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從這個地方 釋迦牟尼佛才爲我們説明第二件事:以苦爲師 昨天有一位老人家 八十四歲 我跟他很熟 他打電話:師父 我家裡有八個孩子 六個兒子 兩個女兒 孫子有十三位 曾孫有四位 現在已經老了體衰 很多兒女都不想照顧 這個推這個 那個推那個 你説苦不苦?很苦 人總有一天也會老 如果遇到兒女不孝順怎麽辦?你説糟糕不糟糕?你看現在墨爾本突然間又冒出來 又封城 又不能出門 出去 講話又要有距離 出門要帶口罩 種種的 又擔心 怕不小心被感染 苦不苦?很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把釋迦牟尼佛這一句話 能夠真正去瞭解呢 很少 如果今天你能夠搞清楚搞明白了 我們早就去了 還在這邊受苦受難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跟大家有這一段的因緣 來互相提醒 記得我們的方向是什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帶的走的 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這個世間 離開這個世間 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標 最主要的是什麽?你能把這個事實真相 搞清楚搞明白 你對一切的任何在境界當中 逆境也好 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你就不會被影響的 人家任何對你什麽樣的 你不會被這一些的境界 來動搖你自己的清淨心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學佛 最主要是什麽好好照顧你那顆清淨心!所以最近 師父收到一些電話 問一些佛法:師父 什麽樣的境界念佛才能夠得三寶的加持 才能夠得到自己的境界 真正在這個修學當中 真正得利益?只要你能夠這個六根接觸六塵裡面 你不會被外面的這些境界 而所轉 而被迷惑了 那説明 你修學的境界 已經提高了 不管在善緣 逆緣 或者在惡緣當中 你能夠如如不動 而保持你那個清淨心 那你説 你這句名號 已經念的非常的成功了 但是如果 我們今天還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但是 還是被外面的境界而所感染 境界一來 而被迷了 那你今天所念的不是正念 所以從這個地方 大家一定好好去覺悟 你能夠覺悟 什麽都好談了 什麽事情就容易了 關鍵今天我們沒有覺悟 還在迷呀 而在這個迷當中 明明知道 這個會障礙我們的 但是 在這個迷當中 你還不想覺悟 你明明知道這個是苦 你還不想離苦 你説可憐不可憐?很可憐的!所以釋迦牟尼佛 十方諸佛如來 阿彌陀佛 每一分每一秒 不斷的在照顧我們 在照亮我們 只是因爲你自己迷的太深了 對一切事 對一切物 對一切人 執著而看不破 放不下 產生自己最大的障礙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所以 這個就是看個人了 昨天師父 晚上想了很多事 真的 要聽話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要隨緣 那我們就隨緣 爲什麽 心就輕鬆了 因爲你能夠這樣的做 就是教我們不要把 這一些 當作真的 因爲它都是假的 你把它當作真的 障礙來了 煩惱就來了 你説呢 人家駡你 假的 人家讚歎你 這也是假的 今天賺了很多錢 都是假的 都是假的什麽不是真的 真的是哪一個?你能不能覺悟 那個才是真的 如果你今天 念佛歸念佛 但是 還是 迷也該歸迷 該迷的時候 也迷 該覺悟的時候不覺悟!你所學的東西只是皮毛而已 不是真正在修學佛法 所以你要真正去問問你自己本身 我這一生當中 我最主要的 關鍵的是什麽?我還要搞六道輪回還是 真正要了生死的?這個方向一定要搞清楚 搞明白 然後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這樣修學我們就很容易成就 因爲我們的根性 跟古代的那些不一樣 我們不是上上根之人 我們不是 我們也不是下下根之人 我們在哪裡?在中間 所以在中間這一類的人最難度的 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 很調皮?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很調皮?你怎麽樣來治他?好難啊!那我們跟這個小孩有沒有兩樣?差不多!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孩 那個父母很頭大的 叫他讀書 偏偏不讀書 叫他早點睡覺 偏偏不睡覺 叫他吃飯 他偏偏不吃飯 你説 你做父母不頭痛啊?頭痛不痛?頭很痛!我們現在的狀況 跟這個小孩做的是一樣的 非常剛强的衆生 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留下這麽長的時間 講了這麽多的法門 就是為這一類的衆生而講的 我們是不是屬於這一類的?説實話的 你們就是!如果我們今天下下根之人 還好! 像那些老菩薩 有沒有念佛?有!所以 很麻煩 昨天 我不是跟大家講過嗎 我的寺廟有一位居士 預知時至往生了 他火化出來 一大堆的舍利子 他太太跟我説:師父這個舍利子 怎麽辦?看你了!你要留下就留下 如果你要放在寺廟 你就放在寺廟 供起來也可以 你看非常難得 人家去作佛了 我們還在這裡受苦受難 你説呢?這個就是簡單 我們一定要在這個修學當中 必須要以戒爲中心 就如同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一樣 而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一展開就是我們釋迦牟尼佛勸導的 以淨業三福為中心 你要有一個實地的學習 你才能夠進展第二步第三步 這個簡單跟大家 來説明一下 因爲今天八關齋戒 時間很短 所以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來介紹 最後一位 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是誰呢?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的 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 而代表 每一個在這一部經 有内容的表法 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一部經 是表法什麽呢?最後的 他從這個地方 内容非常的精彩 而阿㝹樓馱尊者 在釋迦牟尼佛 大家稱爲【天眼第一】爲什麽大家稱爲他是天眼第一呢?是什麽樣的因緣 什麽樣的原因能夠得到這種的力量?而且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天眼通 不是一般小乘阿羅漢 一般小乘阿羅漢的天眼通 只能看到一個小千世界 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天眼通 他的能力能夠看到什麽 一個大千世界 整個娑婆世界 他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 這個就是阿㝹樓馱尊者 爲什麽在佛弟子當中 稱爲 天眼第一 是什麽樣的因緣 讓他有這種的能力?他在這部經裡面 教我們要怎麽來修學 而在這一個裡面阿㝹樓馱尊者 也爲我們説明了一件事 哪一件事呢 這個就是今天 要跟大家來分享的 我們來看 阿㝹樓馱尊者 他的名字是以梵文而取的 就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呢?最後的一位 阿㝹樓馱尊者 如果把他翻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就是【無貧】無常的無 貧窮的貧 翻成【無貧】阿㝹樓馱尊者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 都沒有受過貧窮的果報 你要知道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從來沒有受過貧窮的果報而且在生活裡面非常的富裕 很充足 什麽都不缺乏 像這一類的人 快樂不快樂?可以説很快樂!所以大家在這個名字裡面 稱爲叫做無貧 爲什麽阿㝹樓馱尊者 長劫以來 生生世世 沒有受任何貧窮的果報 是什麽原因呢?這個就是跟我們一般講的 跟因果有關係 有因必有果 有果必有因 很清楚的 你種了什麽樣的因 你就會受什麽樣的果報 今天你受種種的苦 不是沒有原因的 都有因 都有果的 有果必有因的 所以 我很喜歡《了凡四訓》裡面 常常講一句話 【預知前世因 今生受的是 預知來世果 今生做的是】在這個世間裡面 我們的生活當中 任何一件事 都有因 都有果的 每一件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生活身上裡面 都是跟我們過去生有關係的 所以關鍵不是在外頭 在我們自己 所以一個人的成敗 你能夠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 你就懂得該怎麽去做了 你明白這個因果 你還敢做那一些 傷害 造一些不該造的業 不可能 像我們《易經》裡面不是常常講一句話嗎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下面呢?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你要把果 能夠有一個好的果報 首先你要把因修好 你把因修好了 果必定會好的 你的因沒有修好 果必定會不好的 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他爲什麽長劫以來 在這個地方能夠 生生世世 不受貧窮的果報 就是因爲他把因修好 修什麽因呢?布施 真的 像師父現在 有一些地方 上個星期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泰國的那一些 很多法師 因爲疫情的關係 沒辦法人家來供養 所以問我要不要來發心 我説行啊 可以啊 但是 我所發這個心 我沒有貪圖這個 這樣的念頭 哪一個地方能夠有利益衆生 你就好好去利益衆生 有機會布施 我們就趕快去布施 像前幾天 衛塞節 我們印尼那邊剛剛 有幾位年輕人也出家 有六位出家 我只跟他講 你好好學習 其他的你不用操心 我來護持 因爲我們知道 能夠護持他們 將來能夠利益更大的 對衆生 我們要護持的 想盡辦法來護持 不要計較任何事情 我跟他講趁這個疫情 你什麽都不用去想 好好靜修 好好去學習 將來才能夠真正利益一切衆生 現在你沒有好好學習 你想要來利益衆生 那就免談了 說實在的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就是因爲他喜歡布施 而沒有執著 任何的境界當中 有 他去做 沒有 他就隨緣 心清淨 所以我常常講 我剛才已經跟大家講過 你要保持那個心 雖然我們知道【何其自性本來清淨】這個心本來是清淨的 但是我們也要保持 3616無論如何 不管你在哪裡 你要 保持那個心 那個才是關鍵 其他的隨緣就好了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 他自己本身喜歡布施 而不會執著這個布施行善 有一天呢 他真的遇到了一位什麽 辟支佛 遇到這位辟支佛剛好出來托缽 遇到了 他就恭恭敬敬的 來供養 來布施 因爲來供養一位辟支佛 所以他在長劫以來 不受任何貧窮的果報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 布施很重要 這個布施你不能把它範圍看的太小 這個布施 很廣的意思 你看六度萬行裡面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把布施放在第一呢 因爲我們衆生最大的煩惱 是什麽呢?貪心 吝嗇 自己有的不想跟別人分享 回頭過來想盡辦法 把別人的東西霸占己有的(為己) 你想一想 這一類的人 多不多?很多!然後我們一定要知道:貪 是煩惱的根源 所以中峰國師爲什麽 講的很清楚:【諸苦盡從】 什麽呢?【貪欲起】什麽叫做諸苦 諸苦所指的就是我們講的根本煩惱 吝嗇3835所以很多 在六度裡面可以看到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把布施排在第一 把戒第二 這個有很大的原因 我相信大家也對六度萬行裡面 也聽得很清楚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供佛的布施 很大 你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皇 是誰啊?武則天 你看武則天 一出生 帝王的龍鳳之氣 非常的 能夠看得出來 將來會做皇帝的 她福報從哪裡來的?從哪裡來的呢?從布施來的嘛 而且這個布施是半戲半真的 布施給誰呢?釋迦牟尼佛!她跟釋迦牟尼佛生在同一個時代 很可惜我們沒有啊!可能我們有了 只是可能沒有遇到 沒有這個善根 你看 武則天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要出去弘法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缽就帶到哪裡的 他那個缽就帶到哪裡 走到哪裡就帶到哪裡 你看有一天在走路的時候 遇到一些小孩 這些小孩 在玩什麽?玩推沙子 看到釋迦牟尼佛 帶著阿難 這些大弟子 一走過來 看到釋迦牟尼佛這麽莊嚴 起了一個歡喜心 小孩嘛 手上盼著這些的沙子 把沙子放在哪裡?放在釋迦牟尼佛的缽 釋迦牟尼佛歡歡喜喜來接受 釋迦牟尼佛有神通 但是 走了一段路 大概一兩公里 阿難尊者 就是隨著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看到這樣的情形 他能不能接受?接受不了啊!心裡一直在想:這個小孩子爲什麽沒禮貌 對釋迦牟尼佛 這樣的不禮貌!把這個沙子放在釋迦牟尼的缽 所以心裡面很難 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 像我以前 剛剛出家的時候 你知道我師父頭一天 派我去做什麽工作麽?天天做 什麽呢?你們怎麽知道 好厲害 哎喲 阿彌陀佛!記得很清楚!師父要小心了 不然的話 就慘了!頭一天 師父就叫我去做什麽?洗厠所!一年!我剛開始呢 我還能夠接受 一兩個月之後我真的受不了了 忍不住了 我出家不是爲了洗厠所 你天天派我去洗厠所 我好難受!有一天晚上 我就跪著在我師父的寮房 我師父說:你又犯了什麽錯 又跪在這邊?我説:師父我有一些事情 我想問 那就進來了 跟我師父聊天 我就跪著 我説:師父  你爲什麽老人家天天派我去洗厠所呢?又來了 又來了 他馬上指這個事 後來才爲我開示 明白 我以前剛出家的時候 還沒出家 我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氣 什麽習氣呢?自傲 非常的傲慢 從來看不起別人的 我不知道爲什麽我師父 會看到我這一點 所以他才告訴我 才為我開示 我才明白 爲什麽叫你去洗厠所 就是叫你要學習放下 學習懂得恭敬 要懂得怎麽樣謙虛 所以布施最主要的 就是叫你要放下 叫你捨 你什麽都捨 你哪來的煩惱呢?你説呢?你今天很多煩惱就是因爲捨不得 這個捨不得 那個捨不得 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 我辛辛苦苦 做的這麽辛苦 讓手給別人 捨得嗎?看起來捨得 心裡面有時候捨不得 真的 很多事情 我們自己沒有覺悟到 所以經過我師父的教誨 我才明白 做了一年 除了學習 每一天 天天洗厠所 你想一想 以前洗厠所 一邊抱怨 很痛苦啊 自傲嘛 人家看你洗厠所 你那個臉放在哪裡啊?你想一想 經過老師的教誨 天天洗厠所 越洗越快樂 而且我師父跟我説:洗厠所的人福報是最大的!幫人家洗厠所 人家進來 很乾淨 起了一個歡喜心 不是布施了嗎 所以要把布施 看廣一點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我每一天很辛苦 每一天要煮飯 要看孩子 要看這個家庭 要照顧這個家庭 你不要把它當作一種苦 當作一種修行 爲什麽?當作布施 你布施給大家 然後你把這個家庭照顧好 影響到你的鄰居 然後呢 鄰居以你作爲一個好榜樣 你不是布施了嗎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佛法裡面要懂得去修學 你懂的修學 你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而且這個功德利益最大的是什麽?得大自在!你要記得:我們念佛得到功德利益 不是因爲我們一般講 很多人誤會:得到利益就是説 我們在這個生活裡面 生意種種的 能夠如意 在這個商場裡面 能夠順順利利的 不是的 念佛能夠獲得念佛功德的利益 就是第一個利益 你能夠得大自在 而這個大自在 從哪裡學的?從你的布施而修來的 它是有關係的 所以武則天 有這種的福報 阿難尊者看到這個問題 忍不住 就問釋迦牟尼佛:世尊 剛才那個小孩 把這個沙子放在 您這個缽裡面 您怎麽能夠任她這麽胡鬧呢 釋迦牟尼佛笑著 對著阿難 而告訴阿難:沒關係!這些沙子你可以帶回家 放在我們的精舍 修補墻壁 然後 又告訴阿難尊者 你們有所不知 此女千百年後 因緣成熟 要在東震旦國為王 這個時候如果我不接受她的供養 將來她會試圖 去破壞佛法 今天因爲我接受她的供養 跟她結下了這個好緣 將來她做國王會來護持佛法 震旦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 中國 真的釋迦牟尼佛入涅槃 千百年後 武則天出世了 出現在中國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阿㝹樓馱尊者 他爲什麽長劫以來 會得到這樣 生生世世沒有得到貧窮的果報呢 就是因爲他從布施供養一尊辟支佛 所以他生生世世得到這樣的果報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接下來我們來看阿㝹樓馱尊者 在這個地方他跟釋迦牟尼佛有什麽樣的關係呢?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 你看 釋迦牟尼佛還厲害 把他的師兄弟統統度出家 他的家屬裡面 除了他的父親 他的阿姨 他的兒子 他的太太 統統出家 但是阿㝹樓馱尊者在這個地方 他有一個很大的毛病 很大的習氣 是什麽習氣呢?而且這個習氣我們每個人都有 你不相信 眼睛看大家 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什麽?打瞌睡!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講經的時候 他就打瞌睡 釋迦牟尼佛剛講 他就入定了 提不出來那種精神 你説苦不苦?很辛苦!所以我的寺廟有一位老居士 他就説:師父 我每次 您講經的時候 我真的好難受 我在裡面好難熬!我寧願在外面看東看西 忙這個 忙那個 感覺時間好像很容易過 但是我已進入這個大殿 我好難受!又很拘束的感覺 還有威儀 動也動不了 如果 在外面很舒服 我相信大家還有這種的習慣 對不對?我寧愿在外面忙 比我裡面 坐在那邊聼經 你看馬來西亞有一位會長 她的先生 她先生對佛法真的 一竅不通的 但是因爲他太太做會長 很護持他的太太 你做會長 我來做護法 所以 每一次做三時繫念 他的太太就故意排他做第一時的齋主 他説 我好痛苦啊! 我在那邊熬的好辛苦!所以常常跟他的太太討價還價 怎麽討價還價?我做第二時可不可以?因爲第二時 時間比較短 第一時很長 所以 他喜歡在外面 他每次做三時繫念 做齋主 要睡也不敢睡 要動也不敢動 在那邊好辛苦 阿㝹樓馱尊者 他就是有這種的習慣 當釋迦牟尼佛沒有講經的時候 他像“活龍”一條!活蹦亂跳的 精神好的不得了!當釋迦牟尼佛講經的時候 就開始睡覺了 所以爲什麽我們 彌陀經裡面不是有一段經文嗎 【諸眾之鳥 而為説法】你看 阿彌陀佛的慈悲 今天如果阿彌陀佛 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你是不是要坐在那邊規規矩矩的?很威儀 很恭敬的 但是如果今天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聽經 而誰來爲我們講經説法?這些眾鳥來爲我們説法 那你輕鬆多了 你要坐著 躺著 站著 走著 你都可以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一部經裡面告訴我們 阿彌陀佛的慈悲到這樣的極點!讓你方便簡單 而在這個輕鬆當中學習佛法 而從戒定慧 你統統具足了你看這麽好 所以很多人 因爲看到這一段經文 又來批評毀謗 你看阿彌陀佛 不是在四十八願裡面發願嗎 頭一願是什麽?國無惡道願 既然 國無惡道願 爲什麽西方極樂世界有這些眾鳥爲我們講經呢?很多人就是用這個來批評毀謗 這些都是阿彌陀佛化身的 而來爲我們 幫助我們 在這個戒定慧當中能夠同一個時間 具足圓滿的落實 所以這個很慈悲 它不是業力而感召來的 這些鳥是阿彌陀佛願力而感召來的 不一樣 業力而感召來 那就不同 願力那就不同了 所以阿㝹樓馱尊者就是因爲這樣的習氣 這樣的毛病 釋迦牟尼佛有一天看到這樣的狀況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會不會放過他?會不會?釋迦牟尼佛不會 那跟我不一樣 如果我在講經你們要睡覺 趕快睡 因爲沒辦法呀!這是一種習氣 所以有一次 我有曾經問過我們老和尚 我爲什麽常常聼經 聼不明白?有時候很多障礙 老和尚講這個就是業障 那你要懺悔 祈求三寶的加持 才能夠幫助你 真的我們的生活裡面 太多業障了 而且這個業障就是自己而感召來的 自己還不覺悟 那釋迦牟尼佛是怎麽教誡阿㝹樓馱尊者的呢?而且罵阿㝹樓馱一句話 這一句話是怎麽説的呢?時間到了 明天再來跟大家分享 因爲今天我們有八關齋戒 要過堂 所以今天 我就簡單跟大家講到這裡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希望大家 老實念佛 希望大家 能夠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