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21

61字幕 Subtitle

 我們用我們的至誠心 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求三寶加持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最主要的 在學習當中 我們要放鬆 輕鬆的學習佛法 這樣才能夠獲得佛法的加持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人容易被迷了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我們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念佛 聞經 目標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在這個末法時代 我們大家一定要記得一件事 在這個五濁惡世 在這個五濁惡世當中 我們人容易被迷了 在迷當中 自己不知不覺造了種種的惡業 不善的業 大家都不知道 將來不善的惡業 會帶來墮在三途 所以在這個末法時代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不斷的在講經説法 四十九年 一天都不間斷 每一天都在講經説法 目的 主要性的 就是要幫助我們開智慧 瞭解事實的真相 要如何了生死出三界 這個就是我們爲什麽 每一天不斷地要誦經 要念佛 要聞經的目標 就是讓你們能夠開智慧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希望我們Perth淨宗學會四眾弟子 能夠要好好珍惜 這個因緣 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這個道理我們應當要知道 

在這個地方 還沒跟大家講講《彌陀經》的大意之前 首先跟大家來做一個報告 鼓勵了 我們修淨土念佛法門 都是以什麽圍繞爲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這個淨土今天念佛都是以圍著 繞著 什麽為中心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圍著什麽為中心呢 我們來看 希望大家好好來去思維 你能夠把這個道理搞清楚 你今生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就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就不可思議了 淨土法門的正道 它的正道的中心 這個正道是指我們淨土法門的中心在哪裡 都是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524// 你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佛怎麽用功 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不會往生西方淨土的 這個是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的原則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不然的話我們修學淨土 不知道淨土的原則是什麽 很多人對於這個中心的原則 到最後都搞不清楚 什麽叫做發菩提心 我的心很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向往西方極樂世界 我這一心一意的 只有想要了生死 出三界 不想再搞六道輪回 不想再來生 生生世世到處去流浪 沒有一個真正的家 我今生我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能夠獲得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老家 不變永恆 不變的 一個真的家 這個叫做發菩提心 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所以你今天沒有發菩提心 你想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就是我們的原則 一向專念 是指這一句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念佛是一種手段 大家一定要知道 我們今天在念佛是一個手段 是一個方法 這個方法的主要性的 是幫助我們什麽呢 就是幫助我們來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積功累德 迴向淨土 這個是一個手段 你今天發了菩提心了 你的心已經發了 我要怎麽樣來發菩提心能夠整個圓滿呢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個就是第二步了 下一步的就是告訴我們 你用這一句名號的手段 來幫助我們 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然後把這些所修學的一切的善 積功累德 統統迴向淨土 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 要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 很難 所以要靠他力 他的意思就是指 佛力的意思 你要靠自己是很難的 所以 一向專念是教我們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手段來幫助我們 不僅僅幫助我們1)斷惡修善 也幫助我們2)斷習氣 斷習氣 我們習氣無量劫以來 到現在 都無法能夠剋服 所以爲什麽衆生會造業 就是因爲隨著自己的習氣在造業的 佛號是一種手段 非常精彩的手段 而且3)幫助我們堅定信願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對彌陀的深信 而不發願 藕益大師講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你發心念佛了 但是你不發願 你的願力不夠力道 你往生不了的 信願建立了 你才能夠一心精進 精進你才能夠用功 所以這個叫做什麽 叫做正念 這個正念是什麽意思呢 大家一定要知道 這個正念是講 就是心清淨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靠的是清淨心 不是靠你今天念佛念了多少聲 你念佛念的多少 多少念 不是的 靠的是你的清淨心 所以念佛是幫助我們 恢復你的清淨心 我們清淨的心太污染了 今天對於娑婆世界還有一絲毫的貪戀 你就無法往生西方淨土的 

所以 從這個地方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清楚 爲什麽我們淨土法門的原則 都是在這個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你離開這兩個原則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是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所以爲什麽在四十八願裡面 最精華的是第十八願 1117而第十八願沒有第十九願的輔助 第十八願是落空的 第十九願的就是講發菩提心 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學習經典聽聞佛法 要懂得内容的精神的意義 我們聼經才會得到三寶的加持 好這個簡單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我們的原則 淨土法門最主要性的 就是叫你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1153 道理就在這裡 


好我們繼續來介紹 《彌陀經》的 就是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人 以十六位大弟子為代表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 就是第二位 上個星期已經簡單跟大家介紹舍利弗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 用現代來形容 他是哲學家 第二是誰呢 我們來看 第二位 叫做摩訶目犍連 1244現在很多人說:師父 我爲什麽聼經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師父 我念佛爲什麽不能得力 心不在專 你要學佛 首先要學 專 你專 你才能夠 一心 心不專 怎麽能夠得到一心呢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身好像在念阿彌陀佛 心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個就是我們學習佛法當中爲什麽得不到三寶的加持 不能怪佛菩薩 怪自己心不專 所以 萬緣放下 把你的耳朵 把你的眼睛專注在這個學習當中 難得麽 1356


好我們來看這個摩訶目犍連 這個摩訶 它是古印度話 佛陀在世講經説法是用什麽呢 用巴利文 用巴利語言來講經説法的 所以巴利文 是屬於古文了 如果把它翻成中文 叫做大的意思 大小的大 所以目犍連 在這個地方 稱爲叫大目犍連 這樣的解釋清楚嗎 明白嗎 在這個地方 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一般 誦經之前 都會唱《蓮池讚》《蓮池讚》最後面會稱念 菩薩摩訶薩 在學習佛法當中 都稱為菩薩 我們每個人都能稱爲菩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在學習佛法 所以在印度 這個菩薩是簡稱的 在印度是念什麽 菩提薩陀 菩提薩陀的意思 就是覺有情的衆生 六道十法界的衆生 他已經覺悟了 所以在學習佛法當中 人人都能夠稱爲 菩薩 因爲你是覺悟的人 你們也是可以稱爲菩薩 不是羅刹 很多人剛開始到佛堂 發心念佛 做義工 都是菩薩心腸 久了 菩薩心腸慢慢就沒有了 變成什麽 羅刹鬼了 什麽叫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喜歡嫉妒 看這個人吃醋 或者看這個人講是非 批評 這個就是羅刹鬼 喜歡發脾氣 動不動 不喜歡 動不動計較 這個就是羅刹鬼的心態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包括你們在内 比如説 Xinsheng菩薩 老菩薩 我們阿Zhai菩薩 人人都能夠稱爲菩薩 比方説Qiu老師 Qiu菩薩 可以 人人都能夠稱為菩薩 唯獨不能稱呼的就是菩薩摩訶薩 爲什麽呢 因爲你們沒有資格 爲什麽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在這個地方我爲什麽要提醒大家 因爲現在很多在外面的這些佛教界裡面 很多人都是自稱 菩薩摩訶薩 這邪知邪見的 爲什麽我們不資格稱為菩薩摩訶薩呢 因爲摩訶薩的身份是很特別的 是什麽身份呢 他是法身大士的身份 法身大士的身份 等於在經典裡面是法雲地菩薩的身份 就是十地菩薩 換句話說 他還差兩品無明的煩惱就斷盡了 所以稱爲法身大士 所以我們不能稱爲 菩薩摩訶薩 所以等一下不要:哎喲 我是菩薩摩訶薩!哎喲 阿彌陀佛 罪過 罪過!這個是不能亂稱的 飯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講 明白嗎 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 你可以亂吃飯 你可以亂吃 話不能亂説!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菩薩摩訶薩 我們不能自稱的 

所以這個摩訶就是一樣的 大目犍連 意思說 他不是一般的 他不是一般的阿羅漢 他是大菩薩來的 這樣解釋 我相信大家應該有一個概念 如果以後在外面 聽到某某人稱:我是菩薩摩訶薩 你要跟人家解釋 不可以的 我們佛教徒有這個責任 不然的話 將來會墮在阿鼻地獄的 不可以的 

好我們來看 下面的目犍連 目犍連這個名字 是怎麽取的呢 這個目犍連 這個目犍連的名字是從梵文而取的 從它的梵文裡面翻成中文 意思就是采菽 菽是指豆類的 就是各種的豆類作爲一個總稱 叫做菽 説明 目犍連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都是以農業爲生 所以用這個采菽為姓 為姓 從這個地方 從他的名字 我們可以瞭解目犍連 他們的家屬世世代代的 都是農業的 以什麽為農業呢 以豆類作爲農業 

像師父的俗名 是以什麽樣的 來取這個名字呢 師父的取名 因爲師父的家鄉 是什麽行業呢 就是捕魚的行業 叫Hong Qingyuan Hong三點水的姓 Qingyuan都是三點水的 這個水爲什麽都有水呢 因爲我們生活在海上的 我們生活都在海上的 所以用這個來代表我們的家鄉 所以我們家鄉很多這些的俗名都是以這個水來代表 代表什麽 我們是以捕魚爲業 那西澳我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我真的就不知道了 這個Perth以什麽行業爲主呢 我不大清楚 聽説以前是以礦產 但是幾乎很多人都是移民過來的 所以很清楚啊 像師父的名字都很清楚的 讀到師父的名字的俗名 大家都知道 你的家鄉是這一個來的 所以 每一個人的名字 都有每一個人的意義 目犍連他就是這一個 所以用這個豆類 采菽來取他的姓 這樣的説明大家明白嗎 所以回去問你的母親 媽媽 我的俗名是怎麽取的 有什麽表法 這個很重要 要不然 等一下人家問你 你不清楚 問你父母 像我 我這個名字就是這個樣子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 目犍連在佛 是什麽身份呢 看下面的 目犍連在當時他的名氣他的知名度很高 就是很有名的 你走到哪裡 只要你提到舍利弗 目犍連沒有一人都不認識的 因爲他常常在佛陀旁邊 從來不離開釋迦牟尼佛的 所以舍利弗跟目犍連是釋迦牟尼佛的助教 就像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像毗盧遮那佛 文殊 普賢 他的助教 釋迦牟尼佛的助教是誰 常常在他的旁邊的舍利弗跟目犍連 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

2328所以他的知名度很高 很有名 大家都知道 他的 知名度 在佛陀學生當中


//目犍連 具有神通 就是神奇通達 能力是第一人 什麽叫做神奇通達 就是神通第一 他的神通 就是隨心所欲 千變萬化 目犍連的神通不是一般的神通 一般的阿羅漢 他要現神通 首先 他先要入定  入定之後 慢慢把他神通現出來 而且 神通一現出來 這個樣子而已 他沒辦法變化的 目犍連的神通 他能夠千變萬化的 隨心所欲的變化 你們有沒有看過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 你看孫悟空要變鳥就變鳥 要變貓就變貓 隨著它自己的喜歡 但是孫悟空才七十二變 目犍連是千變萬化的 而且神通真的了不起的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以前在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你好好聽 你聼了這個故事 你才明白 佛陀的弟子不是一般的人 個個都是了不起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商人 他想要取寶 到一個地方去 取寶 但是要取寶 要經過一個很大的海 很危險 所以這個商人 他到了一個神廟 就是這個寺廟很靈感的寺廟 去求神 告訴神 告訴這個神廟裡面 如果我能夠取回來這些財寶 我要發一個願 什麽願呢 就是開一個無遮供僧大齋 的這個法會 供養所有的修行人來吃飯 所以沒想到這位商人 把這個財寶取回來 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他舉辦了這個叫做什麽 無遮供僧的大齋會 到了就供齋 意思是説 但是 在宣布的時候 這些外道的婆羅門教 外道的婆羅門教 聼到 這個時候呢 非常的歡喜 但是 在這個時候 他也是要爭一口氣 就是説 揚眉吐氣 爲什麽呢 因爲佛陀還沒成道之前 很多這些國王都是來供養這些婆羅門教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 這些國王統統供養佛陀了 很少來以婆羅門教來供養 來布施 所以趁這個機會 我們一定要爭一口氣 怎麽爭一口氣呢 因爲在佛教裡面 有一個戒律 佛陀有一個戒律 這個明相還沒出來 明相是講太陽 太陽還沒出來之前 我們佛陀弟子是不能出門的 不可以出門的 所以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來規劃:我們晚上偷偷先走 到了這個地方 然後 讓佛陀排在最後面! 沒想到這些婆羅門教 他們在規劃當中 目犍連在禪定當中(用)他的神通 被目犍連發現了 發現之後呢 目犍連在想 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的呢 這個是不莊嚴的 怎麽能夠讓這些大阿羅漢放在最後面的呢 讓這些凡夫外道排在最前面 所以目犍連就要顯神通了 怎麽顯神通呢 因爲大家要到這個大施主(的地方) 要經過一條大河 所以目犍連 用他的神通 把大河變成什麽 波浪凶狠 這個浪很大 所以大家到這個河邊 沒辦法用這個船走過去 太危險了 等到明相出來 就是太陽出來 釋迦牟尼佛帶著 這些阿羅漢 帶著這些弟子 走到這個河邊 沒想到 整個虛空法界出現了半圓形的彩虹的橋 釋迦牟尼佛帶著弟子 帶著這些比丘 從這個橋走到前面的河(對岸) 走到了前面(對岸) 達到了前面(對岸) 目犍連才把神通 放走了 水恢復平靜 大家才用船走過去 沒想到 一到 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已經在這個大施主(家)裡面了 所以這個外道的婆羅門教也沒辦法 本來要爭一口氣 沒想到 被這個目犍連發現了 目犍連用神通 把這個大河 變成很大波浪 而且很凶狠 大家都沒辦法過去 你看那個神通真不得了!

所以齋僧結束 釋迦牟尼佛就帶著大家來迴向 帶著婆羅門修行者 全部統統 迴向 這個就是我們在佛典故事裡面看到 目犍連有一次就是這樣的 因爲圓滿的佛陀怎麽能夠排在最後面呢 這個不莊嚴 所以用這個方法 讓大家來恭敬 這個就是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學生當中稱爲他是 神通第一 的原因 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目犍連尊者的身份 如果用現代話來講 他是一位科學家 爲什麽呢 有神通嘛 會千變萬化 就跟我們現在科學家一樣!(跟)科學一樣!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個神通 它不是一般 你看現在 我們是什麽時代 現代的時代是科技的時代 跟釋迦牟尼佛那個差別 釋迦牟尼佛在世是農業的時代 你看現在是我們科技時代 比方説 手機 一個七十歲的老翁 (手機)一拍(照)了 會變成什麽 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這個科技發達 發達到什麽程度 你看 75嵗的老翁 已經很老了 牙齒都看不到了 你看 手機一拍 變成35嵗的年輕人!你看現在 所以很多人現在 在網路上 談戀愛 到時候要結婚的時候才發現 哎喲 被騙了!所以現在年輕人要小心 真的 要小心 因爲現在這個科技很會騙人的!變化很多!所以剛才爲什麽叫做千變萬化 科技的時代 帶來很多的方便 也是帶來很多的麻煩 你不好好應用它 會帶來很多的障礙 現在科技發達 我們可以用來修福 增加你的福德 增加你的善根 我們現在聼經很容易 只要你開Youtube你想聼哪一個講經 你就能夠聼得到 很發達!但是如果不會用的話 你就被這些科技 障礙了 所以要小心 現在這個時代 裡面都是殺盜邪婬 一不小心 自己造業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 如果今天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的能力就跟目犍連一樣了 從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能力就如同跟目犍連一樣!目犍連要修到這樣的程度 要修多久呢 修好久 他不是這一生得到這種能力 他已經無量劫以來 修學了很長時間 才會得到這種的能力 今天如果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僅僅是神通自由自在 全部恢復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來看一看 來比較一下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無量的 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所以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 特別的他的天眼通 好厲害!你看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獲得天眼通裡面的 内容是什麽 你一看都能夠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不是小千世界 是大千世界 也能夠微觀世界 這種的能力 不是一般的神通 所以 目犍連尊者在這一部經裡面的代表 就是學習這一部經就能得到很强的能力 那要得到怎麽樣很强的能力呢 你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到這種很强的能力 你現在是沒辦法的 不要説神通了 連鬼通都沒辦法!不要説得神通 連鬼通都很難 

這個就是簡單來爲大家介紹 

3620目犍連在這一部經最大的表法 就是要告訴我們:你能夠深信不疑 將來往生西方淨土 你就能夠得到很强很强的能力了 將來你的能力能夠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 這個功德真的不可思議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爲什麽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會做一個普度 這個普度一般是以道教為講 但是佛教爲什麽會有這個中元 這個中元我們一般 又叫做盂蘭盆會 我們佛教界裡面 每一年中元 很多道場會辦這個盂蘭盆會 我們一般淨土宗 淨土 這種的名稱 很少聼到的 我們只知道清明孝親報恩中峰三時繫念 中元普度超薦中峰三時繫念 很少有提過 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從哪裡來的 是從目犍連來的 爲什麽從目犍連 因爲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爲什麽他的母親墮在餓鬼道 因爲他的母親不深信因果 不相信因果 常常犯殺業 毀謗三寶 破和合僧 所以 死了以後墮在餓鬼道 目犍連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 怎麽幫忙 幫忙不了 用他的神通 來供養 用他的食物來供養 每一次收到這個食物的供養 一吃下去 都是變成什麽 變成一個火粒 一粒一粒火 像火球一樣 所以沒辦法吃下去 吃下去 又吐出來 吃下去 又吐出來 所以 因爲這樣的情形 請佛陀 要怎麽樣來幫助母親脫離餓鬼道 佛陀才教他這種方法 祈求三寶加持 僧團的結夏安居之後 統統供養迴向給他的母親 母親後來才離開餓鬼道的 

所以尊敬的同修大德 從這個地方 我們一定要明白 目犍連最大的目標 就是要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 你要相信 只要你能夠相信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3925

所以 在這個地方 目犍連的最大的用意 就是要告訴我們這一件事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的第二位 第三位是誰呢 第三位叫做 摩訶迦葉 這個迦葉是誰呢 我們等下個星期 再來跟大家分享 這個迦葉他有很特別 而且我們今天能夠聞佛法 看到經典 讀誦經文 如果沒有迦葉的話呢 真的 所以 這個迦葉的功勞 對我們貢獻很大!爲什麽他要集合 結集經典呢 他目的只有一個 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 再跟大家分享 因爲講太久 大家脚也酸 酸了 心不在焉 所以 也不要太長 也不要太短 剛剛好 所以 祝大家老實念佛 祝大家虔誠好好去聽經 只有聽聞佛法 才能夠幫助我們 瞭解事實的真相 事實真相瞭解了 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就容易了 容易得力 容易得三寶的加持 祝大家好好用功!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身體健康!老實念佛!將來同生極樂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