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9, 2022

學悟法師 2022 11 27(34)《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大意 澳洲雪梨淨宗學會



學悟法師 2022 11 27(34)《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大意 澳洲雪梨淨宗學會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尊敬的諸位同修、諸位護法: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打佛二的第二天,接下來我們等一下要做一個總結的迴向,就是大迴向。希望經過我們的修學,受持這兩天的八關齋戒,再加上誦經念佛,特別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希望我們的世間,大災化小,小災化無。也希望我們的無量劫以來的冤親債主,我們過往的父母,或者這些受苦受難的衆生,在盡虛空遍法界,能夠聞到佛法,也能夠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這個地方我想再繼續給大家習講三時繫念。有講一些不對的,語詞、用詞,或者講一些語言,不對的地方,請你們大家多多批評。

因爲我們在學習,有時候會犯了過失,凡夫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時候在日常生活,種種的,我們一定要多聽,多看,然後來檢討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 因爲每次要講經,師父有時候會發抖。本來這個手很暖的,一上來就冷了,這樣。怕講錯嘛。一句話講錯了,有時候會給人家壓力。 所以,先給大家打預防針。有不對的,請大家多多批評,因爲你們可能學得比我好,修比我好,只是差別:我穿這個袈裟,所以坐在這個地方,你們也可以穿這個袈裟坐在這個地方。但是條件:要剃頭。 首先,講這個三時繫念習講之前,我有一件事情,要先給大家來説明,希望我們雪梨淨宗學會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 從我們老和尚,師父上人往生之後,我去很多地方,很多人問同樣一個問題。昨天下午,我也接了一通電話,是墨爾本的同修,也是問了同樣一個問題。今天早上,一大早,七點多,我又接了一通電話,這個是從布里斯本(打來的),也是問了一個同樣的問題。 在這個地方,我就藉這個因緣給來大家説明。 是這樣的,他們問:師父,我們的老和尚現在已經圓寂了,不在了。現在我要以哪一位老師,作爲我的學習的榜樣?讓我這一生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會有保障。 其實,這個不是關鍵,不是重要性的。講到【老師】,一定要有緣分,沒有緣分,你想要遇到一個好老師很難。 但是現在,我們常常大家都知道,在佛門裡面,我們常聽一句話:【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就算好老師在你的面前,就算阿彌陀佛在你的面前,就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祖師大德,都繞著在你的眼前,但是如果,在這個修學當中,你沒有在真用心,你就不會有成就的。 現在,我們老和尚已經離開我們了,已經不在了,但是他的法在啊,他的教誨在啊。老和尚一生的教誨是什麽?只有六個字,你把這個六個字原則抓住了,在一切處一切時,無論你在修什麽樣的法門,你就能夠成就了。 我們師父上人,一生的原則是什麽呢?只有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你只要抓住這六個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保障。你不要問別人。別人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 所以,把這個事實來告訴我們。老和尚一生就是這樣的告訴我們,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的。 現在的人,都不老實,都不聽話,都不真幹,怎麽能夠成就呢? 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突然間宣布:“我今天要入涅槃了。”你說,作爲學生會不會傷心啊?當然會傷心啊。像師父有時候從雪梨要回印尼的時候,有些居士打電話:“師父,您什麽時候回來?看不到師父,我好難受!”“不行這樣。”
會傷心啊。 所以,在這個傷心當中的時候,特別是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尊者,這個時候就告訴阿難尊者:“你怎麽傷心對我們沒有什麽利益。你現在趕緊請法。” 所以,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才(向)釋迦牟尼佛請法,他説:“您老人家在,我們以佛為住,以佛為老師,但是,佛要離開我們了,那將來我們以誰做老師呢?”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說的?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阿難尊者,這個是在《大涅槃經》裡面告訴我們的,而且在三十七道品,...是什麽呢?他沒有派、也沒有囑咐是誰來做這個老師。 釋迦牟尼佛只講一句話:【你要以四念處為住】。只要你能夠依照這個四念處裡面的教誨(去做),等於佛在世一樣。雖然我們看到【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但是主要性的,釋迦牟尼佛只有講這一句話。 而且,【四念處】是一個對於能夠學習看破放下的一個好手段。很多人對於這個世間的執著,起了分別,放不下,【四念處】就是一個科目,讓我們修行能夠成就。只要你能夠落實,佛等於就是在世了。 什麽叫做【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教我們每一分每一秒,在一切時一切處,你要常常去觀想你的身體,你這個身體不幹淨,都是臭皮囊,從你的五臟六腑裡面所排出來的,是臭的,還是香的,還是乾淨的?都是不幹淨的。

既然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你產生對這個身體的執著,而且過於執著,那不值得!因爲過於執著產生了迷惑。迷了,我們就容易造業。將來造業,就像中峰國師,昨天給大家講的【積業成果。虛受輪轉。】你要受報了。
要觀想你這個身體是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它不是真的。所以,沒必要去執著。所以,釋迦牟尼佛用這個方法,教我們借假修真。只要你能夠落實,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觀受是苦】,我們一生到現在,所有的遭遇,種種的生活裡面,特別在中年以上的,對於苦是比較深度的去體會。事實上,這個人生是苦的。 世界上哪有真樂?沒有。樂是假的,苦是真的。在這個世上沒有苦變成樂的,只有樂變成苦才有,沒有樂。你要觀想。 【觀心無常】這個心,這個念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的,無常的。那你怎麽樣修學呢? 最後,釋迦牟尼佛就告訴弟子:【觀法無我】一切法當中,哪一樣東西(你)能夠做得了主的?沒有啊。不要(説)一切萬法,連我們自己的身體都做不了主了,做不了主的一切萬法當中,沒有樂,只有苦。 所以,這個地方,我要跟大家先説明。就算今天我們老和尚不在了,就算今天釋迦牟尼佛不在了,你只要把佛陀的教誨、老師的教誨(落實),其實,(他們)都是在跟我們一起的。 這個我們首先,必須先給大家説明這樁事情,因爲師父最近走到哪裡,就遇到這個問題,常常人家來問這個問題。 所以,不容易啊。我們現在所居住的這個環境,佛在世的時間很短,佛不在世的時間很長。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圓寂(是在)八十歲的時候。講經弘法四十九年,這麽短。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這個時代會有出現一千尊的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第五尊是誰?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將來降生在這個世間,還(有)多長的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麽長的時間,而且彌勒菩薩出現之後,時間很短,好短好短的時間。(雖是)短短的時間,但是彌勒菩薩度了無量無邊的衆生。 我爲什麽跟大家講這一個?這個是一個比喻。我們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西方極樂世界值得我們留戀啊!在那個地方好!天天能夠看到阿彌陀佛,而且《觀無量壽佛經》告訴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學習環境是三對一,你不成就才怪!阿彌陀佛在你的面前,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每天爲你開導,你不成佛才怪!而且又有時間,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都能夠參訪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爲什麽不去呢?還留戀這個地方。 澳大利亞好,真的很好,特別是退休的。你不用跟政府要錢,主動就給你了,你也不用跟你的兒女要,政府比你的兒女更孝順。很好啊,種種的。 但是,實在講,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我們一定要明白【依報隨著正報轉】有多好的環境,(也)受不了人心的變化。人心一變了,災難就來了。災難來了,苦不堪言了。爲什麽不趕緊念佛?時間到了,該去的,趕緊去;該放下的,趕緊放下;該看破的,看破,不要過於執著。是不是這樣?這個是給大家簡單的説明。 在事實上,我們有時候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但當要做起來的時候,很難。但是,難,你還是要放下。總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避免不了有生老病死。這個簡單給大家説明。因爲最近常常遇到這個問題。 老師,要看緣分,如果你的緣深,跟他很好。其實,走到哪裡都是你的老師。好的,也是老師;壞的,也是老師,心裡不分別,心裡不執著。每一件事情,遇到什麽樣的境界,都是你的好老師。看你怎麽樣轉境界而已,你要懂得去轉。境界來的時候,你要怎麽轉?把你的心越轉越好,越轉越好。這樣才是學習。 所以,只要你能夠老實、聽話、真幹,老師都是在你的旁邊,阿彌陀佛就在你的旁邊,釋迦牟尼佛都是在你的旁邊。 怎麽老實呢?一門深入。一部經,好好學習。從這一部經長時熏修,你會通一切法。爲什麽?因爲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因爲你的心都是誠的,誠則通,通則信。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不要靠別人、靠外面,靠你自己。好好去學習,聽話,真幹就是了。 接下來我們就繼續給大家講一講這個三時繫念的内容。昨天,已經簡單給大家分享了。 中峰國師在這個三時繫念,大家有沒有去留意?在這個開示當中,中峰國師的用意,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一樁事情:【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當用此心。直了成佛。它的内容的大意,昨天簡單給大家説了。
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真心的,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要你把這個心放在這個地方,無論你在念佛,無論你在誦經,無論你在修什麽樣的法門,修禪也好、學密也罷、學淨也好、念佛也罷,只要你把這個心放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不成就,沒有一個不成佛的。 但是很可惜,中峰國師在這個三時繫念從第一時、第二時、第三時,一直重複地對我們提醒、爲我們勸導,我們沒有聼進去,造成我們現在念佛,無法得力,心無法得安,心不能開慧,心不能得定。 什麽樣的原因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凡夫跟聖人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他們用的是真心。我們今天來念佛用的是什麽,用的是妄心。當你妄心起作用了,分別執著,就避免不了。執著分別一起作用,你的煩惱就避免不了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一個人真正能不能會念佛,能不能得生淨土,不是今天我念的佛號,念了多少;經,念了多少部,不是。是在你的用心而已。這樣而已。 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説法,都是繞著這個心而來講的,沒有別的。你只要把這個心搞清楚了,搞明白了,你修什麽樣的法門就很容易了。 你心裡想的:我是阿彌陀佛,你就是阿彌陀佛;你心想的:這個是我,所產生的就是煩惱,就是造業。不一樣。所以,講到我們這個自性就是這樣的。 所以,中峰國師在昨天給大家説明了,他用這個鏡子來爲我們做一個比喻。 他說,我們的心像鏡子一樣的,是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是清淨的,純淨純善的。雖然這個鏡子裡面,所現出來的種種的畫面,種種色相,但是,這些色相都是假的,但是鏡子還是如如不動,都是講我們這個心啊。 不但用這個鏡子來爲我們比喻,中峰國師也用這個珠子,就是寶珠,就好像水晶珠、玻璃珠,這個玻璃珠原本它沒有光的,也沒有顔色的,只是因爲在外面這個物體的顔色,反射到珠子面,這個珠才會反射出來什麽顔色。這個珠(才)會有光。
但是,在這個地方很多人,忘記了一件事情,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常常很多人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爲這個鏡子裡面,這麽多的現象,認爲這個珠子有顔光,有光彩,有顏色。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事實上,這個珠子是透明的,是沒有光,是沒有顔色的。 說我們的自性,今天我們的自性雖然已經被迷住了,但是你那個自性的清淨心永遠不會消失的。我們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很多人在這個地方就認定了:這個珠是黃色的,這個珠是紅色的,這個珠是 .色的,這個珠是金色的。 從這種種的現象,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於是產生了,中峰國師告訴我們:在你這一念之間,一念之間而已,很短很短,產生了分別,產生了執著。

當你在這個心被污染的時候,產生了分別,產生了執著,你就避免不了,你那個心產生了好惡,厭惡、喜歡、不喜歡、高興、不高興。就是從這個地方慢慢的分別出來。 我們忘記了,這個珠子本來是清淨一塵不染的,本來這個鏡子是清淨一塵不染的,説明我們的心就是這個樣。 所以,現在我們在這個六道輪迴,無法脫離超越,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這樣的度過,是因爲我們自己把你的自性迷住了,所以,到現在我們無法能夠離苦得樂,能夠怪誰呢?
中峰國師用這兩個比喻的用心是什麽呢?不就是叫我們不要去執著。事實的真相都是虛幻的,事實的真相都是假的,你沒必要去過於執著,在一切萬物裡面,每一分每一秒它都在變化的,你不要把它當作真的。 但是,師父,事實上很難啊。爲什呢?誘惑太大,力量太强了,怎麽辦呢? 前兩天,在雪梨,我有認識幾位印尼的同修,住在雪梨,打電話給師父,他說:“師父,您知道嗎,澳洲一年才有一次,就是在聖誕節之前,有一天叫做...就是說,你買什麽東西都是打折的,好便宜的,師父。不買白不買。師父,要不要我去接您?我們出來逛,我們出來看?”你説呢,要不要出去? 我在這個時候,五分鐘定下來,一句話也沒講。思考一下:還是不要出門吧。等一下一出門,看到這個也要,看到那個也要。聼了這個也要,聽了那個也要,到最後,還是被迷得團團轉,還是乾脆乖乖的在家裡,好好聼經、好好念佛,比什麽更好!是不是? 説實在的,我很清楚師父那個定功、師父那能力。一接觸了,眼見色,你能不能不染於色嗎?眼睛所看到的,你能不被污染?你能嗎?跟我講實話,能嗎?不能!既然知道不行,還是保護自己比較好。 説實在的,師父喜歡每次回到哪個地方,會帶東西,其實師父帶的東西不是師父的。都是道場的,都是別人的東西。爲了替別人省錢,所以,拼命的買。 所以,我們的鄭總,常常問我:“師父,您走到哪裡,每次回國,行李一大包!”我也不知道怎麽回答,講太多,找借口。其實師父的東西是沒有的,幾件衣服而已。都是別人的東西。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所以,那一天,他送我去機場,剛好我要去圖文巴,拿一個小行李,(他)在後面偷笑,偷笑什麽呢?他説:“從來沒有的,第一次送師父去機場,只有一件小行李!”不好意思了。
説實在的,在這個境界裡面,你所看到的,有時候,你被迷了,你還自己都不知道,誘惑太大了。六根接觸六塵,幾乎每一天都是被迷了,被這個境界而所轉了。 所以,怎麽學習?少看! 現在手機很簡單,一打開什麽樣東西都有。你要買什麽東西...誘惑很大,一開起來,你的眼前,每一樣東西都在誘惑你,看你有沒有這個定功。 像前幾天,師父想試試看,在這個...裡面訂了東西,看能不能真的送過來,試試看麽,我就打開... 因爲每次要吃...要找鄭總,乾脆現在找...,換人了。打開的時候,...,出來了,哪個比較好吃,這個還是那個?哪個比較好喝,按這一個,十五分鐘來了! 現在這個時代,變化太厲害了,一不留神,被抓了,被迷惑了,被誘惑了。所以,眼睛不要看太多。就是這樣。

耳見聲,不染於聲。耳朵所聽到的,你能不能被迷惑了。在這個日常生活裡面,我們避免不了,跟別人相處,而這相處當中,有時候我們自己會遇到一些你可能不喜歡的,或者可能遇到你喜歡的。

在這個喜歡不喜歡的境界當中,我們的心一直在掙扎。喜歡的時候你起了歡喜,不喜歡的時候,你起了厭惡,而在這個境界當中,你常常被迷住了,在迷住當中,你就開始造業了。不值得。所以,迷(誘)惑很强啊。

所以,回去,手機少看,沒事的。 所以,現在師父住在雪梨不怕,肚子餓了,不怕了,爲什麽呢?自己會訂了。你看,前幾天師父要看...有沒有素炒飯,全部出來了,面啊,炒飯啊,水餃啊,統統都出來了,只要你訂,二十分鐘,到了。 所以,這個地方,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中峰國師用這兩個比喻,是爲我們説明什麽呢?這個比喻就是爲我們説明:我們的心性,就是我們的真心,就是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是純淨純善的,本來就是本無動搖的,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

你要相信佛所講的這個道理,你原本就是這樣的,只是現在你不小心,一不留神,你原本的清淨心,跑得太遠而被迷住了。(被)迷住太久了,到現在我們無法醒過來。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法性之體,清淨不染,這一個法雖然所講的是不一樣,但是他的用意都是一樣的。都是講一個道理:你的心是清淨的。 所以,中峰國師前面已經告訴大家了:只要你用此心來念佛,你沒有不成就這個道理的。聽懂嗎?聼明白嗎?明白,好,那我就繼續了。 請合掌:【當知鏡光本淨。珠體絕痕。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

前面用寶珠還有鏡子來為我們做一個比喻。接下來,中峰國師又再一次來提醒我們,特別是念佛的人,【當知】,就是說,你應當要知道,你一定要清楚:【鏡光本淨】。 什麽叫做【鏡光本淨】,這一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告訴我們:這個鏡子,其實,無論你所看到裡面的,一切的色相,所有一切的現象,一定要明白:這個鏡子,它的原本都是清淨一塵不染的。它是沒有色相的。
水晶珠,水晶珠也是一樣,它也沒有任何生滅的痕跡,也沒有彩色,也沒有任何色相,也沒有任何光。因爲他的原本都是乾乾淨淨的。

但是,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明白,中峰國師所講的:所有的色相,你所看到的,在這個鏡子裡面,或者在這個水晶珠裡面,它能夠映現。怎麽説呢?
你看,你們不是每天照鏡子嗎,是不是?當你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你的這個像,你這個像顯出來是什麽呢?你們不是天天看鏡子麽,很多人看鏡子:我頭髮有沒有乾淨呀,整齊呀,這個臉有沒有漂亮一點,是不是這樣?

但是如果你瞭解了這個事實的真相,在這個鏡子裡面,你所看到你自己的本身,所顯出來是什麽?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是真,還是假的?假的,沒有真的,隨著自己的心,都在變化而已。真的。 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你所看到的,在鏡子裡面,那是你嗎?不是啊。喜怒哀樂是你的嗎?不是,都是假的。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你何必去執著呢?你能夠瞭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所看到的,你的像都是阿彌陀佛的。 這個地方比喻什麽呢?比如我在看電視,電視的屏幕,屏幕其實是乾乾淨淨的,什麽畫面都沒有。但是雖然是沒有,并沒有妨礙所有的節目(顯示)在這個屏幕上,所顯出來的(也)不會去妨礙這個屏幕,這個屏幕還是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 就算我們所看到的節目是不一樣,有人看足球,有人看新聞,所有所看的節目裡面,無論什麽樣的節目,那個屏幕都是如如不動的。都是一樣的。它沒有變,變的是裡面這些的畫面。 我們的心就是這樣的。今天比如說我們墮在三惡道,我們墮在地獄、餓鬼道,雖然我們的身體墮在那個地方,但是我們的體,這個體就是什麽?就是我們的清淨永遠不會消失的。

就算我們今天在發脾氣的時候,你那個脾氣已經發出來了,但是你那個體還存在。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白,屏幕所顯出來的,你所看得到的,這些節目,看手機也好,ipad也好,電視也好,你所看到裡面所有的節目,它在每一分每一秒,它會產生變化呀。它每一分每一秒,有生有滅的。

而在這個屏幕裡面顯現出來的這一些的畫面,所顯出來的是什麽呢?我們所看到的,哪一個是真的?屏幕才是真的。裡面都是假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所講的不容易懂,但是如果你心靜下來,你就能夠體會得到,你能夠明白。

中峰國師講的是不是有道理?我們今天爲什麽會苦?你把這個假的當作真,你把這個真的當作假。所以,天天在這個真假當中掙扎,無法從這個地方脫離出來。你那個心沒辦法。一直迷在這個地方。那怎麽辦呢?

所以,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生滅的現象,就是說在這個屏幕裡面,你所看到的這一些的節目,無論你看到哪一部戲,無論你看到哪一個節目,無論你看到你自己的像,在一切相裡面,中峰國師明確的告訴我們:全部都是假的,全部都是虛幻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 所以,前面剛才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你想要這一生念佛能夠成就,你一定要把【四念處】當作你的功課。你就明白了。 一切都是虛幻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今天生了,明天滅了;明天滅了,明天又生了,生生滅滅都是這樣的變化。我們的心,我們的人生就是隨著這樣的變化,在這個變化當中,你能不能悟出這個道理?你能悟出這個道理,整個變化裡面都是你的智慧了。這個我們要清楚的。 但是,要聽清楚: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所比喻的,所講的,你能夠用心去聽,用心去學,用心去看,你就能夠理解,能夠去體悟中峰國師所講的這些道理,并沒有矛盾,一點矛盾都沒有。確實真的,所講的就是講到我們自己呀。是真的。 所以,很多人,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很多人念佛當中的時候,有一些人(問):師父,爲什麽有一些人學佛,越學佛越幸福,福報越來越大,我爲什麽學佛學了這麽多年,念佛這麽多年,我爲什麽念佛不能得利益,反而煩惱越來越多,障礙越來越重?很多事情常常遇到一些遭遇,讓我很痛苦?我爲什麽這樣的? 這個能夠怪誰呢?

你要知道:佛,永遠就是在這一邊,覺悟的這一邊。我們永遠都是在哪裡?就是在迷惑的這一邊。

人,怎麽樣修學,只要那個心不清淨了,你怎麽學,你所得到是有限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你要明白,你要覺悟,不要過於執著。

一切萬法,所顯出來的,總有一天,它會消失;一切萬法,所顯出來的,它都是無常的;一切萬法所顯出來的,你所看到的,所感觸得到的,它就會變化的。

看你怎麽用心了。 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爲我們比喻,反復爲我們説明什麽呢? 就是要我們去瞭解:生滅與不生滅,實際上,它都是同時的,是平等的,沒有分別。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生滅與不生滅都是同時的,我們一定要知道。 接下來再看,中峰國師又爲我們説明什麽呢?【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這一段的經文,主要性是説明諸佛如來的境界,再一次的又提醒我們:看到的鏡子裡面所現的相,水晶裡面所有的色相,像真的一樣,很像真的。 【儼然】的意思就是說:擺在你的眼前,你所看得到的這些一切萬法,而且,看得清清楚楚的,這一些都是像...長得一模一樣,都是一模一樣的。儼然麽,儼然的意思就是這一個。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這樣的,你看到那一個,好像是這一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就好像我們在看鏡子一樣,你的人是長得什麽樣的,那個鏡子顯出來的是怎麽樣的。隨著那個相的變化。 比如說:你長得很胖,鏡子顯出來是什麽?瘦的嗎?胖的嘛!你長得很帥,顯出來是什麽?很帥呀。就是隨著自己的心去變化,這個是比喻什麽呢?好比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造業、受報、輪轉、生死呀。 就是我們感覺到好像,一切我們所看得到的這些色相,好像都是真的,事實上,我們所有看得到這些東西,只是一個虛幻而已,它不是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的。你能夠這樣的去修嗎? 你看你自己本身,剛才我已經講:你看到你自己在鏡子裡面,所顯出來是什麽?就是喜怒哀樂。喜怒哀樂不是真的,是假的。 爲什麽會這樣呢?爲什麽我們所看得到是這樣的呢?跟諸佛菩薩所看到的,爲什麽不一樣呢?

只是因爲現在我們無法徹底認識到這一點,爲什麽呢?因爲我們到現在還沒清醒過來,我們還在迷惑當中,所以,你所看得到的這些東西,都是本來是真的,你把它變成假了。你把這假的當作真的,爲什麽?沒辦法醒過來呀。你還在迷惑呀。就是這個道理。
就好像我們看到一個人,他這個人很會發脾氣,當他發脾氣的時候,你能不能勸他?很難。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勸導他?等他心裡冷靜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你再勸他,可能他會接受。 我們這個心都是這個樣的。當你在迷惑當中,佛怎麽推,也推醒不過來呀!就是我們的夢一直在做下去。甚至於有時候,人家:“我本來做好夢,你幹嘛把我叫醒過來?”是不是這個道理?很多都是這樣的。... 所以,在這個當中裡面,我們到現在無法醒過來,那怎麽辦呢?中峰國師說:沒關係,多聽經,多拜佛,多用心,多看。總有一天,你就會慢慢的能夠去悟得到中峰國師是怎麽樣的告訴我們,關鍵在這個地方。簡單來講,就是教我們怎麽用心。 你的心用得對了,你的人生都很快樂;你心用得對了,念佛就會很自在;你的心用得對了,念佛就很快樂。你心用不對了,你怎麽念佛,看看你的臉,就知道了,顯出來都是煩惱的,怪誰呢?用心很重要。 我們看到這些《淨土聖賢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是怎麽鍛煉出來的?這些成功人士是怎麽樣鍛煉出來的?用心不一樣。 有一些人,你看過去,我們常常聼那個故事,黃打鐵念佛往生的故事,他也是很忙,他一天不上班,(就)沒得吃,很窮。我們還好,你吃不了飯(沒飯吃),你可以到學會來呀。你也可以找我。黃打鐵沒有,他拼命的打工,拼命的工作,但是你看念佛三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用心不一樣。 你們念佛,念幾年了?十年了,二十年,你的心有沒有清淨?心,有沒有幸福?有沒有快樂?從你們的臉上看得出來。騙不了別人的。是真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就是教我們:你怎麽去用心。 我們再看下面,中峰國師的開示【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這一段經文,中峰國師所講的,就是諸佛如來的境界。他是說:諸佛如來在一切萬法當中,所見得到的,所聽得到的,在這一切的生滅中,所有顯現的一切萬法,諸佛如來就不會產生分別執著。

就好像我們在看戲一樣,我們把戯當作真的,但是,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很清楚,把這一場戯從頭到尾,都是看到虛妄的。

雖然裡面顯出來的,有喜怒哀樂,有生有滅,有種種的變化,但是諸佛如來的境界,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

諸佛如來就是這樣的,看一切事都是虛幻的,我們看一切事,都是真的。你説苦不苦?很苦啊。 人家駡你,真,還是假的?我問你:人家駡你的時候,真,還是假?真的假的嗎?如果假的,你會痛苦嗎?你會難受嗎?真的?希望你有一天,去外面莫名其妙被人家罵,看看是真,還是假的。 人家讚歎你的時候,真,還是假的?“假的。”“了不起!” 所以,我説你們學習的境界比我高。就好像人家問我:“師父,病是假的。”但是我説:“痛是真的!”是不是?爲什麽會痛?因爲你還有那個妄心在裡面。諸佛菩薩不會感覺痛。 有一天莫名其妙,師父被人家罵,有時候會難過。明明知道是假的,但是那個心調不過來呀,一直調不過來。在這一念之間當中,你能不能保持平衡?所以,佛法的用處在這個地方,佛號的用處就是在這個地方。最大的好處是什麽?讓你的那個心平衡。

在一切處一切時,遇到什麽樣的境界當中,你不會被這些而所轉,多好!

實在講,你那個心所遇到的,所有的遭遇,當我們在路上遇到一些莫名其妙,人家怎麽對待我們,侮辱你,毀謗你,來駡你,種種的,事實上我們會有這種感受,會感覺難受,或者痛苦。但是那個痛苦是很短的,怎麽很短呢?因爲我們明白。 所以,在這個地方,諸佛如來在他的眼前,從頭到尾,都是告訴我們:諸位同修,諸位弟子們,都是假的,你不要把它當作真的。 諸佛如來在這個裡面,就如同大師在這個三時繫念裡面所講的【唯見無生】。諸佛如來所看到的,都是不生不滅的體;而我們凡夫所看得到的這一切萬法,一切現象,【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你在這個屏幕,看電視的時候,所看得到裡面的畫面,你只看到這一些節目裡面的劇情,實際上你把自己忘掉了。其實,那個劇情都是假的。屏幕才是真的。 那在這個地方,有人問了:“我們今天看電視,既然要看,當然要看裡面的節目了,裡面是什麽節目,當然要去看,我們看這個屏幕幹什麽?沒有什麽意思呀。是不是?很無聊啊。”這是一個比喻啦。 這個是什麽比喻呢?爲我們説明什麽呢?告訴我們,你的用心其實,從這個地方就體會得到,因爲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所顯現的,在這個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你要用什麽心啊? 你今天所用的心,是什麽心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我們跟諸佛如來區別、差別最大的就是在這個地方,就是你的妄心。 這個好比什麽呢?好比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你是用什麽心去看?你用你情緒的心去看這個電視,你看這個戲劇;但是諸佛如來,是用真心來看一切萬物。 而我們這個心,其實,可以不受干擾的,可以如如不動的,可以清淨心的,可以純淨純善的,就是因爲我們不瞭解事實的真相,你被外面這些誘惑了,迷了。那沒辦法。 所以,今天我們跟諸佛如來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

請合掌【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量之不一。實乃生無自性。無生亦無自性。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所以離此別無。是乃一體而異名也。】

中峰國師太了不起了,把我們衆生的毛病統統講出來,我們跟諸佛如來最大的差別在哪裡?迷、悟,這兩個字。 佛,在覺悟這一岸,我們在迷這一岸。什麽樣的原因?爲什麽會變成這個樣?下個星期再給大家分享。時間到了。 今天我簡單在這個地方給大家説明,下午我們就要大迴向,希望我們用我們的真誠心,把這句名號的功德來迴向,因爲師父最近看到很多這些災難,有地震啊,水災呀,火災呀,種種的,再加上這個社會很多不穩定,希望用我們這顆心,雖然我們做不了什麽,但是用我們這個真誠心,希望來化解,世間種種的災難,天災人禍,因爲你的真誠心能通過一切,盡虛空遍法界。

如果講錯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多多指導,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