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悟法師 2022年11月20日(32)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大意 澳洲雪梨淨宗學會
尊敬的諸位同修、諸位護法、大德: 大家早上吉祥!阿彌陀佛! 再一次,在這個禮堂,藉這個因緣繼續給大家來習講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大意。就是把一些主要性的,來為大家簡單的説明。 在習講當中,如果有講到一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 今天我們能夠來學佛,特別能夠來念佛,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因緣。而且念佛是一個好東西,能識貨,它不但能夠幫助我們得究竟樂,它也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化解我們内心種種的煩惱和痛苦。你要真(想)找到幸福美滿的快樂,外面是找不到的;只有從内,你才能夠找到你的幸福,從你那個心。 而這個佛法,它的好處,在哪裡呢?都是繞著這個【心】,爲我們説明這個事實的真相。一個人的幸福,都是從心想生;一個人的快樂,也是從心想生;一個人的痛苦煩惱,也不例外,都是從心想生的。 所以,佛法確實真的是一個好東西。只要你用心去聽,用心來學,沒有一個不得到利益的。所以,真的是一個好東西。 印光大師過去曾經講過一句話。印光大師這樣講,他説:現在這個世界的人,寧買千單假,不買一單真。什麽意思呢? 他説,現在的人,(這個“單”是指賣東西的,)寧肯買一千單的假的東西,他不願意買一單真的東西。什麽意思呢?他不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明確的告訴我們:宇宙事實的真相,都是假的,都是無常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一刹那都在變化的。 所以,你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你還能夠被外面的境界而所欺騙嗎?不會了。 所以,寧願,去買一千件的,一千單的,那種假的,他也不肯,不願意買一件的,真東西。 那今天我們坐在這個地方,諸位,你們確實,真的,買了一單是真東西。是不是?因爲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 既然人生生命的世界都是無常的,既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的,那爲什麽我們每一天給自己這麽痛苦壓力呢?這麽執著呢?因爲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煩惱的根源就是因爲我們執著,放不下,太多的事情我們放不下。 今天我們坐在這個地方,坐在這個禮堂,我們識貨,我們明白。 所以,真的,你看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總共人口有多少人啊?七十多億。我們住在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佔的人口有多少?兩千五百萬。從這個兩千五百萬,一個一個把他淘汰了,真正遇到這個好東西,就是這個佛法,特別是念佛法門的,你想一想有多少人?不多。 所以,念佛好啊。簡單、容易、方便,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夠幫助我們轉迷為悟,轉凡為聖。你想一想,一層一層淘汰之後,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能夠有多少人?不幾個。 所以,你們很lucky啊!是不是?就是說很幸運啊。真的很幸運。爲什麽很幸運?我們有這個機會。什麽機會呢?了生死啊。 這個人生很苦的。爲什麽會苦?太多事情由不了(自己)做主。你能夠做得了主嗎?你能夠嗎?做不了主。 你想要不老,偏偏就老;你不想死,偏偏又避免不了;你不想生病,天天看醫生;你不想痛苦,天天痛苦;你不想煩,天天人家來給你煩,太多了,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古人講那一句話【人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一句話不是亂説的,(不是)隨便講的。裡面的内容都是有高度的智慧,如果沒有高度的智慧,講不出來。 所以,我們很幸運,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能夠幫助我們,只要你這一生當中,你認定了,你認識了,我明白了,沒有一個不得到的。 現在關鍵在我們怎麽用心而已,用心對了,你今天所學佛的,走到哪裡,都是快樂的,都是幸福的。 所以,印光大師又告訴我們一樁事情,他説:念佛之人,你這一生能夠碰到念佛法門,能夠來學佛,而且在這個修學當中,你能夠認識了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而見到這個淨土法門,印光大師是怎麽勸導我們的呢? 【...,歷劫難逢】什麽意思呢?就是説:你不種福德的根本,你沒有這個德行,如果不是你過去生中,修了深厚的大善根大福德,你想在這一生當中遇到這個法門是不可能的。 而且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衆生生生世世,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就是長時的積德,你這一生才能夠遇到這個法門。不然的話,你是不可能的。很多劫,你也沒有這個機會,這個機緣能夠遇到。 所以,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對方勸導我們。 而且中峰國師下面又告訴我們【既獲見聞。當勤修習。】既然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了,既然我們今天聞到這個法門了,既然我們今天能夠坐在這個地方念佛了、來聼經、來聞法,我們應當要該怎麽做呢?【當勤修習】就是說:你應當勤快,你應當勤勉,來加强自己,能不能這一生當中,我來成就。所以,真的不容易。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印光大師在這個地方來鼓勵我們: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今天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你不好好念佛,你要等到來生,才來用功,來精進,很難。 民間不是有一句俗話麽【過了這個村,沒有那個店】是不是這個道理?今生遇到了,你不好好珍惜,你要等到什麽時候? 其實,這個佛法真的不容易。確實真的不容易。 昨天有一個居士打電話,他説:“師父,【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太大,師父,您知道那功德有多大嗎?”我怎麽能夠解答這個問題呀。你們能夠瞭解嗎,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有多大功德?只要你用對了,你走到哪裡,一句名號,能夠解決你的眼前的事情,這句名號功德有多大?你能知道嗎?不要説你們,連舍利弗尊者都無法能夠理解。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釋迦牟尼佛問他:你知道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舍利弗一句話沒講。 那(用)什麽方法呢?好好念佛。不要想太多,也不要講太多,好好念佛就是,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去見他老人家,是誰?阿彌陀佛,你去問他。阿彌陀佛一定告訴你的,而且會講得很清楚,為什麽呢?因爲這句名號(是)他創造啊。 所以,釋迦牟尼佛,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才不得已講了一句話:「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九法界的衆生,怎麽能夠知道這一句名號的功德呢? 這一句話講出來,是真的不得已講出來的,說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有多大。 只要你這一生當中鎖定了你的目標、你的方向,沒有一個不成就的。但是很多人不認識,不識貨。那要如何讓大家來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首先把自己做好,不求別人。求己,做一個好樣子。讓他種下這個種子,因緣成熟了,自自然然他就會念阿彌陀佛了,是這樣的。 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看他的因緣。這個因緣有沒有成熟。這個“成熟”是什麽呢?成熟的意思,依我的理解,就是說:你那個心有沒有阿彌陀佛。你那個心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一切萬法,一切萬緣,就是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批評我們:阿彌陀佛。人家怎麽來破壞我們:阿彌陀佛。無論(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大風狂浪,我們也如如不動,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但是,現在的人太難了,九牛二虎,有時候也拉不動。叫他念佛,明天吧。明天勸他念佛,後天吧。後天勸他念佛,下個星期。下個星期勸他念佛,下個月。下個月(勸他念佛),明年吧。 等到已經到了入那個棺材的時候,才來拼命請法師:師父啊,幫忙助念。來不及了。(有那麽)容易往生嗎?不容易。活在當下。不要等到明天、再(等)多一個小時、(等)後天,不要。無常隨時會到的。 所以,閻羅王常常提醒我們。像師父最近看書,有時候看不清楚了,需要吃那種眼睛的藥來補助,(這是)閻羅王提醒你呀:無常到了。白頭髮長出來,閻羅王在提醒我們了,趕緊啊,不要再等。 但是,現在環境誘惑太大了。所以,我們現在念佛的人,你要去克服一下。眼睛所看到的,幾乎都在誘惑我們,耳朵所聽得到的聲音,天天都在誘惑我們。 你想一想,如果你不小心,有一天被這個外面境界而所轉了,你要來好好用功,...那將來會變成我們很大的障礙了。所以,天天要聼經,天天要讀經,天天要念佛,天天要拜佛。起碼,提醒我這一生,我的志向,我的目標,我的方向,天天提醒你自己。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外面的誘惑太多了。好好念佛。看到好多東西,拼命的買。看到不好的,又討厭。 每天看這一些東西,看到最後,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帶得走。到最後,你還是要離開。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我們沒辦法去體會得到。爲什麽?只能老實聽話真幹,將來你得生淨土了,這一句名號的功德有多大,你就清清楚楚了。 只有阿彌陀佛才能夠告訴我們。所以,你想(要得到)答案,趕緊到那邊去。不要去想太多,想太多沒用。到最後還是妄想,到最後還是分別,到最後還是執著。所以,好好念佛就是了。 好,我們看中峰國師下面的開示。請合掌【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所以云。法性湛然。是謂生而無生者也。】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我們每一個人,我相信都很喜歡做三時繫念,是否?你們有參加做三時繫念的,請舉手。幾乎都全部了。 但是,很多人對中峰國師内容的開示,很多都不懂,包括我自己。因爲他所寫出來這些開示,都是從他的自性流露出來的。這個自性,我們跟諸佛菩薩的自性,其實是一不是二,那爲什麽我們看不懂呢?看不明白呢? 因爲佛已經站在覺的這一邊了,他所講的這一些理論,他所講這一些道理,不是我們現在這個生活能夠容易理解的,除非你見性了。 那爲什麽我們在這邊很難懂呢?因爲我們都站在迷的這一邊。所以,我們很難融入。 就好像,我做一個比喻:一位夫人,她每天都是管家務的,去超市買菜。這位夫人她很清楚,哪個地方菜便宜,打折的;哪個地方很好的,她很清楚。但是,如果你問她:這個房子怎麽設計的。她聽不懂。因爲她在那邊每一天都是這樣的生活,以那個為中心來過生活。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在這一邊,爲什麽我們無法去融入,釋迦牟尼佛、祖師大德的開示,因爲我們沒辦法加入到他們那一邊,我們每天都在這邊迷惑。 但是,雖然這個道理很深,中峰國師告訴我們,那個不是關鍵。關鍵在哪裡呢?關鍵:你有沒有真心。真心來聼,真心來學。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告訴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學佛的人第一件事情,要先從真誠心開始。所以,不誠,則不通;不通,則不信。 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祖師大德,他們爲什麽能夠見性,從哪裡開始?真誠心。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你那個真誠心,不是我今天在那邊禮佛,在那邊燒蠟燭、燒香、供水果。這個真誠心要先從裡來的呢?從在你日常生活裡面,處事待人接物,慢慢的培養出來的,慢慢的去鍛煉出來的。 所以,昨天,我跟大家用了一個比喻,就好像金子。這個金子在這個世上,你要找到一個純金,找不到的,在這個世上找不到的。爲什麽呢?因爲這個金是從金礦慢慢鍛煉(提煉、冶煉)出來的,到最後再造成我們所看到的,你要哪一樣的款式。金,是這樣的。在這個世上沒有。 你在這個世上想要找一個棟梁、想要找一個材料,像金子那樣的,一生出來就是高人,沒有啊。是慢慢培養出來的。真誠心,在這個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你能夠盡多少份,在這個真誠當中,你就得到多少份。 所以,能不能通,是看我們的心,能不能有真誠,所謂【至誠感通】就是這個道理。雖然很深,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來學習,我們慢慢來學。 如果大家認爲:師父講得太深了。我就盡量。聽不明白怎麽辦?心裡念阿彌陀佛,比什麽更好,不要胡思亂想。用心很重要。 我們來看中峰國師剛才的那一段開示。剛才我們念的那一段,主要的是爲我們説明什麽呢?説明:生與無生,就是講這兩個字,【生、滅】,這兩個字。 而生與無生,這兩者是什麽樣的關係呢?如果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爲我們説明,整個宇宙人生的事實的真相,跟我們現在的生活所看到的,這個生滅的現象是什麽樣的關係。是不是很深?我們這個生活跟我們中峰國師所講的【生】【滅】這兩種有什麽關係。 生滅這個現象,跟不生不滅的本體又是什麽一回事?這個中峰國師講得很清楚。我們一定要知道,在這一段的開示當中,中峰國師都在反復的為我們説明這兩個問題,生、滅,這兩個關係。如果你真的悟入,你能夠明白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為我們開示,處事待人接物,你在這個人生當中,沒有障礙了。 無論什麽樣的障礙,這個障礙都是變成你的智慧,這些障礙都是變成你的功德,這些障礙就是變成你的力量,這些障礙就是變成你的power! 什麽樣的力量呢?我們來看【當知】這兩個字,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我們應當要知道,要清楚,要明白。 一方面中峰國師告訴我們:你要知道,你就是阿彌陀佛;你就是觀世音菩薩,你將來能夠成佛的。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你應當要知道,你要相信,你能夠成就。 在這個外面所有的,你種種的,遇到那一些不如意的,你都能夠克服,你應當要知道。 首先我們應當要知道什麽?你要先認識到,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生自緣生】這個事實的真相。在我們的眼前所看到的這個宇宙萬法,這個宇宙萬法就是我們現在眼睛所看到的,包括你們的周圍的人。宇宙萬法當中,這個生滅的假相,它不是真的,爲什麽呢?因爲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它真的不是真的。 你説哪一件事情是真的?沒有啊。像我們這個身體,也不是真的,它每一分都在變化,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悟出這個道理呢?沒有啊。 很多人爲了這個身體,天天造業。很多人爲了這個身體,將來墮在三惡道,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他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他還會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嗎?那個是我的,這個東西是我的嗎?那個錢是我的嗎? 這個地位是我的? 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它不是真的。 中峰國師就是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樁事情,你應當要知道,在一切萬法當中,你所看到的,你所聽到的,它不是真的。 那麽請問師父,我們怎麽能夠知道它不是真的呢?我們怎麽能夠瞭解?中峰國師講得好:有生有滅的現象,這個都不是真的。而且我們一定要知道,生滅這兩個字,都是我們常講:緣聚了,整個宇宙這個萬法的現象,它就生了,緣聚了麽。現在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你緣到了,你到這個世間來。 中峰國師又告訴我們:緣散了,整個宇宙的萬法,它就滅了。所以中峰國師才告訴我們:都是自緣生,又從緣而滅。所以,我們在佛門裡面常常會聽得到,常常看得到,有一種説法,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緣起性空,了不可得。哪一件事情是你的?不是你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不生不滅的法性之體,不會隨著這個現象而產生生滅這個道理。很多人看到中峰大師的開示,到這個地方就看不懂了。因爲他都在講這個見性這個道理。 中峰國師告訴我們: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的。爲什麽變成這個樣?我們的自性本來是純淨純善的,爲什麽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爲,我們的念頭常常不離,不離什麽呢?常常培養那種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爲,不善的造作。明明明白這個道理呀,明明中峰國師,明明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什麽樣的原因變成我們這個樣子呢?告訴我們。但是在這個地方,不容易明白。我們用一個比喻讓大家容易瞭解: 比如說,我們看電視、看電影、看Youtube,電視裡面的畫面,大家都知道,它是有生有滅的,但是電視的屏幕,它是沒有生滅的,爲什麽呢?因爲它永遠就是這個樣的。 你看那個電視,十年前,你放在你家裡,有沒有變?變大還是變小?沒有啊!都是一樣的麽。天天看, 都是這樣,二十年,也是如此,三十年,也是如此,等我們百年後了,往生了,它還是, 也是這樣如此,永遠都是這個樣的。 説明我們的自性都是這樣的。永遠都是存在。就算我們今天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算我們今天墮了三惡道,墮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你那個自性永遠不會變的。它就是這樣的。 它爲什麽變成這個,釋迦牟尼佛講:你的習氣。你的習氣帶來現在這個六道輪迴,生生世世,無法能夠超越這個六道輪迴。 像電視裡面的,所有演的節目雖然不一樣,但是,那一個屏幕永遠都不受影響。這個好比是什麽呢?我們的法性之體都是湛然常住的,不生不滅。所謂的【生而無生者也】 你想一想,從這個事實上,我們可以瞭解,中峰國師告訴我們: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你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呢?你還不覺悟! 中峰國師不是告訴你麽【生而無生】你本來就是釋迦牟尼佛,你本來就是呀。你爲什麽現在就這個樣呢?趕緊,趕緊覺悟。 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如果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的開示當中,多少能夠去體會到一點,一點點就好了,不要太多,你就能夠看到眼前的,你所接觸的,六根接觸六塵,整個宇宙萬法,如果今天用《金剛經》來爲我們説明,是什麽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你看中峰國師一直重複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 但是很多人看到這一段,把它簡單讀過了。不知道中峰國師在講什麽。但是今天如果我們這樣的去觀察,你就慢慢的契入到中峰國師所講的,生而無生者也。 當然,這個境界我們不容易明白。但是,如果今天你常常用這種的心去學,去觀察,去體會,這個道理,中峰國師的開示,它會教誨我們醒過來了。 怎麽醒過來呢?對於眼前的很多的遭遇。我們這一生的遭遇,太多了。哪一個人,這一生不掉眼淚的,不哭的,請舉手。有沒有?這一生當中沒有掉眼淚的,請舉手。 當你明白這一段的開示,當我們對於眼前所看到很多的遭遇,或者人家來毀謗、傷害,種種,對你不利的,種種所發生的事情,對萬法,一切的萬緣,你所看得到的,無論好也好,無論壞也好,無論逆境也好,無論順境也罷,你所看到你的眼前,所有你所遭遇的,你對這些事情,你就會看淡一些了,你不會過於執著了。 因爲看淡了,我不會去計較,我也不會起煩惱,都是假的。今天他來侮辱我,今天來傷害我,就是因爲我過去生中可能得罪了他,可能我不小心傷害(到)他,他今天來傷害我,我要歡歡喜喜的還給他。 就好像做夫妻一樣,對不對?以前我媽媽常講“男不能娶錯老婆,女也不能嫁錯老公。”一嫁錯了,一輩子就毀了。我媽媽常常跟我勸導這一個,到最後呢?選擇出家。 所以,我這一生,這三百六十五行,選擇是最好的!真的。 “師父,您爲什麽不早點出來呀,給我們講一講。如果早知道,我就不結婚生孩子了,少來這一套!” 以前還沒入坑的時候,還沒跳到這個坑裡面,很想跳,一跳下去了,你想要跳出來,那就很難了。 所以,師父有時候,在道場,常常有人來訴苦:師父,我的人生很苦,我的孩子不聽話。我的老公又如何如何。 來了一個男的,跟我講:我的岳母爲什麽這麽霸道?娶了個老婆又不理解。講了很多苦。讓我明白一件事情:還好我選擇對! 所以,年輕人,你要選擇這一條路,要考慮好一點。不然的話,哭,也沒有眼淚,苦不出來。所以,出家好!真的。要不要?“師父,沒辦法,太晚了!太遲了。”但是我看到台灣,最近出家的都是六十歲以上。你們有機會! 六十嵗以上的出家,七十歲的。所以,有時候跟師父走在一起,我都已經二十幾年了,他剛剛出家三個月。很多人,不找我,找他。找他,不找我。而且,説一句不好聽的:供養那紅包,他(的)比我(的)大!不好意思了。真的。 這個是事實。這個人生,真的太多的事情,如果去想,一件一件,真的會發瘋了。還好我們有認識佛法,因爲認識了佛法,讓我們才能夠平衡,心平衡了,業障才能夠消;業障消了,很多事情就順了。 那要如何消業障?你要不斷的反省、檢討,只有檢討反省才能夠幫助我們。 所以,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講得非常好。主要性都是要提醒我們,對於這個宇宙萬法,所有的一切萬物,你要看淡一點。 比如,眼前我們所遭遇的。比如說好的。我們常常會遇到好的,有人來讚歎、有人來供養、有人來支持,種種的;或者生意順利;或者孩子聽話,這些。 我們一定要知道,中峰國師所講的:緣聚而生。這些好的,有一天它會變的,它是無常的。 今天我們看到一個人在那邊吃飯,明天我們就見不到他了。有啊!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吃飯,突然間,明天他中風了。緣聚而生。 最近,我的大師兄的徒弟,才四十二歲,明明前兩天,大家還在那邊講經,還在那邊吃飯,過了兩天之後,中風了,中風之後,死了。今天火化。四十二嵗。 所以,遇到這些好的,遭遇好的,你也不要太過得意。就是說不要起了貪念,因爲它是無常的。 當你如果忽然間有一天,你這好事沒有了,又遭遇這些不善的,遭遇這些不好的,或者遭遇你那個不喜歡的,你討厭的,讓你很不高興的,這一些種種的事情,中峰國師又告訴我們:你也不要過於悲哀,你也不要過於悲痛。真的。 好的,一句阿彌陀佛;壞的,一句阿彌陀佛,盡心盡力都是圓滿的,沒必要計較,沒必要過度,也不要過於得意。爲什麽?有聚有散。 你看師父這一次回印度尼西亞,看到以前我們認識的,回去,已經沒有了。真的,已經沒有了。我們來到這個世上,還有幾年?你看我們這個世上,人的壽命的平均,七十五歲。超過七十五歲,是你的福報。 但是,對澳大利亞來講,比較特別。爲什麽呢?可以屬於老人的,九十嵗以上的,九十嵗以下都是年輕人。但是,我們還有幾年能夠拼的呢?你們都是年輕(人)。九十嵗以上的,請舉手。有幾個?沒有啊。都是年輕的。但是年輕,還有本錢。 所以,在這個地方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縱然我們所遇到的這些不善的,不順利的,不好的;突然間,這個好的事情,在我們的眼前消失了,中峰國師又告訴我們:也不過於悲痛,也不過與悲哀。什麽緣故呢? 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它都是:不是真的。都是假的。 所以,在這個裡面我們能夠真的看得破,能夠放得下。換句話說,在這一段經文裡面,中峰國師主要性的告訴我們:不要過於執著,因爲執著是六道輪迴的根本,因爲執著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因爲執著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就是讓我們放下。你能夠看得破,你能夠放得下。因爲你明白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的真相:它都是無常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很多啊,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如果你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還不願意醒過來,你寧願在這個六道輪迴去迷惑、去顛倒、去執著,否則的話,我們就會迷在其中,就會妄生很多的煩惱。 這個就是中峰國師告訴我們(的),不然的話,我們看到中峰國師下面的開示:【無生而生者。眾生迷妄入心。積業成果。虛受輪轉。妄見生滅。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似珠隨色。】 你看,中峰國師在這一句當中講得非常的好。如果我們每一天不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不瞭解這個事實的真相,那我們今天無論你是學佛,念佛,你一天要念多少聲的佛號,你不知不覺你就入了。 入什麽呢?妄心之... 你的妄心,妄心起來了,沒有一個衆生不顛倒,衆生顛倒了,那個衆生就開始造業了。所以,中峰國師在這個地方明確的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你要小心。 到最後,【積業成果】,你要受果報。真的。 我最近,去到殯儀館,有一位居士,他的爸爸往生了。有一個(人),他能夠看得到。看(到)他爸爸一直在那邊,放不下。然後,他跟他溝通,溝通之後,他到現在還不能接受:爲什麽我好好的身體,我爲什麽今天走了呢? 那在這個地方,現象當中,如果他還是執迷不悟,還是不覺悟,他將來,他將來是什麽?要受果報。能得人身嗎?很難。 所以,中峰國師告訴我們【虛受輪轉。妄見生滅。於法性體上。如鏡現像。似珠隨色。】這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呢?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因爲我不能講太久,你們,這個時候剛剛好。有人說:師父,能不能講長一點?既然有人請法了,那我們下個星期,再來跟大家把這些中峰國師内容的開示,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但是,話説回來,無論中峰國師的開示,無論諸佛菩薩的勸導,無論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關懷、對我們的期望,最終還是要看自己。怎麽呢?看自己是怎麽樣去爭取,那個才是關鍵。 你能夠去爭取,總有一天,你會得到你所想得到的。這個“得到”的意思就是說:離苦得樂,幸福美滿的人生。 所以,這一生當中,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師父這幾年,在雪梨淨宗學會跟大家一起共修、一起念佛、打佛七、八關齋戒,然後又做三時繫念,我看好像也超過十年了吧?有十年了。超過有十年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緣,不是每一個人,有這個機會,能夠聞經、學習,或者來念佛,或者來誦經。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機會)。 所以,我很感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在這個地方學習。但是,只要我們還在這個環境,只要我們還在這個世間,有聚必有散啊,有聚必有散。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在這個機會當中,在這一生當中,不要再錯過這個機會了。無論在哪裡,無論在哪一個地方,無論在一切時一切處,你要記得:一切萬法都是無常的。 所以,我們的志向、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標一定要好好搞清楚,鎖定了,你鎖定了,你就不用害怕,爲什麽?前面的路都是一片的光明,因爲我們明白,這個人生事實的真相,沒必要去計較,也沒必要去爭執,一切隨緣。能夠隨緣是最好的,盡心盡力都是圓滿的。 但是在這個地方,師父只勸導大家一句話:要以你的真誠心來對待一切人,以你們的真誠心來對待一切事,以你們的真誠心來對待一切物,因爲一切善法都是從真誠心而生的。 在這個地方,師父藉這個因緣來鼓勵大家,在這個世上,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聲音,種種的,只要你能夠(用)佛法在這個生活裡面,在日常生活裡面,沒有一樣的東西能夠來障礙我們的,只要你佛法在這個心目中,什麽樣的好辦法都是在我們的眼前。 佛法真的確實太妙了,太好了。不但能夠幫助我們開智慧,它(在我們)一生當中,就好像一條的光明的燈路,天天照亮我們,讓我們不會走錯路,不會走歪路,不會走冤枉路,將來你能夠得到更圓滿的: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什麽更重要。
因爲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無常,佛法難聞,國土脆弱】你要天天覺悟,你能夠覺悟了,一切的煩惱,一切種種的遭遇,整個遭遇(就)變成你自己的福德了。那這個念佛就有功夫了。 該放下的,放下;該看破的,看破。好好念佛就是了。有時間,念佛。沒有時間,該休息的,休息;該吃飯的,吃飯;該上班的上班。話,少講;事,多做。沒事。 今天,師父簡單跟大家介紹到這個地方,我們下個星期六,聽説有打佛二,還有八關齋戒,我們下個星期,再一次來給大家習講這個三時繫念。 下個星期可能會給大家講長一點,讓這個三時繫念能夠趕緊圓滿,因爲講的是大意。 接下來,就是要給大家講《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是我們念佛的人最基本的,我們一定要知道《十善業道經》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之母。沒有《十善業道經》的基礎,菩薩成不了佛;沒有《十善業道經》的基礎往生是沒辦法的。 所以,把三時繫念,趁這個機會趕緊把它講完。接下來,就是要給大家講《十善業道經》。
祝大家六時吉祥,祝大家老實、聽話、真幹、念佛。謝謝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