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只要我們一天還在六道 苦的時間長 樂的時間很短 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個究竟 圓滿的解脫 才爲我們不斷地把這些理論事理講清楚。 但是 有多少人能夠去瞭解内容的一些理論呢 那就看個人的因緣。 所以佛法只要你能夠懂得去用 哪怕是一句 你一生 終身能夠受用 哪怕是一句。 不會學 不懂得怎麽樣修哪怕是一生 不管你學了多少的經教 聼多少的經典 念多少的佛號 到最後 一個都沒有成就 那真的很可惜 所以 有時候 不知道我們 不知道在忙什麽。 我們在《高僧傳》裡面我們看到交光大師 有時候 他老人家是怎麽念佛的 他老人家是怎麽修的 你看 爲了幫助注解留下給後代 把《楞嚴經》這部《楞嚴經》可以説在中國 也是很有名的經典 除了《金剛經》。你看 他老人家 阿彌陀佛 已經在面前了告訴他:我現在要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爲了注解這部《楞嚴經》,因爲那個時候很多這些注解裡面 沒有把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抓出來 因爲這一部經是大開智慧的一部經典 你想要開大智慧 你可以從這一門深入 這一部經真的能夠幫助你 開大智慧 爲了要把釋迦牟尼佛 他的意思 主要的 能夠讓大家明白這一部經的内容的意義 所以 他跟阿彌陀佛請假 好像跟我們學會請假一下 這兩星期我不共修 不是說有這個樣嘛 “師父啊 今天我沒空 我請假” 交光大師就跟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 我跟你請假 我現在要把這部《楞嚴經》注解 做個圓滿 我才到西方極樂世界找你。” 所以你看 阿彌陀佛 也是答應 也是很特別的 交光大師跟阿彌陀佛說我跟你請假幾天 先把這個《楞嚴經》做好了做圓滿了 我才到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一聼到這樣 答應 就走了 阿彌陀佛走了 交光大師的病就好了 本來已經臨終了 阿彌陀佛要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 因爲他就是要發願到西方淨土的 你看病好了 又把這一部《楞嚴經》 注解做圓滿 圓滿了 他就走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人家留下在這個世間是有因緣的 什麽因緣 就是為這一部《楞嚴經》把它做圓滿 那我們留下在這個世間是什麽因緣呢 那就不一樣的了 所以 你看那個 海賢老和尚 從他的壽命來看 頂多也九十嵗 頂多 但是你看他老人家活到一百一十二歲 一百一十二歲才走的 其實以他的壽命早就離開這個世間 他都是有因緣 留下來的 所以 從這個地方來看 有時候 很羡慕 能夠修到像交光大師那樣的境界 那個心的定功到這種程度 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 所以 希望我們雪梨 同修能夠做一個表率 做一個榜樣 來給大家證明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死後才去的 不是已經往生了才去的 是活生生的 自自在在的 什麽時候走 就什麽時候離開 所以 如果等到我們往生才來助念 那個很不可靠。 所以 我們雪梨要做一個好樣子 來爲大家 爲什麽 因爲
你的願力做主的不是業力做主 爲什麽我們在這個世間 很多事情 種種由不了自己來做主 因爲業力的存在嘛 只要你業力的存在 那我們的命運誰來主宰 就是我們的自己的業力來主宰的 所以很麻煩 只要你業力主宰 你很多事情不方便 你想要往東 它偏偏往西 你想一想 很夠麻煩的 所以 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不斷的都是在推薦 不斷的都在幫助我們 教你們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因爲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作的一切都是你的願力而來主宰的 你喜歡什麽 你歡喜哪一樣 它就示現(你)歡喜什麽樣的 都是隨著自己的心願 你自己想要什麽 無不是隨心所欲的 每一件事都是心想事成 這個才是一個很圓滿的 很完美的 我們這個世界不完美 因爲它不是永恆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如果你明白釋迦牟尼佛的話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這一些的勸導 再加上善導大師的勸導 我相信大家 就如同善導大師講的 萬修萬人去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有人問 師父 六道從哪裡來的 從迷來的 你迷了才有六道 你覺悟哪來六道呢 所以 有人看到善就喜歡 看到惡又厭惡 遇到順境非常歡喜 遇到逆境起了一個嗔恨 對一個真正修行的人 真正覺悟的人 非善非惡 哪來有善有惡 也沒有好 也沒有壞 沒有順境也沒有逆境 有順境逆境 有善有惡 有好有壞 這個就是你的心分別出來的 就是因爲我們的心分別出來 才有這個心 有善有好有壞 真正修行的人 哪來有壞跟好的 哪來有善跟惡的 它本來就是清淨的嘛 所以你看 你能夠學佛 你都能夠得到大自在 人家怎麽贊嘆 那都是假的 人家怎麽批評 人家怎麽樣來毀謗 那都是假的 因爲你的心都清淨嘛 本來不動搖的 像六祖慧能大師所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來清淨】的 你的心本來清淨 哪來有煩惱 有痛苦 哪來有痛苦與快樂 根本就沒有的 所以 一念之間而已 你一念之間迷了 六道就出現了一念之間覺悟了 就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講的就是我們西方極樂世界了 所以會修 會學佛 不會學佛 會念佛跟不會念佛的人的區別就是在這個地方 一念之間而已 六祖慧能大師講的很清楚 你迷了 你就是衆生 你覺悟了 你就是佛 這個禪宗裡面的禪機 很深 所以今天我們爲什麽要念佛1434************
像我自己常常 我爲什麽要念佛 念佛的功德很大 福報很大 我是追求這一個嗎 我今天爲什麽要念佛 你們大家有問問自己 我爲什麽要念佛呀 有沒有人知道 我念佛希望無災無難 希望能夠少一點痛苦 那我們今天是爲了什麽 就是爲了修功德*爲什麽要修功德 因爲【德】的表法是清淨的 【功】是功夫 【德】是清淨 你能夠恢復你的清淨心 因爲清淨心才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六道 清淨心才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 清淨心才能夠帶著我們往生西方淨土 如果你今天心不清淨 但是 你心想要往生西方淨土 你那個力道不夠 你往生不了 為什麽 因爲你還有一絲毫的挂念 你還有一絲毫的貪念 你還有一絲毫的對世間的執著 所以你往生不了啊 哪怕是你今天念佛念的很好 念的功夫念的非常好 只要你那個心還有一絲毫的對世間的執著 你根本往生不了 *********
1648所以 有人問師父 “師父 佛教都不講愛 無情無義的 六親不認的” 你説呢 佛教是這個樣的嗎 管居士?是不是我們佛教都不講愛 我們佛教是講真愛 我們世間的愛 那個情愛 説實在的 是一個【迷(迷惑的迷)】 都是假的 爲什麽假的 你看現在社會 常常聽到 剛剛結婚 不久 就離婚了 如果真愛 還離婚嗎 真愛不會的。 或者我們走到一個道場裡面 看到哪一些人我討厭的 看到哪一些人我不喜歡的 看到這個人我很頭癢的 真愛的人不會有這樣的 真愛的人像佛菩薩那樣 人家怎麽毀謗他 人家怎麽批評他 人家怎麽傷害他 人家怎麽講他 他從來不會有一個嗔恨的念頭 嫉妒的念頭 他從來沒有一個不喜歡的念頭 或者跟你對立的念頭 跟你針對的念頭 沒有 佛菩薩的愛 就是怎麽樣來愛護你 保護你 照顧你的 這個才是真愛 所以 有很多人在問這些問題 情愛的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淨土 你説呢 所以古人不是講一句話嗎 【愛不重】 下面是什麽 管師兄 你可能很清楚 【愛不重】 是什麽呢【 不生娑婆】 【念不一】呢 【不生淨土】你今天你想要到西方淨土 但是你對這個情愛很重 對這個情愛很執著 對這個情愛非常看不破 放不下 將來對你往生西方淨土 真的有很大的障礙 非常的大 很大的障礙 就好像比喻了哦 太太認識佛法 一直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先生又不肯去 左脚想要飛 右脚被老公拉著 “我想要到那邊” 老公說:“不可以!” 這個比喻了 所以真的很難 你看過去那個歷史上很出名 是誰呢 唐明皇 唐明皇最愛的是誰 楊貴妃你看唐明皇曾經作過一首詩 在這一首詩裡面 我們常常聽到的就是《長恨歌》 我相信大家會有聽得到 長度的長 嫉恨的恨 唱歌的歌 你看 唐明皇在這一首詩裡面 有一段 他講什麽呢?「在天願為比翼鳥」什麽叫做「在天願作比翼鳥」就是説 如果有來世 有轉世 我要跟你約定將來做什麽呢 【比翼鳥】 ?什麽叫【比翼鳥】 【比翼鳥】 就是我們彌陀經有一段經文 這一段經文呢 我們常常會讀到【共命之鳥】 有沒有 彌陀經不是有一段嗎 這些鳥爲我們説法 這些鳥其中除了鸚鵡 孔雀 還有一種鳥就是【共命之鳥】 什麽叫【共命之鳥】 因爲這一類的鳥 它一個身上有兩個頭 就是有兩個生命 説實在的這個共命之鳥不是好的果報 你看那個蛇 有兩頭蛇 像師父有時候看到 那個羊有兩個頭 或者一些人 連體嬰 嬰兒的嬰 你看一個身體兩個頭 其實這是不好的果報 什麽因它會墮在共命之鳥呢 就是因爲對世間的情感 太重了!那很苦 一個要往東 一個要往西 一個往上 一個往下 真的很辛苦的 唐明皇就是跟這個楊貴妃約定 有來世 就是希望我跟你能夠做 像什麽 共命之鳥 永遠在一起 【在地願爲連理枝】 你看唐明皇跟這個楊貴妃約定將來 真的投胎做什麽 共命之鳥 比翼鳥 他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 如果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 他不會發這個願 爲什麽 就是苦嘛 如果今天他把這個念頭轉過來的話 發大願:同生極樂國 狀況就不一樣了 你永遠在這個西方極樂世界在一起 你永遠在這個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見面 你永遠在這個西方極樂世界能夠了生死 不會受任何的苦 很可惜呀 沒有真正把佛法搞清楚 所以這個唐明皇寫了這個《長恨歌》有時候看起來 對這個情愛的那一種 太重!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能夠把情愛看淡 將來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不是不愛 是用你的真愛 去愛護他們 不是無情無義的 不是 是用你的真心 你的真愛來愛護你所有的人 你周圍的人 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果報 這個才是真愛 這個才是覺悟 要不然一直在執著這個身體 執著這個世間 真的很苦 不容易啊 真的不容易 說修行 真的不容易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四諦法 你要怎麽樣離苦? 你必須要修道 你不修道不行!所以真的在這個環境 你要修行不退步 你要修行能夠精進 真的太不容易了!太難了!******
054b
所以 老和尚説的真的有道理 你執著這個房子 將來你會生在什麽 蒼蠅 蟑螂 所以 做好了 該放下要放下 不要去執著 這個是我貢獻的 這個是我做的 這個是我辛辛苦苦建立的 不要去想這一些 該放下的你也要放 不然的話 將來放不下 執著這這個名聞利養上 你想一想 你苦不苦 像這一類的 幾乎都是墮在 如果起了瞋恨心 那都是往地獄去的 最低的畜生道 或者餓鬼道 你想苦不苦啊 生到這個世間才四十幾年 把事業地位做的很好 沒想到 【人算不如天算】疫情一來被感染 就死了 就走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 執著越重 你的煩惱越重 所以 中峰國師 我很喜歡他裡面有一段經文的開示 我每一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遇到一些不是一帆風順的呢 我常常想起中峰國師的在 三時繫念 有一段的開示 中峰國師怎麽説呢 【重念死生輪轉之可悲。深厭塵勞紛擾為可痛。】我們在這個六道裡面 在這個六道已經無量劫以來 無法超越 你想一想 在六道裡面 我們可以知道三善道的時間短 三惡道的時間長 所以 三惡道是真的我們的老家如果你還在這個六道裡面 只要你還在六道 三惡道就是你的老家 所以 你在這個六道輪回裡面 你這個無量劫以來 生生世世都在這個六道裡面 無法超越 你説苦不苦 很苦 【深厭塵勞紛擾為可痛】深厭是什麽 厭惡 你厭惡這個世間 這個環境 這個地方 爲什麽我常常跟著這個煩惱 爲什麽活在這個世間讓我這麽多的壓力負擔 得不到這個清淨心 哪來的快樂 那怎麽辦呢 我們每一天的煩惱 我們每一天的恐懼 我們每一天的憂慮 種種的 每一個人都有啊 你也有煩惱 我也有煩惱啊 只是你的煩惱重 或者煩惱輕 不一樣而已啊 有一些煩惱比較重 有一些煩惱比較輕 那怎麽辦呢 中峰國師下面的那一句非常好 【舉起一聲佛名。直下更無異見。】什麽叫【無異見】無異見 就是你不要懷疑 你好好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 老老實實的 像大勢至菩薩講的 【都攝六根】清淨心去念 你相信真的 你對淨土 你對阿彌陀佛 你真的好好去念 都能夠幫助我們伏住你的煩惱 當你心煩的時候 【舉起一聲佛名】趕快拿起這一句名號 煩惱來了 第二句阿彌陀佛 壓上去 煩惱來了 第三句阿彌陀佛 把它壓上去 所以 在這個地方希望大家要明白 要瞭解
432爲什麽在這個環境裡面 真的 業力真的很恐怖啊 每一個人都有 只是遲早而已 我們這個業力只是遲早 什麽時候爆發 什麽時候會來(找上門了)就看個人的修養了 如果你修養好的 這個業力就距離我們遠遠的 如果你每一天不斷地跟著自己的習氣煩惱 這個業力將來會帶來一個很大的麻煩 所以 今天就是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所以 要好好認真 去修行 剛才講的 一念之間而已 你覺悟了 你就是聖人 你迷了 你就是衆生 你能夠修到非善非惡 那種境界那就恭喜大家了 恭喜你們 你能夠修到那種非善非惡 非順非逆 那種境界 將來你的心生到西方淨土 那就容易了 你要慢慢提升自己的境界 這個境界一提升煩惱就減少 將來會得到很大的利益
今天 我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希望大家 老實念佛 我們這個時間非常的短促 昨天已經跟大家説過了 每一分鐘的時間都有一個人的死亡 每一分鐘哦 每一分鐘都有一個人的死亡 換句話說 都有一個人 要離開這個世間 什麽時候輪到我們呢?看個人的福報了 所以 老實念佛 好好聼經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我們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