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4, 2021

20F功德而怎麽成就的呢 隨緣而不攀緣 義工的條件是什麽 是無條件的 不(在於)做多少 歡歡喜喜的大衆服務 孔老夫子 留下了很多錢?靠錢 能夠傳到這麽多(代)麽20180712



20F 20180712 《八關齋戒功德利益》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這一次的 佛七當中 在佛七當中 我們每一次 會加上一堂課 就是受持八關齋戒 再加上我們舉辦 佛學講座 這種的因緣 不是每一個人能夠遇到 而且這種的因緣 是一個非常難得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等一下要跟大家研討 有一段經文 就提到這一點 聞佛法的機會 所謂【佛法難得 今已得 淨土難信 今已信】所以這種的因緣 不是每一個人能夠有這種的機會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經過釋迦牟尼佛爲我們的介紹 告訴我們 就是聞佛法的機會 確實很難 所以我們每一次看到這種的經文 而看到佛像 我們應當要想起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聞到佛法 要懂得自悟 如果聞到佛法 不懂得自悟 學什麽樣的佛法 世間法也好 出世間法也罷 都沒有什麽好處的357

所以今天我們在這裡 不是來凑熱鬧的 歡喜來這裡 然後來看看哪一個人有念佛 這個人有念佛 哪一個人有修行 哪一個人不修行 那個不重要的 最重要的 要如何把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也經過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介紹四十八願 彌陀的本願 彌陀的願力 來自覺 自度 才能夠度他 佛法的用處就是在這裡 那怎麽自度呢 佛所講的就是智慧 這個智慧很重要 所以昨天已經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了 我們要行布施 要有智慧 沒有智慧來行布施 而這個布施反而會造業 像我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比如說 我們來到道場 布施的精神 就在建立在哪一個態度呢 就是用我們内心流露出來那一種慈悲心 的心態 來服務衆生 這個才是布施 才有功德 所謂普賢十大願王裡面所講的【隨喜功德】功德而怎麽成就的呢 隨緣而不攀緣 歡歡喜喜的 來為大衆服務 這樣來行布施 才能夠有效。很多人在這個道場 …發心…來做義工 所以昨天跟大家講過 義工的條件是什麽 是無條件的 不(在於)做多少 不計較這一些 最重要哪一點 哪一個需要 能夠用我們的力量來貢獻 我們就來貢獻 這樣做 才能夠有意義 所以今天我們爲什麽要來受持八關齋戒 這種的因緣不是每個人有這種的機會 佛法教我們要斷惡修善 積功累德 710

所以祖師大德 很多在於 我們很多經典裡面 看多多的例子 所謂古人講【行善之家 必有餘慶 行不善之家 必有餘殃】你看我們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的後代 已經達到多少代了 多少 孔老夫子 他的子孫到現在 已經傳到第幾十代了 八十三代!這八十三代 而幾乎從這個國内都很有名的 哪一個人看到孔老夫子的子孫 都非常的恭敬 什麽原因呢 所以 我每一次 就是從 這一次的佛七開示 每一次這個八關齋戒會利用這個短短的時間來跟大家 來談談佛法的好處在哪裡 對我們現在的人 有什麽幫助 對現在的生活有什麽影響 你要這樣去悟出 才能夠會得到利益。學佛不是在這裡(指佛堂)的 拿一個引罄 敲一個木魚 來打一個坐 坐下來 來稱名號 這樣是屬於學佛嗎 不見得!學佛是從生活裡面 是一點一滴的去悟出 佛法教我們怎麽做 我們就依教奉行 從依教奉行才能夠悟出佛法的微妙 佛法的微妙建立在哪裡 能夠建立在幸福美滿與快樂 這個就是佛法的本質 就是教人家 你要不要幸福 你要不要快樂 你要不要美滿 (如果你要這些) 你就依教奉行 佛法的微妙就是在這裡的 是在生活裡面一點一滴的 處事待人接物 去培養 去體悟 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 我們的心是污染的 還是清淨的 而我們今天心所污染的 被干擾 那我們趕快把我們的清淨的念頭恢復正來 用什麽樣來恢復呢 用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第一念頭起來 第二個念頭就把它壓下去 怎麽壓 用這一句名號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學佛在於 不在外表 是在從發自内心那一種流露出來的 佛法才能夠有用處 才能夠對於我們 有好處 要不然我們真的 到我們臨終的時候 我們還是迷惑顛倒 1140

這個天氣很冷 師父的體質 現在都已冬天 已經很難攝受了 所以看到釋迦牟尼佛 以前在樹下修行的時候 我們才明白 夏天也沒有... 冬天也沒有暖氣 就是在樹下 一打坐六年 如如不動 從來不從他的位子站起來 一直坐在那邊 追求什麽 追求世間所講的 就是正悟 六年之後 釋迦牟尼佛 才能夠悟出【人生本來是佛】的 每一個人 都有每一個人的因緣 有這個機會 但是這個機會我們把它疏忽了 釋迦牟尼佛把我們下定了 給我們下定決心 指定告訴我們【你本來是佛】的 那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大家都知道【但以妄想分別執著 而不能證得】我們的妄念 超過我們的理念 產生煩惱 我們的執著 超過我們所需要的 而建立的痛苦 我們的分別 超過我們自己想要的 所以現在學習佛法的人 爲什麽這麽難成就 就是這個原因 我看到釋迦牟尼佛 了不起!什麽精神讓他老人家 這麽有堅定的心 從來不離開他的位置 到他成佛那一天 他才離開的 心裡面是怎麽想的 心裡面就是想【我要怎麽樣把這些 我所得到的 這種的快樂 讓衆生跟我一樣】1425

所以等一下要跟大家解釋一下【佛世難值 經法難聞】所以看到這一點末學很慚愧 現在冬天 不適合(不適應) 這個冬天 身體怪怪 佛力加持 每次遇到冬天 這個頭 反應很慢 人家講什麽 反應很慢 有時候搞到最後 還暈暈的這樣 看人很奇怪這樣 這個就是我們的體質 1513

所以你們能夠遇到淨土 而這個淨土能夠帶來 將來了生死出三界 你有大福報 爲什麽呢 西方極樂世界是金剛不壞身 永遠不生病的 而且永遠不會老 就是金剛不壞的 這種的環境 這種的福報 要去哪裡找 比如説 你今天聽到這個忉利天 忉利天的福報這麽好 你看忉利天的一天 我們這裡 有一百年 忉利天的那些菩薩幾乎都是一千嵗的壽命 但是有限 西方極樂世界的壽命是無量 而且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 無法去計算的 所以這種的因緣非常的殊勝 看到釋迦牟尼佛 這樣的殊勝的修行 然後今天能夠聞到佛法不易 所以你看孔老夫子 兩千多年前 將近三千年 留下他的子孫到現在 已經傳到八十三代 是不是孔老夫子 留下了很多錢?靠錢 能夠傳到這麽多(代)麽?靠錢財 能夠維持子孫這麽多代嗎?八十三代! 而國内走到哪裡都非常有名的 人人看到都非常的恭敬 什麽原因呢 祖宗累積的 這種的恩厚的道德 才有今天的果報 那我們今天你看 現在多少大富裕人家 經常傳不到二代!什麽原因?把這個道德已經沒有在注重了 所以產生現在這個的樣子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爲什麽要來學佛 沒有別的斷惡修善而已 所以昨天跟大家講過 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就是諸佛菩薩 教導衆生斷除種種煩惱的方法 你要斷除煩惱 你要發願修行 行什麽 行布施 就是這樣的 1847

所以從這個例子來説 孔老夫子能夠做得到 我們也能夠做得到 所以積功累德 很重要 而且這種的積功累德 釋迦牟尼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 也爲我們説出來了【信者得植,後生無憂】你能夠斷惡修善 積功累德 起碼你不會墮落三惡道 起碼你不會墮在三惡道 最後你能夠聞到佛法 明心見性 然後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然後離開這個世間 往生西方到極樂世界 那你就是成佛 這個就是【後生無憂】那我們今天學佛 都是要這樣的 1955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昨天跟大家講過【當念報恩,頒宣法教】頒宣 是什麽意思 頒宣就是向外面來宣傳 宣傳什麽 宇宙人生的真理 告訴大家【佛法的難聞 人身的難得 淨土的難信】現在我們統統都信了 外面來宣講佛法的微妙 那在這裡怎麽宣講呢 怎麽頒宣呢 最重要的 就是【以身作則】你要你家裡的人跟你來學佛 你要你家裡人將來跟你同樣的理念 你要你的周圍的人對你關懷的人 對你有愛護的人 然後對你這個有信心的人 然後你做一個好榜樣 做一個好樣子 讓他們來看 然後他們產生對於佛法的信心 那你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這個叫做【頒宣】2144

但是如果今天我們 在這裡念佛 好像很有修行 但是回到家不能做一個好樣子 來給人家看 反而讓人家懷疑 你學什麽佛法?你念什麽佛?念佛是這樣的嗎?你的態度 是不是跟佛一樣 你的態度是不是跟魔障一樣 如果今天能夠我們讓給人家看 你的學佛 但是你的態度 以自私自利 以名聞利養 反而人家對於佛法 沒有生起信心 回頭過來 又來毀謗 所以 你要度化衆生 首先 先給人家做一個好樣子 讓人家來看 我是一個學佛的人 學佛的人是怎麽樣的 是這樣的 人家看到了 人家相信 相信了 人家來學佛 一學佛 以後明心見性 那你功德有多大!2301

所以我們在八關齋戒裡面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把第一條【不殺生】列為第一呢 我們動一個念頭 對於佛法的不了解 而且讓大衆來懷疑 然後來毀謗 就是等於 我們來增加讓人家犯這一條殺戒 爲什麽講呢2339

釋迦牟尼佛在經文爲我們列出來【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從第一條裡面 爲我們列出來【殺心不除 塵不可出】塵 就是講我們的塵勞 我們的污染的心 既然你有智慧 你能夠得禪定 你也不能成佛 所以從這裡 我們來看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當念報恩】我們要用什麽樣態度來報恩呢 釋迦告訴我們 首先 先來孝養父母 怎麽孝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一切衆生本來就是我們的父母 一切衆生是哪一個 不是人道 畜生道也是 餓鬼道也是 地獄道也是 生生世世 都是我的父母 爲什麽他們會墮在三惡道裡面 只是因爲他迷惑顛倒 迷惑了 什麽事情都做出來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 把這個殺戒列爲第一 因爲一切衆生本來就是我們的父母 那你想一想 一不小心 種了這種的惡因 將來怎麽辦 會墮落在三惡道 而且三惡道的苦 無法去形容 所以爲什麽我們要學習 來發心 這個八關齋戒 時間很短 而且是一種斷惡修善 而且這種的善終的善 很簡單 而很短2619

所以我們今天非常難得 在這裡來學習 來受持八關齋戒 要記得:聞佛法的機會非常難 你看很多人 在外面爲了要養家糊口 不得已 去上班 既然我們今天已經來了 來受八關齋戒 來念佛 那把萬緣放下 把這一顆心定在 在這裡 然後用這一名號來克服我們的習氣 我們的習氣太多了 真的 比如説 貢高我慢 傲慢的心態 是往 敗亡的路 的方向去走的2727

所以海賢老和尚 爲什麽念佛 念這麽多年 九十二年 一百一十二嵗 其實 他早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這一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 有見多少次 已經無法去形容 見阿彌陀佛 有見多少次 也沒辦法去形容 那爲什麽他老人家還不走呢 要等一件事 哪一件事 就是我們經典裡面所講的【禮讚諸佛 恭敬如來】你要我們這個社會安定 你要這個團體能夠和睦 你要能夠這個家庭能夠過得和睦相處 而能夠互相的恩愛 要從哪裡開始的 互相的讚歎 所以昨天跟大家講過例子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優點 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缺點 但是我們不能把對方的缺點 作爲我們自己的缺點, 應當把別人的缺點 作爲我們自己的優點 爲什麽 改變 改過 所以沒有完美的人生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好處 從好處的方面來看 事情就解決了 所以海賢老和尚就是抓住這個重點 你要佛法興 唯有僧讚僧 要互相讚歎 像我們在這個團體 在這個道場 這個道場要興旺 你要學習這個:互相讚歎 不能互相來看別人的缺點 看哪一個人的缺點 看這個人的缺點 然後來批評別人的缺點 然後來毀謗別人的缺點 來輕視別人的缺點 這個不是學佛的人 學佛的不是這個樣子的 學佛的人每一天 不斷的去反省自己 看到別人的錯點 想想自己:我有沒有這種的缺點 假如今天有人來毀謗我 需不需要去辨別 需不需要去辯白 不需要 人家在毀謗 我們來思考 來反省:我有沒有這種的毛病 有 就改過 沒有 就勉勵自己 這樣才是學佛的人啊 佛法的好處就是在這裡 能夠破迷開悟 用智慧 來看待一切事 用慈悲 來看一切人 用歡喜來 對待一切人 這個就是佛法 所以昨天跟大家講過了《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大歡喜光明雲 大慈悲光明雲 大般若光明雲 的用意在哪裡 就是這樣的3105

所以今天有這種的難得 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把今天的因緣 所有的萬緣放下 好好來念佛 所以跟大家講過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建立【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就是這個原因 眼睛所看到的 一切隨緣 耳朵所聽到的 一切隨緣 現在環境太惡劣 污染太嚴重 所以我常常講 我們既然要受八關齋戒 把所有的 比如說 手機 重要的 我們再來處理 不重要的 放在一邊 好好保持這個心 所以我們習氣太多了 我們要懂得保護我們的清淨心 怎麽保護呢 不干涉 用什麽來保護我們的清淨心 用這一句名號 我們這樣念佛才會得力 我們這樣念佛才會成就 所以 處處要來保養 保護 我們的清淨心 所以我們的習氣的習性非常多 那用什麽方法呢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不斷的反省 阿彌陀佛告訴我們 用這一句名號來幫助我們種種修學的方法 這樣我們念佛 就對了 記得:念佛的用意就是要來保護我們的清淨心 怎麽培養 看到一切人 看到一切事 我們的心有沒有被污染 就這樣的 心清淨 慧才能開

所以我們今天 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用意就是要來 報恩 報誰的恩呢 父母的恩 怎麽要來報答父母的恩呢 你能夠斷惡修善 用什麽方法來斷惡修善 用這八條戒來斷惡修善 因爲這個八關齋戒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一種方法 一種手段 來培養補助我們的清淨心 再加上 用這一句的名號 來培養我們的菩提心 這個學佛就對了 希望大家好好珍惜 因爲《地藏菩薩本願經》等一下會跟大家來介紹 機會能夠聞到佛法的人 不多 既然我們今天有這個機會 那我們應當把這個佛法在這個生活裡面一點一滴的去培養 一點一滴的去悟出 讓這個佛法對我們 在生活裡面 才有幫助 這種的佛法叫做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的 從我們的自心裡面流露出來的 與人 用以慈悲爲本 你能夠以慈悲對待一切人 能夠看待一切人 自自然然你的智慧就開了 而智慧與慈悲缺一不可的 有智慧 沒有慈悲 你的慈悲是 不有好處的 有慈悲 沒有智慧 也是如此的 所以要怎麽樣學習佛法的精神 就是一個精神 就是智慧 六度波羅密就是智慧 今天念佛也是就是智慧 以發自内心流露出來的 我們所謂所講的以慈悲爲本 以慈悲對待 以智慧來看一切事 這個就是大智 所謂古人講:大智 才能夠破無明煩惱 無大智 無法明心見性的 這個就是古人所講的 佛的智慧就是在這裡 3623

我們這個八關齋戒 最後來跟大家 恭喜 你們在這裡能夠受八關齋戒 不容易 所以師父 最重要 提醒大家 記得:既然我們來到這裡了 既然我們已經要發願 來受八關齋戒 既然我們要來這裡念佛 那你就把萬緣放下 不重要話 不用講 保持這一句名號 爲什麽 保護你的清淨心 什麽的事情 都不用去幹 抓住這句名號來培養 難得麽 有這一天的因緣 你好好來堅持 事情不要去幹太多 什麽樣的事情 不要看多 也不要聽 那怎麽做呢 好好念佛 這樣的功德那就不可思議的 希望大家要注意 我們今天 的目的 我們的方向是什麽 我今天來學佛是爲了什麽 我今天來念佛 我的目的是爲了什麽 你這樣想 能夠帶動你的精神 對於我們學佛的精神的教育 那就 有用。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把今天一日一夜這麽短的時間 好好應用 其他的事情不要干涉太多 不必要的話 不要講 禁語就好 需要的 再講 不需要的 一句話不説【少説一句話 多念一句佛】這樣就對了 在這裡恭喜大家 能夠發心來受持八關齋戒 因爲時間的關係 師父就講到這裡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