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説阿彌陀經》大意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再繼續來學習《佛説阿彌陀經》的大意 説實話 你們認識淨土 修的比我久 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只是藉這個因緣 末學有這個機會來學習 現代這個社會學佛的人 真正學佛 要能夠獲得學佛的利益 不多了 真正學佛 只是做一個樣子 像這一類的人太多了 所以爲什麽我們學佛不能得力的原因 第一個善導大師所講的【總在遇緣不同】這個緣是指老師 是指這個環境 我們所遇到的這一些同參道友 有正知正見的 說實在的非常難 所以我們非常難得 有我們師父上人這些年都爲我們講經説法 我們有這個機緣能夠聽到
所以如果有講錯 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因爲你們修的比我好 我才七八年 雖然出家二十年 真正深入淨土的 七八年 這幾年在做什麽呢 瞎忙 該做的事 不該做的事 但是沒關係 只要我們明白 把時間補回來 雖然這個時間是假的 但是應這個假來修真 把這個假變成我們的真正的願力 只要大家能夠發心 肯學 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只要大家肯發心 所以初發心很重要 因爲初發心你能夠精進勇猛 所以我們祖師大德講:初發心成佛有餘 就是說 能夠好好你肯學 我相信大家能夠有一個好的成績 所以非常難得將來 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這個是我們最大的願望444
爲什麽要到西方 西方是真的嗎 它是永恆的 比我們這個世界更好 所以很多人說我們念佛淨土 在佛教裡面是最迷信的 這個我們也不能怪他們 因爲我們自己沒有做好
你看我有認識一位 女居士 不是說認識 你看 她聽了經 不知道去哪裡聼經 回到家裡什麽都不幹 拿著念珠 拿著經本 每天坐在那邊 也不打扮 也不看好孩子 每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你説 她的先生看到這個樣子 會不會起煩惱 會不會 當然會起煩惱 爲什麽太太變成這個樣子
我們沒有做出一個好樣子 動不動 世間假的 我要趕快念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什麽都不幹 這個事情發生在六七年前 先生來找我的時候 來跟我說:佛教爲什麽這個樣子的
所以今天我要借這個因緣 共修的時間 雖然我們 在學習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但是有一些需要的我一定要跟大家講明白 不然的話 釋迦牟尼佛真的好冤枉 真的很冤枉 因爲我們時間太短 一個星期兩次 這兩次時間也不到半個小時 頂多也半個鐘頭
這個事情我必須要跟大家説明 爲什麽有人會這種的批評 比方説有人說我們佛教 在宗教裡面就是喜歡搞那些迷信的活動 就是認爲我們佛教是迷信的 甚至有人說 我們每一天崇拜 這些泥菩薩 這些木雕的這些佛像 每一天都是拜它 好像偶像一樣的崇拜 對社會有什麽益處呢 每天就幹這個事情 拿著念珠 拿著木魚 敲著木魚 每天坐在那邊 拜佛 念佛 讀經 不勞動 不生產 什麽都不幹 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 有何作用呢 對人民有什麽利益呢 現在很多人對佛教的嚴重的誤會了 只是我們不知道 如果你仔細的去看看你們的周圍的人 而且他們認爲我們佛教在這個宗教裡面 是最低級的 爲什麽最低級呢 因爲它多神教 什麽神都拜 紅的拜 綠的拜 黑的拜 有鬍子的 沒有鬍子的 統統要拜 有拜有保佑 這樣 搞不清楚哪個是佛教 現在我們佛教就是這樣 被人家這樣誤解 嚴重的誤解 今天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 我們該怎麽解答呢 你看 動不動 我今天要去念佛了 昨天我已經跟大家講得很清楚 我今天念佛是爲了什麽 固然好 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首先你要預備條件 這個條件最基本的是什麽 昨天已經跟大家説明了 如果我們今天遇到這樣的狀況 因爲我今天借過這個時間 直播來跟大家説明
我今天信佛 拜佛 我的信仰 佛教是講什麽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 不然的話我們念佛怎麽能夠得利益呢 今天人家問你:佛教是什麽 反正師父説的 反正念佛啦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是這個樣子的嗎 你們可能瞭解 別人呢 我們不僅僅要幫助自己 也能夠來幫助別人,那有人問了:那佛教是什麽 佛 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這些經典 而把它歸納起來 變成《大藏經》整個大藏經分為三部分 有論藏 經藏 律藏 這些經典是講什麽 我們一定要能夠答得出來啊 不然的話 人家會怎樣對佛教的想法 看法
那佛教是什麽 釋迦牟尼佛表法什麽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多 得利益的人少 念佛不夠嗎 他每天念佛很拼命的 臨終的時候 一塌糊塗 心浮氣躁 都是業障做主 今天我們學佛是什麽 什麽是佛教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明白的人 是一個覺悟的人 他發明了這一些宇宙事實的真相 要讓一切衆生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沒有別的路 用什麽方法 用教育 所以佛教是教育
佛教也不是宗教 也不是哲學 也不是科學 也不是我們所講的 多神教 因爲在宗教裡面 最高等的宗教 只認一個神 那我們佛教是什麽 釋迦牟尼佛表法什麽 是教育 以教育爲先 以教學爲主 這個就是佛教 那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什麽呢 就是對於 一切衆生 至善至美的圓滿的教育 你説對我們社會有何作用 對這個世界的衆生 有什麽利益
你看佛教對於濟世利民為本 以衆生爲主 幫助衆生 那佛教的根本是什麽 既然佛教是教育 佛教的根本是什麽呢 M!這個就是我們佛教的根本【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你不能小看這一句 哎呀 師父 那個很容易 對呀 三歲小孩都會念 九十嵗的老翁不一定做得到 用我們淨土來講 這個【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是表法什麽 淨業三福 淨業三福第一福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第一福教我們做什麽 做人 人能夠做好 你才能夠把家庭帶來幸福溫暖快樂 美滿的人生 然後帶來一個和諧的社會 然後 得天下太平 所謂的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這個道理 你連人都做不好 你想要作佛 可能嗎 不可能的事
所以很多人批評 這個樣子的 所以問我:師父 你看 我太太變成這個樣子 回去什麽都不幹 每天拿著經本 在那邊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這樣 真的 我看到很多 不僅僅…很多地方看到這種的事情 很多那一些 夫妻吵得要命 甚至於搞到要離婚 這個不是學佛 這個是走火入魔 學佛沒有這個樣子的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這些經典 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這樣做?沒有的!你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每一天八個小時 都以教學爲先 沒有聼在這個歷史上 釋迦牟尼佛拿著木魚 我們來念佛 沒有 沒有這個樣子的 你看哪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是去破壞人家的家庭 沒有的 幫助一切衆生 想盡辦法能夠讓衆生快樂
你看從這個角度來看 佛教 教我們先做人 你連人都做不好 你怎麽學佛 所以 佛教是勸化世人 去惡從善 度化衆生 以教人民 教人自新 一切從心開始 以心為萬物之本 而得其正 得萬物安寧 而得天下太平 這個就是佛教 所以這個很重要的 要做出一個好樣子給人家看
我常常講 我們要做一個念佛的好樣子 念佛的好樣子是怎麽樣的 過去我喜歡發脾氣 跟人吵架 計較 種種的給人家起煩惱 傷害人家 講話常常得罪人家 動不動跟人家批評 講人家的壞話 我現在學佛 我念佛了 我明白這個道理了 我從今天開始 不會再犯這樣的毛病了 我改一下 這個就是學佛的好樣子 念佛的好樣子
我已經跟大家講很多次 學佛 佛法是講心法 從心去放下 事實上 我們跟一般人都是一樣 該吃飯的吃飯 該工作的工作 很清楚的 佛教不是迷信的 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我們這個佛教 讓大家明白 讓大家清楚 釋迦牟尼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我們一定要清楚
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教育 從來沒有告訴我們 釋迦牟尼佛哪一天說:我要退休了 沒有 釋迦牟尼佛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他也沒有説 我不幹了 真的沒有 他真的有教無類的 他的精神 他的教育 超過國家的界限 超越族群 超越宗教 只要你肯學 你肯發心 他都能夠來教你 哪怕是 你不肯學 他也想盡辦法來幫助你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從來沒有跟我們説 我要退休了
你看我師父那邊 印尼的一些道場幹部 特別那些老師 或者那些學校 常常打電話:師父 我不幹了 遇到種種的這些磨練 受不了了 很辛苦 說:師父 我不幹了 才經過一點點的磨練 就受不了了 你看你怎麽能夠增長呢 我們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到雪梨也是一樣 走到哪裡都是一樣 遇到都是這些人 遇到一些不如他的意思:我不幹了
你看釋迦牟尼佛以前 有一天 有一個婆羅門教 外道的 他的學生去聽釋迦牟尼佛講經 然後拜釋迦牟尼佛老師 統統跑 跟釋迦牟尼佛學習 留下他一個人 他能不能接受 接受不了 很生氣 所以 去找釋迦牟尼佛算賬 要跟釋迦牟尼佛辯論:你爲什麽把我的徒弟拉走 拉光光 讓我一個人 見到釋迦牟尼佛很沒禮貌 一見到一直罵 駡他 駡他好久 釋迦牟尼佛坐在那邊 如如不動 一句話也沒講 然後微笑在那邊 這個外道駡好了 結束了 他坐在旁邊 釋迦牟尼佛就跟他講 你講完了沒有 你罵完了沒有 我罵完了 心裡怎麽樣 很舒服 然後問釋迦牟尼佛 我駡你這麽久 你不反應嗎 釋迦牟尼佛一句話沒講 只是做一個比喻 我今天做一個比喻 比如説一個人要去結婚 送禮 如果到這個地方 這些人不接受你的禮物 這個禮物你怎麽解決 一定帶回來麽 你今天怎麽駡我 我不要去反應 這個東西還是回到你的身邊 要學習釋迦牟尼佛那樣 人家怎麽駡你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先生有一天怎麽駡你:我打你 給他打 這個道理 這個師父開玩笑 你不要…有時候先生受不了 打你一下 因爲這個事情 我有真正遇到 有一位學佛 真的很虔誠 先生有一天叫她很多次 她剛好在聼經 沒有聽到 要吃飯了麽 你再不聼我打你幾下 來來打一打 先生看到這個樣子 本來想打 笑出來了 你看 學佛的人有智慧 真的 所以 遇到什麽樣的都是我們的老師 都是我們的考驗 幫助我們成就的 所以逆境順境 都是我們的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善的也好 壞的也好 自己也罷 都是我們的好老師
所以學佛 不一定要坐在念佛堂 每天坐在那邊 有時候需要在外面去考驗去磨練 看看你的佛法起作用 還不能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坐下來 不錯 遇到境界的時候 有時控制不了 但是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佛教是教育的 告訴大家 做一個好樣子 做出一個好榜樣 以前講話語氣很大 我們來改過 你雖然沒有講經 但是你以身做教 以身作則 來幫助別人 人家會相信 人家會對佛教的一種好的印象 要不然的話 我們一邊念佛 我們的行爲 我們的言語 我們的造作 都不符合經典裡面所講的 那個就是迷信了 如果今天你能夠 落實依教奉行 佛陀的教誨 剛才講的【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這個就是佛教的教育 所以區別就是在這裡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認真 師父這二十年出家看的太多 有人離婚的離婚 很多事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家庭太多事 這個人生的事情太多 不如意的事太多了 不能稱心如意的 太多了 能夠稱心如意的太少了
所以這個人生真的是苦 爲什麽我們要到西方淨土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 真正稱心如意的 沒有一樣的東西 不是隨著自己的念頭 而所改變的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 無比的殊勝就是在這裡 而且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無量 不僅僅是壽命無量 而且我們這個身體不會帶來麻煩事 所以 這個佛教我們一定要讓大家明白 佛 是教育 不是迷信
好 接下來我們來研討 釋迦牟尼佛的十六位大弟子的代表 上一次昨天已經跟大家介紹第四位 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五位 第五位是誰呢 就是摩訶俱絺羅尊者 俱絺羅尊者是誰呢 大家不是常常讀《彌陀經》嗎 摩訶俱絺羅 他是誰 釋迦牟尼佛這些弟子 很特別 他是誰啊 他就是舍利弗的舅舅 而且很出名 俱絺羅尊者 他這個名字是古印度話 翻成中文什麽意思呢 就是膝蓋 俱絺羅是古印度話 就是梵文 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膝蓋 我們的脚的膝蓋 爲什麽翻成膝蓋呢 因爲他的膝蓋很大 我們看到膝蓋不是一般的麽 他的膝蓋特別大 所以佛弟子當中大家都稱爲他:膝蓋法師 尊者 長老 所以有人問我:師父 俱絺羅尊者的膝蓋有多大 我不知道 如果你想要知道 你能夠念佛念到什麽程度:一心不亂 你能夠達到這種的境界 沒有時間跟空間的觀念了 你可以回到過去 回到未來 你可以回到釋迦牟尼佛當年 三千年前講這一部經 參加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 你可以順便看一看 俱絺羅尊者的膝蓋有多大 你有這個條件 不錯了
昨天已經跟大家講了麽 學佛首先要修定 禪宗裡面叫禪定 一個人能夠深入禪定 盡虛空遍法界 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障礙了 因爲時間空間都是假的 我們淨土裡面這個禪定所講的就是一心不亂 這個境界 你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你能回到過去的 你有這個能力 你們可以試試看
回到過去 參加釋迦牟尼佛每一次的法會 這個就是好處 俱絺羅尊者當年在印度很出名 很有名的 是一個大人物 但是他有一個毛病 一生喜歡跟人家做什麽 辯論 很喜歡跟人家辯論 而且每一次辯論 沒有人能夠超過他的 就是說沒有人能夠贏過他的 好厲害的 很聰明 所以感覺自己很了不起 我是辯論第一的 我在辯論當中是最好的 特別他最喜歡跟誰辯論 就是跟他的姐姐 他姐姐就是舍利弗的母親 他姐姐還沒懷孕舍利弗之前呢 他每一次跟她辯論都是占上風的 他姐姐每次都輸給他 結果有一天 姐姐懷孕了 懷孕誰 舍利弗 每一次跟她辯論 就輸給她 怎麽辯論就輸給她 所以他自己感覺很納悶 爲什麽這個樣子呢 想一想爲什麽這個樣子 覺得不對勁 所以他就想:一定他的姐姐懷孕了一個很了不起的 一定很有智慧的不然的話爲什麽 每一次跟她辯論 輸給她呢
所以他自己胡思亂想 如果以後這個孩子出生了 長大了 我作爲一個舅舅 如果我辯不過他 我做舅舅的沒面子 不好看 我怎麽能夠立身之地呢 就胡思亂想 沒面子
你看現在的人 就是像這樣的人多【死要面子】下面的那一句是什麽【活受罪】就是這個樣子的 死要面子 你看現在很多人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很多 爲了這個面子 自己做錯還不認錯 還不改過 而且回頭過來 又來怪別人 罵別人 有沒有這種人 多啊 以前三國裡面 大家都知道 曹操 曹操每次做事 做錯他會改錯 但是從來不認錯 所謂的:知錯 改錯 不認錯 還好 他有這種毛病 他不會向大家認錯的 但是他知道:我會改過 但是現在的人沒有 現在的人 哪有這個樣子 明明做錯事 這個事情是他做錯的 不承認 不改過 還來罵別人 這種人多不多 你們的周圍很多 自己承認 有時候沒面子 承認 很丟臉的事 所以爲什麽教我們要懺悔 你能夠向大家懺悔
這個業障消的很快 如果你藏在裡面 沒人知道 這個生利息的 這個很麻煩 所以有些事情不敢説 沒辦法 所以 摩訶俱絺羅尊者 因爲怕沒面子將來 這個孩子長大了 所以出去 到處去修道 去參學 到處尋師訪友 求師訪道 真的很精進的 精進到什麽程度 精進到他的指甲都沒有時間去剪 指甲沒有時間去剪 長到什麽程度呢 後來大家稱爲他 叫做什麽 “長爪梵志” 就是他 在佛教裡面很出名 在印度那個時候 長爪梵志 就是他 到這樣程度 沒有時間 精進勇猛 用功 因爲他不想輸給舍利弗 這樣努力去學習 你想一想 如果今天我們用這種的精神來念佛 不要説三年 我保證三天 三天保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不要等三年 三天必須的 所以這種境界好厲害
所以 我過去有聽過懺公老和尚 你們認識嗎 懺雲 已經圓寂了 很有修養的 有一天他打佛七 希望大家能夠發一個願 我們雪梨有沒有 我不知道 以後如果打佛七 每人發一個願 有一個打佛七 來參加打佛七的 是一個男眾 來挂單 輪到他的時候 懺雲老和尚就問他 你發什麽願 你怎麽精進 他說:我這個星期不洗澡 不洗澡 你想一想夏天 你不用說七天 你一天不洗澡 你那個身上的味道是什麽樣的味道 你能夠受得了 別人受不了啊 挂單裡面這麽多人 住在一起 你每天那個味道出來 受得了嗎 我們不是虛雲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 頭髮剪一次頭 但是他身上的味道 顯出來的就是沉香味的 檀香的味道 你呢 什麽味道 這個我們一定要發一個願 要是正確的願 不要亂發願 你想一想 夏天你們一天不洗澡 你去聞聞你的味道 是什麽味道
我有一次 這個時間很快 還有兩分鐘 我有一次 我的道場 有一對夫妻 這對夫妻真的虔誠的佛教徒 跟我認識有一段時間 他的太太每一次六齋日 她會來跟我求受戒 就是傳八關齋戒 有一天他太太發願:師父 我要學習發願 發什麽願呢 我從今天開始打扮化妝不要了 發這個願 我説:不行 該打扮的 打扮 該化妝的化妝 我們師父不一樣 我們師父可以不化妝 發這個願 回到家裡 先生過了兩三天 來找我:師父 我的太太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 人不像人 鬼不像鬼 因爲他們這個做生意的要處事 要見人的 我很沒面子的 以前 我們出去 去買東西 很親密的 手牽手 現在呢 我走我的 她走她的 到這種程度 你想一想 所以她先生來找我 我説:你把你的太太叫來 我們三個人來溝通 是師父哪一句話説錯 還是你的太太哪一句話聽錯 這個願不能亂發 該化妝的 好好化妝 不要過分 該打扮的時候 需要打扮 一半一半就好 不要什麽都不化妝 什麽不打扮 說這個假的 這個不行啊 我們佛教 你看天主教 基督教 他們每次要到教堂 你看他打扮的很整齊 看起來很莊嚴 我們佛教也是要這個樣的 雖然這個身體是假的 但是也要給人家做個好樣子 你也不是活在 24小時在森林裡面不見人 可以 OK 我們沒有時間去打扮 但是不行啊 這個願不能亂發
後來這個舍利弗真的出生以後 智慧非凡 後來真的出家 跟著釋迦牟尼佛 俱絺羅尊者聽了這個消息 他能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 而且去找釋迦牟尼佛算賬 而找釋迦牟尼佛辯論 到最後見了釋迦牟尼佛辯論的時候輸給釋迦牟尼佛 而且對釋迦牟尼佛非常的尊敬 佩服五體投地 後來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他也出家 最後 經過釋迦牟尼佛的指點迷津 後來他也證得大阿羅漢果 成爲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裡面的其中一個 所以你看 舅舅出家 侄兒出家 不得了
所以摩訶俱絺羅尊者 在佛弟子當中 大家稱爲什麽 答問第一 有學問 博學才藝 廣學多聞 才能很好 文采很好 所以在這個團體裡面 釋迦牟尼佛的這個團體裡面可以説 什麽人都有 代表當時 文化的層次很高 大家都很有學問 這個就是俱絺羅尊者一生簡單來跟大家介紹
讓大家明白 當你們在讀《彌陀經》的時候 聽到這個人的名字 你就知道了 他的傲慢 他的態度 這個教我們學什麽 謙虛 禮讓 你讀到這個人的時候 你要看到 我要謙虛 我要禮讓 這個就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哪一位呢 就是離婆多 離婆多是誰呢 這個跟我們淨土法門有關係 他的代表什麽呢 時間到了 下一次再跟大家來報告 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 把釋迦牟尼佛的這十六位大弟子來做一個介紹 希望大家 好好學習 好好用功 今天講到這裡 如果大家有一些批評 指正的話 多多批評 師父很樂意 我們都在學習 希望我們能夠更進步 這個人生無常 佛法難聞 明天要發生什麽事情 我們也不知道 所以好好把這個因緣 珍惜 祝大家六時吉祥 老實念佛 我們發願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