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諸位大德 大家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 我藉這個佛二的因緣 用我的虔誠的心 恭敬的心 向諸位大家 來跟大家一起互相的鼓勵 互相的學習 也藉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講幾句話
不是每一個因緣我們能夠遇到 能夠聚會一處 然後來稱念這一句名號的功德而不可思議的 特別是在《彌陀經》裡面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部經取這個經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所以我必須首先 先跟大家説清楚 説明白:一句阿彌陀佛 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所推廣的 沒有一尊佛都不推廣這句名號 而釋迦牟尼佛爲什麽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 先頭一件(事) 跟大家講 先説明一下245
爲什麽諸佛如來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來爲我們講經説法 釋迦牟尼佛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是因爲世間的宗教沒辦法 對於六道輪迴的超越 而了生死出三界 離苦而得究竟圓滿之樂 沒辦法做到 所以釋迦牟尼佛而在這個世間出現了 如果世間的宗教能夠把這一樁事情 超越六道輪迴 而了生死出三界 這一樁事情(做到) 釋迦牟尼佛就不會出現在這個世間 這個首先我們必須先要瞭解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了要解決這個問題 應運而生 所以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 這個是頭一個先跟大家説明 我們今天能夠聞到這一句名號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説明你的福報 你的善根 你的福德是非常的深厚
然後第二樁事情 首先要跟大家説明的 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 而講經講了四十九年 而四十九年裡面 從《華嚴》《阿含》《方等》《般若》到《法華》《涅槃》所謂的 我們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 而這些法門全部都是為(以)什麽為中心呢 都是以這句阿彌陀佛爲中心 這樁事情我們必須要清楚 就是說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從《阿含》《華嚴》《方等》《法華》《涅槃》都是以什麽為中心 都是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為中心 因爲一切法門到最後 都是導歸極樂 這一樁事情我們必須要先瞭解 因爲時間很短 所以我先把這些跟大家説明一下 釋迦牟尼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導衆生都是以阿彌陀佛為中心 當然勸導我們 今天我們一定要 深信淨土 而發願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今天來想一想 我們今天念佛的目標是什麽呢 這個一定要清楚的 你今天念佛 你的方向 你的目標是什麽 爲什麽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導衆生都是以阿彌陀佛爲中心 我們今天來念佛 我們最主要的 我們的目的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在哪裡呢 當然了 剛才不是講過了麽 一切法門到最後都是導歸極樂 我們的方向都是 親近阿彌陀佛 就是要導歸極樂 就是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要發願求生淨土的 這個是我們念佛的人 最大的 最大的一件事 就是要導歸極樂 這個是最偉大的一件事情 很多原因爲什麽我們要導歸極樂 爲什麽我們要發願求生淨土 當然很多原因 那我們要親近阿彌陀佛 你要往生淨土 首先我們建立自己的基本 這個基本要從哪裡開始呢 我們要先從哪裡做起 你要超越六道輪迴 你要了生死出三界 最難得的就是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的基本要建立在哪裡 所以很多人問師父 師父 我們念佛最大的目標是什麽 有沒有人知道 我們今天念佛最大的目標是什麽 你要從哪裡做下去 從哪裡做開始的 像我們學佛 一個人要學佛 你要從哪裡開始學佛的 要不然 你搞不清楚 到最後你不知道學什麽 我們要知道這一件事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學佛 要從哪裡開始 釋迦牟尼佛講這麽多經 八萬四千法門 我們要從哪一個開始呢 今天我們的基本要建立在哪裡呢 我們今天念佛最高的目標 最大的目標 只有一個就是:放下 沒有別的 今天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 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因爲衆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才會有八萬四千的法門 而每一個法門到最後 就教你什麽 就教你放下 放下 用現在(話)來講 就叫你捨 放下 我們首先要從哪裡開始 因爲我們要一層一層去瞭解 你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所以爲什麽現在 念佛的人多 得力的人少 什麽原因 錯在哪裡1001我們必須要瞭解的 所以今天你想要得到最高 最圓滿的 得到我們所講的目標 能夠這一生將來離開這個世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必須要從放下開始 因爲放下是一個手段 放下要從哪裡開始呢 這個一定要清楚的 放下 從哪裡呢 如果大家懂這個 明白這個道理 你今天學佛 你在這個人生 你在這個人生 你會過得非常的幸福
今天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首先必須要先放下的就是你的内心的欲望 因爲這個欲望從來 沒有止境的 然後 從欲望 我們必須要從【我執】從我們的執著開始下手 你要克服我們的執著 今天我們生生世世 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是因爲這個執著的根源 從執著 才產生我們的【我執】從我執開始才產生我們的瞋恚 因爲瞋恚我們的我執慢慢的發展到我們的愚癡 我們的嫉妒 我們的五欲六塵 我們内心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這一些都是以【我執】為中心的 所以這個我執中心一發展 就是我們無量無邊無明的煩惱 所以你今天 你不放下 你不克服 你怎麽能夠得到呢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是教你要放下 從哪裡放下 從你的生活 對你的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五欲六塵 特別對你内心的瞋恚 欲望的我執 你要慢慢的克服 只要你能夠克服 你這個煩惱 那你今天念佛能夠得力了 不然的話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你是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你沒辦法了生死 你念佛有多好 你也沒辦法往生淨土的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知道的1257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地方我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過去 有一個叫做修無法師 修行的修 無常的無 他這一個人一生不認識字 而且過去是做一個泥水匠的 出家之後 他都是做那一些 人家不想做的事 人家不堪去做的 比方説洗厠所 挑水 砍柴 種菜 做一些人家不堪做的 做一些人家不想去做的 就是做那些苦工 人家不想做的 他統統去做 這個心態是什麽呢 這個叫做什麽呢 這個叫做什麽【於世無求 於人無爭】一生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 而且他在世的時候 常常人家批評他 來取笑他 看不起他 甚至於來傷害他 來駡他 來侮辱他 甚至於最嚴重的 是來打他 他一句話也沒有抱怨 他只是跟你笑眯眯 合掌 頂禮 跟你説 而且不在乎這些的 你看 修無法師 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對待他 他處事待人接物都是落實在這句阿彌陀佛當中 走到哪裡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看到人都阿彌陀佛 耳朵所聽到的 眼睛所看到的 六根接觸六塵就是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人家不想做的 他去為大衆服務的 不但為大衆服務 甚至於回頭過來 又很多人來批評 他都不在乎 所以很多人問他:修無法師 你爲什麽人家這樣對待你 你爲什麽沒有跟他評評理 爲什麽呢 修無法師怎麽説呢 今天如果我們 遇到這樣的事情 人家來批評 講你幾句話 講一些不好聽的 或者甚至於來 傷害你 毀謗你 來駡你 你會不會生氣 會不會 如果今天你還會生氣 那你今天念阿彌陀佛不是真的念阿彌陀佛 你念的阿彌陀佛是假的 你看 中峰國師不是講嘛【如對慈尊】什麽叫如對慈尊 今天人家怎麽侮辱你 毀謗你 傷害你 你還是對他那種恭敬 看到三寶的恭敬 看到阿彌陀佛那種恭敬的心態 那個阿彌陀佛才是真的 如果今天人家來批評你 你還計較 你還是爲了這個事情 給自己煩惱 那你今天所念的阿彌陀佛 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 那是假的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 這種的逆緣 很多人鼓勵(慫恿):修無法師 你要跟人家評評理啊 你看 人家這樣對待你 還能夠接受呢!修無法師 他怎麽説呢 他說:我不在乎這個問題 我最在乎的 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 那個才是關鍵 我這一生能不能過得幸福 那才是關鍵 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 那個才是關鍵 修無法師跟大衆是講這樣的話 如果今天我們遇到了 可能家裡的菜刀 可能會出來了 有沒有人家批評你的時候 對你怎麽樣侮辱的時候 態度對你不客氣 而且你謙謙虛虛的 然後跟他講 笑眯眯 阿彌陀佛 頂禮 合掌 請舉手 有沒有 爲什麽不敢呢 我相信如果我們今天遇到這樣的逆緣 你那個心裡面 會很難接受 會受不了 你爲什麽對我這樣 我哪一個地方對你做錯事啦 所以爲什麽夫妻會吵架 就是這個原因 1835
你看修無法師 他告訴大衆:我不在乎 人家怎麽對待我是他的事 我要怎麽對待人家 那個才是關鍵 他批評我 他是我的好老師 他是來成就我的 我今天要修忍辱 如果沒有經過這個磨練 我怎麽能夠成就自己呢 我怎麽能夠往生淨土呢 我怎麽能夠跟阿彌陀佛親近呢 我怎麽能夠跟大家在西方極樂世界 這些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呢 修無法師就是這個態度 他把 放下 這兩個字真的做到了 沒想到 在哈爾濱 在辦三壇大戒的時候 倓虚法师在哈爾濱 極樂寺 辦三壇大戒 他真的去做一個義工 幫助做義工 幫助這些法師 照顧這些法師 做了一半 他告訴倓虚法师:我要跟你請假 因爲我要離開了 倓虚法师: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圓滿 現在還是三壇大戒 你要把這個三壇大戒做圓滿 才離開 修無法師跟倓虚法师講 他説:我不是要離開 但是我要回到我老家 哪個老家 我要回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呀 大家聽到這樣的事情 大家驚嚇一下 嚇了一跳 然後問他:你什麽時候離開 還有十天 講完 他離開之後又回來告訴倓虚法师:可能不是十天了 明天我就要離開了 真的 你看他老人家 説到做到 第二天就離開 預知時至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052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他爲什麽會做得到 老實 聽話 厚道 就是這個原因 今天我們能不能做得到 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 只要你能夠聽話 只要能夠老實 你真幹 我們今天爲什麽要到西方淨土 沒有別的就是要離苦 我們這個世間真的 確實真的太苦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短暫 生活幾十年 時間到了 就要離開了 離開之後 隨著自己的業力 將來要生到哪一道 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今生能夠得人身 下一輩子能不能得人身也不一定 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都在六道輪迴 到今天我們無法解脫的原因就是因爲對這個世間的執著 而這個執著沒辦法克服 那我們是沒辦法永遠得生淨土的 因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 第一個就是你要對一切的萬物 不能有一絲毫的執著 如果你還有一絲毫的執著 就無法得生淨土的 今天無論我們怎麽執著 到最後 還是帶不走的 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瞭解 所以必須要把這個人生 這個生活看淡 不要過於執著 克服自己 明白自己 瞭解自己 我今天念佛是爲了什麽 我今天學佛最主要的是爲了什麽 如果今天我們只是修福而已 你今天念阿彌陀佛 當然這一句名號的福報功德太大了 但是如果只是因爲修福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 那阿彌陀佛的作用 那不是我們所講的 你可以念其他的名號2315
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藉這個因緣互相來鼓勵 你今天我們坐在念佛堂裡面 你念佛要得力 首先你要把萬緣放下 把你的心 把你的口投入在這句名號 那你念這句名號 你就會得力了
所以我們講的 心要安 心不安 一切事業 都不會順利的 包括世間法 出世間法 那個心安 安要從哪裡來呢 必須要從看破放下而來的 而這個看破放下 要從哪裡下手 從你的心 從你的心 在事實上裡面 我們跟一般人都是一樣 該上班的上班 該吃飯的 吃飯 該去玩的 玩 該看電影的 看電影 該看電視的 (看)電視 但是 心裡面 我們很清楚 你必須要瞭解 放下看破 必須要從心 你心一放下 你的心就安了 你的心安 一切事 就順順利利的 這個就是 我們學佛 念佛的秘訣 一個人的福報 是看你的心量 一個人能不能成就 是看你的修爲 所以【一切法 唯心造】而這個心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你的人生永遠都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 那你這句阿彌陀佛就念成功了 所以今天我們一定要明白 念佛的目標 首先必須要從放下開始 只要你放下對世間能夠克服 特別對於你的自己的欲望 對於世間的執著 而從執著我們能夠 對於瞋恚愚癡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能夠慢慢的克服 那我們今天念佛非常功德不可思議 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那我們就繼續用功 繼續來念佛 繼續來學習 今天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講一些不夠圓滿的 請大家多多批評 多多修正 我們繼續努力 來 繼續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禮謝法師 慈悲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