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8, 2021

20E 20180711布施建立在一種虔誠恭敬 以誠實 無條件的來供養的 要不然 在布施當中 我們會不滿、不高興、不能接受 有時候會產生瞋恨---我們所貢獻的本來是圓滿的 變成造業了



20E 20180711《八關齋戒功德利益》

尊敬的諸位法師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的八關齋戒 已經進入到第四天 《彌陀經》常常提醒我們 若一日若二日 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得生彼國 一個人發心修行的人 應當要先瞭解 我們今天爲何要來學佛 我們今天 爲何到這裡來念佛 而且又發願 受持八關齋戒 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學佛 才不會懈怠 才不會懶散 才能夠懂得 要怎麽樣去勇猛的精進。要不然 在遇到種種的境界 我們才不會被這個境界牽著走 昨天已經跟大家講過很清楚了 我們的目的是什麽 我們這個人生 是追求什麽 再過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什麽都沒有 一場空的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所以佛家裡面常説 常提醒我們【人生無常】所以應當我們要提醒我們今天爲什麽我要來學佛 我今天爲何要來念佛 我的目的是什麽呢 把這個目的的方向 你能夠搞清楚搞明白 佛家裡面所講的 才不會去造業。因爲現在這個世間的環境 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所講的【五濁惡世】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非常清楚 把我們第六品講的很詳細 而很明白的告訴我們 爲什麽衆生這麽容易去造業 當摩耶夫人問地藏菩薩 爲什麽娑婆世界閻浮提衆生 這麽容易造業 今天剛剛聼他、看他剛剛從地獄出來 明天又進來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把 我們今天的學佛的目的 的重要性 作爲我們自己的參考資料 作爲我們自己的思考 我爲什麽要學佛 所以昨天跟大家已經講到地藏王菩薩 講經説法之前 示現大神通 而且這個神通是示現【含笑放光】而已 你看我們的佛像 爲什麽製造佛像是一種微笑的佛像 它有兩個意思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十方諸佛如來 度一切衆生 包括有緣的衆生 都是用這種的含笑 而來度衆生的 含笑就是講微笑的意思

所以你看我們的佛像的微笑的意思是什麽呢 第一個 佛在笑我們 笑我們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的 但不能自覺 可惜 告訴我們 衆生本來是佛的 但是我們不能自覺 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大家都知道的 衆生爲什麽不能證得 一切衆生無法斷除種種的煩惱 而不能證得無上菩提 是什麽原因呢 因爲我們的妄想超過自己的理想 因爲我們的執著 超過我們所需要的 因爲我們的分別 所超過我們自己的立場 所以產生種種的困擾與煩惱 而不能證得 這個原因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釋迦牟尼佛笑我們 告訴我們【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的】但是不能自覺。 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 中峰國師頭一句就告訴我們【覺海虛空起 娑婆業浪流】【道人若要尋歸路 但向塵中了自心】 佛法不是在我們這個道場學習的 這個是一種善巧方便 來接引衆生 來學佛 這個道場是一種方便 來介紹佛法的難得。然後我們把佛法 應用在哪裡呢1002

就是在生活裡面 在生活裡面我們是一點一滴的去體會 什麽叫做人生無常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先搞清楚 搞明白 我們才能夠勇猛的精進 因爲在這個世間 誘惑的太嚴重了 連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五十六年前 都告訴我們了 五濁惡世 沒有一個衆生 當他不證悟 幾乎都在造業 那個是兩千五百五十六年前 那現在呢 那就不用講了 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聼到的 身體六根接觸六塵 幾乎都在造業的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在這裡受八關齋戒 我們應當要珍惜。爲什麽呢 很多人想要學 但是沒有這個因緣 大家要忙著賺錢 要上班 為養活家口 種種的種種 既然今天我們有這個因緣 我們應當要萬緣放下 把今天受持的八關齋戒 能夠一點一滴的 去體會 從哪裡體會 從生活裡面 生活裡面 在哪裡 當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 處事待人接物 我們的心態 我們的念頭 我們的起心動念 一定要跟佛菩薩相應 這樣學佛才能夠得力呀 從生活裡面去考驗 去試驗自己的境界能不能 被境界轉 哪怕我們被境界轉的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 不怕念起 只怕自己沒有覺悟 又不能承認自己的過錯與錯失 然後來怪別人 那今天學佛沒有得力的 我們人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從來沒有反省自己 從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是不是跟佛菩薩是相應的 像師父每一天都在反省 當我們在處事的時候 我有沒有犯過失 每一天晚上我要做功課 做什麽功課 趕快念佛 像我們淨土宗裡面的 師父每一天晚上做功課 從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 每天來讀誦 來反省 我的起心動念 我的心 我的行 我的所做的 有沒有跟佛一樣 今天我處事待人接物 與人相處的時候 我有沒有跟阿彌陀佛的行爲一樣 今天我來跟人家講話 我來幫助別人 我要怎麽樣想盡辦法 來對衆生的服務 我有沒有跟阿彌陀佛的行爲一樣 每天這樣的反省 我們學佛才能夠有成就 不但能夠自度 也能夠度他1433

所以 微笑這一句 這個活動 這種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我們第二點 笑我們一切衆生 這個笑 不是一種不好的笑 笑都是一種歡喜 歡喜衆生 現在已經聞到佛法了 他能夠自度 自悟 而能夠度他 所以我們看到佛像的意義 就是看佛像這兩點 不是看佛像莊嚴 你看 多少人看到佛像 很歡喜 來供養佛 哪怕他是有所求的 佛都不會把他放在千里之外 1529

今天 第四天了 我們有這個因緣 要把握這個機會 既然我們今天也來發願念佛 來修持八關齋戒 那我們一定要把萬緣放下 好好把今天的功德 來做一個圓滿的功德 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 有爲我們說一段話釋迦牟尼佛告訴一切衆生 也告訴阿難尊者 怎麽説呢【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對阿難尊者 所講的 我們學佛的人 爲什麽要學佛 爲了要來報恩 不但對自己能夠自悟 也能夠度他 這個我們學佛的目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等一下會跟大家來解釋一下 我們今天受八關齋戒 就是落實我們釋迦牟尼佛所講的 一切諸佛如來度化衆生 就是以六度波羅密爲主 以六度波羅密而來度化衆生的 那我們今天來受持八關齋戒 就是落實六度波羅密 爲什麽 第一條布施 我們在受八關齋戒就是在布施呀 不但爲自己服務 而以這種的榜樣來給衆生做一個樣子 這種的布施是從我們的内心 發自内心的 那一種流露出來的布施 這是真的 很多人誤會布施就是拿一點錢 我拿一點錢來供養 這個是真布施嗎 話可以這樣講 真正的布施不是這樣的 是從我們的内心 流露出來那一種布施 無所求 無條件的 這樣才是功德圓滿 昨天跟大家講過了 我們學布施 不要學梁武帝 不要學那樣的。所以 現在的人 在一個團體 在一個慈善 爲了要服務 來做義工 但是他忘記疏忽了這一條 爲什麽 釋迦牟尼佛在六度裡面講布施的 不但財布施 無畏布施 法布施 最重要的就是内財的布施 這個内財的布施 就是以虔誠 恭敬 真誠來對待一切 用這種的心態來服務衆生的 我們現在有沒有用這種的心態 所以很多人來到道場 我想布施 你有這個能力,不錯。但是最重要的 布施建立在一種虔誠 恭敬 以誠實 無條件的 來供養的 要不然 在布施當中 我們會不滿 我們會不高興 我們不能去接受 有時會產生 計較 有時候會產生一種什麽 瞋恨:我已經幫忙你這麽多 我早上來這邊做事 晚上又要做一點事。所以抱怨 所以我們所貢獻的本來是圓滿的 變成造業了 所以布施的精神:不用計較的 我們一定要用什麽 用那種慈悲心像昨天跟大家講過的 大慈悲光明雲 來服務一切的衆生 這種的布施功德很大 不要說功德 福德非常之大 我們要用這種的心態。當我們行布施的時候 才不會產生障礙 給自己障礙 又給別人障礙 而且這種的障礙將來變成我們的造業 所以布施來幫助別人 最重要的 就是無條件的 那一種布施 才能夠圓滿達到境界 所以無量劫以來佛菩薩因地修行就是用這種的態度 用什麽樣的態度 用慈悲 關懷 愛護 而不計較的 那一種態度來服務的 所以他的福報很大 2130

以前 我剛出家的時候 我師父跟我講一句話 我師父說:出家就是爲了要服務一切衆生 不管有多苦 連自己的生命捨出去 也沒關係 一定要心甘情願 以虔誠 恭敬來服務一切衆生 這個是我剛剛出家的時候 我師父跟我講這一句話 所以他教我 你出家之後兩年 叫我做什麽工作 洗厠所 剛開始 我很不甘願。道場的厠所 你想一想 乾不乾淨 大衆都在用 然後來的人 什麽樣的人都有 有責任 他能夠維持厠所的乾淨嗎 我們不要說別的了 不要說日本 台灣 以前台灣對環保 衛生很注重的 你一進到台灣的厠所 很乾淨的 現在一開放 什麽國家人都有來了 整個厠所一進去 好臭 爲什麽會臭 沒有人 把它當作是自己的 就是自私的 別人有別人的事情 照顧自己就好了 別人死的怎麽樣 不管我的事!

洗兩年!剛開始的時候 很不甘願“師父 您爲什麽跟我講 你要服務一切衆生 去服務 也不要叫我來洗厠所啊 我出家是要弘法的 浪費我的時間” 每一天洗厠所 每一天不甘願 每一天抱怨 每一天罵 很多人現在 比如説 我要來做義工 來這個道場 我要做義工的條件是什麽 第一個條件是 無條件的 記得 我們來做義工 第一個條件就是無條件的 心甘情願來爲衆生服務 任何什麽樣的事情都不跟人家計較 爲什麽 因爲我明白 人家不做的 我去做 人家想做的 我不跟人家搶。這樣來做義工才有意義啊 我們等一下來做義工 等一下計較這一個 等一下計較那一個 等一下這個人不好 等一下那個人不好 看哪一個人不順眼 聼哪一個事情不高興 不歡喜 那我們今天來做義工 有意義嗎 沒有意義的 反而會造業 2508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一定要明白佛菩薩 無量劫以來 都是為衆生 生生世世 都來服務 從來沒有談條件的 衆生已經人家一切諸佛菩薩想盡辦法來度化衆生 衆生反而回頭過來 又毀謗三寶 而要來害佛菩薩 佛菩薩從來都不抱怨的 所以爲什麽我今天跟大家要學《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 記得 諸位同修大德 來到道場 我們一定要想:我今天有什麽事 能夠我幫忙的 想盡幫忙 想盡辦法來幫忙 從來不計較 人家不想做 我來做 人家想做的 我不跟人家搶 歡歡喜喜 來對待一切人 昨天跟大家講過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所示現的神通 第一個神通 就是大歡喜光明雲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 當我明白這個道理 有一天 剛好我在洗厠所的時候 在旁邊 突然間有一對夫妻 上厠所之後 她的先生就講:“這個厠所很乾淨 一進去 感覺很親切 好像在家裡一樣!”大家用完之後 心裡非常的歡喜 那個時候我在想 我今天所做的 所以晚上我去問我的師父 我師父跟我講:“這個就是佛法 度衆生 不見得要坐在大殿 坐在大椅子 然後 在那邊弘法 不見得。度衆生 都在生活裡面 怎麽度衆生 以佛作爲榜樣 佛的榜樣都是以慈悲爲本 佛的榜樣就是以智慧來對一切衆生 佛的榜樣 就是以歡喜的態度來看待一切人 今天我們在厠所 雖然做這樣的事情 我們給人家歡喜 我們給人家開心 你就是在幫助衆生種善因。” 我師父跟我講了這個時候 我才明白 我很開心 每天拼命的去洗 那個時候我很拼命的 我沒有騙你們 我真的很拼命的2834

有時候 忘記了 一邊洗厠所 一邊唱佛歌 真的 以前我很喜歡 唱一首佛歌 就是地藏菩薩的名號“南無地藏王菩薩”剛好我師父走過 我師父跟我講 他也沒跟我説 晚上把我叫到他房間裡面去 跟我説:
“你不恭敬! ”駡我不恭敬
“你不恭敬!”
“ 師父 我有錯在哪裡?”
“你錯在哪裡 你不知道?”
“不知道。”
“你不恭敬!”
後來 我師父一直在講我這一句話 想來想去 想了三天 才想出來 想什麽呢 就是:唱佛號 在厠所。後來 我就去找我師父:
“師父對不起 弟子明白了 師父是怪什麽。”
“ 那你説!”
“不可以唱佛號”
“對了!好了,你去大殿,去拜佛一下。”
所以我師父非常對我的關懷 所以我這一生出家 有兩個老師 我最感恩的 第一個就是我剃頭的師父(DingSheng法師)他是我們印尼佛教會的會長 是世界佛教會的副會長 所以師父十月份 要去中國參加論壇 代表我師父 十月份 十三號 參加世界佛教會的論壇 中國。所以尊敬諸位同修大德 明白這個道理 我就去做 拼命的去做 後來我師父說:“你可以唱佛菩薩的名號,但是在(厠所)裡面(不可以)。” 所以我常常看到我們的同修 淨宗的同修 常常把那個念佛機打開 好不好 很好 但是你們要道德啊 什麽道德呢 當你們要進厠所的時候 趕快把那個念佛機關掉 不能把它帶到厠所裡面 一邊上厠所 一邊把那個念佛機打開 很不禮貌的 以前悟行師父也是這樣 忘記了 把念佛機帶到厠所 剛好老和尚走過去 就跟悟行師父講:“以後不可以的 這個不禮貌。” 這個厠所 是不要的

所以 我第二個老師最感恩的就是我們的師父上人 淨空師父 所以我常常以這兩位老師 作爲我這一生出家的教誨 因爲我們出家的祈求 沒有別的 就是希望能夠來報答一切衆生之恩 因爲我們出家的生活 都是以衆生爲本 我們一切的生活都是衆生賜給我們的 那我們用什麽樣 來報答一切衆生呢 沒有別的 斷惡修善 我們怎麽斷惡修善呢 每一天都是要聼經 每一天就是要來學經教 每一天要來念佛 每一天要來修行 斷我們的種種的貪瞋痴慢疑這五毒的内容 作爲我們的修行的標志 然後來報答一切衆生之恩 所以我每次講經之後 我會回向給一切衆生 特別的 就是來聼經的人 我會回向給他們 爲什麽呢 因爲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的功德 你們來聼經 就是來支持三寶 尤其僧團裡面 就是這些法師 能夠更努力來 學習 這個叫做報衆生恩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今天我們最大的布施要從哪裡來的呢 從我們的内心流露出來的那一種心態 那一種心態 我們所講的 是從真誠恭敬慈悲 從這裡來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想要修布施 廣修供養 首先從我們的心態開始 不管哪一個人 我們今天來佛堂 我歡歡喜喜 來幫忙 來幫助 別人看不慣 是他的事 最重要是我怎麽樣對待我自己 對待別人 那個才是重要的 所以今天你們有這種的難得 來受持八關齋戒 從【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就是在行布施了

所以在【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這一條 我特別的强調 就是我們既然要發心受持八關齋戒 既然我們要發心來念佛 我們要盡量避免 比如説我們的手機 一個手機就是一個世界 所有的世界的資料全部都在裡面了 所以有必要的時候 真的很重要 我們才拿來處理 當我們不必要的時候 不重要的 先把它放在一邊 爲什麽 一日一夜 很短的時間 因爲受八關齋戒的功德不可思議 佛告訴我們【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這種的功德非常之大 而且這種的功德將來幫助我們念佛的人能夠證得上上品的往生 你説功德有多大 很大 所以我們這一條原因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心清淨

所以 以前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的時候 來傳八關齋戒 來受八關齋戒的都在一個團體裡面的 在修行啊 有一些人喜歡打坐 去打坐 有一些人喜歡念佛 就念佛 有一些聼經的 去聼經 有一些人喜歡背經的 去背經 他們的工作每一天就是這樣 觀照他的這一顆心 不要被污染 不要被干擾 怎麽樣來培(養)清淨 爲什麽 八關齋戒 時間太短了 而獲得功德 無量無邊 這個是我們 所受持的八關齋戒的用意就是在這裡 八關齋戒如果真的不得已的話 可以開緣 比如説 身體不行 需要開緣 沒關係

所以今天 因爲時間到了 我就跟大家解釋到這裡 明天再跟大家來講一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這個跟大家 明天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今天恭喜大家 大家能夠發願 來學佛 發願來念佛 而且又發願來持戒 這個就是佛菩薩講的【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淨土難信】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師父講到這裡 希望大家要勇猛的精進 珍惜這一刻的生命 把這個生命應用在生活更有價值的 讓我們這個生命能夠更幸福 更快樂 怎麽能夠更快樂幸福呢 從智慧下手 智慧從哪裡來的 從你的慈悲而來的 智慧從哪裡來的 從你的慈悲心來看待一切衆生 自自然然智慧就開了 所以學佛沒有別的 求智慧 就是這個道理 怎麽求 剛才已經跟大家講過了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Wednesday, October 27, 2021

74A人生無常 生命是很短促的 什麽時候走 我們是沒辦法預料的 所以 每一天要不斷的改過 不斷的修正 不斷的來修行2021 10 23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再藉這一次共修的因緣 跟大家來講一講 也是來互相的鼓勵 首先我們 一定要知道 特別是我們念佛的人 我們一定要重在實質 不能重在形式 如果我們只是念佛 做一個樣子 不是真正在修行的話 那這一句名號對我們沒有什麽很大的好處 只是修一點福報 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好緣 如果今天我們重在實質 真修行的話 那這一句名號的好處 那就太大了 而最大的好處利益 就是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 離苦得樂 而且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最大的好處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有修跟沒有修是有很大的區別 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人生無常 生命是很短促的 什麽時候走 什麽時候離開 我們是沒辦法預料的 所以 每一天要不斷的改過 不斷的修正 不斷的來修行 將來我們有很大的好處

今天師父非常的感恩 感謝你們 我們的珀斯淨宗學會的同修 給師父這個機會 跟大家結個法緣 332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而這四十九年的法門講了多少呢 無量無邊 歸納起來 共有八萬四千法門 那佛爲什麽要講八萬四千法門呢 因爲我們衆生 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而且嚴重的煩惱 這個煩惱是講我們的習氣 我們的習氣是非常的嚴重 每一個人都有 不善的習氣 不好的習氣。就是因爲這個因緣 釋迦牟尼佛才為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 目的就是一個 就是幫助衆生 讓衆生個個能夠斷煩惱了生死 而最後能成佛道 這個就是講八萬四千法門 但是 但是 釋迦牟尼佛既然講八萬四千法門 那爲什麽釋迦牟尼佛在末法時代告訴我們 勸導我們:你要以念佛爲主 以念佛爲主 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都不勸導我們念佛的 你今天遇到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也告訴你:你不要念我的名號 你好好念阿彌陀佛。像法照大師 遇到文殊師利菩薩 問文殊師利菩薩修什麽法門是最快的 文殊師利菩薩也是告訴他:除了念佛法門其他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 而且釋迦牟尼佛 最特別 在《彌陀經》裡面 連續的四次告訴我們:你要發願 你要修行 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你要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而且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來到這個世間教導衆生都是以什麽為中心呢 都是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中心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爲什麽呢 很多原因 像我們今天 我們爲什麽要念阿彌陀佛 有時候 很多人 現在念佛很普遍 你問他:“你念阿彌陀佛做什麽” “不知道 我也不清楚 反正有念就好, 無聊麽 在家裡沒事。” 像臺南 很多老人家 都要去佛堂上班 上什麽班 上佛班 到佛堂做什麽 念佛 沒事呀 但是很多老人家都不知道 我念阿彌陀佛做什麽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法門要選擇對 如果選錯了 那就浪費這個生命 因爲這個生命太珍貴了 太短促了 如果你錯過這個機會 遇到這個法門 你就不好好珍惜 那你就真的很浪費753

所以今天 我要藉這個因緣 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報告 做一個簡單的提醒 什麽提醒呢 爲什麽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把信淨土法門特別列出來 那我們今天爲什麽要念佛 什麽原因呢 有三個特色 我們一定要知道 如果你能夠把這個三種特色好好去瞭解 那你這一生 你的福報是最大的 沒有比這個福報更大了 所以什麽樣的人是最大的福報 能夠念這句阿彌陀佛是最大的福報 什麽原因呢 我們看下面 做一個參考 我們念佛有三種的特殊 而這三種的殊勝的意義 雖然很多 但是簡要的説 總不出下面的三點 哪三點呢 我們看第一點923

念阿彌陀佛是三根普被 三根就是上根 中根 下根 利鈍全收 【利】就是講很聰明的人 那一種很特別聰明的【鈍】是特別笨的【全收】都能夠得度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 所以在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 念佛法門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的人 都可以修 上根上智 固然能修 但是 鈍根的人也一樣可以修 不管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非常方便 非常的簡單 你今天想要修禪 你怎麽修 沒有能力 你想要修觀想 觀法 你怎麽能夠觀想 也沒辦法修 這一句名號你行住坐臥 你走到哪裡 無論你在什麽樣的地方 你在一切處一切時 只要你能肯念 你就能夠修 不要花很大的力氣 也不用去背它 你能夠順口而能夠來念 所以古德説得好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1104

【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什麽叫做【逾】逾就是超越的意思 什麽叫做【臻】臻就是講你能夠達到【域】是講目的 目標 什麽意思呢 我們看下面 就是說上根上智的人 不能超出這個法門 而下下愚的人能修這個法門 而且也能夠入道 也能夠成就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就算下下根的 那一種不認識字的 老阿公 老阿媽也不懂什麽樣的誦經 一生從來 也沒有誦過半部經。像海賢老和尚出家從來沒有讀過半部經 也沒有講經過 出家以後老師交代他:“你要永遠記住 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 九十多年不改變!從來不動搖 但是 你看海賢老和尚的成就 比任何人更殊勝!從這個角度來看 我們看看 來跟大家講一個故事1247

你看 那個清朝 有一位居士 姓王 名叫王呆頭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什麽叫王呆頭 你看 他一生 人家怎麽對待他 批評 冤枉 毀謗 侮辱 取笑 甚至於來打他 他有沒有跟人家計較 不但不計較 天天笑嘻嘻的 笑眯眯的 而且人家給他錢 也不懂用 你想一想 世界上有這種人 所以他活的很自在 活得很快樂 我們爲什麽活得很辛苦呢 因爲你每一件事要斤斤計較 你看 王呆頭遇到什麽樣的事情 人家批評毀謗 他不會跟人家計較的 我們呢 聽到人家講你一句不好的 一些讓你很難受的 心裡難受 跟人家計較 聽到人家冤枉你 起了一個瞋恨心 聽到人家今天來駡你 你又不高興 又跟人家計較 你説苦不苦 很苦啊 所以傻人有傻的福氣 所以有時候真的 我們有時候要想到 像那個王呆頭那樣 人家駡你 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説你 阿彌陀佛 人家怎麽批評你 也一句阿彌陀佛 人家冤枉你 甚至來打你 也一句阿彌陀佛 能不能做得到 做不到 所以我們念佛 爲什麽會很難成就 就是這個原因 那個心的問題1454

所以王呆頭有一天被一位陳道人 這個陳道人把他帶到回去 然後來照顧 每一天叫他做什麽呢 掃地 而且又砍柴 又撿柴 晚上睡覺之前 一支香念阿彌陀佛 拜 至少要一百拜 但是王呆頭 他有一個弱點 什麽弱點呢 就是說 他的記憶力很差 這個陳道人每次叫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前面【南無】記起來 下面【阿彌陀佛】就忘記了【阿彌陀佛】記起來 前面的【南無】就忘記了 所以 他每次念佛的時候 不知不覺很睏 就睡著了 這個陳道人每次來看到他 在念佛念到睡著的時候呢 拿著長竹竿 來打他 跟他講:“長的這麽笨了 還不努力 還不用功 還偷懶!” 今天如果老師駡你這個 學生這樣 可能三天這個學生可能跑掉了 所以現在衆生不好度 真的1624

沒想到 這個王呆頭 聽話 不知不覺三年了 有一天 他大概晚上七八點的時候 突然間 笑哈哈的 他的師父 這個弟子有一點怪怪 爲什麽突然間笑哈哈 趕快拿這個長竹竿 趕快冲進去 又要打下去的時候 這個王呆頭告訴他的師父:“師父 你今天不能打我了” 爲什麽呢 這個王呆頭就告訴他的師父一句話:“師父 您十八年 您這麽苦行修行 還不如我 老實聽話念阿彌陀佛 天天拜佛 如果您這樣修的話 您早就見阿彌陀佛了!” 所以這個王呆頭 告訴陳道人之後 隔天早上 走到山頂 到山上的時候 站著往西方 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而且火化出來 又有舍利子 三年!你想一想 像王呆頭這樣人 都能夠成就 我們爲什麽不能成就呢 那我們不能的成就的原因在哪裡 不要説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不能 念佛的時候 你的心清淨 煩惱輕 智慧長 沒辦法 所以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是【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什麽意思呢 人無論是老少 無論你是上上根的 下下根的人 乃至一般愚夫愚婦 都能夠來修這個法門 爲什麽呢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你是老少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 身份 只要你有心 你就能夠修 爲什麽呢 很簡單麽 我們看下面 什麽原因1913

很簡單麽 你會不會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四字 念【阿彌陀佛】會不會 很簡單嘛 你們不是很順口的麽 也不用力氣 也不用花很大的力氣去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而且連小孩 三歲的小孩也都能夠念 但是 但是 我們看下面1954

雖然這六字洪名連三歲小孩都能念 不過要將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念到純淨 純善 清淨 念到能夠一心不亂 八十老翁未必能夠做得到 這個是不是真的 當然真的 你能不能念到心清淨 得到一心不亂 我們能不能做得到 做不到 不要説外面 說我們自己 你看看你們念佛 念佛的時候 心有沒有清淨 不念佛的時候 你的那個習氣 有沒有去造業2056

太難了 雖然很簡單 八十歲的老翁做不到 所以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多 往生的人少 什麽原因呢 你看我們在《往生傳》裡面《淨土聖賢錄》裡面 大家都看到 三年五載 至少三年 頂多五年 你看大家都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今天給我們時間三十年 五十年也未必能夠成就 什麽原因呢 你那個心對阿彌陀佛沒有真正的懇切 你那個心對阿彌陀佛 不是真正念出來的 你不是用你的心念出來的 你是用我們的口念的彌陀 你不是用你的心去念 如果你用你的心去念 你的心會跟阿彌陀佛會起相應的 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印光大師 我們看下面2219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常講【下手易 而成功高 用力少 而得效速】什麽意思呢 什麽叫【下手易】就是說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很容易 而成就的功行都非常高 用力很少 是講什麽呢 你不必用很大的力量來修 但是所得到的效果都非常之快 在其他法門是找不到的 非常快 所以爲什麽你看我們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 他們都是通宗通教的 明心見性的 你看他們 放下一切 一生專念 專行 專弘 後來成爲我們淨土宗的歷代祖師 特別是蓮池大師 蓮池大師怎麽說:八萬四千法門 饒給別人行 三藏十二部 饒給別人悟 我好好 老老實實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一生從來不改變。所以我們要聽話 念佛不一定要在這個佛堂 回到家裡 有空 只要有空 哪怕是五分鐘 十分鐘 趕快提起這個正念。只要你有時間 走到哪裡 一句阿彌陀佛 給自己定一個時間 我一天要念一萬遍 我一天要念五千遍 我一天要念三萬遍 我一天要念兩萬遍 給大家一個時間 定功 讓大家 才不會懈怠 讓大家能夠懂得去精進 用功。因爲我們這個時間 壽命太短促了 不要浪費這個時間 把這個時間應用在哪裡 不斷的在修善 不斷的在斷惡 這樣念佛 你才能夠會有成就啊 念佛是這樣念的 所以念佛是在生活裡面 在日常 在處事待人接物 去培養的 不是在臨終的時候才培養 你在臨終的培養的時候 你來不及了 我們不是那麽大的福報 能夠遇到好的善知識 能夠遇到好的同參道友 能夠爲我們助念 來爲我們幫助 我們有時候沒有這種的福報 所以要靠自己來培養這個福報 將來才不會這麽辛苦 把這個福報留下來 晚年的時候才來享受 時間到了 自自在在的 了無挂礙 往生淨土 那不是更好了麽 2551

所以印光大師告訴我們 我們看下面 要如何念佛得到效果而能迅速呢 要怎麽樣得到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至誠懇切 認真的念 老實的聽話 個個一定都能夠 我相信 都能夠成就 而獲得念佛的利益 而最大的利益就是 得一心不亂 斷煩惱 證菩提 這個就是念佛最大的利益 要記得:往生西方淨土靠的是心清淨的 心不顛倒的 如果今天我們心顛倒 心又不清淨 達不到那個繫念對彌陀的名號 是往生不了的。非常難得 所以我對你們有相信 我對你們有信心 將來我們離開這個世間 我們一定同居在極樂 親近阿彌陀佛 過什麽樣的快樂 永恆 平安的吉祥 我對你們有相信 我對你們有信心 你要信心自己呀 你們有沒有信心啊 這個很重要 “哎呀 師父 我今天 天天念佛 但是煩惱沒斷 還是這樣 我能不能往生淨土 我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我能不能成就?” 你要相信你自己 你看那個藕益大師 把《彌陀經要解》裡面 把這個【信自己】排為在頭一條 告訴你:你要相信你自己!你一定會成就的!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要記得 我們這個世間 真的 什麽都帶不走的 沒必要過於執著 該放下的 要放下 該努力的 要去努力 要努力什麽呢 趕快把它爭取這朵蓮花 時間到了 我們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爲我們這個世間太亂了 你看現在外面的雜志 很多國家都在爭執 將來會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戰爭 那就慘了 那這個世界真的走到毀滅的地球了 你在這個地方 你能夠平安住下來?不一定。好好努力 一切隨緣 最主要的 把自己最大的 目標最好的方向 好好抓住 珍惜這個機會2937

所以 只要明白 我們看下面 只要你能夠明白 念佛的意義 依法能夠專修 我相信大家 一定能成就的 這個就是 特色的第一點 念佛的特色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你是上上根的 下下根的 你都能夠成就 你都能夠修 這個就是第一 那第二是什麽呢3014

我們看下面的 這個很重要 在一切法門當中 最主要的就是這一個 我們要的就是這一個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 那第二點的是什麽呢 念佛法門的特色 無比的殊勝 就是可以帶業往生 在一切法門中沒有的 雖然煩惱的種子還沒斷 修行到臨命終的時候 只要正念分明 心不顛倒 就能夠得到西方三聖接引我們到西方淨土 這個叫做什麽 帶業往生 釋迦牟尼佛講了無量無邊的法門 唯獨淨土宗 才有帶業往生的 其他法門 一定要斷煩惱 你不斷煩惱 你是不可能證菩提的 淨土法門 你不用斷煩惱 只要你伏住你的煩惱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念佛功夫最低的成就 就是念佛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就是伏住你的煩惱 臨終的時候 你記記清清楚楚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沒有一絲毫的懷疑 你的願力 你的心就是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 只要你抓住這個 你就能夠得生淨土的 雖然我們 業還沒斷盡 雖然我們沒辦法 這個業的種子還存在 只有你對阿彌陀佛 只要你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 只要你能夠改過 只要你能夠懺悔 哪怕是你的左脚在無間地獄 你的右脚還在這個世間 阿彌陀佛都能夠幫助我們 你説這個法門在一切法門當中是沒有的 唯獨淨土法門才有的 今天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能夠聞到這一句話 聽到這一句話 説明什麽呢 説明你的福報很大 你要珍惜 你要感恩我們這些祖師大德 真的 師父以前到台灣 讀書 學習的時候 當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 整個心就安了 爲什麽 我有一個依靠 我有一個寄托 爲什麽呢 你看我們這一生不要說斷煩惱 你不被外面的境界而所迷惑了 已經算不錯了 不要說斷煩惱 你不被外面的境界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善緣也好 惡緣也罷 你只要不被這些外面的境界而所轉 那你念佛功夫成就了 所以念佛要懂得轉境界 境界來了 人家批評 把這個批評變成什麽 變成阿彌陀佛 今天人家來冤枉你了 把這個冤枉變成什麽 變成你自己的阿彌陀佛 今天有人來批評 毀謗 侮辱你 甚至來殺害你的時候 你把它當作什麽 當作他來考驗 來成就你 那你今天念佛成就了 如果我們今天念佛遇到這些小小的問題 你就被這個境界而所轉 那將來臨終的時候 你怎麽轉這個境界呢 你怎麽能夠往生淨土 是不可能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會念佛跟不會念佛是有很大的區別 所以今天你去考驗一下 對自己考試一下 從今天我開始 我是不是真念佛 比方説 你遇到一些境界 你把它記起來 今天我駡人了 今天我又生氣了 今天我又不高興了 今天我又跟人家計較了 今天動不動我又討厭人了 你把它記起來 你比一比 你在一個月當中 你想一想 你念佛的功夫多還是你的習氣造的業多 你自己想一想 你就明白了 3513

所以這個法門的特色 就是在這一點 所以我很喜歡這個法門 就好像有一個寄托一樣 雖然我們煩惱未斷 雖然我們不是達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 但是起碼我的心有阿彌陀佛 我的願阿彌陀佛 我走到哪裡都是阿彌陀佛 無論我在哪裡 我在工作 我在上班 我在賺錢 我在對大家的服務 我為大衆的服務 無論你在哪裡 無論我在做什麽樣的事情 在一切處一切時 我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你想一想 你將來一定會親近阿彌陀佛 你將來一定得生淨土的 我相信。大家一定要這樣的 念念不離阿彌陀佛 心裡面都是牽挂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會不會成就 一定會成就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是 非常難得 跟大家見面 沒有別的 就是要來鼓勵 最大的鼓勵 是我自己 跟大家講講話等於跟自己鼓勵麽 要不然我們容易懈怠 對不對 你看今天一兩個小時念阿彌陀佛 回到家裡有沒有念阿彌陀佛 不一定 習氣照舊 看電視的 看電視 看雜志的 看雜志 聊天的 聊天 講話的 講話 反正一個星期兩個小時 夠了。 不夠!要天天念!你看 蓮池大師 印光大師 一天念幾萬聲佛號 你要這樣的給自己做一個功課 從今天開始 3732

那第三點的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做一個簡單的跟大家報告 我們有這個因緣能夠聚會 然後來一起誦經 一起來念佛 那真的非常難得 再加上 説實在的 我們這個人生 壽命太短促了 你要好好珍惜 我們擁有的這個時間 只要好好有空的時間 你要好好念佛 對你有很大的好處 像最近有一個 發生了一件故事 蠻精彩的 就是有一位老居士 姓韓的 得了一個腸癌 天天痛的不得了 但是 因爲他對醫生常常念觀世音菩薩 所以天天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 你爲什麽不來救我 我天天很痛苦”你看 他老人家 晚上做夢 夢見什麽呢 夢見觀世音菩薩跟他講話 告訴觀世音菩薩【您爲什麽不救我?您要趕快救我】觀世音菩薩告訴這個韓居士 說什麽呢【你要好好念佛 因爲你的造業太重了 你一生的業,造的太重了,所以你要趕快阿彌陀佛】沒想到 結果是怎麽樣的呢 我們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簡單就跟大家講到這個地方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老實念佛 聽話真幹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Tuesday, October 26, 2021

74B真想要了生死 往生淨土的人 我們一定要重在實質 不要重在形式 實質的意思就是講 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你是不會被境界而所轉的 喜怒哀樂 種種的境界 你不會被迷惑了



74B 20211023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 再次的也藉這個共修來跟大家一起學習 也互相鼓勵 所以感謝大家給我這個因緣 跟大家結個法緣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 能夠開智慧 對於這個宇宙的事實真相 能夠瞭解 所以今天 能夠跟大家做一個聚會 互相念佛

但是 我們師父上人 講經當中常講 特別對於我們念佛的人 真想要了生死 往生淨土的人 我們一定要重在實質 不要重在形式 如果我們只是在表面上上(用)功夫 那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就起不了大作用 因爲你只有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 修點福報 消災延壽 這樣而已 它真的起不了大作用 因爲你那個心 沒辦法脫離 爲什麽我們要重在實質呢 實質的意思就是講 你真修了 你真念 而且你真的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而且精進勇猛 那這一句名號 就會起了一個大作用 而大作用的第一個好處 你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你是不會被境界而所轉的 你是不會的 不會被這個境界而所迷惑了 不論是順緣 逆境 善緣 惡緣 好或者壞 喜怒哀樂 種種的境界 你不會被而所迷惑了 因爲你心 天天都在轉這個境界 所以真修行的人 六根接觸六塵 所現出來都是智慧的 不會修行的人 六根接觸六塵 所顯出來的就是你的習氣 你的煩惱。所以你要真修 你要真念 這一句名號 才能夠起作用 這個是對我們内行的人來講的 所以有修行的人 走到哪裡都非常的法喜 非常的自在 無論什麽樣的境界 他不會被這個境界而所干擾的 這個就是真念佛 那我們今天是不是真念佛呢 那我不知道了 説實在的 師父也是凡夫啊 跟你們都是一樣的 每一天習氣一大堆 該發脾氣的 會發脾氣 該不喜歡的 會不喜歡 有時候甚至於會嫉妒 會吃醋 這個就是我們的煩惱 那我們今天念佛 一定要把這個克服 不然的話 有一天臨終或者壽命到的時候 你那個時候要來修行 要來用功 説實在 來不及了 再加上 又沒有好的老師 又沒有好的同參道友 怎麽辦呢 所以 世間 佛常常告訴我們 衆生很可憐 遇到了法門還不認真修 遇到這麽好的因緣 也不好好念 你要到什麽時候才念 要下定決心 活在當下 無論走到哪裡 一句名號 不論你在工作 在做什麽樣的事業 無論你在哪裡 在一切處 一切時 一句阿彌陀佛 要抓抓緊緊都在放在你的心 你這樣的能夠修行 那就不得了了 所以真修行 真念佛 不是靠我們這一句話 靠我們的嘴巴而所説的 靠什麽呢 靠你的行動 你的造作 所以有修跟沒有修 是能夠看得出來 而且區別很大 你看釋迦牟尼佛天天很法喜 天天很快樂 你看 海賢老和尚天天非常的歡喜 天天很快樂 日日歡喜 日日美滿 日日的快樂 爲什麽 心中都是阿彌陀佛 對不對 心中有阿彌陀佛 哪來會有懷恨的呢 心中有阿彌陀佛 哪來會跟人家計較呢 這個就是我們的毛病 今天師父是講實在的

師父也有這種的毛病 但是我知道 我要改善 一切境界裡面 都是幫助我們學習放下 放下什麽 放下你的【我執】因爲這個我執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占有的心態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控制的心態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一個計較 不喜歡 不高興 如果你把這個我放下了 什麽都沒有了 哪來的煩惱呢 沒有了 只有歡喜快樂 所以你要懂得去念 清楚嗎 聽懂嗎 聽懂就好 因爲有時候 師父常常在聼經 裡面在講什麽 也聽不懂 所以今天 這個法門 非常難得 真的非常難得 當我認識了這個法門了 我的心 整個心就安了 爲什麽安了 因爲我有一個寄托 我有一個依靠 而且這個依靠可靠的 這個寄托能夠可靠的 所以 非常難得

今天我就藉這個共修 來跟大家講講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把這個【信法門】特別列出來爲大家説明 爲什麽我們要【信法門】我們看下面的 這個是藕益大師 在《彌陀經要解》特別列出來 讓我們對這個法門要深信 不要有一絲毫的懷疑 爲什麽要【信法門】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釋迦牟尼佛 把這個法門 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來告訴我們 而勸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 也就是說深信淨土念佛法門 依據佛所説的 如法修行一定能夠達成往生淨土的目的。你要深信 你不要半途而廢 很多人都是這個樣的 念了幾年 不念了。我們一定要知道 爲什麽藕益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列出來呢 你看看我們的祖師大德 從第一祖 初祖到第十三祖 你看個個都是通宗通教的 明心見性的 而且在淨土宗都稱為"大師" 我們大家都知道 “大師”的稱呼在佛教界裡面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夠稱為"大師"的 除了釋迦牟尼佛是不可以的 但是在淨土宗 都能夠稱爲【大師】爲什麽能夠稱爲【大師】因爲他念佛了嘛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什麽 等於成佛了 所以值得能夠稱爲【大師】所以在一切法門裡面 只有淨土有這種的特色 你看通宗通教 最後呢 專修專弘專念 來爲我們做一個好榜樣 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真的不可思議的 而且這些祖師大德就告訴我們:三藏十二部 一切給別人去悟 八萬四千行一切給衆生去行 我自己老老實實 念這句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重要 我們有沒有去體會這一點 再加上你今天見到觀世音菩薩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大喜日(農曆9月19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有跟你說:你好好念阿彌陀佛 文殊師利菩薩七尊古佛的老師 他也是一樣 沒有別的 也告訴你:你要好好念阿彌陀佛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連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 連續的四次都勸導我們【應發願 當發願】你要相信這句阿彌陀佛 你要發願將來離開這個世間趕快跟阿彌陀佛聚會 爲什麽呢 沒有別的。但是我們有沒有聼進去呢 所以真的不容易 而且我們一定要知道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來到這個世間教導衆生 就是以什麽爲中心 以這句阿彌陀佛名號爲中心 才從阿彌陀佛廣度出去八萬無量無邊的法門 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最後 都是回歸到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你想一想 當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等於你把八萬四千法門都在裡面了 你説你的福報有多大

師父 我有念阿彌陀佛 但是爲什麽到現在還是一樣 脾氣照舊 喜歡駡人 喜歡説別人 喜歡看別人的弱點 做一些有時候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 那怎麽辦呢 繼續用功 我們要如何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1555

要如何讓一切衆生能夠相信這個法門呢 沒有別的 一定要從自己做起 做出一個念佛的人好樣子 把你的言語 把你的造作 把你的行爲 你要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阿彌陀佛代表善良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阿彌陀佛代表慈悲喜捨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關懷 愛護 不貪不瞋不恚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 所以你能夠做出一個好樣子 做一個念佛人的好樣子 這個就是對自己很大的幫助 能夠對自己很大的幫助等於能夠對一切衆生的幫助 起碼對你的親戚朋友 對你的親人 對你的周圍的人 如果今天你不能把自己做出一個好樣子 念佛的人的好樣子 你怎麽能夠來幫助別人 是不可能的 所以先從自己做起 不要求別人 求自己 從今天開始 我要做一個真正念佛快樂的人 做一個念佛真正歡喜的人 做一個念佛真正得自在的人 你要這樣的發願 不要天天看別人 耳朵也不要天天去聼別人 天天講別人 哪裡是一個念佛的人 1806

你看我們宋朝有一個老居士非常的偉大 這個老居士什麽名字呢 他一生爲了要為大衆能夠深信淨土 讓大衆能夠對淨土能夠有一個深信 他自己來發心 這位老居士是誰呢 我們看下面

宋朝有一位老居士 名叫作王龍舒老居士 他是一位國學的進士 道德學問都非常好 但是他一生留下來一本很好的書 稱爲叫做《龍舒淨土文》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一本書 有沒有 非常精彩 這一本書在《居士傳》裡面有記載 而《居士傳》裡面都收錄在《大藏經》不僅僅在《大藏經》、在《居士傳》裡面,在《淨土聖賢錄》裡面 都有記載。這一本書非常好 而且對於 我們看下面的

對於我們想要念佛的人 或者喜歡念佛的人 發願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就得要非常重視這一本書 因爲内容寫的非常好 可以當作國文來看 你看我們的印光大師 他被稱爲一位祖師 一代的祖師 就是因爲這一本書的影響 爲什麽呢 有一天 印光大師把這些經書 經文拿出來曬的時候 偶爾看到這一本書 就是《龍舒淨土文》看了之後非常非常的歡喜 而且非常的感動 所以從此之外 就是從那一天開始 只修淨土 只念彌陀 只弘淨土 後來成爲我們淨土宗一位 就是一代的祖師 十三祖 就是他了。他非常的感動 你想一想 王龍舒老居士 他是位居士 印光大師是一個出家人 因爲這個文章裡面的内容非常的感動 對他起了一個很發的心 就是來修這個淨土。王龍舒老居士爲了要幫助我國 所以爲了我國淨宗能夠解行俱優 就是能夠讓那個時代 就是宋朝 就是這個國家 爲了大衆對於淨土法門 對於這個念佛法門 能夠啓發内心而來發願的修行 他真的很用功 後來 我們看下面

後來王氏臨終站立往生 王氏就是指王龍舒老居士 他往生是站著的 預知時至 不生病 而且往生之前 又告訴大家 告訴親戚朋友“阿彌陀佛來了 我要走了” “不復相見了”而且告訴大家“我們極樂世界見”而且我們看下面

王龍舒老居士往生的當天 見了阿彌陀佛 向佛頂禮 拜一拜了 拜完了 拿著念珠就大聲的念 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引了”然後 立化 站著往生 你想一想 所以這一種瑞相 我們看下面

這種瑞相 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就是蓮池大師非常的讚歎 說什麽呢 這種立化往生的瑞相 可以說“照耀千古”所以他老人家留下這一本《龍舒淨土文》度了很多的衆生 到現在影響很大 對我們淨土宗 修淨土法門這個範圍裡面 影響非常大。這一本書在東林寺 東林寺都非常的推廣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 如果今天我們在雪梨 真念佛 真用功 真修行 將來能夠離開這個世間 你不生病 預知時至 然後告訴大家 “我要走了 阿彌陀佛來了 阿彌陀佛已經到我的面前了 我們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你的貢獻很大 真的很大 你在這個地區 你在這個國家 你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就如同蓮池大師所講的【照耀千古】所以你要相信 你要做一個榜樣出來 給人家看:我時間到了 壽命也到了 九十嵗了 這個九十嵗的時候 我要開始要表演了 該吃的吃 該睡的睡 該度的度 該說的説了 九十嵗了嘛 我現在體力也不是很好了 我要做出一個好樣子給大家看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有 阿彌陀佛真的是有 那你對這個國家貢獻那就非常大了 將來大家看到你這個樣子 大家會相信:念佛是真的 會帶來法喜 帶來快樂 臨終的時候又不生病 你看多好!你看現在這個社會裡面 十個人晚年的時候八個人 有時候甚至於到九個人 都在哪裡 天天看醫生 甚至有時候躺在醫院裡 你看現在爲什麽醫院越來越多 所以師父有時候到一個醫院 到一個診所 你看大排長龍 看什麽?看病。很辛苦 真的很辛苦 等一下最後會跟大家分享 有一個真的不可思議的念佛感應故事 這個人是七十四歲 他是河北人 他的那個腎 都已經爛掉了 但是因爲念佛 長出新的腎出來 你想一想 有這種的感應!從古至今從來還沒有聽過的 到現在這個人還有 這個是昨天我們悟行師父傳給我的 這個文章非常的精彩 等一下來跟大家分享。所以今天我們一定要做出 真的念佛不要把它當作一種壓力 很多人說念佛不吉利 像以前 人家剛剛買了一個房子 請我去他家裡吃個飯 我因爲念佛習慣了 見了他面的時候 頭一句就跟他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但是這位居士感覺不喜歡 又很不高興“師父 您怎麽會這樣 今天是我的吉日 爲什麽跟我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不是給死人念的嗎”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一種負擔 其實 阿彌陀佛是梵語 如果翻成中文是什麽意思 無量壽 無量光 哪一個人不想無量壽的 哪一個人不想無量光 所以 以後 比較技巧見到人:無量壽 無量光 都是一樣 如果跟我們雪梨淨宗學會見到面 那就不用無量壽 無量光 直截了當跟他阿彌陀佛 他就瞭解了 他不可能會罵師父的 所以現在衆生很難度 真的太難度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們師父上人告訴我們:佛 要真念 要真修行 這一句名號 你才能夠真正起作用 清楚嗎 清楚3002

我們今天要如何來深信這個法門呢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這個法門 我們要怎麽樣 如何來信呢 我們一定要知道 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所説的法門是無量無邊的 所以把它歸納起來 總共有八萬四千法門 爲什麽佛要講經 然後 八萬四千法門呢 因爲衆生 我們看下面

因爲衆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所以佛就說有八萬四千的法門 目的就是要來對治衆生的煩惱 讓個個的衆生 這一生當中能夠了生死 斷煩惱 而且將來能夠成佛道 證菩提 目的就是這一個。所以這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別的 就是要來幫助一切衆生 斷煩惱 生死自在 無挂礙 無顛倒 最後能夠證菩提 所謂的【方便有多門 歸元性無二】但是雖然法門都是好的 每一個法門都能幫助我們成佛 但是 我們看下面

我們一定要清楚 在這無量法門中 我們一定要選擇 我們適合的 特別是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魔強法弱這個時代 特別是我們業障深重的衆生 業障深重就是指我們 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 哪來不是業障深重的呢 你是不是業障深重?你如果不是業障深重 你還在這邊念佛呢 你早就和阿彌陀佛在一起了 所以業障深重不是過分 這是提醒我們 我們就是業障的衆生 所以因爲這樣的原因 所以來修這個法門 很多人有時候問 打電話 跟我説 師父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居士 還好我們雪梨淨宗學會沒有了 他跟我説:師父 我要【法門無量誓願學】可不可以 可以 你很了不起 但是 我們的壽命太短促了 我們沒有時間 你要法門無量誓願學 你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可以法門無量誓願學 爲什麽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福報就是無量壽 你有的就是時間 你不怕。但是我們在這個世間 我們的壽命很短促 你看我們大家聚會念佛的 我們的年齡有幾歲了 你想一想我們還有幾年可以還在這個世間留著 我們時間不多 頂多給你三十年 能不能活到三十年 那不一定

還有一個居士跟我説:師父 我要發願 發心十年 攻修《金剛經》好不好 很好 了不起 但是你想一想 修《金剛經》的人多不多 家家都有《金剛經》但是成就的人有沒有 很少 六祖慧能大師《金剛經》裡面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我們不要説了聼一遍 你聽了千遍萬遍也不一定開悟 真的不容易

還有前幾天有一位 男眾的法師 剛剛出家不久 打電話問我:師父 我想要修不淨觀 師父以前有修這個法門 很難修 我說 可以 但是你要小心 不要被迷了 一迷了 走火入魔了 不容易修 不要浪費時間 那爲什麽我們要相信這個法門呢 我們看下面的

所以藕益大師爲什麽要我們深信這個法門呢 要我們深信念佛呢 讓我們不要有一絲毫的懷疑 這個法門對我們有什麽樣的好處 對我們現代這個時代 每一天忙著工作 忙著賺錢 忙著對衆生的服務 那這個法門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它有三種的特殊 它有三種特別無比的殊勝 而這種殊勝的意義 雖然很多 但是簡要的說 總不出下面的三個。而這個在一切法門是沒有的 唯獨在淨土才有 所以今天爲什麽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這麽著重這個法門 因爲它非常的特殊 跟其他的法門是沒有的 它的特殊在哪裡呢 我們看第一個 我相信大家 都很熟 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 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這個法門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都能夠修 上上根的 這些有圓滿的智慧固然能修 但是鈍根的人也一樣可以修。無論你什麽樣的根性 你下下根也好 你中下根也罷 你上上根也好 一切都能夠修的 所以藕益大師說的好 我們看下面【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逾 就是超越的意思 臻 就是講你能夠達成 達到什麽樣呢 域 就是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什麽 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 上上根的 這一些有大智慧的人 他不能超出 這個法門 但是下下愚的人 也能夠修這個法門 而且最後也能夠入道 也能夠成就 你看海賢老和尚不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嗎 一生沒有讀過半部經 一生沒有講過經 出家之後老師交代 一句阿彌陀佛 老老實實九十多年 從來不動搖 從來不改變 他的修行比任何人更成就 那個是講到海賢老和尚。還有更下下根的人也有 我們也不能算說下下根的啦 我們起碼是中等的 對不對 雖然我們也不是在上 也不是在下 我們在中等 但是最中等的人 最難度的 真的 在中等的人是最難度的 下下根的人 容易度 你看清朝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4015

清朝有一位 居士 姓王 人家稱呼他叫王呆頭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有沒有呢 王呆頭 爲什麽稱爲他王呆頭呢 因爲他是一個傻傻的 人家怎麽駡他 怎麽講他 侮辱他 或者甚至於來批評他 或者甚至於來傷害他 他都是笑嘻嘻的 笑哈哈的 從來不會跟人家發脾氣 不會跟人家計較 甚至於人家給他錢 他也不懂用 所以有時候想一想 像這個王呆頭也有好處 傻人有傻的福氣 你看我們爲什麽喜歡發脾氣 喜歡不高興這一個不高興那一個 聽到一句你不喜歡的話 你會起了一個 討厭的。看到人家來批評你 傷害你 你會起了一個怨恨的心 你看王呆頭 人家怎麽對待他 他也不會不高興 都是笑眯眯的 也不會跟人家計較 你説 爲什麽我們活得這麽辛苦?因爲你眼睛所看到的(眼睛看到哪
) 計較到哪裡 所以你會活得很辛苦 你看王呆頭不會 人家怎麽駡他 怎麽説他 笑哈哈的 所以 以後 如果有人駡你的時候 或者人家批評你的時候 你像王呆頭那樣笑哈哈的 笑眯眯的 你念佛成就了 因爲我相信每一個人會有遇到這樣的因緣 或者人家講你壞話 或者人家批評你 或者被你的老公 或者被你的太太嫌棄 或者被你的兒女 種種的 你像王呆頭那樣 笑眯眯的 沒事 真的沒事 很多事的 就是喜歡計較的。有一天 因爲他這樣的生活很辛苦 這個陳道人 有一位姓陳叫陳道人 把他帶到回家 每一天給他工作 做什麽呢 打掃 砍柴 撿柴 然後晚上一支香念佛 至少要一百拜 但是王呆頭 他有一個弱點 什麽弱點 他的記憶力很差 所以每一次念阿彌陀佛 前面【南無】記起來 下面的【阿彌陀佛】忘記了 下面的【阿彌陀佛】記起來 前面的【南無】就忘了 所以一念一念 不知不覺常常這樣 睡著了 打呼嚕。 所以陳道人 每次看到這樣 常常拿什麽呢 長竹竿 每次睡覺 用這個長竹竿 去打他 而且又駡他 怎麽駡他呢“長得這麽笨了 還不好好用功 還不好好念佛 還打瞌睡” 如果今天師父來罵你們 我相信明天不來共修了 你相信嗎 你相信嗎 今天如果我講你幾句話 説你們怎麽樣怎麽樣 你會感覺怎麽樣 你會不高興 所以爲什麽很多人 到這個佛堂 常常沒有把初發心 放在他的修行上 如果我們來到這個道場:我是來修行的 無論你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你不會被這些 而不高興 甚至於你可能:我感謝你 有你來成就我 如果這樣的道場 你想一想 這個道風 這個學風會帶動起來 將來這個道場會幫助很多人 所以我們來到一個道場是要來修行的 不是要來搞名聞利養的 是要來為大衆服務的 你要用這種心來帶動 不要動不動 不高興這個 不高興那一個 我們要發心 你要記得:一切在境界當中都是在考驗 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境界。 王呆頭 天天就是這個樣的 沒想到 經過時間大概幾年 三年 有一天這個王呆頭突然間 笑了很大聲 然後他的師父 陳道人 突然間聽到王呆頭笑了這麽大聲的時候 趕快拿著這個長竹竿又冲進去 又開始要打這個王呆頭的時候 王呆頭那個時候就告訴他的師父 他說:師父 今天您不可以打我了 以前您天天打我沒關係 您是老師爲我好 但是今天您不能再打了。陳道人很奇怪 很納悶 今天我的徒弟有點不一樣 講話態度 心態也不一樣 他就問他 為什麽呢 這個王呆頭直截了當 就告訴他的師父 他說:”師父 您苦坐的十八年 今天如果您像我這樣拜佛 老實聽話 您早就去見佛了 您還在這個世間!” 你看他的師父 聽了這句話 整個人就呆了 不知道他在講什麽 聽不懂 你想想十八年!有沒有成就 沒有啊 王呆頭三年 就大成就。講完 隔天 往山上站著 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最後火化出來有很多舍利子 這個是發生在清朝 這個叫做什麽呢 真修行4745

所以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我們看下面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是【若智若愚皆有分 是男是女總堪修】什麽意思呢 無論你是男女老少 無論你是有一個上上根大智慧的人 乃至一般愚夫愚婦的都能夠修這個法門 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是什麽樣的 像王呆頭那樣都能夠成就 那我相信你們也會更成就了吧 王呆頭都能夠成就 我們爲什麽不能夠成就呢 你説呢 爲什麽呢 很簡單麽 是不是 你看下面 爲什麽呢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或者念四字 阿彌陀佛 你會不會念 會不會 會吧 很簡單 很容易 很方便 順口都能夠念出來 也不用去背 也不用花很大的力氣 很簡單【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連三歲的小孩都能夠念 很簡單 但是 但是 雖然這六字 這一句名號連三歲小孩都會念 不過要把它 這一句名號念到純淨純善 而能夠念到清淨心一心不亂 八十歲的老翁也不一定 能夠修得好 未必修的好 是不是 你想一想 多少人 這句名號很簡單 三歲小孩都會念 但是八十歲的老翁不一定能夠修得好 所以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很普遍 念佛的人很多 成就的人很少 什麽原因 不要說外面的 說我們自己 我們是不是屬於八十歲的老翁了 不是 我們不一定能夠修得好 你看人家一般 念佛三年五載 都能夠成就了 我們呢 三十年 也不一定成就 其實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 我們看下面

印光大師講得好【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很容易 但是成就的功行都非常高 用力 就是說不必用很大的力量來修 但是所得的好處和效果都非常快 在其他的法門是找不到的 這個是印光大師在世告訴我們 這個快的意思就是説你能夠生死的自在 心無挂礙 無挂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而究竟涅槃 就是説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成佛果 非常快的 唯獨在這個法門 在其他法門是沒有的 所以爲什麽我們看到在大乘經裡面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念佛的原因就是這個地方 因爲太簡單 太容易了 方便 行住坐臥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個個都能夠成就的 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就的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你真念 你真修 要如何念佛得到效果的迅速呢 我們看下面

所以藕益大師告訴我們:至誠懇切 認真的念 老實的聽話 個個一定能夠成就達到獲得很大的利益 而這個利益就是什麽呢 得一心不亂 斷煩惱 證菩提呀。就是說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有比這個更好了 因爲人總有一天 在這個世間 每一個人有生必有死 所以我們這個世間爲什麽會苦 因爲你沒辦法主宰 你沒辦法主宰 主宰自己的命運 比如説 你不想死 避免不了 你不想老 又老(避免)不了 沒辦法的 所以我相信你們會有成就的 我對你們有信心 將來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親近阿彌陀佛 在西方極樂世界享受 永遠永遠 平安 聚樂 在極樂世界 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 要有這個信心!將來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親近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好 我們這個世間 很麻煩 太多的事情 太多了 最近師父看到一些很多文章 這個世道真的很亂 我們澳大利亞雖然環境好 但是關鍵在人事 如果這個人事沒有改善 這個環境要隨著這個人事的變化 你説呢 以前不是説麽 澳大利亞是我們地球上 一塊淨土 但是這個人心不改善的話 你想一想將來這個環境會變成什麽樣的 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 無盡的莊嚴無盡的美好 是什麽原因 是因爲人人皆是都是好人 人人都是善人 所以而所顯出來的 這個環境都非常的莊嚴 非常的美好 爲什麽我們這個地方 顯出來都是這個樣的 隨著我們的正報都在變化 隨著我們的人心都在變化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只要明白念佛的意義 依法專修 我們一定能夠成就的 這個就是我們一定要明白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念佛第一個的特殊 第一個的殊勝 就是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的原因 我們一定要相信 第二個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簡單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祝大家能夠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因爲非常難得 大家能夠聚會念佛 聚會一處 然後來學習佛法 最後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目標 我們的方向鎖定了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的 海賢老和尚常常講【啥都是假的】在這個世上 什麽都是假的 萬般將不去 只有業才能夠隨身 所以你把這個業要修什麽樣的業呢 修淨業 什麽叫做淨業 你的心要常常什麽呢 清淨 清淨心很重要 善也好 惡也罷 你要保持那個心 要清淨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今天簡單跟大家分享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老實 祝大家聽話 祝大家身體健康 我們下個星期 我們一起來學習 謝謝大家 如果有一些 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Friday, October 22, 2021

20D 20180710《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菩薩不管人對他好 或者不好 都是一樣 都是自己的。因爲人的欲望是每一天 每一天的增長 學佛的用意 就是要如何把這個欲望每一天每一天的降低 八關齋戒 還需要化妝嗎 不需要 我們講 怎麽化出來不是一樣



20D 20180710《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首先 跟大家來講一下 也跟大家説一聲祝福 我們佛七當中已經進入了第三天 大家也發心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確實值得我們來爲大家祝福和恭喜 這八關齋戒 這八條的内容 曾經過也跟大家簡單的報告了 從【不殺生 不偷盜 不婬欲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我也相信大家對於這八條 也蠻熟悉的 也懂得怎麽樣去修持 只是這八條有幾項要跟大家來説明一下。247

在現在這個時代 科技發達 帶來給我們 很多的方便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好好把它應用 會造成自己的禍害 因爲人的欲望是每一天 每一天的增長 學佛的用意 就是要如何把這個欲望每一天每一天的降低 所以十方諸佛如來 度衆生 首先 先把六度波羅蜜 作爲一種方法 來斷除我們種種的煩惱。學佛的人應當要從 六度波羅蜜下手 才能夠懂得 對於我們的煩惱 能夠慢慢的斷除 而證得無上的菩提。

我在這裡不需要跟大家講的比較詳細 因爲我已經曾經過跟大家講過了 只是在…下 來跟大家提醒 有幾項 我們持戒的人該開緣的時候 可以開緣的 因爲持戒是一個很活潑的 不是死板的 比如説【不坐高廣大床】現代的時代 哪一個床 能夠像我們佛教裡面所講的【不坐高廣大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説對不對呀 我今天坐在這裡不是犯戒了嗎 這個椅子很高 對不對 看我們的智慧 比如說現在冬天 我們冬天的時候很冷 需要一個很厚的棉被 才不會身體著涼 這戒律裡面可不可以 很多説法 所以 該開緣的時候 可以開緣 但是要如理如法 比如説 有一條【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釋迦牟尼佛爲什麽制定這一條 以前沒有卡拉OK 也沒有什麽電視 在森林裡面哪有跳舞的 那爲什麽制定這一條呢 就是…我們的本性 比如説現在 很多人可以說 假如而已 很多人來到跟我講:師父 我現在一天不見到老公沒關係 但是一天不拿著手機很痛苦。現在我問你們 不管你們在睡覺 或者在吃飯 在走路 或者在買東西 或者在看電視 哪一個人不拿手機的 請舉手 才一個人!你看 現在這個手機比我們的生命更珍貴 你説對不對 一旦手機不見了 你會發狂的 那這一條裡面我們來説【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以現在這個科技來説 我們需要。但是我們不能過於執著 因爲造成人的煩惱 它是一種工具 沒有壞 也沒有好的 只是人怎麽應用而已 你看現在的人 把這個手機當作自己的生命 超過自己的生命 那我們今天受八關齋戒的 能不能拿手機 有時候 該做的 去做 不該做的時候 我們要好好放在一邊 因爲八關齋戒是一個很短的時間 一日一夜 我要來學佛 我要來培養 如何心能夠得到的清淨。手機看多了 事情就多了 事情多了 心就不乾淨 心不清淨了 障礙就來了 所以我們要懂得 怎麽樣去修行 才不會浪費時間 像師父現在用手機 有兩隻手機 有人說:師父 你的事業好像比我們更大!沒辦法 事情太多了 現在整個印尼 佛教的信徒很多 整個國家出家人不到一百個人 最近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資料將近八十六或者八十七位 所以 到處要去弘法 把這個佛法教育的精神 能夠來介紹給大家來分享。那手機 我們受八關齋戒 能不能用 可以 但是不能過於超極 會影響我們修行的清淨心。1109

所以【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這一條 有種種的 比如説 化妝 八關齋戒 還需要化妝嗎 不需要 我們講 怎麽化出來不是一樣 你現在你好好來學佛 培養你的慈悲心 就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一條 就是大慈悲光明雲 你能夠培養你的慈悲 用慈悲的心態來服務自己來對待一切人 你是最完美的一個人 那個是真的 大家你看看我們的觀音像 觀音菩薩漂不漂亮 很漂亮的 你看世界選美女 真的 她是最美的嗎 不見得!中國有十三億人 台灣有兩千多人 澳洲有兩千多人 印尼有兩億多 選擇…然後選擇她是最美的 有這樣的道理嗎 沒有啊 誰最美的?你們最美的!這個是真實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培養慈悲心 對待一切人 那個才是最美的人生 雖然長得不好看 顯出來的就是最美的 你看觀世音的像 每一個人看到觀音菩薩的像 我們不要說別的 看阿彌陀佛的像 你的心裡是怎麽樣的 安慰的 有一種愛護 有一種依靠 有一種歸宿 好像有人在保護我的 這個就是慈悲的力量的 所以佛法裡面所講的【慈悲爲本 方便為門】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這個八關齋戒裡面 我們要懂得 怎麽樣去修持 要用智慧不能用感情 我們現在都是以感情用事 我們應當以智慧來看事 這樣就對了 1420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現在的人 真正的想要來學習 來修養 來學佛 已經不多。那我們這個道場 能夠維持這個樣子 已經算不錯了 一定要維持下去 讓這種的氣氛帶給大衆 那我們這樣建道場是對的。如果建道場 爲了這個道場完美 漂亮 搞熱鬧 爲了要拉信徒 爲了能名聞利養 爲了要擴大自己的自私自利 這個道場你不要去就好了 好好在家裡念佛 不用去了 去也沒有用!所以 這種的氣氛 我們一定要維持 讓佛法給大家應用在生活裡面 讓佛法在生活裡面 能夠一點一點的去體會 這樣學佛才有用啊 1551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八條戒裡面 個有可以開緣的 比如説【不非時食】就是過午不食 我們是以時間作爲標準 十二點過了 我們就不能有 對於食物的這個觀念的念頭 能夠去避免。妄念少了 我們的分量 就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就降低了 妄念越多 所以食量就越多 那要怎麽樣把我們的妄念能夠在生活裡面一點一點的去體會 我們用念佛的手段來幫助 再加上以持戒的手段來成就。所以 有時候 可以開緣的時候 就開緣。【不非時食】這一條 如果我們的身體有一個障礙 沒辦法維持 你就可以開緣 沒關係 不要執著【一切法從心想生】怎麽修呢 大家看著辦 其實 這個八關齋戒 大家應當也瞭解了 我只是借用八關齋戒這個時間 短短的時間 來跟大家講講佛法 1804

我們現在好像聚會一處 我們來研討這個佛法 我們修行的過程 哪一個地方不對 哪一個地方需要反省的 哪一個地方需要精進的 我們用佛法來解決 因爲佛法的内藏 藏著一個很寶貴的東西 是什麽呢 佛法裡面 藏著一樣的東西 比世界上的明珠更寶貴 是什麽呢 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 不會犯糊塗 有智慧的人 不會去造業 有智慧的人 每一天用慈悲的心態 怎麽樣對待自己 而來對待別人 這個是智慧。有智慧的人 看一切事、人都是跟我一體的 有智慧的人看一切事 一切物 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既然跟我們是一體 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的 哪來對衆生的傷害呢 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學佛 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智慧 世間人講的:我要求快樂 我要求幸福 我要怎麽樣幸福 我要怎麽樣快樂 從智慧下手 智慧從哪裡來的呢 持戒 而得定 定 而開慧。這個是一定的道理的 所以末學借用這個八關齋戒的時間 短短的 來跟大家 講講佛法 因爲末學對於學習的過程 日常生活以佛法來處事待人接物 以慈悲來看待一切人 對我自己的利益 都非常之高 所以生活很自在。有 就有 沒有 隨緣 不用勉强 怎麽勉强也沒有用 爲什麽 心裡面有福報 就有這個能力。 沒有福報 不要勉强 會很辛苦的。 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講過一件事 我現在常常把這一句話 應用在我的生活裡面 把這一句話應用在我的生命裡面 讓我的生命會更好一點 讓我這個生活 每一天過得幸福 過得自在 就是每一天告訴自己【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這樣之後 活得自在。我每一天就是這樣跟自己講的 一切隨緣就好了 不要勉强 命裡有的 會有,命裡沒有的 莫-强-求。

所以 末學用這個八關齋戒的 這個時間短短的幾分鐘來跟大家分享 佛法的完美 完美在哪裡 把我們内心的美德 發出來 内心的美德是什麽 就是把我們的慈悲心 來對待一切的人 才能夠過得完美 現在的人缺少的就是這一個 看到人記得:我對你 很愛你 對不對?你看老和尚常常講:我好愛你呀 很多人說:老和尚會怎麽講這一句話 怎麽會愛我呢?老和尚的意思:我對你 你對人 要有慈悲心。你看一個人 當一個人跟我們說【我很愛你】的時候 你心裡會很幸福嗎 你用我們的理智 去反映一下 比如說 有一個人 Ok啦 我們說 我們年輕的時候 有沒有 年輕的時候 有一對年輕人 互相恩愛的時候 他看到這個女生:我好愛你呀 你們的接受是怎麽樣的 雖然前面的是 牛糞 雖然的前面 看到說(是)一堆的牛糞在我們的眼前 你會把他看作 變成什麽呀 一朵花 對不對呀 爲什麽師父會知道這樣的事情 因爲以前我經過這個事呀2403

有人跟我説:師父 我好愛你的。我心裡 好幸福 好快樂 什麽事情都很幸福 很快樂的 那一種心態 你想一想 比什麽樣的金錢 能夠買得到嗎 買不到的 這個慈悲心的重要性就是在這裡 它的精神 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影響一個人的生命就是在此地。要不然爲什麽 西方極樂世界 有西方三聖 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先告訴你 你要學慈悲呀 慈悲落實在生活 智慧就開了 這個就是大勢至菩薩的代表2507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人 跟我們說:“我好討厭你呀 你這個人真的很討厭 我不喜歡你 你走我遠遠的 你離開遠一點 不要接近我 我討厭你的!”你們心裡的感受是怎麽樣?有沒有人家 比如說 我們這一生當中 有人跟我們說:“我討厭你 我這一輩子恨死你的!” 你的感受是怎麽樣?是怎麽樣 心裡難過啊 菩薩都不會這樣的2602

菩薩不管人對他好 或者不好 都是一樣 都是自己的 所以 末學爲什麽要把這個八關齋戒 讓大家好好來學習 沒有別的 爲了你們自己好 而且八關齋戒的功德最大是什麽 將來能夠幫助我們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教我們能夠證得無上菩提 成佛之道 所以八關齋戒是十方諸佛如來教化衆生 功德之母 就是這個道理

那我有時候在想 我有時候在想 我們有時候是在追求什麽呢 我們在追求什麽 有人跟我說:“師父 我這一生當中的追求 能夠讓我得到 比如説美金三千萬 我這一生當中 已經很快樂 很幸福。” 真的嗎 有一些人 我就問:“你的幸福 建立在哪裡呀?” 那我現在問你們:“你們的幸福建立在哪一方面?” 念佛?念佛真的會讓我們很幸福嗎 會嗎 真的嗎 那個是因爲你會念 不會念的呢 你看你們的臉 一個不像樣的樣 喜歡 會念佛的人 就像阿彌陀佛一樣 每一天都是微笑的 我們呢 自己很清楚 有一些人問 你的幸福建立在哪裡 有一些人說:“師父 只要我能夠達到我想要的東西 我是最幸福的” 真的嗎 “只要我很多錢 我是最幸福的” 是真的嗎 不見得 人的欲望 就如同海水一樣 海水你會感覺很鹹嗎 很鹹 從來都不會乾的 這個(是)人的欲望。所以一旦我們喝到鹹水的海水 你會感覺很苦 就是這道理。人的欲望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如果 既然這樣能夠讓一個人很幸福的話 那世界上都不用講了 只要有錢就快樂 真的有這樣的嗎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們去看一下歷史上記載 比如説梁武帝的皇妃 梁武帝的皇妃什麽都有了 要地位 有地位 要錢有錢 要權力有權力 梁武帝最寵愛的就是她 但是你看到最後墮在畜生道 而且生在一個蟒蛇 什麽原因 就是因爲自己的欲望 從這個角度 來看爲什麽我們學佛首先要聽話 就是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記得:六度是我們修行的爲本 3104

所以六度第一條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你:你要布施 爲什麽布施 因爲世間的種種的煩惱 我們世間人的種種的煩惱從哪裡來的 從貪欲而來的 我們今天念佛不能成就 而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不能證得祖師教誨的 是什麽原因 對世間的貪戀 永遠放不下 所以產生種種的困擾與煩惱 讓我們生活非常的痛苦 所以布施就是教我們用布施的心態 怎麽樣來付出對於一切的衆生 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釋迦牟尼佛把六度第一條布施 然後持戒 講的非常的詳細 而非常的之長 你有這兩條的基礎 你需要什麽 需要忍辱 有忍辱才有精進 有精進才能夠得禪定 禪定一得 智慧就開了 所以六度少一個 是不可的。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來説 我們在追求什麽 人的幸福建立在哪裡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建立在我們有沒有覺悟 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有覺悟 我們就明白 都是空的 再過十年 你想一想 現在你們大概幾歲了 再過十年 再過十年 再過十年 有沒有 有什麽樣的東西能夠帶的走?沒有的 所以 以前皇帝 有一個皇帝 還沒死之前把棺材挖了四洞 然後把他的脚伸出來 然後把他的手伸出去 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 是什麽【來空空 去空空】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爲什麽要學習【隨緣而不攀緣】這個就是我們最高明的智慧 這個就是智慧 什麽叫做智慧 這個就是智慧 你念佛念的清淨 這個就是智慧 所以最後跟大家講過 釋迦牟尼佛曾經跟阿難説過「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出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一段經文講的非常好【佛無二言】二言 就是講的 不老實 不誠實 虛僞的 對於一切人 都是不虔誠 不恭敬的 這個叫做二言。佛 從來沒有二言的 佛 怎麽樣對待一切衆生 就是以虔誠恭敬的心 而來對待一切衆生 所以他的福報很大 這個佛告訴阿難尊者的 所以呢 我們今天要學佛的 一種福報 學什麽呀 無二言!無二言 就是對人要恭敬 對人要虔誠 對人要誠實 現在這個社會 缺的就是這一個 最大的毛病:人與人的相處 處事待人 互相不守信用 只要你對我有利益的 我拼命的怎麽樣沾光 只要你對我沒有什麽利益的 那你不是我的好朋友 現在社會就是這個。所以我們現在來到佛堂 學什麽 虔誠和恭敬 對自己也好 對一切人也罷 都是用這個的態度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我們【佛世難值】釋迦牟尼佛能夠示現在這個世間非常難得 難得在哪裡 有一個大善知識 把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 真相 讓我們明白 事實 對於世間的一切法 一切事 一切物都是無常的 這個就是真理 那怎麽説呢 時間到了 因爲師父時間很短暫 能夠跟大家聚會一處 是一個很榮幸 我也感謝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 請我來到這裡 跟大家談談佛法 希望以佛法能夠應用在生活裡面 那我們今天生活的價值就非常有價值3724

但是有時候我在想 每一次來這裡跟大家聚會 看久了會不會膩呀 會不會 真的嗎 我很怕 所以我昨天跟我們的鄭總該不該先去請別人 然後偶爾來一次沒關係 其實 我喜歡跟大家聚會一處 而且我們這個佛學講座能夠跟大家研討是一種美德 以後有這個紀念 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我有曾經到澳洲 然後將來又聚會一處 又在西方極樂世界 然後在西方極樂世界 又一起來修行 那個時候 我們想 就是我們說:大善根 大福德 大因緣。所以只要你們不會對我看起來好膩 那我就感恩了 謝謝你們的支持 謝謝你們的護持 讓我在這邊 跟大家來學習 接下來我們等一下要繼續研討《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是我們這一次要跟大家學習的 今天講到這裡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20D 20180710

Wednesday, October 20, 2021

20C 2018 07 09《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受戒的人 受鬼神的擁護 受鬼神的尊敬 這個是真實 不是假的。那爲什麽現在的人類 人不如意事常八九 不守清規嘛“今天我寧願我的生命 爲了這個事情 沒有了 我也不會去犯這個 釋迦牟尼佛老師所傳給我們的戒律”



20C 2018 07 09 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首先 先跟大家來恭喜一下 對於 今天我們來發願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時間很短 一日一夜而已。 但是 受這個八關齋戒的功德 確實真的不可思議的 而且這個功德 將來能夠幫助我們 證得無上菩提 這個才是最大的功德。一般經典裡面講的 受八關齋戒的人 從事上來講 那就是我們通俗講 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就是說 你能夠一日一夜 把這個八關齋戒能夠維持 而且作爲修行的樣子 將來得人身 你是一個好德 好善之家 而且這個好德好善之家 獲得諸佛的擁護 這個是八關齋戒所受的功德 確實不可思議。在經典裡面也爲我們説明諸佛如來教化衆生 都是以八關齋戒作爲教化衆生之母 記得:教化衆生 有緣的衆生 一切衆生之母 從這一句話來講 那受八關齋戒對於我們 學佛的人 對於我們念佛的人 是一個非常的重要 而且這個功德將來能夠幫助我們 證得無上的菩提 我們今天念佛 最重要的 就是要【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靠的是什麽 靠的就是持戒 你不持戒是不行的 尤其近代的衆生 造業的人是越來越嚴重 什麽原因 不信因果 不信道德 所以肆無忌憚 什麽事情都敢做 這個八關齋戒 不但對於世間法的人 對於我們修行 尤其是我們修淨土宗的 淨宗裡面 淨業三福很清楚了 大家也很熟悉了 所以 必定要守清規 而來修行 這樣修行才容易得力。 從古至今 祖師大德過去現在未來 諸佛如來 示現在這個世間 都是以戒來教導衆生的 沒有別的 所以先恭喜大家能夠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在這裡 末學 想拿一段經文 這一段經文就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629

這一部經是一個非常之美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而且有沒有去學習 初學佛的人 這一部經必定要學 就是阿難問釋迦牟尼佛 關於吉凶經 就是吉祥跟我們世間的禍害 而從哪裡開始的 其實阿難這個問題 其實他本身可以對一切人能夠解答 所以阿難代表一切衆生來問釋迦牟尼佛 要怎麽…必修? 而能夠證得無量的吉祥 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今天如果我們學佛的人 明白這個道理 然後你認真去…考試?去學習 那結果是不一樣的 所以看到現在的衆生 真的很悲哀 包括我們自己 不要講別人 説説我們自己 我們有沒有就如同經典裡面所講的 善男子善女人 我們有沒有依教奉行 我們有沒有依照老師所教誨(導)的 對於我們的關懷 所以從這一點 我們看到了《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你要必修 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幸福 吉祥如意。你要學習這一部經 非常重要。在這裡《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經典一開端 佛就指定了。 明天因爲時間的關係 我會明天跟大家 用一個簡單來解釋 我們受八關齋戒 第一條【不殺生】《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的很好 經典一開端 佛就告訴我們 怎麽説呢 我用一個簡單來跟大家讀一遍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有人奉佛】要注意聼 要諦聽 「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這一段經文是講我們受戒的人 如果你能夠【不違道禁 齋戒不厭 心中欣欣】什麽意思呢 你能夠維持 像我們今天受八關齋戒的 你能夠學習 能夠持一條 你就學一條 能夠持兩條 你就持兩條 我們剛學習嘛 學習有時候會犯錯點嘛 有時候要犯過錯嘛 這個沒關係 我們再悔過 來學習。【齋戒不厭】對於持戒的 一點點都不會感覺討厭 有時候我們持戒很討厭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 所以感覺很不自在 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像我剛開始出家 受沙彌律儀 對我來説 很不方便 剛出家 師父制定又過午不食 我平常每一天都吃飯 突然間過午不食 受不了 這種的習氣 習慣了。其實 受戒的人就是要來幫助克服 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習氣 所以在這裡 齋戒不厭 你能夠清淨持戒 而且不厭 不厭惡 不討厭 也不會感覺疲倦。【心中欣欣】你的心會很清淨的 而且會受得常為諸天善神的擁護 常 就是永恆的 所以過去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弟子 他是受戒很嚴格的 然後遇到一些事情 他的兄弟跟他講“沒關係 開緣”遇到一點事情開緣 這出家人就跟他這個兄弟講“今天我寧願我的壽命 雖然的生命 爲了這個事情 沒有了 我也不會去犯這個 釋迦牟尼佛老師所傳給我們的戒律”這種的精神!所以 常 永恆的 這個永恆 就是受戒的人 確實真的 能夠一日一夜 齋戒清淨 將來的果報 在《十善業道經》告訴我們:永遠不會墮在三途的。爲什麽會墮在三途 幾乎都是犯戒的人 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白 釋迦牟尼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是給我們說一個很清楚的【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永遠的【所向諧偶,百事增倍】你做什麽樣的事情 都是心想事成的 那爲什麽現在的人類 人不如意事常八九?爲什麽 爲什麽 不守清規嘛 道理就是在這裡 不但這樣《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又告訴我們【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這個是真的。你看 唐朝不是一個公案嗎 道宣律師 道宣律師是持戒的法師 而且持的戒非常的嚴格 不像我們現代的 可以閉一隻眼 睜一隻眼的。道宣律師沒有這樣的 好嚴格 比如説我們在這裡八關齋戒 過午不食 我們以十二點作爲標準 十二點過一分 但是你的嘴巴還有點食物 你想拿點水 然後來喝一下把它 把那個嘴裡面能夠乾淨一下 然後喝下去 是不是犯戒啊?犯戒 很嚴格 我們呢 還可以 閉一隻眼睜一隻眼 其實很多 所以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說:【正法時期 戒律成就 末法時期 淨土成就】這個淨土的成就 是因爲你念佛往生西方淨土嗎 也沒有的 你要達到這個境界 首先 你要守戒 而且我們守清規的 所以你能夠這樣的話【後必得道】後必得道 就是說:將來 能夠照我們所説的 念佛的人能夠以清淨心得生彼國 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這樣做能夠維持 以八關齋戒 一日一夜 我們才能夠【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我們現在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我們現在是不是阿彌陀佛的弟子 我們有沒有善男子善女人 就如同經典裡面所講的 有沒有 好難説。所以 善 最低的標準 就是十善 所以《彌陀經》裡面爲什麽告訴我們 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 你心不善 你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既然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接受 其他的菩薩不能接受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一定要看《十善業道經》作爲我們的標準 今天我們來受八關齋戒 就如同 在學習《十善業道經》你每一天每一日 一日一夜這麽短短的時間來學習 你説 將來我們的道心能不能增長?當然增倍!所以道宣律師 你看過去 持戒到這樣的程度 在山上修行 沒有人供養 誰來供養 天神 爲什麽天神供養 因爲持戒嘛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人家【人不如意事常八九】常八九 這個不如意事從哪裡來 從自己的魔障 魔障從哪裡來 從自己不守清規 從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好好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這一段經文 可以作爲我們的參考 爲什麽呢 釋迦牟尼佛 一開端就告訴我們【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定要精進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六度裡面 這六度第一條講布施 然後第二條講持戒 然後第三講忍辱 第四精進 第五禪定 第六般若。 把布施 持戒這兩條 釋迦牟尼佛講的非常之長 爲什麽 教我們最重要的布施就在持戒了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這一段經文做一個簡單來跟大家報告 受戒的人 受鬼神的擁護 受鬼神的尊敬 這個是真實 不是假的。今天我們看到大家能夠來歡喜受八關齋戒 那就恭喜你們 因爲一日一夜能夠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確實不容易 所以【不殺生。不偷盜。不婬欲。不虛誑語。不飲諸酒】這五條 明天來跟大家用一個簡單的報告 從《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怎麽樣來避免【禍福無門 唯人自召】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 因爲時間的關係 等一下要跟大家講《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八關齋戒 我簡單跟大家用一個簡單的解釋 希望大家好好發願 記得:念佛離不開持戒 持戒必定清淨來念佛。昨天跟大家講過了 有人問老和尚:老和尚 您每一天持哪一條戒?老和尚講:我的戒就是一條 就是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句話有很深的道理 我們不到那種境界 不能學的。 這個一定要去瞭解 爲什麽老和尚講這一句話 有很深的道理 聽到這一句話 那我們什麽都不管了 好好念佛 念佛能不能清淨?從哪裡清淨呢?這個是一個很深的道理 等一下會跟大家來報告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爲時間很短 能夠跟大家來分享 這一部大乘經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Tuesday, October 19, 2021

73F 2021 10 09 能夠安分知足 節制欲望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是最幸福的 懂得知足 懂得感恩 沒有人比你更幸福的 你不會跟人家斤斤計較 在一切處一切時 無論人家怎麽樣的毀謗 侮辱 傷害 你會事事如意 不會被這些而來干擾 像一類的人是最幸福的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非常難得 我們精進佛二 等一下 今天我們就圓滿 最後我們要一起來做一個總結 做一個大回向 希望大家念佛能夠法喜 有沒有法喜呀 都是一樣 不增不減 如果連念佛都不能法喜了 那其他法門就不用講了 這麽簡單 方便 115

以前 有人問我 什麽樣的人 在這個世上 在這個生活裡面最有幸福的 最快樂的 很多人都常常問我這個問題 我常常跟他講 能夠安分知足 節制欲望 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是最幸福的 懂得知足 懂得感恩 你在這個世上最有自在的 沒有人比你更幸福的 你不會跟人家斤斤計較 無論你在什麽樣的環境 在一切處一切時 你會過得非常的自在 無論人家怎麽批評 無論人家怎麽樣的冤枉 無論人家怎麽樣的毀謗 侮辱 傷害 你會事事如意 不會被這些而來干擾 像一類的人是最幸福的 能不能做到?很難啊 師父。所以你看我在這個地方 我説實在的 我感恩大家的照顧 感恩大家給我這個機會能夠跟大家結個法緣 特別是我們的雪梨淨宗學會的 我們的鄭居士 還有我們的鄭太 都非常的照顧 説實在的 我們要非常感恩。今天我們雪梨淨宗學會能夠今天的這麽殊勝 也是他們兩位跟大家 無私的為大衆來服務 這個也是個非常難得 所以我們無論怎麽樣 我們一定要感恩 要知足

419還有一些人 問:什麽樣最珍貴? 什麽樣的最珍貴呢 你能夠遵守戒律 像我們佛法講的 五戒十善 你能夠遵守 就好像貧人得寶 就是貧窮的人得寶貝。黑暗得到光明 因爲戒律是一個光明 光明之路 智慧之路 所以它是最珍貴的

在這個世上 什麽樣修學佛法 最好的良方呢?什麽呢 你看我們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有講八萬四千法門 什麽樣的佛法 是最良方的 是最好的?什麽呢 佛常常告訴我們:有忍辱的人是處事最良方的。你要提升自己的境界 你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你要靠什麽呢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的 處事待人接物 無論在順境 一切的境緣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的 所以修行都要靠忍 什麽都要忍 像忍辱仙人那樣 無論怎麽樣人家對待你 你要忍。因爲在這個世上 我們不像我們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好人 我們這裡很多壞人 特別是很多這些 我們的冤親債主 念頭不善的 常常來干擾 常常來麻煩的 如果你沒有忍辱的話 你一切被這個境界而干擾 那我們修行怎麽能夠成就呢 念佛怎麽成就呢 所以在一切法當中 釋迦牟尼佛講的無量法門 歸納起來 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離不開【忍辱】這兩個字 你沒有忍辱是沒辦法成就 所以《金剛經》所講的【一切法得於忍】所以從明天開始 不要從明天了 從這個當下 從今天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今天師父説的 我要忍辱 我真的要忍 看到老公不聽話 我要忍 聽到兒女不聽話 我要忍 聽到先生、太太不聽話 我也要忍 什麽都要忍 看到一切人 讓你不順眼的 我也要忍。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你不要被這些境界而所干擾了/ 或者發脾氣 影響你的情緒 讓你整個睡也睡不好 吃也吃不飽 這個生活真的苦不堪言 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逆緣 都有順緣 都有境緣 你要忍辱。所以 以後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看到誰怎麽講話 怎麽樣 遇到什麽樣 你最不愉快的 一句阿彌陀佛 要忍 要忍 …900

最後 很多人 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的?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 剛才講的 什麽樣的最珍貴 什麽樣的良方是最好的 什麽樣的人是最幸福的 那我們今天來看 什麽樣的人最有福報的 長壽不一定有福報。最有福報的人 你能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能夠聞到這個法門 而將來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了生死出三界 不會再受任何的苦惱 不會再受任何的煩惱 不會再受任何的生老病死 這樣的人是最有福報的 沒有比這個更有福報了 所以過去祖師大德常講一句話【一句阿彌陀佛 得一切萬法的大總持】什麽意思呢 就是説 什麽樣的圓滿的佛法 在這個虛空法界 什麽樣的法是最圓滿的 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中 全部統統具足了。所謂的 這一句名號真的是萬善同歸 在這個世上 在這個虛空法界 什麽樣的圓滿的佛法 到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統統都具足了。換句話說 一句阿彌陀佛 能夠代表整個虛空法界 一切最圓滿的法寶 除了這句阿彌陀佛名號。那你想一想 你念一句阿彌陀佛 等於把虛空法界一切最圓滿的佛法 最圓滿的法寶 統統具足了 你還不珍惜 還不好好念佛 你還搞其他的 不是愚癡了嗎 所以念佛 給人家看 你這個人臉上很法喜 頭髮又整齊 臉上又歡樂 看起來 你念佛!人家看到會歡喜 接受。如果你念佛 看起來無精打采的 哎呀 什麽都沒有精神 這個念佛 人家看到很懷疑 這個念佛真的是快樂嗎 所以 今天 最後我想跟大家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因爲我們等一下要準備大回向 再有十分鐘 好我們看下面 1232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是怎麽説的呢 你看藕益大師注解《彌陀經》要解裡面 他講了一句話非常重要 這個是藕益大師講的 他説【西方淨土 五逆十惡 十念成就 帶業往生 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也】你想一想 今天你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你說你的福報有多大 真的太大了 這一句話是非常重要 爲什麽呢 因爲這個就是我們念佛法門的特色 也無比的殊勝 也説明這一部《阿彌陀經》不可思議的功用 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有 在十方世界是沒有看到的 這個就是我們念佛法門的特色。什麽特色呢 無論你今天造了什麽樣的業 我們佛法剛才講的 五逆十惡 只要你肯回頭 你肯懺悔 而且我們在講 五逆十惡是在世間都是造極重罪的人 造很大的罪業的人 只要你臨終的時候 你肯回頭 你肯念佛 你肯相信 阿彌陀佛照樣還是能夠來得救 在其他法門是沒有的 真的 你想一想 像這一類的人 千萬當中 難得其一 不是那麽容易的 連五逆十惡的 阿彌陀佛都能夠來幫助我們成就 那其他的 我們就不用講了 我們今天也不可能 造的這麽嚴重的罪業吧 我們不可能。什麽叫做五逆 逆 就是叛逆的意思 全違背自己的良心 換句話說 全 違背自己的自性 極大之惡 都能夠往生淨土 其他的就不用談了 連這一類的人 阿彌陀佛都不放過 都不會把他放在千里之外 以大慈大悲來救度 以大慈大悲來幫助 不要受任何的苦 不要受任何的煩惱 特別墮在無間地獄 你想一想阿彌陀佛的慈悲到極點 其他的沒有啊 你説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你説是不是遇到寶貝 真的 遇到寶貝了!那個福報之大的人 才有這樣的能力 才有這樣的善根 才有這樣的福德 才能夠遇到這樣的好的因緣1613

我們今天來講一講 什麽叫做五逆 第一出佛身血 佛的福報是非常之大 想害佛 殺佛 殺不掉的 但是如果你有惡心 讓佛能夠流一點血 這個可能。殺佛 是不可能 殺不掉的 但是能夠一個惡心來傷害到佛陀 讓佛陀流一點血 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你想一想 佛是三界的導師 人天的天目 你害佛 讓一切衆生得不到佛的教化 這個害所有一切的衆生 這個罪過很重 像這一類的人 這麽嚴重的罪業 阿彌陀佛都這麽大慈悲心來幫助 我們沒有。第二個是什麽殺阿羅漢 阿羅漢是得道之人 也是好老師 住在這個世間 能夠教化衆生 縱然不教化衆生 他住在的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有福 不遭難。今天我們來殺害阿羅漢 你想一想等於殺害一切衆生帶來災難 你説你的罪過是不是很大?很大

第三是什麽呢 殺父親 第四殺母親 母親對我們養育之恩 不知報恩 還要殺害 決定墮阿鼻地獄 這個《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很清楚 五逆是什麽 第五就是破和合僧 破壞正法 讓這個正法不能弘揚 這一種罪都是犯了五逆之惡的 無間地獄的。你想一想像這一類的人 阿彌陀佛還是能夠用慈悲心來幫助 今天我們想一想 這個法門爲什麽叫做難信之法 太難相信了 如果沒有大善根 大福德 大因緣是不可能的。犯了這麽大的極重之罪的人 只要你相信 遇到善知識 提起正念 你懺悔 你改過自新:我真的要發願 我真的要改過 我以後不敢再造了 我真的發露懺悔。阿彌陀佛都是來幫助我們的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特別把它提出來 告訴我們:阿彌陀佛的大願力 真的不可思議的。今天我們如果用虔誠的心 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那你説阿彌陀佛會把我們放在千里之外嗎 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要相信 所以《彌陀經》藕益大師爲什麽把這個【信】信佛 排為第一的 你要相信釋迦牟尼佛 你要相信阿彌陀佛 確實真的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普度衆生。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對於五逆十惡的人 有一個信心 雖然我們今天 愚癡沒有認識佛法 愚癡造了這些 五逆十惡 今天我真的懺悔 我要來念佛 阿彌陀佛還是照樣2041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又告訴我們什麽呢 你明白這個道理 你就知道了。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而且最難得就是【居下下品者 皆得三不退】雖然你下下品往生的 犯五逆十惡的 或者一些嚴重的 一些之罪的人 到西方極樂世界 一切衆生都是統統得三不退轉 就等於得阿惟越致菩薩 你要去哪裡找 找不到 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佛告訴舍利弗【舍利弗 極樂國土 衆生生者 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其數甚多 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什麽叫做阿惟越致菩薩 三不退轉菩薩 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你想一想 我們一個人凡夫 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掉 但是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智慧 你的神通 你的能力 都是跟七地菩薩一樣的 都是阿惟越致菩薩 什麽原因呢 這個就是因爲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如果沒有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威神加持是不可能的 你看 你一品無明煩惱沒斷 你只是帶業往生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的身份就是七地菩薩!是阿惟越致菩薩!三不退轉的菩薩!那個功德太大了!沒辦法去形容的!就好比是什麽呢 好比是一個貧窮人 是一個貧賤的人家 一無所有 但是 你有一個很高貴 很有福報的親戚 朋友 他祈請你到他的地方去住 然後他提供給你 他所有的 一律都不少。就是說 衣食住行 跟他都是一樣的 一個人 一無所有很貧窮 貧賤的人 到了那邊 你的享受 都是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個東西是你的嗎?不是!沒有一樣是自己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個樣!就好像我們要生到這個世間 人人想要做太子 受到那一種太子 帝王之家的 那種服務 有可能嗎?除非他生在帝王之家 作爲太子 如果的話(不然的話)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人人都是太子 受到那種待遇 阿彌陀佛有的 你全部都有了!你想一想 在其他的國土是沒有的 就算下下品 你也能夠得到這樣的 只有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問題還沒解決 經典又告訴我們【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一生補處 是指等覺菩薩的身份 等覺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少 沒辦法去計算 太多了。所以 世尊告訴我們【非是算數所能知之 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像等覺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 到處都是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文殊 普賢 彌勒菩薩 種種的 到處都是 我們今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他們都是我們的學長。你跟他們同在一起 住在一處 怎麽能夠會退轉呢 不會退轉 你永遠不會退轉 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很多爲我們提出來 提供出來 對於淨土 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對於這句名號的功德真的不可思議 統統爲我們提供出來 今天如果我們不好好來珍惜 那真的辜負了阿彌陀佛 辜負了藕益大師了 所以今天我們學佛 念佛 最主要的 就是把你的方向 把你的目標能夠有一個鎖定 將來依這個方向跟目標 我們親近阿彌陀佛 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何樂而不為呢 那你說這一生最圓滿的就是這一個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 確實真的 太大的好處 而最大的好處 就是無量壽。而無量壽決定一生成佛!沒有死亡之苦 娑婆世界 人命短促 縱然得人身 有…(隔陰之迷) 前世的事情忘得乾淨 而我們今生又再繼續修行 那什麽時候才能夠解決呢 這個就是看自己的個人的因緣 個人的本分了。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 該怎麽了 都關鍵在自己 別人是沒辦法的。諸佛菩薩只爲我們指一條路 路怎麽走 都是自己的決定 所以我常常講 一個人的性格 決定他的未來 這個性格就是講你的念頭 你的念頭是不是正念 你的念頭是不是阿彌陀佛 能夠決定你的未來 就是都在這個當下當中 所以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佛法好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今天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因爲所講的就是最精華 所以聼經好處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不要繞一大圈 繞一大圈 聼了好辛苦 你把那些菁華聽了 好好去應用 就算一句阿彌陀佛 那就不得了了 聽懂嗎 所以釋迦牟尼佛要入涅槃之前 他告訴阿難【人能受法 能行法者 斯乃名曰供養如來也】你能夠行持 然後依教奉行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就是對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最大的供養了。那你要不好好學習 所以聼經的好處就是在這個地方 你看 師父爲什麽喜歡聼經 爲什麽 菁華嘛 你看老和尚《淨土大經》裡面講了一大圈 好長 但是 你把這些重要部分 把它收起來 應用在生活裡面 你就等於把整部大經裡面落實在生活了 這樣這麽好 所以多聽經 特別是我們師父上人所講的經 全部都在裡面了 最菁華 全部都在裡面了 把釋迦牟尼佛八萬四千法門 全部都在裡面了 你要好好聼 對你有很大的好處 祝大家身體健康 祝大家老實念佛 我們在佛法裡面 釋迦牟尼佛也常常來爲我們説明 什麽叫做佛歡喜日 佛最歡喜的是哪一件事 衆生能夠知道自己的錯誤 衆生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 而能夠不斷的去檢討 不斷的去改變 不斷的去改過 以前不善的念頭 我現在把它改過 以前不善的言語 我把它改過 以前不善的行爲 把它改過 這個叫做什麽 這個叫做佛最歡喜日 佛最歡喜的就是看到衆生能夠改過自新 發露懺悔 這個就是佛最歡喜的 阿彌陀佛最歡喜的 就是這一等人 今天簡單講到這個地方 等一下我們最後 來跟大家做一個回向 我們祝大家六時吉祥 以後有因緣 有這個機會再跟大家來分享 來跟大家分析 把這個佛法能夠應用在生活 謝謝大家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阿彌陀佛

Monday, October 18, 2021

73E《如何來成就自己》降魔就是降伏其心 我們内心的魔障 全不是從外面來的 而從自己的妄心 分別心執著心 全部而現出來的 跟外面是絲毫關係沒有的 外面怎麽樣的誘惑干擾 只要你那個内心清清楚楚的 你不會被動搖的 波旬魔王很害怕 在他的統治下又少了幾個人 所以想盡辦法來誘惑你 來干擾你 讓你好在這個六道輪迴享受 受苦受報 不要讓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想盡辦法來誘惑你的 找你的麻煩 找你的弱點 從這個弱點來下手 來打敗你 《孫子兵法》不是講嘛 《孫子兵法》講的很清楚:你想要打敗敵人 用什麽呀 用敵人的弱點去誘惑他 讓他心亂 沒有主角(見) 你就把他打敗了 你會一定贏的 今天我們要成就自己 先把自己怎麽樣來克服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精進佛二 進入第二天 等一下 下午 我們要做一個總結的回向 希望我們藉這個念佛的因緣 把這個功德回向虛空法界 回向累劫冤親債主 回向我們的過往的父母 家親眷屬 能夠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希望我們祈求世界和平 澳大利亞 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也祈求這個世界疫情能夠化解 希望一切衆生能夠獲得名號的功德利益 這個就是我們這一次辦精進佛二的目的 都是以大衆而獲得利益 而辦的210

所以 過去我們師父上人講經當中 常常鼓勵我們 要以大衆為利益的 不要處處想著就是自己的利益 不但不會獲得利益 只是增加自己的貪欲 增加自己的貪婪 增加自己的欲望 最後 痛苦煩惱還是自己的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這樣的鼓勵 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 我們應當要效法 應當要學習 今天我們學佛 就是以阿彌陀佛的願 阿彌陀佛的行 阿彌陀佛的心 作爲我們的行持 才能夠跟阿彌陀佛相應 331

昨天 已經爲大家介紹 如何修行的方法得生彼國 就是說 你要具備什麽樣的條件 你要具足什麽樣的條件 你才能夠得生淨土 昨天已經爲大家說的很清楚了 佛在《彌陀經》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我們不能缺乏 缺一不可的 你必須要具足 但是很可惜 爲什麽呢 你看 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不是有講了一句話嗎 他不是講 非常的感嘆 藕益大師怎麽説呢 他說:這樣殊勝的法門遇到了 卻是善根少 福德少 什麽意思呢 什麽叫做善根少 福德少 善根少的原因:就是你半信半疑 你沒有真的 真信。今天如果我們真信了 你早就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了 還在這個地方 是不是這個道理?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有兩種人 第一個是以業力而來的 隨著業力來到這個世間 第二個是使命 使命就是佛菩薩的 乘願再來的 那不一樣。大部分我們在這個世間都是業力而來的 你們也是 也不例外 我們不是乘願再來的 你是業力再來的 所以善根少 你沒有真信 你那個信 還沒達到一個標準 雖然我們在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沒有真信 因爲沒有時間爲大家分析 但是如果你自己去思維 去思考 我有沒有真信 像師父常常也做這個檢討:你信佛了嗎?你真信了嗎?如果你真信 你還會造業嗎 你還會隨著自己的習氣去處事待人接物嗎 你還不真信的。真信的人不會的 真信的人 天天 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切處一切時 不斷地都是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的 那個心 他的行爲 他的言語 他的造作 都是跟阿彌陀佛在一起的 跟諸佛菩薩在一起的 那個才是真信 而這個真信只是類似的 還不是真信的 只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才是真信 所以 念佛 說容易 就容易 説難 它也是很難 756

什麽叫做福德少呢 福德少的人 原因在哪裡 不肯真修 不肯幹 就是不真幹 你老實聽話 但是不真幹。你有念佛 你真的 我聽話 我真的 但是你沒有真幹 你還有斷 今天念佛 明天不念了 今天修行 明天不修行了。你真幹的人 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切處一切時 他真幹 不斷的改善自己 精進 啓發自己的内心 這樣才是真幹嘛 所以藕益大師說的好 真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來反省一下 我們有沒有真幹 我們有沒有真信 所以我們師父上人也常講:建道場 最主要的不是以熱鬧 或者香火鼎盛為成就的 不是的 建立道場 最主要的 要如何來利益衆生 而這個利益的 最大的 第一的是什麽 就是能不能幫助衆生 往生淨土 那個才為第一的 其他的 就是助緣而已的 所以建立道場不是要搞熱鬧 或者要來搞名聞利養的 怎樣來利益衆生 這個利益最大的 幫助一切衆生能夠認識淨土 讓衆生能夠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 讓衆生能夠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讓衆生能夠相信自己:我能夠成就自己 我能夠來成就菩提道業 將來能夠往生淨土 那個才是建立道場為第一的 其他的只是隨緣 助緣 好像師父 師父在印尼道場有建立幾個團體 比方説 孤兒院的團體 老人院的團體 一方面我們幫助他們的生活 讓他安心讀書 像這些老人能夠安心的 三餐能夠不用害怕 但是最主要的 只有一個 鼓勵他念佛 讓他瞭解:人生是苦的 爲什麽受到這樣的果報 沒有別的 就是自己感召來 趕快念佛 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 不會再受這樣的果報。這個也是爲主 其他只是伴的 所以建立道場就是這個原因 1122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今天有沒有真信呢 這個問題 師父也沒辦法爲大家解答 能夠解答出來的 只有自己。如果今天你真信佛 你還會發脾氣嗎 你還會跟人家嫉妒嗎 説人家的壞話 批評人家 會不會 不會的 信佛就是相信佛的教誨 依照佛的教誨 落實在生活 處事待人接物 這個叫做真信 如果你依你自己的習性 能不能往生 那是不可能 靠不住 所以今天呢 我想跟大家藉這個因緣 來跟大家講一講 今天要講的題目就是《如何來成就自己》1237

這個成就自己最主要的 就是念佛往生淨土爲主 但是這個我們生活 事實上還要過生活呀 對不對 該上班 該賺錢 該去做一些雜務 處事待人接物 我們也不離開呀 而且 在這個環境 外面的誘惑 再加上内心的 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而且 在這個環境 不是每一件事能夠一帆的風順 而且 在這個地方 也不是每一件事能夠隨心所欲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 很多事情 不是我們稱心如意的。我們要用什麽心態 那個才是主要 要如何來成就呢 將來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1341

過去清朝初年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 清朝初年 我們知道康熙皇帝。康熙 他的成就 誰爲他建立的基礎呢 後來稱爲【千古一帝】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個皇帝 確實真的他很了不起。在位六十一年 把整個清朝改變 帶動經濟 種種的 可以説在這個時侯 那個時候中國經濟最繁榮的 就是在那個時候 不得了!但是他的基礎的成就 誰來爲他(打)基礎的呢 就是孝莊太后 順治皇帝的母親 孝莊太后

所以在旁邊有一個老師 比什麽更重要 你看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成就這麽快 因爲你天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天天跟觀世音菩薩 跟這些好人 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而且每一天都去參訪十方諸佛 你看 哪來不成就的道理呢 我們在這個環境 你看 你沒有老師在旁邊 真的 有時候自己走偏了 自己走錯了 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

你看 康熙有一次 犯了一些很大的過失 差一點 改朝換代 就是説 差一點亡國了。所以 經不起這種的壓力 所以祈求孝莊太后 令選其他的皇子 來繼任這個皇帝國位 但是孝莊太后怎麽說的呢 那個下面很重要的

孝莊太后怎麽講 她說:“你想要打敗別人 你不要往外面去看 你想要成就自己的事業 你首先你要先打敗你自己呀。” 我們 你想一想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很多人 一直想要追求 像有一些居士 剛剛結婚的 常常打電話給師父:“師父 我想要追求 過那種幸福快樂美滿的生活 幸福美滿快樂的人生 我要從哪裡開始?” 很多人往往都是往外面的去追求 外面的追求的快樂是不可能得到的 因爲外面都是假相的 它不是真的 你真正想要追求你的幸福 只有從你的内心而追求 你才能夠得到 外面的欲望是永遠不會止境的 而這個欲望會帶來煩惱的 所以我常常最近在觀察 人最大的毛病 爲什麽會失敗 比方説我們爲什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爲什麽學佛不能得到大自在 什麽原因 那個内心最大的毛病是什麽 缺點 弱點 是什麽 就是他自己的貪望 欲望 貪婪 造成了現在的情形 害多少人 自己的貪婪 自己的貪欲 搞到自己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害的這些民不聊生 很多人就是因爲這樣1844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想一想 你沒有克服你自己的貪婪 自己的貪欲與欲望 你怎麽能夠成就呢 所以你看我們爲什麽衆生無量劫以來 沒辦法脫離六道輪迴 因爲波旬魔王知道你的弱點 明白你的弱點 用這種的方法來誘惑你 因爲他最擔心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大家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波旬魔王很害怕 很恐懼。在他的統治下 又少了幾個人 所以想盡辦法來誘惑你 來干擾你 讓你 好好在這個六道輪迴享受 受苦受難 不要讓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想盡辦法來誘惑你的 找你的麻煩 找你的弱點 從這個弱點來下手 來打敗你 《孫子兵法》不是講嘛 《孫子兵法》講的很清楚:你想要打敗敵人 用什麽呀 用敵人的弱點去誘惑他 讓他心亂 沒有主角(見) 你就把他打敗了 你會一定贏的。今天我們要成就自己 先把自己怎麽樣來克服 所以很多人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常常告訴一些同修 我們内心的魔障 全是 不是從外面來的 而從自己的妄心 從自己的分別心 而從自己的執著心 全部而現出來的。跟外面是沒有關係的 絲毫關係沒有的。別人怎麽誘惑 外面的怎麽樣的干擾 只要你那個内心清清楚楚的 你不會被動搖的 六祖慧能大師講得好【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你的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 你怎麽會被這些外面的誘惑 而干擾呢 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爲什麽被干擾 爲什麽我們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爲什麽我們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爲我們的内心 天天 分分秒秒的 都是被外面的 而所干擾 而被外面的 而所誘惑 頂不住啊!所以隨著業力 到現在還沒辦法超越六道輪迴 就是在這個地方 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辦 所以我們常常講 叫做【降魔就是降伏其心】2211

你要怎麽樣降魔 你的内心的魔障 什麽叫做魔障 你的魔障是什麽 最大的?你的脾氣 你的嫉妒 你的瞋恨 種種的 這個就是你的魔障 昨天不是跟大家講過了嗎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什麽障礙都沒有 那爲什麽現在障礙這麽多 因爲你心裡只有魔障 沒有阿彌陀佛2246

所以很多事情 有時候 想來想去 真的 講經講的好 還不如説的好 説的好 還不如做的好 真的 所以你要怎麽樣來降伏其心 降你的魔障 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這句阿彌陀佛啊 而且這句阿彌陀佛是一切法的總持 什麽樣的法 最簡單容易快速 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去明白 念佛最主要的就是告訴我們 就是提起我們的正念 用這一句阿彌陀佛 在一切處在一切時 在一切的境緣 順緣也好 逆境也罷 你能夠捨捨不念 除此之外 只有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你的心 你的願 你的行 你的言語 將來你會有很大的成就。就算今生我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將來也不會墮在三途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這確實真的不可思議的 你念念不離心 這麽好!走到哪裡都是阿彌陀佛 看到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看到一切事都是阿彌陀佛 處事待人都是阿彌陀佛 念念不離 人人皆是阿彌陀佛 唯獨自己是凡夫 你那個生活比任何人更自由 更自在 更幸福 你要落實。不能凴我們的口在念阿彌陀佛,你的心也要念啊 你的口跟心要一致的 你不要有口念佛 心不念佛 喊破喉嚨也是一樣的。你不要每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遇到一些境界發脾氣了 口在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遇到一些境界 受不了 斤斤計較 那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夠成就 所以真的 修行 真的 說容易 真的容易 說難也不難 關鍵都是在自己 你看那個鍋漏匠 多好 你看鍋漏匠的行持 累了 睡覺 起來了 就去念佛 念佛 念累了 睡覺 天天就是這樣的。像黃打鐵 黃打鐵也是一樣 他一天不上班 一天不工作 怎麽生活 沒辦法生活 家裡又養孩子 還有家庭 所以拼命的工作 但是你看他 一邊打鐵 一邊念阿彌陀佛 也不會干擾 也不會去障礙我們的生活 障礙我們的工作 只要有空 工作的時候 去工作 沒有工作的時候 我們念阿彌陀佛 不是很簡單容易嗎 所以不要找借口:哎呀 我們工作忙啊 其實 我師父常常在想 其實 澳洲的人那個生活 比很多國家 好多了 好幾百倍 很多國家 你不上班 你老了靠誰呀 靠你自己呀 你年輕的時候 你要拼命賺錢 慢慢存下來 以後老的時候 我才有一筆錢養老 是不是這個樣子啊 真的 很多國家是這個樣的 你老的時候 政府有沒有在關心你 沒有 你看我們澳洲 這麽好 兩個星期 政府 很聼話 主動就寄給你 到你的戶口了 你也不用跟它講 也不用跟它提醒 主動就給你了 這麽好 你也不用擔心這個事情 對不對?看醫生 還有什麽 Medicare 健保卡 你看多好!什麽都有了 你在其他國家 很少 你有這麽好的因緣 你不好好用功 你對得起這個國家嗎?所以師父最近 常常在想 一定要報佛恩 不然的話 真的【施主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還】那怎麽辦呢 今天我所穿的 吃的 用的 都是十方來的 你不好好用功 來報佛恩 來報衆生恩 將來怎麽報答呢 做牛做馬來還人家 這個不是慘了 所以誰供養的一些 只要有機會盡量去布施 盡量去供養 不要去存在太多 只要有機會 我們就是這樣做的2919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在這個好的環境裡面 你沒辦法成就自己 那真的太可惜了 要懂得應用 這個機緣 這個機會。不是每一個人有像我們這樣的 每一天拼命要賺錢 還要處理這個雜務種種的 老的時候 要上班 你看新加坡 看到那個餐廳 到機場 到一些那個工作人員 很多一些事情 都是這樣的 都是老人家在上班 所以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最主要的老實聽話 今天我就簡單跟大家 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等一下 下午 我們要一起來大回向 大回向之前 再爲大家來分享 下午要跟大家 分享的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有一段經文 非常的重要 希望大家我們一起來研討 一起來學習 在這個地方 如果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包涵 多多批評 多多鼓勵 祝大家身體健康 祝大家老實念佛 六時吉祥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Sunday, October 17, 2021

73D不要説 你今天受八關齋戒 犯了一條 等一下會墮無間地獄 沒有這樁事情。你在佛前 跟佛陀講一個懺悔,今天犯了 沒關係 我們今天改。明天又再來堅持 又犯了 沒關係。 我們只要好好去改過 慢慢 慢慢來。最主要 我們的心虔誠 恭敬心 人非聖賢嘛 我們凡夫 哪來不犯過失的事?所以呢沒關係 只要你能夠懺悔 改過。



阿彌陀佛!尊敬的諸位同修 今天因爲我們兩天連續的受八關齋戒 在這個地方 來爲大家 做一個簡單稍微 解釋説明一下 這個八關齋戒 大家請坐下吧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諸位大德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因爲我們這精進佛二 再加上我們 發心來受八關齋戒 藉這個因緣 因爲時間很短 時間的關係 所以我就藉這個因緣 稍微 來爲大家簡單説明一下 解釋一下 受 八關齋戒的 有一些事件 我們需要的 清楚瞭解。 因爲有一些人 認爲 “我們就念佛了麽 沒必要再發心來受八關齋戒” 其實這樣的觀念 這樣的想法是嚴重的錯誤 特別八關齋戒内容 幾乎都是講到我們的習性 你這個習性不改 你怎麽念佛 不能得生淨土的 有一些人念佛力道不夠 所以用戒來幫助 一種助緣 你仔細留意一下 這個八關齋戒的内容 你就明白了 因爲每一條 都離不開這一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一展開 都離不開這個八關齋戒 你説 它是一不是二的 306

所以今天 我就用一個短短的時間 爲大家稍微説明一下 因爲很多人有一種的想法 誤解 誤會 比方説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是怎麽來的 釋迦牟尼佛一般講經説法 它都有因緣的 如果沒有因緣 特別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是不會講經説法的 除非有一種特殊 比方説《佛説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沒人問 無問自説 自己就説出來 這種特殊 爲什麽呢 因爲能夠瞭解彌陀名號的功德 只有佛與佛方能究竟的 連等覺菩薩 觀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都沒辦法入佛這種的境界。 所以 佛 爲了要幫助衆生方便 所以不得已 以這個因緣 才爲大家 來講這一部經 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 何故名為阿彌陀 舍利弗 沒辦法解答 只有聼 沒辦法為釋迦牟尼佛説明 這句名號爲什麽稱爲阿彌陀 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什麽樣的 沒辦法解答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 就沒辦法解答 何況我們呢 這個一定要爲大家説明一下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設立這一法 什麽原因 什麽因緣 這個需要來爲大家説明532

第二件事 比方説 八關齋戒要如何來受 要如何受八關齋戒 而受了之後 有一些我們該怎麽樣的去行持 這個很重要的 因爲有一些人受了八關齋戒 沒有依佛陀的戒條 所以 自由放任 那你受八關齋戒沒什麽意義

第三的 比方説 我受了八關齋戒 我想要捨戒 比方說我要捨戒 或者我犯了一些八關齋戒裡面的戒條 我該怎麽處理 這個也爲大家説明 然後 在八關齋戒這一個爲什麽這個戒 叫做【關】呢 我們不是講 八-關-齋-戒 爲什麽這個戒裡面稱爲叫【關】呢 這個我也要爲大家簡單來説明

戒 最主要的是什麽 特別釋迦牟尼佛在《大涅槃經》最後 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講經説法 特別有提出來【以戒爲師】爲什麽要以戒爲師 對於我們現在末法時代 有沒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對我們念佛的人 特別對我們這一生 那種心一直向往親近阿彌陀佛 那個心態 這個戒有沒有能夠幫助

然後 最後來爲大家説明 就是說 我們受八關齋戒 是以哪一天為中心 哪一天是最好的 最適合的。 這個也爲大家簡單來説明

首先 先跟大家講一講釋迦牟尼佛爲什麽 為大家設立這個八關齋戒 這個由來。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 建立一個大僧團 這個大僧團裡面 常隨弟子有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 常常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的 釋迦牟尼佛走到哪裡 這個一千兩百五十五人都會跟著到哪裡 就是一個很大的規模。在這個地方 很多在家居士 很多 非常之多 很羡慕 羡慕釋迦牟尼佛的僧團。特別的羡慕 不是因爲很大的一個規模 他們的羡慕就是一個 大家一定要記得 他們的羡慕只有一個 就是【過清淨的生活】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就是著重在這個地方 每一個弟子 那個生活非常的自在 清淨 無挂無礙的 過得非常的幸福。所以很多居士 看到這一個方面 很羡慕。但是因爲俗事未了 要看孩子 家裡有事業 又要打工 又工作 又先生 還要處理一些事情 種種的。那怎麽辦呢 心裡面一直向往要過那種的生活 但是一方面俗事未了 俗緣未了 又不能住在常住裡面 這個僧團裡面的長的時間 我們該怎麽辦呢 所以 這一些居士就到這個僧團裡面 請問佛陀 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一法讓我們在家居士 能夠過得清淨的生活 能夠像那個出家人 在世的時候 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 那一種的自在 而這短短的時間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所以請問釋迦牟尼佛 有沒有一法 就是因爲這個因緣 釋迦牟尼佛才爲大家設立這個八關齋戒 說:“有!一日一夜 受八關齋戒!”所以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是這個樣的 我們一定要清楚 不是釋迦牟尼佛方便… 不是 1113

所以大慈大悲 爲大家設立一個八關齋戒 而且八關齋戒時間很短 一日一夜而已 所以容易持 而且時間又很短 但是 最大的就是它的功德 那真的不可思議的 你看八關齋戒裡面不是講了麽 一日一夜你能夠清淨受八關齋戒 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 一天!從這個角度來看 那這個真的太大了 不單是六十萬世 衣食無憂 你能夠把這個八關齋戒受持好 你也能夠證得阿羅漢果 不但能夠證阿羅漢果 你也能夠滅無量無邊的罪業 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這個《金剛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你要如何滅無量無邊的罪業《金剛經》講的【清淨心】。所以這個八關齋戒非常之大《無量壽經》我們大家都很熟 三十七品 頭一條就告訴我們 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你看你的功德 超過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你在這一天修行 你的功德超過一百年在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功德太大了 但是關鍵在哪裡呢 關鍵在你心有沒有清淨 這個 清淨法 怎麽説法 我們看下面的 1317

所以 第二方面 這個就是剛才爲大家説明 這個八關齋戒的由來 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要開這一個方便法 而且這個方便法 能夠幫助我們 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且中下品往生的 那個品位很高。我們來瞭解一下 爲大家説明 要如何來受八關齋戒 受八關齋戒之後 我們要如何來行持 受八關齋戒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 就是方圓四十里内 如果沒有法師 你可以自誓受戒 自 自己 誓 發誓 來接受 這個八關齋戒。就是你自己來發願 發心。 因爲有一些 比方説 他住的家好遠 在北雪梨 比方説 好遠好遠 或者一些地方 下雪了 或者我們有一些身體不方便 或者我們的身體有一些不方便出來 或者身體不好 家裡附近又沒有道場 而且是正法的道場 我們該怎麽辦 沒關係 自己能夠去發心 叫做自誓受戒 這個是第一種方式

第二種 大家可以請 法師 比丘 在一個僧團裡面 來爲大家 來傳 來受八關齋戒。比方説今天我們 經過網路 我爲大家來傳受八關齋戒 有兩種的方式。 所以我們近代的 跟過去佛陀在世 受八關齋戒 那是不同。 佛陀在世傳三皈依 五戒 八關齋戒 幾分鐘就結束了。像我們今天早上讀的 而且他們是一對一的 一對一的 佛陀在世這個事情可以做 爲什麽 因爲 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太大了 很大的僧團。所以一對一 來爲大家傳八關齋戒 很多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來受八關齋戒。但是現在我們 近代的 比方説我們雪梨 今天如果一百個來受八關齋戒的 你要一百個法師 去哪裡找 對不對呢 去哪裡找一百個法師 或者一個一個來 到什麽時候結束?你們結束了 共修都已經完了。 所以用一次性的 來爲大家 來做一個傳授八關齋戒 能夠省事省時間 然後把這個時間應用在用功 念佛 讀誦經文 大乘經典 這樣。 所以這樣也可以說如理如法的 沒關係 但是受了八關齋戒之後 我要該怎麽樣來行持1724

這個很重要 有一些人 受了八關齋戒 跟一般的生活沒什麽兩樣 該做生意的 做生意 該賺錢的 賺錢 該看手機的 看手機 該聊天的 聊天 看電視的 (看)電視 聼音樂 卡拉OK 跳舞 還有一堆。 這個我就比較反對 既然我們要受八關齋戒 那我們要受佛陀的戒條。除非 除非有一些急性中的 急性的 沒辦法 那就沒關係。如果今天你受了八關齋戒 你要這樣的去受持 爲什麽呢 因爲 剛才前面講了 清淨的生活 因爲時間太短了麽 一天 一日一夜而已 而且獲得功德太大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你要獲得這樣的 大的功德 將來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付出你的代價 你的代價就是用你的虔誠心 你的恭敬心 來受持這個八關齋戒。 這個我們一定很重要的 所以 如果不是很急性的 重要性的 比方説 突然間父母生病了 我要帶父母去醫院 我沒辦法 或者種種的情況 我需要去處理 沒關係。 如果沒有的話 我們要保持那個清淨的生活 非常難得麽。從一個星期裡面 一天到禮拜天 我們每天都忙著工作忙著賺錢 要去上班 要做一些雜務 種種的 有時候心要定下來 沒有這個機會。今天我們禮拜六禮拜天 周末 難得這個八關齋戒 我們好好來受持。所以受八關齋戒 平常我們在佛七當中 一般在一個道場 有一些人挂單 挂單之後會傳八關齋戒是最好的 最理想的。在打佛七 你看我們在佛堂裡面 打佛七 受八關齋戒 那個最理想的 爲什麽 你看 你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堂裡面念佛 哪有時間去做那一些不該做的事。但是我們今天在家裡 我們應該怎麽樣保持2014

但是 在這個地方我要提醒大家 佛法是心法 記得:一切法都是以心為標準 以心為中心 不要斤斤計較 我受了八關齋戒 不可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有一些人說:師父 有人批評說 “八關齋戒不能唱歌 也不能跳舞 不能吃好料 也不能怎麽樣 不可以這個 不可以那個 這個不行 那個也不行 還有累了 應該要睡大床 又不能睡大床 又不能看電視 又不能跳舞 種種的 這個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有人這樣的批評 這個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 人家監獄裡面都還可以看電視 跳舞唱歌!你看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很多事情 就批評的。其實 關鍵不是在這個地方 關鍵是在:你的心 我要過那種清淨 難得麽 一日一夜。 這個就是我們要如何行持 受八關齋戒之後 大家一定要用功念佛。把你的精神 把你的心 放在八關齋戒 放在這句名號當中 然後把一切萬緣放下 該處理的 處理,處理好了趕快念佛。事情處理好了 該講的 講好了 趕快回來念佛。像師父 常常看到 受八關齋戒 每天看手機 什麽意義呀 沒什麽意思了。盡量不要看 手機很麻煩 太多了 影響我們的情緒 清淨心沒有了。所以最主要的 八關齋戒是修什麽 修你的清淨心 因爲清淨心 才能夠往生淨土 因爲清淨心才能夠滅無量罪。所以滅無量罪是從這邊來的 心不清淨 心浮氣躁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能滅無量罪嗎 不一定。所以關鍵在這個地方 慈雲灌頂大師不是説過了麽:沒有什麽樣的經懺能夠消除業障 只有阿彌陀佛 這句名號。 靠的是什麽 清淨心2259

這個是第二點來爲大家説明 第三 我們今天受了八關齋戒 突然間有了急事 比方説:我的兒女突然間發高燒 或者一些事情很重要的 所以我需要送醫院 或者要處理一些事情 我今天早上受了八關齋戒 我能不能捨戒? 可以!你可以捨戒 比方説你遇到一個法師你認識 “師父 我今天我要捨戒了 我沒辦法 隨緣” “好!” 或者你認識一個人 頭腦清楚的:“我今天跟你說 我剛才受了 我現在不受八關齋戒” “好!”你可捨戒了

再比方説 有人說 在受八關齋戒當中 突然間 不小心犯了一條 師父 該怎麽辦呢 有人説 這個會下地獄的 哪這樣的事情?話不能亂聼!聼太多給自己麻煩 記得:我們是在學習當中 釋迦牟尼佛沒有說:等一下犯戒 下無間地獄 下阿鼻地獄。 沒有這樣的 阿彌陀佛都發心 要把那些人 要墮在無間地獄都能夠就出來 何況呢?如果我們不小心犯了這些 那沒關係 你在佛前 跟佛陀講一個懺悔 不小心 懺悔。 這樣解決了 沒關係。我們改 今天犯了 沒關係 我們今天改。明天又再來堅持 又犯了 沒關係。 我們只要好好去改過 慢慢 慢慢來。 不要説 你今天受八關齋戒 犯了一條 等一下會墮無間地獄 沒有這樁事情。最主要 我們的心虔誠 恭敬心。我今天真的來修行 人非聖賢嘛 我們凡夫 哪來不犯過失的事?所以呢沒關係 只要你能夠懺悔 改過。 我來改善一下 這個是簡單的説法2450

我們來爲大家説明爲什麽這個戒叫做【關】呢? 你看我們衆生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 跟衆生結了一個不善的惡緣 是什麽原因 就是因爲我們不善的念頭 不善的言語 不善的口業 不善的行爲感召來種種的災難。無量無邊的冤親債主 無量無邊的罪業 都是從我們的身口意 而感召下來的。所以【關】最主要是關閉 關閉我們不善的念頭 關閉我們不善的口業 關閉我們不善的行爲 或者讓我們 不要讓這些不善的習性而去造一些不該造的業 去犯一些不該犯的過失 就是關閉 用什麽方法來關閉 用這八條戒 而這八條戒裡面 離不開這句阿彌陀佛2648

所以在八關齋戒行持裡面 我們以這句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代表【不殺生】阿彌陀佛代表【不妄語】種種的 所以不要讓我們去做一些壞事。 做壞事 因果跑不了。 每個人都有因果存在 你今天造了什麽樣的 你就會受什麽樣的果報 這個是跑不掉的。 所以 關閉 不要讓我們的身口意 影響我們的清淨心 影響我們念佛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用意就是在這個地方。 所以今天你念阿彌陀佛 我不能傷害衆生 我今天念阿彌陀佛 不要用我的語言去傷害衆生 因爲最容易得罪的就是我們的口業 最容易得罪的就是我們言語。所以言語我們一定要小心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多念一句佛 少説一句話。話有沒有少説 我不知道 佛 有沒有多念 我也不知道 看大家。這個就是簡單來爲大家(説明)爲什麽 這個戒 叫做【關】呢 2815

我們來講戒 爲什麽很重要 因爲戒 是有防非止惡的作用 也就是我們法身慧命的護身符 它是我們的護身符 保護我們。因爲你的生命 我們所講的 法身慧命 將來會成佛的 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將來要度無量無邊的衆生 將來要化解一切的衆生 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 你沒有把戒為基礎 你是沒辦法的。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你不能小看 特別是我們在家居士 五戒 特別一定要著重 連藕益大師 是一位對於律宗 通宗通教的 他自己都稱爲他是沙彌 你看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看一下 五戒在裡面非常重要 所以這個戒非常重要2930

我們什麽時候最好來受八關齋戒 一般在佛教團體裡面 是以六齋日爲主 六齋日 在六齋日裡面你可以選擇哪一天 你可以去受持八關齋戒。但是 因爲現代的生活 有慢慢的變化。有一些人 每天要工作 那我怎麽辦 六齋日 剛好禮拜四 那我該怎麽辦。所以像一些我們工作人員 他一個星期有兩天休息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一定要活潑的。比方説你這一個星期裡面 你選擇哪一天 像師父 每個星期選擇禮拜四 我禮拜四 那一天我受八關齋戒 我那一天 我就好好來受八關齋戒 來讀經 來念佛 什麽都不做 我好好去受持八關齋戒 選擇一天 比方説我們禮拜六有時間 沒有上班 我選擇禮拜六 或者禮拜天 我選擇禮拜天 我一整天 我來受八關齋戒 一個星期你選擇一天也可以 現代嘛 慢慢的變化的生活 所以沒有固定的 所以 以六齋日為中心 但是我們也可以 以我們的方便為中心 比方説你那一天方便 你就受持八關齋戒 你那一天好好來受持 因爲時間太短了 獲得功德無量無邊 你就選擇那一天 你好好來修行 來念佛 誦經 不該做的事 不重要的 我們就不處理 好好跟家裡人溝通“今天我要受持八關齋戒 我要好好來誦經 我要來好好回向 我好好來修行 這一天裡面我受八關齋戒 我不能發脾氣 我不可以講別人的壞話 也不能看別人的缺點 我這一天裡面 我要好好來改善 來檢討 來改變自己 來改過自己 讓自己會更美好!” 一個星期就是這樣的。像猶太人就是這樣 猶太 他們選擇禮拜一 一般都是禮拜一的 他們禮拜一就是猶太人的齋日 就是那一天不聚會 不重要的 不打電話 不做一些雜務 就是一天裡面受戒 持齋 就是這樣的做法。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因爲時間太短了 沒辦法爲大家全部來爲大家説明 但是 一些重點 我已經爲大家説明了。所以最重要的 佛法是心法 要記得:佛法是心法 不要看到 受了八關齋戒 看人家 這個不可以 那個不可以 這個不行 那個不行 不能的 斤斤計較這個不行 而且我們譬如説 也不要把八關齋戒當作壓力 哎呀 很壓力 很難 那個八關齋戒太難了 怎麽樣怎麽樣 找一大堆的藉口 其實 你要把它當作什麽 當作你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行持 自己的修行 當作它來幫助你 做一個修正自己的行爲 修正自己的念頭 修正自己的言語 用這種的方法 想法 不要把它當作一種壓力“八關齋戒邦手綁脚的 這個不方便 那個不方便”不能這樣想 你要想“我要修行 難得一天 我要好好修行 我要好好來受持八關齋戒” 再加上 用彌陀名號來行持 那今天你的功德 那不可思議了。你的功德真的超過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了 這個簡單來爲大家説明 我們等一下要開始來念佛了 開始來爲大家 講講話 鼓勵 今天這個八關齋戒 簡單稍微來爲大家説明 謝謝大家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Friday, October 15, 2021

73C 2021 10 09《如何修行方法才能夠得生彼國》 我們建立道場不是以熱鬧 香火鼎盛為成就 是以往生淨土為第一的


《如何修行的方法 得生彼國》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感謝大家 給我這個機會 藉這個共修的因緣 來跟大家講講話 最主要的希望我們 借這個念佛的因緣 將來能夠 同生極樂國 這個比什麽更重要了 所以過去 我們師父上人常常在講經當中提醒我們 我們建立道場不是以熱鬧 香火鼎盛為成就 不是爲了這一個 最主要的 道場的建立 能不能成就 就是以往生淨土為第一的 這個就是我們師父的對我們同修們 有一個很大的期望 我們今天來到這個道場 只有一個目標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比什麽更重要

所以今天 要跟大家來説明 念佛不是消極 我們念佛就是來成就自己 因爲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講得很清楚 六道輪迴之苦 我們一定要覺悟 生死無常 我們也要覺悟 所以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瞭解這個事實真相 我們應當要發願 得到究竟樂 離究竟苦 這樣我們念佛才不會白費 這樣我們來修行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那就不白來了 這個就是爲什麽在共修當中 我們要互相的提醒 沒有別的 所以今天師父要藉這個因緣來跟大家講講 如何修行方法才能夠得生彼國呢404

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這個題目 我們要如何修行呢 用什麽方法 我們才能夠得生彼國 得生彼國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具備什麽樣的條件 我們要具足什麽樣的條件 這個很重要 我們今天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就好像一種工具 以這一句名號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一句名號能不能起作用 關鍵在哪裡 這個很重要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每一個星期見面的時間少 跟大家講話的時間也很短 那你要珍惜 不是我們每次有這個機會 特別能夠聞到淨土 像我這一生 我非常感謝我們師父上人 能夠遇到他老人家 再加上能夠有機會聞到淨土 這一生對我來講是非常的珍貴 沒有比這個更重要 世界上什麽樣都帶不走 那我們何必的這麽勉强 强求的 每一件事放在心上 那我們今天要怎麽樣來牽挂559

要牽挂 怎麽樣的方法 要怎麽樣來修行 要預備什麽樣的條件 具足什麽樣的條件 我們將來能夠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這個很重要 什麽條件呢 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説的

大家來請合掌 我們一起來讀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的 告訴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 五十五個人為代表 告訴這些菩薩 來參與這個法會 以彌勒菩薩 常精進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為代表 人天以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為代表 我們要具備什麽樣的條件 釋迦牟尼佛非常的明確的告訴我們 我們來讀【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經文我們就念到這個地方 從這個地方角度我們來看 釋迦牟尼佛非常的明確的告訴我們 講的非常的清楚 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在【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很多人念《彌陀經》常常把這一段經文忽略了 輕易把它放過 那今天我們來看 如何修善根福德因緣呢 怎麽修啊 尊敬的同修們 怎麽修呢“師父 我有在念佛啊 天天都在念阿彌陀佛”對呀 但是 你這個阿彌陀佛的善根有沒有具足 你這句佛號的福德有沒有具足 你這句名號的因緣有沒有具足 有沒有“有啊 好像看起來有啊 我們大家都聚會一處 師父 我們都在念這句阿彌陀佛”但是 你有沒有真的具足了 我們先看下面什麽叫做善根843

善根 都是講 我們對這個法門 對於這一句名號 就是念佛法門 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有沒有深信 特別這個法門 有沒有一絲毫的懷疑 沒有 而聽到這一句名號 聽到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聽到《無量壽經》聽到淨土五經一論 你能夠歡喜心而接受 這個就是善根 但是很可惜 雖然我們在念佛 藕益大師説得好 我們的善根少 什麽叫善根少 半信半疑 今天如果我們真的深信了 你早就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你早就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你早就跟西方極樂世界那些諸眾大菩薩 諸佛如來在一起了 還有在今天 在這個地方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 有兩種人 一個是業力而所 生在這個環境 第一個是。 第二個是使命的 使命的就是諸佛菩薩 他們有使命來到這個世間 來爲衆生 幫助衆生離苦得樂 第二種人是因爲業力(願力) 我們今天是業力來的 不是願力來的 區別在這個地方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有沒有真深信呢 關鍵在你自己 不是在佛菩薩 所以今天 我常常這幾天 做一個研討。 師父 在這個澳洲住了兩年 這兩年下來 前幾天 師父做一個檢討。 師父出家了 出了將近二十幾年了 今天我們遇到這個淨土 遇到這個念佛 等於是什麽呢 等於是給自己一個機會呀 大家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等於給我們自己一個機會 什麽機會呢 了生死出三界 超越六道輪迴 超越十法界 然後呢 因緣具足能夠一生圓滿直至成佛的機會!如果你把這個機會錯過了 沒有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那真的很可惜 你沒有體會到這個道理嗎 人生太短暫了 來到這個世間活了幾十年而已 時間到了 各走各路的 今天我們遇到這個法門 就算有一絲毫的機會 我們不要把它輕易看過了 輕易把它放過 所謂的【過來這個村 沒有那個店】不要以爲等到來世 我再來念佛 等到來世 我再來修行 等到來世 我才來真正用功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不是每一世有這樣的機會 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 非常難得的機會呀 那我們要珍惜 這個叫做善根。 你歡喜 聽到這句阿彌陀佛 聽到有西方極樂世界 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我這一生 我真的 我要好好珍惜這個因緣。

所以我們很多念佛的人 就是我常常提醒自己的 最擔心的一件事情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一生念佛的功夫 所謂的【付之東流】就白費了 這個就是善根 那你今天想一想 你的善根具足了沒有 “師父 沒關係啦 慢慢來” 你慢慢來 阿彌陀佛也慢慢來 你不急 阿彌陀佛也不急 沒關係 反正阿彌陀佛無量壽 你要什麽時候覺悟 你什麽時候要來 我就來接你 你不想來 阿彌陀佛也沒關係 也不勉强 所以我有時候看到一些老人家 還在忙這一個 忙那一個 我們在這個世間能夠混幾年啊 還有幾年給我們混的?我們還不拼命來念佛 還不好好珍惜 不要等到臨終的時候 那個臨終來培養善根是沒辦法培養的 很難培養 千萬當中 難得其一 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不是每一次我們有這樣的因緣 不是每一次有我們這樣的善根 有這個機會。 所以 要什麽樣的我們來培養 在日常生活 活在當下來培養 好好念佛 所以不要用那個僥幸來學習 用這種僥幸的心態來念佛 那個是不行的 那這個就是善根1532

那福德是什麽呢 我們看下面 福德最重要是講 你有沒有堅定的願心 就是說你的願心堅定 你這一生 只有一個願望 什麽願望呢 就是親近阿彌陀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願意老實聽話 老實念佛 聼佛的教誨 能行 能證 那今天我問大家 你的福德有沒有具足 藕益大師常常講 這樣殊勝的法門我們遇到了 但是很可惜 福德少。 什麽叫福德 你不肯真修行 把修行當作什麽 當作玩票“哎呀 今天念佛了 明天休息幾天沒關係 等下個星期再來念佛”怎麽行呢 你不是真正發心在修行的

所以很多人 問我“師父要怎麽樣來培養你的福德”念佛最重要的是什麽呢 就是你的心裡面 有沒有阿彌陀佛 那個才是重要 今天我們口中 口中斷不斷 不要緊 最主要的 你那個心 有沒有向往 你那個心 有沒有阿彌陀佛 那一種心念念不捨 除此之外 除了阿彌陀佛 其他的念頭我都沒有了 第一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 第二個念頭就是隨緣的 只要你用這樣的方法 我的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哪怕是 我在念佛當中 雖然我沒有念 但是我心裡面都是有阿彌陀佛 我們一定會往生西方淨土的 就好像以前 過去常常人家用一個比喻。 好像以前那個孝子 常常想著母親那種 那個母子連心 那一種心態 用這種心態來念佛 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現代 用這種的比喻 不恰當 爲什麽不恰當 因爲現在這個時代 真正要找到一個孝子 很少

用什麽比喻呢 比方説 我們家裡 有沒有每一個人都有手機 你看那個手機 二十四小時不離身 走到哪裡手機 吃飯手機 反正什麽樣 煮菜 睡覺 起床 什麽都手機 一天如果沒有手機的話 你會感覺好像很辛苦 是不是這個樣子 走到哪裡都是手機帶到哪裡的 如果今天你能夠用這種的心態來念阿彌陀佛 把這個手機當作是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 一萬當中 一萬統統都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我們沒辦法呀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心裡面沒有佛 只是口在念阿彌陀佛 心裡面裝的是什麽 你的習氣 你的煩惱 你的五欲六塵 你的貪瞋痴慢疑 你的名聞利養 你的嫉妒心 你的障礙種種的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也不會往生淨土的。 所以心裡面有佛 什麽樣的障礙不會有的 因爲你心裡面阿彌陀佛麽 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順境也好 逆境也罷 都是好事的 哪有障礙的 你心裡面有阿彌陀佛 一切衆生都是菩薩 哪有你不喜歡的人 你討厭的人 沒有啊 今天就是因爲我們心裡沒有佛 所以障礙很多 這個不喜歡 那個不喜歡 這個計較 那個計較 計較到最後 什麽都帶不走 這個就是我們的障礙

所以很多人說“師父 明年可能澳洲會開放 師父 可以去國外去旅行 可不可以?” 可以!“師父 我明天我要回國家了 能不能回家?”可以!“師父 我明天要建一個大道場 可不可以?”可以!但是 你不能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你要隨緣而遇 隨喜功德 有因緣 去走 就走。 我們雖然去旅游 去旅游 但是佛號不間斷 這個就是福德。 你那個心 都是阿彌陀佛 你那個願都是西方極樂世界 哪來不具足圓滿的福德呢 我們看第三個條件是什麽2140

因緣 今天我們什麽叫做因緣 遇到真正的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能信 能解 能行 這個就是因緣 像今天師父爲大家來介紹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面所講的 這個也是我們所講的 我們遇到這個因緣 那你要發心啊 你要發願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只要你能夠具足這三個條件 具足這個三個條件 那你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容易了 所以 回去睡覺之前 做一個思考 檢討 師父今天所講的《彌陀經》所説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我具足了沒有 如果你感覺“哎呀 我還是不具足 那怎麽辦呢”可以補的嘛 來補 用什麽方法來補 虔誠 恭敬來念這句阿彌陀佛 從心發願 告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保護我 我這一生 只有一個願望 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我一定要到您那邊 我要親近您老人家 我要親近諸佛菩薩 祈求諸佛菩薩 祈求阿彌陀佛 擁護我 保護我 讓我這個菩提道心能夠順利 無有障礙”你要這樣的檢討 天天的檢討 像師父每天晚上就是這個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 在佛的面前 師父就是這樣做的 祈求諸佛菩薩來加持的 你要這樣學 才不會在修行當中 在這個日常生活裡面 處事待人接物 才不會很多的障礙 讓佛菩薩來保護我們 加持我們 將來我們離開這個世間 時間到了 我們自由自在 自自在在的 無有障礙 往生西方淨土 多麽好啊!

這樣説明大概清楚嗎 所以今天 你想一想 自己去思維一下 我的善根 福德 因緣 具足了沒有 這個就是我們聼經聞法的主要性 大家一定要知道 很多人問我“師父 我們念佛 要念多久呢 才能夠往生淨土呢”我們看下面 你就明白了 一切衆生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緣 念佛要念多久 才可以成就呢?我們看經文 大家請合掌我們一起來念【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 與諸聖眾 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 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經文我們就念到這個地方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段經文講的非常的明確 一個人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只要他能夠堅定的心來念佛 幾天 多久成就呢 你看釋迦牟尼佛講 若一日 乃至七日 都能夠得生彼國 那我們今天念多久了 我們今天念佛念了多久呢 一年了 兩年了 三年了 五年 十年 你看《彌陀經》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若一日乃至七日 都能夠得生彼國 我們今天念了幾天了 還是一樣 其實呢 這個是佛在《彌陀經》講的 如果在《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佛是怎麽説的 你看下面2654

《無量壽經》怎麽説的《無量壽經》稱念彌陀名號得生淨土 要多久呢 一念 乃至十念 都能夠成就 不是若一日 乃至七日 一念乃至十念 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釋迦牟尼佛非常的懇切 告訴我們 只要你的心堅定了 懇切的 都能夠往生淨土的 是真的。 像美國華府 有一位老居士 叫做周廣大老居士 周廣大老居士 一生沒有親近佛法 但是可惜晚年的時候得什麽病呢 癌症 現在很多人 醫院 你看我們雪梨 我們有一個護法 她在雪梨大醫院 做哪一個部門呢 她是一個護士 就是專門照顧這些得癌症 她說“師父 我每天看到人家得癌症 那個苦不堪言 好辛苦 師父 每一天都有人來 十個裡面 幾乎六個都是得癌症” 你想一想 那個得癌症很苦 那個痛起來 好痛!不能開玩笑!周廣大老居士晚年 他是開麵包店的 麵包店 晚年的時候得了癌症 很痛苦 天天在那邊熬啊 很痛苦啊 太太看到這樣的情形非常的痛苦 每一天掉眼淚 看到自己的親愛的 看到自己這麽 幾十年生活一起下來的 看到這樣的情形 苦不堪言 但是很有善根 遇到了華府的這一些同修 然後把這一些同修 請到家裡 沒想到 周廣大老居士有善根 有福德因緣 聽到這句阿彌陀佛 聽到大家給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歡喜心接受了 沒想到 跟著念佛 這個痛苦 因爲病痛 這個痛慢慢感覺:這個痛沒有了 消失了。 起了一個很有信心 告訴大家 告訴全家 告訴他的太太跟他媳婦 告訴他的女兒 “你要爲我統統念佛”沒想到 念了三天 周廣大老居士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 我現在跟著阿彌陀佛走”而且大家看到阿彌陀佛在屋頂 而且又聞到異香 就走了麽 三天!你看 證明了什麽 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得生彼國】周廣大老居士才三天 接觸佛法 我們呢 已經三年了 還都是一樣 所以真的不容易 3038

我們再來看 瑩珂法師 犯了清規 你看讀了因果報應 出家人犯了清規 將來會墮地獄的 那怎麽辦 後來看到一部《往生傳》起了一個信心 把門關起來 三天三夜 不吃飯 不睡覺 不喝水 念這句阿彌陀佛 求生極樂世界 沒想到 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 阿彌陀佛告訴瑩珂法師“瑩珂法師 你還有十年的壽命 十年以後 我再來接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瑩珂法師明白自己的習性 明白自己習氣 如果還等十年 那我這個習氣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告訴阿彌陀佛“十年的壽命 我不要 我現在要跟著您去!”阿彌陀佛就答應他“好!既然你壽命不要了 那我明天來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想到 明天早上打開門 告訴的大家“阿彌陀佛要來接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多人懷疑 懷疑他 一個犯清規的 像這樣的人 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好哇 等著瞧 我來看 你是不是真的還是假的。沒想到瑩珂法師請這些同參道友來爲他助念 才念了幾聲 他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 我要走了”逍遙自在啊 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 三天三夜 我們今天關門起來 三年不一定把阿彌陀佛請來 這個就是説明什麽呢 説明釋迦牟尼佛 兩千五百年前 在《彌陀經》所説的是真的 只要你具足 而且你那個心 非常的懇切 念念不捨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除此之外 沒有第二念 像這樣的念佛的人 我告訴大家 一萬當中 一萬個人往生西方淨土

今天我就是跟大家簡單的分享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要珍惜這個機會 珍惜這個機會就是等於給自己這個機會 不要再受到六道輪迴之苦 生老病死 就是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 得不到自己的心願 自己做不了主 那個真的很苦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在這個世上 在這個生活裡面 我們要念佛自在 怎麽自在 你要隨緣 隨緣而遇 隨喜功德 不要去勉强 不要去斤斤計較 沒必要的 都是假的 海賢老和尚常常講的【啥 都是假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沒必要去計較 最計較的 我們要牽挂什麽 牽挂這句名號 那個才重要。 那你這一生 你就不白來 將來我們能夠跟 這個是我們西澳的同修 這個是不是我們的總幹事 這個是我們的法器 你看多好!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天天去十方諸佛國土去旅游 天天去十方諸佛國土 去見十方諸佛國土 去供養 那不是很好了嗎 我們一定要聽話 要老實 今天我就簡單來跟大家 説到這個地方 祝大家身體健康 六時吉祥 最重要的 聽話老實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Thursday, October 14, 2021

73B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的這個因緣 就是等於給自己一個好機會 哪怕是這個機會 有小小的機會 我們不要輕易把它放過 這個機會就是告訴我們能夠脫離六道十法界的機會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圓滿 一生直至成佛 這個機會你不能錯過。2021 10 08





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吉祥 阿彌陀佛

非常難得跟大家見個面 雖然我們很懷念 我們的82號的道場 特別在我們的學校 能夠舉辦這個佛七講經 雖然我們經過這個網路的共修 但是最重要的我們能夠聚會一處 藉這個因緣簡單來做跟大家一個分享(簡單來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我這段時間住在雪梨 將近要兩年了 不知不覺 所以這一段時間 常常來做一個檢討 我們這一生能夠遇到這個淨土 特別這個念佛法門 等於給自己一個好機會 我認識了我們師父上人 也經過他的教誨 也有這個機會遇到這個 聽到他老人家對我們講很多關係到淨土 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淨土的這個因緣 就是等於給自己一個好機會 哪怕是這個機會 有小小的機會 我們不要輕易把它放過 你要把握 你要珍惜 所謂 俗話講的【過了這個村 沒有那個店了】那什麽機會呢 這個機會就是告訴我們能夠脫離六道十法界的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能夠幫助我們超越六道 了生死出三界 而且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圓滿 一生直至成佛 這個機會你不能錯過。 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不是每一次我們有這個機會的 有這樣的因緣。 如果我們沒有好好珍惜 沒有好好把握 要等到來世 再來學佛 再來念佛 再來發願 不是每一次有這樣的幸運 遇到這樣的好的因緣。你看 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在祇樹給孤獨園 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有因緣的 比方説在弟子當中遇到一些困擾 大家提供出來 來問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才為大家講經説法 或者釋迦牟尼佛遇到一些因緣 才爲大家來講經説法的 但是在祇樹給孤獨園 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説 來爲我們開這個方便法門 就是來爲我們講這一部經 因爲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機會已經來了 衆生能夠相信 衆生能夠發願 將來能夠成就 而且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樣的殊勝 今天如果沒有跟大家來宣講 來告訴大家 釋迦牟尼佛真的對不起大衆了 所以 抓這個機會 趁這個機會 來宣布這一部經 來宣講這個法門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這樣做 因爲這個法門【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因爲九法界的衆生是沒辦法瞭解的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是沒辦法的。 只要你達到妙覺的果位 你才能夠明白這一句名號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 連等覺菩薩都沒辦法瞭解的 537

所以今天我們有這個機會 你不好好念佛 那不是很可惜了嗎 你看那個社會上 一些大人物 在這個社會裡面創造一些大事業 他們的成就 什麽樣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 因爲他懂得怎麽應用 哪怕是有一絲毫的(利益)社會 他不會放過的 那我們今天念佛也是如此 你看那一些世間的 那一些大人物 就是因爲這個因素

所以我們念佛的人最怕的一件事是什麽呢 我們念佛的一生的功夫 最後付之東流啊 都浪費了 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那不是很可惜 這不自作自受嗎 所以祖師大德過去常講【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該怎麽六道 靠自己啊 別人管不了 只有自己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最近我常常在檢討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念佛遇到這個淨土 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了 那這一次機會 要好好抓住 好好把握 好好珍惜 那怎麽辦呢 那怎麽修呢 剛才我不是已經講過了麽 念佛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的心裡真的有佛 那個才是關鍵 口中斷不斷 那個不要緊 最主要 你的心 你那個心有阿彌陀佛 念念不捨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除此之外 都是放下隨緣 那個心很向往 想親近阿彌陀佛 那個心 就算你的口沒有念阿彌陀佛 但是你的心裡面都是阿彌陀佛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 如果我們心裡有佛 什麽障礙都沒有 如果你的心裡面沒有佛 只口在念阿彌陀佛 心裡面都是搞這些自私自利 名聞利養 貪瞋痴慢疑 五欲六塵 財色名食睡 就算你怎麽念佛 你也不會 往生西方淨土的 而且顯出來都是你自己的魔障 你沒辦法的 所以爲什麽人家 會很法喜 有一些人念佛 感覺很累 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嗎 哎呀 好累!今天念佛我真的好累 哎呀 腰酸背痛 明天不參加了 今天夠了 明天不參加念佛了 休息一天 爲什麽呢 心沒有在念阿彌陀佛 口在念彌陀 心胡思亂想 但是沒辦法 所以你那個心 像什麽呢 像祖師大德 祖師大德以前 常常用一個比喻 用什麽比喻 那種孝子 孝子常常想著母親 母子相連嘛 那種心態來念佛 但是現代我們用這種的比喻不恰當 爲什麽 因爲現在這個社會上 要找到一個孝子 很少了 比喻不恰當 但是我們可以用一個比喻 比方説 現在這個社會 每一天很多時間花在哪裡 看手機 你看我們 每一天幾乎都時間花在哪裡 看手機呀 早上起來看手機 晚上睡覺之前看手機 吃飯看手機 洗澡也看手機 什麽都看手機 你有沒有去注意這一點 你用這種心態來念佛 我相信 保證 念佛往生西方淨土 你不相信 你看現在這個社會上 沒有手機很辛苦的 不管你是長輩晚輩的 男女老少的 你看一天不離開手機的 你把那個心放在阿彌陀佛 用這種的心態 精神來念阿彌陀佛 我告訴你 一下子就得救了 但是 沒辦法呀 你把這個位置能夠調換過來 像一些老菩薩 他念佛念得不錯 但是心裡面常常想念他的孫子 怎麽辦呢 你把這個調換過來 把那個孫子當作阿彌陀佛來念 你會成就的 像以前 師父有一個護法 每一天一定要煮東西給師父吃的 女兒 結婚生了一個孩子 以前天天都念佛 天天都會送過來 等了三天 奇怪 把師父的飯菜 中午都是她供養的 三天都沒消息的 後來問了他們的時候 沒想到她的女兒生孩子 抱孫子了 所以 本來每一天都是念佛的 因爲孫子生出來 每一天都是看著這個孫子 你看 境界一來全部都忘光光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心放在 把這句阿彌陀佛放在心裡面 只要你心有佛 無論你在哪裡 在一切處一切時 那你會成就的1253
所以有人 最近有人問我 師父 弘法利生該不該做 該去做 師父 道場需不需要蓋 如理如法的 能夠來提倡正法 來推廣正法 讓衆生能夠獲得利益 將來經過修行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該不該做 該不該建 應該建 但是你不能把這些放在你的心上 所有的雜事你不能把它放在心上 你要怎麽做 隨緣而遇嘛 隨緣而做 隨喜功德嘛 如果你把這些雜事放在你的心上 然後把阿彌陀佛放在第二位 那將來變成你的障礙了 你不能往生西方淨土的 真的 該來為大衆服務 我們為大衆服務 該弘法 我們來弘法 所以我們出家人法師 就是以這個爲本 有機會 我們就講經 沒有機會 我們就念佛 有機會來為大衆貢獻 我們就為大衆貢獻 能夠做多少 我們就做多少 有一分 就做一分 有兩分 就做兩分 有十分 就做十分 其他的 隨緣 從來不放在心上 你這樣子修持 你這樣的修行 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就的 但是我們偏偏沒有這樣的做 偏偏每一件事斤斤計較 每一件事常常去牽挂 變成自己的障礙 佛號念不起來 我們真的很可惜 好多人念佛 到最後沒辦法往生西方淨土 就是因爲這樣的事情 障礙了自己 錯過這個機會了 人天福報 那個不究竟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不究竟 1511

師父認識一位居士 我非常讚歎的這位居士的 我常常告訴她 你已經把釋迦牟尼佛的菁華的佛法已經聽到了 她喜歡做慈善 特別只要有人要建孤兒院 要建老人院 她一絲毫懷疑都沒有 她會盡量去護持的 出錢出力 她一定去幫忙 她喜歡做慈善 有一次他們夫妻請我去吃個飯 我帶了幾位幹部 那幾個幹部 問他的太太 他説:你不得了 你能夠出錢出力 為大衆服務 功德無量 將來得人天福報 不得了 她是怎麽説的呢 互相鼓勵了 我非常讚歎 金錢是身外之物了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能夠想盡辦法 盡心盡力去做 但是我不求人天福報 人天福報是不究竟的 因爲她也是一個念佛的 把所有的功德 統統回向虛空法界 回向西方極樂世界 只有一個願望 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才是關鍵 你看我們這個人間 最大的福報 生在帝王之家 做皇帝 最有福報的 但是你想一想 過去唐朝李世民 他做過皇帝 最後呢 他的果報 墮在哪裡 都在地獄 如果不是因爲這個《四庫全書》的因緣 他到現在還在地獄 因爲這個因緣他今天才脫離這個地獄之苦 1731

我們來看一下 四禪天的人 四禪天的福報很大 但是爲什麽到最後 臨終的時候壽命到了 都是往哪裡走的 三途 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講的很清楚 爲什麽會墮在三途 業力 業力先牽 哪一個業力強 他先受哪個果報 因爲什麽 業力沒辦法化解 沒辦法消失 爲什麽沒辦法消失 因爲都在阿賴耶識裡面藏住了 當他的福報現前 壽命現前了 隨著業力去走 幾乎都是往三途的 所以你説人天福報好不好?好!但是不究竟 最究竟的就是什麽 不要去享受 把這個福報供養一切衆生 將來統統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那個才是真正的享受你的福報 而且你能夠做得了主 在六道裡面 你生哪一道 你都沒辦法做得了主 沒辦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唯獨在西方極樂世界 你才能夠主宰自己 自己能夠做得了主 1917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有這麽好的因緣 你説如果我們沒有好好來珍惜 你還要搞六道輪迴 這個真的愚癡呀 真的是愚癡了 這個就是我這一段時間 這兩年住在雪梨做了一個很大的思考 檢討。 如果這一生不好好來用功 好好來珍惜這麽無比殊勝的因緣 那真的很可惜了 真的很可惜 你看 張善和 唐朝的張善和 以屠牛爲業 造了五逆十惡 本來果報是墮在地獄的 臨終的時候看到這一些牛頭人要來跟他討債 而且這些牛頭人跟張善和講 這個牛頭人 跟張善和講 它說:你傷害我 爲了你自己的事業 你傷害了多少人 我們現在要跟你討債 討債還債 討命還命 看到這樣的 你想一想 心裡會不會恐懼 恐慌 但是他沒想到 你看 他自己本身 請他的太太:能不能請一個法師來到家裡 來爲我讀誦 為我助念 我真的太害怕了。 沒想到 他有這個福報 把法師請到家裡 法師看到這樣的情形 就告訴他 他說什麽【若有衆生 作不善業 應墮惡道 自心具足十念 稱念阿彌陀佛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你趕快念阿彌陀佛 只要你念十聲 只要你肯相信有阿彌陀佛 你要好好念 左手拿著香 …拼命的念阿彌陀佛 沒想到 才念三聲 就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了 我現在要跟著阿彌陀佛去了。 機會麽 今天如果他沒有遇到這個法門 沒有機會遇到這個因緣 他只有兩條路 一個墮在無間地獄 第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他有善根 他選擇 老實聽話 沒想到脫離五逆十惡之果報 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種非常難得 所以早上跟大家講過 無論什麽樣我們必須要知道 具足善根福德因緣 臨終懺悔 就算念十念佛號 你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十念裡面你必須要符合三個條件 如果這三個條件 你沒有符合的話 你就沒辦法往生 就算你念了多少念佛 你也沒辦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一個條件是什麽呢 你的頭腦清楚 不迷惑 不顛倒 很多臨終的時候 頭腦不清楚的 真的 臨終的時候業力做主 你看我們做大回向不是 常常在唱麽【願我臨終無障礙】你看現在我們念佛 好像感覺不錯 只是因爲我們的業障還沒現前 業障現前 有時候敵不過

第二個是什麽呢 有善知識來提醒你 提起這個正念 我們看到現在這個疫情 你看 一個人臨終了 需要人家來助念 沒辦法 靠念佛機 靠他家屬 如果家屬念佛的 如果家屬有學佛 如果家屬沒有學佛怎麽辦 所以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去培養的 不要等到臨終的時候 我們才來培養 來不及了

第三個的 就是信心堅定 絲毫懷疑(沒有) 願意念佛求生極樂 你就能夠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除了這一個我們是沒辦法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像張善和這樣的例子 千萬人中 難得其一 真的難得其一 像張善和這樣的例子 一萬人中 非常難得能夠得到 有像一個人這樣的(
有一個人像這樣的) 一萬當中 所以真的 念佛是在生活裡面去培養的 不是在臨終培養 在臨終培養的 那個如果善根福德因緣都不足具了 那真的沒辦法 所以《無量壽經》最後告訴我們 2531

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所以【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非常的重要 那我們今天有沒有發菩提心 有沒有 有 但是 不是很明確 我們這個心已經發了 但是 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真正發菩提心是不退的 他不會退的 無論多苦 無論多難 一句阿彌陀佛 從來不放棄的 我們有時候 有退有進 所以在這個地方修行真的很難 退的多 進的少 不但進的少 有時候甚至於 連進都沒有 天天墮落 天天退步 所以自己沒有給自己的一個定下來的功課 那容易退轉 隨著自己的習氣 將來那怎麽辦 所以我們念佛不是消極的 像張善和那樣 所以在這個地方 做一個提醒大家 真的 遇到淨土等於給自己這個機會 你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你明白嗎 非常難得 所以最近 常常跟我們印尼的那一些同修們 一些法師 講講話 要記得 我們的初發心很重要 我們的初發心是什麽 初發心就是要了生死的 是要超越六道的 這是我們的初發心【不忘初心】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常常提醒自己 你做任何什麽樣的事情 哪怕是你為大衆服務 為一切衆生來服務 就算你今天在哪個地方 來為一切事 一切人 一切物 用你的生命你的時間 來貢獻給一切衆生 但是你的初發心不能忘 不忘你的初發心 那這個才是比什麽更重要2817

所以今天跟大家有這個機會 因緣念佛 來互相的提醒 非常難得。 我們的生命只是短暫而已 現在所有的萬物 只是暫時借給我們用的 時間到了 該走的 你該走 什麽都帶不走。 所以記得 不要把這些 把它看的太認真 海賢老和尚常講【啥都是假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隨緣就好了 隨緣而遇 隨喜功德 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最重要的 放在你的心上就是這句阿彌陀佛 除此之外 什麽都沒有 只有這句阿彌陀佛 那你就是我們講的 世界上最有福報的人就是你 爲什麽 因爲我們不是要搞六道 我們要超越六道輪迴的 親近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重要 不是迷信 也不是消極 但是這個是我們的夢想 我們的願望 不要在這個六道輪迴再受苦了 剛才已經講了 人天福報 不是究竟的 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努力 希望我們將來能夠同生極樂國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我們的總幹事 還有我們的老蔡 還有我們的這些同修 多多批評 最主要的 我們希望能夠這一生當中有這個機會 好好用功 將來同生極樂國 謝謝大家 祝大家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老實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Wednesday, October 13, 2021

73A 生死自在的人一定是在日常生活自在的人 如果連活著不自在 死的自在 那才奇怪 我們能夠在這個念佛當中 得一心不亂 將來才能夠正念分明 往生淨土2021 10 09



尊敬的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鄭居士 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我藉這個精進佛二的因緣 來跟大家講講話 非常難得 雖然我們經過網路的共修 舉辦這個精進佛二 也是最難得 非常珍貴的就是能夠 受持八關齋戒 最主要的 我們能夠在這個念佛當中 得一心不亂 將來才能夠正念分明 往生淨土 所以如果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的批評 154

首先我們一定要先瞭解 我們念佛目的是在什麽地方呢 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的 今天我們念佛的目的 就是藉這個念佛的因緣 在這個末法時代 魔強法弱的這個時代 就是要來成就自己 這個最大的成就 就是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 常勸導我們的就是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你要如何經過這個念佛 這種的方法能夠得到大自在 特別對於生死的自在 了無挂礙 然後最後能夠得究竟樂 離究竟苦 這個就是我們 佛法學習 念佛最終的成就 就是能夠得大自在 這個原因

所以 我們看看前近幾年海賢老和尚 一百一十二嵗 他念佛真的太自在了 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你看他一生 他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老法師 一生沒有讀過半部經 出家之後老師只交代一句話 一句阿彌陀佛永遠不改變 幾十年下來 從來不動搖 一句阿彌陀佛 老實聽話 除了之外 白天就是幹活 種地 做一些粗工 砍柴 挑水 種種的一些 他每一天不斷的都在上班 跟我們都是一樣的 我們每一天也是要幹活 上班 賺錢 但是甚至於海賢老和尚的生活的那個時代 比我們辛苦多了 我們在這個地方 特別住在澳洲的 尤其那些退休的 你也不要擔心 今天有沒有吃 今天能不能生活過得好一點 在海賢那個時代 一天不上班 一天不工作 那是沒辦法生活的 但是他老人家 你想一想 念佛比任何人自在 所以我們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

生死自在的人一定是在日常生活自在的人 這個意思的意思我們一定要弄清楚 弄明白 如果連活著不自在 死的自在 那才奇怪 那是不可能的 那我們今天念佛 在日常生活裡面 雖然我們都在念佛 那個心態有沒有自在 有 但是不多 爲什麽呢 牽挂的太多了 所以念佛的那一種心態 念不出來 走到哪裡 無論你在哪個地方 在一切處 一切時 你就沒辦法 所以爲什麽很多人臨終的時候 爲什麽這麽辛苦 放不下麽 牽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無論你怎麽念佛 也無法能夠得到念佛的功德利益 你想一想 你天天有沒有在念佛 有哇 牽挂的有沒有減少 沒有 反而更多 一邊念佛一邊執著 一邊念佛一邊的牽挂 牽挂這一個 牽挂那一個 到最後一樣東西也帶不走 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念佛關鍵不在於 多還是少 關鍵在你能不能真正念佛 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 你瞭解之後 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 你的心就靜來了 那種心浮氣躁 你慢慢的就減少820

所以有一些我們一定要知道 你要懂得怎麽去念阿彌陀佛 你能夠真正懂得去念這句名號 那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對你很大的幫助 特別在生活裡面 能夠應用這個生活 得到大自在 爲什麽呢 你明白這個道理麽 所謂的【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有什麽好牽挂的呢 所以很多事情 我們必須要徹底的去瞭解 真的 念佛不著重在你念多少聲 所以很多人問師父 師父 要如何念佛才能夠得生淨土呢 因爲這一生非常難得 在這個環境裡面 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 然後再 聚會一處 然後稱念這一句名號 那我們要如何來修持 要修什麽樣 才能夠具備將來能夠得生淨土 那怎麽修呢 這個就是對於特別 一些衆生 這一生就是要發願往生淨土 想要超越六道輪迴 離苦得樂 而且一生能夠圓滿直至成佛的人 我們要該怎麽樣來培養 這個我們必須要瞭解的 如果你沒有把這樁事情做好 你怎麽念阿彌陀佛 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修一點福報 你無法超越六道輪迴的 怎麽修法呢 我們看下面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說的1052

我們好好來看 這一段經文 我們大家對於讀誦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非常的熟悉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段經文告訴舍利弗也是告訴所有在祇樹給孤獨園 參與這個法會的 一個人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了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是告訴我們 他說: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 因緣 得生彼國 如何修善根 什麽叫做善根 什麽叫做福德 什麽叫做因緣 你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你沒有具備這三個條件 你是沒辦法的 釋迦牟尼佛講的非常的明確的 你必須 一定要的 沒有討價還價的 而且在於這個法會當中 這些諸菩薩眾來代表 文殊 彌勒 常精進菩薩 以釋迦牟尼佛的常隨弟子 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 以舍利弗來代表 從人天 以忉利天的天主釋提桓因來代表 他告訴我們 明確的告訴我們 真正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沒辦法缺少這三個 只要你缺乏 你就沒辦法往生西方淨土 這個善根福德因緣是什麽意思呢 我們來看下面的意思1303

善根最重要的是講我們對這個法門 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那個才是重要的 你有沒有一絲毫的懷疑 而你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你聽到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你聽到《無量壽經》淨土五經一論 而你能夠歡喜的接受 老實聽話真幹 這個就是善根 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深信 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而所教誨的 從來不動搖的 你有沒有 這個深信是非常的重要 這個深信能夠做到圓滿 等覺菩薩還不知道圓滿的 只有妙果覺才能夠圓滿的 你對這個法門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 我相信我這一生 畢生往生淨土 我從來不動搖 像海賢老和尚那樣 幾十年下來從來不動搖的 一句阿彌陀佛 從來不會對大家講過一部經 從來也沒有讀到半部經 他老人家爲什麽有這麽大的成就 而念佛 念得那麽大的自在 爲什麽我們的區別跟他不一樣 對佛沒有信心 半信半疑 今天如果你對佛有信心 那今天你的生活真的是不一樣 你看我們這個時代 這個地球居住的人 將近大概已經七十多億了 在這個世界上信仰最多的就是基督教 我們從我們佛教角度來看 大概將近八億 這八億 一層一層把他淘掉 真正能夠相信淨土的 而這一生能夠對於了生死超越六道輪迴 求生淨土的 你一層一層把他淘掉 剩下多少 不多 我們今天能夠聚會一處來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説明你過去生在三寶裡面種了不少的善根 只是因爲過去生可能 迷惑了 又這一生得人身 又遇到這個法門 這個説明我們的善根 過去生所種下來的 那個非常的深厚 不然的話 我們今天爲什麽這麽能夠歡喜 接受這個法門 歡喜來念這句名號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 把這個善根排在最頭一條的原因 就是告訴你們 你要堅定的信心 你要相信 只要你能夠深信 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真的有阿彌陀佛 我這一生堅定的 從來不動搖 那你的善根真的非常的圓滿 接下來就是看我們自己的本分了 要如何把這個善根能夠做的圓滿呢 我們看下面的你就知道了1736

福德 福德就是講什麽呢 最重要講你的願心 這一生只有一個願望 就是親近阿彌陀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願意老實念佛 你願意聼佛的教誨 能行 能證。海賢老和尚就是這樣的性格 聼老師 聼了一句話 從來不改變 老師告訴他:你要好好念佛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從來不動搖過的 一百一十二嵗 很長壽 但是我們看看我們的周圍 在臨終的時候 他有沒有真正把他的這個心 這個目標 這個方向 生在親近阿彌陀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有時候很多 到最後就被動搖了 就是很可惜 非常難得 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告訴我們:人生真的很苦的 你去思維一下 你去觀察一下哪一件事呢 你看看我們的人生 哪一件事不苦的 都是很苦的 所以苦口婆心把這個法門 介紹給我們 沒有別的 希望我們能夠 將來能夠真正離苦得樂 而得到究竟的樂 離究竟的苦 那你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那你這一生你真的願意 我真的很愿意 我什麽都不希求 我只是要求:將來能夠親近阿彌陀佛 沒有別的。我這一生能夠跟諸佛在一起 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跟阿彌陀佛在一起 將來能夠在西方極樂世界成就 將來能夠來幫助一切衆生 特別對於 我們的家親眷屬 對我們過往的父母 來照顧他們 來幫助他們 不要再受無量無邊的 這些六道輪迴之苦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 爲什麽在讀這一部《佛説阿彌陀經》很多人沒有把這一段經文去留意 疏忽把它讀過了 你有沒有這個願心 就看各人了2046

有些人說 師父 這個世間還不錯 對呀 不錯 只是還未到而已啊 到了時候 你才知道這個世界真的苦不堪言 真的。像前幾天 有一位居士 住在新加坡 她本身是印尼人 嫁到新加坡去 每一天 每一天常常跟她的先生 常常吵架 打電話:師父 我該怎麽做 你看 剛開始的時候感覺生活很幸福 很美滿 又生了一個孩子 你看 經過了十年了 還是慢慢出來了 問我什麽方法 沒有什麽方法的 所以很多事情 真的 我們能夠願意在這個環境裡面 在這個末法時代裡面 你能夠把你的心 把你的方向 把你的目標放遠一點 把你們這一生能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 而這個功德利益就是能夠 生死自在 了無挂礙 那你這一生就不白來了 你要這樣的建立 從你的信心對淨土 從你的信心對阿彌陀佛 從你的信心對釋迦牟尼佛的教誨 然後你把你的方向與目標 放在更圓滿的一層來看 那你這一生真的 就圓滿了 這個就是第二 我們釋迦牟尼佛在《佛説阿彌陀經》特別對於那一些 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 而來做一個提醒 善根福德 2314

第三個 是講什麽 因緣 這個因緣 我們是最好的 我們今天遇到了一個好好的 真正的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 你能信能解能行 那這個因緣就非常的殊勝 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 在這一部《彌陀經》爲我們講的非常的清楚 只要你能夠具足了這三個條件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了 這個我們一定要相信 2408
念佛 要念多久呢 有人問。 我們今天具足了這三個條件有善根 有福德 有因緣 我們要念佛 念多久才能夠往生西方淨土呢 釋迦牟尼佛也爲我們說的很清楚 其實關鍵不在於你念多少 剛才已經講 只要你具足這三個條件 要念多長的時間 我們才能夠成就呢 我們看下面 釋迦牟尼佛是怎麽說的2454

一切衆生具足了善根福德因緣 念佛要念多久 才可以成就呢【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 執持名號 若一日 若二日 若三日 若四日 若五日 若六日 若七日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你看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啊 一日乃至七日 你就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今天念佛念了幾年了 七年了 十年了 也是一樣 沒什麽改變 你看《阿彌陀經》不是講的很清楚嗎 若一日 若二日 乃至七日 不是給我們講的很清楚 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都念了幾十年 還是一樣 所以這個就是 我們很多念佛的人區別很大 其實在《彌陀經》是佛爲我們講這個問題 但是在《無量壽經》又不一樣《無量壽經》佛是怎麽說呢 我們看下面 你看如果依照《無量壽經》的説法 稱念彌陀得生淨土要多久 一念到十念都能夠成就 你看 不是一天 不是七天 一念十念 都能夠成就 所以爲什麽我們 一般我們淨宗的道場 每一年在特別的祭日 清明 或者這些中元 冬至 會舉辦佛七 佛七的起源 就是因爲這一部經而來的 爲什麽要辦佛七 就是因爲結七修證 定期專修 我們一般在日常生活裡面 隨緣念佛 沒辦法達到專心 更何況能夠達到一心 那更難 用這個定的時間來幫助我們 成就自己 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 但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 我們佛七辦了幾次了 很多 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沒有看到一個 你看過去美國華府的 周廣大老先生 大家都知道 周廣大老先生 他是開麵包店的 得了癌症 苦不堪言 很痛苦 天天看醫生 那個真的很痛苦 所以很多人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現在百分之六十幾乎很多都得癌症 很多 周廣大老先生你想一想 他得癌症 那個熬得很辛苦 太太看到這個樣子 你想一想 心裡難受嗎 很難受啊 他很有福報 遇到了一個善知識 把這個法門介紹 然後來鼓勵他念佛 沒想到 一聼到這句阿彌陀佛 一發心就念佛了 沒想到一念佛 這個病苦 慢慢就沒有了 而且告訴他的太太 告訴他的全家 告訴他的兒女 你們全家要爲我統統來念佛 三天而已 你看 一生從來沒有接觸佛教的 只是在病重 苦的時候 遇到了這些善知識 鼓勵他 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給他講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無盡的莊嚴 無盡的美好 勸他 你要深信 你要念佛 你要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 你要相信真的有阿彌陀佛 你要趕快發願 他沒想到 念三天 告訴大家 我要走了 而且有一些居士看到:佛在屋頂 而且又聞到一些異香 三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證明了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所講的:若一日 若二日 乃至七日得生淨土 所以有一些人 常常問我 師父 爲什麽我們不像《彌陀經》所講的 沒關係 他要慢慢來 阿彌陀佛也慢慢來呀 對不對 你要輕鬆的念佛 阿彌陀佛也輕鬆 對不對 你要等下一輩子再來念 阿彌陀佛也會等你的 阿彌陀佛真的很慈悲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真的不容易 所以很多 遇到一些 像周廣大這種的情形 他才能夠認真去念佛 不然的話 有空再念 沒有空 等下次再念 我們常常用這種的心態 僥幸的心態來念佛 生死是無常的 隨時都會來的 現在師父每天都在想:這個時間不能這樣白費過 因爲明天不一定能夠跟大家一起讀經 明天能不能跟大家一起念佛也不一定 所以把握在當下 好好念佛 把這個根基建立好 將來無常到了 我們趕快走 隨時隨地的 自由自在 你想要留 就留 你想要離開就離開 多自在!真的每天都在想這個問題 所以印光大師這個方法好 把這個 死 字貼在門口 但是 我沒有把它貼在門口 這個就是因爲提醒自己 真的提醒自己 沒辦法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從這個角度 我們一定要瞭解《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非常的清楚 不僅僅一日乃至七日 一念十念 只要你能夠 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了 對於相信西方極樂世界 對於有阿彌陀佛 無論你一念十念 你就能夠得生淨土 這個就説明什麽 你那個心的懇切 從來不動搖 那一種了生死的心 那種心 非常的懇切 想要離苦得樂 那種心態 非常的堅定。 所以那個心就算他念了十念 他就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要建立這種的心態 所以我們今天念佛 最大的目標就是要得到能夠生死的自在 而在日常生活裡面 而了無挂礙 這個比什麽更幸福 比什麽更快樂 比什麽更重要 比什麽更珍貴 你要相信 不然的話 你看我們念佛念了一輩子 念了幾十年 有沒有得到大自在 沒有 什麽原因 放不下 牽挂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要學習 克服 我們種種的 這種的欲望 因爲欲望只有苦 沒有樂 這個今天早上簡單來爲大家鼓勵 我們念佛目的首先要建立在哪裡 就是要成就自己 而這個成就自己沒有別的 就是生死的自在 了無挂礙。 走到哪裡 無論你在什麽樣的地方的環境 在一切處一切時 你能夠自由自在 而獲得解脫 那個比什麽樣的生活更重要的 那個心法喜充滿 那個心非常的幸福 比任何人更幸福 這個就是我們學佛 念佛的區別 我們一定要好好來行持 好好來修行 因爲能不能了生死 關鍵不在於別人 關鍵不在於這一句名號 關鍵在你自己你的方向 你的目標。 我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是什麽的任務 我的使命是什麽 那個才是關鍵。 如果今天我們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對於種種的這些的 佛也沒辦法呀 隨喜功德 這個就是因爲釋迦牟尼佛 出現在這個環境 在這個大時代沒有別的路 就是要告訴我們這樁事情 念佛求生西方 今天簡單跟大家來説明 等一下 下午再爲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好好念佛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身體健康 謝謝 阿彌陀佛

Friday, October 8, 2021

20B八關齋戒功德利益 20180708/看一切人是好人 唯獨自己的就是凡夫 所以一切的境界都是好的 沒有壞的 這個修行的根本 就是在這裡/出家人要學習【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這樣我們生活 才能夠活得自在/能夠活著一切隨緣的 一萬當中的人 找不到一兩個 爲什麽呢 他沒有悟出《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夢幻泡影】都在變化的 總有一天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20180708 八關齋戒功德利益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又再跟大家聚會一處 最重要的 要怎麽樣把釋迦牟尼佛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最特色的就是 爲我們介紹淨土 而勸導我們 要信願持名 老實念佛 這個法門非常難得 今天我們發願來修行 來修持八關齋戒 證明說我們 末法期間的衆生 善根福德因緣都非常之好 所以我常常在說 我們這個生命 很短促的《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都是無常的 所以末學常常把我們師父上人的教誨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他老人家勸導我們 出家人要學習【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這樣我們生活 才能夠活得自在 這一句話其實很簡單 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得到 能夠活著一切隨緣的 一萬當中的人 找不到一兩個 爲什麽呢 他沒有悟出《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如夢幻泡影】都在變化的 總有一天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所以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該怎麽生死 就怎麽生死】所以今天我們遇到淨土 聞到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應該大家要深信 不疑 然後發願 堅持來修行 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道場就是以這個爲本 不求多 只是求大家要怎麽樣把佛法應用在世間 去生活 那個才是重要的。 我們也不是搞熱鬧的 不是來拉信徒的 我常常原則上 常常對我們 不管在哪一個道場 對於幹部裡面 會提醒:我們今天建立這個道場 最重要的 要以什麽樣的 讓大家來到這個道場 有一些東西能夠帶回家 就是以佛法 經過以佛法的學習 我們才能夠懂得什麽叫做【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如果道場以搞熱鬧爲主 什麽樣的人都有 所以很多老同修 來問我們法師:現在的年輕人 一結婚 本來好好的 一結了婚 兩個人每一天幾乎都在吵架 那很正常的事情嘛 凡夫麽 有什麽好痛苦的 當作看戲一樣 對不對 想問大家 兩個做夫妻的 沒有吵架過的請舉手 沒有 每天都有 所以道場什麽樣的人都有 兩個人住在一起都會吵架 何況裡面有一百個人 那就很難避免 怎麽樣克服呢 大家一定要以佛法 什麽叫做菩提心 菩提心最重要 是要怎麽樣為大衆 為一切衆生來服務 這個才是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 我們在這邊坐著念佛誦經 不是的 菩提心是怎麽樣落實在生活 對一切事 對一切物 對一切人 處事待人接物 你們的心態 是以什麽樣的心態 如果今天 你是自私自利的 那不是菩提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看一切人是好人 唯獨自己的就是凡夫 所以一切的境界都是好的 沒有壞的

這個修行的根本 就是在這裡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我們今天受八關齋戒的 最重要的 不在形式 最重要 要怎麽樣把佛陀爲我們把這個八關齋戒 對於在家居士的修持 那個才是重要 八關齋戒 爲什麽我們要發願 因爲我們的習氣太重了 這個八關齋戒内容就是講我們的習性 爲什麽現在我們的習性這麽難克服呢 因爲這個習氣 無量劫以來 生生世世 到現在我們還很難以克服 釋迦牟尼佛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讓我們在家居士有因緣 有這個機會 來學習。把這個八關齋戒作爲我們日常生活裡面 處事待人接物 記得【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能夠帶的走的 我們要分秒必爭 帶不走的 一切隨緣就好了 盡心盡力 為大眾 為自己 一切隨緣 我們能夠活得自在 今天 人怎麽樣對待我們 我們在社會 在工作上 遇到種種的逆境 能夠隨緣就好了 孔老夫子説的【三人行 必有吾師】世界上都是好人 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 怎麽樣當作老師呢 那個才是看我們自己的功夫了 希望大家好好藉這個因緣 好好認真來學習 記得【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能夠帶的走的 我們要分秒必爭 好好認真學習 將來才有一個很大的成就 十年後 二十年後 我們將來希望自己有很大的成就 就如同中峰國師爲我們説了一句話【便就今朝成佛去 樂邦化主已嫌遲 那堪更欲之乎者 管取輪迴沒了時】我們現在 在這個娑婆世界 已經輪流了很久了 該回家了 回哪裡呢 回我們的老家 我們的老家在哪裡 在極樂淨土 那個才是真正我們的老家 所以在這裡記得 剛才師父講的【一切隨緣 隨緣一切】 這樣才能夠活得自在 因爲在這個世間 將來都帶不走的

1345

這個八關齋戒 我也簡單跟大家來重複 也不耽誤大家的時間 因爲等一下要跟大家來學習 講《地藏菩薩本願經》

這個八關齋戒最重要的就是我們 佛為我們説出來了 因爲人的習性是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帶到現在 要怎麽樣來克服呢 用持戒 所以 過去有人問我們師父上人:師父 每一天 您持哪一條戒 出家人 比丘 共有兩百五十條 那我們每一天持哪一條戒呢 你看我們淨公老和尚 師父上人 非常有智慧:我的戒只有一條 哪一條【信願持名 老實念佛】就是以這一句名號 作爲所有的戒律 當作我們修行的爲主 但是這一句話不是那麽容易懂 有人問你 你今天持什麽樣的戒 我持阿彌陀佛 人家問你 怎麽説呢 反正學悟法師講的 我只有一條戒 只有阿彌陀佛 那學悟法師從哪裡來的 從印尼 在哪裡講經 在雪梨淨宗學會 你不要害我 我只是跟你們分享 這個是有人問 老師父 您持哪一條戒 我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 如果你以事實上我們來看 這一條戒的話 你就明白 他老人家的道理 這八條戒 只是一種總結 其實這裡面的内容 講的就是無量 我們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歸納起來 剩下的就是三條 把身 口 意 三業 整個身體的内容 我們講的這八條裡面 幾乎都是講我們的習氣 所以這個習氣 就是我們講的習性 跟我們本來的本性 像六祖慧能大師所講的「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本來都沒有的 心本來是清淨的 爲什麽變成這個樣子呢 因爲環境的問題 現在環境的污染非常的嚴重 再加上 末法期間的衆生不信因果這個理念 所以什麽事情 你想一想 一個人不相信因果 古人講【肆無忌憚】什麽事情都敢做出來 所以這八條裡面 最重要的告訴我們就是能夠【過午不食】這個它的…能夠過午不食是最好的 因爲它的具體就是在這裡 那爲什麽釋迦牟尼佛說過午不食 作爲一個具體呢 這個有很深的道理 你們想一想 我們每一天日常生活裡面 我們的心爲什麽不清淨呢 跟這個過午不食有關係嗎 非常有關係 這個過午不食 就是提醒我們的欲望 人的欲望越降低 煩惱越少 欲望越低 煩惱越輕 智慧越開 所以從這一條裡面 它有很深的道理 不是簡單我們說:我今天受八關齋戒 我過午不食 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精神 爲什麽我要過午不食 就是要把我們欲望 我們這個欲望 如果不克服 古人講得好 所以如果這一條 如果我們說不方便 生病 或者有一些障礙的 怎麽辦 沒關係 可以開緣 只要不是因爲我們 爲了自己的欲望 但是因爲身體的障礙 需要吃藥 需要一點食物 那個沒關係 開緣2034

然後最重要的還有一條 就是【不婬欲】這一條其實我們如果雪梨淨宗學會有自己的道場 大家住在一起 那是最好的 爲什麽 在道場心比較清淨 回到家裡 事情就多了 雜事也多了 眼睛所看到的 耳朵所聼到的 看待一切人 有時候會影響我們的修養 其實 如果有這個道場 能夠跟大家聚會一處 那是最好的 但是偏偏現在我們道場沒有 租這個學校 對面有個小房子 我們希望回去做一個功課 什麽功課呢 回向給雪梨淨宗學會 剛快把這個道場建起來 總有一天 我們能夠聚會一處 不要等一下住在這邊 明天在李家 後天在張家 如果有一個地方的固定 多好 對不對 我們大家同參道友 一起來學習住在一起 好好來持戒 只有這一句名號 除了這一句名號 其他的事情 都不幹我的事 多好!但是現在事實就是在眼前 沒有啊 我也等很多年了 我來這邊已經至少已經八九年了吧 到現在都還沒建起來 你看我們墨爾本都建好了 大家都已經在用功了 但是沒關係 慢有慢的好 對不對 快有快的不好 因爲什麽 道場一建起來 沒有好好規劃 本來是菩薩 變成羅刹 一羅刹了 那就很麻煩

所以我們的眼睛到一個道場 記得:不要眼睛看人家 那一個人不好 這個人不好 每一天來到道場 看著這個幹部不好 那個總幹事不好 不要這樣的 真的好麻煩 這個眼睛不看也不行 但是你把他看得不好 就是不好了 所以一個磁場 最重要的 就是我們的心 你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爲我們在《彌陀經》告訴我們嗎【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那我們是不是屬於善人呢 這個看自己了 所以常常遇到這個佛堂裡面一些事情 很複雜 就是因爲我們看待一切人就是 一切人就是比我們不好 我們是最好的 。其實 你把它反過來 一切衆生 他是菩薩 唯獨我自己是一個凡夫 事情就解決了2430 
夫妻也是一樣 你在團體裡面也是一樣 每天看人家的不是 每一天問題就來了 如果你常常看人家的好處 事情就解決了 佛法的好處就是在這裡 要看人家的好處 不要看人家的壞處 所以希望你們回家每天做功課回向給我們雪梨淨宗學會 因爲我到現在每天回向 都沒有一個好的消息 希望明年政府批准這個道場 趕快建起來 大家來護持 希望我們用藉這個道場 來弘法利生 這個就是我們淨宗學會作爲最大的標準 以弘法教育的精神落實在生活 這個就是我們雪梨淨宗學會的原則上 2544

所以這一條【不婬欲】釋迦牟尼佛 爲什麽要制定這一條 因爲這一條跟五戒裡面的内容是不一樣的 五戒是不邪婬 這個不婬欲 連夫妻的正婬 都不可以的 那個是以事上來説 以理上來講的呢 連動一個念頭 都不可以了 所以你看我們出家人 要修持 持戒 非常難 爲什麽 每天就是要跟大家聚會

所以我現在 在我自己的道場 有一個規矩 這個規矩就是對於女生 來到我們的道場 穿衣服 不可以亂來 因爲我們的道場很多大學生 有時候這些 穿的衣服 很不禮貌 所以制定這一條就是要克服 預防 因爲現在環境誘惑太嚴重 如果沒有小心謹慎 一墮落 那就很難了 所以戒律很重要 你有戒律 就等於保護別人 也保護自己 所以這一條 最重要如果我們想要受持這一條八關齋戒 家裡有太太 有老公 該怎麽辦呢 這個要用我們的智慧了 用我們的智慧 怎麽樣去解決 如果今天我們的先生 不學佛 該怎麽辦 那個用你的智慧了 這個事情我無法講太多 你們的智慧怎麽解決 依你們的智慧去處理 我在這邊也不要講太多 最重要的 夫妻的關係 這一條 就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注意的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這些是簡單 釋迦牟尼佛爲什麽要制定要一條呢 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欲望 我們這個欲望隨著我們這個環境會影響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留戀 無能(法)的放下 你看現在世間多少人 因爲自己的欲望 產生多少造的罪業 所以這一條不但教我們有一些世間化妝品 有一些…等等的 或者我們在床上睡覺的 有一些要注意的 我們一定要留意 佛法在心上 最重要的在這兩條裡面 就是告訴我們 能夠克服我們的欲望 那今天我們修行就才能夠得到自在 這八關齋戒 這八條【不殺生 不偷盜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這個已經跟大家以前 上一次已經跟大家簡單報告了 希望大家有空好好學習 堅持 對於【不殺生 不偷盜 不婬欲 不虛誑語 不飲諸酒 不歌舞作樂香鬘塗彩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食】那就把這八條裡面 日常生活 今天作爲我們修行的標準 如果大家能夠有(能做到)一條 就持一條 有能(做到)兩條 就持兩條 盡心盡力來修持這個八關齋戒 因爲時間關係我今天跟大家報告到這裡 希望大家 好好用功 我們要以《彌陀經》内容的 經典告訴我們【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要怎麽樣標準的善男子 善女人呢 就是以這八條 所以能夠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不可思議的 你能夠一日一夜清淨在受這個八關齋戒 你就是勝在無量壽佛國 你就是一個很大的功德 勝過你在西方極樂世界 受持這個戒律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最重要的 八關齋戒不重在形式 不重在形式 今天跟大家 報告到這裡 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Thursday, October 7, 2021

20A 八關齋戒的功德與利益【念佛與生活】2018 1 21做人 你看【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有沒有人吵架的 内心裡面有啊 看到哪一個人不喜歡 看到這個人討厭 真的在念佛嗎/今天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在修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是一個喜歡存好心的/

 


八關齋戒的功德與利益【念佛與生活】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尊敬的諸位大善知識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時間 確實過得非常之快 壽命 越來越短 釋迦牟尼佛 在四弘誓願裡面 所謂【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在這短短的時間 尤其我們壽命 確實真的 越來越短 想要學習佛陀的一切法門 世尊講法 八萬四千法門 能學完嗎 學不完了 只能選擇一個 而且能夠選擇對於我們現代這個生活裡面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 所謂佛爲我們所講的:末法衆生的根基 只能靠念佛法門而修成就 沒有別的世間法也好 在出世間也好 統統要依這一句法門真的落實在生活 那就功德不可思議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諸位護法 古人講的好【莫待老來方學道 孤魂多是少年人】你們去留意 去看看 現在這個社會 白髮送黑髮的人多 還是黑髮送白髮的人多 證明什麽呢 證明這個世間的污染是個非常的嚴重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介紹給我們 讓這個末法的衆生 一定要選擇 以大的智慧 來看待我們的心態 而來選擇這個法門 將來會有一定的 很大成就 這個成就 佛法裡面講的 叫做離苦得樂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一開端 十方無盡一切諸佛 都稱讚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 現不可思議神通之力 調伏剛强衆生最後那一句話 大家去留意【知苦樂法】就是在這個末法期間 而且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時代 釋迦牟尼佛能夠示現成佛 在這個世間 是太了不起了 太偉大了 有時候經典裡面爲我們説明 有時候很多大菩薩一看到這個大時代-五濁的這個時代 而且這個五濁的地區 扭一個頭就走了 唯獨釋迦牟尼佛能在五濁惡世現示神通 不可思議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什麽叫做剛强衆生 無法無天的 不聽話的 頑固的 很糟糕的 這些衆生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願意到這裡來度化衆生 而且度衆生的方法 善巧方便 釋迦牟尼佛下面那一句話 告訴我們【知苦樂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940

今天 要先跟大家來講一講 這個八關齋戒 它的内容 我跟大家已經講很多遍 因爲時間很有限 師父來到這裡 一年只能幾次 跟大家碰 碰 面 聚會一處 就很少 但是我很清楚 在這個末法世界 修行真的很難 在這個五濁惡世 確實真的很難 你大家想一想 怎麽叫做五濁惡世呢 這個世間不是很好的嗎 這個世間不是很美的嗎 怎麽能夠稱爲五濁惡世呢 尤其在經典裡面 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大概 幾年了 兩千多年 兩千多年的衆生的心都已經污染這麽嚴重 現在你們大家都有感受到了嗎 感受到我們這個地球 我們這個環境 我們這個社會的污染 確實真的 越來越嚴重了 所以在這個【能於五濁】什麽叫做五濁呢 

劫濁 講的就是我們這個環境 

見濁 講的就是衆生的根性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行爲種種的 都是 不是往上的 幾乎每一天都在造業 大家你去留意一下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我們自己有沒有每一天 就如同阿彌陀佛那樣的 心與行 心與願 能夠一致的嗎 你想一想我們自己 然後你去思維 你去思考 你們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爲什麽我們要學佛 學佛的用意在哪裡 沒有別的 就是教我們怎麽樣去離苦得樂 離苦 種種的痛苦 而能夠得永恆的快樂 我們世間人所講的【能夠幸福 能夠美滿 能夠快樂的人生】那怎麽得到呢 

有一些年輕人說【我要拼命賺錢 才能夠快樂】真的快樂嗎 你看現在多少年輕的人 爲了拼命賺錢 自殺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有一些企業家們說【只要我能夠達到我的目的 我就能夠幸福快樂】你想一想 現在這些大富裕人家 大富貴人家 多少人都在往家破人亡的這條路(走) 有多少呢 也不計其數 所以古人講【貴而不安 富而不樂】爲什麽 因爲他對這個世間 像昨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什麽叫做【如是我聞】如是 就是講的真如本性 什麽叫做真如本性 就是把真理找到出來而已 什麽叫做真理 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 把它找出來 然後去修持 你就明白了 什麽叫做宇宙人生的真相 1447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時間真的很有限 不但見濁的污染 還有煩惱濁 怎麽叫做煩惱濁 我們對於世間的 種種捨不得 看不破 放不下 一直挂念 都在想【這個都是真的】其實它都在變化的 是變化無窮 所以患得患失 衆生只有這個心態 有患得患失的心態 哪來快樂的道理呢 1540

不但煩惱濁的污染 又告訴我們 衆生濁 衆生的污染 人與人之間關係 人與處事待人接物 人跟宇宙的關係 都在違背倫理道德 什麽叫做倫理 處事待人接物 人與人之間關係 跟我們大自然的關係 我們有沒有道德啊 不但沒有道德 現在的人 又缺德 缺德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而且在我們的範圍 越來越嚴重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不但衆生濁 有命濁 釋迦牟尼佛當時已經爲我們説明了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人的壽命平均是一百嵗 怎麽算呢 因爲每過一百年 人的壽命減一歲 減到最低的 壽命只能剩下十歲 從十歲裡面 每過一百年 加一歲 加到最長的八萬四千嵗 從一增一減 一增(減)一減(增) 這個屬於小劫 這小劫裡面 需要多長的小劫才能夠有一個中劫呢 十二劫 十二劫裡面才有一個中劫 四個中劫裡面 才有一個大劫 所以無量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到現在 已經過了多少劫的時間 都在搞六道輪迴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 那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已經幾年 兩千五百年 從兩千五百年 減一個 從一百嵗減二十五年 那我們現在人的壽命 平均七十五嵗 如果超過七十五歲 那你是賺到的 是你有福報你想一想 我們現在已經幾歲了 還有幾年呢 你要拼 拼到什麽時候“反正 拼 就好 有錢賺就夠了”真的夠嗎 不夠 所以後面我會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叫做【九十九一族】很有特色 這個故事非常精彩 所以我們很明白 在這個時候真的想要修行成就自己 真的非常難 

從我們的周圍 衆生濁 命濁 煩惱濁 劫濁 到我們所講的 見濁裡面 你要來真正修行 成爲一個真正的了不起的人物 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 如果沒有發大願的時候 或者如果大家沒有一個發大願 來修行 那真的好難 所以爲什麽師父這一次來跟大家研討《地藏菩薩本願經》沒有別的 就是要告訴大家:要學習地藏王菩薩這樣的 學習菩薩 不是教你們學習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我沒有教你這個 你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自己落地獄 還怪別人 反正師父講的 眼睛睜大 告訴大家【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 自己在地獄裡面 一個人 在那裡受苦 還不想夠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受苦 還不夠) 還拉下別人 你們有沒有組團到地獄走一走 想不想 哪裡有想 所以為什麽原因就是叫要我們學地藏王菩薩那一樣的心態 所以學佛一個人 一個人的學佛能不能成就 就是在他的心態 這個心態是個非常重要 你是用什麽心態 來念佛 你是用什麽心態來學佛一個樣子 今天我用念佛 大家說這個雪梨淨宗學會的道場很了不起 念佛很殊勝 當然來參加的時候 感覺 念佛有一點慢 就不參加了 又看到別的道場也在念佛 這個念佛很好 但是慢慢而來 久而久之 開始嫌什麽 這個佛號太長 太囉嗦了 減一點就好了 心沒有定的 就像一窩蜂 看到哪個道場好 跑到那邊去 看到哪個道場好 又跑到那邊去 聽到哪一位法師 某某一位法師到這個道場來講經 這個法師又很莊嚴 又很好看 又很handsome 又很高大 又非常的…又一窩蜂 一窩蜂 又跑那邊去了 看看這個法師 有沒有莊嚴 跟法師結個緣 拿個供養 心不定 所以要在這個世間 真的要修行 確實真的很難 非常之難啊 

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願 不發大願是不行的 不但對我們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因緣到了 想到我將來 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發大願也不行 你在這個世間 我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想要到這個世間 能夠將來到這個人(間),得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這個家庭非常的幸福美滿快樂 阿彌陀佛也是如此慈悲 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的心願 但是 你還是要發大願 什麽發大願呢 來斷惡修善 轉迷為悟 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呀【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你所獲得的 跟過去生都有關係的

所以今天 師父不把八關齋戒的内容不再講了 因爲明天 再過幾天我要回印尼了 跟大家聚會一處 談一談佛法 今天跟大家談什麽呢【念佛與生活】念佛對於我們生活裡面有沒有幫助 剛才不是説了嗎 經典裡面不是告訴我們嗎 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有一個方法 有一個善巧方便 從這個五濁惡世裡面 能夠得這種快樂的方法 他有一法 這一法是什麽呢 告訴大家 你能夠對於世間的貪著 對於這個身體的執著 對世間的挂念 對這個所有的財物 一切的萬物 你能夠學習捨得 釋迦牟尼佛:人的快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只要你能夠放下 只要你能夠捨得 只要你能夠對於這個世間的貪著 能夠一年一年的減少 一天一天的清淡 那你的煩惱就一年一年的減輕 煩惱減輕了 才能夠真的獲得幸福快樂 那我們在這個生活裡面 念佛是不是對我們很大的重要 很重要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看你怎麽念 因爲佛代表是:覺悟的 代表:不迷惑的 代表:很清醒的 代表是:一個人對於世間沒有去貪著 執著的一個人 所以他很快樂 

那我們呢 我們現在有沒有 很少 不但這個念佛 在萬法裡面 而且對於現在這個末法期間 真的 確實真的 很容易 比方説 我們在家裡很忙 事業很多事情要做 要看孩子 要送孩子去讀書 又要煮菜 又要照顧這個家庭 老公要出去賺錢 拼命打工 我哪有時間來修行啊 確實 這一句佛號都不會去障礙我們的 只要你哪個時間有空 五分鐘也好 十分鐘也罷 只要能夠 提起正念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這個功德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心清淨 清淨了才能夠有利益 心不清淨 怎麽有利益呢 

所以你看過去唐朝 黃打鐵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我很喜歡聼 我到現在已經超過了 可能已經三百遍了 黃打鐵 生活比我們更辛苦啊 我們還很不錯 我們老的時候 還有老人金可以拿的 我們老了 還有退休金可以拿的 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鼓勵師父:趕快移民到澳洲 辦澳洲的公民 將來老的時候 政府會來照顧 誰說的呢 雖然有這樣的環境 但是壽命是無常的 不要爲了要拿老人金 跑到澳洲 澳洲是一個好環境

所以昨天有人反映說 師父 我每次請師父來到這裡講經 沒有像師父昨天講的【學悟法師 什麽時候有空 哪年幾月份 什麽時候要來】沒有 你們都很好的 你們很有溫柔 很有怎麽樣 很有熱情的 來請我來到這裡講經 我也不敢説講經3003只是跟大家學習而已 沒有 你們都很好 很有禮貌【學悟法師 您什麽時候有空 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有空 能不能到澳洲來】對不對 就是這樣的態度 這樣心態 所以我喜歡來到雪梨 對不對 講一下嘛 對不對 對! 哎呀你們反應為什麽這麽慢 對!反應怎麽會這麽慢呢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 台灣會説:對呀!師父 我真的這樣的! 所以我們家裡 不是家裡 我們佛堂有一個護法 他的女兒 在墨爾本讀書 一畢業 回到印尼 本來是一個很活潑的一個人 回到印尼 什麽都慢吞吞的 洗澡也慢 吃飯也慢 睡覺起床也慢 工作也慢 什麽都慢“急死我了”她母親跟我講這個“急死我了 我每天在那邊 …吹不動的那種態度 拉 一直拉也拉不動 師父 是不是女兒長大是這樣” 誰説的 現在這個社會 領導的人 最了不起 幾乎都是女人 男人不能經事【(你們男人)以爲了不起 我們女人也是更是了不起】就是因爲這樣的心態 這個社會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古人講的好【生命的意義不在能夠超過別人 而且生命的意義能夠超過你自己】這個自己是什麽呢 不是因爲你有能力 是因爲你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 但是有多少人 聽懂這句話呢 很少 太少了 所以要多聽經 所以要多請法師過來 所以 前幾天 師父在講經當中 聼人家說"師父 聽説你有飛機嗎"我不是有飛機 你不要搞誤會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說 做人 你看【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人家已經準備這個航空的公司 我們買一個票 動一個念頭 什麽時候要走 幾點要回 什麽時候要回去 只要你打一個電話 通一個電話 自自然然送到我家 不是好麽 很好 就是現在的人真奇怪 3329

所以黃打鐵是怎麽修行的 是一個很苦的人 生活非常艱苦 一天不上班 一天就無法能夠維持這個家庭 你想一想 這種家庭在澳洲 你可以看得到 不多 一天不上班 這個家庭無法能夠維持 兒女無法能夠吃飯 所以他老人家拼命的去賺錢 身體不健康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不適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這樣的不好 也要拼命的賺錢 過去這個黃打鐵 你們想一想 打鐵有多辛苦呢

師父小的時候 我的爺爺 就是以打鐵為生的 我很清楚打鐵 這個事業不是因爲我們好賺錢 確實真的 沒人想要做的事業 好苦啊

但是他老人家很有善根 一聼到人家勸導他 告訴他:你爲什麽不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呢 黃打鐵跟他講:我哪有時間啊 所以很多衆生就是這樣 找借口 說我沒有時間 確實每一天都在浪費時間 你去留意一下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去反思一下看看 黃打鐵告訴我(他)自己:只要這樣能夠幫助 那我們來試試看。他真的落實了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從來都不障礙 從來都不會障礙他修行 從也不會障礙他在賺錢維持這個家庭 而且在這個打鐵裡面 在念佛 這句名號的功德 而自己修來無量無邊的功德 到最後 自己修行成就了 我聽了三百遍 從這一遍裡面 每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樣 人不能太浪費自己的時間 你想一想 人家是怎麽成就的 我們念佛是怎麽成就的

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不要給人家笑話 念佛 念來念去 到最後念佛還吵架的 你想一想 不要說別人的道場 說我們現在這個道場 有沒有人吵架的 内心裡面有啊 看到哪一個人不喜歡 看到這個人討厭 真的在念佛嗎 所以前幾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你能夠像阿彌陀佛這樣 不但能夠幫助別人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 將來不(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有這個能力 靠這個能力 將來生在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晚年的時候 不但 不生病 而且身體健康 兒女孝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一個人啊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 把這幾句話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一下 你回去記錄一下 從早到晚 從年頭到年尾 我想一想我的行爲 我的言語 我的造作 有沒有像阿彌陀佛 像這樣的一個人 我跟大家已經形容過了 重複再講一遍 讓大家不會忘記: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是一個喜歡存好心的 那我們有沒有存好心啊 我們不要講 阿彌陀佛的意思是什麽 無量覺 聼不懂 阿彌陀佛是什麽 無量壽 事實上有沒有無量壽 真的 但是我們念佛 我們有無量壽 很少人 我只有看到一個 海賢老和尚 海賢老和尚因爲他的壽命一百一十二嵗不是因爲他老人家自己長壽的 不是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你要記得 你要去留意 他會長壽 而且身體健康 不但身體健康 時間到了 他就告訴大家:我要走這種的果報是誰加持的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記得 念佛就是有這樣的殊勝功德 都是蒙阿彌陀佛加持 都在幫助我們 是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黃打鐵是怎麽修持的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在修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從八關齋戒裡面 我跟大家做一個形容 你有沒有存好心 與人之間的關係 處事待人接物 你是存的是什麽心態 如果今天對人不信用 態度貢高我慢 而貪瞋痴慢疑 那你不是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 今天我們一邊念佛 心裡面對於瞋痴慢疑 有沒有一年一年的減少 你想一想你自己 沒有別的 再加上 阿彌陀佛是什麽一個人 喜歡做好事的人 喜歡行好事的人 喜歡説好話 這四種的好 我們有沒有在我們的身上 如果沒有的話 連世間法(都沒有) 你怎麽能夠的利益呢 連世間法裡面(都沒做到) 你怎麽能夠有幸福呢 所以能夠把這個四件(事)裡面 在一生做到 你這一生當中是圓滿的 是幸福 是快樂的 而且災難來了 你不會遭到 這 就是功德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 念佛確實真的跟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的關係 而且適合末法衆生的根性來修行 簡單 容易 方便 走到哪裡都可以 睡到哪裡都可以 躺在哪裡都可以 吃飯也可以 走路也可以 煮菜也可以 洗碗也可以 洗菜也可以 打架不可以!

所以黃打鐵裡面 不但他自己修行成就 而且又會吟詩作對 自己作了一首詩【叮叮噹噹 打鐵成鋼 太平將盡 我往西方】自由自在啊 爲什麽他自由自在 他真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了 苦 是人製造的 樂 也是人的感應 所以你要苦 你要樂 你要永恆 你要怎麽樣的 就是在自己 在造化而已 你不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自己的造化 你想要這一生當中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的造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今天師父就藉這個因緣跟大家碰面一下 因爲我把你們當作 是(與)我是一體的 是一家人的 一家人 親切 有什麽事情 就能夠避免就好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什麽都不要搞得很大 互相關懷 互相照顧 這個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念佛的人 不要給人家看笑柄 人家看你 每天去念佛 態度是怎樣的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吵架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計較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看人家的不好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是跟人家都在針對 夫妻也不和 兒女跟父母 又不和 你想一想 你是不是一個好的念佛的好樣子呢 確實佛所説的法 不是為自己 也不是為人 偏重人的 是爲衆生怎麽樣去得樂 所以【知苦樂法】怎麽知苦樂法呢 有一法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怎麽離苦呢 具體講一下 就是叫我們 要滿足 叫我們要 不要常常缺欠 要我們要知足 然後 對於世間的 不要太於執著 太於貪著 太於捨不得 因爲我們相信:命裡有的 會有 命裡沒有 你怎麽强求 也强求不來 除非或者給你得到 你也無法去享受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 做什麽樣的事情 與人處事 與人在關係之間 盡心盡力 就好了 不要去計較 這樣念佛將來會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我想來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因爲時間沒有 真的 因爲 下一堂課我要跟大家講最後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爲這一部《地藏經》非常重要 對於我們現在五濁惡世的衆生就是我們現在的 怎麽樣從五濁惡世裡面能夠獲得 在五濁惡世裡面的功德 將來成就自己 沒有別的 一定要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然後來學《無量壽經》這兩本 所以爲什麽世間的人 有兩本書 就是兩部經 他們最不相信 有時候最排斥 毀謗 就是《地藏經》跟《無量壽佛經》爲什麽民間會對這兩部經懷疑呢 等一下跟大家來講 現在我想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4613

這個故事我常常跟小孩子 在講 你們不要誤會 我沒有把你們看待小孩子 你們都是大人 因爲師父 在印尼 我師父的學校 我常常在學校裡面 跟這些學生聚會 聚會呢 跟他們講講故事 

這個故事 過去在印度 有一個國王 這個故事叫做《九九一族》族 就是種族的那個族 一 就是一二的一 這個故事怎麽講呢 這個故事 它說 以前在印度有一位國王 這位國王每一天活得很不快樂 都是悶悶不樂 每一天不知道要想做什麽 每一件事做出來都是不快樂的那種態度 你想一想 一個國王 要錢有錢 有(要)勢力有勢力 要地位有地位 生活的環境非常的富裕 要什麽樣的 有什麽樣的 就如西方極樂世界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他想要住大皇宮 有大皇宮 要想住冬天的 天氣冷的皇宮 也有 夏天的皇宮 也有 統統 四季裡面 統統都有 所以講剛才講了:現在的人【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什麽原因呢 從這故事裡的比喻 我們來看 什麽叫做【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這位國王 他每一天生活 三十多年來都是生活在痛苦當中 大家看:哇 不會吧 這麽好的一個國王 怎麽能夠有不快樂呢 

所以你們不要以爲我今天做公車很痛苦 不見得 你看那些老菩薩坐公車 很開心 拿一個包包 放下來登記 一上車 又一聲【謝謝】現在開公車的人 洋人 都會聼了 聼什麽【謝謝你】【感恩你】從哪裡來的 因爲華人太多了麽 對不對 像我這個人英文也不會講 只能懂得 Thank you! Excuse me. Hello! How are you? 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位國王 每一天活得很不樂 所以他有一天 去公園走一走 走哇走哇 走到有一天 走到靠近他的厨房旁邊 在厨房旁邊 突然間有聽到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很優雅 很好聼 而且很誘惑人 所以 想近看一下 這個聲音從哪裡來的呢 後來看一看原來這個聲音是從厨房來的 在厨房有一個厨師 一邊煮菜一邊唱歌 一邊煮菜 一邊唱歌 唱得非常的好聽 讓這個皇帝感覺很優雅 而且很羡慕 而且這位厨師 一邊唱一邊很開心 所以這個皇帝很懷疑:奇怪 你看一個厨師 要爲一個國王煮菜 不是一道 兩道 或者八道 十道 是一百道的那種煮啊 一不小心 讓這個國王不開心 人家講:會砍頭的5137而且這個厨師 越煮越開心 

我們呢 在義工裡面 你看看那些厨師的 很不容易 你們想不想知道 這些今天煮的 他是開心 不開心 師父教你一個方法 當你吃的時候 感覺鹹鹹的 那個鹹鹹的味道不一樣 你就明白了 那種鹹鹹的味道 我相信雪梨這邊的厨師是不會 他們都很好的 很有修養 所以你們放心盡量吃 所以你看師父吃他們的食物都不會拉肚子的 肚子不會痛的 你放心 安心的煮(吃) 但是有一些地方沒有 有一些地方 一邊煮飯 一邊抱怨 爲什麽現在雪梨淨宗學會 原本上是五十份 現在爲什麽變成一百份  越煮越抱怨 越煮越抱怨 

這個厨師非常的開心 皇帝也想不到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所以把那個大臣叫過來 然後問大臣 爲什麽這個厨師 這麽開心呢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其實爲什麽我不能像他一樣呢 這個大臣就跟這個國王講:國王啊 國王 你不知道 這個厨師現在還不是【九九一族】【九九一族】是新名詞 現在可能你們很少聽到【九九一族】這個是新的名詞 皇帝也聽不懂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這個大臣就跟這個皇帝講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他說:國王啊 你看一個人擁有九十九種的東西 或者他有獲得九十九的 什麽呢 財富 但是這九十九的東西 把九十九分的這些的財物 來獲得前面 後面的一族 什麽意思呢 他說 5440我們的人生常常有時候 爲了要達到百分之百 爲了這一分當中 多少人都是在去拼命的 而且這個拼命 永遠永遠不夠的 所以他呢 現在他還不是九十九的一族人 國王 您呢 您也是如此 我呢 也是如此啊 他呢 不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明明已經有了九十九分的財物 還有九十九分的東西 還是感覺自己還不夠 爲了要得到滿分 這一分 爲了這一分 不惜代價的 人爲了這一分 去拼命 獲取 換取前面的九十九分 到最後連一百分都沒有 那現在這個厨師 他現在還沒這樣 所以皇帝聽了之後 高不高興 不高興 鎖眉頭 所以大臣就問皇帝:您是不是很不開心 對 我很不開心 那好 我有方法 讓這個厨師跟你一樣 你看 皇帝有這樣的 不但他自己痛苦 也要拉下別人 所以這個皇帝說:有什麽方法 這個大臣你看 所以現在的人 好恐怖啊 這個大臣 如果好的 這個國家 人民有福報 如果這個大臣不好 這個國家就遭殃了 這個大臣就跟皇帝講 什麽方法 他說:皇帝 我教你一個方法 你呢 叫侍者 叫你的皇宮裡面的侍者 把九十九塊金幣裝在一袋 把這一袋裡面裝九十九個金幣 裝在裡面 不能多 也不能少 就是九十九個(枚)金幣 然後送到這個厨師的家 告訴厨師家的人 說:這個是皇帝對你這一生幫助皇宮裡面 忙裡忙(外)的供養 做一個薪水的回報 然後呢 送到家裡。這個厨師 回到家的時候 聽到太太跟他講:皇宮爲了要來給你一種鼓勵 送這一袋金幣 供養多少呢 這位厨師晚上就慢慢的算 從一算到尾 九十九 他很奇怪 爲什麽沒有一百呢 所以一直在算 算到三更半夜 他還是在算 爲什麽缺一個呢 你想一想 三更半夜還是想 在算 算到最後 還是在算 算到最後他自己 無法去形容:好 這個可能皇帝給我一個表示 什麽 你還不夠認真 所以明天 我要拼命的 來去努力工作 爲了要得到這一分 他明天開始胡思亂想 我要拼命賺錢 拼命來工作 讓皇帝更開心 將來能夠送滿一百 所以從那一天開始 這個厨師又不唱歌了 又不卡拉OK了 又不卡拉OK了嘛 他爲什麽不卡拉OK 因爲他爲了要得到皇帝的鼓勵 獎金 他拼命的賺 拼命的工作 怎麽拼命 到最後 皇帝也沒辦法 給他鼓勵 給他獎金 皇帝看到這樣 這個厨師本來很開心的 歡歡喜喜的煮菜 現在不歡喜了 爲了拼命 爲了皇帝來為他鼓勵 他現在拼命 心裡面也不如同以前 皇帝聽到這樣 非常的歡喜:原來你是跟我一樣! 

所以看到人 我們的心是怎麽樣 看人好心裡面不高興 障礙嫉妒 看人家比我們好 心裡就不歡喜 這個是比喻什麽 比喻這個皇帝跟這個大臣 就如同我們 就是如同我們現在世間的人 爲了一分 拼命啊 他不知道 這一分有時候帶來很大的痛苦這個世間 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知足的人 就是快樂的 不滿足的人 你擁有所有的財產 世間所有的財產 你可以擁有 但是心裡不滿足 快樂也得不到 從這個角度比喻來説 這一分當中告訴我們 就是講【缺欠】就是講不滿足 不知足 所以你要想幸福美滿 首先 先要感恩 感恩什麽 原來我今天 比其他的國家 其他的國家有時候要吃飯 有時候想要睡覺 想要喝點東西 都很難 現在我已經算不錯 我要活得感恩 不要再怨天尤人 埋怨別人 怪別人 所有的事情 看自己的福報 從這個比喻來講 我們可以學到一樣東西 九十九分講的就是我們衆生 心裡從來沒有知足過的 沒有知足過 怎麽辦 哪有快樂的道理呢 永遠永遠沒有知足 所以今天 我用這個簡單比喻來告訴大家 做人 是要怎麽樣做一個人 念佛 要怎麽樣念一個人的佛號 要不要像阿彌陀佛 就看大家的能力了 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 就看大家的能力 將來能不能還得人身 就是看大家的能力 但是我相信 你們的能力 將來的成就會超過我自己本身 只要你認真 將來你們會成就的 將來會成就 而且這個成就 是大成就 你一定要信心!堅定的信心:【我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這個故事 我就講到這裡 因爲時間到了 今天非常的歡喜跟大家 聚會一處 明天我們這個佛七講經就圓滿了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將來一定有一個很大的 好的前途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