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7, 2021

20A 八關齋戒的功德與利益【念佛與生活】2018 1 21做人 你看【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有沒有人吵架的 内心裡面有啊 看到哪一個人不喜歡 看到這個人討厭 真的在念佛嗎/今天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在修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是一個喜歡存好心的/

 


八關齋戒的功德與利益【念佛與生活】

尊敬的諸位法師慈悲 尊敬的諸位同修護法大德慈悲 尊敬的諸位大善知識慈悲 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 

時間 確實過得非常之快 壽命 越來越短 釋迦牟尼佛 在四弘誓願裡面 所謂【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在這短短的時間 尤其我們壽命 確實真的 越來越短 想要學習佛陀的一切法門 世尊講法 八萬四千法門 能學完嗎 學不完了 只能選擇一個 而且能夠選擇對於我們現代這個生活裡面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 所謂佛爲我們所講的:末法衆生的根基 只能靠念佛法門而修成就 沒有別的世間法也好 在出世間也好 統統要依這一句法門真的落實在生活 那就功德不可思議了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諸位護法 古人講的好【莫待老來方學道 孤魂多是少年人】你們去留意 去看看 現在這個社會 白髮送黑髮的人多 還是黑髮送白髮的人多 證明什麽呢 證明這個世間的污染是個非常的嚴重 所以釋迦牟尼佛爲什麽介紹給我們 讓這個末法的衆生 一定要選擇 以大的智慧 來看待我們的心態 而來選擇這個法門 將來會有一定的 很大成就 這個成就 佛法裡面講的 叫做離苦得樂 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一開端 十方無盡一切諸佛 都稱讚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 現不可思議神通之力 調伏剛强衆生最後那一句話 大家去留意【知苦樂法】就是在這個末法期間 而且在這個五濁惡世的時代 釋迦牟尼佛能夠示現成佛 在這個世間 是太了不起了 太偉大了 有時候經典裡面爲我們説明 有時候很多大菩薩一看到這個大時代-五濁的這個時代 而且這個五濁的地區 扭一個頭就走了 唯獨釋迦牟尼佛能在五濁惡世現示神通 不可思議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什麽叫做剛强衆生 無法無天的 不聽話的 頑固的 很糟糕的 這些衆生 你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願意到這裡來度化衆生 而且度衆生的方法 善巧方便 釋迦牟尼佛下面那一句話 告訴我們【知苦樂法】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940

今天 要先跟大家來講一講 這個八關齋戒 它的内容 我跟大家已經講很多遍 因爲時間很有限 師父來到這裡 一年只能幾次 跟大家碰 碰 面 聚會一處 就很少 但是我很清楚 在這個末法世界 修行真的很難 在這個五濁惡世 確實真的很難 你大家想一想 怎麽叫做五濁惡世呢 這個世間不是很好的嗎 這個世間不是很美的嗎 怎麽能夠稱爲五濁惡世呢 尤其在經典裡面 這一部經 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來調伏剛强的衆生 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大概 幾年了 兩千多年 兩千多年的衆生的心都已經污染這麽嚴重 現在你們大家都有感受到了嗎 感受到我們這個地球 我們這個環境 我們這個社會的污染 確實真的 越來越嚴重了 所以在這個【能於五濁】什麽叫做五濁呢 

劫濁 講的就是我們這個環境 

見濁 講的就是衆生的根性 起心動念 言語造作 行爲種種的 都是 不是往上的 幾乎每一天都在造業 大家你去留意一下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我們自己有沒有每一天 就如同阿彌陀佛那樣的 心與行 心與願 能夠一致的嗎 你想一想我們自己 然後你去思維 你去思考 你們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爲什麽我們要學佛 學佛的用意在哪裡 沒有別的 就是教我們怎麽樣去離苦得樂 離苦 種種的痛苦 而能夠得永恆的快樂 我們世間人所講的【能夠幸福 能夠美滿 能夠快樂的人生】那怎麽得到呢 

有一些年輕人說【我要拼命賺錢 才能夠快樂】真的快樂嗎 你看現在多少年輕的人 爲了拼命賺錢 自殺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有一些企業家們說【只要我能夠達到我的目的 我就能夠幸福快樂】你想一想 現在這些大富裕人家 大富貴人家 多少人都在往家破人亡的這條路(走) 有多少呢 也不計其數 所以古人講【貴而不安 富而不樂】爲什麽 因爲他對這個世間 像昨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什麽叫做【如是我聞】如是 就是講的真如本性 什麽叫做真如本性 就是把真理找到出來而已 什麽叫做真理 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 把它找出來 然後去修持 你就明白了 什麽叫做宇宙人生的真相 1447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時間真的很有限 不但見濁的污染 還有煩惱濁 怎麽叫做煩惱濁 我們對於世間的 種種捨不得 看不破 放不下 一直挂念 都在想【這個都是真的】其實它都在變化的 是變化無窮 所以患得患失 衆生只有這個心態 有患得患失的心態 哪來快樂的道理呢 1540

不但煩惱濁的污染 又告訴我們 衆生濁 衆生的污染 人與人之間關係 人與處事待人接物 人跟宇宙的關係 都在違背倫理道德 什麽叫做倫理 處事待人接物 人與人之間關係 跟我們大自然的關係 我們有沒有道德啊 不但沒有道德 現在的人 又缺德 缺德的人有多少 不計其數 而且在我們的範圍 越來越嚴重 不要説別人 説我們自己 

不但衆生濁 有命濁 釋迦牟尼佛當時已經爲我們説明了 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人的壽命平均是一百嵗 怎麽算呢 因爲每過一百年 人的壽命減一歲 減到最低的 壽命只能剩下十歲 從十歲裡面 每過一百年 加一歲 加到最長的八萬四千嵗 從一增一減 一增(減)一減(增) 這個屬於小劫 這小劫裡面 需要多長的小劫才能夠有一個中劫呢 十二劫 十二劫裡面才有一個中劫 四個中劫裡面 才有一個大劫 所以無量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到現在 已經過了多少劫的時間 都在搞六道輪迴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 那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現在已經幾年 兩千五百年 從兩千五百年 減一個 從一百嵗減二十五年 那我們現在人的壽命 平均七十五嵗 如果超過七十五歲 那你是賺到的 是你有福報你想一想 我們現在已經幾歲了 還有幾年呢 你要拼 拼到什麽時候“反正 拼 就好 有錢賺就夠了”真的夠嗎 不夠 所以後面我會跟大家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叫做【九十九一族】很有特色 這個故事非常精彩 所以我們很明白 在這個時候真的想要修行成就自己 真的非常難 

從我們的周圍 衆生濁 命濁 煩惱濁 劫濁 到我們所講的 見濁裡面 你要來真正修行 成爲一個真正的了不起的人物 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 如果沒有發大願的時候 或者如果大家沒有一個發大願 來修行 那真的好難 所以爲什麽師父這一次來跟大家研討《地藏菩薩本願經》沒有別的 就是要告訴大家:要學習地藏王菩薩這樣的 學習菩薩 不是教你們學習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我沒有教你這個 你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自己落地獄 還怪別人 反正師父講的 眼睛睜大 告訴大家【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不要亂學 學到最後 自己在地獄裡面 一個人 在那裡受苦 還不想夠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受苦 還不夠) 還拉下別人 你們有沒有組團到地獄走一走 想不想 哪裡有想 所以為什麽原因就是叫要我們學地藏王菩薩那一樣的心態 所以學佛一個人 一個人的學佛能不能成就 就是在他的心態 這個心態是個非常重要 你是用什麽心態 來念佛 你是用什麽心態來學佛一個樣子 今天我用念佛 大家說這個雪梨淨宗學會的道場很了不起 念佛很殊勝 當然來參加的時候 感覺 念佛有一點慢 就不參加了 又看到別的道場也在念佛 這個念佛很好 但是慢慢而來 久而久之 開始嫌什麽 這個佛號太長 太囉嗦了 減一點就好了 心沒有定的 就像一窩蜂 看到哪個道場好 跑到那邊去 看到哪個道場好 又跑到那邊去 聽到哪一位法師 某某一位法師到這個道場來講經 這個法師又很莊嚴 又很好看 又很handsome 又很高大 又非常的…又一窩蜂 一窩蜂 又跑那邊去了 看看這個法師 有沒有莊嚴 跟法師結個緣 拿個供養 心不定 所以要在這個世間 真的要修行 確實真的很難 非常之難啊 

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願 不發大願是不行的 不但對我們將來離開這個世間 因緣到了 想到我將來 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不發大願也不行 你在這個世間 我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想要到這個世間 能夠將來到這個人(間),得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這個家庭非常的幸福美滿快樂 阿彌陀佛也是如此慈悲 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的心願 但是 你還是要發大願 什麽發大願呢 來斷惡修善 轉迷為悟 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呀【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今天你所獲得的 跟過去生都有關係的

所以今天 師父不把八關齋戒的内容不再講了 因爲明天 再過幾天我要回印尼了 跟大家聚會一處 談一談佛法 今天跟大家談什麽呢【念佛與生活】念佛對於我們生活裡面有沒有幫助 剛才不是説了嗎 經典裡面不是告訴我們嗎 釋迦牟尼佛有一法 有一個方法 有一個善巧方便 從這個五濁惡世裡面 能夠得這種快樂的方法 他有一法 這一法是什麽呢 告訴大家 你能夠對於世間的貪著 對於這個身體的執著 對世間的挂念 對這個所有的財物 一切的萬物 你能夠學習捨得 釋迦牟尼佛:人的快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只要你能夠放下 只要你能夠捨得 只要你能夠對於這個世間的貪著 能夠一年一年的減少 一天一天的清淡 那你的煩惱就一年一年的減輕 煩惱減輕了 才能夠真的獲得幸福快樂 那我們在這個生活裡面 念佛是不是對我們很大的重要 很重要 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就是看你怎麽念 因爲佛代表是:覺悟的 代表:不迷惑的 代表:很清醒的 代表是:一個人對於世間沒有去貪著 執著的一個人 所以他很快樂 

那我們呢 我們現在有沒有 很少 不但這個念佛 在萬法裡面 而且對於現在這個末法期間 真的 確實真的 很容易 比方説 我們在家裡很忙 事業很多事情要做 要看孩子 要送孩子去讀書 又要煮菜 又要照顧這個家庭 老公要出去賺錢 拼命打工 我哪有時間來修行啊 確實 這一句佛號都不會去障礙我們的 只要你哪個時間有空 五分鐘也好 十分鐘也罷 只要能夠 提起正念 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這個功德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心清淨 清淨了才能夠有利益 心不清淨 怎麽有利益呢 

所以你看過去唐朝 黃打鐵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我很喜歡聼 我到現在已經超過了 可能已經三百遍了 黃打鐵 生活比我們更辛苦啊 我們還很不錯 我們老的時候 還有老人金可以拿的 我們老了 還有退休金可以拿的 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鼓勵師父:趕快移民到澳洲 辦澳洲的公民 將來老的時候 政府會來照顧 誰說的呢 雖然有這樣的環境 但是壽命是無常的 不要爲了要拿老人金 跑到澳洲 澳洲是一個好環境

所以昨天有人反映說 師父 我每次請師父來到這裡講經 沒有像師父昨天講的【學悟法師 什麽時候有空 哪年幾月份 什麽時候要來】沒有 你們都很好的 你們很有溫柔 很有怎麽樣 很有熱情的 來請我來到這裡講經 我也不敢説講經3003只是跟大家學習而已 沒有 你們都很好 很有禮貌【學悟法師 您什麽時候有空 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有空 能不能到澳洲來】對不對 就是這樣的態度 這樣心態 所以我喜歡來到雪梨 對不對 講一下嘛 對不對 對! 哎呀你們反應為什麽這麽慢 對!反應怎麽會這麽慢呢 如果今天我在台灣 台灣會説:對呀!師父 我真的這樣的! 所以我們家裡 不是家裡 我們佛堂有一個護法 他的女兒 在墨爾本讀書 一畢業 回到印尼 本來是一個很活潑的一個人 回到印尼 什麽都慢吞吞的 洗澡也慢 吃飯也慢 睡覺起床也慢 工作也慢 什麽都慢“急死我了”她母親跟我講這個“急死我了 我每天在那邊 …吹不動的那種態度 拉 一直拉也拉不動 師父 是不是女兒長大是這樣” 誰説的 現在這個社會 領導的人 最了不起 幾乎都是女人 男人不能經事【(你們男人)以爲了不起 我們女人也是更是了不起】就是因爲這樣的心態 這個社會變成這個樣子 所以古人講的好【生命的意義不在能夠超過別人 而且生命的意義能夠超過你自己】這個自己是什麽呢 不是因爲你有能力 是因爲你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 但是有多少人 聽懂這句話呢 很少 太少了 所以要多聽經 所以要多請法師過來 所以 前幾天 師父在講經當中 聼人家說"師父 聽説你有飛機嗎"我不是有飛機 你不要搞誤會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說 做人 你看【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人家已經準備這個航空的公司 我們買一個票 動一個念頭 什麽時候要走 幾點要回 什麽時候要回去 只要你打一個電話 通一個電話 自自然然送到我家 不是好麽 很好 就是現在的人真奇怪 3329

所以黃打鐵是怎麽修行的 是一個很苦的人 生活非常艱苦 一天不上班 一天就無法能夠維持這個家庭 你想一想 這種家庭在澳洲 你可以看得到 不多 一天不上班 這個家庭無法能夠維持 兒女無法能夠吃飯 所以他老人家拼命的去賺錢 身體不健康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不適 也要拼命賺錢 身體這樣的不好 也要拼命的賺錢 過去這個黃打鐵 你們想一想 打鐵有多辛苦呢

師父小的時候 我的爺爺 就是以打鐵為生的 我很清楚打鐵 這個事業不是因爲我們好賺錢 確實真的 沒人想要做的事業 好苦啊

但是他老人家很有善根 一聼到人家勸導他 告訴他:你爲什麽不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呢 黃打鐵跟他講:我哪有時間啊 所以很多衆生就是這樣 找借口 說我沒有時間 確實每一天都在浪費時間 你去留意一下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我們去反思一下看看 黃打鐵告訴我(他)自己:只要這樣能夠幫助 那我們來試試看。他真的落實了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一邊打鐵 一邊念佛 從來都不障礙 從來都不會障礙他修行 從也不會障礙他在賺錢維持這個家庭 而且在這個打鐵裡面 在念佛 這句名號的功德 而自己修來無量無邊的功德 到最後 自己修行成就了 我聽了三百遍 從這一遍裡面 每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樣 人不能太浪費自己的時間 你想一想 人家是怎麽成就的 我們念佛是怎麽成就的

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不要給人家笑話 念佛 念來念去 到最後念佛還吵架的 你想一想 不要說別人的道場 說我們現在這個道場 有沒有人吵架的 内心裡面有啊 看到哪一個人不喜歡 看到這個人討厭 真的在念佛嗎 所以前幾天我跟大家講過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你能夠像阿彌陀佛這樣 不但能夠幫助別人 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且 將來不(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有這個能力 靠這個能力 將來生在一個好德之家 好善之家 而且晚年的時候 不但 不生病 而且身體健康 兒女孝順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一個人啊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 把這幾句話 你想一想 你去思維一下 你回去記錄一下 從早到晚 從年頭到年尾 我想一想我的行爲 我的言語 我的造作 有沒有像阿彌陀佛 像這樣的一個人 我跟大家已經形容過了 重複再講一遍 讓大家不會忘記: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是一個喜歡存好心的 那我們有沒有存好心啊 我們不要講 阿彌陀佛的意思是什麽 無量覺 聼不懂 阿彌陀佛是什麽 無量壽 事實上有沒有無量壽 真的 但是我們念佛 我們有無量壽 很少人 我只有看到一個 海賢老和尚 海賢老和尚因爲他的壽命一百一十二嵗不是因爲他老人家自己長壽的 不是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你要記得 你要去留意 他會長壽 而且身體健康 不但身體健康 時間到了 他就告訴大家:我要走這種的果報是誰加持的 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記得 念佛就是有這樣的殊勝功德 都是蒙阿彌陀佛加持 都在幫助我們 是真的 所以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 黃打鐵是怎麽修持的 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今天我們受八關齋戒就是在修阿彌陀佛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從八關齋戒裡面 我跟大家做一個形容 你有沒有存好心 與人之間的關係 處事待人接物 你是存的是什麽心態 如果今天對人不信用 態度貢高我慢 而貪瞋痴慢疑 那你不是阿彌陀佛 你想一想 今天我們一邊念佛 心裡面對於瞋痴慢疑 有沒有一年一年的減少 你想一想你自己 沒有別的 再加上 阿彌陀佛是什麽一個人 喜歡做好事的人 喜歡行好事的人 喜歡説好話 這四種的好 我們有沒有在我們的身上 如果沒有的話 連世間法(都沒有) 你怎麽能夠的利益呢 連世間法裡面(都沒做到) 你怎麽能夠有幸福呢 所以能夠把這個四件(事)裡面 在一生做到 你這一生當中是圓滿的 是幸福 是快樂的 而且災難來了 你不會遭到 這 就是功德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 念佛確實真的跟我們現在的生活非常的關係 而且適合末法衆生的根性來修行 簡單 容易 方便 走到哪裡都可以 睡到哪裡都可以 躺在哪裡都可以 吃飯也可以 走路也可以 煮菜也可以 洗碗也可以 洗菜也可以 打架不可以!

所以黃打鐵裡面 不但他自己修行成就 而且又會吟詩作對 自己作了一首詩【叮叮噹噹 打鐵成鋼 太平將盡 我往西方】自由自在啊 爲什麽他自由自在 他真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了 苦 是人製造的 樂 也是人的感應 所以你要苦 你要樂 你要永恆 你要怎麽樣的 就是在自己 在造化而已 你不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自己的造化 你想要這一生當中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也是你的造化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今天師父就藉這個因緣跟大家碰面一下 因爲我把你們當作 是(與)我是一體的 是一家人的 一家人 親切 有什麽事情 就能夠避免就好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什麽都不要搞得很大 互相關懷 互相照顧 這個才是一個真正學佛的人 念佛的人 不要給人家看笑柄 人家看你 每天去念佛 態度是怎樣的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吵架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跟人家計較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看人家的不好 每一天去念佛 每一天都是跟人家都在針對 夫妻也不和 兒女跟父母 又不和 你想一想 你是不是一個好的念佛的好樣子呢 確實佛所説的法 不是為自己 也不是為人 偏重人的 是爲衆生怎麽樣去得樂 所以【知苦樂法】怎麽知苦樂法呢 有一法能夠幫助我們 離苦得樂 怎麽離苦呢 具體講一下 就是叫我們 要滿足 叫我們要 不要常常缺欠 要我們要知足 然後 對於世間的 不要太於執著 太於貪著 太於捨不得 因爲我們相信:命裡有的 會有 命裡沒有 你怎麽强求 也强求不來 除非或者給你得到 你也無法去享受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 做什麽樣的事情 與人處事 與人在關係之間 盡心盡力 就好了 不要去計較 這樣念佛將來會有很大的收穫 最後我想來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因爲時間沒有 真的 因爲 下一堂課我要跟大家講最後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爲這一部《地藏經》非常重要 對於我們現在五濁惡世的衆生就是我們現在的 怎麽樣從五濁惡世裡面能夠獲得 在五濁惡世裡面的功德 將來成就自己 沒有別的 一定要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然後來學《無量壽經》這兩本 所以爲什麽世間的人 有兩本書 就是兩部經 他們最不相信 有時候最排斥 毀謗 就是《地藏經》跟《無量壽佛經》爲什麽民間會對這兩部經懷疑呢 等一下跟大家來講 現在我想跟大家來講一個故事4613

這個故事我常常跟小孩子 在講 你們不要誤會 我沒有把你們看待小孩子 你們都是大人 因爲師父 在印尼 我師父的學校 我常常在學校裡面 跟這些學生聚會 聚會呢 跟他們講講故事 

這個故事 過去在印度 有一個國王 這個故事叫做《九九一族》族 就是種族的那個族 一 就是一二的一 這個故事怎麽講呢 這個故事 它說 以前在印度有一位國王 這位國王每一天活得很不快樂 都是悶悶不樂 每一天不知道要想做什麽 每一件事做出來都是不快樂的那種態度 你想一想 一個國王 要錢有錢 有(要)勢力有勢力 要地位有地位 生活的環境非常的富裕 要什麽樣的 有什麽樣的 就如西方極樂世界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他想要住大皇宮 有大皇宮 要想住冬天的 天氣冷的皇宮 也有 夏天的皇宮 也有 統統 四季裡面 統統都有 所以講剛才講了:現在的人【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什麽原因呢 從這故事裡的比喻 我們來看 什麽叫做【富而不樂 貴而不安】這位國王 他每一天生活 三十多年來都是生活在痛苦當中 大家看:哇 不會吧 這麽好的一個國王 怎麽能夠有不快樂呢 

所以你們不要以爲我今天做公車很痛苦 不見得 你看那些老菩薩坐公車 很開心 拿一個包包 放下來登記 一上車 又一聲【謝謝】現在開公車的人 洋人 都會聼了 聼什麽【謝謝你】【感恩你】從哪裡來的 因爲華人太多了麽 對不對 像我這個人英文也不會講 只能懂得 Thank you! Excuse me. Hello! How are you? 就是這樣的 

所以這位國王 每一天活得很不樂 所以他有一天 去公園走一走 走哇走哇 走到有一天 走到靠近他的厨房旁邊 在厨房旁邊 突然間有聽到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很優雅 很好聼 而且很誘惑人 所以 想近看一下 這個聲音從哪裡來的呢 後來看一看原來這個聲音是從厨房來的 在厨房有一個厨師 一邊煮菜一邊唱歌 一邊煮菜 一邊唱歌 唱得非常的好聽 讓這個皇帝感覺很優雅 而且很羡慕 而且這位厨師 一邊唱一邊很開心 所以這個皇帝很懷疑:奇怪 你看一個厨師 要爲一個國王煮菜 不是一道 兩道 或者八道 十道 是一百道的那種煮啊 一不小心 讓這個國王不開心 人家講:會砍頭的5137而且這個厨師 越煮越開心 

我們呢 在義工裡面 你看看那些厨師的 很不容易 你們想不想知道 這些今天煮的 他是開心 不開心 師父教你一個方法 當你吃的時候 感覺鹹鹹的 那個鹹鹹的味道不一樣 你就明白了 那種鹹鹹的味道 我相信雪梨這邊的厨師是不會 他們都很好的 很有修養 所以你們放心盡量吃 所以你看師父吃他們的食物都不會拉肚子的 肚子不會痛的 你放心 安心的煮(吃) 但是有一些地方沒有 有一些地方 一邊煮飯 一邊抱怨 爲什麽現在雪梨淨宗學會 原本上是五十份 現在爲什麽變成一百份  越煮越抱怨 越煮越抱怨 

這個厨師非常的開心 皇帝也想不到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所以把那個大臣叫過來 然後問大臣 爲什麽這個厨師 這麽開心呢 爲什麽他這麽開心 其實爲什麽我不能像他一樣呢 這個大臣就跟這個國王講:國王啊 國王 你不知道 這個厨師現在還不是【九九一族】【九九一族】是新名詞 現在可能你們很少聽到【九九一族】這個是新的名詞 皇帝也聽不懂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這個大臣就跟這個皇帝講 什麽叫做【九九一族】他說:國王啊 你看一個人擁有九十九種的東西 或者他有獲得九十九的 什麽呢 財富 但是這九十九的東西 把九十九分的這些的財物 來獲得前面 後面的一族 什麽意思呢 他說 5440我們的人生常常有時候 爲了要達到百分之百 爲了這一分當中 多少人都是在去拼命的 而且這個拼命 永遠永遠不夠的 所以他呢 現在他還不是九十九的一族人 國王 您呢 您也是如此 我呢 也是如此啊 他呢 不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明明已經有了九十九分的財物 還有九十九分的東西 還是感覺自己還不夠 爲了要得到滿分 這一分 爲了這一分 不惜代價的 人爲了這一分 去拼命 獲取 換取前面的九十九分 到最後連一百分都沒有 那現在這個厨師 他現在還沒這樣 所以皇帝聽了之後 高不高興 不高興 鎖眉頭 所以大臣就問皇帝:您是不是很不開心 對 我很不開心 那好 我有方法 讓這個厨師跟你一樣 你看 皇帝有這樣的 不但他自己痛苦 也要拉下別人 所以這個皇帝說:有什麽方法 這個大臣你看 所以現在的人 好恐怖啊 這個大臣 如果好的 這個國家 人民有福報 如果這個大臣不好 這個國家就遭殃了 這個大臣就跟皇帝講 什麽方法 他說:皇帝 我教你一個方法 你呢 叫侍者 叫你的皇宮裡面的侍者 把九十九塊金幣裝在一袋 把這一袋裡面裝九十九個金幣 裝在裡面 不能多 也不能少 就是九十九個(枚)金幣 然後送到這個厨師的家 告訴厨師家的人 說:這個是皇帝對你這一生幫助皇宮裡面 忙裡忙(外)的供養 做一個薪水的回報 然後呢 送到家裡。這個厨師 回到家的時候 聽到太太跟他講:皇宮爲了要來給你一種鼓勵 送這一袋金幣 供養多少呢 這位厨師晚上就慢慢的算 從一算到尾 九十九 他很奇怪 爲什麽沒有一百呢 所以一直在算 算到三更半夜 他還是在算 爲什麽缺一個呢 你想一想 三更半夜還是想 在算 算到最後 還是在算 算到最後他自己 無法去形容:好 這個可能皇帝給我一個表示 什麽 你還不夠認真 所以明天 我要拼命的 來去努力工作 爲了要得到這一分 他明天開始胡思亂想 我要拼命賺錢 拼命來工作 讓皇帝更開心 將來能夠送滿一百 所以從那一天開始 這個厨師又不唱歌了 又不卡拉OK了 又不卡拉OK了嘛 他爲什麽不卡拉OK 因爲他爲了要得到皇帝的鼓勵 獎金 他拼命的賺 拼命的工作 怎麽拼命 到最後 皇帝也沒辦法 給他鼓勵 給他獎金 皇帝看到這樣 這個厨師本來很開心的 歡歡喜喜的煮菜 現在不歡喜了 爲了拼命 爲了皇帝來為他鼓勵 他現在拼命 心裡面也不如同以前 皇帝聽到這樣 非常的歡喜:原來你是跟我一樣! 

所以看到人 我們的心是怎麽樣 看人好心裡面不高興 障礙嫉妒 看人家比我們好 心裡就不歡喜 這個是比喻什麽 比喻這個皇帝跟這個大臣 就如同我們 就是如同我們現在世間的人 爲了一分 拼命啊 他不知道 這一分有時候帶來很大的痛苦這個世間 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知足的人 就是快樂的 不滿足的人 你擁有所有的財產 世間所有的財產 你可以擁有 但是心裡不滿足 快樂也得不到 從這個角度比喻來説 這一分當中告訴我們 就是講【缺欠】就是講不滿足 不知足 所以你要想幸福美滿 首先 先要感恩 感恩什麽 原來我今天 比其他的國家 其他的國家有時候要吃飯 有時候想要睡覺 想要喝點東西 都很難 現在我已經算不錯 我要活得感恩 不要再怨天尤人 埋怨別人 怪別人 所有的事情 看自己的福報 從這個比喻來講 我們可以學到一樣東西 九十九分講的就是我們衆生 心裡從來沒有知足過的 沒有知足過 怎麽辦 哪有快樂的道理呢 永遠永遠沒有知足 所以今天 我用這個簡單比喻來告訴大家 做人 是要怎麽樣做一個人 念佛 要怎麽樣念一個人的佛號 要不要像阿彌陀佛 就看大家的能力了 將來能不能往生西方 就看大家的能力 將來能不能還得人身 就是看大家的能力 但是我相信 你們的能力 將來的成就會超過我自己本身 只要你認真 將來你們會成就的 將來會成就 而且這個成就 是大成就 你一定要信心!堅定的信心:【我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這個故事 我就講到這裡 因爲時間到了 今天非常的歡喜跟大家 聚會一處 明天我們這個佛七講經就圓滿了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 將來一定有一個很大的 好的前途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