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同修 諸位護法 大家早上吉祥 阿彌陀佛
今天 再次的也藉這個共修來跟大家一起學習 也互相鼓勵 所以感謝大家給我這個因緣 跟大家結個法緣 如果有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 能夠開智慧 對於這個宇宙的事實真相 能夠瞭解 所以今天 能夠跟大家做一個聚會 互相念佛
但是 我們師父上人 講經當中常講 特別對於我們念佛的人 真想要了生死 往生淨土的人 我們一定要重在實質 不要重在形式 如果我們只是在表面上上(用)功夫 那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就起不了大作用 因爲你只有跟阿彌陀佛結一個善緣 修點福報 消災延壽 這樣而已 它真的起不了大作用 因爲你那個心 沒辦法脫離 爲什麽我們要重在實質呢 實質的意思就是講 你真修了 你真念 而且你真的在這個地方下功夫 而且精進勇猛 那這一句名號 就會起了一個大作用 而大作用的第一個好處 你在什麽樣的境界當中 你是不會被境界而所轉的 你是不會的 不會被這個境界而所迷惑了 不論是順緣 逆境 善緣 惡緣 好或者壞 喜怒哀樂 種種的境界 你不會被而所迷惑了 因爲你心 天天都在轉這個境界 所以真修行的人 六根接觸六塵 所現出來都是智慧的 不會修行的人 六根接觸六塵 所顯出來的就是你的習氣 你的煩惱。所以你要真修 你要真念 這一句名號 才能夠起作用 這個是對我們内行的人來講的 所以有修行的人 走到哪裡都非常的法喜 非常的自在 無論什麽樣的境界 他不會被這個境界而所干擾的 這個就是真念佛 那我們今天是不是真念佛呢 那我不知道了 説實在的 師父也是凡夫啊 跟你們都是一樣的 每一天習氣一大堆 該發脾氣的 會發脾氣 該不喜歡的 會不喜歡 有時候甚至於會嫉妒 會吃醋 這個就是我們的煩惱 那我們今天念佛 一定要把這個克服 不然的話 有一天臨終或者壽命到的時候 你那個時候要來修行 要來用功 説實在 來不及了 再加上 又沒有好的老師 又沒有好的同參道友 怎麽辦呢 所以 世間 佛常常告訴我們 衆生很可憐 遇到了法門還不認真修 遇到這麽好的因緣 也不好好念 你要到什麽時候才念 要下定決心 活在當下 無論走到哪裡 一句名號 不論你在工作 在做什麽樣的事業 無論你在哪裡 在一切處 一切時 一句阿彌陀佛 要抓抓緊緊都在放在你的心 你這樣的能夠修行 那就不得了了 所以真修行 真念佛 不是靠我們這一句話 靠我們的嘴巴而所説的 靠什麽呢 靠你的行動 你的造作 所以有修跟沒有修 是能夠看得出來 而且區別很大 你看釋迦牟尼佛天天很法喜 天天很快樂 你看 海賢老和尚天天非常的歡喜 天天很快樂 日日歡喜 日日美滿 日日的快樂 爲什麽 心中都是阿彌陀佛 對不對 心中有阿彌陀佛 哪來會有懷恨的呢 心中有阿彌陀佛 哪來會跟人家計較呢 這個就是我們的毛病 今天師父是講實在的
師父也有這種的毛病 但是我知道 我要改善 一切境界裡面 都是幫助我們學習放下 放下什麽 放下你的【我執】因爲這個我執會帶來很多的麻煩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占有的心態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控制的心態 因爲這個"我"你才會有一個計較 不喜歡 不高興 如果你把這個我放下了 什麽都沒有了 哪來的煩惱呢 沒有了 只有歡喜快樂 所以你要懂得去念 清楚嗎 聽懂嗎 聽懂就好 因爲有時候 師父常常在聼經 裡面在講什麽 也聽不懂 所以今天 這個法門 非常難得 真的非常難得 當我認識了這個法門了 我的心 整個心就安了 爲什麽安了 因爲我有一個寄托 我有一個依靠 而且這個依靠可靠的 這個寄托能夠可靠的 所以 非常難得
今天我就藉這個共修 來跟大家講講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 把這個【信法門】特別列出來爲大家説明 爲什麽我們要【信法門】我們看下面的 這個是藕益大師 在《彌陀經要解》特別列出來 讓我們對這個法門要深信 不要有一絲毫的懷疑 爲什麽要【信法門】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釋迦牟尼佛 把這個法門 把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來告訴我們 而勸導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 也就是說深信淨土念佛法門 依據佛所説的 如法修行一定能夠達成往生淨土的目的。你要深信 你不要半途而廢 很多人都是這個樣的 念了幾年 不念了。我們一定要知道 爲什麽藕益大師在這個地方特別列出來呢 你看看我們的祖師大德 從第一祖 初祖到第十三祖 你看個個都是通宗通教的 明心見性的 而且在淨土宗都稱為"大師" 我們大家都知道 “大師”的稱呼在佛教界裡面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夠稱為"大師"的 除了釋迦牟尼佛是不可以的 但是在淨土宗 都能夠稱爲【大師】爲什麽能夠稱爲【大師】因爲他念佛了嘛 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什麽 等於成佛了 所以值得能夠稱爲【大師】所以在一切法門裡面 只有淨土有這種的特色 你看通宗通教 最後呢 專修專弘專念 來爲我們做一個好榜樣 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真的不可思議的 而且這些祖師大德就告訴我們:三藏十二部 一切給別人去悟 八萬四千行一切給衆生去行 我自己老老實實 念這句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重要 我們有沒有去體會這一點 再加上你今天見到觀世音菩薩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大喜日(農曆9月19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有跟你說:你好好念阿彌陀佛 文殊師利菩薩七尊古佛的老師 他也是一樣 沒有別的 也告訴你:你要好好念阿彌陀佛 連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你要念這句阿彌陀佛 連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 連續的四次都勸導我們【應發願 當發願】你要相信這句阿彌陀佛 你要發願將來離開這個世間趕快跟阿彌陀佛聚會 爲什麽呢 沒有別的。但是我們有沒有聼進去呢 所以真的不容易 而且我們一定要知道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 來到這個世間教導衆生 就是以什麽爲中心 以這句阿彌陀佛名號爲中心 才從阿彌陀佛廣度出去八萬無量無邊的法門 所以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最後 都是回歸到這句阿彌陀佛名號 那你想一想 當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等於你把八萬四千法門都在裡面了 你説你的福報有多大
師父 我有念阿彌陀佛 但是爲什麽到現在還是一樣 脾氣照舊 喜歡駡人 喜歡説別人 喜歡看別人的弱點 做一些有時候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 那怎麽辦呢 繼續用功 我們要如何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1555
要如何讓一切衆生能夠相信這個法門呢 沒有別的 一定要從自己做起 做出一個念佛的人好樣子 把你的言語 把你的造作 把你的行爲 你要跟阿彌陀佛是一致的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阿彌陀佛代表善良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阿彌陀佛代表慈悲喜捨 阿彌陀佛代表什麽 關懷 愛護 不貪不瞋不恚 這個就是阿彌陀佛 所以你能夠做出一個好樣子 做一個念佛人的好樣子 這個就是對自己很大的幫助 能夠對自己很大的幫助等於能夠對一切衆生的幫助 起碼對你的親戚朋友 對你的親人 對你的周圍的人 如果今天你不能把自己做出一個好樣子 念佛的人的好樣子 你怎麽能夠來幫助別人 是不可能的 所以先從自己做起 不要求別人 求自己 從今天開始 我要做一個真正念佛快樂的人 做一個念佛真正歡喜的人 做一個念佛真正得自在的人 你要這樣的發願 不要天天看別人 耳朵也不要天天去聼別人 天天講別人 哪裡是一個念佛的人 1806
你看我們宋朝有一個老居士非常的偉大 這個老居士什麽名字呢 他一生爲了要為大衆能夠深信淨土 讓大衆能夠對淨土能夠有一個深信 他自己來發心 這位老居士是誰呢 我們看下面
宋朝有一位老居士 名叫作王龍舒老居士 他是一位國學的進士 道德學問都非常好 但是他一生留下來一本很好的書 稱爲叫做《龍舒淨土文》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一本書 有沒有 非常精彩 這一本書在《居士傳》裡面有記載 而《居士傳》裡面都收錄在《大藏經》不僅僅在《大藏經》、在《居士傳》裡面,在《淨土聖賢錄》裡面 都有記載。這一本書非常好 而且對於 我們看下面的
對於我們想要念佛的人 或者喜歡念佛的人 發願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那就得要非常重視這一本書 因爲内容寫的非常好 可以當作國文來看 你看我們的印光大師 他被稱爲一位祖師 一代的祖師 就是因爲這一本書的影響 爲什麽呢 有一天 印光大師把這些經書 經文拿出來曬的時候 偶爾看到這一本書 就是《龍舒淨土文》看了之後非常非常的歡喜 而且非常的感動 所以從此之外 就是從那一天開始 只修淨土 只念彌陀 只弘淨土 後來成爲我們淨土宗一位 就是一代的祖師 十三祖 就是他了。他非常的感動 你想一想 王龍舒老居士 他是位居士 印光大師是一個出家人 因爲這個文章裡面的内容非常的感動 對他起了一個很發的心 就是來修這個淨土。王龍舒老居士爲了要幫助我國 所以爲了我國淨宗能夠解行俱優 就是能夠讓那個時代 就是宋朝 就是這個國家 爲了大衆對於淨土法門 對於這個念佛法門 能夠啓發内心而來發願的修行 他真的很用功 後來 我們看下面
後來王氏臨終站立往生 王氏就是指王龍舒老居士 他往生是站著的 預知時至 不生病 而且往生之前 又告訴大家 告訴親戚朋友“阿彌陀佛來了 我要走了” “不復相見了”而且告訴大家“我們極樂世界見”而且我們看下面
王龍舒老居士往生的當天 見了阿彌陀佛 向佛頂禮 拜一拜了 拜完了 拿著念珠就大聲的念 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引了”然後 立化 站著往生 你想一想 所以這一種瑞相 我們看下面
這種瑞相 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祖師 就是蓮池大師非常的讚歎 說什麽呢 這種立化往生的瑞相 可以說“照耀千古”所以他老人家留下這一本《龍舒淨土文》度了很多的衆生 到現在影響很大 對我們淨土宗 修淨土法門這個範圍裡面 影響非常大。這一本書在東林寺 東林寺都非常的推廣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 如果今天我們在雪梨 真念佛 真用功 真修行 將來能夠離開這個世間 你不生病 預知時至 然後告訴大家 “我要走了 阿彌陀佛來了 阿彌陀佛已經到我的面前了 我們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你的貢獻很大 真的很大 你在這個地區 你在這個國家 你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就如同蓮池大師所講的【照耀千古】所以你要相信 你要做一個榜樣出來 給人家看:我時間到了 壽命也到了 九十嵗了 這個九十嵗的時候 我要開始要表演了 該吃的吃 該睡的睡 該度的度 該說的説了 九十嵗了嘛 我現在體力也不是很好了 我要做出一個好樣子給大家看 西方極樂世界真的是有 阿彌陀佛真的是有 那你對這個國家貢獻那就非常大了 將來大家看到你這個樣子 大家會相信:念佛是真的 會帶來法喜 帶來快樂 臨終的時候又不生病 你看多好!你看現在這個社會裡面 十個人晚年的時候八個人 有時候甚至於到九個人 都在哪裡 天天看醫生 甚至有時候躺在醫院裡 你看現在爲什麽醫院越來越多 所以師父有時候到一個醫院 到一個診所 你看大排長龍 看什麽?看病。很辛苦 真的很辛苦 等一下最後會跟大家分享 有一個真的不可思議的念佛感應故事 這個人是七十四歲 他是河北人 他的那個腎 都已經爛掉了 但是因爲念佛 長出新的腎出來 你想一想 有這種的感應!從古至今從來還沒有聽過的 到現在這個人還有 這個是昨天我們悟行師父傳給我的 這個文章非常的精彩 等一下來跟大家分享。所以今天我們一定要做出 真的念佛不要把它當作一種壓力 很多人說念佛不吉利 像以前 人家剛剛買了一個房子 請我去他家裡吃個飯 我因爲念佛習慣了 見了他面的時候 頭一句就跟他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但是這位居士感覺不喜歡 又很不高興“師父 您怎麽會這樣 今天是我的吉日 爲什麽跟我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不是給死人念的嗎”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一種負擔 其實 阿彌陀佛是梵語 如果翻成中文是什麽意思 無量壽 無量光 哪一個人不想無量壽的 哪一個人不想無量光 所以 以後 比較技巧見到人:無量壽 無量光 都是一樣 如果跟我們雪梨淨宗學會見到面 那就不用無量壽 無量光 直截了當跟他阿彌陀佛 他就瞭解了 他不可能會罵師父的 所以現在衆生很難度 真的太難度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 我們師父上人告訴我們:佛 要真念 要真修行 這一句名號 你才能夠真正起作用 清楚嗎 清楚3002
我們今天要如何來深信這個法門呢 我們看下面的那一張 這個法門 我們要怎麽樣 如何來信呢 我們一定要知道 佛一生講經説法四十九年 所説的法門是無量無邊的 所以把它歸納起來 總共有八萬四千法門 爲什麽佛要講經 然後 八萬四千法門呢 因爲衆生 我們看下面
因爲衆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所以佛就說有八萬四千的法門 目的就是要來對治衆生的煩惱 讓個個的衆生 這一生當中能夠了生死 斷煩惱 而且將來能夠成佛道 證菩提 目的就是這一個。所以這個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別的 就是要來幫助一切衆生 斷煩惱 生死自在 無挂礙 無顛倒 最後能夠證菩提 所謂的【方便有多門 歸元性無二】但是雖然法門都是好的 每一個法門都能幫助我們成佛 但是 我們看下面
我們一定要清楚 在這無量法門中 我們一定要選擇 我們適合的 特別是現在這個末法時代 魔強法弱這個時代 特別是我們業障深重的衆生 業障深重就是指我們 我們都是業障深重的 哪來不是業障深重的呢 你是不是業障深重?你如果不是業障深重 你還在這邊念佛呢 你早就和阿彌陀佛在一起了 所以業障深重不是過分 這是提醒我們 我們就是業障的衆生 所以因爲這樣的原因 所以來修這個法門 很多人有時候問 打電話 跟我説 師父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居士 還好我們雪梨淨宗學會沒有了 他跟我説:師父 我要【法門無量誓願學】可不可以 可以 你很了不起 但是 我們的壽命太短促了 我們沒有時間 你要法門無量誓願學 你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 你可以法門無量誓願學 爲什麽 因爲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福報就是無量壽 你有的就是時間 你不怕。但是我們在這個世間 我們的壽命很短促 你看我們大家聚會念佛的 我們的年齡有幾歲了 你想一想我們還有幾年可以還在這個世間留著 我們時間不多 頂多給你三十年 能不能活到三十年 那不一定
還有一個居士跟我説:師父 我要發願 發心十年 攻修《金剛經》好不好 很好 了不起 但是你想一想 修《金剛經》的人多不多 家家都有《金剛經》但是成就的人有沒有 很少 六祖慧能大師《金剛經》裡面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我們不要説了聼一遍 你聽了千遍萬遍也不一定開悟 真的不容易
還有前幾天有一位 男眾的法師 剛剛出家不久 打電話問我:師父 我想要修不淨觀 師父以前有修這個法門 很難修 我說 可以 但是你要小心 不要被迷了 一迷了 走火入魔了 不容易修 不要浪費時間 那爲什麽我們要相信這個法門呢 我們看下面的
所以藕益大師爲什麽要我們深信這個法門呢 要我們深信念佛呢 讓我們不要有一絲毫的懷疑 這個法門對我們有什麽樣的好處 對我們現代這個時代 每一天忙著工作 忙著賺錢 忙著對衆生的服務 那這個法門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它有三種的特殊 它有三種特別無比的殊勝 而這種殊勝的意義 雖然很多 但是簡要的說 總不出下面的三個。而這個在一切法門是沒有的 唯獨在淨土才有 所以今天爲什麽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這麽著重這個法門 因爲它非常的特殊 跟其他的法門是沒有的 它的特殊在哪裡呢 我們看第一個 我相信大家 都很熟 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 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這個法門 無論你是什麽樣的根性 都能夠修 上上根的 這些有圓滿的智慧固然能修 但是鈍根的人也一樣可以修。無論你什麽樣的根性 你下下根也好 你中下根也罷 你上上根也好 一切都能夠修的 所以藕益大師說的好 我們看下面【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逾 就是超越的意思 臻 就是講你能夠達成 達到什麽樣呢 域 就是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什麽 就是講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 上上根的 這一些有大智慧的人 他不能超出 這個法門 但是下下愚的人 也能夠修這個法門 而且最後也能夠入道 也能夠成就 你看海賢老和尚不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嗎 一生沒有讀過半部經 一生沒有講過經 出家之後老師交代 一句阿彌陀佛 老老實實九十多年 從來不動搖 從來不改變 他的修行比任何人更成就 那個是講到海賢老和尚。還有更下下根的人也有 我們也不能算說下下根的啦 我們起碼是中等的 對不對 雖然我們也不是在上 也不是在下 我們在中等 但是最中等的人 最難度的 真的 在中等的人是最難度的 下下根的人 容易度 你看清朝 我跟大家講一個故事。4015
清朝有一位 居士 姓王 人家稱呼他叫王呆頭 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 有沒有呢 王呆頭 爲什麽稱爲他王呆頭呢 因爲他是一個傻傻的 人家怎麽駡他 怎麽講他 侮辱他 或者甚至於來批評他 或者甚至於來傷害他 他都是笑嘻嘻的 笑哈哈的 從來不會跟人家發脾氣 不會跟人家計較 甚至於人家給他錢 他也不懂用 所以有時候想一想 像這個王呆頭也有好處 傻人有傻的福氣 你看我們爲什麽喜歡發脾氣 喜歡不高興這一個不高興那一個 聽到一句你不喜歡的話 你會起了一個 討厭的。看到人家來批評你 傷害你 你會起了一個怨恨的心 你看王呆頭 人家怎麽對待他 他也不會不高興 都是笑眯眯的 也不會跟人家計較 你説 爲什麽我們活得這麽辛苦?因爲你眼睛所看到的(眼睛看到哪裡) 計較到哪裡 所以你會活得很辛苦 你看王呆頭不會 人家怎麽駡他 怎麽説他 笑哈哈的 所以 以後 如果有人駡你的時候 或者人家批評你的時候 你像王呆頭那樣笑哈哈的 笑眯眯的 你念佛成就了 因爲我相信每一個人會有遇到這樣的因緣 或者人家講你壞話 或者人家批評你 或者被你的老公 或者被你的太太嫌棄 或者被你的兒女 種種的 你像王呆頭那樣 笑眯眯的 沒事 真的沒事 很多事的 就是喜歡計較的。有一天 因爲他這樣的生活很辛苦 這個陳道人 有一位姓陳叫陳道人 把他帶到回家 每一天給他工作 做什麽呢 打掃 砍柴 撿柴 然後晚上一支香念佛 至少要一百拜 但是王呆頭 他有一個弱點 什麽弱點 他的記憶力很差 所以每一次念阿彌陀佛 前面【南無】記起來 下面的【阿彌陀佛】忘記了 下面的【阿彌陀佛】記起來 前面的【南無】就忘了 所以一念一念 不知不覺常常這樣 睡著了 打呼嚕。 所以陳道人 每次看到這樣 常常拿什麽呢 長竹竿 每次睡覺 用這個長竹竿 去打他 而且又駡他 怎麽駡他呢“長得這麽笨了 還不好好用功 還不好好念佛 還打瞌睡” 如果今天師父來罵你們 我相信明天不來共修了 你相信嗎 你相信嗎 今天如果我講你幾句話 説你們怎麽樣怎麽樣 你會感覺怎麽樣 你會不高興 所以爲什麽很多人 到這個佛堂 常常沒有把初發心 放在他的修行上 如果我們來到這個道場:我是來修行的 無論你遇到什麽樣的境界 你不會被這些 而不高興 甚至於你可能:我感謝你 有你來成就我 如果這樣的道場 你想一想 這個道風 這個學風會帶動起來 將來這個道場會幫助很多人 所以我們來到一個道場是要來修行的 不是要來搞名聞利養的 是要來為大衆服務的 你要用這種心來帶動 不要動不動 不高興這個 不高興那一個 我們要發心 你要記得:一切在境界當中都是在考驗 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境界。 王呆頭 天天就是這個樣的 沒想到 經過時間大概幾年 三年 有一天這個王呆頭突然間 笑了很大聲 然後他的師父 陳道人 突然間聽到王呆頭笑了這麽大聲的時候 趕快拿著這個長竹竿又冲進去 又開始要打這個王呆頭的時候 王呆頭那個時候就告訴他的師父 他說:師父 今天您不可以打我了 以前您天天打我沒關係 您是老師爲我好 但是今天您不能再打了。陳道人很奇怪 很納悶 今天我的徒弟有點不一樣 講話態度 心態也不一樣 他就問他 為什麽呢 這個王呆頭直截了當 就告訴他的師父 他說:”師父 您苦坐的十八年 今天如果您像我這樣拜佛 老實聽話 您早就去見佛了 您還在這個世間!” 你看他的師父 聽了這句話 整個人就呆了 不知道他在講什麽 聽不懂 你想想十八年!有沒有成就 沒有啊 王呆頭三年 就大成就。講完 隔天 往山上站著 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最後火化出來有很多舍利子 這個是發生在清朝 這個叫做什麽呢 真修行4745
所以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我們看下面 藕益大師告訴我們 這個法門是【若智若愚皆有分 是男是女總堪修】什麽意思呢 無論你是男女老少 無論你是有一個上上根大智慧的人 乃至一般愚夫愚婦的都能夠修這個法門 什麽樣的根性 無論是什麽樣的 像王呆頭那樣都能夠成就 那我相信你們也會更成就了吧 王呆頭都能夠成就 我們爲什麽不能夠成就呢 你説呢 爲什麽呢 很簡單麽 是不是 你看下面 爲什麽呢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或者念四字 阿彌陀佛 你會不會念 會不會 會吧 很簡單 很容易 很方便 順口都能夠念出來 也不用去背 也不用花很大的力氣 很簡單【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連三歲的小孩都能夠念 很簡單 但是 但是 雖然這六字 這一句名號連三歲小孩都會念 不過要把它 這一句名號念到純淨純善 而能夠念到清淨心一心不亂 八十歲的老翁也不一定 能夠修得好 未必修的好 是不是 你想一想 多少人 這句名號很簡單 三歲小孩都會念 但是八十歲的老翁不一定能夠修得好 所以爲什麽現在念佛的人很普遍 念佛的人很多 成就的人很少 什麽原因 不要說外面的 說我們自己 我們是不是屬於八十歲的老翁了 不是 我們不一定能夠修得好 你看人家一般 念佛三年五載 都能夠成就了 我們呢 三十年 也不一定成就 其實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 我們看下面
印光大師講得好【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 很容易 但是成就的功行都非常高 用力 就是說不必用很大的力量來修 但是所得的好處和效果都非常快 在其他的法門是找不到的 這個是印光大師在世告訴我們 這個快的意思就是説你能夠生死的自在 心無挂礙 無挂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而究竟涅槃 就是説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能夠成佛果 非常快的 唯獨在這個法門 在其他法門是沒有的 所以爲什麽我們看到在大乘經裡面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勸導我們念佛的原因就是這個地方 因爲太簡單 太容易了 方便 行住坐臥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個個都能夠成就的 每一個人都能夠成就的 只要你能夠提起這個正念 你真念 你真修 要如何念佛得到效果的迅速呢 我們看下面
所以藕益大師告訴我們:至誠懇切 認真的念 老實的聽話 個個一定能夠成就達到獲得很大的利益 而這個利益就是什麽呢 得一心不亂 斷煩惱 證菩提呀。就是說你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沒有比這個更好了 因爲人總有一天 在這個世間 每一個人有生必有死 所以我們這個世間爲什麽會苦 因爲你沒辦法主宰 你沒辦法主宰 主宰自己的命運 比如説 你不想死 避免不了 你不想老 又老(避免)不了 沒辦法的 所以我相信你們會有成就的 我對你們有信心 將來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親近阿彌陀佛 在西方極樂世界享受 永遠永遠 平安 聚樂 在極樂世界 你們有沒有這個信心 要有這個信心!將來我們能夠同生極樂國 親近阿彌陀佛 比什麽更好 我們這個世間 很麻煩 太多的事情 太多了 最近師父看到一些很多文章 這個世道真的很亂 我們澳大利亞雖然環境好 但是關鍵在人事 如果這個人事沒有改善 這個環境要隨著這個人事的變化 你説呢 以前不是説麽 澳大利亞是我們地球上 一塊淨土 但是這個人心不改善的話 你想一想將來這個環境會變成什麽樣的 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一樣 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 無盡的莊嚴無盡的美好 是什麽原因 是因爲人人皆是都是好人 人人都是善人 所以而所顯出來的 這個環境都非常的莊嚴 非常的美好 爲什麽我們這個地方 顯出來都是這個樣的 隨著我們的正報都在變化 隨著我們的人心都在變化 所以 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只要明白念佛的意義 依法專修 我們一定能夠成就的 這個就是我們一定要明白 這個就是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告訴我們念佛第一個的特殊 第一個的殊勝 就是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的原因 我們一定要相信 第二個是什麽呢 下個星期再跟大家分享 今天簡單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祝大家能夠好好用功 好好念佛 因爲非常難得 大家能夠聚會念佛 聚會一處 然後來學習佛法 最後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目標 我們的方向鎖定了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的 海賢老和尚常常講【啥都是假的】在這個世上 什麽都是假的 萬般將不去 只有業才能夠隨身 所以你把這個業要修什麽樣的業呢 修淨業 什麽叫做淨業 你的心要常常什麽呢 清淨 清淨心很重要 善也好 惡也罷 你要保持那個心 要清淨 那個比什麽更重要 今天簡單跟大家分享 祝大家六時吉祥 祝大家老實 祝大家聽話 祝大家身體健康 我們下個星期 我們一起來學習 謝謝大家 如果有一些 講一些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多多批評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