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0, 2023

成德法師 20230201(3)《念念為他人著想》恭錄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今天想貪個東西了:“哎呀,説不定我下一秒就死了,那我不就墮餓鬼道了嗎?”】



師長去年七月二十六號圓寂。但,他老人家的法身舍利常住。我們能夠生起警覺性、生起難遭難遇想,我們學習老人家的經教,得到的加持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而老人家一代的時教,尤其他老人家强調:【佛法管用】!佛法不管用,我們學它做什麽呢?

佛,是覺的意思。覺悟了,什麽事情都能處理、都管用。就像佛教導我們的【萬法因緣生】。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這句話我們聼明白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問題,我們只要從因跟緣上去轉變,所有的情況都能不斷改善,都能解決。

所以,我們在學習老人家四十八大願的講記,一開始,第二頁,老人家就有講到了:“我們唯有明瞭真相,才能夠正確解決一切問題,包括我們眼前生活的問題,與將來歸宿的問題。”這個歸宿,尤其是死生事大。這一生結束了,去哪裏?

所以,我們這一次講記的學習,也著重解決當前的生活問題,我們假如現在當前的問題解決不了,解跟行就不相應了。自己的信心也會受一定的影響。所謂【信、解、行、證】。

我們不可能求:一下子就證入法身大士的境界,但是我們只要理解師長一句教誨,我們真正去行,我們一定會有體證、我們一定會有受用。

隨著我們有體證、受用了,我們的信心會更强。解的就會更深,行的也會更徹底。所以,信解行證是融在一起的。

就好像師長針對我們娑婆界,提出了一個妙法,對治煩惱很好用:【念念為他人著想】。

其實,這個都跟釋迦牟尼佛的教誨高度相應。我們看,釋迦牟尼佛,他的佛號,釋迦,是能仁的意思。能仁,仁愛心,就是時時能爲人著想,能夠愛護他人,這個就是對治我們的自私自利。

我們這個世間自私自利比較嚴重,師長有妙法,讓我們能夠時時提起【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真正做它個三個月,在一切境緣當中提起這個心態。

現在是2023年,我們農曆癸卯年,兔年剛剛開始,新年要有新希望,我們得真幹,真把老和尚這些法要,尤其是對治我們最嚴重習氣的法要,我們要徹底去落實它。

因爲師長說的:“感情的污染最嚴重的就是自私自利。”修行,從難處下功夫,其他的就不難了。

尤其,無常迅速,我們現在不從最難的下功夫,無常一來,就輪迴去了。

所以,印光祖師講:我們都被無常給吞。無常一現前,我們就投胎了。

所以,印光祖師指導我們:死字帖在額頭上。

我們今天想貪個東西了:“哎呀,説不定我下一秒就死了,那我不就墮餓鬼道了嗎?”這個很難講的。

我們有朋友,她的先生早上出去買早餐,就沒再回來了,出了意外了。她自己、她所有的家人,沒有人會想到出意外。所以,不能貪。

今天看到哪個人、遇到哪件事,瞋恚心要起來了,哇,死字帖在額頭上:“我假如下一秒無常來了,我這個瞋心起作用了,瞋心感的是地獄業報。我就墮地獄去了,就太冤枉了。

遇到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遇到當生成就的念佛法門,最後自己還墮地獄,那不只是對不起佛陀、師父上人、諸善知識,也更對不起自己的佛性、自己的因緣。

所以,祖師這些教誨精闢。我們能馬上受持就得很大的利益了。所以,祖師有講【問教便行】,我們聞了佛經、聞了祖師的教誨,馬上去做,...這樣的學習態度,這樣的學人不用人家勸,他馬上做,馬上就得利益了。很快他就能夠法喜充滿。所謂【世味哪有法味濃】。

我們現在很容易被五欲六塵給吸引了,代表我們的法味嘗得還不夠。爲什麽沒有嘗到法味呢?嘗得有限呢?我們沒有依教奉行。

真的做一句,就有一句真實的受用了。死字帖額頭上,這個貪瞋痴慢就不容易起來了。

我們今年當然不能勉强大家,我們自己覺得,哪一句法語最對自己的習氣,今年得好好落實。不能再讓一年虛度。更何況我們修行之人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得要勇猛精進。

《華嚴經》上説到【勇猛精進,度一切衆生,出生死海】代表勇猛精進的動力在利益衆生。

所以,大乘佛法慈悲爲本。就像我們學這一部《無量壽經》要時時提醒自己【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要惠以衆生真實之利】。我們真有這樣的慈悲利衆心,我們不容易懈怠。我們會想:我今天沒有提升,我就幫不了親戚朋友了。甚至於我今天還習氣現前就污染了親戚朋友了。

所以,慈悲心要發出來;利衆的心要發出來。我們每一天每一秒不容易空過了。就像師長這一句【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真去做了,幾天之後就會感覺自己的煩惱少了,有受用了。因爲念念為他人想,這個【我】就淡了。貪瞋痴慢疑這些煩惱都是因爲有【我】才起作用的。

【我】貪,【我】瞋,不順【我】意,就瞋恨心就容易起來了。所以,當我們念念為人想,這個是慈忍,用慈悲心修忍辱。這個瞋恨心不容易起來。我們煩惱少了,念念爲人想,跟親戚朋友衝突減少了。你去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好多家庭人際關係就改善了。

所以,佛法真管用。我們得依教奉行,就有所受用,有所體證了。所以,我們這一次學習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跟死生事大的問題。1742